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9001C产品研制环境适应性大纲

GJB9001C产品研制环境适应性大纲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8d9140072.html,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研制环境适应性大纲

(GJB9001C-2017)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 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3、编制依据

《xxxxx 技术协议》;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 汽车是露天行驶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户外使用时,会受到高温、低温、湿度、光照、气压、雨雪、风沙等气候环境的影响和长期作用,不仅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正常发挥,严重时可使汽车功能失效,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企业为了拓展国际汽车市场,使汽车能够适应全球各种气候环境条件,进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大力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确保其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贯穿于汽车研制、定型、生产和使用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础和有效手段。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可以发现汽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护措施,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气候老化试验、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以及汽车环境试验仿真技术,并对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 汽车环境适应性概述 1.1 汽车环境适应性 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将环境适应性定义为: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汽车的环境适应性主要与其选用的材料和总成及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所采取的耐环境措施等有关。一旦汽车完成生产定型,其环境适应性也就基本固定。由于不同环境对汽车影响的机理与作用不同,准确表述汽车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困难。环境适应性要求一般在汽车研制要求、产品定位中予以明确,通常只能对某一类环境提出定量与定性要求,一般要求汽车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强度下不受损坏或能正常工作,其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2 气候环境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从北往南纬度跨度较大,从东往西海拔高度相差也较大。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而且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汽车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功能、性能和寿命均会受到影响。长期研究表明,影响汽车环境适应性能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气温、湿度、气压、太阳光(辐射)和风沙尘等。表1为典型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的影响。 表1 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典型故障 高温加热效应材料性能改变、结构强度减弱、总成与零部件过热、润滑与密封失效 低温结冰、脆化、物理收缩发动机起动困难,材料变脆、硬化、失去弹性,磨损增大、密封失效 湿热吸收湿气、锈蚀金属表面腐蚀,材料变质,电强度和绝缘电阻降低、电气性能下降 低气压低气压效应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热平衡性能、排放性能下降,起动困难,工作不稳,密封失效,电气设备性能下降 太阳辐射加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材料膨胀、破裂、老化、脆化,绝缘失效、密封失效,材料软化发粘沙尘磨损、堵塞磨损增大,机械卡死,过滤器堵塞,电气性能变化,密封性能下降 盐雾化学反应、锈蚀、腐蚀机械强度下降、电化腐蚀、电气性能变化、材料腐蚀 雨水降落、扑击和渗透效应发动机熄火,侵蚀表面,电气设备失灵,加速金属表面腐蚀 2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类型

生物对环境地适应性

如何提高生物对污染环境的 适应性能力 一、什么叫生物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生物体的有些适应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是通过遗传传给子代的。并非生物体接受某种刺激后才能产生,这与应激性是不同的。下面是几种典型适应性的实例: 1.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昆虫的体色往往与它们所处环境中的枯叶、绿叶、树皮、土壤等物体的色彩非常相似;生活在草地、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活动在山间溪流石块上的棘胸蛙却是深褐色的,而树蛙则随着它所栖息的不同树种而具有不同的体色;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色

浅,从上向下看,与水底颜色一致,从下向上看,却又像天空。分割色是保护色的又一种形式,如虎、豹、斑马、长颈鹿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斑驳的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模糊不清。某些种类的比目鱼和蜥蜴能随背景变化而改变体色,以保护与环境的协调,这又是保护色的一种形式。还有些动物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保护色。例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有些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 2.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就是一种警戒色。据有人研究,鸟类被黄蜂螫一次,会记忆几个月,当它们再见到黄蜂时就会很快地避开。有些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身上长着毒毛,如果被鸟类吞食,这些毒毛就会刺伤鸟的口腔黏膜,吃过这种苦头的鸟再见到这些幼虫就不敢吃了。又如欧洲有一种塔蛛,腹部呈现红色,其皮肤腺能分泌毒液,当它受到攻击时,其腹部向上,显示红色肚皮以示对天敌的“警告”。其他如瓢虫的斑点,毒蛇鲜艳的花纹等。警戒色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3.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尺

环境适应性大纲

编号:xxxx 环境适应性大纲与分析 xxxxxxxx 页脚内容4

签署页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审: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3、编制依据 《xxxxx技术协议》;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4.3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 按产品研制计划要求,产品研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确定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样品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见表4。 5、详细要求 5.1 项目确定阶段 由项目组长,依据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提出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同类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本产品的任务论证和环境适应性论证,也可以合并到方案论证中同时进行,并形成任务论证报告或环境适应性论证报告。 5.2 方案设计阶段 5.2.1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案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报告,一般可以与产品方案设计报告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单独进行。 5.2.2 编制大纲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大纲,经技术部经理审核,总工或副总工批准后实施。 5.2.3 大纲评审 由技术部组织产品环境适应性大纲的评审,以确保环境适应性大纲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一般可以与产品可靠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大纲同时评审,需要时,也可以单独评审。 5.3 样品研制阶段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 一、GB/T2423 有以下51个标准组成: 1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2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3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4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5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 冲击 6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7 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 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8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d: 自由跌落 9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10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 振动(正弦) 11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 12 GB/T 2423.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a: 宽频带随机振动--高再现性 13 GB/T 2423.13-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b: 宽频带随机振动中再现性 14 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dc: 宽频带随机振动低再现性 15 GB/T 2423.1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 稳态加速度 16 GB/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 长霉 17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 18 GB/T 2423.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试验Kb:盐雾, 交变(氯化钠溶液) 19 GB/T 2423.19-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c: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方法 20 GB/T 2423.20-19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d: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方法 21 GB/T 2423.21-199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 低气压试验方法 22 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N: 温度变化 23 GB/T 2423.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Q:密封 24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Sa: 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25 GB/T 2423.25-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 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26 GB/T 2423.26-199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 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完整版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 范;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 3.2 负荷代码.................................................... 3.3 试验代码.................................................... 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 3.5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 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 ..................................... 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 4 一般要求.......................................................... 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 4.2 可靠性目标.................................................. 4.3 试验样品数.................................................. 4.4 试验代码....................................................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适应性大纲 项目名称: 项目型号: 项目代号: 项目负责人: 编制:时间: 审核:时间: 标准化:时间: 批准:时间: XXXX环境适应性大纲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1032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编制依据 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行散热。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发热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加以保护,以减轻发热元器件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电子产品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

电子产品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 (1)温度 高温环境对电子产品的主要影响有: 1)氧化等化学反应,造成绝缘结构、表面防护层迅速老化,加速被破坏。 2)增强水汽的穿透能力和水汽的破坏能力。 3)使有些物质软化、融化,使结构在机械应力下损坏。 4)使润滑剂粘度减小和蒸发,丧失润滑能力。 5)使物体发生膨胀变形,从而导致机械应力加大,运行零件磨损增大或结构损坏。 6)对于发热量大的电子产品来说,高温环境会使机内温度上升到危险程度,使电子元器件损坏或加速老化,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2)湿度 湿度也是环境中起重大作用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它和温度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高湿度使物理性能下降、绝缘电阻降低、介电常数增加、机械强度下降,以及产生腐蚀、生锈和润滑油劣化等。无论在电子产品使用状态或运输保管状态都会引起这些问题。相反,干燥会引起干裂与脆化,使机械强度下降,结构失效及电气性能发生变化。 湿热是促使霉菌迅速繁殖的良好条件,也会助长盐雾的腐蚀作用,因此将湿热、霉菌和盐雾的防护合称“三防”,是湿热气候区产品设计和技术改造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

(3)气压 气压降低、空气稀薄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散热条件差、空气绝缘强度下降、灭弧困难。气压主要随海拔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降低。空气绝缘强度与海拔的关系大体上是:海拔每升高100m,绝缘强度约下降1%。气压降低,灭弧困难,主要是影响电气接点的切断能力和使用寿命。 (4)盐雾 盐雾对电子产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沉降物溶于水(吸附在机上和机内的水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元器件、材料和线路的腐蚀或改变其电性能。结果使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故障率上升。 盐雾是一种氯溶胶,主要发生在海上与海边,在陆上则可因盐碱被风刮起或盐水蒸发而引起。盐雾的影响主要在离海岸约400m,高度约150m的范围内。再远,其影响就迅速减弱。在室内,盐雾的沉降量仅为室外的一半。因此,在室内、密封舱内、盐雾的影响就变小。 (5)霉菌 霉菌是指生长在营养基质上面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霉菌种类繁多。霉菌的繁殖是指它的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pH值及其它条件下发芽和生长。最宜霉殖的温度是20~30oC。霉菌的生长还需营养成分与空气。元器件上的灰尘、人手留下的汗迹、油脂等都能为它提供营养。 霉菌的生长直接破坏了作为它的培养基的材料,如纤维素、油脂、橡胶、皮革、

工作环境对电子产品的要求

工作环境对电子产品的要求 工作环境包括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和电磁环境,三者是影响电子产品的主要环境因 素。有的使用场合还存在着腐蚀性气体、粉尘或金属粉尘等特殊环境条件。必须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它们对产品的影响,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1.气候条件对电子产品的要求 气候环境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盐雾、风沙、太阳辐射等。气候环境对产品的影 响主要有:温升过高,会加速产品氧化,造成绝缘结构、防护层的老化,使电气性能下降s物 体产生变形,导致机械应力增大,造成结构损坏;低温则会使相对湿度增大,产生结嘻现 象;气压的变化,会改变产品的散热条件,空气绝缘度降低;盐雾、霉菌、沙尘可加速腐蚀, 使产品的可靠性下降,故障率上升。为减少和防止这些不良影响,电子产品应采取散热措 施,限制产品的温升。保证产品在最斯麦迪电子高温度条件下,元器件的温度不超过最高校限温度, 并要求产品能承受高低温循环时的冷热冲击;还要采取措施,防止潮湿、盐雾、大气污染等 因素对电子产品内元器件及零部件的侵蚀和危害,延长其工作时限。 2.机械条件对电子产品的要求 机械环境主要是指电子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机械振动、冲击、离 心加速度等机械作用。这些机械作用会使紧固件松脱,机械构件或元器件损坏,电参数改 变,金属疲劳破坏等。最具破坏性的是共振现象,即整机或其组成部件的固有频率与外界 激振力频率一致,此时物体振幅最大,易造成元器件、组件或机箱结构断裂或损坏。应采 取有效减振缓冲措施,保证电子产品内的元器件和机械零部件在外界强烈的振动和冲击 下,不受损坏和发生过大的变形,提高电子产品的耐冲击力,保证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一个产品要成为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商品,一个产品要成为一种招之既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武器,除了它的功能和性能外,就是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任何产品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运输和贮存。因此都逃脱不了这些环境的影响。特别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更是如此。产品环境适应性水平高低的源头是环境适应性设计,因此要研制出一个环境适应性好的产品,首先抓的是环境适应性设计,设计奠定了产品的固有环境适应性。 1、环境适应性的设计步骤 ⑴、明确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 当前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基本上以标准中的考核条件为设计依据的,其目的是交付,结果是使用中仍然故障不断,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实际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并不是标准中给出的环境条件(即标准中的试验条件或试验严酷等级)。所以当前国外的最新标准,对整机已不规定具体的试验条件(即试验严酷等级),只给出自然或诱发环境条件的参考量值。可见,作为环境适应性的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弄清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各分系统、子系统、设备、分机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又不同于整个系统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 ⑵、确定产品寿命期的环境剖面 一个产品从出厂到报废,除使用过程中的平台环境条件外,还要经受到运输和贮存环境条件;另外还涉及到经受各种环境因素的概率,所谓环境剖面就是产品全寿命期所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出现概率。可见作为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第二步,应知道产品全寿命期的环境剖面,并以此作为设计依据。 ⑶、制订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 一个产品通常有许多分机组成,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会更有许多分系统、子系统、设备单元组成,因此要搞好环境适应性设计,必须制定能保证产品环境适应性的统一设计准则,让每一设计师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时有统一的依据。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应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材料、工艺、结构等,并且有好的费效比。 ⑷、环境适应性设计评审 环境适应性设计评审是对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进行的全面、系统审查,从中发现环境适应性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降低设计风险。 ⑸、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验证 一个产品完成了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后,如果这种设计没有以前试验结果报告证实是可行的,则应进行设计验证试验来证明可行的。 2、环境适应性的设计原则 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时,可按下列原则进行: ⑴、减缓影响产品的环境应力、增强产品自身耐环境应力的能力 环境适应性设计首先应综合考虑所设计产品可能经受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应力,采用减缓环境应力的措施、增强自身耐环境应力的能力,即用有效的防护设计、材料、工艺等来达到所设计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⑵、逐级明确防护对象和防护等级。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即从系统、整机、单元、零部件、模块、元器件到材料逐级明确防护对象和防护等级。 ⑶、建立有效、合理的防护体系。 环境适应性设计应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正确选择材料,严格进行计算并确定使用应力,选用稳定的加工、装联工艺,建立有效、合理的防护体系。 ⑷、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种环境因素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一种不良影响往往是多种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设计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3、耐高低温设计 为提高电子产品的耐高低温性能,其耐高低温设计应列入电子产品总体方案设计范畴。 电子产品的耐高低温设计应从下列三方面进行: 3.1、采用合理的结构

飞机对环境的适应性

飞机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GJB4293《装备环境通用要求》中,环境适应性的定义为:“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功能、性能和( 或) 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从可靠性的概念可知,环境是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第一要素,军用飞机在贮存、运输和执行任务的各个环节中,经受着相当严酷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机械、电磁等)的考验。大量事实表明,环境是导致包括军用飞机在内的各种武器装备失效和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温差大,西部风沙干燥,南方沿海温热盐雾,尤其是还有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造成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其气候环境、化学环境、高原环境都对装备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对飞机而言,其不仅要在陆海空等范围内使用,军用飞机还将在敌方武器威胁环境、电子战环境,甚至生化、核环境等作战环境中使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必须对军用飞机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使之更好适应我国复杂多样的各种环境。 1、飞机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必要性 近几年, 我国的军用飞机建设的发展步伐十分迅速。飞机的研制由过去的重点考虑性能,转移到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以及价格的综合考虑,尤其是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正逐步向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因此提高飞机的环境适应性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环境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军用飞机面对的环境可分为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作战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飞机环境适应性因素分类图

自然环境是指某地域作为战场之前已有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海情、植被、辐射,以及存在于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的其他环境因素。作战环境指某一地域中以前并不存在,只是作为战场以后由于敌我双方的交互作用才产生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目标特性、电子战环境、火力、核辐射、化学武器、友邻部队情况等。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时,会对飞机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军用飞机不适应预定环境而造成的损失比比皆是,美军沿海空军基地以此故障调查表明,引起故障的原因中,气候环境占73%,机械环境占27%。美国近年环境腐蚀( 化学损伤之一)损失达3000亿美元/年,约占其GDP的3%。军工产品的环境腐蚀更为严重。为此将增加修理、更换和后勤保障的难度,减少训练时间,降低装备的完好率,缩短使用寿命,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表1 部分环境对飞机的影响及典型故障 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某些资料来源不足的原因,同时鉴于对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多因素和多层次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的随机不确定性, 因此,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我们只能针对几个影响性较大因素来进行分析。 2、温度对飞机的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的报道,机载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故障有52%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温度的

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

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 一、概述 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的所有系统,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高档汽车有的已达40%~50%。目前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分以下三类:(a)、电子元器件。包括GPS、音箱、汽车DVD、倒车雷达、控制器、运算放大器、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各类微处理器、计算机等。(b)、继电器及电机马达。包括各类继电器、雨刮器电机、电动天线、空调电机、暖风电机、电动坐椅、前后视镜电机、中央控制门锁、交流发电机、清洗泵电机等。(c)、各类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和继电器的发展最为活跃。它是汽车上应用最多的两类汽车电子设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全球主要汽车厂商均已在我国投资建厂。迫于成本压力,大多数汽车厂商正在逐步推进进口零部件的国产化,这给我国汽车电子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电子产品应用在汽车上将面临使用环境的挑战。汽车电子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室外使用、随时移动运转的环境,而且根据产品安装位置不同,必须承受的环境应力条件也相差很大。因此,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要求非常高,必须经过各种苛刻环境实验的考验,确保产品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够正常工作,这也是汽车电子产品比一般电子产品价格贵的原因。 为考核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各车厂都制订了自身的环境条件标准。对于车厂的前装产品,厂家按照车厂得到要求试验条件进行试验,不必清楚原因。但对于后装产品,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标准制定环境试验的条件的项目。 二、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ISO/TC22/SC3 负责汽车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环境包括电磁环境、电气环境、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化学环境等。电磁环境主要研究的是汽车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我们在此不作描述。我们主要介绍汽车电子的其他特性。目前ISO制订的汽车电子标准环境条件和试验标准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ISO16750-1: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总则 ?ISO16750-2: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供电环境 ?ISO16750-3: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机械环境 ?ISO16750-4: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气候环境 ?ISO16750-5: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化学环境 ?ISO20653 汽车电子设备防护外物、水、接触的等级 ?ISO21848 道路车辆-供电电压42V的电气和电子装备电源环境 国内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标准主要还是按照产品的技术条件来规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正在参照ISO标准制订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ISO的标准在欧美车系的车厂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而日系车厂的要求相对ISO标准来说偏离较大。为了确保达到标准的限值,各汽车车厂的内控的环境条件标准一般比ISO的要求要苛刻。 三、汽车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必须考虑的因素 汽车电子产品进行环境试验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1)地理和气候的因素。道路车辆几乎世界所有的陆地区域使用和运行。值得注意气候环境条件,包括可预期的每天的变化和季节的变化。应考虑给出全世界的温度,湿度,降水和大气条件的范围,还应包括灰尘,污染和海拔高度等。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规范--最终版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ZX 03.05.022-2014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2014-09-20发布2014-09-20实施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试制试验所归口。 本标准编制部门:试制试验所 本标准编制: 本标准审定: 本标准批准: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在特殊环境下所要做的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公司开发完成的OTS阶段搭载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M1、N1类车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QJZX 03.05.019-2011 汽车整车磨合试验规程 QJZX 03.05.001-2011 道路试验样车接收技术条件 QJZX 03.05.013-2013 汽车故障模式分类 GB/T 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3.试验要求 3.1试验样车 3.1.1样车必须为OTS阶段及OTS阶段以后的样车,数量不低于2台。 3.1.2试验样车技术状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1.3载荷变化方式为变载,试验整个过程须涵盖满载、半载、空载、定载荷工况,最大可能接近用户的实 际使用情况。 3.1.4试验过程及去往试验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用燃油尽量选用当地的正规加油站油品,车辆保养用品必须 在车辆所到地区的中兴汽车服务站购买更换。 3.2气象状况 试验进行应依据当地气候,在不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涵盖当时季节的所有气象条件。 3.3试验设备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适应性大纲项目名称:项目型号:项目代号:项目负责人: 编 审 标准 批

XXX)环境适应性大纲 1、范围 1.1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GJB4239-200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编制依据 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 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 行散热。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发热 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

电子产品储存环境

干燥通风 :电子产品低湿存放温湿度记录仪
摘要:潮湿是电子产品质量的致命敌人,如何现代化有效管理存放电子产品存放的环境湿度以减少企业损失是高科技电子企业的重要任务,这些都可以由自动温湿度记录仪来完成。
内容:
一、湿度对电子元器件和整机的危害
绝大部分电子产品都要求在干燥条件下作业和存放。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4以上的工业制造不良品与潮湿的危害有关。对于电子工业,潮湿的危害已经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集成电路:潮湿对半导体产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潮湿能透过IC塑料封装和从引脚等缝隙侵入IC内部,产生IC吸湿现象。

在SMT过程的加热环节中形成水蒸气,产生的压力导致IC树脂封装开裂,并使IC器件内部金属氧化,导致产品故障。此外,当器件在PCB板的焊接过程中,因水蒸气压力的释放,亦会导致虚焊。

根据IPC-M190  J-STD-033标准,在高湿空气环境暴露后的SMD元件,必需将其放置在10%RH湿度以下的干燥箱中放置暴露时间的10倍时间,才能恢复元件的“车间寿命”,避免报废,保障安全。
(2)液晶器件:液晶显示屏等液晶器件的玻璃基板和偏光片、滤镜片在生产过程中虽然要进行清洗烘干,但待其降温后仍然会受潮气的影响,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因此在清洗烘干后应存放于40%RH以下的干燥环境中。

(3)其它电子器件:电容器、陶瓷器件、接插件、开关件、焊锡、PCB、晶体、硅晶片、石英振荡器、SMT胶、电极材料粘合剂、电子浆料、高亮度器件等,均会受到潮湿的危害。

(4)作业过程中的电子器件:封装中的半成品到下一工序之间;PCB封装前以及封装后到通电之间;拆封后但尚未使用完的IC、BGA、PCB等;等待锡炉焊接的器件;烘烤完毕待回温的器件;尚未包装的产成品等,均会受到潮湿的危害。
(5)成品电子整机在仓储过程中亦会受到潮湿的危害。如在高湿度环境下存储时间过长,将导致故障发生,对于计算机板卡CPU等会使金手指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发生故障。
电子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存储环境湿度应该在40%以下。有些品种还要求湿度更低。
二、企业如何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电子产品的存放环境
综上所述,湿度是企业产品质量的致命敌人,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来管理电子产品的存放湿度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电子产品的生产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由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出,企业应该着重管理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和运输车辆

智能视频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智能视频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日期:2010年5月13日 11:57 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安防领域,随着监控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监控人员需要花掉大量的时间对数据进行人工过滤,从中选择有用的视频信息,而繁重、重复的工作常常使他们力不从心。监控人员迫切需要有一种工作起来更轻松,更易于操作和管理的产品来替代原有系统。于是,智能视频技术应运而生,进入人们的生活。 智能视频技术(IVT Intelligent Video Technology)属于计算机视觉(CV Computer Vision)与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研究的一个分支,融合了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及图形分析等多项技术,其发展目标在于监视场景与事件描述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大都是移动侦测,移动侦测技术仅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就报警,因此它所表达的结果并非是理想化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着许多难以突破的地方。而智能视频技术则是一种上升到“识别及分类”层级的技术,回答的是“检测到的是什么?”的问题,具有检测精度高、虚警少的特点,可过滤各种干扰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下面就智能视频技术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图像噪声 图像噪声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视频监控应用环境中,摄像机成像噪声、线路噪声、电磁干扰环境和视频压缩的量化效应都会在图像上产生各种不同噪声表现,影响智能视频处理技术对目标检测的灵敏度。任何实际产生的监控图像都有不同程度的噪声,噪声水平较高时,会对智能视频处理技术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用户会看到较多的虚报或漏报现象。通过降低噪声水平,可有效降低智能图像处理设备产生的虚警和漏警。 从噪声的表现形式上看,由摄像机高增益引入的点噪声,可通过较为合适的图像预处理过程屏蔽掉;但如场不同步和强电磁干扰导致的画面滚动噪声,以及视频压缩的量化作用产生的噪声,则需要智能视频处理技术做到自适应调节灵敏度,并且使用时域空域等多种方法屏蔽掉大部分噪声干扰。 画面抖动 在实际监控环境中,常因刮大风、大型车辆通过等因素,导致摄像机抖动,造成监控图像不稳定,由此带来虚警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解决。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通过对连续的图像进行不间断地预处理,并与事先设定的稳定区域模板做比较,通过识别前后帧画面中的多个固定物体,把后帧画面摆放到正确的坐标,并针对稳定后的连续图像进行运动目标的检测。 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解决画面抖动的问题 对目标变化的适应性 低对比度目标检测 对比度是指在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表示对比度越大,差异范围越小表示对比度越小。低对比度是指被检测的目标与背景的颜色、灰度很接近,很难将目标和背景分离出来,这种现象往往会引起监控系统产生漏报、误报,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丢失。而视频分析技术是这样处理的,只要灰度值有差异,电脑肯定可以计算出这个灰度差值,并将背景和目标在有灰度梯度的边缘分离出来,将目标框定。另外,只要能检测出一个目标的几个部分,那么通过腐蚀膨胀的图形学处理,大致可以将目标还原,这样也可以将背景和目标分离。 不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有时会出现噪声区域与背景的灰度差值大于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值的情况,这对智能视频技术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即使有对比度自适应能力,也很难在高噪声环境下解决低对比度识别问题。 因此,我们应尽量通过降低图像噪声,并提高算法检测灵敏度等手段来检测低对比度目标。 远距离、慢速度、小目标检测 在实际环境中会有距离远、体积小、速度慢的目标沿着摄像机轴线方向移动,由远及近的目标不但尺寸小,

关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9140072.html, 关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分析 作者:王曦唯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4期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2017级1班 610036) 摘要: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均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发展进程 越来越快的国民经济对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概念出发,简要分析了环境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工程在装备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环境适应能力是为人类生存状态提供一定保护作用的重要属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且环境系统自身难以进行修补,人类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就需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以为我们重新构建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 一、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概念分析 1.环境适应性的定义 我国于2001年初颁布实施的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对“环境适应性”的定义有着明确解释,即“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1]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适应性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而其中的“环境”是指寿命期中遇到的冒有一定风险的极端环境,即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装备必然也能够适应比较温和的环境。“功能”则是指装备实现或产生规定的动作或行为的能力。但装备有功能并不代表其可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只有功能与性能均满足要求的装备才能在预定环境中正常工作;此外,装备在预定环境中还需具有不被破坏的能力。以上两种要求即为环境适应性的两个标志。 2.环境工程的定义 “环境工程”这一概念早就出现了,但人们常将其误解为环境保护工程,即通过测量和控制环境污染达到保护地球上人类、各种植物、生物等有机物目的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概念。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对“环境工程”的定义如下:“将各种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用于减缓各种环境对装备效能影响或提高装备耐环境能力的一门工程学科即为环境工程,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和环境试验与评价等内容。”[2]我们所此定义中所提出的环境工程的对象并非前文中人们普遍观念中的各类有机物体,而是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制造出的各种诸如飞机、汽车、旗舰、导弹等各种载体及这些载体上运输或载体本身

研发部办公室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

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研发部办公室 环境因素调查及评价记录 编制:段金凤 审批:毕燕 2013年8月15日

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环境因素调查及评价记录 第1页共3页 A/0 TX-JL-056 活动 产品和服务序 号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 评价方法是否 重要 环境 因素 是否 符合 法规 发生 频率 影响 范围 影响 程度 社区 关注 程度 可改 进程 度 评价 分 电脑使用 1 光辐射大气污染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2 电的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是 4 6 1 1 1 1 3 否 3 噪声排放办公环境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4 热排放大气污染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5 电脑维修废弃物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6 4 1 6 18 否 6 电脑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7 电脑零部件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8 电脑附件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6 4 1 6 18 否 9 违章用电引起火灾污染大气将来/紧急是 1 6 6 6 6 25 是 10 电工器材老化和绝缘不良 引起火灾 污染大气将来/紧急是 1 6 6 6 6 25 是 打印机的使用11 墨盒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12 硒鼓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13 墨粉泄漏大气污染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14 色带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4 4 1 1 1 11 否 15 电的使用资源消耗现在/正常是 4 6 1 1 1 13 否 16 噪声排放办公环境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17 热排放大气污染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18 打印机维修废弃物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6 4 1 6 18 否 19 打印机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20 打印机零部件废弃污染土地水体将来/异常是 1 4 6 1 6 18 否 21 违章用电引起火灾污染大气将来/紧急是 1 6 6 6 6 25 是 22 电工器材老化和绝缘不良 引起火灾 污染大气将来/紧急是 1 6 6 6 6 25 是 23 纸的使用自然资源消耗现在/正常是 4 6 4 1 1 16 否 24 纸的废弃土地污染现在/正常是 4 1 1 1 1 8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