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年级科学课件:趣味小实验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及原理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及原理三年级科学小实验及原理实验一:水的沸腾点•实验材料:水、锅、火源•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锅中,注意不要过满。
2.放入火源,用火加热锅底,观察水的变化。
3.当水沸腾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火源。
•实验原理:–水的沸腾点是指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点。
–水的沸腾点受气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海平面附近的水沸腾点约为100℃(摄氏度)。
–当我们加热水时,热能会使水分子的动能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水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
–当温度达到水的沸腾点时,水分子的动能足够大,其间的相互作用力无法阻止水分子从液体转变为气体,因此水开始沸腾。
•实验材料:一根针、一张纸、一支铅笔•实验步骤:1.将纸平铺在桌面上。
2.将针平放在纸的中央。
3.将铅笔竖直插入针的上端。
4.轻轻推动纸,观察针的平衡状态。
•实验原理:–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时处于稳定状态。
–在这个实验中,针的平衡是由物理的力和力矩平衡来维持的。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合力矩也为零。
–当针稍微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心发生变化,会产生力矩,使针倾斜。
–铅笔的插入改变了物体的重心位置,通过调整力矩平衡,使针能够保持平衡状态。
•实验材料:一杯水、一只铅笔•实验步骤:1.将杯子中的水装满。
2.将铅笔插上杯子。
3.观察铅笔在水中的形状。
4.移动视角观察铅笔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入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导致光线方向改变。
–当视角改变时,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折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实验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让我们对水的沸腾点、物体的平衡和光的折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实验能够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并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精选课件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精选课件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我们的科学小实验课堂!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通过简单的实验,发现科学的奥秘。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实验一:水的张力材料准备:水、纸巾、硬币实验步骤:1. 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装满水。
2. 将纸巾平铺在杯口上,确保纸巾完全覆盖杯口。
3. 小心地将硬币放在纸巾上,观察硬币是否会掉入水中。
实验原理:水分子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叫做水的张力。
当纸巾覆盖在杯口上时,水分子会与纸巾分子相互吸引,形成一种薄膜,使硬币不会掉入水中。
实验二:摩擦力实验材料准备:木块、斜面、不同材质的表面(如木板、塑料板、砂纸等)实验步骤:1. 将斜面放置在桌子上,将木块放在斜面上。
2. 分别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滚动木块,观察木块滚动的距离和速度。
3. 比较不同材质表面的摩擦力大小。
实验原理:摩擦力是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一种阻力,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通过比较不同材质表面的摩擦力,我们可以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三:彩虹的形成材料准备:太阳光、水、透明玻璃杯、白纸实验步骤:1. 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装满水。
2. 将白纸放在玻璃杯后面,使白纸与玻璃杯平行。
3. 将玻璃杯放在阳光下,观察白纸上是否出现彩虹。
实验原理: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太阳光通过水滴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光线的颜色分散开来,形成彩虹。
实验四:空气的流动材料准备:气球、纸条、蜡烛实验步骤:1. 将气球吹满气,并用绳子将气球口扎紧。
2. 将纸条放在气球口上方,观察纸条的运动。
3. 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气球口下方,观察纸条的运动。
实验原理:空气流动时会产生压力差,导致物体的运动。
当气球口上方有空气流动时,纸条会被带动;当蜡烛燃烧产生热量时,空气受热膨胀,形成上升气流,纸条也会随之上升。
实验五:声音的传播材料准备:纸杯、橡皮筋、塑料尺实验步骤:1. 将两个纸杯的底部挖空,用橡皮筋将它们连接起来。
三年级下册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10张ppt)名师课件PPT

习作 四
我的小实验 写作提示: 1、要交代好四要素。 2、写出实验的用具。 3、实验的过程要写清楚,注意用上合适的描写方法。 4、要揭示实验的原理。 5、写出自己实验成功的感受。
习作 四
开始习作
注意坐姿 注意字体 语言通畅
教学课件要求
汇报人: -02-27
问答互动环节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
在课件中设置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 题,增加课堂互动性。
即时反馈
设计即时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答案解析
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掌握 知识点。
测验反馈机制构建策略
设计测验题目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合理的测验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
音频视频嵌入及优化建议
音频视频格式选择
选用通用的音频视频格式,确保课件能够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上正常 播放。
音频视频编辑与处理
对音频视频素材进行必要的剪辑、合并、添加字幕等处理,提高课 件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音频视频优化建议
根据课件内容和受众群体,合理设置音频视频的播放速度、音量和画 质等参数,确保观众能够获得最佳的视听体验。
动画效果设置原则
动画效果选择
选用适当的动画效果,突出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提高观众的 注意力和兴趣。
动画速度控制
合理设置动画的播放速度和延迟时间,确保观众能够跟上动画节 奏并理解动画内容。
动画效果与内容匹配
确保动画效果与课件内容相匹配,避免出现过于花哨或与内容无 关的动画效果。
04
交互功能实现途径
习作 四
一次科学实验 科学非常有趣,成功带给你的喜悦会使你更加热爱科学! 昨天下午,我在看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一张纸挡住倒置的装 满水的水杯,而杯子里的水不会洒出来。这能是真的吗?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准备做这 个小实验。 要做这个实验,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仪器,只需要我们生活中都有的几样东西:普 通的纸、玻璃杯和水。我找出了这三样东西,先在杯子里装满水,再把纸盖到杯口上, 我好似“心急如焚”,想快点看到成果,于是我把杯子倒过来,可是水全洒了,令我没精 打采。我冥思苦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三番五次地实验、观察。噢,这才明白,是因 为我太急了,手没有压紧杯口,所以导致水全洒出来。于是,我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 用手紧紧地按住杯口,再猛地把杯子倒过来,哈哈,奇迹出现了,水果然被纸挡住了,没有 流下来。
33个让孩子动手的科学小实验(3-12岁).pptx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找寻家里须要运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供应谷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的区分.
附:科学小学何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我们通常运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原 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潦,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乂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运用,放电完毕后 还可以充电再用。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 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
11、好玩的不倒翁
材料打豌: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D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锌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粘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试验操作: (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变更橡皮泥的重坡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理,视察不倒笳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 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让幼儿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勖不倒翁,视察其变更,让他们明白只有物体固定/,才有 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视察其摇摆的状况. 引导幼儿视察不倒笳的形态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至、底部圆形的特点。 激励幼儿想方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试验操作: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ppt课件

口头交流 对照自己填好的图表,将这次实 验的过程按先后顺序详细地说一 遍,自己怎么做的怎么说。特别 是实验步骤可以“先……接 着……然后……最后……”这样 的句式自己说一遍, 然后说给同学听,让 同学帮你评议修正。
动笔写作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想一想,然 后动笔写下来。怎么说怎么写, 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写的时候如 果遇到困难,再看看图表内容, 也可以再读一读《蜜蜂》一课。
谈话导入 在互相说实验过程的时候,如果 同学们能用上“先……接着…… 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 的词,那实验过程会显得特别有 条理,顺序特别清晰。
示例:只见小刚先把尺子、碎纸 屑从纸袋里拿出来,接着用尺子 使劲在自己的头皮上摩擦,然后 赶紧把尺子靠近碎纸 屑,神奇的一幕出现 了:纸屑被吸起来了, 紧紧粘在了尺子上。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回忆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图表回忆做小 实验的情景。
整理信息 1.实验名称。题目要简洁、清楚, 是什么实验就写什么实验,就如 刚才的实验,题目可以写《摩擦 起电》,题目要简短清楚。 2.实验准备。主要写仪 器和材料。如果所用仪 器和材料多,可写重要 部分,常用的可不写。
3.实验过程。如何操作的,方法 和顺序怎样,看到了什么,尽量 用简短的话说清楚意思。 4.实验结果。将 实验最后结果用 文字的方式进行 表达,要注意将 度量单位写清楚。
那就请把你们 现在的心情写 在本子上。
2.那信封里到底是什么呢?你们 谁猜的对呢?下面请小组长慢慢 地、轻轻地把手伸进信封里去摸 一摸,千万不要拿出来,也不要 说出来,更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 老师先采访摸到的同学再采访其 他同学,你们现在的心情又 怎样? 也请你们写下来吧。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用品 下面,老师公开信封里秘密。同 学们请看这是: 一把格尺 一些碎纸屑
三年级科学实验ppt课件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看不 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溶 解。细沙则不能在水中溶解。
拓展:
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放在桌面,向里面各倒入150毫升的水。 2:用两个汤匙取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发现热水中的食盐已经溶解的差不多了。而 冷水中还有许多食盐没有溶解。
实验结论:热水比冷水溶解的快.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相同的烧杯,放在桌面上。 2: 向里面各倒入150毫升的冷水。 3: 用两个汤匙取同样重的食盐,(其中一份是大 颗粒食盐,一份是小颗粒食盐),同时倒入烧杯中。 静置3分钟左右观察.
实验现象:
1:发现食盐沉淀在了烧杯的底部。(取一根玻璃棒对 其中一个烧杯里的食盐,轻轻搅拌大约1分钟。取出玻 璃棒静置一会儿观察)。
2:发现搅拌过的食盐在水中差不多都溶解了,没有搅 拌的食盐还有许多留在在烧杯底部。
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相同的烧杯,放在桌面上。 2: 向里面各倒入150毫升的冷水和热水。 3: 用两个汤匙取同样多的食盐同时倒入烧杯中。 静置3分钟左右观察.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
南门小学 王艳萍
实验名称: 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目的: 了解水有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 烧杯 纸
实验过程: 1:取一个烧杯放在桌面,向里面倒入适量的 水。 2:滴入两滴红墨水。 3:将纸轻轻浸入水中。
实验现象:发现水沿着纸向上爬。
实验结论: 水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会“团结”的水
实验材料:
饮料瓶、钉子、胶布、水、水槽
实验步骤: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

三年级科学小实验
要求:亲自完成一个或多个小实验,录制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的魅力内容选择:可以选择以下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寻找小实验
1.空气炮:纸杯、气球皮、橡皮筋
2.转动的纸蛇:把纸剪成蛇状,再挂起来放在火焰上方,纸蛇就会旋转起来(注意不要离火焰太近)
3.蜡烛吸水:蜡烛放在水盘中间,点燃后盖上瓶子,等蜡烛熄灭后水会上升
4.彩虹雨:水杯中加水,上面再加些食用油,最后在上面滴上各种颜色的色素,过一会彩虹雨就形成了
5.可乐喷泉:买一瓶可乐,再加入薄荷糖,就能看到喷泉了
6.纸托住一杯水:水杯的水加满,再上面盖上一张纸,把杯子倒过来,发现水竟然没流出来
7.漂浮的乒乓球: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乒乓球会浮在空中,使吹风机倾斜,乒乓球会跟着走,最多可以挑战2个乒乓球。
8.泡泡龙:水中加点洗洁精,吸管上面用橡皮筋绑定个棉柔巾
9.气球炸弹:气球里面加个硬币,吹大后落地
10.气球变篮球:气球,透明胶(用透明胶把吹好的气球一圈一圈粘上)
11.扎不坏的气球:气球上粘上一段透明胶,用针扎没粘透明胶气球和扎粘了透明胶的气球
12.气球葫芦:吹3-5个小气球,竹签上面沾上洗洁精,再慢慢地串气
球
13.风油精爆气球:气球上面涂上风油精,过一会会爆炸
14.橘子皮爆气球:气球上面喷橘子汁,气球会爆炸
15.不用吹的气球(小苏打):瓶子中加白醋,气球中加入小苏打,再
16.把气球套到瓶子上面,把小苏打倒入瓶中
17.防火气球:加了水的气球吹大,放到火上烧。
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品课件-2.6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科版 PPT课件11

我们来做“热气球”
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让扁了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吗?
空气的热胀冷缩
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品课件-2.6我们来 做“热 气球” |教科版 PPT课件11
执教教师:于跃 单 位:农安县三盛玉镇中心小学校
y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1、用什么方法抓住空气?
为什么有时候会跳起来呢?
yy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气 球会飞 走,引 导语: 玩过吗 ?请你 也来这 样玩一 玩,想 一想气 球为什 么会飞 出去。 2、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 呢?这 节课我 们就来 研究像 火箭那 样驱动 小车。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 5、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力,哪 些地方 需要减 少摩擦 力。 6、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要这样 的设计 。 7.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行使稳 定。 8、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 用手在 桌面拖 动,说 说你的 感受。
把空气密封起来
yy
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yy
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1、用什么方法抓住空气? 把空气密封起来 2、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 放进热水中
yy
实验时应注意:
01
02
小组分工合作、 细心操作、仔 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及时做好记 录。
03
锥形烧瓶为玻 璃制品,轻拿 轻放。
04
热水很烫, 使用时注意 安全,不要 用手直接触 摸。
热水
y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也可以用铁丝和棉 签,注意不能让铁 丝对着眼睛哦!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神奇的方泡泡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水、洗洁精、洗手液、胶水、糖 =
4:2:2:1:1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趣味小实验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缝衣针等较小的物体浮在水面原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刺破铁环上的薄膜后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棉线因液膜收 缩而绷紧。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 像一张绷紧的弹性膜,水滴分子总 是尽量靠拢,如果没有其它影响会 一直收缩到表面积最小。在体积相 同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呈现椭球形是因为 水珠受重力影响。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1.将制作好的正方体放进泡泡水中,六个面都沾上水。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2. 用吸管对着中心吹气,我们吹起了一个方形泡泡!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为什么能吹出方泡泡
小学名师课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