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临床气管切开患者案例、护理难点、护理措施及总结讨论

临床气管切开患者案例、护理难点、护理措施及总结讨论案例患者何某,男6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月”,2月前患者突发意识不清,被家人发现后立即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右侧脑出血量约127ml,急诊行开颅手术,术后因肺部感染严重行气管切开治疗,经治疗好转,急诊来我院。
既往史5年前患脑梗死,临床治愈,5年前行“冠脉支架植入术”。
入科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给与氧气吸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吸痰护理一次,气管套管痰液粘稠,护理后继续转入监护室给予治疗。
护理难点1 .患者痰液粘稠吸痰时可适当增加负压量吗?2 .负压量过大会不会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3 .患者外出检查为确保安全,气道湿化如何选择液体?如何保证湿化效果?护理措施气管切开患者自主咳嗽排痰能力常欠佳,应按需吸痰,严格操作规程,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并调整合适负压,负压过高易损伤气道内壁,过低则吸痰不充分,但反复吸痰亦会损伤气道,且吸痰时间过长易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次数不超过3、次,一般吸痰前、后通过输送100%氧气进行氧储备,以防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痰液的粘稠度调整负压,对于较稀薄的痰液,可以使用较低的负压,对于较粘稠的痰液,可以使用较高的负压。
在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降低负压。
如果在吸痰过程中发现痰液不易被吸出,可以适当增加负压;如果痰液被过度吸出,则应适当降低负压,单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o正常成人每日气道失水约200ml∕d而气管切开患者每日气道失水达800ml∕d以上,患者痰液粘稠及痰液引流不力,人工气道的内壁常因黏附痰液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0∙45%氯化钠溶液的湿化效果与0.9%氯化钠溶液及灭菌用水相当,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气道湿化、气体温度32-34°C.湿化液选择:生理盐水.无菌蒸储水.0.45%氯化钠、1.25%碳酸氢钠、药物湿化液。
重症监护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评价

重症监护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评价引言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监护室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本文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需求1. 呼吸道管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气管护理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 非侵入性呼吸支持:对于一些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非侵入性呼吸支持设备,如面罩或氧疗,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
3. 饮食管理: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人工饲养,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4. 皮肤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持续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5. 疼痛管理: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疼痛管理。
二、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评价1. 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后往往呼吸道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由于长期卧床和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2. 药物治疗效果:对于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3. 护理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计划,包括定期进行气道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
4. 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三、护理效果评价方法1. 临床观察法: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临床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变化,来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
2. 护理记录法: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患者的反应,以便进行后续评价。
3. 定量评价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学检查结果,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如血气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生肺部感染存在相 关性 ( P< 0 . 0 5 ) 。对上述 因素进行 多因素分析 , 结果 显示 , 气管切 开 时间的延长、 G C S评 分低 、 合并症 、 应用激素是脑外伤 患者 气管切 开手术后肺部 感染的独立危险 因素( P< 0 . 0 5 ) 。结论 : 在 临床 护理工作 中, 针 对上述危 险因素进 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
有得 到及 时治疗 , 会致使患者长期 昏迷 。气管切 开术是抢救
昏迷患者 的有效途径 。但实施手 术后 , 鼻腔 的空 气过滤系统
和气管 的纤毛等组成 的共 同的防御系统被破 坏 , 使 肺部容易
感染并 引起相关 的并发症 , 加重患 者的病情 。本 文研究 了脑
平均 年龄 3 2 . 3± 8 . 2岁 , 两组人 员的性别无 统计学意 义。感
中 国 高 等 医 学 教育
2 0 1 3年
第 9期
・
1 41 ・
脑 外 伤 患者 气 管 切 开 术 引起肺 部 感染 危 险 因素 分 析及 护 理体 会
曾 霞
( 舟 山 医院 , 浙江 舟 山 3 1 6 0 2 1 ) [ 摘要 ] 目的 : 探讨脑外伤 患者气管切 开后肺部 感染的危 险 因素及护理 对策。方法 : 选择 1 8 8例行 气
者的致伤致残率及死亡率 。有研究发现 , 进行气管切开术后
・
1 4 2・
中国 高 等 医学 教 育
2 0 1 3年
第 9期
表 2 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 因素分析
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护理进展

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护理进展【关键词】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护理气管切开是重症医学科抢救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措施。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或在气管切开前已伴有肺部感染,针对肺部感染护理管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由于护理人员不按操作原则,气道湿化不够形成痰痂,食物及反流,手卫生等进行护理干预及综述。
1危险因素气管切开抢救危重病人和进行气管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炎,肺不张的有效手段,而气管切开术后肺炎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也是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常见危险因素有:环境因素,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无菌观念不强,同时气管切开后天然屏障导致误吸,返流,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等。
2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管理及预防2.1对重症医学科所有护士进行气管切开后相关性肺炎培训。
同时对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病因,危险因素进行学习。
还要对提供照顾的所有人员学习。
如:护工、清洁工、实习生。
2.2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后肺炎病人应限制探视,要求家属进入病室时,指导家属正确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更换专用拖鞋。
用快速消毒剂消毒双手。
在探视过程中不能触摸患者气管切开伤口及覆盖纱片处。
每次探视只能入1人。
同时责任护士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3重症医学科为层洁净病房,床头柜床等物品则用500ml/l含氧消毒剂擦拭,2次/d,地面3次/d[1]。
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相对温度50-60%。
2.4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重要途径,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后应按照六步洗手法严格洗手,每张病床床头柜备有快速手消毒剂,供医护人员接触气管切开前后严格洗手,使用抗菌液洗手比用肥皂洗手,对降低院内感染更有效。
护理病人时应将每个病人的所有操作集中在一起,避免交叉感染。
2.5根据患者病情,病情稳定后应采半坐卧位,将床头指高30-0°,每天用糜蛋白酶4000u+0.9%20ml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死率均较高。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常见 的并发症 和
死亡原因之一 , 其发生常常影响病情和预后。我科 自2 0 0 6年 7月 ~20 0 9年 l 2月共 收住 6 8例 急性 脑梗 死 患者 , 中有 7 其
歪 向一边 , 时清除 口腔 内分泌 物。鼻饲时避 免快速 过量注 及
人 , 后保 持该 体位 1 2h再 恢复原 体位 , 鼻饲 ~ , 防止 胃 内容物
有效 的整体护理干预 。
发肺部感染患者 中, 内复发为 7例 , 2周 复发率 为 5 9 % , .8 治 愈 17例 , 0 治愈率 9 .5 。 14 %
二、 护理
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正确选用抗生素 , 密观 察 严
患者意识 、 面色 、 体温 、 呼吸 、 搏等生命 体征变 化 , 脉 监测血 氧 饱和度 , 高热时 给予物 理或 药物 降 温。 当 SO <9 % , 吸 a: 0 伴 气性 呼吸困难 时 , 应考虑病人是否有痰液阻塞 , 时给予吸痰 及
a , r n 预防缺氧窒息 , i 同时 向气道 内滴入湿化液 5—1 l以稀 Or , n
释 痰 液 , 于 吸净 。 利
例 占7 . 2 , 2 69 % 1 8d有 2 4— 6例 占 2 .2 22 %。其 中肌力 0~ 3
级 7 例 占 6 .8 。有 吞咽 功能 障碍 8 1 06% 9例 占 7 .7 60 %。年 龄 > 5岁有 9 6 2例 占 7 . 3 86 %。急性脑梗 死患者 并发肺部 感 染高峰时间为 3—1 。 4d 1 诊断标准 本 组全部病 例均符合 第 四届 全 国脑 血管 病会议修订 的诊断标准 , 且均经头部 C T或 M I R 检查证实 , 根
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护理进展

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护理进展摘要: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的外科手术,它可以拯救重症病人的性命,气管切开的作用是针对咽喉堵塞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呼吸困难,使患者可以快速地吸收空气,从而缓解窒息,拯救病人的生命。
在临床医学上,由于多种病因所致的呼吸系统损伤,急需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护理,致使患者的呼吸系统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免造成感染。
关键词:重症医学,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
引言:在护理重症肺部感染的病人时,使用气管切开的手术方法可以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救治,使病人保持呼吸通畅,维持生命。
然而,大多数肺部感染的病人,无论是在气管切开手术前,还是在气管切开术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因此,做好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目前,有关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工作也逐渐被大家所关注,所以,要强化对气管切开手术中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文章通过对气管切割术后发生肺内感染的相关风险进行了探讨,并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危险因素在某些危重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时,确保气管内部的吸痰功能是正常的,如此才能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的概率,这对降低肺不张的发病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气管切开手术后发生的肺部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气管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严格的灭菌知识,在做手术时,很可能会将细菌带入病人体内,导致病人的严重感染。
而且,由于气管被切断,病人的自然屏障被打破,很可能会引起病人的反流性和误吸,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感染率。
同时与病人本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关系,病人的抵抗力较差,也会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感染风险。
2.对气道穿刺病人进行肺感染的防治2.1开展危重病护理人员的有关训练护士要逐步地了解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等有关的内容和知识,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12 病原学检查 .
,
规用无 菌导管抽 吸送检病原微生物 ; l 例 IU患 对 8 C
者 消毒后 的气 管 内套 管进行 细菌学 监测 ; 操作 前 对 后 IU护理 人员的手样作细菌学监测 。 C
为要预防气管切 开术后 下 呼吸道感 染 的发生 , 首先 要注重 人的 因素 , 即要提 高护理 人员控 制感 染 的意
我 院开设 IU2年来 , C 气管切 开后 发生 的肺 部 感染 占医院感染 的首 位 , 发病 率 9.% 。IU 主要 13 C 收治危重病 人 , }操作多 , 多从 其他科室 转入 侵人 生 许 的病人往往合 并多 种基础疾 病 , 所携 带 的病 原 菌各 异, 且耐药菌株多 , 防和治疗带来一定 的困难 。 给预 气管切开术后感 染 的病菌 主要来 自机体 自身 , 类 这
病人 主要 由于基础疾病 的影响 , 抗力低 , 抵 造成人 体
微生物生态失衡 , 原来定 植在 口咽 部 的正 常 菌群 使
33 彻底消毒气管内套管 消毒后的气管内套管 . 培养 出致病菌 , 就存在内套 管清洗 、 消毒不彻底 的问
题, 可延长消毒时间, 煮沸时间由原来的 1 i 延长 0 n m 至 3 i, 0mn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 放人无菌容器 内, 携至床旁 , 安装气管内套管。 34 正确 掌握 吸痰 技术 吸痰 时 , 吸氧流量调 到 . 将
13 结果 .
2 3例气 管切 开患 者 ,1 发 生肺 部感 2例
染, 感染率 9.% , 13 和文献 报道相 似… 。从气管 切开 到发生感染的时间为 3~ , 7d2 中有基 础疾病 1 3例 2 例 , 5.% 。2 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全部 阳性 , 占 36 1 革 兰 氏 阴 性 杆 菌 占 6.% , 兰 氏 阳 性 球 菌 占 26 革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常反应 , 应予 以重视 , 对于脑梗死伴焦 虑抑郁症 的病人除抗 焦虑抑郁治疗外 ,积极有效心理 护理使患者感觉到有生存 的价值 , 使患者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 有利于调节患者免疫功 能, 战胜肺部感染 , 更有助于病情恢复。
根据 医嘱进行吸氧 、 保护脑 细胞 、 基础疾
染 的高 峰 时 间 为 卒 中发 生 后 2 1 。 年人 因膈 肌 萎 缩 , ~ 4d 老 肺
病治疗 ,根据痰培养结果采用不 同抗菌药物 ,包 括抗 真菌 类、 头孢 哌酮 类 、 诺 酮类 。 喹
2 结 果
泡 弹性及支气管上皮纤 毛运动减弱 ,使呼吸道 清除功能 障 碍 以及细菌的黏附素于上皮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增 高等原 因 更易发生感染。同时, 老年人 防御机能下降 , 常合并多器官 疾病, 程较长 , 病 病情 复杂 , 上生 活不 能 自理 , 加 咳嗽 、 咳痰 无 力 等 , 生 感 染 的 风 险更 大[]肺 部 感 染 的 发 生直 接 影 响 发 3。
11 临床资料 .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 8 6例 ,其 中男性 6 2
功能减弱,则气道 内的分泌物和误吸入气管 内的食物或异
物 不 能 及 时 清 除 咳 出, 致 肺 部 窒 息 。 易导 34 积极 的 心 理 护 理 脑 梗 死 伴 焦 虑 抑 郁 症 是 一 种 . 躯 体 疾 病伴 发 的严 重 心 理 反 应 ,而不 是 躯 体 疾 病 的 一 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讨 论
一
脑梗死 , 根据《 医院感染学》 制定 的医院感染标准 , 出现下述 项 目中三项以上者即可确立诊断 : ) f 出现咳嗽 、 1 咳痰 、 闷 、 胸 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 ) 闻及干湿性哕音 , (双肺 2 呼吸音减弱 和或不 同程度 的肺实变体征 ; ) ( 体温升高 ≥3 .c 伴有 白 3 75C, 细胞 计 数 ≥1 0×19 ; ) 胸 片 呈 炎 l改 变 ; ) 培 养 有 0 L f x线 4 生 (痰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李俊竹,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R 473.6
乾,李
霞,徐晓燕
A
手指;皮瓣;创面修复;护理 文献标识码
1004m188(2015)04JD43lJD2
doi:10.3969/j.issn.1004旬188.2015.04.034
手指皮肤缺损是骨科常见损伤,缺损后肌腱、骨质外露, 如治疗不当,后期会出现贴骨斑痕、肌腱严重粘连等问题。目 前,穿支游离皮瓣的临床护理方法主要以术后观察皮瓣血液 循环为主,往往对患者心理因素、疼痛、体位等对皮瓣存活的 影响重视不足。2010年2月~2013年10月,我病区采用前臂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23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在穿支游离皮瓣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围手术期实施细化 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一2014年
1.1
12月收治38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 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 58~86(71.8±12.2)岁。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均依据临床表 现及x线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进 行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给予吸氧、营养支 持、补液等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其中行机械通 气12例,非机械通气26例。住院时间7~36(18.6±10.8)d。
cm×
取穿支皮瓣血管及供区皮肤情况,术前3 d做好周围皮肤护 理,禁做有创操作,并对该区域做好保护。(2)严密观察创面 渗血、渗液、皮温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医生,以便得到 及时处理,配合医生做好抗感染治疗。
1.3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将患者安置在安静、有空调的病房,保持
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 通讯作者:徐晓燕,E—mail:xlyUy20cr7527@163.com
3:219_221.
・43l・ 口] 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等.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4:9r73-975.
H]
王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气管切开护理[J].全科护 理,2012(21):1935-1936.
b]
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 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
护理方法
针对每名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制备
专项护理记录单,实施特级护理,要点如下:(1)基础护理:床 头抬高30—40。,保持气道通畅,防治误吸,每日2次口腔护 理,每2 h翻身拍背1次。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病房每日通 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湿度60%一70%,每日 擦拭物品表面和地面2次。(2)切口护理:切口敷料每天更换2 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更换敷料时用75%酒精棉球消毒切 口周围及套管翼。(3)气管套管护理:内套管每4~6 h清洗1 次,每12 h消毒1次。妥善固定气管套管,保持固定带松紧合 适。(4)气道湿化:每日采用面罩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2次,湿 化液以灭菌注射用水为主,可加用化痰药及抗生素。(5)及时 吸痰:当患者出现咳嗽、痰鸣音或气道压升高报警时及时吸 痰。(6)并发症的护理:严密观察有无切口出血、皮下气肿、纵 隔气肿、气胸、导管脱落、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及
・430・
西南国防医药2015年4月第25卷第4期
・护理园地・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卢
洁,张金萍,张银萍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脑梗死;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护理
R 473.6/732.21
文献标识码
A
1004m188(2叭5)04JD430JD2
doi:10.3969/j.issn.1004旬188.2015.04.033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最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年
时给予相应处置。
2
龄、意识障碍、球麻痹、基础心肺疾病等是脑梗死患者易并发 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肺部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住 院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病死率忙J。对于意识障碍排痰困难或不 能自主排痰的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需行气管切开,以保 证气道通畅、利于排痰,有助于感染的控制¨J。气管切开后需 要精心护理以减少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1。目前对脑梗 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研究报道少见,笔者自 2010年以来收治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患者38例,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nO
变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4:39加.
[2] 刘菁菁,张菁,贺茂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 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6.
(收稿日期:2015J02—10)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临床护理体会
1.2.2
饮食护理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结合当前营养状况给
予合理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给予富含纤维素、高蛋白、粗 纤维食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防止血管痉挛。
病例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
1.2.3
供、受区的护理(1)主动与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拟
2l~43岁;致伤原因:电锯伤16例,机器绞伤4例,刀伤l例, 重物挤压伤2例;损伤部位:拇、中、环指指背皮肤缺损、肌腱 及骨外露12例,示指指背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8例,示指桡 侧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3例;创面面积3.O
作者单位:430016武汉,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卢 张金萍);武汉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张银萍) 通讯作者:张金萍,E-nlail:zhan由inpingl88@163.com 洁
其次,制定专项护理计划及护理记录单,内容应全面具 体,涉及病房环境的维护,切口观察及辅料更换的频次,气管 套管的固定、清洗和消毒,气道湿化和吸痰的方法和频次,并 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等多个方面∞1。我们体会,维持患者气道通 畅是护理的主要目的,发生呼吸道阻塞的原因主要为痰痂、异 物、套管脱出、套管位置不当、气管食道瘘、气道出血等。因此,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固定好气管套管、保持患者合适的头部 位置是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阻塞的重要保证"j。对于吸 痰,我们体会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吸痰管及负压,吸痰管过于 粗大或负压过大可造成气管内壁损伤,而负压过低不能有效 清除分泌物。一般选择外径不超过内套管l/2并带有侧孔的 吸痰管,负压在80~150 mmHg为宜‘8 J。另外,吸痰过程中注
1.2
3
讨论 需气管切开的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数为重症患
者,往往存在意识障碍,机体自主性保护动作丧失,加大了护 理的难度。气管切开后应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1。我们体会对 该类患者的护理应细致人微,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否则会导致 严重的不良后果。 首先,在气管切开初期应安排特级护理。由于护理的难度 和强度大,在安排班次轮换时,可适当缩短轮换时间,我们一 般采用每4 h轮换1次,并尽量安排经验丰富且具有高度责任 心的高年资护士值班。护士应掌握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实 施气管切开常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万方数据
西南国防医药2015年4月第25卷第4期
意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连续 不超过3次,以免发生低氧血症,吸痰后加大吸氧浓度。气管 切开后气道加温、加湿功能减弱,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 干涸、痰痂等,分泌物排出不畅,因此,气管切开后的湿化非常 重要∽J。我们采用面罩雾化吸入方法每日湿化气道2次,这样 既保证气道湿化,同时还可进行相应治疗,方便可行。 另外,严密观察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护理的
1.3.1
室温在25~28℃,湿度在50%~60%,40~60 W护架烤灯
万方数据
要点之一。气管切开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切口出血、皮下气肿、 食管气管瘘、纵隔气肿、气胸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将严重影 响患者的预后’1…。本组并发症以切口出血为主,但均未造成 严重不良后果。对这些并发症的护理,我们体会应严密观察, 将这些并发症均列在护理记录单上,便于护士观察记录,并且 每次交接班时均详细交接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并发 症,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梁秀琼.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l。20(1):17l・172.
范彩英.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 养,2013(8):2178—2179. 王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中 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20:101-102.
№]
郭春燕,李东峰.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探讨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9:20919_2101.
∽
黄瑜芳.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哺
口
【参考文献】
[1] 程立山,高朋杰,陈晶,等.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
i
[J].现代临床护理,2010,2:39枷.
1.1
3.5 cm。7.5 cm×3.5
cm;伤后至手术时间4—7 d。均采用前
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治疗。
1.2 1.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全面评估病情,
了解其生活习惯、经济收入、受伤原因和社会关系等,给予心 理疏导,有针对性地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减少患者顾虑,使之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1
结果 本组38例气管切开维持时间最短7 d,最长至出院后2年
余。住院期间拔除导管并缝合切开气管22例,最短为气管切 开后7 d,最长为32 d。16例因意识障碍不能自主排痰而保持 气管切开出院,出院后气管切开护理由家属或护工实施,最长 出院后气管切开维持2年余。38例住院期间死亡6例,2例死 于脑疝,2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除此之外,32 例在住院2 w内症状明显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22例患者意识恢复,10例患者出院时仍意识不清。住院期间 发现切口出血26例次,皮下气肿8例次,导管脱落3例次,导 管阻塞8例次,均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