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模板】

XX市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XX市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XX市生态环境局

二O一九年六月五日

综述

2018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及7月18日对XX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以实施“双十”污染治理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及系列攻坚行动计划,生态环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一、水环境质量

(一)地表水河流水环境质量

全市新增3个地表水河流监测断面达55个,达功能区划断面54个,占比98.2%,未达功能区划断面1个,占比1.8%(河流断面水质详见表一),河流水质总体为优。55个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断面7个(占比12.7%,同比上升12.7%),Ⅱ类水质断面41个(占比724.6%,同比下降4.4%),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6个(占比10.9%,同比下降8.3%),符合地表水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比1.8%)。其中,4个国控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1个,符合地表水

Ⅲ类3个;17个省控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断面3个,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断面13个,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1个;34个市控断面中,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断面3个,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断面25个,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5个,地表水Ⅴ类水质断面1个(七星关保河村断面,未达功能区划要求)。

表一2018年XX市地表水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二)地表水湖泊环境质量

地表水湖泊监测中在支嘎阿鲁湖布设洪家渡监测垂线1条,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为优;在草海布设7条监测垂线和4个入草海的河流断面。7条监测垂线水质为中度污染,符合地表水Ⅳ类1个,占比14.3%。水质符合地表水Ⅴ类6个,占比85.7%。4个入草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轻度污染,符合地表水Ⅲ类2个,占比50%,水质符合地表水Ⅴ类1个,占比25%,水质劣于地表水Ⅴ类1个,占比25%。

(三)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全市共对27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水质达标率均为100%。1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源地中,XX区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XX县敞口龙潭,金XX县南郊水厂,XX 县洋洞小河、大小花渔洞等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Ⅱ类标准,同比保持稳定水质。XX县宋家沟水库、小箐沟水库,XX县附廓水库,XX县吊水岩水库,威XX县杨湾桥水库水质由2017年Ⅲ类标准上升为Ⅱ类标准。金XX县小洋溪水库、白果水库,XX县大新桥水库,XX县公鸡寨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264个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

二、环境空气质量

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XX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96.7%、98.9%、98.1%、96.2%、98.6%、94.5%、99.2%、97.2%,同比分别上升0.5%、1.9%、3.8%、1.8%、3.5%、0.1%、1.3%、2.7%,除XX县外,其余县(区)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详见表二),全市均无酸雨出现。

三、声环境质量

(一)XX区区域环境噪声

中心XX区区域环境噪声按500米×500米网格布点,共布设104个监测点,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3.4分贝、46.9分贝,总体质量等级分别为二级(评价为较好)、三级(评价为一般)。其中,昼间21个区域网格属一级(评价为好),占比20.2%。46个区域网格属二级(评价为较好),占比44.2%。27个区域网格属三级(评价为一般),占比26.0%。10个区域网格属四级(评价为较差),占比9.6%;夜间9个区域网格属一级(评价为好),占比8.7%。18个区域网格属二级级(评价为较好),占比17.3%。52个区域网格属三级(评价为一般),占比50.0%。24个区域网格属四级(评价为较差),占比23.1%。1个区域网格属五级(评价为差),占比0.9%。

(二)道路交通噪声

中心XX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为23个,涉及23条交通干线,总长度为63.5千米,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68.1分贝、60.4分贝,总体质量等级分别为二级(评价为较好)、三级(评价为一般)。其中,昼间监测强度属一级路段10条,占比43.5%(评价为好)。属二级路段8条,占比34.8%(评价为较好)。属三级路段3条,占比13.0%(评价为一般)。属五级路段2条,占比8.7%(评价为差);夜间监测强度属一级路段2条,占比8.7%(评价为好)。属二级路段10条,占比43.5%(评价为较好)。属三级路段10条,占比43.5%(评价为一般)。属五级路段1条,占比4.3%(评价为差)。

(三)功能区环境噪声

中心XX区功能区噪声布设7个监测点,1类功能区2个,2类功能区3个,4a类功能区道2个。1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夜间时段的总体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1.9 分贝、42.7分贝,昼间、夜间未超标;2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夜间时段的总体平均等效声级为55.0分贝、46.3分贝,昼、夜均未超标;4a类功能区噪声昼间、夜间时段的总体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65.1分贝、60.6分贝,昼间未超标,夜间超标5.6 分贝。

四、辐射环境质量

XX市城市空气辐射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辐射环境质量、地表水辐射环境质量、土壤辐射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城

市空气、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土壤等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优于全省平均水平,闲置、废旧放射源全部依法安全送贮,全市辐射环境风险处于二级安全状态。

五、生态环境质量

(一)林业生态建设

全市森林面积2261万亩,覆盖率达56.13%,同比增长3.32%。森林蓄积量达5547万立方米,较去年增长314万立方米。完成石漠化治理160.22平方公里,完成造林128.7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82.66万亩)。

(二)水土流失治理

2018年,全市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23平方公里,其中实施石坎坡改梯283.3公顷,网格护坡梯田1090.22公顷,营造水保林242.85公顷,经果林938.96公顷、实施封禁治理3379.95公顷,保土耕作3288.24公顷,兴修蓄水池39口、沉沙凼29个、灌排沟渠6.54公里,机耕道28.34公里,田间道路16.02公里。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

全市建成1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3932.4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0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草海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20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45%,保护着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白头鹤等7种国家一级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

21067.3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8%。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总面积20865.12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78%,保护着国家野生动物315种,国家珍稀或濒危植物42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