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原理及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背景介绍色谱法是一种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它基于样品中不同化合物在移动相(液相或气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
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 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的原理是基于分配平衡的原理。
移动相将混合物溶解,涂布在流动相一定的固定相上,其中固定相是通过涂覆或填充在柱子中的。
混合物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通过吸附和解吸来实现分离。
不同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平衡系数不同,因此在移动相流动过程中,它们会以不同的速率从固定相中移出。
3. 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和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两大类。
3.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使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它通常用于分离蒸气压高、热稳定且易挥发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常被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毒理学研究等领域。
3.2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它分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
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生化分析等领域。
4. 色谱法的应用范围色谱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分析:色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水、空气、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帮助监控环境质量和评估环境风险。
•食品安全检测:色谱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生物医药分析:色谱法可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新药开发中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液和尿液中激素和蛋白质的测定等。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分离和检测来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一、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的原理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固定相是一种固定在柱子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涂覆在固体上的液体。
流动相是一种移动的液体或气体。
当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通过固定相时,不同组分会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色谱法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是指固定相为固体,流动相为气体。
液相色谱是指固定相为液体,流动相为液体或气体。
在色谱法中,样品首先通过进样器进入色谱柱,然后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下分离。
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品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各组分的选择性分离。
分离完成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组分的信号强度或浓度,从而确定其含量和结构。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药物分析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色谱法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结构。
2. 环境监测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环境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常见的应用包括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等的分析。
3. 食品安全色谱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论文

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论文引言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离和检测技术。
它通过利用样品中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的原理基于样品中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
固定相通常是一个多孔性的吸附材料,而流动相则是液相或气相。
样品先与固定相接触,其中一些成分可能会被吸附。
然后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根据组分的亲附性质,不同组分会以不同速率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气相色谱是一种将样品分离成各个组分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气体样品通过一定的柱子,样品成分的各个组分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而进行分离。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LC)液相色谱是一种使用液体流动相进行分离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液体样品通过一定的固定相柱子,样品成分的各个组分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差异而进行分离。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生物医学领域,以下为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环境分析色谱法可用于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液相色谱可以用于分析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
食品安全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药物分析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例如,液相色谱可以用于药物成分的定量测定,气相色谱可以用于药物的残留分析。
化学合成色谱法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固相合成中的色谱法可以用于纯化产物,液相色谱可以用于监测反应进程。
体内代谢研究色谱法在体内代谢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分和数量,可以了解生物过程和药物代谢途径。
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一、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基于样品分离的原理,通过不同化学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
色谱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相选择:在色谱柱中包含有固定相,可以根据待分析样品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固定相。
常见的固定相有气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填充于毛细管或填充柱内的吸附剂,液相色谱中的液体固定相填充于柱内的填充剂。
2.样品进样:样品在进入色谱柱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萃取和预处理等。
进样方式有不同的选择,如气相色谱常用的进样方式有体积型进样、滴定型进样和蒸气型进样等。
3.分离机理:色谱法的分离机理主要包括吸附色谱、分配色谱和离子色谱等。
其中,吸附色谱基于样品成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化学吸附作用进行分离,分配色谱依据样品成分在液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作用实现分离,离子色谱通过样品离子与色谱固定相或由反离子与离子之间的作用进行分离。
4.检测方法:根据分析目标和待测物质的特性,色谱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等。
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谱法应用领域的列举:1.环境分析:色谱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以及土壤中的农药等。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这些环境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食品分析:色谱法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食品中有毒成分等的检测。
通过色谱法的分析,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医药分析:色谱法在制药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等。
色谱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石油化工分析:色谱法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分析、燃料中的有毒物质的检测以及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控制等。
色谱的应用及原理

色谱的应用及原理1. 脱离色谱的定义与概述•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化分析化合物的技术。
•它利用样品中不同成分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差异来实现分离。
•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化工等领域。
2. 色谱的分类2.1 按相态•气相色谱(GC):固定相为涂在毛细管内壁上的吸附剂,移动相为气体。
•液相色谱(LC):固定相为柱填料,移动相为液体。
2.2 按分离机理•吸附色谱:利用样品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作用进行分离。
•分配色谱:利用样品分子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样品中离子的电荷差异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进行分离。
2.3 按扩展方式•传统液相色谱:样品直接投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传统液相色谱的基础上优化流动相和固定相以提高分离效率。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流动相瞬间通过色谱柱,分离更快。
3. 色谱的原理•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固液”、“固气”或“液液”之间的物质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
•样品在移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快速平衡,根据分析物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实现分离。
4. 色谱的应用4.1 环境领域•气相色谱(GC)在环境监测中广泛应用,用于检测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气体污染物。
•液相色谱(LC)在水质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检测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4.2 食品领域•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等。
•液相色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酒类、饮料、食用油等食品的质量控制。
4.3 化工领域•色谱技术在化学合成及催化反应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监测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液相色谱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中的杂质分析和纯度检测。
5. 色谱的优点与局限性5.1 优点•色谱技术具有高效、准确、敏感、选择性强等特点。
•可以同时分析多种成分,提高分析效率和样品利用率。
•能够适应不同样品类型和复杂性,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色谱的原理及应用1. 色谱的基本原理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物质在固定平台上的分配和迁移来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它基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使得混合物中的成分能够被逐渐分离。
色谱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是指在液体流动的条件下进行分离,而气相色谱则是在气体流动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色谱的基本原理可归结为两个步骤:吸附和解吸。
在吸附步骤中,待分离物质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被吸附在固定相表面上。
在解吸步骤中,物质被移动相所溶解,并在固定相上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2. 色谱的应用领域2.1 化学分析色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化学物质的成分,如有机物、天然产物和药物等。
通过色谱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混合物的组成,并确定各成分的含量。
2.2 环境监测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
通过色谱技术,我们可以检测和监测有害物质的存在和含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3 食品安全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通过色谱技术,我们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4 药物研发色谱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药物候选化合物,分析药物的纯度和含量,以及评估药物的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
通过色谱技术,我们可以加快药物研发的进程,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 色谱的优势和局限性3.1 优势•高分辨率:色谱技术可以实现高度分离,使得混合物中的各成分能够被有效地分离。
•灵敏度高:色谱技术对待分离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成分。
•快速准确: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混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提高工作效率。
3.2 局限性•样品限制:色谱技术对样品的要求较高,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进行分析。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分类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一、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在固定相中的分配和流动相的移动,使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在固定相中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在固定相中的分配和流动相的移动,使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在固定相中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 二、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根据不同的分离机理和操作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等。
其中,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色谱方法。
1. 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固体或液体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
它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2. 液相色谱(LC):液相色谱是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固体或液体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
它适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和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 三、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将介绍色谱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1. 化学领域:色谱法在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和鉴定。
通过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可以对各种有机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生物领域:色谱法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分析上。
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1. 色谱分析法的概述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和分离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重要分析技术。
通过将待分析的混合物与色谱柱中的固定相相互作用,不同组分间的分离程度不同,从而实现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色谱分析法的原理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基于物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和分离特性。
具体而言,该方法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样品进样将待分析的样品通过进样装置引入色谱柱中。
通常情况下,样品需要经过预处理以达到适合色谱分析的条件。
2.2 样品吸附与分配样品成分与色谱柱固定相相互作用,发生吸附和分配现象。
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和分配程度取决于它们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3 柱温控制色谱柱通常需要控制温度以优化分离效果。
柱温控制的调节可改变样品成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和分配程度,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2.4 手段分离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性质、流速和压力等参数,利用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与流动相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样品中各组分的逐个分离。
2.5 信号检测与定性定量分离后的组分将依次进入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定量分析。
3.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色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学、化学、食品安全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示例:3.1 药学领域色谱分析法在药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对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其质量和纯度。
同时,色谱分析法还可以帮助寻找新药并进行药物代谢研究。
3.2 环境监测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用以检测水体、大气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3.3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色谱分析法在食品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成分,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3/4
28
固定相-C18柱
型号:ZORBAX Eclipse XDB-C18 填料:SiO2
2016/3/4
29
流动相
乙晴 0.2%醋酸 问题: 乙晴是极性还是非极性? 醋酸的作用?
2016/3/4
30
分析物质
主要物质: BPA 其它物质: Phenol ISTD BPE IPP o,p- BPA CD-2 Triphenol Chroman
2016/3/4
31
T-550.M
2016/3/4
32
作用原理
疏水性
弱
强
2016/3/4
33
疏水性强弱
如果样品有: - CH2…CH2CH3 : 碳链 :芳香基 疏水性强
如果样品有: - COOH: 羧基 - OH:羟基 - NH2:氨基
2016/3/4
疏水性弱
34
HPLC重要组成
2016/3/4
48
定量分析-归一化法
举例说明: 色谱图中总共出现3个峰,分别记为A、 B及 C,积分测 得其对应面积为SA、SB及SC。 由此可计算: 100% wA SA S A S B SC
100% wB SB SA SB SC 100% wC SC SA SB SC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 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 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 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 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 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液相色谱现代实践》
2016/3/4 8
Cap.2 色谱法的原理及分类
2016/3/4
9
什么是色谱法
色谱法( Eng : Chromatography ,又称层析)是一种分 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 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 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 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 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2016/3/4
13
Cap.3 相关名词解释
2016/3/4
14
色谱图(一)
信号(mV)
进样 空气峰 基线
半峰宽 峰 高 h
死时间 校正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
2016/3/4
时间(min)
15
色谱图(二)
基线
分辨 率
色谱图 拖尾
噪音
色谱 峰
漂移
2016/3/4 16
问题分析
积分线
未分离 噪音 漂移
35
Cap.5 GC-7890A
2016/3/4
36
问题一:GC是什么?
A1.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
2016/3/4
37
问题二:GC的原理?
A2. 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 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样品 进样气化 色谱柱分离 检测器
2016/3/4
载气
2016/3/4 41
1-C250.M
180˚C
80˚C
40˚C
2016/3/4
42
GC重要组成
检测 气路 进样
温控
分离
2016/3/4 43
进样器
2016/3/4
44
FID vs. TCD
FID与TCD比较 FI 价格 噪音
2016/3/4
H2-Air可燃有机 物
2016/3/4
HPLC 0.4cm 15-50cm 4μm-10μm 50-200atm 10-30min
26
1-5cm 50-100cm 150μm-200μm 1-10atm 0.5h-day
问题二:HPLC的特征?
高压
高效
应用广
高速
高灵敏 度
2016/3/4 27
液-固色谱法(反相)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 等)。这是根据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
S1
2016/3/4
S2
Sx
S3
S
50
定量分析-内标法
举例说明: 测得内标品含量为w0,内标品峰面积为S0;待测样品峰 面积为Sx,峰总面积为S,求待测样品含量wx。
w0 f0 S0 wx fx Sx f x/0 fx f0
51
2016/3/4
问题?感谢!
2016/3/4 52
无机物及水 高 较高 低
气态热导系数不 同物质
几乎无局限 低 便宜 较低
45
Cap.6 分析方法
2016/3/4
46
定性分析
1. 2. 3. 4. 色谱定性分析能力较IR/MS/NMR差。 利用保留时间定性。 利用相对保留时间定性。 利用已知物增加峰高法定性。
2016/3/4
47
定量分析-概念
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 色谱技术标准化、自动化 检测器的开发 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 保留时间、峰宽、分辨率等概念
2016/3/4
7
高效液相色谱问世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 , 科 克 兰 ( Joseph Jack Kirkland )等人开 发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
三级学科---色谱学 关键词---流动相、固定相、吸附、洗脱、分离。
2016/3/4
10
色谱法分离原理
凝胶过滤层析 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 SEC , 一 种 利 用 带 孔 凝 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 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 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一般是大分子先流出来, 小分子后流出来。
亲和色谱法 利用生物大分子和固定 相表面存在的某种特异 性亲和力,进行选择性 分离。主要用来从细胞 提取物中分离纯化核酸、 蛋白等。 Step 1:建立平衡 Step 2:进样、洗涤 Step 3:洗脱
2016/3/4
氯仿 Chloroform
5
诺贝尔化学奖(1952)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2016/3/4
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 Synge
6
气相色谱出现
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 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 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
11
2016/3/4
色谱法分类(按色谱介质分)
a.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b. 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 c. 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2016/3/4
12
色谱法分类(按流动相物理状态分)
a. 气相色谱(GC) b.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c. 亲和色谱(Affinity chromatography)
2016/3/4
17
峰面积计算
2016/3/4
18
分辨率计算
R
trb tra 1 Wb Wa 2
2016/3/4
19
分辨率区别
R<1
R>1.5
2016/3/4
20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2016/3/4
21
流动相 Stationary Phase
2016/3/4
色谱分析的重要作用就是对样品定量,依据组分的 含量或在载气中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定量公式可表示为:wi = fi Si, 其中wi为待测组分i的含量, Si为组分i的峰面积, fi为比例系数(定量校正因子)。 如果要确定 wi,只需准确测出峰面积Si与比例系数 fi 。
2016/3/4
信号记录
38
固定相-毛細管柱
型号:DB-WAX 125-7032 填料:SiO2
2016/3/4
39
流动相-载气
氩气 He 氮气 N2
2016/3/4
40
分析物质
前座FID: 甲醇 1-C250.M 苯酚 1-PHENOL.M 丙酮 1-ACETONE.M
后座TCD: 甲醇-水 2-V255.M ETBZ 2-C220V225.M
22
固定相/流动相如何作用
2016/3/4
23
Cap.4 HPLC-1260
2016/3/4
24
问题一:HPLC是什么?
A1.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
2016/3/4
25
问题二:HPLC的特征?
A2. 经典LC与HPLC比较 经典LC 管柱内径 管柱长度 填料粒径 操作压力 分离时间
2016/3/4 49
定量分析-外标法(校正曲线法)
举例说明: 精 确 配 制 A 物 质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100ppm 、 300ppm 及 500ppm,进样后测得各峰的面积为 S1、S2及S3。再次测 含A待测样品峰面积为Sx,其中wx求法如下:
w/ppm 500
wx
300 100
wx = f Sx +b
脱镁叶绿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
新叶黄素
薄层层析
2016/3/4
4
色谱分析法普及
1938 年 阿切尔 · 约翰 · 波特 · 马丁 和 理查德 · 劳伦斯 · 米林 顿· 辛格 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他们将氨基酸水溶液 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 酸。
硅胶 Silica gel
色谱法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