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现状及发展

一 、兽医生物制品与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一)、兽医生物制品:
指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用于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生物制剂。
思考:
你能想到哪些生物制品?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
1、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学:指在微生物、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等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生物制品的一门应用科学。
(一)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疫苗的概念: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以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完整病原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等制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常规疫苗: 类毒素和亚单位苗 生物技术疫苗
灭活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活疫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基因工程苗 核酸疫苗 抗独特型疫苗 合成肽苗
Ag
Ab1 (Id)
Ab2 (抗Id)
Ab3
6、抗独特型疫苗 独特型(Id)——免疫球蛋白分子(Ig)V区上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表位群)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 )。
抗独特型抗体(AId)是针对抗体分子V区上的特异抗原表位群(称为独特型)的抗抗体。AId与原来抗原的决定簇分子互为“内影像”关系,可模拟抗原结构和功能,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疫苗。 即所谓抗独特型疫苗。
多价苗和多联苗 多价苗——同种病原微生物多种型或毒株制成的疫苗(例如大肠杆菌K88K99二价苗) 多联苗——不同种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 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犬瘟热/腺病毒/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细小病毒/。 钩端螺旋体六联苗 特点:一针防多种病,节约人力、物力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价值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价值微生物是一类极其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常生活在水、土壤、空气、动物和人体等环境中。
然而,微生物不仅仅是各种细菌和病毒,它们还能够产生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抗生素、酶、多肽、酸、色素和多糖等。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涉及医药、保健品、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
一、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分子。
它们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治疗感染性疾病。
众所周知,抗生素已成为医疗领域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
因此,开发新的抗生素和抑菌剂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酶酶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效率。
它们可以帮助人类合成或分解各种化合物,可应用于制药、食品、纺织、印染、生物能源等领域。
例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可以帮助生产清洗剂、面包、啤酒、果汁等制品;脱脂酶可应用于动物脂肪加工生产等。
三、多肽、酸多肽和酸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抑菌多肽、降压多肽、催乳酸等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异黄酮类、黄酮酸类、儿茶素等天然酸则是人体中的重要抗氧化剂,在保健品和传统药物中广泛应用。
四、色素微生物产生的色素种类繁多,包括蓝绿、紫色、黄色、红色等。
这些物质不仅有良好的染色作用,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菌、保护性等生物活性。
因此,它们在食品、药物、化妆品、纺织品和染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其中,大多数天然色素安全、无毒,与化学合成的染料相比,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可。
五、多糖多糖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它们在药物、医疗用品、保健品、食品、饲料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胆固醇降低的β-葡聚糖、抗菌的β-葡聚糖、免疫调节的多糖多肽等都是微生物多糖产物,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天然来源是其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微生态制剂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机制研究与应用概述

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断奶后仔猪腹泻是危害仔猪生产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仔猪后期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氧化锌和抗生素是防止肠道感染、防治断奶仔猪腹泻和抗病促生长的传统手段。
随着滥用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增强、药物残留引起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2020年7月1日起,已全面禁止饲料中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
一些栏舍条件、养殖技术较差的用户可能无法适应无抗饲料,另外替抗技术不可避免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研发高效低成本的抗生素替代产品、降低无抗饲料成本、保障养殖效益依然是研究的重点。
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抗菌肽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促进猪只采食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等特点,作为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研究现状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其发挥消化、吸收和免疫防御等生理功能的基础,断奶应激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和屏障损伤是导致仔猪腹泻、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仔猪断奶时会受到饲料改变、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等3方面因素的干扰[1],进而造成肠道生理结构和功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仔猪腹泻发生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寻找新的绿色生物饲料和添加剂防治仔猪腹泻、促进仔猪肠道健康和生长,倡导绿色无抗养殖理念对于养猪生产和人类食品安全都至关重要[2]。
微生态制剂以及发酵代谢物、酶制剂、抗菌肽、有机微量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等替代抗生素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7]。
仔猪在断奶窗口期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尚不完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发育和功能不完善、胃容积小且消化机能不足、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不完善。
断奶意味着仔猪的胃肠生理、微生物及免疫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断奶后由于日粮形态改变造成消化道pH 升高,有益菌如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等含量下降,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等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引发菌群平衡失调[8]。
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概述

由特异性高免血清或抗体与适当比例的相应病毒组 成。其特点是可以延缓病毒释放,提高疫苗安全性 和免疫效果,其关键是病毒与抗体的比例要适度。
特点:
★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
副作用,无毒力返祖现象;
★有利于制备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
★制品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存运输;
⊕该类疫苗免疫剂量大,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
⊕一般只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常需
要用佐剂或携带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种类:
(1)灭活疫苗(inactived vaccine) (2)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3)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4)抗独特型疫苗(ant-idiotypic vaccine)
3.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蒙塔古(Montague)夫人将种痘术带回英国。
4.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钠(Edwad
Jenner)根据种痘术的启示,
用牛痘浆或痘痂给人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苗(最早的生物制品—— 疫苗)。
吹花
针刺
爱德华.詹钠的种痘术
5.1881年,法国免医学家巴斯德(Louis Posteur)利用物理、化学以 及生物学方法,减低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发明了减毒的禽霍乱疫苗、 减毒的炭疽疫苗和减毒的狂犬病毒疫苗。
6.1890年,德国学者冯· 贝林(Von Behring )和日本学者北里(Kitasato) 证明被接种白喉外毒素的动物血清中产生了抗毒素,用于治疗能获得被动 免疫。为以后制备各种被动免疫血清提供了科学依据。
7.1896年,M· Gruber和H· Durham发现凝集素;1897年,R· Kuaus发现沉 淀素,Bordet发现补体;建立了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补体结合试验诊断 技术,为诊断制剂建立起新门类。
微生态制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新一代环保型饲料,经有关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是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经培育、扩繁而制成,它可以作为猪、鸡、牛、鸭及鱼、虾等养殖业的辅助饲料使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基本作用原理:动物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内有上百种、数百亿的细菌形成肠内菌丛,它与动物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内菌丛在发挥各种营养生理学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病原菌增殖等防御感染的作用。
家畜的大肠菌症、沙门氏菌症以及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发生都与肠内菌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因此,使肠内菌丛的平衡保持正常对维护动物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它与畜禽生产中的各项指标的提高和改善有密切关系。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取代或平衡动物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菌系的微生物制品。
狭义上讲,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作为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为宿主合成主要的维生素,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微生物进入一个微生态系统(畜禽体内)后,能否在那里定居,生长繁殖并成为正常菌群而形成一个由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之间呈生态平衡的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要看做生物和宿主双方是否具备定植条件。
一般来说,畜禽在幼年时期最容易接受外来有益微生物的影响,加速体内正常种群的建立,有利于有机体的生长和抗病能力的提高。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从幼雏鸡开始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料时,其效果最好,其原因也即在此。
因此,在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时应掌握好使用时间,例如猪应在产前就对母猪使用,鸡最好在育雏时即使用。
微生态制剂应用最早见于日本,50年代就有“表飞鸣”、“乳酶生”,其成分是粪链球菌,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生物制品学

1.生物制品是一类用于疾病诊断或防治的制剂。
即应用自然的或借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和人源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而制备。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 -球蛋白三类。
发展:生物制品是生物工程中具有免疫特性的一种药品,它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与疾病作斗争的产品。
欲溯其源尚无法真切描述,只能从1912年至近期的历史简要叙之,故称简史。
据公元203年(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凑,其气必虚”,这是对免疫的最早描述。
“免疫”一词首见于明朝的“免疫内方”意思是免除传染,“明朝种痘新法”即有“熟苗”的记载,用来防御天花病,2500年前我国古藉的“左传”就记载了狂犬病,并研究了它的治疗方法。
“牛疫即牛瘟病”的流行曾记载于后汉永平十八年,《五行记》上。
三百年前藏族同胞采用牛瘟弱毒(即自然感染黄羊含牛瘟病毒的血液作毒种),灌服牛只预防牛瘟病,算是古老的兽医减毒疫苗。
而正式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办的兽用疫苗制造所是1930年,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王汝川教授首创的【1】。
建国以来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取得了长足发展,研制了一些世界领先的兽医生物制品,对疫病防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牛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我国的牛瘟和牛肺疫。
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共体认为中国C株弱毒苗(猪瘟兔化弱毒株苗)控制和消灭欧洲国家的猪瘟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国首创的马传贫弱毒疫苗1983年在国际马传贫学术会议上得到高度的评价。
我国研制的猪2号(S2)布氏杆菌苗和羊5号(M5)布氏杆菌苗免疫力均优于国外的19号布氏杆菌苗,安全性优于国外羊用的Reul号菌苗。
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羊痘细胞苗制品均达到先进水平。
我国在诊断液和菌株的选育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如牛鼻气管炎抗原、牛黏膜病抗原、副结核菌素诊断液等品。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一)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1、预防用生物制品:这类主要是疫苗。
还有类毒素。
2、诊断用生物制品3、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抗毒素、微生态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二)按制备方法及物理性状分类:1、粗制品(普通制品):未经浓缩纯化的生物制品,如普通的结核菌素,用的较少。
2、精制品:将粗制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无效成分,进行浓缩提纯制成精制品。
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及抗毒素、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提纯的结核菌素(PPD)等。
3、多联多价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几个同类制品者称多联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同一制品的不同群、型别者称多价制品。
如犬六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病、犬细小病毒病、犬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副流感病。
4、液态制品:一些疫苗、诊断试剂如血清等是液体状的生物制品。
如大多数灭活疫苗、新型疫苗等。
5、冻干制品:是将液体制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的固体制品。
这类制品有利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几乎所有活菌苗、减毒活疫苗都为冻干制品。
6、吸附制品(佐剂制品):在液体制剂中加入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等佐剂后制成。
这类制品具有延长刺激时间(使抗原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增强免疫效果和减少注射次数及剂量等优点。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1、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因此,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是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将严格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
需要通过新技术研制出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效的多联多价灭活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兽用生物制品简介介绍

兽用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虫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生物组织制品、基因工程苗等。
重要作用与地位
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
兽用生物制品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 效益。
保障动物食品安全
兽用生物制品在保障动物食品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疫苗可以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和卫生。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的要求,包括使用对象、剂量、给药途 径、使用时间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动 物反应,及时调整用量或停药。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兽用生物制品时,应注意避免超剂 量使用或长期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或药 物残留等问题。同时,应关注产品的禁忌 症和不良反应,如有疑虑应及时咨询专业 兽医。
兽用生物制品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 兽用生物制品的主要类型 • 兽用生物制品的制备流程 •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与价值 • 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兽用生物制品是指应用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利用病原体、微 生物、免疫细胞或免疫球蛋白等,制备出具有防治动物疾病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02
使用生物制品可以控制动物疾病,降低因动物疾病引起的食品
安全事件。
维护国际贸易声誉
03
通过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确保动物及其产品的健康安全,维护
国家声誉和国际贸易关系。
06
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独特型疫苗:抗独特型抗体,可刺激机体产生与抗原特异性抗体具 有同等免疫效应的抗体,由此制成的疫苗。
DNA疫苗: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与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载体DNA 重组,用重组的DNA做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构建的疫苗。 重组活载体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保护性抗原基因(目的基因)转
细菌疫苗和类毒素制造工艺流程
病毒性组织疫苗制造工艺流程
疫苗检验
纯度检验及活菌计数 安全与效力检验 物理性状检验 真空度检验 残余水分测定
卵黄抗体的制备
用鸡IBDV囊毒组织灭活油乳剂抗原接种健康产蛋鸡, 一般免疫2~3次,每次间隔10~14d,待卵黄琼扩反应 效价达1∶128以上即可收蛋。无菌操作取出卵黄,加 入适量灭菌生理盐水或PBS,充分捣均后用纱布过滤, 再用辛酸提取抗体,加入终浓度0.01%硫柳汞及青、链 霉素使终浓度为1 00 IU(μg)/ml而制成。本品为略带 棕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久置后瓶底有少许白色沉淀, 琼扩抗体效价应≥1∶32。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制品的概念、类型和应用 了解生物制品的制备及检验程序
能力目标
具备会选择适当的生物制品类型进行动物疫病的免疫 防治和诊断的能力;具备会正确使用疫苗及血清的能 力
主要内容
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的类型 生物制品的应用
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卵黄抗体的制备 免疫血清Hale Waihona Puke 制备及检验佐剂可增强免疫力
有排毒的可能,存在污染危险 不排毒,无污染危险
通常不制成联苗
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
运输、保存要求条件较高
运输保存方便
通常制成冻干苗
均为湿苗
代谢产物疫苗
是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如毒素、酶等制成的疫苗。
亚单位疫苗
是将病毒的衣壳蛋白与核酸分开,除去核酸用提 纯的蛋白质衣壳制成的疫苗。此类苗仅含有病毒 的抗原成分,无核酸,因而无不良反应,使用安 全,效果较好。
灭活疫苗(死苗)
概念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 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 灭活制成的疫苗。如鸡新城疫 油乳剂灭活苗。
活苗和灭活苗的优缺点比较
活苗(弱毒苗)
灭活苗
一次免疫
一次免疫或多次免疫
使用剂量小,接种后能增殖 多种免疫途径
使用剂量大,接种后不能增殖 只能注射
免疫期长,效果巩固
免疫期较短
不需佐剂
种类:
诊断抗原
• 变态反应性抗原
诊断抗体
血清学反应抗原
• 诊断血清 诊断特殊抗体
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灭活 疫苗生产中的灭活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 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保持其原有免疫原性的过 程。
灭活剂 用来进行灭活的试剂称为灭活剂,如甲醛、苯酚、结 晶紫及烷化剂等。
佐剂
概念:本身无免疫原性,但与抗原物质合用能增强抗原 的免疫原性和机体免疫应答,或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 的物质称为佐剂。
兽医临床常用的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种类
疫苗 免疫血清 诊断液
应用
预防 诊断 治疗
疫苗
概念:使机体产生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种类
活疫苗 灭活疫苗 代谢产物疫苗 亚单位疫苗 生物技术疫苗 多价苗和联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合成肽疫苗 抗独特型疫苗 DNA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
寄生虫疫苗
活疫苗(活苗)
药物的干扰 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疫血清
概念: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同一种抗原物质后,血清中 产生大量抗体,由此分离所得的血清。
类型:
抗菌血清
抗病毒血清 抗毒素 用途:免疫治疗或作短期被动免疫。
使用的注意事项:
早期使用 多次足量 血清用量 途径适当 防止过敏
概念:
诊断液
利用微生物、寄生虫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含有其特异 性抗体的血清制成的生物制品。
寄生虫疫苗
由于寄生虫大多有复杂的生活史,具有功能抗原和 非功能抗原,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多变 性,因此,较为理想的寄生虫疫苗不多。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疫苗的质量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疫苗的稀释与及时使用 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剂量、接种次数 及时间间隔
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 别的一致性
强毒苗:毒力没有减弱的疫苗,免疫的过程就是散毒的 过程,所以在现在的生产中应严格禁止。
弱毒苗:病原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 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扩大培养后制成的疫苗。如鸡新 城疫Ⅱ系、Ⅳ系弱毒苗。
异源苗:用具有共同保护性抗原的不同种病毒制成的疫 苗。例如用火鸡疱疹病毒(HVT)预防鸡马立克氏病。
分类:
贮存型佐剂:常与抗原混合成悬浊状态,使抗原在注射局部存 留时间延长,通过抗原的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非贮存型佐剂:与抗原混合,两者分别在机体不同部位同时注 射也可发挥佐剂的作用。
佐剂种类:氢氧化铝、白油-Span、蜂胶等。
疫苗制备
细菌性灭活苗的制备 细菌性活疫苗的制备 病毒性组织苗的制备 病毒性禽胚苗的制备 病毒性细胞苗的制备
移到载体中,使之表达。 非复制性疫苗:又称活—死苗,与重组活载体疫苗类似,但载体病毒接
种后只产生顿挫感染,不能完成复制过程,无排毒的隐患,同时又可表 达目的抗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
多价苗和联苗
多价苗:是指将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
合制成的疫苗。
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 苗,一次免疫可达到预防几种疾病的目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生物制品的概念 疫苗的种类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免疫血清
难点
疫苗的制备 卵黄抗体制备
生物制品的概念
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 产物以及动物或人的血液与组织液等生物 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 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 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称为生物制品。
生物技术疫苗
概念: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 水平的疫苗。
种类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 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受体菌或细胞,使其在受体 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提取保护性抗 原肽链,加入佐剂即制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合成肽疫苗:用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病原微生物的保护 性多肽,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