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促个性习作

在生活中促个性习作
在生活中促个性习作

在生活中促学生个性习作

没有实践检验的课题研究是苍白的,没有实践支持的课题研究是水中的浮萍。实验研究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在实验阶段,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拓展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各类活动展示中,促个性作文的生成

1、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培养个性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应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年龄小,我在教学中借鉴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小诗等形式,设计一些形式多样、促动个性发展、激发兴趣的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投入语文实践活动中,为个性化习作积累素材。

(1)课前演讲与口语展示相结合。

我们按学生的名字,每天上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口述出你想讲的话,内容不同,但要求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让同学们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有时我在当天晚上布置一个小主题,让学生回去后写一段话,第二天上课后由学生说,别的同学点评;有时是听一段录音,让学生说一说录音内容;还有学生读过、听过的唐诗宋词、古今中外名人、成语故事、新闻联播、一段儿童剧等,让学生自己学会欣赏,查询资料。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学习的渠道拓宽了,也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日记记录与小练笔同步。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课题实验开始后,每周对学生的日记、随笔练习增大了训练。日记话多则长,话少则短,哪怕只有一个词,一句话,都能够写一写。我常常让学生理解到:我们所学的课文,它不但仅是在告诉我们是要学习课文,最主要的是要把这些课文溶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文中的作者就是我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与自我的相容与和谐。每天还能够写一写你在校内、放学、上学路上看到的人

和事;早上发生在餐桌上的事;晚上与父母交流的话,也可与同学老师交流思想。总来说之,只要是真实的叙述,有条理、说明白就能够了。学生经常把小练笔写后送给我,我即时点评,即时表扬,让他们看到老师是真心喜欢他们写的东西。记得我们学习了儿歌《我和谁好》后,同学们在自己的小练笔上写道:“谁和谁好,树枝和树叶好,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谁和谁好,小鱼和水好,鱼儿水里游,水儿哈哈笑……”从儿歌中,他们体会到了语言的意味和儿歌中蕴含的情感,学习了《假如……》一诗后,学生写到:“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画一所漂亮的学校,让他们也能坐在教室里……”而随笔的练习,又让学生在无意间,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也愿意与我交流了,心里的话也说的更多了。

2、从生活中采集作文的原始材料,活动中丰富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也是学生深入生活,调动多种感官,以独具个性去观察、倾听、体味的最真实体验。春天里,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大自然踏青、放风筝,从自然中写下的惊喜与发现,看花而醉,看鸟似飞,看小草而欢跳,看天空而辽阔。冬天里,踏雪、堆雪人、打雪仗又是一番情趣,为给雪人选个鼻子而争吵不休。给雪孩子一个圆鼻子,风不要给它吹红了;给它安个三角鼻子,让风拐个弯;给它安个长鼻子,给我们挡挡风……多么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富有个性的创意,这是在教室里无法想象的情景。

3、丰富的课外活动促学生个性习作的拓展。

我校是枣阳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每个周二的下午,更是学生展示个性技能、才艺表演的大好时光。校队绘画、英语、合唱、舞蹈、器乐、棋类、球类,多项活动,持续为学生的生活积累提供机会和舞台。班队的朗读会、演讲会、古诗背诵、成语接龙等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班级文化的建设,如:习作园地、好词佳句百宝箱、优秀作文选刊、自办手抄报,编辑个人文集及班级文集《春天的小花》、《秋天的果实》、《飞扬个性》等作品,为学生提供的作品空间。学生在活动中饱览了华夏丰富的文化宝库,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个性化作文也更彰显出个性的特色。

二、师生携手,让个性化作文搭台,体现自我习作风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不但仅看到眼前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学生,更看重的是怎样引导他们一步步的学会习作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去使用。学习了课文《找春天》,我让学生从课题上呼唤春天,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感悟春的气息,我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一找。他们从操场边发现刚刚探出头的小草,高兴地叫着:“老师,春天在小草的头上,你看小草已钻出了土地,它也知道大地有阳光,多美呀!”也有同学说:“我从教室走出来,感到身上热热的,就想把棉袄脱了,在操场跑一圈,那才爽呢!”看着眼前一张张快乐的小脸,听着他们幼稚而有条理的叙述,我告诉他们,这么美的想法,你们要怎样表达,孩子们说:“我现在就想把这美景画下来,写下来”。看,一次课外找春天,把他们的内心激情得以释放,想写的欲望也调动起来了。我高兴地说:“老师想和同学们来一个写话大竞赛,谁写的好,奖一个小红旗,好吗?”同学们更高兴了,纷纷拉着我的手说:“老师,走,去写作文。”我听了会心地笑了。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鼓励,学生的很多作文和案例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当我和孩子们第一次拿到证书时,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觉这不是真的。我告诉他们今天的获奖,是我们成功习作的第一步,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一块共同努力,会写出更多更具有个性的作文。

有一则著名的教育格言:小马驹要长成骏马,牧马人必须把它们带到水草丰盛的草原上,让其自由驰骋,才能茁壮成长。指导作文理应充分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不受束缚,使他们感到要写,好写,写有兴味。我和学生在个性的天地里持续愉快的学习,尽情地创造、浪漫地编织生活的精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