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闭孔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_任选义

合集下载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一、患者临床资料
我们在医院收治了一组患有中度到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

这些患者平均病程为5年,均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搬重物等活动时尿失禁,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

在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我们确定了这些患者的诊断和手术适应症。

二、手术方法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或阴道镜对尿道括约肌进行悬吊修复,从而增强尿道的支持和闭合功能,改善尿失禁症状。

手术操作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三、术后效果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显著的疗效。

我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观察,发现手术后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完全摆脱了尿失禁困扰,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患者长期效果良好,尿失禁症状未出现复发,提示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具有持久的疗效。

四、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并发症率较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尿道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易于处理。

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术后恢复。

五、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效果的巩固和提高非常重要。

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术后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加强了患者对尿失禁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摘要: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我们选取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治疗方法,收集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组的治愈率较高,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引言压力性尿失禁是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特征为在膀胱内压力增加时,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存在长期用药和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物理治疗效果不稳定,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方法,但传统手术治疗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不足之处。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以下入组标准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0-70岁之间,经过尿动力学检查和尿失禁测试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且接受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

2. 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治疗组患者接受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手术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腹膜途径进行手术,悬吊术采用无张力材料进行修补。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3. 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进行尿失禁测试及尿动力学检查,同时收集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 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2. 并发症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术后出现术后感染、尿道狭窄等并发症,且治疗组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引言一、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及现有治疗方法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压增加时,由于尿道关闭功能不全,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排出的一种病理状态。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做家务劳动、跑步、行走等活动时易出现尿液泄漏,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行为矫正。

药物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氯化物等为主,但疗效有限且易复发。

物理疗法包括盆底肌电刺激、电疗等,但疗效因人而异,且需要长期治疗。

行为矫正主要包括排尿训练、盆底肌锻炼等,这些方法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原理及临床疗效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对尿道中段进行悬吊,改善尿道关闭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盆底肌与腹腔筋膜之间形成一条通道,将一根生物材料的悬吊线通过该通道置入尿道中段,然后将悬吊线通过腹壁经皮穿刺出口处结直肠前侧固定。

通过调整悬吊线的张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尿道的关闭功能,减少或消除尿失禁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项对200例女性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手术后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尿失禁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另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术后5年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得到持续改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

三、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术后需进行严格的术后护理,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部位干燥清洁,避免便秘等。

术后应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术后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虽然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尿道狭窄、悬吊线外翻、尿道损伤等。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导言: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在中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

该病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当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限,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术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选取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均为经临床症状、尿流率、膀胱功能检查和尿流图检查确诊的患者。

患者均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治疗,且符合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适应症。

患者年龄范围为45-65岁,平均年龄为55岁。

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术前3天进行腹部B超、膀胱功能检查和尿流率测定等检查。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术前进行外阴和会阴消毒,然后进行麻醉。

接着在腹部定位,经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物,进行小切口。

然后通过腹腔镜和导丝的辅助下,找到尿道中段,使用特殊的悬吊材料固定尿道中段,材料经闭孔固定。

手术全程监测膀胱功能和尿道状况,手术结束后,拆掉导丝,缝合切口,术毕,撤离麻醉。

结果:本研究共进行了40例患者的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手术均在4-6月随访期间进行。

结果显示,手术后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明显减轻,尿流率恢复正常,膀胱功能明显改善。

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良好。

并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度较高。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手术效果满意度较高。

这表明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1.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表现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失禁,主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和骨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举重或者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出现不自主地尿液流失的症状。

这给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和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原理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通过利用人工网片或生物材料,对尿道中段进行悬吊修复,重新建立尿道括约肌的支持功能,以解决尿失禁的症状。

3. 临床实践分析(1)微创性:该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或者阴道镜辅助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术后并发症。

(2)疗效稳定: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在长期随访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稳定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尿控能力。

(3)适用范围广:该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包括产后尿失禁、更年期尿失禁等。

(4)并发症少:该手术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所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没有过多的影响。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术后护理比较简便,患者容易接受并遵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较小。

4. 术后随访和效果评价在术后随访中,大部分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尿控能力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道排空不畅、尿道狭窄等并发症,但经过及时的处理和护理,这些并发症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对患者的效果评价中,绝大多数患者对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效果表示满意,对手术治疗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5. 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例如手术风险、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手术费用等都是患者和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那些合并有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进行更多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康复护理。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摘要: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XX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手术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

该手术可作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选择。

一、绪论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膀胱内压力增加时突然、无法控制地发生尿液失禁。

这种疾病常常造成患者尴尬和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中,手术干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全面评估该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例患有压力性尿失禁并接受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范围为35-6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和严重全身疾病。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经腹腔镜下操作。

手术中,通过提升尿道中段位置,并在阴道侧修补悬韧带,加强尿道支持功能,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

3.临床评估在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尿失禁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并发症情况等。

4.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资料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1.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19例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仅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20例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2.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相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进一步提升,提高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目的:研究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在术后的48-72h均拔除尿管,28例患者均可顺利排尿,2例发生排尿困难,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1.3%,患者住院观察3-4d,并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尿失禁、尿潴留以及出血等情况。

结论:采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时候,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症。

该种疾病在65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高达80%[1]。

面对这种疾病,经过研究发现,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是一种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方法。

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2.3±4.7)岁。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并未接受具有针对性地手术方法。

经过必要的临床研究分析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1.2方法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进行治疗。

患者手术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且采取截石位。

患者治疗期间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实施步骤如下:(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尿失禁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患者认为该疾病难以启齿,不愿去医院就诊。

多数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长期受到尿失禁的干扰,给正常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2]。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概述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因膀胱排空前的腹压增高,导致辅助性圆锥括约肌或内括约肌无意识地放松,从而导致膀胱内压升高,尿液泄漏的一种常见尿失禁类型。

在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但效果有限。

在目前的治疗中,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成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手术原理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一种通过悬吊恢复尿道的解剖位置和功能,从而解决尿失禁问题的手术方法。

手术的核心是通过悬吊术来修复尿道的解剖位置,使之达到正常位置并且充分支持,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

手术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适当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评估、尿流率和尿道压力测定等。

2. 术中给予患者局部麻醉,然后在导向下经会阴或耻骨联合处做皮肤切口,将尿道环下韧带、泌尿生殖膈和盆底浅筋膜、环阴筋膜和闭孔间脂肪组织等接触到的组织,用缝线或生物植入物进行悬吊,完成术后患者自身的修复。

3. 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保持休息。

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工作同样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和指导。

临床分析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显示,该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手术后即刻效果明显,尿失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术后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女性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手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尿失禁、排尿困难、尿频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处理和指导。

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并发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近期内可能出现尿道狭窄、感染、出血、排尿障碍等并发症。

尤其是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8 16:4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61.1374.R.20130318.1642.001.html论著经闭孔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任选义1,2,张雪培2,魏金星2,刘建华1,2(1.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开封47500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450052)A clinical study of transobturator Monarc tap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REN Xuan-yi1, 2, ZHANG Xue-pei2, WEI Jin-xing2, LIU Jian-hua1(1.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Kaifeng 475000; 2.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obturator Monarc tension-free tape for thetreat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SUI cases treated withMonarc procedure during Oct. 2008 to Sept. 2010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general condition, operativeprocedures, cure rat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74 cases were selected, who aged 36~79 years, delivered l~6times and had a disease course of 4~25 years. All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with the operation time being 17~23min, and blood loss 35~105 ml. No bladder or urethra injuries were found. 3 cases of dysuresia, 3 cases of urgenturination, and 2 cases of thigh pain occurred, and the symptoms were relieved after management. During thefollow-up of 2~4 years, 70 cases were cured, 3 cases improved and 1 case failed. 6 weeks, 6, 12 and 24 monthsafter the operation, the cure rate was 94.6%, 93.2%, 91.9% and 91.9%,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sTransobturator Monarc tap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UI, with few complications andsatisfactory results.KEYWORDS: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Monarc; outside-in; obturator; efficacy; complications 摘要:目的探讨经闭孔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09月,应用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SUI,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围结果共74例女性SUI参与这项研究,年龄36~79岁,病程4~25年,分娩1~6次。

手术均成功,时间17~23 min,失血量35~105 mL。

术中阴道损伤3例,无膀胱尿道损伤。

新发排尿困难3例、尿急3例、大腿根部疼痛2例,收稿日期:2012-12-12修回日期:2013-02-27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12A320069)通讯作者:张雪培,教授,E-mail:D2*******@作者简介:任选义(1973-),男(汉族),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泌尿外科微创技术. E-mail:D2009049@数字出版时间:数字出版地址:经处理后均消退。

术后70例治愈,3例改善,1例失败。

随访2~4年,在6周、6、12和24月时治愈率分别为94.6%、93.2%、91.9%和91.9%(P>0.05)。

结论经闭孔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SUI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莫纳克;由外向内;闭孔;疗效;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99.7 文献标志码:A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ension-free tape, TVT)是近年公认治疗女性SUI的金标准,但耻骨后入路有血管损伤和膀胱穿孔等危险[1]。

作为TVT的技术更新,闭孔入路包括由外向内(transobturator tape, outside-in, TOT)和由内向外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 inside-out, TVT-O)两种技术,闭孔入路吊带走行平缓而更符合人体会阴解剖特点[2]。

TVT-O较早引进我国,但腹股沟疼痛发生率相对较高[3]。

Monarc悬吊术是一种TOT技术,在国内应用和报道较少[4]。

为进一步探讨由外向内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的手术安全性,我们研究了闭孔入路Monarc悬吊术治疗女性SUI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10月~2010年09月以“尿失禁”就诊的女性患者,有SUI典型表现,咳嗽试验阳性,尿动力学诊断SUI,最大膀胱测压容量≥300m L。

主要排除标准:阴道脱垂>Ⅰ°,抗尿失禁手术史,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残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100mL。

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超声测PVR,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和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等。

74例单纯女性SUI入本组。

患者年龄36~79(53.4±14.1)岁,病程4~25(17.8±8.6)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8~34.9(24.4±3.2)kg/m2,分娩l~6(3.6±1.5)次,ALPP 39~131(74.0±32.9)cmH2O(1 cmH2O=0.098KPa),Qmax 25~34(29.4 ±7.6)mL/s,PVR 0~25(12.0 ±7.5)mL。

SUI分度诊断:轻度18例,中度42例,重度14例;分型诊断:Ⅰ型33例(ALPP >90cmH2O),Ⅱ型26例(ALPP 60~90 cmH2O),Ⅲ型15例(ALPP <60 cmH2O)。

尿培养提示尿路感染2例,无症状菌尿2例。

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

有盆腔手术史4例。

1.2 治疗方法控制慢性内科疾患,治疗泌尿系感染。

采用美国AMS公司Monarc吊带系统。

患者截石位,排空膀胱。

穿刺针入口在阴蒂水平线两侧旁开约4cm,切开大阴唇皮肤0.3cm。

纵切尿道中段阴道前壁1.5cm,深达全层。

解剖剪向尿道外侧方分离,两侧均形成一可容食指尖的尿道阴道间隙。

穿刺针从一侧皮肤切口紧贴骨缘刺入,拇指置于针体弯曲部下压、前推,使之向内下绕过耻骨降支后缘,针尖穿破闭孔膜后由食指引导,连接并带出一侧吊带。

同法穿刺对侧。

吊带标志线置于尿道中段下方,调整张力,若张力过松可收紧吊带内可调节线。

剪除多余吊带,缝合切口。

保留尿管,纱布团填塞阴道。

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副损伤及用药情况、疼痛程度等。

观察术后漏尿是否消失,有无新发尿急、排尿困难,测量Qmax和PVR等。

术后6周,6和12个月门诊复诊和电话访问,以后每年1次。

1.3 疗效判断主、客观上尿失禁消失视为治愈,症状明显减轻且对手术效果满意者判断为改善,否则为失败。

排尿困难定义为拔尿管6h后排尿仍极度费力、连续3次测量PVR>100mL。

新发尿急为术后新出现的尿路刺激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

显著性检验的检验水准取0.05。

2 结果74例Monarc悬吊术均顺利。

手术时间17~23(20.5±3.5)min。

术中出血量35~105(43.5±20.6)mL。

阴道损伤3例,其中1例前壁粘膜裂伤、1例左侧角戳孔、1例为双阴道畸形,均及时发现并修补。

无膀胱尿道和肠管损伤。

术后48h拔出尿管,Qmax平均(26.3±4.4)mL/s,PVR平均(16.4±4.4)mL,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尿困难3例,2例保留导尿1周后治愈,另1例尿道扩张6次无效,予以剪断吊带;新发尿急3例,口服M受体阻滞剂“舍尼亭”后渐消退。

大腿根部疼痛2例,予口服止痛药,症状在1~2周内消失。

术后70例治愈,3例改善,治愈率94.6%(70/74),改善率4.1%(3/74),总有效率98.7%(73/74)。

1例失败者有骨盆多发骨折史,改行其他方法治疗。

随访2~4年,第6和12月各复发1例,因症状较轻,不需再次手术。

术后第6周、6、12和24月时治愈率分别为94.6%(70/74)、93.2%(69/74)、91.9%(68/74)和91.9%(6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