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英语教学初探与研讨

合集下载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初探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初探
线 ,精 讲 精 练 。 课 堂 上 教 师 讲 解 的 时 间 般 应 控 制 在 三 分 之 一左 右 。 重 视 主 ②

培 养 学 生 兴趣

孔 子 日 :“ 之者 不 如 好之 者 ,好 之 知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的 ” 兴 趣 是 减 轻 学 生 负担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读 、 写 基 本 训 练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英 语 进 行 交 际 的 基 本 途 径 。 因 此 ,构 建 特 色 课

就 要 坚 持 向 课 堂4 分 钟 要 质 量 。要 5
根 据 不 同 的 课 型 , 优 化 教 学 过 程 , 讲
学 生 最 需 要 的 内 容 。具 体 为 : 练 为 主 ①
I = 具 震 中如 何 保 护 自 己。 这 样 不 仅 极 大地 拓 力 , 如 使 用 英 语 = 书 的能 力 、记 忆 单 展 了 教 学 内 容 , 还 能 引 导他 们 将 课 内 学 词的能力、朗读课文的能力 、复述课文
到的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中,
的 能 力 、 阅 读 理 解 的 能 力 、对 教 材 进 行
试 卷 当 面 讲 评 ,唤 起 他 们 的求 知 欲 望 。
的 现 象 。 因 此 , 作 为 教 者 要 关 怀 、 信 任 、 接 受 、承 认 每 个学 生 ; 要 在 人 格 上 尊 重 每 个 学 生 ; 要 成 为 学 生 “ 有 灵 犀 心
二 、狠 抓 差 生转 化 , 制 两极 分 化 控 学 生 初 中英 语 成 绩 的分 化 , 一 般 在
师 的指 导 下获 得 英 语 基 础 知 识 、基 本 技 初 一 下学 期或 初 二 上 学 期 , 这 个 阶 段 可 称 为 关键 时 期 。转 化 差 生 宜 采 取 因 人 而 能 的 重要 环 节 , 同 时也 是 通 过 听 、说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初探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初探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初探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意义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融入宏观课程观,以主题巩固与拓展为着眼点,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探究不同年级同一主题间的传承意义,充分把握教材编写的初衷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教材的整合与运用。

人教版教材每单元有三个版块构成。

每一版块都是围绕着单元主题展开,有的侧重于词汇、句型,有的突出了对话,还有的突出小故事、一首歌、歌谣或韵句、游戏等。

但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因为对教材的特征和结构认识较模糊,往往按照教材的内容,针对每一课时进行备课,按照课时按部就班的来进行每个课时的教学,单元的整体教学特征不明显。

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容易将学习转化为知识技能的学习,过多关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语篇等,容易将知识技能学习,变成知识训练。

教师们因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以对教材处理也不同,所以也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改革深层次目标的达成。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教学。

它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差异,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加、删减、拓展,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技能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依照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从单元的角度出发,整体统筹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使单元中各课时之间的目标和内容既有联系又有递进,使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得到合理分解,使单元中各课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小学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认识教材单元功能和话题特点。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篇•教学研究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王娟娟(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四中学,甘肃天水)摘要:自新课改以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探究式课堂也走进了初中英语教学中。

运用探究式课堂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让学生在探究中进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主要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概念以及具体应用入手,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增强分组合作的有效性,让英语教学变得更有趣,课堂学习更快乐。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促使英语教学的目的达成。

关键词:初中英语;探究式课堂;研究;实践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特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注重英语词汇的数量、语法和句型结构,忽略了语言惯有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新课改以后,探究式教学模式走进了初中英语课堂。

它实现了很多方面的改变,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互动,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探究式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并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注重自身的投入,重视灵活的变通,重视学习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方法,解剖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过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3)注重学生的经验、知识的积累。

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都能积极探讨,提出疑问,解答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不断积累知识。

学会利用原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并获取新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探究式课堂的具体应用实践(一)导入环节的应用课堂导入是开始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导入环节,教师是主导,控制着整个环节。

学生要学习新知识,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来播放当节课的内容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初探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探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电 电 电 女 电 电 电



电 电
电 电 七 电 电
料 , 师可 以利 用教 材 中的图 片进行 新知识 的巩 固, 教 增 强学生捕捉信息 和开 口说的能力 , 这类 图片主要 分布在 S ci a l et nA l ,b和 S ci o e t nB 1中, o 在操练过程 中能作 为

写, 有东西可写 , 而且可以写好 。 例如在 B o B Un 2“ o ’ et nc s. 这一 o k7 i1 D n t a i l s” t a 单 元中 , 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S c o b中的图片 , 教 et nB3 i 然后要求 学生分别 用本 单元 的语 言 目标对 图片进 行概 括 最后形 成文 字 。之后 让 学生进行 发 散思 维 , 出更 写 多 的 LbayR l 。 irr u s e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粗陋看 法 , 对于 图片资源还不 能做 到彻 底地 开发利 用 , 望得 到广大 教师 的指正 , 希 使
单元中, 教师 可 以引导学 生在 做 了听力 的基 础上 , 根 据本单元 的语 言 目标分别 用一 到两 句话来 描述 Sci et n o B 1中的三幅 图画 , 且发挥 想象 , 上一个 结 尾 , 三 并 加 把 幅 图串联成一个完整 的故事 。 2 利 用图片 资源 , 过 “ 未巩 围 目标 语 言 , 进 . 通 写” 促
教材 中的图片资源得到真正 的开 发利用 , 提高 教学 的有 效 性 , 养学 生对 图片 中有 效信 息的捕 捉能力 , 发学 培 激
生的学习爱好 。
参 考 文 献
学 生列 图片 , 写简单 的故事 ” 编 是新课程标 准“ ” 写 的三级 目标 之一 , 能 用词 组或 简单 “ 句为 自己创作 的图片写出说 明” 新课程 标准“ 的四 是 写” 级 目标之一 ,能 根据所 给 图示或 表 格写 出简 单 的段 落 “ 或操作说 明” 是新课程标 准“ ” 写 的五级 目标 之一 。所 以 看 图写作是学生必须要 掌握的学 习能力 , 同时 能否写好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初探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初探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初探摘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符合外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

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了解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指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最终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了解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教育必须三个面向”、“教育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正确的把握。

英语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科目,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只能通过学生大量地、主动地反复实践才能加以培养和提高,而绝对不是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所获得。

科德(Corder,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该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实际上,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帮助学生“学”。

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了教学论界的共识,我们必须一改以前那种由教师唱主角的英语教学活动模式,努力探索一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新路子。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活动,首先要组织开展好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

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是:语言教学是将语言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因此教师只凭一张嘴,进行满堂灌。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也被限止在“上课作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抄笔记”的简单而又重复的学习模式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点,把学生视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结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就好像一个学游泳的人,学到了许多游泳理论知识,但设有下水实践,而最终没有学会游泳。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之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之初探
论 , 中主要 以建 构主义 理论 为主 导。 构主 其 建
现、 领悟 和体会新的 东西 。
是指学 生在教 师的指 导下 , 根据 自' 己个体 认 识的差 异性 , 自主选 题立 项 、 自主读 书找资
探究 式英语 教学 的理 论基 础体 现为 认知 2 2学生 自主探究 .
大胆地想 、 辩 , 问、 从而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
! Q: Q 堑
SCf ENCE & T ECH NOL0GY N tFORMATI ON
科 技 教 育
新 课标 下 , 中英 语教 学 应 用探 究式 教 学 之初 探 高
赵碧玲 ’ 肖桂风 (. 1 江西省 安福县 第二 中学英语 教研组 江西安福 3 3 0 4 2 0: 2. 吉安 师范 江西吉 安 3 3 0 4 0 0)
力。
自主思考组 合信 息 、 自主体验 探究过 程( 自 义理论主要强 调以“ ” 学 为中心 , 充分发挥学 生 料 、 互评) 的一个探 究学 习活动 的全过 程。 自主性的 学习 , 教师在整个 学习过程 中主要 起 评 、 组织者 、 指导 者和帮助者 的作用( fia d R Kaa n

种教学形式 。 教师作为探 究式课堂教 学的导
研 反思 问题和解决问 生对 同一 个问题 从 多个角度 大胆去 设想 和探 和独 立发现 问题 、 究问题 、
题 的能力 。
师, 其任 务是 调动学 生的 积极性 , 促使他们 去 索。
获取知识 、 发展 能力, 做到发现 问题 、 出问题 、 提 分 析阗题 、 解决 问题 。 教 师启导探究的核 心 , 是引导学生 积极地 读书 、 提出问题 , 思考问题 、 解决问题 , 主动地发

高中英语探究课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英语探究课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英语探究课学困生教学策略初探作者:师栗戈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6期摘要:探究式教学指的是以探究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目前,许多学生反应在学习中遇到很多困哪,成绩并不理想,英语能力提高的很慢,以至于高考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生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尴尬的学习状况,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改变教学方式,能够针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英语学困生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178-011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造成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

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学生感觉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高考能由好成绩,而对于考大学无多大希望的学困生来说,学习英语就没有必要了;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丧失学习的信心而放弃;有的学生因为生性贪玩,在学习的过程中放任自己,不能够转系学习而导致成绩下降;还有的学生主观上是希望能够学好英语的,只是学习方式不科学,成绩久久不能提高,从而松懈了学习英语的毅力。

另外,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对学困生的学习有所忽视,导致学困生成了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

就教师方面的原因来说,主要是教师对学困生不深入了解,没有真正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对他们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没有详细的了解,课堂上也没有对其特别关注,造成学困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困难,学困生因教师的不重视而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和做法。

造成学困生英语学习成绩提高缓慢的上述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因此要解决学困生英语学习的问题,就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善。

2 探究课上帮助英语学困生摆脱困境的建议2.1 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提高学困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基础。

小学英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英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英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黎雪君
【期刊名称】《当代教研论丛》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先进理念是方向的指引,新颖模式是学习的楷模。

正是"研学后教"所需要的一种探究方法,"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异创造的欲望。

而英语"研学后教"的新型课堂教学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

【总页数】1页(P111-111)
【作者】黎雪君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31
【相关文献】
1.《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和思考 [J], 谢海英;黄远东;邓保庆;吕娟
2.高职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 周伯生
3.创设环境构建语言交际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化教学模式初探 [J], 韩蔚
4.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 车晓光;
5.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 车晓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式英语教学初探与研讨发表时间:2011-06-28T10:20:02.4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方春武[导读] 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教学中,开展探究式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新途径之一。

方春武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园头中学351139 摘要: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教学中,开展探究式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新途径之一。

探究式英语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和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渠道解难释疑,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求学问、探求真理、追根求源、寻求答案。

在整个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裁判者。

关键词:开展探究教学培养自主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作为组织者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评价探究的成败。

作为探究式课堂的主角,则要根据组织者提出的任务,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交流探究的结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好奇——兴趣——成就——自信,就是学生学英语的心理过程。

因此,不论是词汇教学、口语教学、课文讲解、语法分析,都要精心设计如何导入和过渡,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创设情景和语境,引用媒体、引起悬念、引发疑问、新旧联想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敏捷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笔者在教九年级上册Unit1 Section D《One World,One Dream》时,对2008北京奥运会大家都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让每个学生人人积极参与。

1、How old will you be in 2008?2、What are you doing now for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3、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to prepare for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人人参与,各抒已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课后气氛变得轻松、生动、活泼,这样创设情境就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巧妙整合,培养综合探究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探究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优化设计的课堂提问,引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语篇信息中有目的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归纳、总结和掌握,最终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七年级新课程教材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一组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不是简单地进行翻译、语言点的讲解,而是设计一个四人小组的活动。

让学生仔细阅读该段对话,与同伴讨论并归纳出电视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对话中时常用的句型。

为了使学生的归纳更有层次、更完整,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What can a host say when he begins his talk?(2)If a host wants to know his guests' opinions,what can he say?(3)When the host finishes interviewing his guests,what must he say?在讨论之后,我们请同学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共享。

为了让学生尽量掌握常见句型,也编一个类似的话题,内容涉及各方面,在应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为了能把对话编好,同学必然共同讨论、共同发现、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消化知识的吸收过程,也是探究的学习过程。

作为教师,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探究、认识规律,培养他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合作研讨,发展探究的创新能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从而让大家达成共识。

这一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要对探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和提示。

这样,学生在明了探究的具体目标后,展开积极探究式学习活动,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上探究,可在同学质疑问难处探究,可在解决问题上探究,也可以在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最后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结果。

这个结果既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结论,也需要教师作恰当的点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明确用法,理清结构。

例如笔者在教七年级Unit 4 Section B的时候,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What time is it?/What is the time? It's……我课前制作了六个形态各异,表示不同时间的钟表,让学生来探究时间的表达法。

①——What time is it/What’s the time? ——It is one o’clock.②——What time is it?——It is five past one.(It is one-o-five.)③——What time is it?——It is a quarter past one.(It is one fifteen.)④——What time is it?——It’s half past one.(It’s one thirty.)⑤——What time is it?——It’s twenty to two.(It’s one forty.)⑥——What time is it?——It’s a quarter to two.(It’s one forty-five.)通过以上的操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概括,自主探究出时间表达法的规律。

探究结果:钟点表达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先时后分”表达法,例如7:20→seven twenty.二是“先分后时”表达法,1-30分钟之间,用“几分+past+几时”来表示,意为“几时过几分”,其中15分用a quarter表示,30分用half表示;31-59分之间,用“几分+to+几时”表示,意为几时差几分,其中45分用a quarter 表示。

例如:(1)7:20-twenty past seven.(2)7:15-a quarter past seven.(3)7:30-half past seven.(4)8:35-twenty-five to nine.(5)8;45-a quarter to nine.四、激励评价,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明方向。

这个探究式教学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向,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同时要组织巩固性练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果,巩固学习成果,把知识建构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练习形式可根据不同探究的内容确定,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让学生探究之余巩固和扩大知识。

这一过程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三册《Unit 13 Lesson 49》时,该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英语数字的表达法,我就在黑板上写了许多数字,让学生踊跃上去写,或者口头说出某个数让学生迅速用英语说出。

反复练习、举一反三,探究获得的知识如下:注意英汉数字表达方法有所不同。

(1)百位数 hundred,如含有十位数及个位数,中间可用and连接,也可以不用;如只包含个位数,即十位数为零时,则and不可省。

如:100-a (one) hundred;542-five hundred (and) two; 403-four hundred and three。

注:英语中从1,100-1,900之间的整数常用hundred表示,如1,500可表示为fifteen hundred.(2)千位数 thousand,其后的百位、十位、个位数构成同(1)所述。

如:1,000-a (one) thousand;3,500-three thousand five hundred;1,143-a (one) thousand one hundred (and) forty-three.注:英语中千位以上每隔三位数出现一个单位,故无“万”与“十万”。

英语中的万用ten thousand来表示,十万用hundred thousand来表示,如:20,000-twenty thousand;40,100-forty thousand and one hundred; 101,000-one hundred and one thousand.(3)百万以上数均可用million 表示。

如:6,482,300-six million four hundred (and) eighty-two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7,000,000,000-seven thousand million (或美语用seven billion);20,000,000,000-twenty thousand million(或美语用twenty billion)。

(4)表示确定数时,hundred、thousand和million须用单数形式;表示不确定数时,则用复数形式,且后面接of短语。

如:成百(成千、成百万)的人-hundreds(thousands、millions of peop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