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方法

合集下载

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方法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是一项重要的操作,它确保了伺服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对伺服电机编码器进行调零对位时,首先需要明确编码器的作用和原理。

编码器是用来测量旋转角度和位置的装置,通过编码器可以准确地监测电机的位置,实现精准控制。

一、调零对位的原理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零对位是通过将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反馈信号归零来实现的。

在电机停止运动的时候,通过调整编码器信号,使得当前位置被定义为零点位置,从而实现对位。

这样可以确保电机在后续的运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控制位置和角度。

二、调零对位的步骤1.停止电机运动:在进行编码器调零对位之前,必须先停止电机的运动,确保安全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2.进入编码器调零模式:根据具体的伺服系统和编码器类型,进入编码器调零的设置界面或模式。

3.调整位置:根据系统的要求,调整编码器信号,使当前位置被定义为零点位置。

4.确认对位:确认调零后的位置是否准确,可以通过系统的显示界面或其他功能进行验证。

5.保存设置:对于一些系统来说,调零对位是一次性的操作,需要保存设置以确保后续操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编码器调零对位时,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在调零对位的过程中,要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3.对于初次进行编码器调零对位的操作者,建议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4.在进行编码器调零对位之前,需要确保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四、总结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是伺服系统中重要的操作之一,它确保了电机位置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介绍的调零对位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操作者正确地进行编码器调零对位操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更换新编码器后的常规零位校正方法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更换新编码器后的常规零位校正方法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更换新编码器后的常规零位校正方法其唯一目的就是要达成矢量控制的目标,使d轴励磁分量和q轴出力分量解耦,令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电磁场始终正交于转子永磁场,从而获得最佳的出力效果,即“类直流特性”,这种控制方法也被称为磁场定向控制(FOC),达成FOC控制目标的外在表现就是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如下图所示:图1因此反推可知,只要想办法令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就可以达成FOC控制目标,使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初级电磁场与磁极永磁场正交,即波形间互差90度电角度,如下图所示:图2如何想办法使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呢?由图1可知,只要能够随时检测到正弦型反电势波形的电角度相位,然后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根据电角度相位生成与反电势波形一致的正弦型相电流波形了。

在此需要明示的是,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所谓电角度就是a相(U 相)相反电势波形的正弦(Sin)相位,因此相位对齐就可以转化为编码器相位与反电势波形相位的对齐关系;另一方面,电角度也是转子坐标系的d轴(直轴)与定子坐标系的a轴(U轴)或α轴之间的夹角,这一点有助于图形化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欧美厂商习惯于采用给电机的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流使电机转子定向的方法来对齐编码器和转子磁极的相位。

当电机的绕组通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流时,在无外力条件下,初级电磁场与磁极永磁场相互作用,会相互吸引并定位至互差0度相位的平衡位置上,如下图所示:图3对比上面的图3和图2可见,虽然a相(U相)绕组(红色)的位置同处于电磁场波形的峰值中心(特定角度),但FOC控制下,a 相(U相)中心与永磁体的q轴对齐;而空载定向时,a相(U相)中心却与d轴对齐。

也就是说相对于初级(定子)绕组而言,次级(转子)磁体坐标系的d轴在空载定向时有会左移90度电角度,与FOC 控制下q轴的原有位置重合,这样就实现了转子空载定向时a轴(U 轴)或α轴与d轴间的对齐关系。

编码器调零最简方法

编码器调零最简方法

编码器调零最简方法
编码器调零?嘿,那可不是件难事儿!咱就直接说说最简方法。

首先,找到编码器上的调零按钮或者接口,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那关键的指南针一样重要!如果找不到,那可就抓瞎啦!接着,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操作,可千万别瞎捣鼓,不然搞坏了可就悲催了。

在调零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就好比走钢丝一样,稍不注意就可能掉下去。

调零过程中的安全性那是相当重要啊!要是不小心弄出个电火花啥的,那可不得了。

所以,一定要确保电源断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稳定性也不能忽视,要是调完零后一会儿准一会儿不准,那还不如不调呢!就像开车的时候,方向盘要是不稳,那得多吓人啊!
编码器调零的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比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精准的位置控制就离不开编码器调零。

这就好比是射击比赛中,精准的瞄准才能打出好成绩。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啊,能提高精度,减少误差,让设备运行得更加顺畅。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一个工厂的设备出现了问题,经过检查发现是编码器不准了。

技术人员进行了调零操作后,设备立马恢复了正常,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这就像给生病的人吃了一剂良药,立马就精神了。

所以啊,编码器调零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好这个最简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在此讨论中,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又可以分为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具备两相正交方波脉冲输出信号A和B,以及零位信号Z;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除具备ABZ输出信号外,还具备互差120度的电子换相信号UVW, UVW各自的每转周期数与电机转子的磁极对数一致。

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UVW电子换相信号的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或曰电角度相位之间的对齐方法如下:1. 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 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2•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Z信号;3. 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U相信号跳变沿,和Z信号,直到Z信号稳定在高电平上(在此默认Z 信号的常态为低电平),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Z信号都能稳定在高电平上,则对齐有效。

撤掉直流电源后,验证如下:1. 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2•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编码器的Z信号也出现在这个过零点上。

上述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即与电机UV线反电势的相位零点对齐,由于电机的U相反电势,与UV线反电势之间相差30 度,因而这样对齐后,增量式编码器的U 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U 相反电势的-30 度相位点对齐,而电机电角度相位与U 相反电势波形的相位一致,所以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有些伺服企业习惯于将编码器的U 相信号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的零点直接对齐,为达到此目的,可以:1. 用3 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 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 三相绕组引线;2. 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 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 相反电势波形;3. 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4. 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的U 相信号上升沿和电机U 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终使上升沿和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编码器确定零位的七种方法

编码器确定零位的七种方法

编码器确定零位的七种方法1、编码器轴转动找零,编码器在安装时,旋转转轴对应零位,一般增量值与单圈绝对值会用这种方法,而轴套型的编码器也用这种方法。

缺点,零点不太好找,精度较低。

2、与上面方法相当,只是编码器外壳旋转找零,这主要是对于一些紧凑型安装的同步法兰(也有叫伺服法兰)外壳所用,3、通电移动安装机械对零,通电将安装的机械移动到对应的编码器零位对应位置安装。

4、偏置计算,机械和编码器都不需要找零,根据编码器读数与实际位置的偏差计算,获得偏置量,以后编码器读数后减去这个偏置量。

例如编码器的读数为100,而实际位置是90,计算下在实际位置0位时,编码器的读数应该是10,而这个“10”就是偏置量,以后编码器读到的数,减去这个偏置量就是位置值。

可重复多次,修正偏置量。

对于增量值编码器,是读取原始机械零位到第一个Z点的读数,作为偏置量。

精度较高的编码器,或者量程较大的绝对值多圈编码器,多用这种方法。

5、智能化外部置零,有些带智能化功能的编码器,可提供外部置位功能,例如通过编码器附带的按键,或外带的软件设置功能置零。

6、需要说明的是,绝对值编码器的零位再往下就是编码的循环最大值,无论是单圈绝对值,还是多圈绝对值,如果置零位,那么再往下(下滑、移动,惯性过冲等),就可能数据一下子跳到最大了,对于高位数的绝对值多圈,可能数据会溢出原来的设定范围。

另外,绝对值编码器还有一个旋转方向的问题,置零后,如果方向不对,是从0跳到最大,然后由大变小的。

一些进口的编码器尽管带有外部置零功能,但建议还是不要用此功能。

(我们碰到很多用进口绝对值编码器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不要就迷信进口的)。

7、最好的置位方法,预置一个非零位(留下下滑、过冲的余量)并预置旋转方向偏置计算的方法。

另外一种方法是置“中”,偏置量就是中点值,置位线与电源正相触后,编码器输出的就是中点位置,这样的行程是/-半全程,在这样的行程范围内,无论旋转方向,确保不会经过零点跳变1/ 1。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

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调整方法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在此谈论中,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又可以分为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和一般的增量式编码器,一般的增量式编码用具备两相正交方波脉冲输出信号 A 和 B,以及零位信号 Z;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除具备ABZ输出信号外,还具备互差 120 度的电子换相信号 UVW,UVW 各自的每转周期数与电机转子的磁极对数一致。

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 UVW 电子换相信号的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或曰电角度相位之间的对齐方法以下: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 UV 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 U 入, V 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均衡地点;2.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 相信号和 Z 信号;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地点;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 U 相信号跳变沿,和 Z 信号,直到 Z 信号稳固在高电平上(在此默认 Z 信号的常态为低电平),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地点关系;5.往返扭转电机轴,松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均衡地点时,Z 信号都能稳固在高电平上,则对齐有效。

撤掉直流电源后,考据以下:1.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 相信号和电机的UV 线反电势波形;2.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 U 相信号上涨沿与电机的 UV 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编码器的 Z 信号也出此刻这个过零点上。

上述考据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 U 相信号的相位零点即与电机 UV 线反电势的相位零点对齐,因为电机的U 相反电势,与UV 线反电势之间相差30 度,因此这样对齐后,增量式编码器的 U 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 U 相反电势的-30 度相位点对齐,而电机电角度相位与 U 相反电势波形的相位一致,所以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 U 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 -30 度点对齐。

有些伺服企业习惯于将编码器的 U 相信号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的零点直接对齐,为达到此目的,可以:1.用 3 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而后将星型连接的 3 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 UVW 三相绕组引线;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 U 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获取电机的 U 相反电势波形;3.依照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地点,或许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地点;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的U 相信号上涨沿和电机U 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后使上涨沿和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地点关系,完成对齐。

交流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方法

交流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方法

交流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 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 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编码器的最高技术位电平信号。

3. 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 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最高计数位信号的跳变沿,直到跳变沿准确出现在电机轴的定向平衡位置处,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 来回扭转编码器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恢复到平衡位置时,跳变沿都能准确复现,则调零有效。

这些步骤完成后就能对交流伺服电机编码器进行调零了。

伺服电机编码器如何调零

伺服电机编码器如何调零

伺服电机编码器如何调零伺服电机编码器是一种重要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位置。

调零是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的操作,它可以确保电机在正常运行时保持准确的位置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调零伺服电机编码器。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调零之前,需要确保电机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没有通电。

另外,请查阅设备的技术手册以了解调零过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第二步:进入调零模式启动电机控制器,进入编码器调零模式。

具体的操作方式因不同控制器而有所不同,通常需要通过按动某个特定的按钮或者输入特定的命令来进入调零模式。

第三步:调零操作在调零模式下,根据设备手册的指导,选择调零操作。

通常有两种调零方式:软件调零和手动调零。

•软件调零:通过电脑或者控制器的设置界面来实现调零操作。

在程序中指定一个位置作为零点,系统会将这个位置对应的编码器值设为零点。

•手动调零:在调零模式下,手动将电机旋转到一个已知的零点位置,然后按下确认按钮进行保存。

第四步:测试与验证完成调零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调零操作正确无误。

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电机或者运行预设的程序来检查调零效果,确保电机能够准确地返回到零点位置。

注意事项•在调零过程中,务必小心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错误。

•调零前要确保所有相关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发生意外。

•如遇到问题或调零失败,应及时查阅设备技术手册或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地调零伺服电机编码器,确保电机系统正常运行并保持准确的位置信息。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电机编码器调零对位方法
一台AB伺服电机(MPL-B640F-MJ24AA),拆开检查刹车时由于客户无经验,连装在电机尾部固定的编码器也拆了下来(没做标记),编码器是sick的SRM50-HFA0-K01。

装上后刹车没问题,但出现飞车故障。

伺服驱动器报错E18 OVER SPEED或者E24 velocity error。

应急调零方法,简单而且实用.但必须把电机拆离设备并依靠设备来进行调试.试好后再装回设备再可.事实上经过大量的调零试验,每个伺服电机都有一个角度小于10度的零速静止区域,和350度的高速反转区域,如果你是偶而更换一只编码器,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太麻烦了,这里有一个很简便的应急方法也能很快搞定。

拆下损坏的编码器,装上新的编码器,并与轴固定.而使可调底座悬空并可自由旋转,把电机重新连入电路,把机器速度调为零,通电正常后按启动开关后有几种情况会发生,
1、是电机高速反转,这是由于编码器与实际零位相差太大所致,不必惊慌,你可以把编码
器转过一个角度直到电机能静止下来为。

2、是电机在零速指令下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你可以小心地先反时针转动编码器,注意:一定要慢,直到电机开始高速反转,记下该位置同时立即往回调至静止区域.这里要求两手同时操作,一手作旋转,另一手拿好记号笔,记住动作一定要快,也不可慌乱失措,完全没必要,这是正常现象.然后按顺时针继续缓慢转动直到又一次高速反转的出现,记下该位置并立即往回调至静止区。

通过上述调整,你会发现增量式伺服电机其实有一个较宽的可调区域,而这个区域里的中间位置就是伺服电机最大力矩输出点,如果一个电机力矩不足或正反方向运行时有一个方
向上力矩不足往往是因为编码器的Z信号削弱或该位置偏离中心所致,即零位发生了偏离,一般重新调整该零位即可。

对于一个新的编码器来说这个静止区域相对较小,如大幅增加则是编码器内部电路出了问题,表现为力矩不足或发热大幅增加.用电流表测量则空载电流明显增加。

找到中心位置后并把这个位置擦干净,只要把编码器底座用502胶直接固定于电机侧面对应处即可.待502干了后再在上机涂上一层在硅橡胶即可投入正常运行.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这样处理后的伺服电机使用一年是没有问题的。

从上面的调整可以看出,由于编码器的轴与电机轴心是可以随便以任一角度连接的,所以编码器零位与电机的机械位置只是相对位置而已,只有编码器的轴与电机轴固定了,那么编码器的实际零位位置也便固定下来了,如果活动底座位置确定了,那么轴间的柱头镙钉的位置也便固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