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水下地形测量)水文1
1:10000地形图绘制标准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100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旁只注一个尺寸的,表示圆或外接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道是指其空白部分的宽度)。
符号上需要特别标注的尺寸,则用点线引示。
(3)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有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
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0.12mm,点的直径为0.2mm。
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0.4mm,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º或60º。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符号图形中有一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3)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在底线中心。
(0.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在直角的顶点。
(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溶斗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8)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分析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29·2020年第23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分析刘士付(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摘 要:无论是海洋还是内陆河湖的航道港口建设、水利工程、水域管理等,都需要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由于水底的不可见性、不易直接接触的特性,水下测量与陆地地形测量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对此,文章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为开展相关的水下测量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水下地形图;测量技术;定位方法中图分类号:TV221.1;P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3-0229-02作者简介:刘士付,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测绘工程技术。
地球大部分区域被海洋覆盖,海洋开发前景广阔,比如越来越多的海洋工程建设和航运的需要,以及内陆河流、湖泊、水库等的开发利用及治理管护,对于水下地形的探测需求将会更多。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声学探测、数据通信、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图像学和图形学以及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水下地形地貌信息获取技术正在向高精度、高分辨率、自主集成、综合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几种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进行探讨。
1 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原理无论是海洋还是内陆河湖的水下地形,相对于陆地地形地貌都是偏简单的,基本没有什么建筑物和植被,因此水下地形的测绘主要工作就是定位和水下高程的测绘,个别要求探测水底土质或淤泥厚度。
由于有水体的阻隔,水下测量要素虽然不多,但是测绘难度不小。
在定位方面,基本上多数是通过GNSS 卫星进行定位,部分通过传统的光学测量定位实现。
测绘水下高程时,由于水面高程是易于测量的,多数通过测量水深实现水下高程的解算。
2 水下地形测量定位方法2.1 传统光学定位方法在短距离内或者GNSS 卫星信号不好的区域,可以采用传统光学定位方法进行测量,主要仪器有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定位方法有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距法。
海洋测绘1-1万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试生产项目作业方法的探究

海洋测绘1:1万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试生产项目作业方法的探究摘要:通过本次宁波市域海洋测绘1:1万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试生产项目,针对试生产过程,总结试生产过程中的可行经验和关键技术,探讨一些可用于生产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水位站;水位观测;平均海平面;理论最低潮位面;测深;GPS-RTK 无验潮Abstract: 1:10000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ing and the deep-water shoreline surveying pre-production project in the Ningbo City are introduced. Some viable experience in pre-production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Keywords: hydrometric gage;hydrometric observation;mean sea level;theoretically lowest tide level ;bathymetric survey;GPS-RTK without tidal observation1 引言为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重大战略部署,省政府专门就海洋测绘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的通知》,明确全省海洋测绘工作是省重点专项工作,明确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由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统一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全省海洋测绘的项目实施,负责编制全省海洋测绘工作方案并对全省海洋测绘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宁波市域海洋测绘工作是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保障性工作。
项目年度计划经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批准后实施。
为了更好的完成宁波市域海洋测绘与调查工作,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提供可靠数据,宁波市于2011年8月开始启动了试生产,我公司本次的试生产项目为1:1万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和深水岸线调查。
【管理资料】水下地形测量汇编

水位观测
• 水深测量需与陆地上平面位置与高程联系起来才具有水下 地形测绘等实用价值。测深与高程系统的联系,一般通过 水位观测的措施。
• 简单的水位观测站为立在岸边水中的标尺,标尺零点高程 通过与水准点联测求得。
• 水深测量期间,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标尺进行读数,并绘制 成水位-时间曲线,由此曲线即可得到测深时水面的瞬间 高程,从而根据水深就可得到水底的高程。
• 作业人员产生的误差 • 测深仪的检验
声速改正
在内河(淡水)进行水深测量,水下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都要涉及到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问题,声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 物理参量。 实际工作中,在现场实测温度,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实验, 建立了声速改正数学模型,温度变化对声速的影响最大,每变化 1℃,对声速的影响约为4.5m/s。温度是随深度、时间和季节而 变化的。水深测量时,这些河况条件必须精确地测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choscan
200kHz
Submetrix
468kHz
EchoScope 300kHz
波束数 126 60 127 30 2000 4096
波束宽度
测深范围
1.5°×1.5° 1~300m
1.5°×1.5° 1~140m
1.5°×1.5° 0.5~200m
2.5°×3°
2~100m
0.9°
50m
水下地形测量
(5)江河湖泊及水库区域的防洪、灌溉、发电和污 染治理等离不开水下地形图这一基础资料;
(6)在军事上,水下潜艇的活动、近海反水雷作战 兵力的使用、战时登陆与抗登陆地段的选择等, 其相关区域的水下地形图是指挥作战人员关心的 资料;
(7)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上看,为了确定地幔表层及 其物质结构、研究板块运动、探讨海底火山爆发 与地震等,也需要水下特殊区域的地形图;
水下地形测量推荐方案(RTK无验潮)

上海华测水下地形测量RTK无验潮推荐方案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目录一 RTK技术原理 (3)二水下地形测量无验潮原理 (3)三具体施工流程 (4)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4)2.施工区域内参数的获取 (5)3.水下地形测量的实施 (5)4.内业数据的处理 (5)5.设备安装及界面示意图 (6)四.X900双频RTK性能介绍及主要指标 (10)(一)产品简介: (11)(二)产品优势: (11)(三)技术参数 (12)五.华测D330单频测深仪性能及技术指标 (15)六.标准配置清单: (16)七.华测售后服务承诺 (18)八:上海华测水上经典客户(排名不分先后) (19)水下地形测量推荐方案(RTK无验潮)目前RTK-GPS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已经很成熟,因其具备全天候、精度高、作用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之中。
特别是水上施工定位、水下地形测量的广泛应用,使得GPS成为海上船舶定位必不可少的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常规仪器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RTK技术原理RTK 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其系统组成主要有GPS接收设备、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及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具体做法是:在基准点上设置参考站,连续接收可见GPS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链电台实时地将测站坐标及观测数据传送到流动站。
流动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根据参考站传输来的数据,由软件系统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进行差分解算,实时的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二水下地形测量无验潮原理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水下某一点的泥面标高, 即A点的平面坐标(X, Y,Z)GPS(x,y,h0)水面A点(x,y,z )换能器ha s H其中:h=天线高a=吃水H=水深b=杆长b水底其中水底高程Z 只和h0及S 相关,与潮位无关,从而达到无验潮。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1总则1.0.1为统一全国水库水文泥沙观测内容和技术要求,保证水库水文泥沙观测成果质量,制定本规范。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是水库(包括水电站)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组成部分。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的任务是收集水库水文泥沙资料并据以探索水库水沙运动规律,为保证工程安全、发挥工程效益、搞好管理运行、验证和改进工程设计,促进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目前我国现有的水文泥沙观测规范中,尚缺乏统一的、能反映水库特点的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
为了统一水库的水文泥沙观测技术要求,需全面系统地制定一套全国通用的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大型及重要的中型水库,其它类型水库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是针对大型水库和重要的中型水库制定的,主要根据全国已建大中型水库水文泥沙观测的经验编写而成。
我国水库根据库容大小分为5类,分类情况见表1。
表1我国水库分类表重要的中型水库是指防洪、发电、供水、综合利用等功能特别重要或水库泥沙问题突出的中型水库。
1.0.3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规范包括以下技术内容:1水库淤积测量;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进、出库水文泥沙测验;3库区水文测验;4变动回水区水流泥沙测验;5坝区水文泥沙测验;6水库异重流测验;7水库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与调查;8水库水文泥沙测验资料整编;9其它需要观测项目。
1.0.4水库水文泥沙观测作业前应根据项目要求收集、整理、分析并利用测区内已有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
作业中应加强内、外业质量检查。
作业后应组织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重大项目的技术设计、成果报告应通过专家审查。
为顺利开展水库水文泥沙观测工作,在水库规划设计阶段,应由规划设计部门对水库各项水文泥沙观测工作进行综合考虑并作出全面规划,在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报告中列出水库水文泥沙观测经费,经费的概(预)算应纳入工程总造价和水库运行管理成本中。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按照现行《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图投影方式采用()。
A、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B、通用墨卡托投影C、等距离圆锥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答案:D解析: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第4.4条规定,地图投影方式应为: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我国现行的大于等于1∶5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其中1∶25000~1∶500000比例尺地形图按6°分带;1∶5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确有必要时,按1.5°分带。
2.CORS的基准站网组成不包括()。
A、基准站B、数据中心C、数据通信网络D、数据接收设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CORS的组成。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是南若干连续运行基准站(简称“基准站”)及数据中心、数据通信网络组成的,提供数据、定位、定时及其他服务的系统。
3.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
A.北京、浙江坎门B.北京、山东青岛C.陕西泾阳、浙江坎门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A、AB、BC、CD、DE、E答案:D解析:大地测量系统与框架基本知识。
我国现行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高程原点在山东省青岛市观象山。
4.(2015)隧道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隧道的长度B、测量隧道断面尺寸C、变形监测D、保证隧道准确贯通答案:D解析:1.4中的内容。
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洞内各项建(构)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保证各开挖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
5.地图语言不包括()。
A、符号B、色彩C、大小D、注记答案:C解析:地图符号系统称为地图语言(符号、色彩、注记),它是表达地理要素的工具。
利用地图可以直观、准确地获得地理空间信息。
1/万一1/千地质测量精度要求

5、近矿围岩蚀变带,矿化带和矿体必需有足够精度的地质点或槽探控制,其厚度在图上表示不出时,应扩大或用符号表示。
6、根据测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已知的地质成矿条件及矿化分布特点等布置几
1/万—1/千地质测量要求表表1—8
同左。根据矿山设计或地质勘探的需要编制各种平面图及剖面图
同左
原始资料
1、实际材料图2、地层柱状图及代表性剖面图3、自然露头及采坑素描图4、各种化验分析样品登记本
5、化验报告6、岩矿鉴定报告7、标本8、标本登记本9、观测点卡片10、各种物化探资料
同左
表1—10
个贯穿全区系统揭露的地质实测剖面,其数量、距离及比例尺可根据矿区或矿床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但比例尺必须大于平面图比例尺的1—10倍。测制剖面时,应系统采集一套代表性的岩矿标本,作为工作中的主要参考。随着工作的进展,可作必要的补充,或换上一些代表性更好的标本。这套标本需有正规鉴定和详细描述。
同上
同上
构
造
地
质
1、查明矿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
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究压性构造大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式和体系;
3、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
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
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1、一般性观测点用半仪器法或物化探测点确定。
2、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及物化探结果等,布置2—4个控制剖面作系统揭露,并采取原生晕样品。
同1/万
同1/2千
三、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 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江西省水文局二O一一年元月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编写单位:江西省水文局编写人:李凯建2011 年1 月16 日审核人:王贞荣年月日批准人:李国文年月日目录1测区概况 (1)2测量的范围及内容 (2)3 已有资料情况 (2)4主要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 (3)4.1主要技术依据 (3)4.2主要技术要求 (3)5 成果技术指标和规格 (4)6 地形测量设计方案 (5)6.1软、硬件环境及要求 (5)6.2水下地形测量要求 (5)6.3图边测绘、接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水下植被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上交资料和归档成果及资料内容和要求 (9)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北纬29度以北)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专业技术总结1概况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彭湖。
鄱阳湖汇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为16.22万km2。
鄱阳湖南北长173km左右,东西最宽处约74km。
鄱阳湖东北部为丘陵,其余为滨湖平原和低丘岗地。
入江水道最窄处在屏峰卡口仅约2.8km,湖岸线长约1200km。
湖盆区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宽广为湖区,北部狭长为湖水入长江水道区。
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的无控制的通江大湖,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洪枯水的湖泊面积及湖体容积相差达几十倍之多,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形态,是长江洪水重要调蓄场所。
保护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由于鄱阳湖区现有的基础资料缺乏,不能准确定量反映鄱阳湖现状情况,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
为贯彻落实5月26日省委书记苏荣视察鄱阳湖的指示精神,调动一切资源、利用一切技术,开展一次全面的鄱阳湖实地测绘,获取适地适时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研究鄱阳湖、利用鄱阳湖、保护鄱阳湖提供科学的基础性资料,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7月22日省鄱建办组织召开了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启动暨技术培训会,标志着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正式拉开序幕。
2测量范围内容及完成任务情况1、测量范围根据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联合工作组的统一安排,我局将承担完成鄱阳湖测区北纬29度以北(黄海高程10米以下)的通江水体及康山、军山湖、珠湖三个内湖的1:10000水下地形测量,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2、完成任务情况完成鄱阳湖测区北纬29度以北(黄海高程10米以下、部分10米以上)的通江水体1:10000水下地形测量面积平方公里;康山、军山湖、珠湖三个内湖的1:10000水下地形测量面积平方公里。
3 已有资料情况(1)平面控制点:省测绘局GPSC级网以上成果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GPSD级网成果以及原有成果,可利用的已知点78个。
(2)高程控制点:省测绘局GPSC级网以上成果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GPSD级网成果以及原有成果,可利用的已知点80个,可利用的三、四等水准点约26个。
(3)地形图资料:江西省测绘局九十年代完成的1:1万、1:5万航测图,作为本项目工作图使用。
4主要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1、主要技术依据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联合项目组编制的《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技术方案》,经江西省水利厅(赣水办字【2010】77号文件)批准实施,执行如下技术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 SL197-97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3989-1992 (3)《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06年)》 GB20257.2-200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17941-2008(5)《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6-2009 (6)《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1004-2005(7)《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1-2005(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测量规范》 CH/T2009-2010(9) 《江西省水文局鄱阳湖基础地理测量作业细则》2、主要技术要求(1)基本等高距: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m ,8~15m湖区加注0.5m间曲线。
图幅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1/3h,水下地形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可放宽一倍。
(2)地形图上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0.5mm。
水下地形点的平面位置测定中误差可放宽一倍;隐蔽困难地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可放宽半倍。
(3)高程注记点对邻近图根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1/4h。
(4)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平地可按均匀分布)上,其密度应视图上负载量的大小而定,在图上每100cm2内,平地、丘陵地测注10~20个;山地、高山地测注8~15个。
5 成果技术指标和规格(1)采用的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117°);(2)采用的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图幅划分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要求;(4)本项目地形采用全野外采集,数字地形图数据为MAPGIS、DXF 格式,提供信息中心的数据为SHP格式;各类图件按A1规格绘制;各种文字报告、资料用A4纸张装订成册,作正式成果资料上交。
6 外业测量1、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本次测量利用江西CORS网,采用了8套中海达V8GNSSRTK和6套南方S82T RTK进行野外地形点数据采集,水下地形测量采用南方S82T RTK 流动站+南方SDH28型测深仪或中海达V8GPSRTK+中海达HD-360型(HD-27T型)测深仪方式进行,CORS网信号未覆盖地方布设基准站。
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都经过有关部门检定并出具了仪器检定书。
本次测量采用南方数字测图软件cass9.0、MAPGIS、水下测量采用测深设备随机处理软件。
2、碎部点采集本次测量所采用的仪器都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并出具有仪器检定证书。
(1) 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利用水利规划设计院提供的2000坐标以及84坐标数据用有关软件或者RTK手簿进行转换参数求解,就近选取分布均匀且能够控制整个测区的不少于3个点的高等级起算点,分区求解转换参数,经校核已知点满足精度要求后再进行碎部点的采集。
(2)岸上高程点采集野外岸上的沙洲、草滩等实测,利用江西CORS网,先求解转换参数后采用动态GPSRTK进行碎部点的平面及高程采集。
(3) 水下地形测量本次测量的水下地形测量采用江西CORS网,测量设备采用了6套南方S82T RTK流动站+南方SDH28型测深仪和5套中海达V8RTK流动站+中海达HD-360型(HD-27T型)测深仪方式进行,CORS网信号未覆盖地方仍采用基准站布设。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水下地形测量基本上在无风的天气进行,采用断面法施测,先在测深仪随机导航软件下,预先按技术要求做好断面计划线,计划线根据河段或湖面情况布置成与水流方向大致成垂直的方向,断面间距为150m左右。
②将GPS RTK仪器安装在测深仪探头上,船上GPS RTK仪器应与测深仪平面位置一致,并保证测深仪垂直于水面。
精密量测测深仪探头到GPS几何中心的垂直高,作为GPS RTK天线高,将测深仪吃水水深定位0,直接可采用下式求出水底高程:h实际水面=hGPS 几何中心-DGPS 天线到测深仪探头h水底点高程=h实际水面-h测深③水下地形点的采集密度以能显示出水下地形特征为原则。
水下地形点点距为图上1~3cm,实际距离为100~300米。
水下地形变化复杂区域测深仪采集点距适当缩短以反映地形特征,满足水下地形等高线的勾绘。
对于部分反映水下特征的地形,在枯水季节进行了补测。
对于沼泽地或船不能到达的浅水区域采取测量人员穿下水裤涉水测量。
④水下地形测量沿作业边界往外扩测100米,以满足接图需要。
(4) 外业测量的质量控制①利用测区外围已知点进行坐标系统参数的求解后,校测已知点再进行外业数据的采集,每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校正。
②尽可能避开大风天气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由于2010年鄱阳湖滞水时间长,导致水下水生植物全部浸死,故没有水草对本次水下测量的影响。
水域测量时,水深在3米以内时,采用测深杆实测水深,在水深大于3米时,采用测绳实测水深,以检核测深仪测量成果精度,检测点数在3%左右。
③每天外业结束后及时将采集数据导出并进行合理性检查如有疑问或问题及时处理或重测。
④项目质检组随机抽查已测区域进行外业检查。
⑤项目外业结束后,项目质检组组织技术人员对所测范围进行了外业抽查,抽查外业面积约总测绘面积的30%,检查结果表明精度达到技术设计要求。
7 内业成图1、内业整理(1)将各作业组采集的数据备份并进行内业成图,在南方cass9.0成图软件下直接生成等高线或等深线,绘制后的等高线应光滑,符合自然变化规律,为了便于建库,后期线划图采用Mapgis进行成图。
(2)为了便于各内业组开展工作,按图幅分块进行内业的整理,并严格进行图幅的接边,同时,由于本次测量由三家单位协作完成,在做好本单位接边的同时做好与相邻协作单位的图幅接边工作。
2倍。
(3)图幅接边的最大误差不得大于地物、地貌允许中误差的2如相邻图幅的基本等高距不同,则等高线接边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较大一2倍,其误差可平均配赋,并可注意现状地种基本等高距允许中误差的2物的拼接,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地貌的拼接不得产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