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麦产量

合集下载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小麦生产现状
我国小麦作物历史悠久,是粮食作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
国小麦产量年年上升,平均每年增加了1.2亿吨,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20%,稳居世界第一大小麦生产国。

2024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了14.9
亿吨,比2024年达到的13.1亿吨增长了15.1%。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硬粒早熟型小麦(例如,陕南61
号小麦,陕西25号小麦,陕西63号小麦等)、中抗早熟型小麦(例如,
陕西38号小麦、陕南83号小麦、陕西67号小麦等)以及春小麦(例如,陕西66号小麦)。

硬粒早熟型小麦占据我国小麦总产量的42.4%,中抗
早熟型占37.2%,春小麦占20.4%。

此外,我国小麦种植的主要区域有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山东、河北
等省份;中部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份;最后,东部地区,包
括浙江、江西等省份。

2024年,这些地区小麦产量分别为7.8亿吨,3.4
亿吨和2.7亿吨。

二、国外小麦生产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一些国家的小麦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全球小麦总产量在2024年达到了75.12亿吨,比2024年增
长了2.8%。

根据国家分布,在前三大小麦产量国中。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一、国际情况近年来,世界粮食作物产量增长幅度正常,但落后于需求增长幅度,总体上产不足消,供需缺口依靠库存弥补. 2008年末,全球粮食库存量降至30 年来的最低点,仅只够消费53 d,这不仅直接带来了粮食安全隐患,而且也导致粮食价格飙升,仅2007年全球粮价就上涨了40%。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6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粮食危机,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 30多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1.世界主要生产国的小麦产消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总耕地面积稳定,约为14. 15亿hm2 .在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中,约有1/3~3/4的耕地用于发展谷物生产,主要产麦国10% ~40%的耕地用于发展小麦生产.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 4亿hm2,其中57%用于发展谷物生产, 16%用于发展小麦生产. 就世界小麦收获面积而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在2. 1亿~2. 3亿hm2之间, 21世纪最初几年的平均数和20世纪60年代基本相当.中国小麦生产和世界小麦发展趋势一致,所不同的是,中国小麦总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有所减少,不同年代的平均单产提高幅度更大,约是世界平均单产提高幅度的2倍.有关资料还表明,从1949—2007年,中国小麦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其中1997年前,小麦生产稳步向前发展,1998年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滑趋势, 2004年后由于国内粮食供求偏紧、粮食直补政策与免农业税等,播种面积有所恢复,到2007年约为2 298万hm2,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4 781 kg·hm-2和1.098 6亿t。

(世界小麦产消与贸易形势动态分析及小麦生产发展战略研究贺德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V o.l 43 No. 2 2009)全球小麦总产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年份万吨年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俄罗斯俄罗斯(中粮期货报告2009—国际小麦市场现状与展望)1.1影响世界小麦消费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影响世界小麦消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全球农作物产量国别结构

全球农作物产量国别结构

全球农作物产量国别结构介绍农作物产量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

全球各国的农作物产量国别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这与各国的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农业政策等有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球农作物产量国别结构的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详细、完整的了解。

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国别结构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稳定的粮食供应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国别结构:小麦1.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其广袤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印度: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其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广泛的小麦种植面积使其成为重要的小麦供应国。

3.美国:美国作为农业大国,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其小麦产量一直居于全球前列。

玉米1.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其广阔的耕地和发达的农业技术使其成为主要的玉米出口国。

2.中国:中国的玉米产量也非常可观,其庞大的农业面积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优势。

3.巴西: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农业经济体,其玉米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成为重要的玉米供应国。

大米1.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其广泛的稻田面积和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使其成为主要的大米供应国。

2.印度:印度的大米产量也非常可观,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灌溉系统为大米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大米产量在东南亚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技术推动了大米产量的增长。

全球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国别结构除了粮食作物,全球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农产品,它们的产量国别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蔬菜1.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其广泛的菜地面积和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使其成为主要的蔬菜供应国。

2.印度:印度的蔬菜产量也非常可观,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灌溉系统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世界粮食产量大国前十名

世界粮食产量大国前十名

世界粮食产量大国前十名1、中国(约6.82亿吨)。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bai]早在2017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就高达6.1亿吨以上,其中多个粮食品种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比如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稻谷总产量为2.0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小麦总产量为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在2021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达了6.8亿吨以上,是2021年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

2、美国(约5.71亿吨)。

美国是世界上有名的产粮大国,粮食产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在2021年美国的粮食总产量达了5.7亿吨以上,是2021年粮食产量第二多的国家。

目前美国拥有全球第一多的耕地面积,总量超过1.577亿公顷,而且美国也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因而粮食单产量也很高,这也就奠定了美国产粮大国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3、印度(约3.14亿吨)。

印度拥有全球第二多的耕地面积,超过了1.564亿公顷,接近23.5亿亩,其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3.1471亿吨,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在世界产粮大国排行前列。

其实,印度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是不成正比的,过于落后的农耕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导致印度粮食单产量很低,如果印度农耕技术跟上来的话,其粮食年产量可以达到8亿吨,这将稳居世界第一。

4、俄罗斯(约1.33亿吨)。

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多的耕地面积,[bai]超过1.2亿公顷,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的平原上,其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3327亿吨,是世界十大粮食生产国之一。

目前,俄罗斯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3亿吨的水平,人均近1吨粮食,是世界第一小麦出口国、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据俄罗斯农业部最新发布消息称,俄罗斯2022年的粮食产量将大大超过2021年的水平,并接近历史最高值。

5、巴西(约1.19亿吨)。

巴西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之一,在2020年其粮食产量达到了2.21亿吨,不过由于遭遇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巴西2021年的粮食产量降低到1.1923亿吨,位居世界第五。

2024年小麦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小麦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小麦种植市场分析现状介绍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本文将对小麦种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种植面积、产量、价格以及市场竞争等关键因素。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小麦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同时,新兴市场如中东地区的小麦种植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小麦的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育种改良和灌溉技术的应用。

然而,气候变化以及病虫害等因素也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小麦价格小麦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市场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小麦价格上涨,而供应过剩则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此外,政策、天气和国际贸易等因素也会对小麦价格产生影响。

近年来,小麦价格的波动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粮食市场的紧张局势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所导致。

此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也会对小麦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小麦市场竞争世界各地的小麦种植者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品质、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一些国家和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品种和良好的质量控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巴西和印度等也在加强小麦种植的力度。

这些国家拥有广阔的种植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为其成为小麦市场新的竞争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结论小麦种植市场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全球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价格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

种植者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以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小麦分析报告

小麦分析报告

小麦分析报告
根据分析,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以下是对小麦产量、消费、价格和国际贸易的分析报告。

1. 产量:小麦产量在过去几十年中稳步增长。

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和法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约15%。

2. 消费:小麦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因此全球小麦消费量也相当大。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小麦的需求增加是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3. 价格:小麦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天气条件和政府政策等。

通常情况下,小麦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但近年来价格趋势相对稳定。

4. 国际贸易:小麦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

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主要进口国包括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国际贸易对小麦价格和市场供求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消费、价格和国际贸易都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及时监测和分析小麦市场变化,对决策者和相关行业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世界小麦产量最大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

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各洲小麦产量分布情况与面积比重大体一致。

世界小麦主产国情况贸易大国,也是中国小麦的主要进口来源,因此,是中国小麦的主要竞争对手。

印度是小麦生产大国,与中国相邻,而且近几年出口增长较快,是中国潜在的竞争对手,研究这些国家小麦生产、流通和贸易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制定应对措施。

1.美国美国是世界小麦主产国之一,由于小麦种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万hm2下降到185万hm2,产量由1997年的6754万t下降到2002年的4406万t。

但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小麦强国。

美国小麦按种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占70%-80%,不论是种植和收获时间,还是冬春小麦比例都与中国相差不多。

根据最终用途,美国将小麦分为五大类:硬红冬、硬红春、软红冬、白麦和杜伦小麦。

2.加拿大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为100万-133万hm2,主要集中在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特三省。

春小麦占80%左右,硬粒小麦占15%~20%,冬小麦仅占3%-4%o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仅为2250kg,冬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也只有3600kg。

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即可收获。

其機械化程度较高,从播种到施肥、施药、收获小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

一般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每户的经营规模,在东部地区平均为80hm2,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为300hm2。

美国小麦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

美国小麦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

美国小麦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人类的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然而,美国的小麦产量每亩要比中国高很多。

本文将探讨美国小麦产量高的原因。

美国小麦产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产量。

根据统计数据,美国小麦的产量平均每亩可以达到60-70斤,远高于其他国家。

先进的农业技术美国在农业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是其高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农业工程师和科学家不断致力于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和耕作方法,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引入先进的农机械、自动化喷洒系统和高效的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确保小麦作物的健康生长。

多样化的种植区域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这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种植季节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此外,美国农民还能根据各地特定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从而提高产量。

科学的土壤管理美国农民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和保护,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案和轮作制度。

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增加小麦的产量。

此外,美国还广泛应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为何美国小麦产量比中国高虽然中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国之一,但其平均每亩小麦产量明显低于美国。

以下是一些原因:城市化和土地流转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导致农地流转和农民迁徙增多。

这使得土地质量和农民的种植技术无法得到很好的继承和保持,一些农田种植小麦的耕作水平较低,影响了产量的提高。

耕地面积和土地资源限制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耕地资源有限。

农业用地持续减少,导致了小麦种植面积的压缩,同时也限制了小麦产量的增长。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于美国,中国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农民的科技水平和耕作技巧需要不断提高,适应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小麦产量最大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表1),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

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t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各洲小麦产量分布情况与面积比重大体一致。

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但亚洲当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进口;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持平。

因此,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约有4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

小麦的供需结构决定了世界小麦贸易的特点:交易范围广、交易量大、参与国家多。

2.供给呈下降趋势,需求呈刚性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统计,世界小麦常年产量为5.8亿t左右,占谷物总产量的28%。

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降趋势。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8/99年度世界小麦产量为5.89亿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亿t,5年下降了2100万t,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国小麦减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杨卫路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世界小麦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o1961年全球消费量约为2.33亿t,1997年为3.35亿t,1981年为4.45亿t,1991年为5.55亿t,2001年为6.60亿t,以每10年1亿t的水平持续增长。

而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量则随着收成的丰歉而波动。

近10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保持在1.1亿~1.3亿t,远低于1985和1986年1.7亿t的水平。

2001年世界小麦库存已经降到近13年来的最低水平。

3.不同类型国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转型国家东欧和前苏联年人均消费小麦262kg,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0kg,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55kg,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最低,人均年消费小麦只有74kg。

中国小麦人均消费为92㎏,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东欧的水平。

从消费结构看,发达国家以及处于转型期的东欧和前苏联,食用比例只有5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1%);而作为饲料的比例较高,约占1/3左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近1倍。

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小麦消费数量将增加,但食用比例将降低,饲用比例将提高。

4.出口国比较集中,进口国比较分散,贸易量相对稳定
世界小麦贸易量自1981年超过1亿t以后,近十几年相对比较稳定,一直在1亿~1.2亿t之间徘徊。

主要是因为一些传统的小麦进口国提高了自给率,从而降低了进
口量,使世界小麦贸易量的增长受到制约。

全球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4个国家,从表4可以看出,4个国家常年出口量为7500万t左右,约占世界小麦贸易量(1.1亿~1.2亿t)的70%。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年均出口量在2700万t,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也是传统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一直稳定在1500万—1600万t,法国还是欧洲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另外,这4个国家小麦出口量均超过其国内生产总量的50%,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比例接近80%,属于典型的小麦贸易出口国。

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一些进口。

仅亚洲进口小麦的国家就达20多个,年均进口量超过100万t的国家就有12个。

根据进口数量划分,意大利、巴西、日本和埃及小麦进口量都在600万t左右,韩国进口量近几年保持在400万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进口量也在300万t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

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小麦进口大国,常年进口量在1000万t左右,自1998提锐减,近两年进口量不足100万t。

二、世界小麦主产国情况
贸易大国,也是中国小麦的主要进口来源,因此,是中国小麦的主要竞争对手。

印度是小麦生产大国,与中国相邻,而且近几年出口增长较快,是中国潜在的竞争对手,研究这些国家小麦生产、流通和贸易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制定应对措施。

1.美国
美国是世界小麦主产国之一,由于小麦种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万hm2下降到185万hm2,产量由1997年的6754万t下降到2002年的4406万t。

但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小麦强国。

美国小麦按种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占70%-80%,不论是种植和收获时间,还是冬春小麦比例都与中国相差不多。

根据最终用途,美国将小麦分为五大类:硬红冬、硬红春、软红冬、白麦和杜伦小麦。

2.加拿大
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为100万-133万hm2,主要集中在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特三省。

春小麦占80%左右,硬粒小麦占15%~20%,冬小麦仅占3%-4%o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仅为2250kg,冬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也只有3600kg。

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即可收获。

其機械化程度较高,从播种到施肥、施药、收获小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

一般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每户的经营规模,在东部地区平均为80hm2,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为300hm2。

加拿大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却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麦产量也只有3000多万t,但由于加拿大人口少,可将小麦产量的60%以上用于出口贸易,在全球约1亿t小麦贸易中,加拿大占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3.澳大利亚
小麦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大约种植1200~1400万hm2,总产占世界小麦总产的3%。

但由于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占70%以上,灌
溉面积很小(不足4%),而且几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麦单产很低,全国小麦平均产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500~1800㎏,最高年份也只有2250㎏。

澳大利亚大约有4万个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基本上以家庭经营为主,平均规模为900hm2,实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当面积的土地休闲。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贸易国,大约80%的小麦用于出口,每年出口量为1000万~1200万t,占世界贸易量的10%,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小麦收获季节正是大多数产粮国的淡季,所以澳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季节性优势。

澳大利亚极其重视小麦的质量。

其控制措施为:第一,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从亲本选配、各代选拔与鉴定过程中均采用较严格的控制手段和措施。

第二,新品种推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每年都要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公布一次小麦品种推荐名单和各品种的质量分析结果,供种植者选择。

第三,严把收购质量关。

收购的小麦至少要经过3次严格的质量检验。

保证质量的另一个关键是仓储条件;从港口到基层收购站都采用标准化的金属仓库,架离地面,严格封闭,并撒施防虫剂。

4.法国
小麦是法国第一大类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小麦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法国种植的小麦几乎全部是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间,收获季节在翌年的7~8月间。

法国小麦颜色为橙黄色,几乎没有白色小麦。

由于气候适宜,法国小麦的产量很高,平均为480kg/hm2左右。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和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以1999年为例,法国小麦产量3600万t,出口小麦和面粉1700万t,约占欧盟小麦出口量的50%。

尽管法国小麦的质量无法与美国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面包麦相抗衡,但由于法国小麦价格比美国小麦每吨至少便宜40美元,亚洲进口商逐渐放弃价格高昂的美麦和澳麦,而以法国小麦作为替代。

5.印度
近几年来,印度小麦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但单产增加较大,产量已由1995年的2250㎏/hm2增加到2002年的2775kg/hm2,总产由6577万t增加到7181万t,增加了600多万t。

2002年总产达到7637万t,总产仅次于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小麦大国。

印度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1985—1988年印度共出口小麦128万t,1989年突然下降到1.3万t,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81万t,2001年和2002年猛增到300万t左右。

印度小麦出口以饲用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包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及中东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