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移动图书馆——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作者:李丽宾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3期李丽宾(集美大学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21)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3G;云计算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催生移动图书馆。

云计算、3G技术的融合,突破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技术瓶颈,并将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35-021何谓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简单的理解就是能够随时随地访问的图书馆。

移动性和图书馆的功能性两者缺一不可。

业界比较认同的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手持终端设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方便灵活进行图书馆各类数据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提供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对于读者而言,移动图书馆可借手持终端的便捷性和保持随时在线的特点,使浏览信息变得更加及时和随意,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则使移动图书馆变得方便无比。

2移动数字图书馆需要实现的功能2.1与数字图书馆各种资源库的整合移动图书馆采用云技术,依托云服务架构,对海量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标准化转换,读者可以查找和获取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报纸,以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中外文文献。

2.2与各种异构系统的整合移动图书馆建设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无缝对接图书馆原有的系统及平台,无须重复建设。

图书馆方只需提供至少一二台服务器,外网IP,以及子域名解析。

整个建设实施过程均无需对图书馆原有的各种软硬件进行改造,类似于对房屋进行精装修。

移动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软件平台,还是对成熟稳定的已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OPAC系统、文献传递系统、其他网站、移动web等应用系统服务的高度整合、集成,系统具有强大的应用服务能力。

有关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有关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满足读者的信 息需求,让读者随时随地快捷高效地获取优质的阅读资源,是
每个图书馆共同面对的议题。 1.当前我国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 概况 进入21世纪,社会已经进人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的管 理和服务也都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当前,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也逐渐蓬
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主要包括SMS 服务、WAP服务、图书馆移动服务客户端三种形式。其中,有
关SMS的短信服务是我国很多图书馆在早期比较早采用的服 务模式,它的服务功能简单、易操作,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因 此,在早期运用的比较普遍。而WAP贝I]属于一种网络性的通 信协议,而且这种通信协议是全球性的。WAP是一种对读者 来说十分便利的服务模式,它能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读服务,也
百家论坛
对州
有关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董敏
吉林省农安县图书馆 摘要:本文首先从服务的时间和服务的模式这两方面对 国内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概况进行论 述,接下来对当前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存在 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服务功能、资源、服务范围三方 面提出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用户需求;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移动信 息服务这一新兴技术的引入无论是对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是图
3.当前我国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 策略
当前,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些
问题,影响着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并且使得图书
馆的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为了促进图书馆的 发展,图书馆方面应当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努力。 3.1图书馆方面应当努力引进丰富的移动信息服务资源 当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服务资源明显过少,为了满 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方面应当努力引进丰富的资源。 首先,图书馆方面应当重视移动信息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

移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展望

移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展望

移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展望【摘要】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是馆员在图书馆内等候读者的需求,再进而提供后续服务。

但是在现今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达,且人手一个移动通信装置的环境下,图书馆势必要有所改变,形成所谓的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而此新型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在于强调读者在哪图书馆服务就应该在哪,亦即读者不需再到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也许将来有一天图书馆不再是等着读者上门,而是利用通信网络技术,就可以将特定的图书馆服务主动直接送到读者的手上,真正实现了移动改变生活。

【关键词】移动化;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服务模式;展望未来一、图书馆提供移动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移动化信息服务不单只是一种新的服务,它是市场的潮流,更是未来服务的趋势。

大部分的读者不会时时刻刻都坐在电脑前,但是手机却可能分分秒秒都在您身旁。

图书馆如果不提供移动化服务,也将很难扩大读者群⑴。

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如youtube、google、facebook 等网络服务,都已经提供手机界面,因为他们知道主动出击、主动把服务提供到使用者的手上,才能拓展移动化的使用者。

现在越来越多人使用手机上msn、skype 等即时通信,而不再使用电话的方式跟朋友聊天,也有越来越多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的网站,手机资讯或者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上线发布最新的信息以及追踪好友的最新状况,甚至开发手机版本界面提供使用者以手机存取网站。

手机虽然无法取代电脑、电视或其它设备的独特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手机、电脑、电视等其他设备似乎越来越没有它的特定性,而各种设备的功能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对于厂商来说:“将产品整合其它功能”这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各种3g设备吸引消费者选购的不二法门。

而手机功能还多了移动上网之便,也就顺理成章的进而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里面了。

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研究

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研究

平板 电脑等移动终端 的应用程序 。苹果公 司作为移 动终 端的主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S o c i a l Ed u c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s o f Pu b l i c Li b r a r y
我 国现有 以“ 图书馆” 为名称 的移 动 A P P达 1 0 0余个 , 其 中
绝大多数集中在 A n d i o r 系统 和苹果 i o s 系统中。 就移动图书馆 中
动 图书馆服务体 系中推广使用 A P P服务势在必行 。
的A P P而言 ,重在 与实际图书馆信息相连 ,延伸移动 图书馆服 务, 功能较为单一 , 主要为读者提供书 目查询 、 文献查询 、 借 阅信
自苹果于 2 0 0 8 年 7月 推出 A P P S t o r e , 始创 A P P模式 以来 , A P P获得了迅速发展 。截 至 2 0 1 2年底 , i o s 程序商店 和安卓程序
商店 的 A P P数量分别超过 了 7 7 . 5万个和 5 0万个 ,下载量分别
移动应用程序 ( A P P )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 , 集平台 、 资源 、 社 交 等为一体 , 已成为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主要表现方式。相 比传
统 的 WA P手 机 网站 , A P P在功能 上具有 资 源的有 效挖 掘与 集
超过 了 3 0 0亿次 和 2 0 0 亿 次。A P P已在 网购 、 理财 、 游戏 、 阅读等
各个方面满足 了用户的个性化 需求 ,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
了深 刻 的 影 响 。
成、 个性化定制与推送 、 方便获取 、 迅 速传播 、 功能丰 富及形式 有

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引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书馆众包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定义、实施方法及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2.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定义书馆众包服务模式是指图书馆将资源需求外包给社会大众参与共同完成的一种服务模式。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图书馆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学习、研究和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3.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实施方法3.1 众包需求管理图书馆通过建立在线平台或者移动应用程序,接收用户的需求和建议。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参与其他用户需求的评审和投票。

这样,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服务方向。

3.2 众包资源整合书馆众包服务模式需要依托社会大众的力量来提供服务。

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例如,与社区组织合作,共享社区资源;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持。

3.3 众包质量管理为了保证众包服务的质量,图书馆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招募专业人士来审核和监督众包服务的过程,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众包服务的评价,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书馆众包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成果4.1 开放式知识共享通过书馆众包服务模式,图书馆能够集聚大量的知识资源,并通过开放式的方式共享给社会大众。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在线平台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4.2 多元化服务内容书馆众包服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借阅等传统服务,还可以扩展至各个领域。

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包括文献检索、学术期刊订阅、学术会议组织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3 提高服务效率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需要用户亲自前往图书馆进行操作,而书馆众包服务模式通过在线平台的建立,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

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研究

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研究

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移动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

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读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而随着移动阅读的兴起,人们获取书籍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移动阅读对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以及读者行为的改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移动阅读对读者行为的改变1. 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移动阅读设备的普及,人们阅读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读者们需要到书店或图书馆购买或借阅纸质书籍,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种便捷的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让人们更加乐于接触和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2. 阅读内容的多样化移动阅读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获取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途径,使得读者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书籍,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传统意义上,由于图书馆的空间有限,所以收藏的书籍种类有限,而移动阅读则可以让读者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阅读内容,满足了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3. 阅读时间和地点的自由化传统的阅读方式受限于时间和地点,读者需要抽出时间去书店或图书馆借书,而移动阅读则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便捷性。

这种自由化的阅读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积极性。

二、移动阅读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影响1. 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随着移动阅读的普及,公共图书馆为了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也开始着手进行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传统图书馆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网络借阅平台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借阅和获取书籍的途径,满足了读者对于多元化阅读内容的需求。

2. 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丰富化移动阅读的兴起也促使公共图书馆更新和丰富了自己的书籍资源,增加了电子书籍的收藏和借阅。

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ma k e s a c o m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t h e i f v e ma j o r s e r v i c e m o d e s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MS ,
c o v e r a g e ,s e r v i c e i n 。 i t ‘ i a t i ‘ v e ,s e r v i c e d i v e r s i t y ,r e a d e r i n t e r a c t i v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s t s ,s e r v i c e c o s t s a n d S O o n . I t t u r n s o u t t h a t e a c h mo d e l h a s i t s o wn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 Mo b i l e l i b r a r y s h o u l d c h o o s e
步 ,我 国移 动 图书馆 发展 迅 速 。据 统 计 ,全 国
1 O 8家 “ 2 1 1工 程 ” 大 学 图 书 馆 中 ,6 7 % 提 供
移 动 信 息服 务 ,其 中 5 1家 图书馆 提 供 S MS短 信 息 服 务 ,1家 图 书馆 提 供 MMS彩 信 服 务 ,
MMS, W e b, App Cl i e n t a n d We Cha t ,o f Chi ne s e mo b i l e l i b r a r y f r o m t he s y s t e m a r c hi t e c t u r e, r e a d e r

3G手机图书馆的服务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3G手机图书馆的服务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手 机 图书 馆 图 书馆 服 务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i1 . 6 / .s . 0 — 0 52 1 . . 8 o :03 9 j sn1 5 8 9 . 20 0 9 i 0 0 5 2 关 键 词 :G 3
中图 分 类 号 : 2 07 G 5.
随着 第 三代 移 动通 信 技 术 ( G) 日渐 成熟 , 3 的 一 个 以 3 网络 为基 础 的无 线 移 动互 联 网已 经显 露 出 G 其 巨 大的优 越性 .使 用 手机 上 网冲浪 的人 们更 加体 会 到 畅快淋 漓 的信 息获 知感 ,掌 上设 备将 逐 渐成 为 未 来最 大 的互联 网终 端 。 了应对 都市 生活 的繁 忙 , 为 人 们 开 始追 求 “ 片时 间 ” 碎 的阅读 模 式 , 即任 何 人 在 任 何 时间 、 何 地点都 能 进行 阅读 。 对于 阅读模 式 任 针 的根本 性变 化 ,高 校 图书馆 为 了给广 大 校 园阅读 者 创 造 紧跟技 术发 展前 沿 的 阅读平 台 .就需 要 通过 应 用 无线 移 动通 信技 术开 展增 值 服务 ,使 一种 崭新 的 以手 机 为移 动 终 端 的数 字 图 书馆 服 务模 式—— “ 拇 指 图 书馆 ” 进 校 园。 走 3 G是 英 文 3dG n rt n的缩 写 。指 第 三代 移 r e eai o
l2 “ 片 时 间 ” 读 模 式 兴 起 - 碎 阅
动通 信技术 。相 对第 一代 模拟 制式 手机 ( G) 1 和第 二 代 G M、DM 等 数 字 手 机 (G) 它 是 指 将 无 线 通 S T A 2 , 信 与 互联 网等 多媒 体通 信结 合 的新 一代 移动 通信 系 统 。 能够处 理 图像 、 乐 、 它 音 视频 流等 多种媒 体形 式 , 提供 包括 网页 浏览 、 电话会 议 、 电子 商务 等 多种信 息 服 务 。近年 来 通信 运 营 商全 力 开发 并 完 善 3 G通 信 网络 , 创造 3 G网络商 用时 代 。因 3 G技 术 而生 的 3 G 智 能 手机 实现 了诸 如 邮件 接发 、视 频播 放 、上 网浏 览 、 天 、 客 、 索 、 息 处 理 等 以前 必 须 借 助 P 聊 博 搜 信 C 电脑 才 能 完成 的功能 。它所 采 用 的 3 网络 最 大 的 G 优势 就是 带宽 大 ,数据 传输 速 率高 ,网页加 载速 度 快 , 页效果 好 , 面菜 单 导航 简 洁 , P站 点数 目 网 页 WA 相对 丰 富等 。这些 强 大 的功能 和 网络优 势 都大 大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总以上各方面的比较内容,可以得到总 的比较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五种服务模式比较表 服务 读者 服务 服务 读者 建设维 日常服 模式 覆盖率 多样性 主动性 交互性 护成本 务成本 短信 高 较差 好 较差 低 较高 彩信 较高 差 好 差 低 高 网站 较低 较好 差 较好 较高 低 App 低 好 较好 好 高 低 微信 低 好 较好 好 较低 低
短信服务模式采用格式指令,用户交互性 较差。例如读者查询图书,需要按照某一特定 格式发送短信指令到服务系统,如“TS* 关键 词”,服务系统才能识别该指令,并以短信方式 回复相应的结果。彩信受自身技术特点和使用 成本的制约,不便于读者交互操作。 2.6 建设维护成本的比较
短信和彩信服务模式的依托于电信运营商 成熟的 API(Application Program m ing Inte rface ) 接口和开发框架,建设维护成本较低。移动网 站的建设维护成本受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和技 术架构等影响较大,可高可低,总体而言高于 短信和彩信服务模式。
Ap p (Ap p lic a t io n )指 第 三 方 应 用 程 序 ,需 要 图书馆发布 App 客户端,供读者在移动设备中 安装,而后图书馆通过该 App 提供信息服务。 1.5 微信服务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通 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 基于微信构建移动图书馆 App 服务系统,可以 集合短信、彩信、网站的多种优点,同时具有 灵活开放、功能强大、多语种支持、多平台支 持、建设成本低等优点[3]。
* 本文系西南政法大学重点项目“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XZZD21) 和西南政法大学 资助项目“图书馆流通策略与服务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XZQN30) 研究成果之一
◎2014 年第 2 期◎
59
数字技术
1 五种服务模式
1.1 短信服务模式 短 信 服 务 (Short Me s s age Se rvice , 简 称
SMS)模式是指图书馆通过手机短信息方式提供 相关信息服务的模式。其用户覆盖广,技术门 槛低,性能稳定,但信息容量小,内容形式单 一,交互性较差。 1.2 彩信服务模式
彩信服务(Multim e dia Me s s aging Se rvice , 简称 MMS)模式是指图书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 彩信通道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模式。其用户覆 盖较广,内容形式丰富,但是用户发送成本较 高,难以用于交互操作。 1.3 网站服务模式
图 1 移动图书馆系统架构图
2.2 读者覆盖率的比较 影响读者覆盖率的主要因素是移动服务对
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的要求。当前几乎所有手 机和移动运营商均支持短信功能。据工信部统 计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为 11 亿户,其中短信业务用户达到 7.6 亿户,渗透 率高达 68.8% ;在高校中,97% 的读者经常使 用手机短信业务[4]。
短信的服务多样性较好,除催还通知、预
约通知外,部分图书馆还通过短信提供 OPAC 检索、预约、续借、个人借阅情况查询等。彩 信的服务多样性较差,主要适合信息简报推送。 2.5 读者交互性的比较
移动网站、App 和微信均具有良好的读者 交互性和用户体验(Us e r Expe rie nce )。据调查, App 客户端服务在读者希望的图书馆手机服务 方式中认可率高达 75.95% ,超过读者对手机 短信和网站服务的认可度[6]。但并非所有移动网 站、App 和微信服务的用户体验都好。各种移 动设备运算能力和屏幕大小的差异、移动网站 和 App 的设计和开发水平、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等,对用户体验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App 和微信服务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其 效果受平台技术制约。一般来说,iOS 系统的 APNS (Apple Pus h Notification Se rvice )消息推 送服务机制优于 Android 系统。移动网站服务 的主动性最差。 2.4 服务多样性的比较
移动网站、App 和微信的服务多样性最好, 大多数图书馆 Web 服务内容均可以通过其实 现移动化。特别是 App 的功能十分强大,除可 以提供与短信、彩信、网站等类似的服务内容 外,还可以提供新技术服务,如拍照、语音、 ISBN/ISSN 条码读取、QR 二维码读取、NFC (Ne ar Fie ld Com m unication)服务、LBS(Location Bas e d Se rvice )服务等。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ive Major Service Modes of China ’s Mobile Library
JIANG Bo,QIN Yan- mei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ive major service modes,which include SMS, MMS, Web, App Client and WeChat, of Chinese mobile library from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reader coverage,service initiative,service diversity,reader interactivity,construction costs,service costs and so on. It turns out that each model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obile library should choose the modes selectively for different services,so a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for its patrons. Keywords SMS;MMS;websites;App;WeChat;mobile library
数字技术
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
江 波,覃燕梅
摘 要 文章从系统架构、读者覆盖率、服务主动性、服务多样性、读者交互性、建设维护成本、 日常服务成本等方面对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包括短信、彩信、网站、App 客户端和 微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各有优点和缺点。移动图书馆建设需要根据不同服务内容选择运用,取长 补短,相辅相成,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短信 彩信 网站 客户端应用 微信 移动图书馆 引用本文格式 江波,覃燕梅. 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4 (2):59- 62,89.
网站服务模式是指通过构建手机、平板电 脑等移动设备能够访问的网站来提供移动图书馆 相关信息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 WAP(Wire le s s Application Protocol)网站和移动优化(Mobile optim ize d)的 We b 网站。其功能丰富,交互便 捷,是运用最广泛的服务模式。 1.4 App 服务模式
60
数字技术
数据流量较大,对网络要求更高。 App 和 微 信 只 能 运 行 于 iOS、 Window s
Phone 、Blackbe rry、Android 等系统的智能移 动 终 端 。 艾 媒 咨 询 (iiMe dia Re s e arch)数 据 显 示,截至 2012 年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 到 3.8 亿人,约占手机用户总数的 34.5% [5]。
◎2014 年第 2 期◎
61
数字技术
微信作为移动图书馆 App 客户端,图书馆只需 要调用接口来实现用户交互,大幅减少用户界 面(UI)的开发量,从而大大节省 App 服务系统 建设总体成本。本质上微信 App 服务是一种全 新的特殊形式的 App 服务模式。 2.7 日常服务成本的比较
如果不考虑人工、服务器折旧、网络租用 等成本,移动网站、App 和微信模式的日常服 务成本几乎为零,短信和彩信服务成本则较高。 图书馆在向读者发送下行短信和彩信时,电信 运营商会按发送数量收取费用。据调查,目前 SMS 短信最低的价格约为 0.01 元 / 条,MMS 彩信最低的价格约为 0.20 元 / 条。 2.8 小结
综上所述,短信和彩信服务读者覆盖率较 高,移动网站居中,而 App 和微信偏低。 2.3 服务主动性的比较
服务主动性是指移动图书馆是否能将服务 主动 Push 推送给读者,而不是被动地等着读 者来查阅和使用。
短信和彩信的服务主动性最好。我国各个 图书馆短信服务开展得最早,运用广泛,效果 良好。但普遍对彩信服务不够重视,极少运用。 实际上,彩信每条容量高达 100- 300K,相当 于 5 万 - 15 万个汉字,除基本的文字信息外,还 可以配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声音、动画、震动 等多媒体内容,在简报和定题服务方面极有优 势。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彩信服务就推送了《清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J ournal of pow e r s ource s》 等 132 种电子期刊的最新文章信息。
0 导言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技术的进 步,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国 108 家“211 工程”大学图书馆中,67% 提供 移动信息服务,其中 51 家图书馆提供 SMS 短 信息服务,1 家图书馆提供 MMS 彩信服务, 66 家图书馆提供移动网站服务,61 家图书馆
提供 App 客户端服务。南京大学图书馆、西 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等 10 多家图书馆在苹果 App Store 中发布自 己 的 移 动 图 书 馆 App 应 用 [1]。 清 华 大 学 图 书 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提供微信服务。书生、 超星、汇文、乐致安等商业公司均推出移动图 书馆解决方案[2]。
3 移动服务的选择
目前我国图书馆 Web 网站提供的服务大 致 可 分 为 四 类 : (1 )告 知 类 服 务 , 包 括 新 闻 通 告、本馆概况、数据库通知、预约通知、催还 通知、新书通报等;(2)事务类服务,包括读者 证激活、读者证挂失、图书预约、图书续借、 个人借阅查询、参考咨询、图书荐购、馆际互 借、文献传递、论文提交等;(3)检索类服务, 包括 OPAC 检索、各种数据库检索、发现系统 检索等;(4)全文类服务,包括电子图书(期刊、 报纸等)全文阅读、视频音频点播、随书光盘 服务等[7- 8]。在这些服务中,读者需求最迫切的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