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兴趣教学十法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概念。

通过观看地球仪、地图、地形图等工具和多媒体资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地理课程关注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亲身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然风景、地理景观,或者组织课外的地理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讲解地理知识。

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地理案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评价和反馈是有效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测验、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和评价反馈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地理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1. 实地考察法: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将学生带到实地去观察和感受地理环境,通过亲身经历来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城市中心、农田、河流边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2. 问题解决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图表分析法: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地理图表,如地图、气候图、统计图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绘制地理图表,锻炼学生的地理表达和图象思维能力。

4. 网络资源利用法:现代技术的发展给地理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地理教学网站、地理教学软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提供更多的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网络搜索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和整理地理相关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5. 视频教学法:利用地理教学视频来展示地理现象和实例,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6. 课外拓展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观地理景点、参加地理竞赛等,来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和收集与地理相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这些方法都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且有效的,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激发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激发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激发策略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知识,还包含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运动。

在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县区,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地理景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

三、联系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天气系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系统的运行原理。

在讲解交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交通状况,了解交通线路的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气候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观测,让学生亲自测量气温、降水量等数据,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学科交叉,提高学习兴趣地理学科与历史、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注重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

在讲解生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地理分布。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地理教学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球及其人类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选择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方法进行浅析。

1. 探究法探究法是一种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实际问题、进行地理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加深认识等一系列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可以针对某一地区的气侯、土壤、植被等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解决问题。

2. 案例法案例法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地理学的思想和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选取实际案例,讲述地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探究,理解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对地理学的掌握。

例如,可以通过选取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升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视觉法视觉法是通过视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实际情况的了解。

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奇妙与壮丽,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对于自然景观的教学可以通过地理景观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自然美景,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并加深对地理景观的印象。

4.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协作和互助,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育中,利用小组讨论、集体研究、小组展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分组制作地理课件,分工合作完成课件的内容,提高他们在课件制作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使用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关键课程之一。

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现有的地理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几种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入理解、理性思考,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也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多媒体教育技术能够运用多种形式,如视频、图片、音乐、文本等,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地更新学习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案例法教学案例法是一种利用具体事实案例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学习目标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案例来学习相关地理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领会和理解。

例如,在讨论气候现象时,教师可以选出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如某反常气象事件的影响,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从而更好地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三、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用讨论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地球内部构造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梳理知识点,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分组研究法分组研究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分组研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团队合作、自主研究等方式来理解和探究特定知识领域。

例如,在学习全球化时,可以将全球化的内容分成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并在最后进行公开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分享。

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地理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比较浮躁,地理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有效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呈现地理知识,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地理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3. 制定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地理小游戏、地理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知识涉及许多复杂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要想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1.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地理现象通常是复杂多变的,要想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析地图、图表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常常需要进行推理和预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第一篇范文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包含了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内容。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或者通过讲述与地理相关的故事、案例,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地理位置》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授《天气与气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近期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三、采用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互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合理利用措施,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等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地理分区》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趣味教学法趣味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活动有趣、好玩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趣味的教学活动,比如制作地理拼图、地理游戏等,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知识,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一种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理实地考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实地进行考察,比如参观地质公园、观测地理现象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概念,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它能够通过图文、声音、动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播放一些地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图像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接收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问题导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五、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地理兴趣教学十法
作者:徐光来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期刊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点击数: 3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以“谜”引趣
地理教学中,新课导语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起着渗透主题、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的作用,风趣幽默的谜语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

如教学“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先让学生猜谜:“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讲“地图”时,则用“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的谜语导入;教学“中国的疆域”时,用“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在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陆”导入新课。

通过这些谜语导入,使学生形成空间轮廓概念,加深对地球、地图特征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心筛选,以“熟”激趣
初中生的直观感受、视觉最为灵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兴趣材料。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通过让学生对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有春、夏、
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概念,使他们知道某些现象和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进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引用故事,“横”生妙趣
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化得妙趣横生,很受欢迎。

如讲到“季风气候”一节时,我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作为导语:“……当时正值隆冬,赤壁战场盛行冬季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烧了自家,为此,周瑜焦虑成疾,一筹莫展,正在危急关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偶然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反常现象,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

”如此讲述幽默风趣,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四、巧用诗歌,出“奇”制趣
诗歌语言优美,气势宏伟,声情并茂,充满激情,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恰当地巧用诗歌于课堂中,会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能起到出“奇”制趣的作用。

如在教学“黄河”一课时,让学生齐唱《黄河颂》——“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无限爱恋,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教学“中国行政区划”时,教师领唱《歌唱祖国》这首歌,使学生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在美的享受中切入主题。

这一形式,使课堂充满了轻松活跃的气氛,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听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美感和情感,一举多得。

五、巧布疑问,借“疑”增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就是说,各种授课方式贵在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多疑,更应善于设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在教学“洋流”一节时,我设了这样一个疑问: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则选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学生急于得到正确答案,我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运用比喻,以“喻”激趣
在教学“海洋资源”时向学生发问:“哪位同学见过大海,它是什么样子?”大海是生命之源,她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十分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蛋白质仓库”、“乌金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等。

讲述“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时,可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净化空气的“绿色工厂”,吸烟滞尘的“吸尘器”,涵养水源的“绿色水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调节气候的“空调系统”,还有什么“隔音板”、“防疫员”、“庇护所”等作用。

通过这样的比喻,展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授之以渔,“谐”之以趣
有些地理知识内容只能靠机械记忆,如果教师采用灵活、新颖、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变死记为巧记,也可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能掌握知识。

如教学“长江上、中、下游的主要河港”时,可以把港口名称串联起来,即:宾(宜宾)客重(重庆)来,武昌会晤(武汉),敬酒(京九)五壶(芜湖),难难老张(南京、南通、张家港)。

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很快记住了河港名称。

又如:识记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锌、锑、钨、稀土、钛、钒等矿产时,可用“新梯污,洗土太烦”加以记忆,不仅省时,且可长期保持在脑海中。

八、反弹琵琶,追“新”索趣
“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出现,只要大家平时注意留心观察,注意收集、整理,并把它们恰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产生的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当讲到目前整个地球生态环境遭破坏,生物资源濒临灭绝时,我国政府对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参加了环保组织的各种环境公约,制订了本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还郑重承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可有些外国学者还在批评、指责我们中国人不爱护动物,果真如此吗?于是,我反问学生说:“谁说我们不爱护动物?看,公园里的爱鸟者比鸟多,鸟笼精致,鸟食专配,可不像欧美不少国家让野鸽、野鸡流落街头,饿得扑到游客肩上争食抢食……”这种戏谑幽默的讲解,明褒实贬,学生听了都不禁笑起来。

在笑声中意识到在我们身边确实存在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的问题,从这种委婉、善意的批评中使大家得到反思——怎样保护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九、自编口诀,“教”之以趣
将教学内容编成简洁明快的口诀,使知识点串在一起,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如世界十大人口大国可用“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来记忆。

识记”南亚”国家时,口诀是:“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


十、立足直观,多途“引”趣
地理教学较其他学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有着丰富多彩的直观内容,这对学生地理概念的形成和持久兴趣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教学中采取各种
直观教学方式,如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出示中国政区彩色板图、空白政区图、自制的各省级行政区小卡片等教具,利用这些直观教具,让学生识记各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形状特征。

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位置关系,海陆关系等规律。

学会绘图、拼图的能力,使学生对中国政区图产生深刻难忘的印象。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从教学目的出发,把握学生的共同心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其创造想象和美感心理,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