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starMES解决方案工厂建模modeling中文手册

CamstarMES解决方案工厂建模modeling中文手册
CamstarMES解决方案工厂建模modeling中文手册

C a m s t a r M E S解决方案工厂建模m o d e l i n g

中文手册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一章总体介绍

Designer 是camstar提供的用于管理CDO的图形化的程序,如上所叙,你定义和维护你的工厂信息模型的模型对象或者元素。对对象建模,以NamedDataObject和RevisionedObject代表,在Designer里面是CDO的一个子集。

NDO是用一个用唯一的名字来区分的camstar对象的一个类

RO是用一个用唯一的名字和版本来区分的camstar对象的一个类。数据对象的实例是固定的,关于他们的信息都写进到数据库中。

CDO的实例产生和维护在modleing,而对象本身在Designer被创造(和可以改名)。例如,一个工厂管理员创建两个新员工的定义:操作员和主管。要重命名其中一个员工对象为Personnel、管理员必须使用Designer。

对象的名称显示在modleing中,比如ObjectGroup在designer中变成Object Group,这是通过对象的显示名称属性实现的。

在designer里面你可以修改对象域的属性。比如customer域,对于Product的定义来说是可选项,通过点击域属性中的选择框能被设计成必须的。

对象维护

通过WEB APPLICATION 你可以维护你的对象。你可以定义修改,拷贝,删除实例。

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包含描述和控制产品生产活动的数据对象。在camstar Manufacturing 你使用modeling功能来构建制造工厂的独立的模型。

下图展示了信息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物理的程序模型

每一个生产工厂的信息模型由一下部件组成:

物理模型

制程模型

执行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代表制造工厂的物理部件,它包含:

企业,工厂,地点,组织,资源

实例的其他能被定义的对象是:

资源组,装置,文档浏览器,文档,方法,文档集

制程模型

制程模型代表信息模型的控制部分。它包含制造工厂制程流程的这些部分:

容器等级,操作,规格,产品族产品,BOM,ERP BOM,ERP工艺路线,工作流。

执行模型

执行模型是信息模型所有活动产生的各方面,基于物理模型和制程模型的配置。它跟踪在制造现场的产品和资源的状态和历史,提供生产活动的实时可视化。跟踪功能是用web application 或者其他生产现场程序来实现的。

执行包括以下关键部件:

跟踪控制,实时WIP(在制品)状态和谱系,实时机器状态和历史,

这些是能被建模到工厂执行的对象:

菜单定义,客户,供应商,销售订单,生产订单,数据收集定义,用户代码,邮件通知,SMTP传输,文本变量

建模顺序

因为建模定义是相互关联的,你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创建一些对象。

必须的和可选的建模定义

每一个模型定义可能依赖另外一个预定义,因为在其他定义中他是必须的字段。比如在定义工作流之前你必须定义一个规格,因为对于工作流的定义,规格是必须的字段。

可选的定义是指在另外一个定义中可选的字段,比如在你定义工厂之前,你可能要定义企业,因为企业是工厂定义中的一个字段。然而一旦企业字段是可选的,不需要你事先定义企业。所以企业是工厂定义时的可选项。

物理建模顺序

先定义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主要部件是:企业工厂位置资源,其他的对象是资源组,装置,工作中心,文档集,文档和文档浏览器。

除了文档,这些对象能按任何的顺序能被定义,因为他们在定义其他对象时都不是必须的。但是建模顺序表明下一个对象是上一个对象中的一个字段。文档在文档集之前被定义,因为它是文档集的一个必须字段。

如下图显示定义物理模型的顺序:

制程模型

第二阶段的建模是制程模型,制程建模可以分为:工作流建模和产品建模

工作刘建模顺序

工作流是信息模型的基本部件。工作流定义用来制造产品的步骤的顺序,工作流中的每一个步骤参照一个规格说明书

下面这个图显示在信息模型中创建工作流的定义的顺序,每一个定义影响它的上一个,然而在他们之前只有粗体字是必须定义的,注意在流程图中不是所有建模定义都有,只有它是必须的或者包含创建工作流的必须定义才显示。

产品建模顺序

产品是材料在工厂里的生产,或者外部供应。产品可能是零件,子装配,或者部件。为了维护容易你可以将产品分组成产品族,BOM包含生产产品(包含零件和子装配)部件和数量。

下图显示产品建模的顺序:

执行模型顺序

执行模型是建模的最后阶段,执行模型包括如下部分:跟踪和控制,实时WIP状态和谱系,实时机器状态和历史。

跟踪和控制

在生产现场用容器来跟踪控制产品,每个容器有一个独特的标志用来可追溯和实现生产现场事务。使用跟踪标记的容器称为LEVELS.你可以跟踪相关容器的多个level,允许一个单条事务来用于一个容器组。

容器级别在modeling 中定义,但是容器是通过Web Application中的start服务来启动的或者通过你的用户接口来启动的。

在制品(WIP:work in process)状态和谱系

CAMSTAR Manufacturing 对生产现场的每个容器跟踪实时的WIP状态和谱系信息。WIP状态信息包括数量,工作流中的位置,日期,和状态。谱系信息允许追踪容器的移动,组合和分割,改变容器值等各种活动。

Web Application有2个让你查看WIP信息的查询:显示容器状态和容器历史查询

第7章中讨论的WIP信息是CAMSTAR Manufacturing 另外一个部件。WIP信息能被用来实现一下任务:

◆给作这个工作的人显示一个提示或特殊的制程指令。

◆通知工程师一个容器已经到达一个特定的地方

◆放置一个容器暂停当它到达一个特定的点的时候

◆需要一个操作员或者管理员来确认WIP信息提供的特殊指令已经被回顾过了。

机器状态和历史

Camstar Manufacturing 追踪资源的实时状态和历史,包括可用性,状态,现在和以前的状态维护和校准数据,设置信息。 CAMSTAR Manufacturing 提供事务执行的整个集合,通过你的操作管理工作流,提供一个实时的生产活动的可视化。通过web application或者你自己的现场程序这些事务是可行的。

在这些事务上的更多的细节,查看:WIP Tracking Guide手册和Developer Guide手册以及技术参考卷2:Transactions

第二章讨论了建模用户界面,导航和标准规程还有版本管理。使用第二章中论述的规程去创建信息模型的定义。剩下的章节描述CAMSTAR Manufacturing 模型对象和解释如何去定义每个对象的实例。关于每个对象的文档包含这些信息:

?描述,

?对象定义窗口的图片,

?提供如下东西的表格:

字段出现的窗口的特殊部分

字段的名称

字段的描述

对于字段是必须的还是可选的指示

其他必须在这个对象实力之前定义的对象实例,如果有地话

在定义这个对象实例时可选的其他实例定义,如果有地话

第二章建模对象

介绍

层级树视图提供了另外一个方式来组织CAMSTAR Manufacturing模型对象。在这个视图中当你点击一个tab,菜单条目会出现,每一个代表一个模型对象。

对象被组织成命名数据对象和版本对象的层级。在这些类别下的一些菜单条目被更远的组织成额外级别,用+或-符号来标记

在这章中包含以下主题:

命名数据对象和版本对象

在树形视图中工作

版本管理

版本锁定

理解删除对象参考

命名数据对象和版本对象

命名数据对象(NDO)是CAMSTAR对象的一个类,用独特的名字标记,比如企业或者产品。命名数据对象是固定的,他们的信息是写进数据库的。

版本对象

版本对象是指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版本的对象比如规格或者产品版本对象支持一个记录的版本,让你指定一个版本作为默认版本

产品是一个版本对象。注意选中的列表,就像命名数据对象,用字母层级显示实例名称,你可以展开列表来显示每个实例的版本。

在命名数据对象的维护窗口和版本对象的维护窗口之间的另外一个不同是窗口上的按钮。除了关闭保存拷贝和删除,所有的版本对象还有另外2个按钮:新版本和拷贝版本。使用这2个按钮的相关信息参考“怎样定义一个新版本”章节。

命名数据对象和版本对象

在对象名称中你不能使用不合法的字符,比如不能使用省略号。相关信息可以参阅在Designer 手册的附录

在树形视图里工作

模型对象的默认视图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序的,然而你也能用树形视图查看命名数据对象和版本对象的建模对象。

下图显示树形视图的部分,显示命名数据对象,版本对象和产品版本对象的实例。

版本管理

在CAMSTAR Manufacturing 版本对象是用于带名字和版本号的对象,版本让你维护同一模型定义的多版本,最新的版本默认被版本记录指出,直到你指出另外一个。其他的版本可能活动或者可用,但是版本记录是作为默认的,在model和shop floor模块现行被指出。

版本记录

版本记录特征减少模型维护,确保在车间现场使用正确的版本。

比如当你建立一个工作流,你参考规格书或者流程书创建步骤,当你参考规格书时,你必须选择一个规格版本,或者一个记录版本。

如果你:

参考一个规格版本,工作流总是使用那个版本,即使创建了新版本。

参考一个记录版本,工作流总是使用记录版本,不管现行的版本号码。

优点是当你参考一个记录版本时候,你不必每次一个规格书的新版本一被核准,就去更新使用规格书的工作流。

只有一个版本能被称为记录版本,但是你可以任何时候改变这个称谓然后让另外一个版本成为记录版本。

下图显示了一个版本对象维护窗口,使用SPEC对象作为例子。

在树形结构中的版本对象

注意选择列表中的实例有树形结构,展开树显示对象的实例,点击在版本对象名字,显示那个实例的版本对象的维护窗口。

带红色复选框的实力是版本对象,点击一个规格版本的名字,显示版本的维护窗口。

在这个例子中版本对象的树形视图支持更复杂的特征来显示多版本和记录的版本

记录的版本用红色框指明,左侧带空白框的版本代表这个版本是激活的。带灰色的X意味着这个版本没激活。

怎样定义一个新版本

你可以使用以下2个按钮其中的一个来定义一个已存在版本对象实例的版本

1.New Rev按钮创建一个版本的拷贝,除了name字段外所有的字段空白

2.Copy Rev按钮创建一个版本的拷贝,从原始版本带了所有的信息,除了版本号码。

被创建的第一个实例的版本对象默认是版本记录,每个后来的版本定义是新的版本记录。

按以下的步骤来定义一个新的版本:

对于你想要定义的新版本,点击版本对象

点击展开选择列表,点击实例名字

3.点击 New Rew

4.改变已经存在的信息,或者增加新信息

5.点击 Save

6.点击Refresh来更新实例列表。

按以下步骤用拷贝一个存在的版本来创建一个新的版本

1.点击你要拷贝的对象名称

2.在子类窗口中显示,展开一个规格定义

3.点击打开一个规格版本或者点击实例名称来打开现在的版本记录

4.点击Copy Rev 拷贝实例的窗口出现。

5.在拷贝实例的窗口中输入新版本的名字

6.点击 OK 新的版本出现

7.输入新的信息

8.点击Refresh来更新实例

9.9点击 SAVE

怎样删除版本

1.确认没有对象参考了你要删除的那个实例,比如如果你想要删除一个菜单定义,要先确认

它没有分配到任何一个帐号。

2.点击你要删除的实例

3.打开一个特定的实例:对于NDO 点击实例名字,对于RO 展开实例列表点击正确的版本

4.作以下2操作中的一个:删除实例和他的所有版本点击Delete ALL

删除特定版本,点击Delete Rev

注意不能删除版本记录,必须先将另外一个版本标记为版本记

录或者你删除争个实例。

5.点击 OK来确认删除信息。

版本锁定

版本锁定提供了动态锁定或者解锁带版本的对象的能力,它是用锁定图标控制的。

例子:下图显示带版本的对象的锁定的例子

安全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CAMSTAR 企业平台的安全管理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安全管理是用于设置用户权限,会影响谁可以使用锁定/解锁特征。

下一章物理模型定义讨论了CAMSTAR 模型对象,包括用于设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组织,角色和帐号

什么时候锁定和解锁实例

?不必保存一个实例来锁定或者解锁它

?在锁定一个实例之后,你仍然可以访问它的域,然而你将不能保存

?不能删除一个锁定的域

怎样锁定一个实例:

1.打开Web Application

2.点击 Modeling 标签

3.选择一个版本对象,一个窗口出现显示了选中的版本对象

4.点击一个实例名字:一个窗口出现显示选中的实例并打开锁定标记

5.点击锁定标记,实例被锁定关闭锁定图标的显示如果没有权限会出现一个错误信息

怎样解锁一个实例

1.打开Web Application

2.点击Modeling 标签

3.选择一个版本对象

4.点击一个实例名字一个窗口会出现显示选中的实例和已关闭的锁定图标

5.点击锁定图标,实例被解锁并打开锁定图标前世如果没有权限会报一个错

拷贝锁定的实例

这个表定义了2个按钮,用于拷贝一个锁定的版本对象的实例的

怎样拷贝一个锁定的实例

1.打开Web Application

2.点击Modeling 标签

3.选择一个带版本对象,一个窗口出现显示选中的版本对象

4.点击一个实例名字,一个窗口出现显示了选中的实例和关闭的锁定按钮

5.点击 Copy

6.输入一个名字和版本点击OK 拷贝的实例窗口出现显示新的名字,版本和打开的锁

定标记注意拷贝的实例是不锁定的但是原始的实例保持锁定状态。

7.输入需要的和可选的信息根据你的业务需要最后按SAVE

怎样拷贝一个锁定实例的版本“

1.打开Web Application

2.点击Modeling 标签

3.选择一个版本对象

4.点击一个实例的名字弹出一个窗口显示选中的实例和关闭的锁定图标

5.点击Copy Rev 弹出窗口显示名字字段不可用

6.输入一个版本点击OK 拷贝版本的实例窗口显示原始名字新版本和打开的锁定标记注

意拷贝的实例版本是不锁定的,但是原始实例保持锁定

7.输入必须的和可选的信息根据你的业务需要

8.点击SAVE

理解删除对象参考

删除一个模型对象从数据库移除它的所有实例除了他的历史记录(能在模型审计跟踪中)。对于关于使用模型审计跟踪的更多的信息,参考第9章:Modeling Audit Trail

如果一个删除的对象被另外一个模型对象参考了,这种参考就不可用因为它参考了的对象不再可用。你不能保存包含了已删除的参考的字段的模型对象,你在保持你它之前,必须要么设置参考不同的模型要么清楚掉已删除对象的参考。

删除对象的例子

当你在维护窗口里选择一个模型对象,CAMSTAR manufacturing 显示删除的对象的实例ID 而不是它的名字。比如,如果你删除WEB MENU DEFINITION NDO (被一个Employee NDO参考)删除的WEB MENU DEFINITION 参考在帐号维护窗口显示它的实例ID 如下图所示:下拉列表不显示删除的对象参考。

对象删除的警告:

当分配权限给删除对象时,确认有这个权限的员工理解对象删除的含义:

?被工作流参考的删除对象(规格,操作等)将造成在这些工作流上的WIP容器碰到处

理问题

?在历史对象中参考的删除对象(帐号工作流工作流步骤等)将导致在MFG 审计追

踪中的不一致和错误。不一致会导致可追溯性上的重大问题。

系统管理手册解释了使用权限的安全管理。

第三章物理模型定义

介绍:,

物理模型代表生产设施的物理部件,主要指企业,工厂,位置,组织,员工,角色和资源其他的对象是资源组,setup,文档集,文档,文档浏览器和工作中心

除了文档集中需要的文档,你可以用任何顺序定义这些对象。

当创建模型定义

当创建模型定义在对象名称里,你不能使用不合法的字符。比如你不能使用省略号相关信息参见Designer手册

在这章中包含一下主题:

定义企业,工厂,组织,帐号,角色,资源资源组文档浏览器文档文档集setup 工作中心。

定义企业

企业在模型层级中是最高级的,它可以代表公司本省或者公司内一个大的部门。企业可以包含一个或者更多的工厂。

当定义一个企业时候,注意企业包含可选的模型定义,在定义工厂时企业是一个可选的字段

用来创建企业定义的窗口

企业窗口字段定义

企业名独立名称对于企业必须字段

描述对企业的描述可选

备注任何有关企业的注释可选

培训需求组在一个用户关联到企业之前必须的培训需求是被授权来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可选字段

连接代理站点为了互操作数据传输需要被定义(比如FTP SMTP)这使得可以连接到一个远程应用(比如在线连接,SAP XMII,SAP XI )站点能被创建在modeling ,对远程应用来说是一个代理,附属于企业。

工厂:所有预定义的关联到企业的工厂

用户:最后更改信息的用户只显示

最后更改日期:这个信息被最后修改的日期只显示

怎样创建企业定义:

1.点击企业在Modeling 标签上

2.点击NEW

3.输入企业名称

4.输入可选信息根据你的业务需求

5.点击SAVE

定义工厂

工厂是任何根据目的分割的部门或者小组,一个企业包含一个或者更多的工厂它经常代表物理工厂建筑,但是也能代表企业本身,或者公司里的一个大部门

工厂定义可以包含一个企业和位置的参照

当定义一个工厂时候,注意工厂包含可选模型定义企业,工厂日历,分发规则,培训需求组,和打印队列。

工厂是:一个可选的字段在定义员工,企业,工单,货运和目的地的时候。是一个可选的字段在大多数的事务中。注意工厂定义能关联WIP信息如果他从一个容器定义中关联字段,相关信息见WIP Tracking手册。

如下窗口创建工厂定义

工厂窗口字段的定义:

工厂名称独立的名字必须字段

描述工厂的描述可选字段

注释关于工厂的任何注释可选字段

企业在模型层级中的最高级,如果填写完成,会出现在企业定义的工厂字段

工厂日历日历用于翻译时间戳当一个事务被表现成一个特定的生产日期和轮班

调度规则调度规则实例的列表,使用这个域来为工厂参考一个特定的调度规则

培训需求组一个必须的培训组在一个用户关联到工厂之前,是被授权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打印队列将被用来打印NCR(不合格)标签的网络打印机的名字

容器号码规则下拉列表包含系统中所有的标号规则定义,当启动容器时候,对于自动编号,使用这个字段来关联一个号码规则,如果一个产品或者容器级别也是被容器参考,共产参考是被最后使用的。

位置网格表格确定了工厂里的位置的细节,位置是可选的除非需要位置是在Designer里面选择的。

电子签名表格确定了带电子签名需求的事务的细节。关于设置和使用电子签名的信息参考Electronic Signatures User Guide

NCR标签表格确定了带不合格品标签打印需要的事务的各种细节设置和使用标签打印请参考Label Printing User Guide手册

用户最后修改这个信息的用户只显示

最后修改日期最后修改信息的日期只显示

怎样创建一个工厂定义

1.点击工厂在Modeling标签上

2.点击NEW

3.输入工厂的名称

4.根据你的业务需求输入可选信息

5.点击SAVE

增加位置

位置定义在工厂里的物理位置能像单独位置一样高级这个位置定义整个工厂或者像等候区中的每个容器单个位置一样的特殊

每个容器包括位置属性用来指明容器的物理位置和生产报告(例如在制品)。位置不是单独定义的他们是在工厂中定义的

注意:在定义工厂,资源组和货运目的地时位置是一个可选的字段

位置在大多数事务中是可选字段

怎样增加一个位置

1.在工厂页面中点击位置表格中的ADD 一个空白行就出现在表格中

2.在表格的相应的框中输入位置名称和描述

3.点击Status列,点击这个位置的现在状态,激活或者不激活

4.点击保存

定义组织

组织是一个为了处理和作报表目的而分割开来的业务实体。组织没有关联到企业和工厂。

组织对于CAMSTAR 企业平台的安全管理是必须的。在设置安全管理时候至少需要一个组织。Camstar企业平台安装后默认带了一个Corporate的组织。

员工分配权限通过所关联的角色(工作功能)在组织的内容中,和谐关联决定了员工的系统权限。

作任何动作,用户必须有组织中的一个角色,直接或者间接通过角色传播。

关于员工登录参考S ystem Administration Guide

当定义一个组织时候

组织包含这些可选模型定义,事件等级规格,分类处理(分类规格),电子签名,编码规则,界面参数,SMTP传输,通知时间,质量报表配置。

在定义帐号和角色的时候组织是一个可选的字段

组织窗口

使用组织窗口来定义组织,可能是层级的组织,指定组织的处理标准。

注意在组织窗口中的几个表格是用与指定CAMSTAR 质量处理标准参考Quality Modeling Guide

组织窗口字段定义

组织名独立名字

描述组织的描述

备注关联到组织的备注

父组织预定义的组织列表,只有在定义一个子组织才选择一个父级的组织

组织编号组织的FDA注册号码系统可以使用这个号码来产生规则报表号码由以下组成组织ID 4位的年份, 5位的顺序号。

门户主页用于Camstar Quality.显示在门户中的这个组织的主页

事件等级规格图用于Camstar Quality. 事件等级子分类和故障模式组独特组合

种类处理图用于Camstar Quality. 关联到这个组织的分类规格

电子签名用于Camstar Quality 带电子签名需求的质量处理

编码规则用于Camstar Quality 分配到某个质量记录的编号模式所有编号规则显示在表格中,对于任何编号规则的类型。

怎样定义组织

1.点击modeling或者security标签页上的Organization

2.点击NEW 出现组织窗口

3.在组织名称字段中输入组织的名称

4.如果可以,从父组织列表中选择组织的上级

5.如果可以,输入站点的FDA注册号码在组织号码字段中

6.输入可选信息根据你的业务需求。

7.点击保存,系统保存组织并显示一个信息指出组织已经成功增加。

怎样修改一个存在的组织

1.在modeling挥着security标签中点击组织

2.选择一个存在的实例,出现组织窗口,显示选中实例的信息。

3.作必要的修改

4.保存

定义员工

员工是在系统中执行活动的一个用户,比如维护建模定义,做查询,管理系统安全性,执行车间事务。系统管理员使用CAMSTAR安全管理特征来给员工分配权限,他们可以访问这些活动。

定义员工可以不用帐号,但是这些员工不能登录。他们能作为员工输入执行一个容器或者资源事务。比如一个管理者(带活动目录帐号和相应的权限)能登录到WEB APPLICATION 访问Start 窗口。员工姓名记录在启动窗口可以是管理员或者其他员工,无论是谁事实上执行启动容器的工作。这个员工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活动目录。

对于每一个员工,会话值可以被设置来限制一些执行事务的人的视图。员工只看到他应该看到的功能,对于搜索窗口来说有更加短的值列表。这个限制了搜索时间,减少了出错误的机会。

安全模型

CAMSTAR企业平台的安全模型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系统管理员分配角色会员资格到一个员工来控制员工对所有或者部分系统的访问。当你指定一个主要的组织和角色资格给一个员工,你就正在给员工设置安全权限。执行任何的动作,用户必须有组织中的一个角色,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通过角色传播。

角色在ROLE窗口中定义。你可以分配角色资格在employee窗口或者role窗口。然而你可以只给ROLE窗口的那个角色分配权限。

System Administration Guide包含一章安全管理。讨论了权限类型和模式,怎样验证和授权,用户权限是怎样验证。

默认员工

Camstar企业平台提供三个默认的员工姓名:CamstarAdmin,Administrator,InSiteAdmin。这些员工姓名用于Web Application最初的登录

为了第一次能够登录到系统,至少其中一个默认帐号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活动目录用户。

如果你想要使用一个不同的帐号来管理安全功能,用CamstarAdmin登录,为每个员工创建一个员工定义。

CamstarAdmin帐号可访问Camstar 质量门户其他2个默认登录时候没有。在Employee窗口CamstarAdmin能够使用门户菜单定义字段分配默认门户菜单到其他2个帐号。

当定义员工时候注意员工包含这些可选建模定义:组织,字典,电子签名。角色组,工厂,菜单定义,门户菜单定义,培训计划,操作和工作中心。员工包含必须的模型定义,角色。员工是一个可选字段,在所有容器事务和在所有资源事务中。

创建员工窗口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制造业园区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的扩张、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制造企业更多的业务与网络绑定,网络与业务、用户、终端需深度融合协同运作,才能更好的共同支撑企业的运维与业务部署。而传统的制造业园区网络所呈现出的多种业务的分散网络和数据隔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制造企业全球化的业务拓展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业务应用,需要企业通过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云制造、物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对制造园区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业务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复杂度的提升需要更加专业的规划部署和更加精细化的运维策略; 传统安全防护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安全防护薄弱环节,无法真正满足目前企业客户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终端的多样化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制造企业网需要能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方便接入; 制造企业网络需要承载关键业务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营,可靠性要求高; 制造业企业网络需要建立高效和简洁的网络,避免冗余设备、链路带来的能耗; 制造业园区网络经常面临覆盖范围、区间、带宽、业务属性的调整,园区网络需要能够平滑地适应这些调整。

在“云制造”和“物联网”时代,为了助力制造业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加速全球化和信息化运营改革,长期致力于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制造业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解决用户在制造业企业园区网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方案概述 制造业统一互联解决方案为全IP承载的统一网络架构,在网络汇聚层将办公、安防、通信、生产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各网络相对独立并通过核心汇聚网互通;企业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方案为客户带来网络建设成本、效率和体验上的最佳平衡,让网络像供水、供电一样,随需而用。 制造业园区互联解决方案

人脸识别项目规划方案

人脸识别项目商业计划书 一、人脸识别理论基础: 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应用领域。在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中,面部解锁、上班打卡、机场安检等一些场景被不断尝试,成为人脸识别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二、人脸识别项目的分析 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并在未来十年内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项目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势必会倒逼信息安全标准的不断升级,因此包括身份证以及电子护照等证件的升级换代 势必会给人脸识别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人脸识别项目的应用 目前英飞拓人脸识别项目系统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模型选择算法,提供人脸布 控、人脸比对、以图搜图、轨迹跟踪、白 / 黑名单管理等核心业务功能,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点,可实现重点监控区域人员的快速查找。 1、平安城市:延安市公安局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延安市公安局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项目是由延安市公安局负责牵头建设的市府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作为市政

府数字延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在视频监控系统和“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扩建改造为涵盖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用的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经过多轮的测试和评估,英飞拓高清数字前端摄像机顺利应用于该项目。该项目共计使用英飞拓高性能200万数字高清摄像机240余套。 2、交通地铁:重庆地铁1号线线路全程采用英飞拓生产的摄像机,包括站台监控,车站监控,车厢监控等。警方将采取实时监控,提高应急指挥效率,为市民打造最安全的地铁。固定点视频和移动视频监控相结合,对进入轨道和车厢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最大限度提高应急指挥效率。

工厂智能化设计规范

目录 1.1 工程概况 (2) 1.2 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 (3) 1.3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 (4) 1.4设计原则及子系统设计 (6) 1.4.1 数据通信系统 (8) 1.4.2融合通信系统 (9) 1.4.3综合布线系统 (9) 1.4.4安全防范系统 (12) 1.4.5一卡通系统 (14) 1.4.6公共广播系统 (16) 1.4.7信息发布系统 (18) 1.4.8智能会议系统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20) 1.4.9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1) 1.4.10机房工程 (22) 1.4.11信息化建设PDM/CAD/CAM/ERP软件建设 (25)

1.1 工程概况 厂区主要建设功能分布情况: 一:生产区:共约151472平方米; 含第一联合厂房 第二联合厂房 第三联合厂房 第四联合厂房 二:动力辅助区: 含综合站房 油化库 地磅 废屑打包处理站 三:生活辅助区 含倒班宿舍 餐厅 四:厂前区域 含科技大楼 食堂 地下停车库等 通过建立安全完善的企业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实现产品设计、行政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提供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办公自动化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以CAD/CAM/CAPP/CAE/PDM为主的设计/工艺/制造系统,实现产品开发的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建立网络系统(含综合布线)和数据库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

1.2 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 本次项目的设计部分为: ?一:信息设施系统 1.1通信接入系统 1.2语音通信系统 1.3通信网络系统 交换机系统 服务器系统 存储与备份系统 网络安全与认证 无线局域网 网络管理平台 ?二: 无线信号覆盖系统 ?三:综合布线系统 ?四:有线电视系统 ?五:会议系统 ?六:有线广播系统 ?七: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八:建筑设备监控与能源管理系统 8.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含冷热源与空调控制系统 给排水监控系统 动力监控系统 电梯监测系统 8.2:能源管理系统

面向制造业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一、前言 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的生产线都建立了自动化监控系统,这样的系统通常能很好地解决设备运行和操作的问题,但是通常也会遇到许多挑战,譬如再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是否希望:对生产参数(比如产出率、性能、质量等)进行详细的组合比较,从不同方面来评价生产线的性能。 跟踪分析每一个班次的OEE统计和生产绩效,发现并解决和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 设备在线监测,分析历史数据提供设备预警,降低非计划停机率。 在工厂的内部网上发布生产信息并持续更新,授权用户都能方便而且安全地访问,并获得个性化的报表和实时信息。 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将帮助您实现希望,使企事业建立和完善智能工厂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您只需少量的投入就可轻松获得收益。

基于力控工业信息化产品和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58975.html,框架的工厂智能系统 二、系统构成 1.综合数据集成平台 结合数据集成平台是基于三维力控pSpace企业实时历史数据库、pFfieldComm通讯网关技术和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主要包括统一的生产线数据模型、生产管理业务模型。通过集成在pFfieldComm通讯网关中新一代的DAServer,可以通过工业标准的 OPC/DDE/IOServer 连接包括PLC/PAC/DCS等成百上千的现场控制系统和设备,统一地集成到pSpace企业实时历史数据库中。 2.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跟踪管理、实时监控、产量统计、运行记录、物料管理等。从而降低材料损失,改善准时发货能力;通过连续的分析,增强生产能力与订单之间的同步性。 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KPI OEE实时计算、SPC实时统计、员工绩效实时统计、停机分析、瓶劲工位优化、历史数据查询、个性化定制图表和报表等。通过这些强大而容易的分析工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从而持续地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绩效。 4.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设备保养管理、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管理等。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设备的集成管理和可视化管理。并通过分析评估,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管理,减少停机损失。 三.系统特点 1.统一的数据服务 构建在https://www.360docs.net/doc/8d7858975.html,框架之上,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服务,主要包括ERP系统数据支撑和基于WEB服务的统一数据访问。授权用户能以Web方式通过企业网安全地访问不断更新的生产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报表。 2.生产可追溯性 通过实时数据库提供每秒2万个数据点的高速更新和海量的存储,并能支持对数据的各种复杂的查询,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追溯。 3.强大的开放性 通过标准关系数据库接口(ODBC,OLEDB)实现与ERP及其他MIS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制造业园区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的扩张、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制造企业更多的业务与网络绑定,网络与业务、用户、终端需深度融合协同运作,才能更好的共同支撑企业的运维与业务部署。而传统的制造业园区网络所呈现出的多种业务的分散网络和数据隔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制造企业全球化的业务拓展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业务应用,需要企业通过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云制造、物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对制造园区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业务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复杂度的提升需要更加专业的规划部署和更加精细化的运维策略; 传统安全防护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安全防护薄弱环节,无法真正满足目前企业客户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终端的多样化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制造企业网需要能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方便接入; 制造企业网络需要承载关键业务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营,可靠性要求高; 制造业企业网络需要建立高效和简洁的网络,避免冗余设备、链路带来的能耗;

制造业园区网络经常面临覆盖范围、区间、带宽、业务属性的调整,园区网络需要能够平滑地适应这些调整。 在“云制造”和“物联网”时代,为了助力制造业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加速全球化和信息化运营改革,长期致力于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制造业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解决用户在制造业企业园区网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方案概述 制造业统一互联解决方案为全IP承载的统一网络架构,在网络汇聚层将办公、安防、通

人脸识别闸机解决方案

玺瑞(SYRIS)人脸识别闸机解决方案 一、人脸识别技术优势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公安系统、海关系统、安保系统、银行系统等。 1.1人脸识别技术拥有四大优势 非接触性 人脸验证的过程不需要和设备、终端接触,这与指纹、打卡方式完全不同。体验感强,设备应为不会被频繁触碰,稳定性高,故障率低。 自然性

人类识别物体特征第一感知就是通过眼睛的感官传递回大脑,人脸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人类感官回传大脑的过程,所以人脸识别相较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在使用和体验上更加的自然,且不需要其他物体特征,不会发生丢失、被复制等问题。 识别速度快精度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固定样本库对比下,人脸识别速度已经可以提升至0.3秒/人次,且不同角度、佩戴眼镜、化妆等改变面貌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调整人脸识别算法来修正比对数据。 人脸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数据源 通过大量区域内人脸识别、比对,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可以完全掌握特定对象的行为轨迹或特定人群的活动范围,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完全交由云计算、大数据系统来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人脸识别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最热门的技术门类和方向,推动各行各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用机器替代人工,极大程度改善和推动社会化行为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1.2人脸识别门禁应用的优势 采用人脸识别门禁,相较于其他识别方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无需接触识别设备 自然步态及速度 解放双手 无需特意配合 丢失、忘带识别卡的情况不再发生

人脸识别闸机解决方案

玺瑞(SYRIS)人脸识别闸机解决方案一、人脸识别技术优势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公安系统、海关系统、安保系统、银行系统等。 1.1人脸识别技术拥有四大优势 ●非接触性 人脸验证的过程不需要和设备、终端接触,这与指纹、打卡方式完全不同。体验感强,设备应为不会被频繁触碰,稳定性高,故障率低。 ●自然性 人类识别物体特征第一感知就是通过眼睛的感官传递回大脑,人脸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人类感官回传大脑的过程,所以人脸识别相较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在使用和体验上更加的自然,且不需要其他物体特征,不会发生丢失、被复制等问题。 ●识别速度快精度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固定样本库对比下,人脸识别速度已经可以提升至0.3秒/人次,且不同角度、佩戴眼镜、化妆等改变面貌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调整人脸识别算法来修正比对数据。 ●人脸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数据源

通过大量区域内人脸识别、比对,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可以完全掌握特定对象的行为轨迹或特定人群的活动范围,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完全交由云计算、大数据系统来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人脸识别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最热门的技术门类和方向,推动各行各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用机器替代人工,极大程度改善和推动社会化行为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1.2人脸识别门禁应用的优势 采用人脸识别门禁,相较于其他识别方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无需接触识别设备 ●自然步态及速度 ●解放双手 ●无需特意配合 ●丢失、忘带识别卡的情况不再发生 ●最新的人脸识别门禁可采用3D防伪、近红外活体检测技术,从而实现验证 的安全性,杜绝了伪造、假冒、蓄意欺骗验证等安全漏洞。 二、SYRIS人脸安防系统设计 2.1公司介绍 玺瑞(SYRIS)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于1990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中市,专业研发及生产高科技保安系统产品,并以SYRIS自有品牌营销全球,更秉持着「生产品质最好的产品,满足客户最高的需求」的品质政策,使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品质皆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成为保安及门禁系统的领导品牌。 2.2人脸系统概述 玺瑞(SYRIS)人脸门禁系统实际上是将传统孤岛式的刷卡门禁终端通过以太网数据链路进行连接,结合云计算平台,让每一个终端设备不再是孤岛,采用新的人脸识别技术代替刷卡,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可与OA、人力资源、行政等系统对接,从而创造出门禁系统新的服务价值。 智慧门禁系统可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 标准化原则

小区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设计2018-11-30

实用 小区人脸识别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背景概述 (3) 2人脸识别应用优势 (3) 3设计原则 (4) 4设计依据 (5) 5系统组成 (6) 6主要功能 (11) 7产品特点 (12) 8规格参数 (14) 9客户端功能 (16) 10小区应用场景 (17) 10.1新疆庭院化社区 (17) 10.2智慧小区 (18) 11案列 (20)

1背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居住首选,而门禁系统在安居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的门禁系统主要以卡类设备、视频门禁、指纹设备或密码设置为主,这些识别方式都要求人员近距离操作,当使用者双手被占用时则显得极不方便,同时也带来卡片或密码丢失、遗忘,复制以及被盗用的隐患和成本高的问题,而指纹识别,被网上的指纹套破解了“密码”,更让人觉得惶恐不安。 为切实解决小区门禁系统存在的问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及高清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成熟,我司立足实际需求,针对小区门禁操作不便、卡片易丢失容易被复制、密码容易忘记等问题,推出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高速芯片作为识别算法的运行硬件平台,通过出入口的身份证信息采集、实时人脸抓拍识别和人证比对,从而实现人证合一验证。并针对小区实现固定人员刷脸通行,访客人员登记后刷脸通行或刷身份证人证比对成功后通行,解决固定人员通行时需要刷卡或遗忘密码的问题,人证比对失败人员则需要小区管理人员确认后手工放行。 2人脸识别应用优势 人脸识别技术特指利用比较不同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最新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处理,根据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一直的人脸进行对比,配合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确认具体人员的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在人员身份识别方面的应用优势与特点: 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

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东南创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6月13日

目录

一、概述 1、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人口流动性也大大增加,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传统侦查工作方式中,多采用人工排查的方式,要排查重要场所人员身份,和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固定区域,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遗漏等情况,排查效率大打折扣,同时给公共安全防范和社会维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切实解决重点复杂区域社会治理难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及高清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成熟,我司立足实际需求,针对复杂区域流动人口多、身份难以核查、人员来访不易管理的局面,推出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高速芯片作为识别算法的运行硬件平台,通过出入口的身份证信息采集、实时人脸抓拍和人证比对,从而实现人证合一验证。并针对不同场所实现固定人员刷脸通行,访客人员人证比对登记,解决固定人员每次需要刷证或输入密码的问题,人证比对失败人员则需要安保人员或工作人员人工确认后手动放行。 2、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技术先进、深度学习算法、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易用的以及符合人机交互的;方案设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二、系统介绍 1、系统组成 人脸识别系统由人证识别终端、通道闸、人脸识别管理客户端及平台组成。 人脸识别系统拓扑图 2、人脸识别特性 人脸识别系统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脸图像采集模块、动态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查找、身份比对、身份确认、执行机构和记录平台等,并通过一脸通平台判断人员身份及权限,开放相应的区域,保留人脸通行记录事件,并根据相应的权限命令各子系统作出响应,例如固定客户通道自动放行,访客只允许进入指定楼层等。 人脸识别一体化终端使用世界领先的人脸检测、识别算法(FDDB与LFW世界前三),将其运行在高性能嵌入式平台中,配合200W像素的摄像头,终端实现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与人脸识别,并可在屏幕上呈现相应的反馈。 本产品能够同时识别5个人,光线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最远能识别5米远的人脸,人脸跟踪与检测耗时20ms左右,人脸特征提取耗时200ms左右,人脸比对耗时左右,对光

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解决处理办法

深圳亿维 人脸检测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设计依据 (2) 1.3 设计原则 (2) 1.3.1 先进性 (2) 1.3.2 实用性 (2) 1.3.3 易用性 (3) 1.3.4 扩展性 (3) 1.4 用户需求 (3) 第2章系统方案 (5) 2.1 系统结构 (5) 2.2 系统功能 (7) 2.2.1 营业网点监控功能设计说明 (7) 2.2.1.1 ATM机监控 (7) 2.2.1.2 营业厅大门监控 (7) 2.2.1.3 营业厅监控 (8) 2.2.1.4 监控室 (8) 2.2.2 智能化 (8) 2.2.3 集中管理(联网模式) (9) 2.2.4 网络连接 (9) 2.2.5 人脸采集的现场因素分析 (10) 2.2.5.1 安装方位 (10) 2.2.5.2 镜头焦距 (10) 2.2.5.3 光照 (10) 2.2.5.4 场景复杂程度 (11) 2.2.5.5 人员的姿态和服饰 (12) 2.2.6 扩展与升级 (12) 2.3 系统构成 (13) 2.3.1 亿维锐创智能监控主机 (13) 2.3.1.1 功能特点 (13) 2.3.2 亿维锐创智能视频叠加器 (15) 2.3.2.1 功能及特点 (15) 2.3.2.2 系统参数 (15) 2.3.3 远程管理软件(联网模块) (16) 2.3.3.1 远程运行状态监控 (17) 2.3.3.2 远程录像检索回放 (17) 2.3.3.3 远程人脸检索查看 (17) 2.3.3.4 远程实况监看 (17) 2.3.3.5 系统维护 (18) 2.3.3.6 典型应用 (18) 2.4 配置选型 (18) 2.4.1 主要硬件 (18)

校园人脸识别安全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一、前言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商业性的人脸识别系统逐渐进入市场,但是,这些技术和系统离实用化都有一定距离,性能和准确率也有待提高。 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后,这一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非常容易隐蔽使用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逐渐成为国际反恐和安全防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人脸识别在中国的市场,也经历着迅速的发展,而且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主要原因为: 1、科技的进步 国际上,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举办的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 2006,通过大规模的人脸数据测试表明,当今世界上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比2002年的FRVT2002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10倍),而对于高清晰,高质量人脸图像识别,机器的识别精度几乎达到100%。在我国,近年来科技界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认识到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国家政策对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得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应用需求的增加 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的犯罪手段使得人们对各种场合的

安全机制要求也近乎苛刻,各种应用需求不断涌现。人脸识别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归功于生物识别需求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从需求上来说,除 - 2 - 了传统的考勤、门禁等应用外,视频监控环境下的身份识别正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即在一个较复杂的场景中,在较远的距离就识别出特定的人,这显然是其它生物识别方法所欠缺的,而人脸识别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二、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上的一些违法犯罪事件也日渐影响到学校校园。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的学习、校园生活安全一直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园安全建设尤其重要,中小学校师生均属于安全防卫能力较弱的群体,大部分中小学生尚未成年,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牵动着家庭的幸福,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据社会调查显示,造成中小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来的侵害造成的,包括冒领接走、被

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一、概念:什么叫智慧工厂 美国ARC总结:以制造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并考虑了原材料、能源供应、产品销售的销售供应,提出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供应链这三个维度来描述工程师的全部活动。 通过建立描述这三个维度的信息模型,利用适当的软件,能够完整表达围绕产品设计、技术支持、生产制造已经原材料供应、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所有环节的活动。 实时数据的支持,实时下达指令制导这些活动,全面的优化,在三个维度之间交互,我们叫数字化工厂或智慧工厂。

CPS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构成了智慧工厂 信息物理系统(CPS) 计算和物理过程的整合集成:计算机和网络对物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CPS 是工程系统,由一个嵌入在物体中的计算和通讯的内核,以及物理环境中的结构所监测和控制。

二、智慧工厂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和服务网是智慧工厂的信息技术基础。 与生产计划、物流、能源和经营相关的ERP、SCR、CRM等,和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PLM处在最上层,与服务网紧紧相连。 与制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控制、调度、排产等相关的PCS、MES功能通过CPS 物理信息系统实现。这一层和工业物联网紧紧相连。 从制成品形成和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的维度,还需要具有智慧的原材料供应、智慧的售后服务,构成实时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 智慧的原材料供应和售后服务,需要充分利用服务网和物联网的功能。

三、智慧工厂的构成 智慧工厂由许多智能制造装备、控制和信息系统构成。 智能制造装备有许多智能部件和其他相关基本部件构成 现实,工程技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不是十分成熟,没有广发推广应用。数字化工厂可理解为: 1、在生产制造的维度发展基于制造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套装置 2、将他们纳入企业业务运营系统(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管理之下 3、建立完善的CAD、CAPP、CAM基础上的PDM、PLM,并延伸到产品售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智慧工厂产品 ■运维管理产品 λ集成质量信息管理系统(IQS) λ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xx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xx年6月13日

目录 一、概述 (3) 1、背景分析 (3) 2、设计原则 (3) 二、系统介绍 (4) 1、系统组成 (4) 2、人脸识别特性 (4) 3、主要功能 (6) 4、产品特点 (6) 三、主要设备介绍 (7) 四、公司简介 (9) 五、售后服务 (11) 1、维修技术人员情况 (11) 2、维护服务 (11) 3、维修服务及应及维修时间安排 (11) 4、售后服务流程 (12) 5、以下情况不属保修范围 (12) 6、更新改进服务 (12) 7、建立用户档案,完善产品质量 (12)

一、概述 1、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人口流动性也大大增加,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传统侦查工作方式中,多采用人工排查的方式,要排查重要场所人员身份,和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固定区域,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遗漏等情况,排查效率大打折扣,同时给公共安全防范和社会维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切实解决重点复杂区域社会治理难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及高清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成熟,我司立足实际需求,针对复杂区域流动人口多、身份难以核查、人员来访不易管理的局面,推出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高速芯片作为识别算法的运行硬件平台,通过出入口的身份证信息采集、实时人脸抓拍和人证比对,从而实现人证合一验证。并针对不同场所实现固定人员刷脸通行,访客人员人证比对登记,解决固定人员每次需要刷证或输入密码的问题,人证比对失败人员则需要安保人员或工作人员人工确认后手动放行。 2、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技术先进、深度学习算法、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易用的以及符合人机交互的;方案设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用友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1用友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在工业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用友致力于向制造业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全景如下: 整体解决方案由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产业链互联三个层面构成,前两个层面立足 于企业自身,以智能工厂为建设目标,实习企业机体自身的智能化,而产业链互联则是以互 联网技术为基础,将企业融入到产业链的整体生态环境中,逐步实现制造资源的服务化和云 化,并与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协同互动,实现企业的智慧化。 智能制造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本方案以智能工厂为建设目标,特指以物联网、互联 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集成各类制造资源,通过对生产制造及物流系统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制造过程、物流驱动、控制模式、决策方式等方面的智能化,构建起体系化的智能化 的制造系统,打造数字化、透明化的智能工厂。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如下: 1.1智能数据采集平台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是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平台,是衔接生产物流现场与智能制造系统的 接口平台,主要功能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产品、设备及控制系统,建立智能制造系统与生 产现场之间的通路,向智能制造系统提供生产现场实时数据并接收智能制造系统发出的指令。同时,通过统一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将不同的现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数据信息 整合在一起,从而为生产现场的协同、柔性、高效提供可能。

物料标识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依赖于生产现场的智能化, 主要表现在现场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的智 能化改造,具体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 用数字化智能化可编程控制设备替换传统设备, CNC 设备及机器人的使用逐步普 及,一方面使生产线更加柔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运行状态数据; 传统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通过加装位置、温度、压力、计数等各类传感器改造现有 设备,使现有设备达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满足读取及监控的需求; 在设备及产线旁加装终端电脑(工业平板电脑) ,部署终端应用以方便人工采集设 备运行及加工数据。 让加工检测运输等设备及软件系统能够认识物料是实现智能数据采集的另一项基础工 作,因此,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标识物料,标识的载体可以是一维条码、二维条码、 RFID 芯片、IC/ID 卡等,其中,以 RFID 为代表的非接触主动采集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标 识物料的方式也可以是单品身份证或批次流转卡, 对于课题研制产品、技术验证产品及主体 单位需求的定型量产产品,要实现单品身份证管理,并且达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于 量产民品,可根据需要选择采用单品身份证或批次流转卡管理。 基础网络构建要求能够覆盖整个生产及物流现场, 采用无线网络及有线网络,物理隔离 涉密网及非涉密网,通过网络总线接入及分布式部署的方式, 将各类设备集成到统一的网络 之中,具体的网络建设规划可参考本规划的专门章节。 设备集成可通过访问设备实时数据库、 PLC 嵌入式系统等方式,通过开放的输出端口 读取所需的设备运行数据。智能设备一般都有开放的对外接口,可通过串口、 USB 端口直接 访问硬件系统,或者通过开放的服务接口访问设备的控制系统, 但这类接口的访问和集成目 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分别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完成。 通过数据采集平台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需要存储在服务器上以备其他应用使用, 而数据 采集平台获取数据往往具有大数据量及高并发的特点, 因此,在数据库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 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充分利用目前互联网应用中数据存储的实现技术, 更好的支 撑应用需求。 智能数据采集平台是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平台,所有智能制造的应用都依赖于数据采 集,只有对现场情况的充分掌握才能确保各类智能化应用有准确的数据输入和及时准确的信 息反馈,从而实现业务管理的闭环。 1.2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智能运营管理平台构建在智能数据采集平台之上, 所有管理都必须以数据为基础, 由数 据来支持管理决策。而智能运营管理的范围涉及企业自身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而且呈现出 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基础网络构建 设备集成及 取数接口开发 数据存储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解决方案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解决方案 一、人脸识别行业背景 严格规范的员工考勤管理是现代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 而传统的以打卡、刷卡为代表的考勤产品,存在着替代打卡,效率低下,不易统计,管理和使用维护成本高等弊端。 指纹识别产品在考勤中的大规模应用,部分解决了代打卡的问题,但是超过5%左右的人群天生指纹很浅,无法用指纹识别。指纹考勤产品在天气干燥或者换季的时候,识别困难,由于必须接触,就给细菌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载体。 人脸识别是对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随着欧美发达国家人脸识别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后,人脸识别迅速成为近年来全球的一个市场热点,它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非接触,智能交互,用户接受程度高。 ◆直观性突出,符合人“以貌识人”的认知规律。 ◆适应性强,不易仿冒,安全性好。 ◆摄像头的大量普及,易于推广使用。 ◆人脸识别杜绝代打卡 ◆方便快捷识别时间少于1秒 ◆非接触更卫生不怕细菌传播 ◆通讯方式 U盘、网络

综上所述,人脸识别被人们称为最自然、最直观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二、人脸识别技术介绍: 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分为二维人脸识别、三维人脸识别两大类。二维人脸识别是基于人脸平面图像的,但实际上人脸本身是三维的,人脸平面图像只是三维人脸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丢失一部分信息,因此,二维人脸识别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一直受到环境光线、姿态、表情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三维人脸识别是基于三维人脸图像的,从理论上讲具备一些三维图像信息的技术优势,但一直存在采集设备昂贵,采集系统复杂,存储度高,人脸重建算法很复杂,识别速度较慢等缺点。 中控人脸识别+指纹考勤机在人脸识别方面采用了“双目立体”人脸识别算法,专用双摄像头,就好像一个人的一双眼睛,既保留了二维人脸识别简单的优点,又借鉴了三维人脸识别的部分三维信息,识别性能达到国际一流,识别

最新版智慧社区人脸识别项目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人脸识别项目 解决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1.1 应用概述 (3) 1.2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5) 1.3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应用目的 (5) 1.4 人脸识别的应用 (7) 2 主流厂商解决方案 (10) 2.1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10) 2.2 **科技有限公司 (15) 2.3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7) 3 其他厂商解决方案 (18) 3.1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8) 3.2 深圳市**智科技有限公司 (23) 3.3 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24) 3.4深圳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5) 4 **小区人脸识别项目需求 (42)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居住首选。而门禁系统在安全的居住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的门禁系统以卡类设备、指纹设备或密码设置为主。这些识别方式都要求人员近距离操作,当使用者双手被占用时则显得极不方便,同时也带来卡片或密码丢失、遗忘,复制以及被盗用的隐患和成本高的问题。而指纹识别,被网上叫座的指纹套破解了“密码”,更加让人觉得恐慌不安。如何使小区的门禁系统真正实现安全性、智能性、便捷性,成为所有公民最期待的事,而此时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问世,真正解决了住户进、出及来访客人的管理,同时也对小区、楼宇防盗形成有效的高安全管理。 1.1 应用概述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就是把人脸识别技术和门禁系统相结合,通过对人脸的识别作为门禁开启的钥匙。它不仅免去了忘带钥匙或卡的烦恼,同时因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无需任何介质开门,而节省了不少成本,如人员变动不需要更换门锁、钥匙、IC卡等,只需要重新对人脸进行注册即可;另外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还可根据出入人员情况设置门禁权限,包括不同时间段,不同的门禁点等。 在小区门禁应用中,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由于操作简单、安全、便捷、智能,且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均可使用的特性,一直比“认卡不认人”的IC卡更具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初步解决方案提纲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初步解决方案提纲 一、确定改造内容 (一)“机器换人”改造(生产环节及工序改造、整条生产线改造)。 (二)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 二、制定初步技术方案 (一)建设内容初步方案 1.“机器换人”改造建设内容初步方案应包括:工程设计、设备研制(集成)、零部件采购及应用;以及设备自身状态和环境的自感知功能、故障诊断功能、信息通信及数据传送功能、自适应功能、运行数据采集分析功能的实现等相关内容。 2.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内容初步方案,其中: (1)流程型应包括: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与仿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以及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集成;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协同与集成等相关内容。 (2)离散型应包括: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

字化建模;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传感及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与分析、在线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管控中实现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工艺数据库平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等相关内容。 3.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内容初步方案,还必须提出平台框架、与相关系统集成等方案,具体参照《宁波市“3511”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和智能制造评判标准》中明确的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三种模式要求。 (二)工业软件应用初步方案,内容应包括:设计软件、工艺仿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业务管理软件、数据管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开发应用。 (三)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还需制定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初步方案。 三、提出改造的投资预算、项目建设期、设备及软件清单等。 四、提出改造后预计经济效益,包括:生产效率提高、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产品不良品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等。 五、提出如何提升内部精益化管理的初步报告。 附件: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需购置(研制开发)的设备、软件清单

小区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 小区人脸识别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1背景概述 (3) 2人脸识别应用优势 (3) 3设计原则 (4) 4设计依据 (5) 5系统组成 (6) 6主要功能 (11) 7产品特点 (12) 8规格参数 (14) 9客户端功能 (16) 10小区应用场景 (17) 10.1新疆庭院化社区 (17) 10.2智慧小区 (18) 11案列 (20)

1背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居住 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居住首选,而门禁系统在安居环境中起到的重 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的门禁系统主要以卡类设备、视频门禁、指 纹设备或密码设置为主,这些识别方式都要求人员近距离操作,当使用者双手被 占用时则显得极不方便,同时也带来卡片或密码丢失、遗忘,复制以及被盗用的隐患和成本高的问题,而指纹识别,被网上的指纹套破解了“密码”,更让人觉得 惶恐不安。 为切实解决小区门禁系统存在的问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 及高清技术、智能化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成熟,我司立足实际需求,针对 小区门禁操作不便、卡片易丢失容易被复制、密码容易忘记等问题,推出人脸识别 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高速芯片作为识别算法的运行硬件平台,通过 出入口的身份证信息采集、实时人脸抓拍识别和人证比对,从而实现人证合一验证。并针对小区实现固定人员刷脸通行,访客人员登记后刷脸通行或刷身份证人证比对 成功后通行,解决固定人员通行时需要刷卡或遗忘密码的问题,人证比对失败人员 则需要小区管理人员确认后手工放行。 2人脸识别应用优势 人脸识别技术特指利用比较不同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最新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 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处理,根据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 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一直的人脸进行对比, 配合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 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确认具体人员的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在人员身份识别方面的应用优势与特点: 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

人脸识别项目商业计划书

人脸识别项目商业计划书 、人脸识别理论基础: 随着国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 应用领域。在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中,面部解锁、上班打卡、机场安检等一些场景被不断尝试,成为人脸识别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理论基础一人工神经网络 豪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是对人脑的一种简单 模拟” >网络结构的局限性限制算法效果A 射II屮I E neuidl iimput 'hidden auitpLt I 脚硼layer l^nar

解决方案: 采用人脸识SU智能通关系统,由系统自 动对”票证人”合T1进行比对确认" 该解决方案: 1. 单人通关时间芥6秒; 2. 人脸比对准确率90%以上; 、人脸识别项目的分析 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并在未来十年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 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项目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 势必会倒逼信息安全标准的不断升级,因此包括以及电子护照等证件的升级换代势必会给人 脸识别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

人脸识别设备识别准确率已达到远高于人眼识别准确率的水平!且识别效率更高! >新茜曙什通关现场采集的测试数据「1000人「20005TJ人脸图像(相同人/不同人各1000对); >人眼识别准礎率:805% (20人识别取平均}; >机器识别准确率:92.3%. 三、人脸识别项目的应用 目前英飞拓人脸识别项目系统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模型选择算法,提供人脸布 控、人脸比对、以图搜图、轨迹跟踪、白/黑管理等核心业务功能,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 点,可实现重点监控区域人员的快速查找。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系统解决方案 1、应用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在中国的举办,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地包括国内数以百万乃至千万计的游客、官员、新闻记者、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类人士将集聚中国的场馆。与会人士中不乏企图制造事端、普通民众为之色变的恐怖分子,如何确保各种级别、各类型的运动会、会议或展会的安全、有序进行,已经成为摆在各组委会等机构面前的头等大事。 长期以来,与会人员凭门票、代表证、参展证等各类证件(凭证)在经过工作人员人工查验后即可进入会场。这种模式以低廉的代价为会场的管理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保障,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在相关人士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之后,条码、IC/ID卡、RFID等技术便逐步引入了大型会场的管理,原有的证件人工查验模式变为计算机系统的自动查验为主、人工为辅的查验模式,这一模式的改变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在应用上述技术后,证件伪造的难度也有了显著增加。应该说,上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场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但单凭证件的与会人员身份认证模式仍然存在证件存在被伪造的可能、证件可能被他人借用或冒用、证件遗失会给持证人带来极大的不便等问题。 人体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不可复制、不可假冒等显著特点,用于身份认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指纹、掌纹、虹膜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作为识别特征,人脸具有稳定、可靠、安全、便利等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人的面部特征是非常稳定可靠的,“携带”便利。面像也是用于区分人的首要特征。其次,人脸图像的采集非常方便,尤其是基于标准视频的图像采集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安防系统采用的都是可见光范围内的标准摄像头,完全满足人脸图像的采集要求,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或升级。人脸图像的采集是非接触式的,也不需要人主动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第三,与安防系统结合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最大效能的发挥现有监控系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