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微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微写作指导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微写作指导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二、统编教材七年级写作单元的 特点
统编教材七年级写作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记叙中 的描写和抒情”、“思路要清晰”等,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 素材和灵感。
2、注重思维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这一主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细节入手,进行描写和 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 力。
2、注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统编教材七年级写作单元注重思维 训练,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思路要清晰”这一主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分析自己的思路,找出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使他 们的写作更加清晰明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
(1)大单元教学理念介绍; (2)微写作特点及技巧指导; (3)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主题和内容分析;
2、过程设计:ຫໍສະໝຸດ (1)导入:介绍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微写作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教学 内容和目标。
(2)课文分析:《台阶》一文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努 力的故事。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叙述类文章的写作技 巧。《卖油翁》一文讲述了一个卖油翁的精湛技艺和不凡人格。
2、反馈设计: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 的指导和引导。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点分析
本教学设计将大单元教学理念与微写作指导相结合,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指导教案 全册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指导教案 全册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指导教案全册《写一篇状物的文章》作文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学习领会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学习领会在描写叙述中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领会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教学难点:领会在描写叙述中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一盆“仙客来”花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涵的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

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

二、探究写作方法:1、回顾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说说,你认为状物记叙文应该怎么写,注意些什么?2、观察紫藤萝花,并按照你们所说的注意事项描写一下紫藤萝花。

(100字左右)3、阅读例文一,并回答问题。

例文一: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整体到个体的顺序来写的。

〗问: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抓住紫藤萝的色彩、形象、情态等几个方面来写的。

〗(让学生举出具体例子。

)问:这段文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使紫藤萝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分别举出比喻、拟人的具体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美。

〗问: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

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从作者运用的修辞中看出来。

最后两句是作者在前文基础上的联想,更能突出作者对花的喜爱、羡慕之情。

〗4、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状物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写作指导》附第1至6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写作指导》附第1至6单元习作例文

爱温和。儿时的我因为母亲繁忙的工作,长期
与你生活在乡村里。在你温暖的臂弯里,在轻 ②内容角度:点题,
声呢喃中,我体会到了爱。所以,在我的生命
指出“你”是“我”
中,你是我最感激的人。②
最感激的人,引出
在初见暑气的夏夜,临水的院子里,人声、 下文内容。
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你的蒲扇下悠悠拂 ③写法角度:运用环
2. 运用特定技法,凸显人物精神。俗话说得好,没有比 较,就没有鉴别。要展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对比、 衬托是常用的写作手法。另外,环境衬托、正侧面描 写、细节描写等,也都有助于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写作时,要根据文意和构思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技法, 这样才会让人物的精神气质展现出来。
3. 运用议论抒情,挖掘人物精神。任何人和事件都不会 超越生活或时代,因而写作时,我们要学会联系事件 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 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表现在表达上, 就是要运用议论和抒情来对事件进行挖掘,深入事件 的实质,点明题旨,升华人格,这样人物的精神品质 才会凸显。
乐课上,我尽量压低声音,平时一听到周杰伦、王 讽。说明“我”的嗓音
菲的歌声,我还是忍不住想唱,但一听到那破嗓音, 难听,也表现了同学之
就想起同学列的“劝规”,真是想唱不敢唱。
间无话不说的关系。
烦恼指数:三星。
青春痘的烦恼
打开成长的匣子,一定会看到一连串成熟的青
春痘。 前几个月,或许是我的管理不当,原本芝麻大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第 3 单元
单元写作
七年级语文•下(R版)
抓住细节
写作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绽放芳华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绽放芳华课件

(5)妙用修辞绘细节。描写细节时,要适 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 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使细节更生动。例如:“那愁苦的脸就像树皮 一样枯干”不仅写活了人物,还反映出了人物 苦难的生活,更推动了情节,让读者找到了愁 苦的根源。
写作实践
修改作业本11课小练笔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 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 真情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 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 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 去描摹去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 生活,让情感的细节之花在生命 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父亲发怒了,他忽地抓起身前的马扎,使劲摔在 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人物细小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中细微的事件。
锅里的水就要开了,它在冒泡,一个、两个……同学的急邀让我手足无措,一时短路的大脑作出让我终生后悔的决定。 这里所说的道具,不是指“舞台道具”,而是指能烘托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细小的景或物。
良久,他也平静下来,让母亲给我拿
很难听,“吱嗄”的惨叫声
,让
细节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文章才能生动逼真。
我有些牙疼。怒气不减的父亲一脚把马扎踢出去, 这里所说的道具,不是指“舞台道具”,而是指能烘托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细小的景或物。
随即又碰上了桌腿,磕去了一块漆,裸露出里面的木头,更有他心里的哀痛。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2. 在写 作 中学 会 运用 细 节描 写 , 使 人 忽该地如, 何父发亲现抓生起活身中前的的细马节扎,,并使进劲行摔细在致地刻上画,呢似?乎令他生气的不是我,而是这无辜的马扎。
(”3()《外台貌阶特》点)刻这细里节借。助周围的“道具”景物来刻画父亲,形神兼备。 (马4扎)落巧地借的道声具音写很细难节听。, 如我鲁出迅 去的后《,从一百直草感园觉到不三自味在书,屋因》为中我写挥寿霍镜青吾春先时生,读父书亲入却神孤时单的地动喝作着:寂“寞我的疑酒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普及,微写作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微写作就是在极短的篇幅内,语言简洁、清晰、精准地表达作者的意思,同时通过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塑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画面,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方法。

一、切入点要准确二、语言简练,朴实无华微写作需要在短短的几十字内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因此语言的简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写作时,需要去掉冗长的修饰性语言,化繁为简,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抓住重点,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对于题目《班级》来说,可以简单的表达自己对班级的感受,如“班级是我成长的第二个家,那里有我的朋友,也有我的信仰。

”三、富有感染力的表述微写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让读者在短短的篇幅内读懂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因此,富有感染力的表述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让作品充满生气和力量,让读者动情。

例如:对于题目《回忆》来说,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回忆是一座沉睡的山,我们在攀爬时,才发现它的价值。

”四、突出主题,有层次感微写作的篇幅小,但是其主题必须明确,内容丰富。

因此,作者要在少字里高效地表现出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同时,给作品增加一些层次感,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情感的起伏,感同身受。

例如:对于题目《勇敢》来说,可以通过描写一个平凡的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拼搏精神,来表达勇敢的意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在表达作品主题的同时,通过语言的简练和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深度思考。

希望以上几点对初中生写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微写作指导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微写作指导

微写作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内心活动写作训练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过程和方法:学会细腻地描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从细微事物中感悟生活、生成表达。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深层次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辅助工具:课件道具(四个盒子)学案课时设计:(1 个课时)一、选点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态度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尺度!八年级,对于写人记事的写作指导,无论在主题的拟定,素材的选择,还是结构的把握上,大多数学生已具备较强的整体构建能力,但在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上,表现力明显不足,无法吸引人;同时在叙事中往往就事叙事,缺乏深层的理性思考,很难打动人。

而在众多的写作手法中,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丰满人物形象的,莫过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鉴于以上学情,拟定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心理活动,作为写人记事作文教学的突破点与提升点。

二、策略说明1、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课堂设计以“猜盒子——看盒子——开盒子——悟盒子”为主线,扣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步推进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学法指导及习得表达,双线并行最大程度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

2、在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中,根据学生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认知状况,将课堂目标分解为“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心理世界”三个阶梯目标;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则由教师侧重挑起学生对“盒子里的秘密”的探究欲望,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材料展开自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情景观察体验与情境表达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学的活动”,以推动学生在观察体验与表达练习中自主习得。

3、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习得的过程,关注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指导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指导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指导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构思撰写文章或作品的实践活动,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五单元老师们要准备哪些写作指导呢?接下来是WTT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指导:勤于修改【文题展示】从你近期作文中选一篇,认真读一读,自己先看看存在哪些问题。

然后45人分成一个小组,讨论一下该进行修改,确定修改思路。

修改后眷巢一遍,对比看看较之前有哪些进步。

【写作导航】修改文章,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往往是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着手。

内容的修改一般有“读、删、增、改”四种,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和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

下面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谈谈作文的修改。

(1)文章内容的修改一是读。

写完作文后,一定要读,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

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

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①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

②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

③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

④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

②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

③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二是改.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

②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

③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方法是:可把此人的长篇讲话有条理地分为几层,每层中插一些别人的问话、反应;或加一些他自己的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

④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

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待。

(2)文章语言的修改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准。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初中语文微写作是指在有限的篇幅内,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一个独立的情感体验。

它不同于传统的长篇故事或议论文,更加注重表达的力度和情感的冲击力。

下面将从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究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

一、写作背景微写作起源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由于信息的短暂性和传播的迅速性,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简约而深入的表达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微写作通过短小的文字,抓住重点,突出情感,引起人们共鸣,成为一种流行的写作方式。

二、写作目的1.传递情感:微写作强调情感的直击,通过凝练而精彩的文字,传递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引发读者的共鸣。

2.引起思考:微写作往往通过点题和暗示,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使读者在短暂的篇幅内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3.展示独特观点:微写作可以通过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展示作者的见解和独特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写作结构微写作的篇幅短小,一般在100字左右。

为了突出重点和高潮部分,可以采用以下结构:1.开篇点题:通过一句话点明文章的主题或情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主体叙述:通过生动的描写,叙述故事情节或说明情感体验。

3.高潮部分:在篇幅的限制下,必须抓住重点,突出故事情节或情感体验的高潮部分,让读者深入感受。

4.结尾总结:以简洁有力的结尾总结全文,给读者以思考或启示。

四、写作技巧1.用词凝练:由于篇幅的限制,应尽量使用凝练而精确的词语,避免冗长和累赘。

2.运用比喻:通过运用比喻,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3.多角度切入: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切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给读者以更多的思考空间。

4.精心选择主题:主题是微写作的灵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触动性的主题,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5.重点突出:在篇幅有限的前提下,要抓住重点,突出故事情节或情感体验的关键部分,以增加文章的冲击力。

初中语文微写作是一种短小精悍、感情真挚的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写作指导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内心活动写作训练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过程和方法:学会细腻地描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从细微事物
中感悟生活、生成表达。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深层次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辅助工具:课件道具(四个盒子)学案
课时设计:(1个课时)
一、选点说明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态度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尺度!
八年级,对于写人记事的写作指导,无论在主题的拟定,素材的选择,还是结构的把握上,大多数学生已具备较强的整体构建能力,但在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上,表现力明显不足,无法吸引人;同时在叙事中往往就事叙事,缺乏深层的理性思考,很难打动人。

而在众多的写作手法中,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丰满人物形象的,莫过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鉴于以上学情,拟定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心理活动,作为写人记事作文教学的突破点与提升点。

二、策略说明
1、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课堂设计以“猜盒子——看盒子——开盒子——悟盒子”为主线,扣住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步推进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学法指导及习得表达,双线并行最大程度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

2、在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中,根据学生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认知状况,将课堂目标分解为“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心理世界”三个阶梯目标;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则由教师侧重挑起学生对“盒子里的秘密”的探究欲望,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材料展开自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情景观察体验与情境表达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学的活动”,以推动学生在观察体验与表达练习中自主习得。

3、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习得的过程,关注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

鉴于此课堂教学的设计不止停留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方法的认知与获得,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感悟奇妙的心理世界,“情到深处言自达”,授之以渔但不拘泥于法,引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从细微之物中感悟生活、自然生成精彩
的表达。

素材选择更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教程设计更尊重学生的认知。

这也是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处情境的体验是先决条件,老师的引领也不可或缺。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逐步揭开“盒子里的秘密”:方法在观察中认知,在体验中习得,在表达中同化;情感在情境中流露,在思考中生成,在文字中绽放!
三、过程设想
情境导入——说说有关盒子的事:
老师带着一堆盒子走进教室,此情此景,你在想什么……
引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盒子里的秘密,探究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一轮:说说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你在想些什么?第二轮:猜猜老师走进教室前的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并说说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要求联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心理描述(仔细观察)。

思考:如何将心理活动写得生动形象呢?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传神地呈现给读者。

把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活动说出来或写出来。

总结:往往我们的表情、言行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我们平时说的察言观色,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了解他的内心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别人的内心,也不能让别人很好
地了解自己,所以会产生很多误会,怎样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我的心呢?
1、猜盒子,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侧重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梳理,强化课堂习得。

课堂训练:
老师正在抽查背课文,这时你的心理会是怎样的?综合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透露的方法,把你的心理细致地刻画出来,字数150字左右。

板书:
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方法总结:
1、词语表达法
2、内心独白发
3、想象描写法
4、间接透露法(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环境表现人物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