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的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余先进同志,现任上窑镇党委书记。
自19xx年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勤勉、务实、进取,求精、求细、求优的工作作风,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赢得了下属的信任和群众的爱戴。
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善举利民之策。
自20xx年3月任上窑镇党委书记以来,以建设和谐富饶的淮南东部门户为己任,紧紧围绕市委建设两型都市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科学进展这一主题,以富民强镇为主线,以争创淮南第一镇为目标,着力打造经济强镇、人居新镇、旅游重镇。
近年来,上窑镇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最佳旅游乡镇、市级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级农业工作和农村经济先进集体、市五好乡镇党委、市信访四无乡镇、市平安乡镇、市无邪教乡镇等一系列荣誉,被列为省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专业镇、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市科技示范乡镇。
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他关注民生,心系群众,身怀爱民之心。
该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群众,在实践活动中他认真开展走访调研工作,走访群众30余户,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xx0余条,真正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分析每一个咨询题产生的缘故,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地加以解决。
积极开展走访慰咨询活动,个人掏出xx00元关心困难群众。
他热爱学习,廉洁从政,恪守为民之责。
作为党委书记,他深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决,才能把中央精神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制造性地开展工作。
他认真学习群众路线一系列讲话和文件精神,写下一万余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
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兢兢业业从政,实实在在干事。
在生活上,他带头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生活俭朴,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阻碍,在思想上主动筑起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侵蚀的牢固防线,严格律己、正己,树立了良好形象。
社区党组织书记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XX社区党委书记XXXX同志是XX社区党委书记,主持社区全面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
在工作中,面对社区历史遗留问题多、事务繁杂、任务重的实际,他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经常加班加点,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抓好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作为社区党委负责人,他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组织广大党员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政治理论,从而使党员的学习得以落到实处。
配合其他同志建立了以党课教育为主体,以党员活动室为依托,以党员活动日为基本形式的教育网络。
积极推进了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墙报、板报等载体,宣传好人好事,弘扬良好风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积极组织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重点的三个文明建设的宣传,认真做好建党纪念日、十八大、十九大等重要活动的宣传,带领其它两委成员做好计生、土地、综治、征兵、教育等工作,积极配合市、街道举办的重大活动宣传。
注意发现和挖掘社区生活和普通百姓的闪光点,起了较大的宣传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以推进农村社区的城市化进程。
为了各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无论是在社区创建方案的制定或实施过程还是阶段性检查,都能亲自深入到实地勘探,并与其它两委成员一起研究工作方案,提出整改措施。
同时积极做好社区卫生宣传和防疫保健工作,主动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关系,切实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三、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壮大集体经济近两年来,XX同志与其他社区两委成员想方设法发展社区经济,依托社区区位优势,先后引入工业项目76家,其中过亿元项目7家,已经投产48家。
同时,指导个体工商业党支部发挥作用,发动党员带头,引导社区居民从事个体经营,促进社区个体工商业发展,目前,社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10多户,带动从业人员650多人。
四、全力支持市、街道重点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征地拆迁任务近几年来,市、街道重点工程建设纷纷落户我社区,青岛保税区诸城功能区、滨河大道、新郎工业园、中盛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十分繁重。
(5篇)党委书记评优评先、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汇编

(5篇)党委书记评优评先、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汇编1.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李某,男,曾担任某市某区党委书记,因工作突出,于2018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某任内,积极引导经济转型发展,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同时,加强党建工作,成立工作法庭、迎新服务站等制度,提高服务效能,增强了党委书记的权威。
在他的带领下,全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锤炼过硬作风赵某,男,曾担任某市某区党委书记,因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优秀,于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担任党委书记期间,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督查执纪问责,积极拓宽监督方式,充分调动各级监督力量,始终坚持“岗位发现、职责追究”原则。
同时,创新思路,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做到思想上的宽容和包容。
他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形象作风都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
在他的带领下,全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全区党组织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3.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率王某,男,曾担任某区区委书记,因队伍建设及工作成绩卓著,于202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公仆。
担任区委书记期间,他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选拔任用质量在党和群众中得到认可的干部。
在他的领导下,全区形成了战斗力强、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他注重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他的带领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4.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周某,女,曾担任某市某县县委书记,因全面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于201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县委书记。
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她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推进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以身作则,敢于担当,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尊敬和信赖。
在她的带领下,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个人先进事迹)用奉献谱写无悔人生——叶城县依力克其乡党委书记晋治刚

用奉献谱写无悔人生——记叶城县依力克其乡党委书记晋治刚现年38岁的晋治刚同志,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7个半年头了。
自2009年任叶城县依力克其乡党委书记以来,他注重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扎实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六个长效机制”,为实现全乡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先后荣获自治区抗震安居先进个人、喀什地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叶城县委记三等功一次。
谋篇布局抓优势发展经济争先锋任党委书记后,晋治刚同志深知肩上的责任重了,一定要干出点模样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据乡干部回忆:上任之初,他几乎天天都在村里面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听取他们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乡党委会上和其他班子成员交换意见,逐步形成了“保粮、压棉、管果、促畜”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乡、村、户三级经济发展目标。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依力克其乡洋葱在南北疆声誉较好,在他的倡议下,各村鼓励农户发展洋葱产业,2011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洋葱基地5200亩,洋葱品牌已基本树立。
去年,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全乡2万亩杏、1.5万亩核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两项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总收入的35%,个别核桃专业村达到了50%,林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
在征求“两委”班子成员意见基础上,形成了“管理规范化、品质标准化、产品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四化”精品林果业的发展方向,在强化科学管护上下功夫。
在他的建议、协调下,全乡依托叶尔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阿亚格兰干村和琼艾日克村建立了核桃协会、铁木尔巴格村建立了杏子协会、艾肯博依村等建立了皮牙孜协会,推广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的发展。
投入经费15万元配备了办公场所、电脑,在网上发布购销信息,规范合作社章程,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搭建各项市场平台。
2010年各类协会帮助农民群众销售鲜杏1000吨,比2009年价格每公斤提升0.7元,最高每公斤达到1.8元;积极推广鲜杏制干制脯技术,制作杏干2000吨,比去年价格提升2.5元。
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创造出成绩,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一这几年,XX县XX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经济全市驰名,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全省有声,与外商合资兴办的全县第一流中学——XX 三中已喜迎新生入学,集镇日益繁荣,街道楼房拔地而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自来水、有线电视、高档家俱进入了平常人家。
XX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们赞叹不已。
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担负好稳定一方,带富一方的责任,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99年,年仅36岁的王阳明从县机关调任XX乡党委书记。
为早日理清工作思路,放下行李的他顾不上调整从县城下乡的种种不适,扑下身子进村入户,短短二个月走访农户200余户,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40余个。
结合实际,他在乡人大会上提出的“农业稳乡、林业兴乡、流通强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代表的一致肯定。
思路决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王阳明始终锁定农民增收目标紧抓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
他大胆启用一批经验丰富,年轻有为的人担任村干部,积极培养他们加入党组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他的直接帮扶下,古岭村支部书记、乡人大代表王寿全牵头创办300亩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带动52户农户致富。
在王阳明的带领下,全乡360余名党员、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在种植、养殖、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大显身手,共创办“双带”基地26个,受益群众3200余人。
近几年乡党委连年评为“六好”乡党委,2004年被市委评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全乡80%的村党支部被市、县评为“五好”村支部。
“漠视群众的疾苦决不是一名称职的干部,更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党委书记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报告模板

党委书记先进个人事迹,男,48岁,中共党员,经济师,县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县人大常委,第一、二届临汾市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中国时代百佳新闻人物,省科技功臣,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贡献奖。
同志时刻牢记人民重托,农民的冷暖、需求,时刻牵挂着他的心。
农民的满意,是他不懈的追求,农民的增收,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心系农民,扎根农村,面向农业,带领信合员工搞调查,抓评定,运用小额农贷,大力支持广大农民发展生产,他把落实中央的富民政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作为头等大事。
为使农民尽快增加收入,他创新支农新路子,以龙马信用社为试点,在农村开展评定信用户、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多户联保贷款活动。
取得成效后,在全县推广,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共举办现场放贷活动232场次,发放贷款8969万元。
有一次,同志深入到南王村调查,正赶上县科委在该村农民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便欣然前往了解农民所需,并向农民承诺:“只要是为了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需多少资金,信用社一定满足需求。
”4月17日,正值春耕春播,他深入到东冯堡村调查,得知一农民想贷款养羊,好几次到信用社贷不到款时,当即打问明情况,并在一天内给予解决。
经常和农民掏心窝子,说心里话。
当他在农民家里,看到有关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宣传材料时,他的脸上禁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让农民及时了解党的政策和解更多的信息,他决定,联社每年都要拿出8万元,为全县农民赠订《农民日报》、《农民报》,使农民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运用科学种养的积极性。
他组织成立联社影视放映队,为农民送电影、送科教片下乡。
自以来,他带领全县信用社累计投放“三农”贷款亿元,支持了一大批富有竟争力的农业调产项目。
发展红枣2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支持建成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使全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到万亩,董寺、小甘亭、甘亭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韭菜生产基地。
优秀党委书记的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党委书记的先进事迹材料有这样一位党委书记,从“走读生”到“住校生”,他用双脚踏平办公室与田间地头之间的那道坎;他初到小镇,不烧“三把火”,只讲“五句话”;在他看来,万元增收还得用“双百方针”……他就是垫江县白家镇党委书记夏传涛。
白家是垫江县最偏远的浅丘小镇。
夏传涛,曾是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朝九晚五,典型的“走读生”。
然而组织的安排,却让他们在瓜果之乡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恋曲”。
用脚步丈量民心从机关到乡镇,夏传涛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型。
“先做学生,再当书记;先做群众,再做干部”,上任伊始,他就为自己定了位——常住白家,做一名“住校生”。
一身便装,一个挎包,一双运动鞋,三年来,他利用周末、节假日踏遍了白家58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
哪块田是荒起的,哪片果树没有刷白,哪条路垮了石头,他都晓得。
三进三同的日子,夏传涛来到困难群众家中,清扫屋子、担水弄柴、犁田、插秧、割谷……农家出身的他样样在行,“夏书记最大的特点是没架子。
老百姓做啥子,他就做啥子,帮一把手,搭一把力。
这样的干部,哪个不喜欢?”认识夏传涛的人都这么说。
在群众眼里,夏传涛不像“领导”,倒像邻里大哥。
每逢赶场天,他的办公室常常挤满了群众,挑担子的,背背篓的,抱着小孩的,抽旱烟的,你挨我我挤你坐满了本来就不大的屋子。
夏传涛总是微笑着听群众说,有问题就记录到笔记本上。
由于接待群众多,天长日久,地板砖表面渐渐泛起了白……今天,不管白家哪个村社,只要听说“夏书记”来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想和他唠上两句,有的只是为了握个手、递支烟。
融洽的干群关系,夏传涛的“住校生”没有白当。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白家镇是一个纯农业乡镇,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把项目建设记在心上抓在手心”,他时常告诫小镇的干部群众。
20XX年3月,他初到白家,不烧“三把火”,只讲“五句话”:“抓大不放小,既抓西瓜也捡芝麻;条条道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抓项目人人有责,众人拾柴火焰高;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项目工作无小事”。
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评价一个干部的好坏,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
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当你踏上某乡这片土地,若向干部群众问起乡里的书记怎么样,你得到的都将是用竖起的大拇指的无言回答。
某某某同志任某乡乡党委书记四年多的时间里,缘何获得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因为在这四年来,某乡有了巨大的变化——正气浩荡,党风端正,乡村文明,经济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某乡乡有个好书记——某某某。
自调入某乡乡任党委书记以来,某某某同志团结带领党政班子一班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踏实无华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时刻坚持诱惑面前“硬”一点,工作面前“高”一格,群众面前“矮”一点,困难面前“抢”一步,决策面前“胜”一筹,权力面前“慎”一点的工作原则,紧紧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开拓,奋发进取,克服种种困难,为某乡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
201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952.46万元,比2007年末增加4055.36万元,剔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941万元,比2007年末增加450万元,年均增长28.9%;财政总支出356万元,比2007年末增加111万元,年均增长9.8 %;农民人均纯收入1634元,比2007年末增加524元,年均增长15.7%。
始终坚持以“三农”工作为抓手,想方设法促增收,科学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年来,某书记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深入一线调查了解,逐步探索出符合某乡实际的发展思路。
四年来,共兑现各种惠农补贴资金290万元,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
四年来,种植核桃26705亩,完成造林面积28971亩,森林覆盖率达67.5%,2007年6月,某乡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生态之乡”,全国生态之乡创建已通过省级审评和验收,已被推荐上报到国家环保总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委书记的个人先进事迹唐元凯同志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现任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党委书记、江苏省宿城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宿迁市人大代表、宿城区人大代表。
1987年6月毕业于启东卫生学校,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2年3月调入宿城镇工作,历任科技助理、副镇长,XX年任宿城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XX年初调任双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年2月任双庄镇党委书记,XX年12月任宿城区人大副主任。
自工作以来,能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工作务实勤勉,成绩显著。
曾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次荣获省、市、区政府表彰。
曾获省敬老先进个人,省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宿迁市先进工作者、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家庭获区学习型家庭荣誉称号。
唐元凯同志平时能关心国家大事,时刻不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在工作中能坚持学习专进修,能深入研究中央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区两级政府的各类文件精神,并能结合双庄实际,学以致用,提出适合双庄发展的战略——即“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
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虚心向专家请教,深入思考,力求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紧张的工作中能坚持工作与学习并重,边工作边学习,与时俱进。
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省委党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的文凭资格。
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能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积极践行者。
唐元凯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大局意识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随着中心城市“北进西扩”战略的实施,结合双庄镇特殊区位,适时提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特色”、“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XX年至XX年招商引资连续三年取得好成绩,财政收入也是三年迈出三大步,XX 年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XX年财政收入达1400万元,XX 年财政收入预计可超XX万元,为双庄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一、真情感商,招商引资实绩显著近年来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作为党委书记,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唐元凯同志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一直亲自主抓招商引资工作,在全镇有限的干部队伍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业招商小组,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区域,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使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三年迈出三大步。
05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元凯同志得知山东一个台湾籍客商谷永华想扩大水泥生产项目。
于是,我迅速搜集这位客商的有关信息,立即带人赶往山东。
开始,可能是出于宿迁情况不大了解,老总对我们这个苏北小镇根本不感兴趣。
为了增进客商对宿迁的了解,唐元凯同志详细向客商介绍了我市的地理条件、人文历史、政策优惠、发展趋势等内容,当提到宿城新区大搞建设,搞水泥很有市场时,老总产生了兴趣,接上了话茬。
有了这一次的基础,过了几天,唐元凯同志二上山东。
因长期在外招商,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性,在去山东的途中,唐元凯同志的腰病又发作了,在谷总的水泥生产基地与他面谈时,谷总看唐元凯同志直冒虚汗,关切地说:“唐书记,你是累了吧?”我说:“没有什么,咱们接着谈吧!”心里想,只要项目能落户宿迁,再苦再累也值得!就这样,我忍着病痛与谷总谈完投资协议。
回到宿迁后,腰部的疼痛越来越明显,家人和同事都极力劝其抓紧到医院检查治疗。
但是,唐元凯同志一想到项目洽谈正在节骨眼上,水泥厂项目的事儿还没有办妥,如果稍有懈怠,项目投资就很可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他强忍疼痛,坚持带病招商。
XX 年12月份,终于病倒了,同事们把他送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肾结石、肾积水,积水使得肾脏变得比正常肾脏大三倍。
接诊医生严厉地批评:“如果再晚来两个小时,他的这只坏肾脏就不得不摘除了。
”手术后,手指粗的引流管在肾脏内放置了三个多星期,剧烈的疼痛,常常使我难以入睡。
但为了引进项目,我坚持忍着疼痛与谷总保持密切联系,唐元凯同志的诚意和精神终于打动了谷总,他投资XX万元的楚王水泥项目一个月后顺利落户双庄镇。
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唐元凯同志不仅是真情服务客商,而且能总结规律、利用优势、创新招商方法。
他经常带领有关人员到泰州、徐州等地的新建城区、郊区地带进行考察,与当地的老总和党政领导进行交流。
考察中他发现,汽车市场特别是汽车4s店多在城郊,容易在区位相同的双庄镇生根开花。
于是他决定以汽车项目为主攻方向,先后四下拥有全国唯一知识产权的芜湖奇瑞汽车厂、南京中汽贸集团和扬州现代汽车江苏总代理等单位,联系洽谈项目。
因为思路对头,针对性强,顺利引进了奇瑞汽车4s店、现代汽车4s店,项目总投资分别都在XX万元以上。
利用优势招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唐元凯同志领导下,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从XX年至XX年连续三年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XX年双庄镇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亿元。
完成引资额亿元。
通过市考核办考核认定为1000万元以上工业进园开工项目5个,招商引资成绩在全区十八个乡镇、街道中排名第一,XX年,因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并随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事迹宣讲团分别至三县两区演讲。
XX年,双庄镇完成实际到帐引资亿元,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招商引资成绩又一次获得全区乡镇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目前招商引资成效已开始显现,唐元凯同志招来的金驰车厢制造、楚王水泥、聚力复合材料、兴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项目陆续投产,运作良好,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双庄镇经济发展。
解决就业人口XX余人,仅造船集中区雇佣当地工人装卸、焊接等,就可吸收600多人就业,招商引资也促进了工业经济迅速增长,产业链拉长。
沿运河一线的造船企业现已达20余家,沿徐淮公路汽车4s品牌店为主的汽车产业带正悄然形成,以迁宇、腾宇为龙头的机电产业企业等规模逐步做大,由此催生的汽车销售、塑胶、船舶、机械等行业产业已形成厚度。
为双庄镇尽早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与时俱进,创新创优实绩突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工作上不仅要能埋头拉车,更要能抬头看路,看准路看对路。
唐元凯同志能时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时时强调“事在人为,人在方法”,一直注重工作的创优出新。
一是在规划上不循规蹈矩,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战略部署。
XX年随着中心城市“北扩西进”战略的实施,结合双庄镇特殊区位,适时提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双庄镇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二是在任用干部上,能坚持三条线作战,用人所长。
党委书记主要负责招商引资,主抓各地招商引资新线索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稳定工作。
其他每位班子成员,根据其职务,参照其性格、特长、工作风格、业务专长进行分工,使其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长,各顶一片天。
三是在招商引资上能不断创新。
首先是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形成特色。
充分利用双庄镇沿运河十余公里黄金水道的特点,规划了宿城造船集中区。
利用双庄镇依傍主城区优势,主攻汽车4s店项目,因为思路对头,针对性强,顺利引进了奇瑞、现代、东风、广本等品牌4s店,项目总投资分别都在XX万元以上。
其次,还采用打造平台,建设厂房启动民力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方法招商。
三、心挂群众,一心为民办实事工作中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能关注弱势群体,双庄镇拆迁任务繁重,妥善处理好拆迁户的过渡安置是一大社会问题,唐元凯同志及时动员社会力量为拆迁户中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捐集资,清理康堡、陆刘两所村小的闲置教室,作为拆迁困难户临时过渡用房。
规划建设牌坊小学,妥善解决了拆迁户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
千方百计联系市开发区相关企业,帮助拆迁户中的残疾人解决在民政福利企业就业问题。
通过市场运作等办法建设了8万平方米靳塘安置小区和正在建设的近25万平方米苏宿工业园安置小区。
这些措施使双庄镇的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苏宿工业园区、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宿城新区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以商业聚集区为中心,高标准启动中心村规划建设工作。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村居道路形成网络,主要路道、河道实现绿化,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设施。
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三清”活动;努力做好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工作,切实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向居民、市民转变。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在全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目光长远,尽座下镇之责做好服务工作随着宿城新区建设、苏宿工业园区在宿城区落户和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的进一步发展外扩,及时提出“开发支口片区”的规划,利用区位优势,重点在支口街区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土地,使支口片区一步步成为双庄镇新的行政服务中心。
05年开始完善支口农贸市场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支口湖滨商贸街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宿城造船集中区。
今年,支口商贸街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古黄河农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双庄镇新行政服务办公大楼年底前将开工建设,技卫大楼12月可交付使用,顺利启动支口康居示范村建设,逐步让支口成为配套齐全、服务完善、商户云集、农民增收的商贸集散地——双庄镇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03、04、05年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实质上是双庄镇的开发区,其开发建设的人、财、物都是从双庄镇调入的,三年时间完成五路三桥建设任务,引进各类企业30余家,为今天开发区西区、苏宿工业园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庄镇是宿城新区座下镇,境内有苏宿工业园区、宿城新区、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古黄河农业示范区,服务四区、帮办项目、招商引资一直是双庄镇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双庄镇已形成了“一镇四区、五级联动”的发展格局。
作为双庄镇党委书记,唐元凯同志以大局为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求双庄镇党员干部要一手抓经济一手保稳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为“四区”建设服务,为服务“四区”建设,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一切为了‘四区’,为了‘四区’一切的口号”,当自身工作与服务“四区”建设相冲突时,将服务“四区”建设放在前面,将自身利益放在后面。
多方筹集资金、想方设法为拆迁户解决临时过渡安置问题,几年来实现征地1万余亩,拆迁XX余户,为“四区”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建设环境。
五、注重提升素养,时时不忘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任现职以来,唐元凯同志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要求自己、规范自己,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唐元凯同志自觉学习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和政策文件,同时还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中央党校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应该说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能够适应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对本职工作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