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践

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践

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践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都日益受到关注。

而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作为电网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需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电网运行的要求。

本文将从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的现状入手,探讨其优化设计和实践。

一、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现状电网调度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电力系统所有电源、输电和配电设备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它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电网调度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调度管理系统由于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往往只是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查询系统,缺乏分析、预测和优化等高级功能,并且存在运行效率低、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2)电网裕度的评估通常基于经验公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缺少科学、全面地考虑可行性问题,导致裕度估计误差大。

同时,由于当前电网的复杂性和巨大的数据量,计算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

(3)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化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融合,数据标准化不统一,存在数据信息烟囱和数据孤岛等问题。

(4)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系统响应速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时调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电网调度管理系统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和实践。

二、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1)功能设计为了解决当前电网调度管理系统的问题,必须对其功能进行优化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加高级分析、预测和优化功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②提高电力系统裕度评估的精度、可靠性和科学性,采用传统数学模型和数据挖掘算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电网运行状态,为调度员提供决策支持。

③加强与其他信息化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建立数据标准化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④应用先进的运维技术,实现电网调度的多层次管理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故障自检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

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优化

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优化

方式根据两种 连接 方式完成业 务互访 以及数据 交换:b g p 一 4 方 式 互 联 ,m p l s v p n 跨 域 。 同时 接 入 网 之 间 也 可 以通 过骨 干 网 跨 域 互访 。 3 . 2 组网通道 选择优化 S c a d a 、 e m s等 电网 实 时 信 息 及 电站 视频 监控 图像 等 信 息 需要连接入 总部应 急指挥 中心 ,供分析使用。因此在骨干节 点之间必须要保证 1 5 5 i n的带 宽,接入层节 点需要 1 3 ×2 i n b i t / s的带 宽。电力 调度数据 网之 间通 常采用光 纤直连和 i p o v e r s d h 、i p o v e r w d m 等 , 应根 据各 级 网络 规 模 大 小灵 活 选 择。在接入 网里面 ,电网规模较 大的省调接入 网涉及站 点 较 多,若每个 2 2 0 k v及 以上站点均采用光纤 直连接入将 占用 大量 纤芯,现有 常用 的 2 2 0 k v的线路上光纤大都为 2 4芯 , 为 省 地 通 信 共 用 。 目前承 载 的系 统 主 要 有 w d m 、s d h 、信 息广 域 网 ,纤 芯 资 源 已显 然 不 足 ,采 用 这种 方 式 是 不 科 学 的 。 国 家 电 网及 部 分 省 级 公 司 建 成 的 d w d m系 统和 s d h光传 输双 系 统 具有丰 富 的带宽资源 可 以考 虑在骨 干 网与省调接 入 网之 间采用 i p o v e r s d h 、i p o v e r d w d m方式进行组 网。 3 . 3 网络安全 防护优化 电网传输数据 网由于其 网络广 ,交互多,技 术更 新,用 户更广等特点 ,在当前面临更大的安全风 险。系 统中多种 通 信方式 ,多种网络协议并存使得 电网数据 网络更加复杂,信 息传输过程存在在篡改和破坏的危险 。电力调度数据 网各个 系统之 间交互丰富频繁 ,海量 的信 息有可能 导致数据吞吐量 过大 ,引起网络波动,业 务过 载。作为智能 电网的重要 的信 息传输平 台,调度数据 网承载 了电力生产运行 中包括调度指 令 、应急等多种 信息。因此必须加强 电力调度数据 网间的安 全防护及 自主控制 ,防止关键业务信息系统数据被窃取或篡 改 。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 技术,物 理隔离,数据加密验 证 ,安全策略等相 关内容 。电力调度数据 网之 间的安全 的确 保是通过防火墙与纵 向加密技术来保证 的,可 以再调度端 与 厂 站 端 网 络 编 辑 加 装 纵 向 加 密 装置 ,实 现 网络 边 界保 护 。在 v p n与 路 由器 之 间设 置 纵 向加 密 认 证 装 置 ,在 非 实 时 业 务 的 v p n与 路 由器 间设 置 纵 向加 密 认 证 装 置 或 者 防 火 墙 。 只有 对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数据进 行加 密保 护,防止外部对数据网络 信息篡改,才能确保网络 数据 的安全。

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

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

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供电,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从优化目标、调度策略、调度模型以及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供需平衡、电网安全等。

而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的关键是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最佳调度方案。

在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方面,一般分为短期调度和中长期调度两个阶段。

短期调度侧重于实时调度,要求对电力生产和消费进行快速响应,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

中长期调度则侧重于从经济和可靠性的角度,制定长远的发电计划和电力调度策略,以满足未来的电量需求。

在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中,调度模型的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调度模型主要包括经济调度模型、可靠性调度模型和市场调度模型。

经济调度模型以最小化发电成本为目标,考虑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成本因素,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可靠性调度模型则以最大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目标,考虑电力系统的容量、负荷、故障等因素,以实现安全可靠供电。

市场调度模型则将电力系统视为一个市场,通过竞价机制进行调度,以实现供需之间的均衡。

除了调度模型,优化方法也是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的关键。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

线性规划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调度问题,能够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最优解。

整数规划方法适用于有整数约束的调度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整数规划模型得到最优解。

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则适用于非线性、多目标的调度问题,可以通过群体智能的方法搜索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约束条件,如电力网的拓扑结构、输电线路的容量限制、发电机组的最大出力等。

配网调控智慧调度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配网调控智慧调度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配网调控智慧调度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智慧调度系统是指通过对配电网的调控和管理,使其能够更高效、更稳定地运行。

在配网调控智慧调度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采集与监测1. 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

2. 建立数据传输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

3. 开展数据监测与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1. 基于历史数据和外部信息,开展负荷预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情况。

2. 结合负荷预测结果和用户需求,进行优化调度,合理安排供电计划。

3. 对于高峰时段的负荷,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通过分时段供电、峰谷差异化电价等手段,平衡配电网的供需关系。

三、智能分布式逆变器控制1. 在配电网中大规模集成分布式逆变器,实现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

2. 配置智能逆变器控制器,实现逆变器的自动调节和交互式管理。

3. 通过智能逆变器控制,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配置。

四、故障诊断与智能防护1.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配电网故障的在线诊断和智能分析。

2. 发现故障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并通过调度系统实现对故障节点的隔离与恢复。

3. 建立智能防护机制,通过对故障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前预警潜在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与用户的交互与管理1. 提供用户接入调度系统的接口,实现用户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用电建议和能源管理方案。

3. 支持用户参与调度系统的运行,通过用户反馈和参与改进系统的智能调度策略。

六、安全与保密1. 建立安全可靠的配网调度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之,配网调控智慧调度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应该围绕数据采集与监测、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智能分布式逆变器控制、故障诊断与智能防护、与用户的交互与管理、安全与保密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实现对配电网的高效调控和管理,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关于电力调度数据网优化调整研究

关于电力调度数据网优化调整研究

电力管理2019.7 电力系统装备丨163Power Management2019年第7期2019 No.7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现代社会,人们对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的正常运营是人们生活的保障。

因此,为了保证国家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地优化和建设电力调度数据网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是一个虚拟的专用局域网。

其中网络VPN 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各级电力系统调度中心之间的全面通信。

电力调度数据网运行通过调度中心与相关电厂的密切联系,以及变电站间的及时通信,使电网工作有序进行。

主要由一个IP 路由器组成的专用信道虚拟网络在网络中运行,完成电源信息、计费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数据传输服务,如预警监控系统和安全自动装置。

1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结构层次1.1 核心层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核心层主要是指路由器。

这路由器有省级和地区级的核心路由器共同组成,属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主体部分,对网络的正常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核心层的工作范围:一是建立220 kV 电压变电站;二是为调度电厂提供统一的网络接入功能;三是建立电网接入功能。

利用强大的网络设备和安全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电力信息等的高速转发。

1.2 骨干层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结构中的骨干层与核心层稍有不同。

核心层是由路由器组成,骨干层是由路由设备构成,这些路由设备分别来自区域电力调度中心、部分县级电力调度中心或者监控中心。

工作内容为负责某一辖区内所有接入层节点的电源信息管理。

例如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所进行的实时监控工作,是一个介于能源管理系统(简称EMS )和远程终端控制系统(简称RTU )之间的电力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是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进行县级或县级电力调度中心、市级电力调度中心或县级电力调度中心,数据的实时传输。

1.3 接入层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结构层中的最后一个结构层次是接入层,与主干层和骨干层不同的是,接入层主要是把与电力调度相关的信息数据导入到网络的主干层和骨干层,对每个电力调度点需要接入的任务进行合计。

方案之电力调度系统优化施工方案

方案之电力调度系统优化施工方案

《电力调度系统优化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系统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现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施工。

本次优化施工的目标是通过升级硬件设备、改进软件功能、优化网络架构等措施,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响应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率,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和质量。

二、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对现有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硬件设备性能、软件功能、网络架构等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4)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硬件设备升级(1)更换老旧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增加存储设备容量,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3)安装高性能的显卡和显示器,提高图形显示效果和操作便利性。

3. 软件功能改进(1)升级电力调度软件,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如智能预警、故障诊断、数据分析等。

(2)优化软件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3)加强软件的安全性,设置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措施。

4. 网络架构优化(1)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网络流量分配,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增加网络带宽,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3)安装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障网络安全。

5. 系统测试与调试(1)对升级后的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试和修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 系统上线与培训(1)将优化后的电力调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密切关注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2)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电力运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主流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整个电网的核心部分,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以实现控制的最优化并合理调整方案。

为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电网运行需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在进行不断优化调整。

标签: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优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利用当前成熟的讣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完全达到了当前国际和工业标准中的要求。

系统提供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报警提示、事故数据存储等多项功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系统中的重要节点釆用双服务器备用模式,当其中任何-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之后,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与另外一台服务器进行平滑切换,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川。

同时,系统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可以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平稳地处理,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不会对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调度主站是系统的核心,其从整体上实现了深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能够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始终保持最优运行状态。

二、电力调成自动化系统设计2」系统结构。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二部分构成,即分为数据管理层、能量管理层,其运行方式可分为实时态和研究态两种。

具体情况如下:1)数据管理层:收集系统运行时的实时数据,达到对运行系统的监控。

并对获取的测量数据进行反馈,便于SCADA显示系统下一步工作。

通过利用和分析SCADA系统中的实时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动态防御、预警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我恢复、事故分辨以及故障处理等能力,以此保证系统经济、安全的运行。

电力调度数据网工程网络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

电力调度数据网工程网络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
,完成项目交付。
实施流程
资源分配
根据项目需求和流程图,合理 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进度监控
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及时调整 实施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流程图制定
绘制项目实施流程图,明确各 个阶段的任务、负责人和时间 节点。
任务执行
按照流程图的顺序,逐步完成 各个任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
风险应对
技术发展
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为电力调度数据 网的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项目目标
提升网络性能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电力调度数 据网的传输效率,降低网络延时
,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增强稳定性
采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稳定性,减 少故障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 行。
通信机制
采用可靠的传输机制,如TCP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同时,设计快速重传和拥塞控制机制,提高数据传输的 效率和稳定性。
网络管理设计
网络管理平台
建设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备、链路、业务等资源的统一管理 、配置和监控。
故障管理
设计故障检测、诊断和处理机制,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确 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安全性。
系统集成与测试
完成网络设备的集成工作,并 进行系统测试,确保项目目标
的实现。
02
电力调度数据网工程网络 详细设计
网络架构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核心交换 机为中心,连接各个分区的交换 机,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和可靠
性。
设备选型
选用高性能、稳定可靠的交换机 和路由器设备,支持多层交换和 高速转发,满足电力调度数据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国网调度数据骨干网安徽子区第一平面拓扑图
4
调度数据网路由协议设计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总体路由设计基于开 放性 、 可扩展性的原则, 自治系统编号 (AS ) 内部 IGP 采用 OSPF 路由协议,同时采用 BGP/MPBGP 路由协议支持 VPN 路由的传递[5]。 4.1 域内路由协议(IGP)
DOI:10.13837/j.issn.1006-8309.2012.03.023
66
人类工效学 2012 年 09 月第 18 卷第 3 期 Chinese Journal of Ergonomics, September,2012, Vol.18, No.3
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优化设计
高夏生 1, 程俊 2, 张先亮 2, 许峰 2, (1.安徽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 合肥 230081; 2.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 230031 )
图2
路由选路测试示意图
1 ) 路由选路方案:设 4 个节点 R1、 R2、 R3、 R4, 各节点均分配各自的网址, 改变相关的参数, 跟踪路由选择的路线, 4 个节点可能的走向如图 2 示意图。 2 ) 数据规划: R1:gei_1/1 3.34.17.1/30 gei_1/2 3.34.15.6/30 R2:gei_1/1 3.34.12.6/30 gei_1/2 3.34.15.5/30 R3:gei_1/1 3.34.12.5/30 gei_1/2 3.34.12.1/30 R4:gei_1/1 3.34.17.2/30 gei_1/2 3.34.12.2/30 ) Loopback 地址分配: 3 R1: 1.1.1.1/32 R2: 1.1.1.2/32 R3: 1.1.1.3/32 R4: 1.1.1.4/32 ) 接口配置: 4 分别配置 5928E 各接口地址,把 VLAN 10 和 VLAN 20 分别绑定在 gei_1/1 和 gei_1/2 端口 上,配置各接口地址, R2 和 R4 上分别挂两台电 脑测试,接口设置为 acess vlan 100,以 R4 上 OSPF 配置为例: router ospf 10 network 3.34.17.0 0.0.0.3 area 0.0.0.0 network 3.34.12.0 0.0.0.3 area 0.0.0.0 redistribute connected redistribute static ) 路由跟踪: 5 两 台 笔 记 本 地 址 分 别 设 为 10.1.1.1 和 192.168.17.168,在笔记本上 tracert 跟踪路由方 向。 6 ) 实验结果: Ⅰ、当保持各互联借口默认 COST 值参数不 变, tracert 10.1.1.1 地址时, 可以发现路由走向是 R4—R1—R2;当更改 R4 Gei_1/1 的 ip ospf 值 为 1550 (默认为 1000 ) ,更改 R2 Gei_1/2 的 ip ospf 值为 1550 时,发现路由走向为 R4—R3— R2, 跟踪结果分别如图 2 所示。 Ⅱ、当还原 R4 和 R2 接口的 OSPF 值时, 路 由走向又还原为原来默认方向。 实验证明: 当更改接口 COST 值时, 数据流会 走向手动设置的链路开销值小的路径。采用自动 计算加手工设置的方式进行, 确保路由按照合理 的路径传送,当链路中断时自动选择备用链路 。 本项目骨干节点为 155M POS 链路, 为确保各转 发节点选择合理路径, 并减轻由于自行计算产生 的最优路径对地调站点的负担, 对于链路 cost 的 规划,采用自动计算加手工设置的方式进行, 确 保路由按照合理的路径传送, 当链路中断时自动
上述 MPLS/VPN 技术对实时业务和非实时 (实时控制 VPN、 非控制生产 业务通过部署 VPN VPN ) 实现隔离, 达到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 定》 的要求。此技术体制既满足电力调度业务特 性及传输效率的基本功能, 又有利于整个系统的 安全防护和系统管理。 3 调度数据网络结构设计 安徽电力数据调度网是全国 SGDnet 网组成 部分 [4], 安徽子区网由安徽省调 、 备调和 17 个地 备调节点既属于骨干网 0 调节点组成, 其中省调、 区,又属于安徽子区; 17 个地调节点属于安徽子 安徽子区通过省调、 备调两点接入 0 区。 安徽 区。 子区网络分为两层: 省调和备调作为核心, 各地 调连接省调、 备调; 骨干网安徽子区由省调 、 备调 安徽子区网的拓扑结 两个节点上联骨干网 0 区, 构规划如图 1.
人类工效学
2012 年 09 月第 18 卷第 3 期 Chinese Journal of Ergonomics, September,2012, Vol.18, No.3
67
整体安全度。 系统在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之间, 调度数据 部署 VPN 以满 网采用了 MPLSL3VPN 隔离技术, 足业务系统的网络及信息安全要求 [2-3]。 MPLS L3 VPN 是服务提供商 VPN 解决方案中一种基 于 PE 的 L3VPN 技 术 , 它 使 用 边 界 网 关 协 议 (BGP ) 在服务提供商骨干网上发布 VPN 路由, 使 用 MPLS 在服务提供商骨干网上转发 VPN 报文。 MPLS L3VPN 组网方式灵活 、 可扩展性好, 并能 够 方 便 地 支 持 MPLS QoS 和 多 协 议 标 签 交 换 (MPLS TE ) ,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 MPLS L3VPN 模型由三部分组成[7]: CE、 PE 和 P。 VPN 功 P 和 CE 路由器没有特别的 能由 PE 路由器提供, VPN 配置需求。 为了在运营商边缘设备 (PE ) 上识别不同的 VPN 信息, MPLS L3 VPN 提出了 VRF 的概念 。 VRF, VPN 路由转发实例 (VPN Routing&Forward- ing ) 。 在 PE 上我们为每组 VPN 设定一个 VRF, 此 (VPN ) 路由 VPN VRF 中仅保存本路山转发实例 相关的路由信息, 彼此互相独立, 拥有各自的接 口表、 路由表、 标签表、 路由协议等。 当 PE 收到数 据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 VRF 进行查找转 发, 不跨 VRF 转发, 实现了不同 VPN 间的隔离 。 通过在 PE 上划分不同的 VRF,相当于把一台路 由器虚拟成了几台路由器, 各自进行路由的学习 和维护, 彼此互不通信。三类业务 VPN 全网完全 VPN 内各节点却实现完全互通, MPLS VPN 独立, 部署方式的不同即可满足系统需求, 每个 VPN 实 MPLS LSR-ID 采用 loop- 例分配一个私网标签, back 0 地 址 , 公 网 标 签 分 配 协 议 选 择 MPLS 本数据网规划三类业务 VPN 如 LDP。根据需要, 下: 实时业务 VPN: vpn-rt 非实时业务 VPN: vpn-nrt 应急业务 VPN: vpn-e 在 MPLS/VPN 中 , RD 是 用 来 区 别 不 同 的 VPN, 它包括在 VPN-IPv4 地址中, VPN-IPv4 地 址的格式为 RD+IPV4, 。这样每个 MP-BGP 上承 载的路由都实现唯一标识,即使不同 VPN 用户 的 IPV4 地址相同, 但只要它们的 RD 值不同, 也 可以正确区分。RD 用 8 个字节表示, 格式一般采 用 AS:NN。 在 MPLS/VPN 中, RT 用来控制 VRF 中路由 信息的进出。RT 格式为 AS:nn 。 对于以上 MPLS VPN 业务中的关键参数的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SGDnet)是电力调度生 产服务的专用数据网络, 是实现各级调度中心之 间及调度中心与厂站之间实时生产数据传输和 交换的基础设施, 是实现电力二次系统应用功能 [1] 必需的支撑平台 。安徽省特高压电网逐渐形成, 电力备用调度系统、应急指挥体系也逐步完善,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 满足调度机构在正常运 行和应急状态下电网信息的需求, 同时为备调系 统及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系统提供支撑, 安徽区域 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二级电力调度数据网是顺 应传统电力输送网改造和电力发展模式转变的 客观需求和核心任务之一。 1 调度数据业务需求 目前安徽省电力调度系统数据业务大致可 分为三类: 实时业务、 非实时业务和应急业务。实 ) /能量管 时业务包括电力数据采集系统 (SCADA 理系统 (EMS ) 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 、 广域监测系 实时电力市场辅助控制信息 、 地 统(WAMS) 信息、 区集中监视控制中心和五防系统。非实时业务包 括电能量采集信息、发/送/受电及联络线交换计
选取,我们按照国家电力调度网的统一规划, 具 体见表 1.
表 1 三类业务 VPN 的 RD 及 RT 参数设置 VPN 类型 实时 VPN 非实时 VPN 应急 VPN RD 命名 30000:1 30000:2 30000:3 RT 命名 30000:801 30000:802 30000:803
摘要: 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传统电力输送网络改造及顺应电力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 电力调度数据网是智 ) 国家电网总体规划下, 本文在安徽省电力调度数据业 能电网的基础技术平台, 在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 (SGDnet 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电力调度数据区域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协议、路由选路、虚拟专用网络 (VPN ) 、 服务质量 (QoS ) 策略等具体方案, 搭建了安徽子区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硬件环境, 包括国网系统安徽省调 度中心, 备调以及安徽省 17 个地市的调度中心, 配置核心路由器 2 台、 地市调度中心骨干路由器 17 台以及接 设计了网络整体技术内涵: ①组网技术体制采用 IP over SDH 技术; ②采用高可靠的组网核心 入交换机 54 台, 双电源; ③采用 MPLS L3 VPN 技术隔离不同业务, 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可靠; ④使用服务质 设备, 配置双引擎、 量 (QoS ) 策略,保障了重要业务在通道拥塞时数据流的带宽。设计的网络系统经模拟测试结果证明,基于 SGDnet 二次开发的安徽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有效。 关键词: 电力调度;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 (SGDnet ) ; IP 网络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 (VPN ) ; 服务质量 (QoS ) ; 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 TN95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309 (2012 ) 03-0066-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