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曲——清初戏曲和苏州派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清代戏曲

2、《长生殿》的创作过程
深受白居易《长恨歌》和白朴《梧桐雨》 的影响。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 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 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 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 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 虚幻”的主题。
3、《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展示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1、东林党人与阉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哄丁。 2、侯方域与李香君与阮大铖的矛盾冲突 ——却奁、辞院、守楼、骂筵。
揭示南明王朝覆亡的原因:
福王、马士英、阮大铖——“无一非私”。 史可法——孤忠无援,独力难支。
(2)思想意义:
《桃花扇》的思想意义,在于以舞台的艺 术形象再现了明亡前夕的历史真实面貌, 揭示了南明王朝衰亡的必然性。 剧末马、阮败亡和侯、李入道,既蕴含民 族的沦落、失意之悲,又表现出国家至上 的爱国情绪。
入清后的代表作《清忠谱》、《千钟禄》。 《清忠谱》25出,为李玉原作,由朱素臣、 毕魏、叶时章等参与修改润色。 表现晚明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党 人周顺昌,引发苏州市民暴动的政治事件。 是“事俱按实”的历史剧。 周顺昌:刚正不阿、宁死不屈、清且忠。 颜佩韦:下层市民代表,支持正义、反对暴 政,主动坚定。 但也表现了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
二、洪昇与《长生殿》
1、洪昇生平与创作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 钱塘(今杭州市)人。出身名门望族,遭 难家境败落。科场失志,做二十余年国子 监生。 1688年名剧《长生殿》脱稿,轰动 北京,因在佟皇后丧期上演,洪昇被削职 还乡。后溺水而死。
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传奇《长生 殿和》杂剧《四婵娟》: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 笔阵》、《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 姬画竹留清韵》。 分别歌咏历史上四位著名的才女。
五、清代戏曲

三、清代地方戏:
• 1、“花部”与“雅部”之争: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 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 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 弹。”
京剧
• 2、京剧:乾隆五十五年(1790),弘历皇 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 春台班、和春班)晋京,地方剧种徽剧汉 剧合流、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簧两个系统, 道光初年,形成京剧。表现手法唱念做打, 角色主要生旦净末丑为主,具有脸谱化特 征,中国古代艺术的国之瑰宝,2010年被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 中国“国粹”、国剧。
十大古典悲喜剧
• • • • • • • • • • 秋胡戏妻(元· 石君宝)杂剧 灰栏记(元· 李潜夫)杂剧 倩女离魂(元· 郑光祖)杂剧 陈州粜米(元· 无名氏)杂剧 绣襦记(元· 无名氏)传奇 浣纱记(明· 梁辰鱼)传奇 牡丹亭(明· 汤显祖)传奇 桃花扇(明· 孟称舜)杂剧 比目鱼(清· 李渔)传奇 琥珀匙(清· 叶稚斐)传奇
十大古典喜剧
• • • • • • • • • • 救风尘(元· 关汉卿)杂剧 墙头马上(元· 白朴)杂剧 西厢记(元· 王实甫)杂剧 李逵负荆(元· 康进之)杂剧 看钱奴(元· 郑廷玉)杂剧 幽闺记(元· 施惠)南戏 中山狼(明· 康海)杂剧 玉簪记(明· 高濂)传奇 绿牡丹(明· 吴炳)传奇 风筝误(清· 李渔)传奇
二、清代传奇:
• ③剧论:《闲情偶寄》中国历史上理论性 最强,最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内容完整、 自成体系、见解高明。 • 《闲情偶寄》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创 作和表演的理论著作,分“词曲部”和 “演习部”。“词曲部”包括结构、词采、 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 “演习 部”包括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 五部分。
二、清代传奇:
清代戏曲

第四节 清代戏曲理论
一、李渔《闲情偶寄》 1.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 2.强调戏曲的社会性 3.强调戏曲的舞台性 强调戏曲结构应“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 二、焦循《花部农潭》 吴音繁缛而花部慷慨; 昆曲极谐于律,曲文艰深晦涩,而花部词意直质,妇孺 能解.; 昆腔剧目内容狭窄,陈腐蹈袭,而花部多忠孝节义,足 以动人。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 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李杨爱情题材的文学流变有何特点和价值? 4.“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二章 清代戏曲选讲
一.作者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 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 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 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 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 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 《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 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 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 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 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 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 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 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 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 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 孔”。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长生殿》用了相当大 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使 得此剧显得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 曲折,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 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 量所摆布的哀伤。 《长生殿》既是浪漫剧,又是历史剧。剧中有俩条 线索:李杨爱情,朝政军国之事,将李杨爱情放 在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描写,突出“乐极哀来”, “垂戒后世”的创作意图。
第三节 文本精读:《桃花扇· 余韵》
清代戏曲概述

二、清代地方戏的体制特点:
1、音乐属单曲体结构形式,突破了昆山腔、 弋阳腔的曲牌联套结构形式.
2、唱词以七言句、十言句为基本格式,不 象昆曲的曲牌唱词——长短句.
3、剧本组织结构主要依据冲突发展安排场方戏的内容和艺术
题材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也有改编历史 演义、民间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现实性和 生活气息强,有浓厚乡土色彩.
二、清忠谱
l、思想内容 据明末苏州市民暴动史实 写成,歌颂周顺昌为首的东林党人反阉斗争和 崇高气节,表彰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 不畏强暴的可贵品质,深刻反映明末的政治斗 争和社会矛盾.
周顺昌:清廉、耿介、忠贞、刚直、嫉恶 如仇,是理想的清官和忠臣形象.
颜佩韦等五义士是市民英雄的典型.标志 着我国市民阶层的政治觉醒.
主要见于闲情偶寄的辞曲部、演习部、声容部: 演习部: 1.选剧:别古今、剂冷热
2.变调: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板.缩长为短, 变旧为新.
3.授曲:解明曲意,调熟字音.字忌模糊,曲严分合,锣 鼓忌杂,吹合宜低.
4.教白:强调高低抑扬、缓急顿挫. 5.脱套:戏场关目,全在出奇变相,令人不能悬拟.
一、地方戏兴起与繁荣
清中叶后,随着传奇与杂剧衰微,地方戏逐渐占据 剧坛主位.这一变化经历了两个时期和一场斗争.
1.两个时期:指兴起和繁荣时期
兴起时期:指康熙末年到乾隆中叶,各种地方戏开 始以小戏形式流行农村,逐渐发展为大戏流入到城市.
繁荣时期:指乾隆末年到道光末年,地方戏形成为 几个主要的声腔系统和大型剧种,压制了专擅剧坛的 昆曲.
渔闲情偶寄是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者. 焦循花部农谭是早期地方剧目重要著作.
第二节 玉与清忠谱
一、玉生平和创作
玉,吴县人.入清后绝意仕进,致力戏曲.传 奇约40种,现存18种.明亡前传奇一捧雪、人兽 关永团园占花魁,世称一人永占.入清后有千钟 禄、万安民和代表作清忠谱.
清代戏曲

•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 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 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 《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离亭宴带歇拍 煞》)
• 侯李幡然醒悟:“大道才知是,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影,对面是何人”。
• 王国维: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 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 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世之 中,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 而舍之,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哉?
• 桃花扇悲剧解读:
第 三 节 《 桃 花 扇 》
清 代 陈 清 远 画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
•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 号岸塘,又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 世孙。
• 在他的经历中与《桃花扇》创作相关,有两点值得注 意之处:
• 1、“不拘定例,额外议用。”。在康熙帝一次南巡返 经曲阜时(1684),孔尚任被荐在御前讲经,受到常 识,由国子监生的身份破格被任为国子监博士。
• 2、“湖海四年”或“淮扬治水” 。首先是对官场黑 暗深有所感;其次,湖海四年,他遍访南明遗老旧臣, 广采弘光王朝遗事,收集到明末江南士子的第一手材 料。
• 戏剧创作除《桃花扇》外,还和顾彩合 撰传奇《小忽雷》。
• 他也擅长诗文,有《湖海集》、《岸堂 稿》等传世。
• 《桃花扇》在公元1699年脱稿,引起了 巨大的社会反响,“王公缙绅,莫无借 钞,时有纸贵之誉”,并出现南北上演 《桃花扇》“岁无虚日”的盛况。
• 三、结构复杂,构思巧妙。
• 侯李幡然醒悟:“大道才知是,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影,对面是何人”。
• 王国维: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 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 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世之 中,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 而舍之,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哉?
• 桃花扇悲剧解读:
第 三 节 《 桃 花 扇 》
清 代 陈 清 远 画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
•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 号岸塘,又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 世孙。
• 在他的经历中与《桃花扇》创作相关,有两点值得注 意之处:
• 1、“不拘定例,额外议用。”。在康熙帝一次南巡返 经曲阜时(1684),孔尚任被荐在御前讲经,受到常 识,由国子监生的身份破格被任为国子监博士。
• 2、“湖海四年”或“淮扬治水” 。首先是对官场黑 暗深有所感;其次,湖海四年,他遍访南明遗老旧臣, 广采弘光王朝遗事,收集到明末江南士子的第一手材 料。
• 戏剧创作除《桃花扇》外,还和顾彩合 撰传奇《小忽雷》。
• 他也擅长诗文,有《湖海集》、《岸堂 稿》等传世。
• 《桃花扇》在公元1699年脱稿,引起了 巨大的社会反响,“王公缙绅,莫无借 钞,时有纸贵之誉”,并出现南北上演 《桃花扇》“岁无虚日”的盛况。
• 三、结构复杂,构思巧妙。
2.清代戏曲

17
清前期两大名著: (1)、洪昇与《长生殿》
《长生殿》2-25出,写李扬奢侈的生活和爱情的发 展。郭子仪、雷海清、李龟年;杨国忠、安禄山。 重写实,表现爱情悲剧。 26-50出写李扬的悔恨、相思雨仙圆。以精神的长 生消解现实的长恨。写幻,鼓吹真情。“借太真外 传谱新词,情而已。”(传概) 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 理想;揭露了李、杨爱情给国家和民族所带来的深 重灾难,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伤情绪,寄托 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18
3、以李渔《笠翁十种曲》为代表的表现男
女爱情、才子佳人、生活情趣的作品。 (1)、李渔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戏曲理 论家和喜剧作家。多次应乡试不第,后专 从事戏曲创作,并自蓄家伎,到外献艺。 今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传奇十 种》):《风筝误》、《怜香伴》、《意 中缘》、《玉搔头》、《凰求凤》、《巧 团圆》、《蜃中楼》、《奈何天》、《比 目鱼》、《慎鸾交》十种剧。
《通天台》,亦是借别人酒杯,发自家的亡国之 恨。只有两折,情节更简,主人公为南朝沈炯,沈 炯仕梁,被西魏所掳,一直苦思归国,为怕自己因 文才被留用,闭门独居,作文即焚毁不传,曾过汉 武帝通天台,作表文焚奏陈述自己归乡之念,后来 终于获准还江南。 本剧情节即是沈炯焚文祷告于通天台,借思汉武 帝以哭梁武帝、梁简文帝等,入梦后果然遇见汉武, 邀他为官,沈炯固辞,只愿回江南,汉武遂指示他 出函谷关,一梦醒来,仍在通天台下。正目道: “沈左丞醉哭通天台,汉武帝梦指函关道。” 沈炯哭台之折那一段,亡国之痛深沦肤髓,直 是作者自己的心声。
《临春阁》的正目是:“冼夫人锦伞通侯,张贵 妃彩笔词头;青溪庙老僧说法,越王台女将边愁。” 情节系捏合陈隋之际南越冼夫人的故事与陈后主 贵妃张丽华而生,言冼夫人英勇果敢,陈朝遣张丽 华作手诏褒之,文词优美,冼夫人入朝见驾,与张 丽华彼此欣赏文武之才,至隋灭陈,冼夫人欲起兵 救驾,却得知国破宫倾,张丽华为隋军所杀,心灰 意懒,遂解甲归山。第四折张丽华入冼夫人之梦, 倾诉被人定成女宠误国之罪,深心不平。冼夫人唱 道:“(那外边官儿)……甜话儿将官里趋承,转 关儿将女娘作诵。”实是为历来“红颜祸水”之说 作一洗白。
清代戏曲

清代戏曲
——清代传奇戏代表作家作品 ——清代传奇戏代表作家作品 主讲: 主讲:兰寿春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http://shop63695479.taobao.co
1
一、清初戏曲
(一)吴伟业、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吴伟业、 1609—1671),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吴伟业(1609—1671),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进 官至少詹事,入清后被迫出仕。 士,官至少詹事,入清后被迫出仕。“借古人之歌 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 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北辞广正谱 序》)
我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 我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 里。(拔簪脱衣介)脱裙杉,穷不妨;布荆人,名 。(拔簪脱衣介)脱裙杉,穷不妨;布荆人, 拔簪脱衣介
自香。 自香。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2
(二)李玉等苏州派作家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该派以李玉 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叶 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 时章、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 时章、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 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 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苏州 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1)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特别是 )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 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3)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4)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清代传奇戏代表作家作品 ——清代传奇戏代表作家作品 主讲: 主讲:兰寿春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http://shop63695479.taobao.co
1
一、清初戏曲
(一)吴伟业、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吴伟业、 1609—1671),号梅村,江苏太仓人, 吴伟业(1609—1671),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进 官至少詹事,入清后被迫出仕。 士,官至少詹事,入清后被迫出仕。“借古人之歌 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 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北辞广正谱 序》)
我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 我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 里。(拔簪脱衣介)脱裙杉,穷不妨;布荆人,名 。(拔簪脱衣介)脱裙杉,穷不妨;布荆人, 拔簪脱衣介
自香。 自香。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12
(二)李玉等苏州派作家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该派以李玉 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叶 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 时章、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 时章、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 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 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苏州 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1)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特别是 )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 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3)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4)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清代戏曲

3.《奈何天》写三个才貌双全女子先后嫁给极丑 的阙里候,因无法共同生活,均入净室修行。后 阙向官捐十万金助边,又契券免债,受朝廷褒封, 由变形使者改其丑貌,三女乃和好。
4.李渔戏曲理论比创作成就大,其理论著作 《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等是中 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著作。
①他强调戏曲的社会性,内容必须适俗。他说 “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 书人与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 看,故贵浅不贵深。”
1.吴伟业以名诗人兼作戏剧,撰有《临春阁》、 《通天台》(杂剧)和传奇《秣陵春》(又名 《双影记》) 。都是“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 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爱借古人之性 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为李玉《北词
广正谱》作序)
《临春阁》据《隋书·谯国夫人传》并牵合《陈书·张贵 妃传》的史实,写陈后主亡国事,表彰张丽华、冼夫人 的才具,来斥责误国的文武大臣。
尤侗擅长诗文,又精于音律,故其词曲成就较高 说白则比较艰深古奥,而且动辄千言,不宜于演 出。
五种杂剧中,《读离骚》隐括《楚辞》诸篇, 写屈原遭谗放逐、投汇而死,被龙王迎为水 府水仙,宋玉赋辞以祭。
《清平调》写李白因《清平调》三章极受杨 贵妃称赏而得中状元,荣耀一时。
《桃花源》写陶渊明辞官归隐,作词自祭, 最后入桃花源成仙,也都是通过为历史上不 得其遇的才士贤人鸣不平,发泄自身的牢骚, 并虚构这些人物的结局,以快心意。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李隆基和杨贵妃)故事,新旧《唐书》、 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 《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 《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 《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4.李渔戏曲理论比创作成就大,其理论著作 《闲情偶寄》中“词曲部”、“演习部”等是中 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著作。
①他强调戏曲的社会性,内容必须适俗。他说 “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 书人与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 看,故贵浅不贵深。”
1.吴伟业以名诗人兼作戏剧,撰有《临春阁》、 《通天台》(杂剧)和传奇《秣陵春》(又名 《双影记》) 。都是“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 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爱借古人之性 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为李玉《北词
广正谱》作序)
《临春阁》据《隋书·谯国夫人传》并牵合《陈书·张贵 妃传》的史实,写陈后主亡国事,表彰张丽华、冼夫人 的才具,来斥责误国的文武大臣。
尤侗擅长诗文,又精于音律,故其词曲成就较高 说白则比较艰深古奥,而且动辄千言,不宜于演 出。
五种杂剧中,《读离骚》隐括《楚辞》诸篇, 写屈原遭谗放逐、投汇而死,被龙王迎为水 府水仙,宋玉赋辞以祭。
《清平调》写李白因《清平调》三章极受杨 贵妃称赏而得中状元,荣耀一时。
《桃花源》写陶渊明辞官归隐,作词自祭, 最后入桃花源成仙,也都是通过为历史上不 得其遇的才士贤人鸣不平,发泄自身的牢骚, 并虚构这些人物的结局,以快心意。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李隆基和杨贵妃)故事,新旧《唐书》、 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 《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 《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 《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戏曲——清初戏曲和苏州派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