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PPT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PPT

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健康教育
向家长提供有关斜疝及其护理的知识,增强 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促进家长之间的经验交 流。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观察指标
定期评估孩子的恢复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情况、 活动能力等。
记录所有观察结果,以便后续调整护理方案。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家长反馈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护理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 护理计划。
鼓励家长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随访
制定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在术后各个阶段都能得 到及时的护理支持。
随访结果将有助于评估整体护理效果及进一步的 医疗需求。
谢谢观看
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疼痛管理
及时评估和管理小儿的疼痛,使用适当的镇 痛药物。
家长需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护理 策略。
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心理支持
给予孩子和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沟通和教育增加对病情的理解,建立信 任关系。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定义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 股沟管向外突出,常见于婴幼儿。
此病症通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被发现,男孩发病 率高于女孩。
所有被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患者都需要 进行专业护理。
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其身体发育尚 不完全,更需关注。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业务学习PPT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业务学习PPT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包括监护、麻醉、手术仪器使 用等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措施和重点关注事项 包括恢复室护理、术后服药、 切口护理等
护理常见问题 与应对
护理常见问题与应对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中常见问 题的解决方法 包括感染、疼痛、恢复进展等
护理宣讲与出 院指导
护理宣讲与出院指导
小儿腹股沟斜 疝护理业务学
习PPT
目录 引言 疝的定义与病因 疝的分类与症状 护理前准备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护理常见问题与应对 护理宣讲与出院指导
引言
引言
疝是小儿常见的腹股沟部位的一种 疾病 本PPT将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 理业务学习内容
疝的定义与病 因
疝的定义与病因
定义:腹腔内器官通过腹股沟 区域的缺陷部位出现脱垂
出院前给家长的护理宣讲和指导 包括注意事项、生活起居、饮食调 理等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病因:腹股沟区域肌肉发育不 全、腹壁缺损等
疝的分类与症 状
疝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根据脱垂部位可分为直 疝和斜疝 症状:包块、疼痛、恶心呕吐 等
护理前准备
护理前准备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前的必备 准备工作
包括手术理
术前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 包括术前禁食、皮肤准备、家长与 患儿的沟通等

小儿腹股沟疝PPT课件

小儿腹股沟疝PPT课件

术后护理措施
• 哭闹不止:与疼痛、不舒适有关
• 1.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应多哄一哄或转移病 儿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大哭大闹,要是哭闹不止,可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让孩子安静入睡。
• 2.给患儿需多拍拍、抱抱,亲切地小声说话安抚宝宝,使患儿尽快适应新的 环境。
• 3.观察小儿尿布是否浸湿(如
• 哪些因素会干扰血压的正常测量?
• 1、袖带宽窄 2、袖带松紧 4、手臂高低 5、测量部位 7、患者是否平静状态下
3、衣袖过紧 6、测量方式
• 8、疾病因素
• 9、监护仪模式类型的选择
• 10、小儿袖带类型的选择
病史资料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17×109/L,↑中性粒细胞9.4×109/L↑, – 淋巴细胞1.5×109/L ↑ ,血小板730×109/L↑
术前护理措施
•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血压,寻找影响患儿血 压高的因素 :如血压袖带的大小、是否是安静状态下测得的数 值,疝气嵌顿导致血压偏高等进行排除。
2、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备皮、注射术前针,安抚患儿情绪
• 3、观察患儿腹部包块的情况,有无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 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防止肠管绞窄。
遵医嘱予以儿科急会诊,会诊意见建议使用水合氯醛灌肠
• 接到医嘱水合氯醛灌肠,你作为责任护士如何执行该医嘱
• 了解该药品的药理作用 • 如何配置? • 如何做到剂量精准? • 操作?
水合氯醛的应用
•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各项检查治疗需要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才能 完成。 水合氯醛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药物,且起效 快,持续时间长,通常用药后10~20 min患者即可入眠,持续 6~8 h,直肠给药均能迅速吸收, 1小时达高峰醒后无不适感, 不易产生蓄积中毒。 因此,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广泛用于不合作患儿的检查、治疗时 辅助和治疗用药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小儿腹股沟斜疝》课件

《小儿腹股沟斜疝》课件

及时就医
如发现患儿有腹股沟或阴囊部肿块, 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避免自行处理
家长不要自行处理患儿的肿块,以免 引起感染和加重病情。
注意患儿情绪
患儿可能会因为疼痛和不适而出现哭 闹、烦躁等情绪问题,家长应注意安 抚。
遵循医嘱
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给患儿 服药,并定期带患儿复查。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是由于腹股沟管发育不良或鞘状突未 闭等原因引起的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出现肿块的临床症状。
病因
总结词
腹股沟管发育不良、鞘状突未闭是主要病因
详细描述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因主要包括腹股沟管发育不良和鞘状突未闭。腹股沟管是胎 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间隙,如果发育不良或鞘状突未闭,就会导致腹腔内 的脏器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到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形成腹股沟斜疝。
避免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腹股沟斜疝发病的高危 因素,应尽量避免。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
观察患儿是否有腹股沟或阴囊 部肿块,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保持舒适
患儿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避免压迫患处。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患儿进行剧烈运动,以免 引起疼痛和不适。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 化。
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腹股 沟斜疝的重要手段,可以 清晰显示疝囊的大小、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X线检查
对于怀疑存在肠管嵌顿的 患儿,可能需要进行X线 检查以了解肠道情况。
鉴别诊断
鞘膜积液
精索静脉曲张
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肿大,但无疼痛 或仅有轻度不适,透光试验阳性。

小儿腹股沟斜疝科普讲座PPT

小儿腹股沟斜疝科普讲座PPT

谁容易得小儿腹股沟斜疝? 年龄
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尤其是出 生体重较低的婴儿。
男婴的发病率高于女婴。
谁容易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性别
男孩的腹股沟斜疝发生率约为女孩的三倍。
这与男孩的生理结构有关。
谁容易得小儿腹股沟斜疝? 其他因素
家族史、早产和某些健康状况(如囊性纤维化) 也可能增加发生风险。
小儿腹股沟斜疝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2. 谁容易得小儿腹股沟斜疝?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5. 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定义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通过腹股沟管 的缺陷向外突出,形成的肿块。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健康。
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教育宣传
加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警惕 性。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传播相关知识。
谢谢观看
手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避免剧烈活 动和重物提举。
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以确保恢复良好。
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孕期管理
孕妇应注意均衡营养,避免早产,提高胎儿的健 康水平。
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 健康监测
新生儿期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腹股沟斜疝的 迹象。
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早期筛查。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肿块变化
如果发现腹股沟区有异常肿块,尤其是肿块变硬 或疼痛时,应尽快就医。
这些可能是肠道被卡住的信号。
何时就医?
持续哭闹
婴儿如果因腹痛持续哭闹,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 评估。

小儿腹股沟疝3课件

小儿腹股沟疝3课件
2 持续性腹痛
部分患儿可能会有持续性腹痛或不适的症状。
3 呼吸道症状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哮喘。
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如何进行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和区分其他可能的病症。
1
体格检查
通过触诊和仔细观察腹股沟区域进行
超声检查
2
初步诊断。
超声检查可确定疝的类型和大小。
3
鉴别诊断
与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对比,如淋巴 结肿大和蜂窝织炎。
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
了解小儿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因素。
发育异常
小儿腹股沟区解剖发育异常是 主要原因之一。
腹压增高
遗传因素
腹压增高可导致内脏向下脱垂。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儿童腹股沟 疝的发生几率。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
学习如何识别小儿腹股沟疝以及与其他病症的鉴别诊断。
1 可触及的肿块
在腹股沟区域触及到一个可移动的肿块。
2
关注健康
保持良好的儿童健现腹股沟疝的征兆。
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了解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选择和术后护理。
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病例,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方法。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并提供适当的护理。
预防小儿腹股沟疝的措施
学习一些预防小儿腹股沟疝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有效预防
避免因腹压增高引起疝的情况,如便秘等。
小儿腹股沟疝
了解小儿腹股沟疝的概述和背景,以及本课件的主要内容。
腹股沟疝的定义和背景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道脱垂到阴囊或阴唇。
常见病症
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外疝, 占儿童外疝的95%以上。

小儿腹股沟斜疝ppt课件

小儿腹股沟斜疝ppt课件
出现血便,同时有中毒症状,则多已有肠绞窄坏死
16


腹股沟或阴经部出现不能自行复位的疼痛性包块
结合常发生可复位性腹股沟疝的过去史
17
鉴别诊断
睾丸扭转或睾丸附件扭转
急性睾丸炎、附睾炎、急性腹股沟淋巴结炎、 急性鞘膜炎
女孩的腹股沟疝发生钳闭因为没有肠梗阻症状,容 易被忽视 对于腹股沟阴囊部出现急性疼痛包块而一时诊断 不明确者,应该持积极态度.行腹股沟探查,不 应延误病情
腹股沟斜疝
inguinal hernia
1
什 么 是 疝?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 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 为疝。
2
小儿腹股沟疝均是斜疝
3


4
胚 胎 学
胚胎早期
胎儿8月
出生前
5


鞘状突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
腹内压增高
解剖特点
6
病理解剖
10

断根据腹股沟或阴囊Fra bibliotek有反复性块物的病史
检查到典型的块物
11
鉴 别 诊 断
鞘膜积液
腹股沟疝
鞘膜积液
上极边界不清
透光试验阴性
边缘清楚
透光试验阳性
挤压后块物可完全 挤压后块物不会完 消失 全消失
12
治 疗
腹股沟疝经诊断后,都应进行手木治疗
手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一般只要求高位结扎疝囊
•对婴儿可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18


小儿嵌闭性腹股沟疝应予紧急处理
19

手法复位 适应症

•对于病程在12小时左右的小儿钳闭疝, 一般不急于手术,而先试行手法复位 。 禁忌症 •钳闭时间已超过12小时; •手法复位失败; •女孩钳闭班内容常为卵巢或输卵巢,大多不易复位;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业务学习PPT

小儿腹股沟斜疝护理业务学习PPT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患儿的腹股沟部位,评估肿块的变化及 伴随症状。
记录观察结果,以便医生进行判断。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术前准备
确保患儿在手术前的饮食和排泄正常,避免术中 并发症。
介绍手术过程,减少患儿的恐惧感。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术后护理
注意伤口护理、观察感染征兆,按医嘱给予止痛 药物。
鼓励适当活动,促进早期恢复。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发现腹部肿块明显增大、疼痛加剧或出现呕吐 ,应立即就医。
这些可能是嵌顿或肠梗阻的表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术后异常
术后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等症状,需及时 联系医生。
这些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并发症预防
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预防肠梗阻、嵌顿等并发症 的发生。
及时识别症状并进行处理是关键。
为什么需要护理?
术后恢复
护理措施有助于术后恢复,包括伤口护理和疼痛 管理。
良好的护理可以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对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护理人员的关怀和沟通能够增强家庭的信心。
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尤其是男孩。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病因
通常是由于腹股沟管的发育不完全或腹壁的弱点 导致的。
某些遗传因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也可能增加风 险。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症状
患儿可能会出现腹股沟部位的肿块,活动后可能 会加重,伴随疼痛、呕吐等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肿块可能会自行消失。
选择权威网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
• 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为小儿常见的外科病,有斜疝(indirect hernia)和直疝 (direct hemia)两种。在小儿临床所见几乎均为斜疝,直疝极罕见。 • 文献统计其男孩占92.46%,女孩占7.54%,年龄分布0~3岁占55.2%,3~6岁 占24.7%,6~14岁占20.1%。 • 儿童嵌顿疝的发生率为10%~15%,1岁以内的婴儿约为31% 。 • 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可受早产伴发其他疾病、护理条件的影响。一般统计新 生儿(活产婴)发病率为1%~5%,男婴为女婴的8~12倍。低体重、早产婴发 病率较高,统计资料报告男婴发病率为7%~30%,女婴为2%。伴发的先天 性疾患有先天性髋脱位睾丸下降不全、尿道上裂、尿道下裂、纤维囊性病、 结缔组织病等,有阳性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
小儿腹股沟斜疝
局部解剖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述小儿腹股沟斜疝(indirectinguinalhernia)多因胚胎 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 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 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2~3倍(男孩右侧睾丸 下降比左侧慢,右侧鞘状突闭塞时间比左侧 晚,因此,右侧疝发病率高),双侧者少见, 约占5%~10%,为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 女性病儿的疝内容物可有子宫、卵巢、输卵管,卵巢嵌顿和坏死的发生率高阔韧带或卵巢血管蒂可进入疝 囊并成为滑动疝疝囊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
症状: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一般 在生后数月出现症状与体征。最初主 要表现是腹股沟区可还纳性包块,当 哭闹或其他原因致使腹内压增高时, 包块可明显增大,安静、平卧、睡眠 后包块可缩小或完全消失一般不妨碍 活动,不影响小儿正常发育。除非发 生疝内容物嵌顿,很少有痛苦不适。 年长儿可自述有坠胀感。
病因
1.腹膜鞘状突(Nuck管)未能闭锁退化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 胚胎第5周时睾丸始基起源于中肾,位 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第8周时睾丸形成第12周中肾退化此后睾丸随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第28周时睾丸 引带形成后,连接睾丸下极和阴囊之间随引带的牵拉及腹腔内压力的传递,睾丸亦随之下降,穿过腹股沟 管的内环口、外环口到阴囊,在内环口处随睾丸的下降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憩室样管状突起,称鞘状突。 正常情况下鞘状突远端包绕睾丸形成睾丸固有鞘膜,随睾丸出外环口后,鞘状突亦被牵拉至阴囊内。当睾 丸下降完全后,鞘状突均闭锁退化。如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则可形成斜疝或鞘膜积液。女孩腹般沟管中含 有圆韧带,自子宫至大阴唇,在相当于男性胎儿睾丸下降时,亦有一腹膜鞘状突,称Nuck管;沿圆韧带穿 过腹股沟管降入大阴唇,闭合情况同男孩因年龄不同,鞘状突的厚薄亦有差异,新生儿时期极薄。
2.腹腔内压力增加及腹壁肌肉薄弱等是腹股沟疝的促发因素 有人报告80%~90%的新生儿出生时腹膜鞘 状突尚未闭合其关闭的时间和机制尚不明确然出生后的新生儿斜疝的发生率并不高。因此认为鞘状突的存 在只是发生腹股沟疝的基础,仍有其他诱发因素如腹腔内压力增加、腹水、早产婴腹壁肌肉薄弱等,促使 腹股沟疝的出现。有时在腹膜透析或侧脑室腹腔引流后,可使以前无症状的患儿,产生腹股沟疝或鞘膜积 液。
内黄县妇幼保健院
2017
以梦为马 心之所往
Add up anything what you like or what you want
--小儿外科 赵志芳
小儿外科
简介
小儿外科是新兴的临床学科,主要研究需手术治疗的小儿疾病。一般分为新生儿外科、小儿普外、小 儿胸心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神经外科、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小儿骨科等专业科室。
小儿外科分类
目前我科可开展的手术疾病有:幽门肥厚、先天性肛门闭锁、嵌顿疝、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腹 股沟斜疝、腹部外伤、淋巴管瘤、尿道下裂、尿道上裂、隐睾、鞘膜积液、包皮过长、包茎、隐匿性阴 茎、马蹄内翻足、多指(趾)畸形、并指(趾)畸形、新生儿乳腺脓肿、病理性骨囊肿、骨软骨瘤、骨 肉瘤、内(外)痔等疾病的治疗及诊断。
小儿外科在我国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小儿外科成为一个专科,是由于小儿有其特殊的疾病种类、 特殊的病理生理而决定的。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不能将一般成人外科的概念和理论简单机械地用于小 儿,也不能将成人的治疗或手术方法按比例缩小应用于小儿。小儿机体对药物、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手术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均不同于成人,因此,小儿外科学已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 重要学科,肩负着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这个年龄阶段中全部先天性和获得性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理论 研究的任务。
发病机制
• 小儿腹股沟斜疝因腹腔脏器进入没有闭塞、并与腹腔相通的腹膜鞘状突,故未闭塞的腹膜鞘状突是先天性 腹股沟斜疝的疝囊起自腹股沟管内口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沿腹股沟管走行,穿出腹壁,在精索的内前方 并与精索紧贴,精索血管在输精管外侧,而且精索血管往往与输精管分离,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成人腹股 沟斜疝则是在腹膜鞘状突闭塞之后腹膜外突而形成疝囊,故疝囊与精索之间相对疏松。 • 小儿的腹股沟管很短,尤其新生儿和婴儿,长度约1cm左右,腹股沟管几乎从腹壁直接穿出内环和外环近 乎重叠。因此,婴幼儿手术时不必切开外环即可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手术。 • 疝囊颈细小或外环比较狭小的初发疝或小婴儿疝,在剧烈哭闹阵咳时导致腹内压突然升高,可推挤较多脏 器扩张疝环并进入疝囊,腹内压暂时降低时,疝环弹性回缩,疝内容不能回纳而发生嵌顿。小儿腹股沟斜 疝嵌顿的疝内容物以肠管居多,嵌顿后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由于局部疼痛和肠管绞痛,患儿越发哭 闹,腹内压持续增高,加之局部疼痛可反射性引起腹壁肌肉痉挛加重嵌顿,难以还纳较之成人,小儿的疝 囊颈和疝环比较柔软,腹壁肌肉及筋膜组织薄弱,腹股沟管所受腹肌压力较小,肠系膜血管弹性也较好, 故发生肠管绞窄、坏死者较少见,而且血液循环障碍由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水肿发展至肠坏死的进程相对 缓慢。被嵌顿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肠管可出现充血水肿、片状出血,肠管发绀疝囊内多有渗液。肠管绞窄 坏死后,阴囊内渗出液混浊、血性,阴囊红肿,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精索长时间受压,睾丸血运受阻可 发生梗死,发生率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