(试卷合集5份)2022届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

B.仰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液体量偏少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

D.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加入等质量的水

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变大

B.碱溶液与盐溶液反应后一定有沉淀生成

C.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读取液体体积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6.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烧碱是碱,同理纯碱也是碱

B.浓盐酸有挥发性,同理浓硫酸也有挥发性

C.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同理氧化铁也与盐酸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理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7.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CO、H2CO3、CaCO3都是含碳的化合物,都不是有机物

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KCl、KClO3、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9.下列人体各处液体的pH中,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是()

A.口腔(6.5~7.5)B.胃酸(1.0~3.0)

C.小肠(7.8~8.4)D.血液(7.34~7.45)

10.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他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开发绿色能源B.开展植树绿化活动

C.关闭所有化工企业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11.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

分子运动快

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

钉锈蚀的影

C 探究空气是

燃烧的必要

条件

D

探究CO2与水

反生反应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氧气验满

D.探究分子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请用线段将物质的化学式与物质类别之间连接起来。__________

14.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是否使用催化剂;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请用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________;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________;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________;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_____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

16.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

_______________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n FeSO4溶液 B.Mn Fe MgSO4溶液 C.Mn Fe ZnSO4溶液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若用 A 装置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4)图 F 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

I、该装置右侧放的药品是_____,左侧放的药品是_____。

II、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III、请简述使该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

(5)实验室用100g 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生成0.5mol 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①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③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

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①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②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与20gCu﹣Zn合金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为g.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在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A错误;

B、量取液体时仰视液面,会造成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读数。B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已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变。C错误;

D、设4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g,20%的溶液质量为x。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得出:100g×40%=20%×x。解得x=200g。所以加入的水的质量=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200g-100g=100g。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溶液变成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Cu,溶液变为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减少;Fe2O3与稀HC1反应生成FeC13和H2O,溶液变为FeC13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NaHCO3与HC1反应生成NaC1、H2O和CO2气体,溶液变为NaC1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

3.A

【解析】

【详解】

A、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远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质量一定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碱溶液与盐溶液反应后不一定有沉淀生成,如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氨气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能采用的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示用嘴直接吹熄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严重违反基本操作的规定,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故选C。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

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氢强;②铜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③锌与盐酸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氢的强;①③对比,锌比铁反应快,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但是不能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若增加一个铜铁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B、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同理氧化铁也与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推理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A. 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原子,不是氢分子,故错误;

B、CO、H2CO3、CaCO3都含有碳元素,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故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图中的微观示意图由左到右分别是阳离子、原子、阳离子,故错误;

D、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故错误。故选B。

8.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解:A、口腔为6.5~7.5,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B、胃液、部0.9~1.5,小于7,显酸性。

C、小肠7.8~8.4,大于7,显碱性。

D、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小肠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C。

【点睛】

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

10.C

【解析】

A、合理开发绿色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误;

B、开展植树绿化活动,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误;

C、化工企业生产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全面关停化工企业,是不现实的,故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正确;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白色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误。故选C。

11.A

【解析】

A、红墨水分子在50mL的热水扩散的速度比冷水中快,故能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正确;

B、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影响反应的因素时,要控制变量保持一致,探究水对铁钉锈蚀影响时,应控制铁钉都与氧气接触,其中一个不能与水接触,一个与水接触,错误;

C、该实验中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应控制其他变量保持相同,应将红磷换成白磷进行对比实验,错误;

D、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都不变色,错误。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B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复燃,则集

满。故C 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 、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D 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据此分析.

【详解】

氧化铝属于氧化物,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钡属于碱,碳酸钾属于盐,铂属于金属单质.

14. ② ① ③ ④

【解析】(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

(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 (3)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4)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点睛: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1.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3.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4.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

15.2

2C+O CO 点燃 222222H O 2O H n O+O M 2223CO +H O=H CO

【解析】

【详解】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O CO 点燃;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222H O 2O H n O+O M ;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CO +H O=H CO 。

16. 3Fe+2O 2 Fe 3O 4 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水 喷漆 AC

【解析】(1)A 中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 2O 2 Fe 3O 4,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热,因而火星四射。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炸裂瓶底;(2)①试管中的铁钉同时接触氧气、水,能生锈,③中的铁钉只接触到氧气,没有水不生锈,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喷漆、保存干燥等;(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Mn FeSO 4溶液,锰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锰在铁之前,正确;B .Mn Fe MgSO 4溶液,锰和铁都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证明锰、铁的都在镁之后,但是不能证明锰和铁之间的强弱,错误; C. Mn Fe ZnSO 4溶液,锰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锰在锌前,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铁在锌之后,证明锰在铁之前,正确。故选AC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试管 KCl 、MnO 2 B 2H 2O 22 MnO 2H 2O+O 2↑ 不可靠 E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 夹紧弹簧夹,继续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右侧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左侧,右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0g

【解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若用 A 装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固体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KCl 和MnO 2。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固-液发生装置B ,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 MnO

2H 2O+O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