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它们负责识别和攻击外来入侵物质。
淋巴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生产抗体的细胞,它们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并产生抗体来攻击外来物质。
B细胞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未分化B细胞,另一类是分化成后的记忆B 细胞和激活B细胞。
T细胞: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免疫的细胞,它们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并直接攻击外来物质。
T细胞又可分为CD4+和CD8+ T细胞。
CD4+ 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主要作用是识别抗原并激活其它免疫细胞;CD8+ 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作用是直接杀伤外来物质。
b淋巴细胞分类

b淋巴细胞分类B淋巴细胞分类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细胞之一,它们在抵抗感染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它们的功能和表面标记物的不同,B 淋巴细胞可以被分类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 B淋巴细胞的分类1. B细胞前体细胞:B细胞前体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的,它们经历一系列分化过程最终成熟为功能成熟的B细胞。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
2. 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是在淋巴组织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它们携带特定的抗原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外来抗原。
一旦与抗原结合,成熟B细胞就会被激活,开始分泌抗体并参与免疫应答。
3. 记忆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部分活化的B细胞会分化为记忆B 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长期存留在机体中,一旦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产生大量抗体,从而更快地清除病原体。
4. 浆细胞:浆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一种终末细胞类型,它们主要负责产生和分泌抗体。
浆细胞具有高度分泌活性,能够大量合成和释放抗体,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5. 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B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B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抑制免疫应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调节性B细胞通过产生抑制性因子和调节性抗体,调控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激活。
二、 B淋巴细胞的功能1. 抗原识别和结合:B细胞通过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不同类型的B细胞携带不同的抗原受体,可以识别不同的抗原。
2. 抗体产生:激活的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开始合成和分泌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能够与抗原结合并协助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
3. 免疫记忆:记忆B细胞的存在使得机体能够对再次遇到的相同抗原做出更快速、更有效的免疫应答,从而提高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4. 免疫调节:调节性B细胞通过产生抑制性因子和调节性抗体,参与调控免疫应答的过程,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过度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淋巴细胞

正常和加PHA淋巴细胞镜下形态
淋巴细胞概述
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 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 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 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 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 两类。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 (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 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 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 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 增:。浆量少, 鲜蓝色,透明,无颗粒,核周界 明显。胞核大占细胞极大部分, 圆或略呈椭圆形,淡紫红色。染 色质排列均匀,核膜浓厚,界限 清晰明显,核仁1-2个,淡蓝色。。
T细胞增殖试验
本试验又称T细胞转化试验。T细 胞在体外经某种物质刺激,细胞代谢 和形态相继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短 时间内细胞表面电荷即起变化,数小 时后细胞内酶活化,在24~48h细胞 内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从而产生 一系列增殖的变化,如细胞变大、细 胞浆扩大、出现空泡、核仁明显、染 色质疏松、淋巴细胞转变成母细胞 (图21-2)。因此,这种淋巴细胞增 殖又称淋巴母细胞转化
加PHA的淋巴细胞
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为成熟淋巴细胞3-4倍。核膜清晰。 核内见明显核仁1-4个。胞浆丰富, 有伪足样突出。胞浆内有时可见 小空泡。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合 成增加。细胞代谢功能旺盛。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效应功能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也可促进其他T细胞的分 化和增殖。
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
可通过细胞接触或分泌穿孔素等方式直接杀伤靶细胞,如病毒感染的 细胞或肿瘤细胞等。
3
TCR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特异性,可产生大量的 不同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
T细胞活化与增殖
01
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自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 如CD28与B7分子的相互作用。
02
活化后的T细胞开始大量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 胞。
03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contents
目录
• 淋巴细胞基本概念与分类 • T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 • 免疫应答中的淋巴细胞作用 • 淋巴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 淋巴细胞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01 淋巴细胞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功能
01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属于白细胞的一种。
02
它们具有识别、结合并清除外来 抗原(如细菌、病毒等)的能力 ,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和健 康。
感染性疾病中淋巴细胞变化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中起 关键作用,通过识别病毒 抗原并启动免疫反应来清 除病毒。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能 够识别细菌抗原并激活相 应的免疫反应,促进细菌 清除。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时,淋巴细胞 通过识别寄生虫抗原并启 动免疫反应来抵抗寄生虫 的侵袭。
淋巴细胞培养方法

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引言: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免疫学以及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淋巴细胞的培养是研究淋巴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淋巴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材料准备1. 培养基:常用的淋巴细胞培养基包括RPMI 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等,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 补充物:培养基中常需添加胎牛血清(FBS)、人血清(HS)等,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因子。
3. 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以防止细菌污染。
4. 受试者淋巴细胞:可以通过外周血或淋巴组织等方式获取。
二、淋巴细胞的分离1. 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受试者淋巴细胞与离心管中的淋巴细胞分离液缓慢加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液的密度逐渐由低到高,使淋巴细胞在不同密度的离心分离液之间分层离心。
离心后,淋巴细胞会沉积在特定密度的离心分离液上,可将淋巴细胞分离出来。
2. 磁珠分离法:利用表面标记有特定抗体的磁珠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抗原结合,通过磁场将目标淋巴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
三、淋巴细胞的培养1. 细胞计数:使用细胞计数板或细胞计数仪准确计算淋巴细胞的数量。
2. 细胞密度调整:根据实验需求,将细胞悬浮液中的淋巴细胞浓度调整至适当的浓度,通常为1-2 × 10^6个细胞/mL。
3. 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要,将培养基加热至37℃后,加入适量的补充物和抗生素,混匀均衡。
4. 细胞培养:将细胞悬浮液与预先配制好的培养基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转移到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中。
5. 培养条件:将细胞培养瓶或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CO2浓度和湿度,通常为5% CO2和95%湿度。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
6. 培养周期:根据实验需求,定期更换新鲜的培养基,一般为2-3天一次,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四、细胞活性检测1. 活细胞计数:使用染色剂如Trypan blue染色,观察染色细胞和未染色细胞的比例,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
淋巴细胞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 过程:胸腺细胞的TCR分子能与基质细胞的自身 MHC分子结合,这些细胞就得到刺激、存活、增 殖并继续分化,TCR不能与自身MHC分子结合的 胸腺细胞就在原处自行凋亡。 • 部位:胸腺皮质层。 • 意义:获得了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即产生了能识别、结合MHC分子-外来抗原肽 复合物的T细胞,也产生了能与自身MHC-自身多 肽起反应的T细胞。
MHC-I →DP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
导致CD4分子 表达关闭
CD4-CD8+细胞
MHC-II →DP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
导致CD8分子 表达关闭
CD4+CD8-细胞
T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 过程: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的 MHC I和MHC II类抗原,并与自身抗原形成复 合物,SP细胞如能识别自身抗原肽-MHC复合 物并显示高亲合力的T细胞,即发生凋亡而导致 克隆清除,与MHC分子呈中、低亲合力及不能 识别自身抗原肽的T细胞克隆留下继续发育成熟 。 • 部位:胸腺髓质。 • 意义: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即清除 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
淋巴细胞
• 第一节 淋巴细胞概述 • 第二节 T淋巴细胞 • 一 T淋巴细胞的发育 • 二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三 T淋巴细胞亚群 • 四 T淋巴细胞功能 • 第三节 B淋巴细胞 • 一 B淋巴细胞的发育 • 二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三 B淋巴细胞亚群 • 四 B淋巴细胞功能
T细胞的功能
•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 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 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 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 ,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 勇斗士。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力的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
淋巴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在人体中,淋巴细胞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育和分化过程,才能够成为成熟的淋巴细胞,并且发挥其特定的免疫功能。
一、淋巴细胞的发育淋巴细胞的发育主要发生在骨髓和胸腺中。
骨髓是产生B淋巴细胞的主要器官,而胸腺则是产生T淋巴细胞的主要器官。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育和分化过程。
最初,幼稚的B细胞被称为前B细胞。
前B细胞通过不断重排其细胞表面受体的基因来形成成熟的B细胞。
一旦一个特定的表面受体成功产生,该细胞开始分泌免疫球蛋白(Ig),并成为完全成熟的B 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B细胞选择。
T淋巴细胞则在胸腺中发育。
胸腺中也存在幼稚的T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前T细胞。
与B细胞不同的是,T细胞的表面受体不是抗体,而是T细胞受体(TCR)。
类似于B细胞,T细胞也需要重新排列它们的TCR基因才能够成熟。
但与B细胞不同的是,T细胞需要被其他类型的细胞识别并杀死,而不是直接产生抗体。
二、淋巴细胞的功能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识别和抵御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并通过这些抗体来识别和破坏入侵病原体。
其中的抗体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有几类,极为复杂。
抗体的结构非常独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清除各种入侵者。
而T细胞则有多种功能。
其中包括杀伤受感染细胞(如病毒感染的细胞)、激发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这其中的功能与具体的类型及分子机制密不可分。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它们能够通过一种非特异性的机制来杀伤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此类细胞有一种大量表达的表面蛋白,能够与细胞的糖脂或其他配体结合,进而释放致死因子杀死目标细胞。
其机制相对简单,但却对对抗一部分恶性肿瘤和病毒有良好的作用。
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意义

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意义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人体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关键。
在人类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是最多样化的细胞,并被分为两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这两类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B淋巴细胞的功能B淋巴细胞是一种浆细胞样的淋巴细胞,一旦识别到外来的抗原,它们可以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并在体内大量产生抗体。
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从而激发身体产生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与入侵的细菌或病毒结合,并将其抵消或消灭。
B淋巴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并不断分裂产生新的抗体,从而保持身体的免疫能力。
二、T淋巴细胞的功能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类关键细胞。
与B淋巴细胞不同,T淋巴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但它们可以呈现抗原给其他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并协助其他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另外,T淋巴细胞还可以杀死癌细胞和感染病毒和细菌的细胞,并通过将信息传递给其他淋巴细胞来辅助免疫系统的功能。
T淋巴细胞对于免疫系统的发挥至关重要。
三、淋巴细胞的意义淋巴细胞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识别和消灭有害的病原体。
如果机体免疫系统失去这种能力,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
淋巴细胞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能够识别和消除病原体,从而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果机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身体免疫系统,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等。
总之,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之一,能够识别并产生抗体以消灭有害的病原体,对于人体健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需要保护身体免疫系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掌握T、B淋巴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和作用。
T细胞的膜表面分子及其功能T细胞表面具有许多重要的膜分子, 参与识别抗原
和T 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发挥并且是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
T细胞表面标志:
(一)T细胞表面受体
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及TCR复合体
所有T细胞表面均具有能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膜分子,称T细胞抗原受体(TCR)。
TCR功能:是识别和结合抗原肽的作用。
CD3分子:由γ、δ、ε、ζ、η五种肽链组成。
CD3分子的功能:稳定TCR的结构,传递T细胞活化信号。
TCR识别抗原后,刺激信号是通过CD3转导的。
2. 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CKR)
CK:主要指由细胞经刺激诱导而合成和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 趋化因子(chemokine, cK)
静止T细胞——>活化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
3 .病毒受体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HIV的gp120与CD4分子高亲和性结合。
CD4+的T细胞是HIV 攻击的主要靶细胞
4. 丝裂原受体
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得名,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
ConA:刀豆素A
PHA:植物血凝素
PWM:美洲商陆
丝裂原与受体交联,可直接使静止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二)T细胞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
1.MHC抗原:MHC-I(所有),活化后表达MHC-Ⅱ(活化标志)
2.分化抗原(CD分子)
(1)辅助分子——CD4和CD8分子
(2)协同(辅助)信号分子——CD28、CD152、CD40L、LFA-1、CD2
T细胞表面CD抗原: T细胞的膜辅助受体-CD4/CD8
功能: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活化信号转导
CD4+/CD8+T能过表面的TCR-CD3复合体分子与APC表面相应抗原肽-MHC分子复合
物结合,CD4/CD8分子可与MHC分子紧密结合,使T细胞与APC的作用加强,并使胞内区的ITAM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56LCK活化,从而产生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引发一系列激酶级联反应。
一、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细胞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是指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特征性结构或分子. . 意义:
. 鉴别B细胞及其亚群;
. 用于研究淋巴细胞的分化状态及功能
(一)B细胞表面受体
1.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Ig./Ig.复合物
BCR 的功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活化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Igα /Igβ的功能:转导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信号。
2. 细胞因子受体:IL-1R、IL-2R、IL-4R、IL-5R、IL-6R、IFN-γR等,参与或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3. 补体受体:CR1(CD35)、CR2(CD21——EBVR)
4. Fc受体:IgGFcRⅡ、FcεRⅡ(CD23)
5. 丝裂原受体——LPS、SPA、PWM
(二)B细胞表面抗原
1. MHC抗原:MHC-I及MHC-II(APC)
2. CD抗原
共有表面标志——CD19、CD20
B细胞活化辅助受——CD19/CD21/CD81信号复合物
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
CD21:(1)成熟B细胞的重要标记;(2)稳定BCR与抗原的结合及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3)促进B细胞的增殖,参与记忆B细胞的生成(4)CD21/EB病毒受体
CD81:HCV病毒受体
CD19:(1)B细胞共有的标记;(2)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2.掌握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机制和杀伤靶细胞的方式。
表面缺少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如TCR和SmIg,曾称为裸细胞。
•这类细胞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地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
. 1.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 2. 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 3. 释放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杀伤靶细胞
. 4. 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