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长卷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长卷赏析

摘要:中国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发展中较为系统的绘画科目。《溪山清远图》是南宋画家夏圭的山水作品之一,作品以绘画长卷的形式表现自然山水、建筑、人物,让人一目了然,其作品内容丰富、笔墨简练、意境悠远。夏圭的山石皴法以“大斧劈皴”为主,水墨苍劲,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体现了夏圭典型的绘画风格。中国传统山水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画家思想、情感的倾注,山水画形式、构图和皴法是画家借以表现其心中的审美意象的方法,从而形成了画面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中国绘画美注重画家的人品和文化修养,夏圭的作品笔简意远,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本文对中国山水画长卷形式、构图特点、皴法技巧、进行分析,并结合《溪山清远图》研究与探索山水画的内在价值与人文精神。

关键词:绘画长卷;构图;皴法

一、《溪山清远图》概述

夏圭南宋画家,《溪山清远图》是他的传世佳作,纸本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作品采用中国画传统形式中的“长卷”的形式表现自然景物,其笔墨简练、墨色层次丰富、意境悠远,描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清远秀丽的景色,作品遵循了中国绘画的透视法和构图规律,使画中的形象生动、层次丰富、意境悠远。夏圭以“大斧劈皴”也称“拖泥带水皴”为主,以苍劲的水墨表现自然山水,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体现了夏圭典型的绘画风格,也是南宋院体画的典范。南宋时期,由于时代的变迁南宋政府的颠沛流离,画家们以清新秀丽的小景作为内心的一种寄托,南宋山水画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的大山大,院体山水画法上多以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为特色,善用局部特写构成清新的意境,“边角之景”的兴起是南宋时期的社会環境、上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绘画长卷、构图透视与“皴法”

中国画传统形式中的“长卷”是中国所独有的绘画形式。超越时空界限,将千古风云人物、万里江山胜境、民俗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传说,奇特而巧妙地浓缩于一个连续的场景之中。遵循了中国绘画的透视法和构图规律,使画面虚实相间,层次丰富,意境悠远,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关于绘画长卷之成因,一方面国画用材多为纸张丝绢,两者受限于制作工艺宽度不大,而延展性相对较强,量体裁衣,丹青妙手多以横卷或立轴构图,精思细构,装裱成卷,待赏玩时展而观之。二方面因中国绘画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就中国山水画而言,它不是自然界存在的某个具体景色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关照自然造化后的“心象”表现,它可以是画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的印象,绘画形象可以是对当下的感受,也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溪山清远图》采用中国画传统形式中的“长卷”,将自然山水、建筑、人物等巧妙地浓缩于一个连续的场景之中,画幅是横向展开的,画幅的高度不大,而宽度可以充分延伸,画面容量之大,是其它绘画形式难以比肩的。长卷有它的特殊难度,难处就在于它的“长”。画家具有“心象”思维和高度艺术概括能

力,如实的表现对象的思维方式和科学透视规律作画。长卷里的场景转换自然、结构的衔接合理、笔墨的变幻丰富等等,都比其它艺术形式更复杂,也更难驾驭一些,中国画的特点,在长卷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所谓“笼天地于形内,借万物于笔端”,使人之视线无限延伸,长卷景物丰富,情节连续,意境幽远。

中国山水画多用“散点透视法”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效果。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高远”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溪山清远图》画中景物变化丰富,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迭迭的峭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里,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夏圭以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画面景界显得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全图疏密关系处理,真正达到了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使画面产生一种轻松强烈的节奏感。

《溪山清远图》描绘的是江南晴日湖山景色,图中群峰、山石、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山石用秃笔中锋勾廓,凝重而爽利,顺势以侧锋皴以大、小斧劈皴,间以刮铁皴、钉头鼠尾皴,笔虽简而变化多端。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创造了著名的“拖泥带水皴”或称“带水斧劈皴”,具有“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笔法简劲苍老,而墨色明润。

三、总结

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呈现出了艺术风格的纷繁多样性,艺术家通过大胆探索创,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语言,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它反应着特定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从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史来看,注重画家的人品和文化修养,一直是绘画发展的主流。多表现为画家重意而略象,重神而略形,这正是文人画的一大特征。夏圭的作品笔简意远,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中国山水的学习因该理论结合实践,学习与分析中国历代经典绘画作品,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对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思想、美学传统的有效途径,更是山水画文化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毕竟之路,对于深入探索山水画的内在价值及人文精神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岳硕,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国画专业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