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112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 年第 11 期(48)卷文章编号:1001—9731(2017)11-11216-05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及耐腐蚀性能的研究X华帅,陶庆爽,郭亚鑫,刘小萍,范爱兰,唐宾(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X程学院,太原030024)摘要: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和水热合成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均勾的羟基磷灰石(H A)涂层。

运用扫描电 镜(S E M)分析涂层的微观形貌、运用能谱(E D S)分析涂层的元素组成、和运用X射线衍射仪(X R D)分析涂层相 的组成,并且在人体模拟液(S B F)中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与恒电流沉积制备出的H A相比,脉冲电 流沉积制备出的涂层更加均匀致密;与镁合金基体的自腐蚀电流密度8.407 X10一4 A/c m2比较,恒电流和脉冲电 流沉积的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2.780X10_5和S.S82X10一7 A/e m2,其耐蚀性明显得到提高0在镁合金表 面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有效的降低镁合金的降解率,从而使得镁合金进一步应用于生物 材料《关键词:羟基磷灰石;镁合金;耐蚀性中图分类号:T B332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j.issn.1001-9731.2017.11.039〇引言镁合金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机 械性能和与人体骨骼相近的弹性模量,被广泛的运用 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但是镁合金的耐蚀性差,在生 物体内降解速率快[1_..'1儿作为植入体时,会在人体内 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碱性物质,难以满足骨植入材料的要求。

已有研究表明,生物涂层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表面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生物活性,使其满足骨 植人材料的要求。

镁合金论文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

镁合金论文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

镁合金论文:A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中文摘要】镁合金作为优质的合金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医疗器材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镁的耐蚀性较差,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

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具有多孔结构、附着力好,是有机涂层的有效基底。

本文采用磷化与阴极电泳涂装相结合的方法改善AZ61镁合金的表面性能。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果分别叙述如下。

在国内外锌系磷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三种不同的磷化体系。

通过对三种磷化体系所得磷化膜的厚度、耐碱性、表面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对比,选取适宜阴极电泳涂装的磷化膜。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磷化液中各物质对磷化成膜的影响。

研究表明:Zn(H2PO4)2的浓度对磷化膜的厚度有较大影响,浓度越大,厚度越大;NaNO3对磷化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硫酸羟胺是一种良好的磷化氧化促进剂,且具有用量低的优点;NaF能够促进磷化、细化膜层。

间硝基苯磺酸钠与酒石酸添加后对磷化膜的成膜有利,但是添加的浓度与成膜状况关系较小。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设计实验,正交表为(L9(34)),选取四种浓度对磷化过程影响较大的物质NaF、硫酸羟胺、ZnH2PO4、NaNO3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因素,物质的浓度为各因素的水平。

正交优化结果:NaF浓度为 g·L-1、硫酸羟胺的浓度为 g·L-1、ZnH2PO4的浓度为 g·L-1、NaNO3的浓度为5 g·L-1。

在上述优化物质浓度下,AZ61镁合金表面形成的磷化膜厚度适中、Δw小、均匀性好、腐蚀电流密度低、耐蚀性良好。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上述磷化条件的磷化膜进行阴极电泳涂装,得到外观(颜色、光亮度、均匀性)较好,厚度在35μm左右,硬度达到2H-3H,与基体的附着力为0级,耐蚀性较好的复合电泳涂层。

采用电涡流测厚仪测量磷化膜的厚度;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能谱分析(EDS)分析磷化膜的成分组成;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腐蚀失重等方法评价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磷酸盐-高锰酸盐磷化最佳工艺的研究

镁合金磷酸盐-高锰酸盐磷化最佳工艺的研究

摘要: 磷 化 温度 、 磷 化 时 间、 磷化液的 p H 值是 影响 镁 合金 表 面磷 化 膜 耐蚀 性 的重要 因素 。通 过 正 交试 验
Hale Waihona Puke 和 动 电位极 化 方法考 察 了这 三个 因素 对磷化 膜 耐蚀性 的影响 。 以 自腐蚀 电流 密度 为磷 化 膜耐蚀 性 的评价 指
标, 通过 极 差法 确定 了最 佳 的磷 化 工 艺。并 通过 扫描 电镜 测 试 了最佳磷 化 工 艺条件 下所得 磷 化 膜 的表 面形
2 0 1 4年 1 月
电 镀 与 环 保
第3 4卷第 1期( 总第 1 9 5期 ) ・3 3・
化 学 转 化 膜
镁 合 金 磷 酸 盐 一 局 锰 酸 盐 磷 化 最 佳 工 艺 的 研 究
A S t u d y o f Opt i ma l Ph o s pha t e — Pe r ma ng a na t e Ph o s pha t i ng Pr o c e s s f o r Ma g ne s i u m Al l o y s
张 云霞 , 李 亚 娟
1 1 3 0 01: ( 1 . 辽 宁石 油化 工大 学 继续教 育 学院 , 辽 宁 抚 顺
2 . 辽 宁石 油化 工大 学 机 械 工程 学 院 , 辽 宁 抚 顺
Z HANG Yu n — x i a , L I Ya - j u a n 。
的磷 化 膜平整 均 匀, 主要 由 Mg , O和 P等元 素 组成 。尽 管磷 化 膜 表 面存 在 微 裂 纹 , 但 其仍 表 现 出 良好 的 耐
蚀性 。
关键 词 : 镁合 金 ; 磷 化工 艺 ; 正交 试 验 ;耐蚀 性

A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的开题报告

A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的开题报告

AZ61镁合金的磷化及阴极电泳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AZ61镁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高比强度、低密度、优异的抗腐蚀性能等,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但AZ61镁合金具有较弱的耐蚀性和不良的抗磨性,需要改善其表面性能。

针对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不足,磷化和阴极电泳是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磷化处理既能够形成一层抗腐蚀的磷酸盐层,又能增强涂层的附着力;阴极电泳涂层能够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保护镁合金表面免受腐蚀和氧化的侵蚀。

因此,本文拟以AZ6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制备磷化和阴极电泳涂层的工艺,研究其对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AZ61镁合金的性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研究内容1. AZ61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2. 磷化涂层的制备方法3. 阴极电泳涂层的制备方法4. 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测试方法5. 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三、研究意义1. 为改善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 探讨磷化和阴极电泳涂层制备工艺对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3. 推动AZ61镁合金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四、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AZ61镁合金板材。

2. 实验设备:清洗设备、磷化设备、阴极电泳设备、热处理设备、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腐蚀测试仪等。

3. 实验步骤:(1) AZ61镁合金表面清洗和处理。

(2) 制备磷化涂层。

(3) 制备阴极电泳涂层。

(4) 热处理AZ61镁合金。

(4) 测试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

(5) 分析表面处理工艺对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1. 实验制备出了磷化和阴极电泳涂层,且涂层质量良好。

2. 实验测试出了AZ61镁合金的表面性能,包括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等。

3. 明确了磷化和阴极电泳涂层对AZ61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4. 探讨了优化AZ61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的可能途径。

镁合金环保表面处理及电泳工艺(1)

镁合金环保表面处理及电泳工艺(1)

镁合金涂装前化学表面处理环保新工艺
镁合金非常活泼,常温下可以和自来水反应。

进行机加工和化学表面处理使用的化学品要求比较高,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火灾。

镁合金涂装分为电泳涂装和喷涂涂装。

涂装前表面均需进行化学处理,降低镁合金活性。

北京爱尔斯姆科技有限公司在镁合金无铬钝化基础上研发出新一代金属涂装环保偶链剂,用于多种金属的表面处理,用于镁合金时可降低成本和安全隐患。

喷涂涂装工艺:
1.抛丸→水洗→除油钝化→水洗→晾干或烘干
2.中性除油→水洗→偶链处理→水洗→晾干或烘干
电泳涂装工艺:
中性除油(或抛丸)→水洗→除油钝化→水洗→去离子水洗→电泳
工艺参数:
1、中性除油
酸洗或碱性均会腐蚀镁合金表面,BW-532中性高泡清洗剂会明显减弱腐蚀速度。

浓度3%,温度15-35℃。

确保油污清洗干净。

2、偶链处理
BW-210金属涂装防锈偶链剂浓度3-4%,温度10℃以上。

时间5-10分钟。

3、除油钝化
采用BW-258镁合金除油钝化剂,浓度4%,pH值2.5-3.0。

温度常温,时间5分钟。

4、水洗
水洗避免使用强力喷淋装置,避免膜层被破坏。

新产品优点:
1.镁合金无腐蚀。

2.涂装附着力、耐冲击和中和防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

3.成本很低。

4.污水易于处理。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它主要应用于镁合金制品的表面保护和美化处理。

镁合金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易受氧化腐蚀、表面粗糙等缺陷。

因此,镁合金表面的处理和保护至关重要,而电泳涂装技术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方法。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涂料在液体中带电离子的运动状态下转移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涂装过程中,涂料颗粒呈带电状态,通过在电场作用下被引导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而致密的涂层。

这种涂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附着力和耐磨性,可以有效地保护镁合金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形成均匀而致密的涂层,不仅可以保护镁合金表面不受腐蚀和氧化的影响,还可以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此外,电泳涂装技术还具有高效、环保、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涂装成本。

总的来说,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它为镁合金制品的保护和美化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涂料材料的不断创新,相信这种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镁合金电泳技术

镁合金电泳技术

镁合金电泳涂装技术镁合金资源丰富,被誉为21世纪最轻的绿色金属结构材料,我国是拥有最大镁资源的国家,并正在致力于镁合金的开发应用。

由于镁合金易遭受环境介质的腐蚀,所以防腐就成为镁合金能否产业化,大量深加工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

由于镁合金性质活跃,加工成型的镁合金产品,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生产疏松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无防腐能力,对基本附着力很差,在其上不能直接进行涂装,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进行涂装,从而对镁合金进行有效防腐。

传统的镁合金表面处理采用化学氧化和阳极氧化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膜,但是氧化膜层较薄,防腐性能差,必须涂碱性底漆,并通过多层油漆涂装才能达到对镁合金的防腐要求,适合对大型工件和防腐要求不高的工件进行涂装,但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不高。

近年来在镁合金上使用高压微弧放电阳极氧化技术,所得陶瓷膜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绝缘电阻高,防腐性能有很大提高,但存在膜层脆性大,高电压下操作,能耗很大,不利于大规模使用等弱点;膜层不导电,只能采用有机涂料喷漆,消耗大量有机溶剂,易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电泳涂装工艺以较好的环保及安全性能,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但是镁合金表面不能直接进行电泳涂装,而随着电泳涂装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镁合金磷化技术与电泳涂装工艺相结合的新工艺,实现了电泳工艺在镁合金表面处理上的应用。

此新工艺环保,无毒,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电泳涂层耐腐蚀性好,既可以直接应用,也可以作为涂装的底漆。

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这种工艺: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相结合的工艺流程:表面打磨整平→水洗→脱脂(碱液清洗) →水洗→去氧化皮→水洗→表面调整→磷化→纯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电泳→纯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烘干注意事项:脱脂溶液采用氢氧化钠、硅酸钠、碳酸钠、OP 10等成分的混合溶液浸洗镁合金表面,处理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为5~8s。

去氧化皮用低浓度氢氟酸与盐酸的混合酸溶液常温下处理3~5s。

镁合金喷涂工艺介绍

镁合金喷涂工艺介绍

鎂合金噴涂工藝介紹
镁合金前处理工艺 • 2.3、镁合金制品前处理流程 、 • 表一是一个完整的典型前处理工艺流程,可得 高品质前处理半成品,如产品品质要求较低, 可适当减少工序,其中每一格代表一个处理 槽
鎂合金噴涂工藝介紹
• 镁合金喷涂工艺
• 3.1、镁合金制品用涂料 、 • 3.1.1、镁合金制品涂料的选择原则 、 • 1、 根据涂饰目的选择:是以装饰为主,还是以机械性能为主, 还是两者兼顾,要有所侧重。 • 2、根据被涂物工作环境要求来选择:如一般室内工作环境与室 外恶劣环境。 • 3、根据施工条件等来选择:如设备对涂料种类的限制。 • 4、根据综合经济效益来选择:品质与成本要有一个最佳平衡点。 • 5、根据底材性质来选择:特别是底漆,镁合金用底漆必须具有 、 良好的抗碱性。
鎂合金噴涂工藝介紹
• • • • • • • • • • (三).喷雾图形的搭接:喷雾图形搭接是指喷涂时,喷雾图形之间的部分重叠。 ).喷雾图形的搭接: 喷雾图形的搭接 由于喷雾图形中部漆膜较厚,边沿较薄,喷涂时必须使前后喷雾图形相互搭接, 才能使漆膜均匀一致。 控制相互搭接的宽度,对漆膜厚度的均匀性关系密切。 搭接的宽度应视喷雾图形的形状不同而各有差异,椭圆形、橄榄形和圆形三种喷 雾图形的平整度是有差别的。 一般情况下,按照下表所推荐的搭接宽度进行喷涂,可获得平整的漆膜: 喷雾图形的搭接 喷雾图形形状 椭圆形 橄榄形 圆形
• •
鎂合金噴涂工藝介紹
• 二、面漆的选择与其配方基础:实际上任何类型的面漆都可以用 面漆的选择与其配方基础: 于涂有底漆的镁制品,一般只须遵循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面漆与 底漆的兼容性,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二是作为抵御环境的第 一道防线,面漆必须经得住所有的工作条件的考验。 • 一般情况下,面漆的选择还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及与现有车间条 件与设备情况的兼容性。成功用于镁的面漆涂层包括醇酸树脂、 环氧树脂、聚脂、丙烯酸树脂与聚氨基甲酯。而且自干漆和烤干 漆都在广泛使用。 • 另外,粉末树脂涂层也已广泛用于镁的表面涂层,其不存在溶剂 是一个有益于环境的重要因素,这将是以后的重要 • • • • • • • • 镁合金涂装的固化工艺: 镁合金涂装的固化工艺 涂料的成膜过程就是涂层的固化过程,方法如表三所示: 固化工艺分类固化方法 固化(干燥) 自然干燥 加热固化 在常温状态下干燥,俗称自干或气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 电泳时间 电泳温度 烘干温度 时间 $%& ’ $(&) * ’ %+,室温 ( $(& . $& ) / %&+,-
! 0 "# 检测试验
!$ "$ !# 磷化膜 %&’ 试验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可以掌握各种情况下镁合金磷 化膜的表面形貌、 磷化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状况。由于所用的 扫描电镜设备是带有能谱仪的, 所以还可以得到磷化膜能谱曲 线和大致的元素组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 1212$&&& 。 ! 0 " 0 (# 涂层耐盐水试验 参考涂膜耐水性标准 ( 34$"%%5$66% ) 和涂膜耐化学品性能 标准 ( 34$"7%5$686 ) , 采用 %9 氯化钠溶液对封边样板进行 !8&: 浸泡试验。 ! 0 " 0 "# 涂层耐中性盐雾试验 为了研究磷化膜以及磷化后有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根据 镁合金涂层的特点, 参照国家标准 34$"7( 、 34$""$ 、 34$"!& 进 行中性盐雾试验。 试验设备: 盐雾试验机, 规格为 ;<2&*( , 产地为天津。盐水 溶液为 (9 =>?@ 溶液, 试验箱内温度为 %(/ , 溶液 AB 值为"0 & , 沉降量为 &0 &* +@( C D+* ・:) , 喷雾方式为连续喷雾。 通过试验研究和结果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 ) 镁合金磷化加电泳涂装的涂层耐腐蚀性较好, 可以作 为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实用方法之一, 该工艺的关键是制备合适 的磷化膜过渡层。 * ) 镁合金磷化膜具有微观粗糙多孔的结构, 保证了电泳 磷化膜外观呈微蓝灰色, 结晶细致、 均匀, 用手触摸十分光 滑。电泳涂装之后涂层光洁, 没有外观缺陷 ( 如图 $ ) , 厚度可达 *& !+ 以上, 与钢铁产品相当。磷化膜的微观结构粗糙 ( 如图 *) , 有网状缝隙, 可能是因为合金晶界优先溶解并且保持了阳 极地位而形成。磷化膜的主要组成元素有 E-、 F、 G、 HI 等 ( 见图 %) 。结合自然界中的化学物质形态, 可以推断镁合金磷化膜的 主要成分可能有少量镁原子置换的正磷酸锌的结晶水合物, 它 的典型化学式为 [ E-( ・ [ E-* HI ( GF! ) 。 % GF! ) * B* F ] * B* F ] # # 电泳涂装后, 用划格法测量涂层的结合力, 可以达到小于 $ 级。涂层经过 %7&: 的耐盐水试验表面不起泡, 耐中性盐雾性可 过程中的导电和工件与涂层的机械铆合作用。 % ) 镁合金磷化膜的成分是有镁原子置换的四水合磷酸锌 晶体, 决定了该膜在涂层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 参 考 文 献 ] 图 %# 磷化膜能谱分析曲线 图 $# 镁合金磷化 J 电泳涂层# 图 *# 磷化膜 KLH 照片# (&& M
以达到 $!&: 无变化, $7&: 开始起泡, 比未经过磷化的镁合金表 面普通涂料层延缓 *!: 以上。
"# 结# 论
(# 结果与分析
[$] # 兰伟, 孙建春, 周安若, 等0 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N] 0 材料导报, *&&7 , *& (() : !*85!%& [*] # 王洁, 丁毅, 徐蔚, 等0 OE%$ 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研究 [ N] 0 表面技 术, *&&7 , %( (*) : ((5(7 [%] # 兰伟, 何红林, 邱会东, 等0 OE%$P 镁合金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 7&57* 研究 [ N] 0 材料保护, *&&7 , %6 (() :
# !"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陈亮朝, 兰伟, 余波, 李小文, 葛炳延, 王第一, CHEN Liang-zhao, LAN Wei, YU Bo, LI Xiaowen, GE Bing-yan, WANG Di-yi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40006,35(6) 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兰伟.周安若.孙建春.蔡苇.张丁非.LAN Wei.ZHOU An-ruo.SUN Jian-chun.CAI Wei.ZHANG Ding-fei 镁合金表面磷酸盐转化 膜研究 -金属热处理2007,32(6)
研究了以Zn(H2PO4)2为主盐的溶液在AZ31和AZ61镁合金表面进行磷酸盐转化膜处理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溶液成分和工艺参数,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 衍射仪等分析了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结构和组成,利用中性盐雾试验等研究了膜的耐蚀性.讨论了镁合金表面磷酸盐转化反应过程以及转化膜可能的耐蚀原理.结果表明,镁合金磷酸 盐转化膜结晶细致,微观表面粗糙,膜的主要成分是[Zn3(PO4)2·4H2O]·[Zn2Mg(PO4)2·4H2O],转化膜与涂层的结合力可以达到1级,涂层经3%盐水腐蚀360 h无明显变化,经中性盐雾腐 蚀144 h无明显变化.
[ 收稿日期] -$$" 8 $U 8 )! [ 作者简介] 陈亮朝 ( )VU% 8 ) , 男, 陕西周至人, 专科, 从事涂装技术的研究。
# !"
表# 面# 技# 术 第 ") 卷# 第 * 期 +,-$ ")# ./$ * %12345& 6&57./8/9: ;<=$ (00*# # (00* 年 !( 月 """"""""""""""""""""""""""""""""""""""""""""""""""
[(] 浸渍时间 ( , )$/01 。
<= 引= 言
# # 镁合金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 但耐腐蚀性能较差, 极大地限 制了镁合金的推广应用。表面防护处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 途径, 其中利用涂料对镁合金进行涂装就是一种简单易行、 成本 低廉的处理方法
[ )N- ]
。电泳是涂装的一种工艺, 磷化之后再进
行电泳是为了增加附着力和耐蚀性。镁合金的磷化处理研究较 早, 但由于早期得到的膜层耐蚀性较差, 工艺不稳定, 因而在实 际生产中未受到重视。本文将最新的常温镁合金磷化技术与电 泳涂装相结合, 该工艺环保、 无毒, 适合于自动化生产, 电泳涂层 耐腐蚀性好, 既可以直接应用, 也可以作为涂装的底漆。
> R ?= 电泳涂装
陈亮朝等#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
镁合金磷化与电泳涂装工艺研究
陈亮朝, 兰伟, 余波, 李小文, 葛炳延, 王第一 (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重庆 !$$$%$ )
# # [ 摘# 要] # 研究了 &’() 变形镁合金的表面磷化和电泳涂装工艺, 利用扫描电镜、 能谱仪等对起关键作用的磷化过渡 层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适的磷化工艺, 即 *+ 值为 ( , ! , 处理温度为 -% , !$. , 处理时间为 ( , )$/01, 通 过电泳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涂层, 研究表明, 电泳涂层的结合力达到 ) 级, 耐 (2 盐水 ("$3 不起泡, 耐中性盐雾试验 )!$3 无 变化。因此, 磷化 4 电泳的方法用于镁合金的表面防护是可行的。 [ 关键词] # 镁合金; 磷酸盐; 磷化; 电泳; 涂装 56))7 [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8 (""$ ( -$$" ) $" 8 $$!" 8 $-
$$$$$$$$$$$$$$$$$$$$$$$$$$$$$$$$$$$$$$$$$$$$$$$$
( 上接第 %7 页) 电流密度 $ ’ %O C R+* 所得到的氧化膜为半透明灰色膜。
[ 参 考 文 献 ] [$] # 崔昌军,彭乔0 工业纯铝阳极氧化工艺 [ N] 0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 制, *&&* , ( (%) : $% [*] # 朱祖芳0 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 [ H] 0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 *&&!0 "85"6 [% ] # 苏纪文, 李琪敏0 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 [ N] 0 四川兵工学报, *&&* , *% (%) : %$
!"#$% &’()*++ (, &-(+.-/"012 /1$ 34*)"’(.-(’*"0) 5(/"012 (1 6/21*+0#7 844(%+
!"#$ %&’()*+,’-,%.$ /0&,12 3-,%4 5&’-*60(,7# 3&()*8’(,/.$7 9&*8& ( 9:3;;< ;= >?@A<<BCDE A1F >A@?C0A<G H1D01??C01D,I3;1DJ01D K10L?CG0@E ;= 9:0?1:? A1F 5?:31;<;DE , I3;1DJ01D !$$$%$ ,I301A) [ 89+"’/)"] # M3;G*3A@? A1F ?<?:@C;*3;C?G0G :;A@01D ;1 &’() /AD1?G0B/ A<<;EG AC? G@BF0?F , A1F @3? /0:C;N G@CB:@BC? ;= @3? *3;G*3A@? =0</ O30:3 3AG P?E AQ0<0@E 01 @3? :;A@01D 0G F?@?C/01?F QE G*?:@CB/ A1F 9H> A1A<EG0GR 53? *C;:?GG 0G AFSBG@?F @; @3? =;<<;O01D *ACA/?@?CG,M+ LA<B? ( , ! ,@?/*?CA@BC? -% , !$. ,@C?A@/?1@ @0/? ( , )$ /01,@3?1 :;A@01DG AC? *C?*AC?F O0@3 ?<?:@C;*3;C?G0GR 53? C?GB<@G G3;O @3A@ @3? Q01F01D =;C:? ;= @3? :;A@01DG :A1 C?A:3 DCAF? ) ,@3?C? 0G 1; :3A1D? 01 (2 TAI< G;<B@0;1 =;C ("$3,A1F 1; :3A1D? =;C )!!3 01 1?B@CA< GA<@ =;D @?G@R 9; *3;G*3A@? A1F ?<?:@C;*3;C?G0G :;A@01DG GB0@ /AD1?G0B/ A<<;EG =;C *C;@?:@0;1R [ :*% ;(’$+] # >AD1?G0B/ A<<;EG;M3;G*3A@?;M3;G*3A@01D;H<?:@C;*3;C?G0G;MA01@01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