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含答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作为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的欢迎活动,一台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14.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献哈达仪式,维吾尔族的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

①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②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旧城四合院空间逐渐破碎化,随着那些曾经的老房子的消失,它们独特的四合院生活方式及传统的胡同文化也悄然逝去。这说明在旧城区重建过程中应

①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失文化载体②将整个城区统筹规划,不失文化灵魂

③全面复原旧城区原貌,还原特定历史环境④发挥传统建筑的经济功能,助推城市经济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中国民歌大会》,以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糟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好声音。中国民歌是

①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为时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

②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对提高个人文化修养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④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7.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手机阅读新闻资讯软件,它与5000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基于大数据,根据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自动计算并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截止xx年3月,该软件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5亿,月活跃人数超过1亿2千万。这表明

①彰显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客观要求②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④准确把握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高迪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这句话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B.存在与思维的斗争性

C.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D.意识反映物质的真实性

22.“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其实,心理异常也会导致生理病变。医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愁和愤懑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食欲减退、胃酸分泌增多、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病。这说明

①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存在的客观性源于思维的主观性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仪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意识的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③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④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个老牌贫困村的扶贫怪事:地方干部为村民寻求务工机会,村民以誓吃不惯外地大米”为由拒绝:地方干部为贫困户提供鸽苗,村民把鸽子养大后卖掉,没买新鸽苗却把钱花个精光;地方干部为村民脱贫殚精竭虑,贫困户却为自己生了4个儿子而骄傲,以为孩子长大了就能过好日子……思想现念层面的贫乏,缺少改变现状的志气,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解决好这些“非物质”问题,才能真正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尤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14分)

材料二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劳动可以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l: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

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xx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

(2)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一为“我要劳动”。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变。(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12分)

材料二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一“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10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请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4分)

高二文综政治参考答案(xx.01)

12-15:ADAA 16-20:BCCCA 21-23:CBA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塑造劳动最美的价值观。(4分)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4分)

③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热爱劳动。(4分)39.(1)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基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3分)

②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长征精神能增强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分)

③长征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品格,弘扬长征精神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分)

④长征精神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把握,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3分)

(2)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2分)

②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否认长征、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遮蔽了真相,是错误的意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4分)

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相,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4分)

答案示例:

④主题: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依据:意识能动作用;文化影响人。(共4分,主题2分+依据2分)

Xg;M26117 6605 昅\xQ32537 7F19 缙B*923607 5C37 尷26733 686D 桭39512 9A58 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