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检测模块的设计

设计与研究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检测模块的设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叶树林摘 要 本文设计的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检测模块通过对间隙电压、电流及前一个间隙状态的判断,能够即时区分各种放电间隙状态,并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出现某间隙状态的时间进行累计,来检测该间隙状态的发生率。
此外该模块还对间隙平均电压、峰值平均电压进行了检测。
Abstract The spark gap testing m odu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an differentiate each spark gap states immediately by distinguishing the gap v oltage,gap current and last gap states,and test a certain gap state occurrence by adding up the time of this state occuring during a period.Otherwise,the average gap v oltage and average open circuit v oltage are measured in this m odule als o.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放电间隙状态 检测1 概述在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是进行伺服进给控制和脉冲电源自适应调整的基本依据,放电间隙状态的检测环节是电火花加工设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然而,间隙的火花放电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多,随机性强,对它的检测较为困难。
目前,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的检测已成为各种电火花加工设备研制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点之一。
因此,研制一种通用化的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检测模块,对于电火花加工设备开发过程中减少重复性劳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备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特性及其识别方法

算机建立了高速采集系统, 其结构如 图 2 所示。将电火花加工机床与检 1 信号的表示方法 测电路相连, 通过检测电路引出间隙 信号的表示主要分为 3 种方法: 两端的原始信号, 传感器将原始信号 时域表示法、 频域表示法和时频表示 转换至数据采集卡输入范围内, 再通 法。时域表示法为信号的某些信息 过数据采集卡设置信号采集为两个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信号的信息可以 通道, 每个通道各提供一个 A/D 转换 为峰值、 均值、 方差、 概率密度等; 频 器, 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传输至计 域表示法为信号在各个频率上的能 算机中后, 利用 Labview 软件进行后 量分布, 可以表示为频谱、 能量谱或 续数据的分析处理。 者相位谱, 典型的分析工具为快速傅 试验中固定的试验参数如表 1 里叶变换;时频表示法为信号的频 所示, 试验所用电参数如表 2 所示。 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典型的分析工 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两端施加矩 具为小波变换。 形波脉冲, 设置数据采集卡采样频率 在频域中, 傅里叶变换具有较好 为 10MHz, 利用高速采集系统采集放 的局部化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频率 电状态从开路、 火花、 过渡电弧、 稳定 成分比较简单的确定性信号, 傅里叶 电弧到短路各个状态下的电压、 电流 变换很容易把信号表示成各频率成 波形, 如图 3 所示。不同的放电状态 分的叠加和的形式, 但在时域中, 傅 具有不同的特性, 通过分析各放电状 里叶变换没有局部化能力, 无法从信 态的特性可以更好地区分放电状态。 号 f(t) 的傅里叶变换 F(ω) 中看出 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 f(t) 在任一时间点附近的性态。
态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检测间隙电 压信号达到识别的目的, 通过比较检 测到的间隙电压与不同放电状态下 的电压, 对放电状态进行辨别, 最常 用的识别方法为平均电压识别法 [4]。 除此之外, 还检测放电脉冲中是否包 含高频分量、 射频信号、 声频信号来 [5] 识别放电状态 。但是平均电压识 别法的阈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实 [6] 时调整 , 高频分量检测法的电路复 [7] 射频信号与声频信号检测法受 杂 , 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8]。随着人 工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 其应用范 围越来越广泛, 将其运用到微细电火 花加工的放电状态识别上, 也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有: 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检测法, 基 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法等。基于模糊 逻辑理论的检测法增加了系统的适 应性, 但是会受到操作人员水平的限 制 [9]。基于神经网络检测法需要根 据特定情况选择网络结构, 当加工条
电火花加工中间隙放电状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电火花加工中间隙放电状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耿春明;赵万生;赵家齐;刘晋春
【期刊名称】《电加工与模具》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在电火花加工中,间隙放电状态是伺服控制的依据,因此间隙放电状态的检测非常重要。
检测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间隙平均电压检测法和峰值电压检测法。
本文提出了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法,其构思巧妙,具有方法简单、检测准确、适用范围宽等优点。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耿春明;赵万生;赵家齐;刘晋春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66
【相关文献】
1.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检测探究 [J], 周宏菊
2.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技术研究 [J], 伍俊;李明辉
3.微细电火花加工间隙放电状态智能检测方法的研究 [J], 周明;贾振元;郭丽莎;王瑞利
4.一种检测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柔性方法 [J], 霍孟友;徐进强;史良君
5.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在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检测中的应用 [J], 裴景玉;高长水;刘正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火花成型加工间隙电压在线检测与处理的新方法

第 1 0期 20 0 6年 1 0月
文章编号 :0 1—3 9 2 0 )0—0 9 10 97(0 6 1 0 3—0 3
机械 设计 与制 造
Ma h n r De i n & Ma u a tr c i ev se n fcu e 一9 3一
T hl s aeis pe h e o rci l n od o n nen plai s i l, te e o  ̄w m .Tem t dipata d go fr g er gapi tn.Fn l h h w eo r si l h s c a ei i c o ay
电火花成 型加工 间隙电压在 线检 测 与处理 的新方法 火
胡建华 汪 炜 徐启华 1 ( 淮海 工 学院 机 械 工 程 系 , 云港 220 ) 南京 航空 航天 大 学 机 电工程 学院 , 京 20 1) 连 205 ( 南 1 06
Th e e c o h a u e e r s arh f rt e me s r me t n ie a d p o e s me h d o h a ot g f n l n r c s t o f e g p v l e o o n t a
v la e ot g
osr d w i eg be e , hc t a v hh p
me u e n— ln d o esd T a o t g i tg a e n te i tgr lc ru tt r u hi s a rd o ie an pr cs e . h g v la e e p n e r td i h n e a ic i h o gh t s
本方 法无 需使 用 高速 数 据采 集 器件和 大容 量存 储 器件 节省 大 量 C U时 间 , P 软件 更趋 简洁 。此方 法具 有很 强 的 工程应 用价 值 , 通过 对 运行 结 果进行
电火花成型加工间隙电压在线检测与处理的新方法研究

电火花成型加工间隙电压在线检测与处理的新方法研究摘要:电火花的波形也可以分为开路电压波形、正常放电电压波形、可恢复不稳定电弧放电电压波形、不可恢复烧伤性稳定电弧放电电压波形以及短路电压波形,利用这五种电火花放电的波形可以判断出放电的状态,本文主要探讨电火花成型加工间隙电压在线检测与处理的新方法。
关键词:电火花成型加工间隙电压;在线检测;处理方法在现阶段下,影响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条件较多,随机性也很大,在成型加工的过程中,工件存在着被电弧烧伤的可能,考虑到这一因素,为了保证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精度,消除工件被烧伤的隐患,必须在电火花成型系统中装好相应的控制系统,保证整个电火花加工的过程在最佳的状态,以便提高加工的经济性和加工成产率。
电火花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就是要控制好间隙电压,控制的目标就是提高间隙电压的稳定性,使加工间隙的电压不会过小,也不会过大,如果处于开路,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基床主轴的快速攻击,如果处于短路或者拉弧的状态,那么控制基床的主轴就会回退。
1.电火花放电状态的检测对于电火花放电状态的检测的方法较多,在现阶段下最常用、最简单的就是使用间隙放电电压的波形,进而判断出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放电的状态,电火花放电电压的状态包括五种:即开路、正常放电、不稳定电弧放电、稳定电弧放电以及短路,那么波形也可以分为开路电压波形、正常放电电压波形、可恢复不稳定电弧放电电压波形、不可恢复烧伤性稳定电弧放电电压波形以及短路电压波形五种。
利用这五种电火花放电的波形可以判断出放电的状态,常用的判断方式就是通过设置电压值将放电状态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放电电压在处于标准值之间,则属于正常放电,如果电压值低于标准值,则为异常放电,如果电压值高于标准值,则属于开路状态。
目前,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一般使用检测周期间隙电压平均值进行判断,标准电压值在检测的开始阶段就设定好,在加工过程中也不进行改变,实际上,这种测试方法并不够科学,在工程实践中间隙状态的检测中,也包含了电火花脉冲电源的输出,这时检测电压为零,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标准电压值与输出波形占空比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间隙电压有着模糊集合的特点。
电火花小孔加工间隙状态检测及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电火花加工技术是特种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获得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学、微电子器件等方面。
但是如何实现稳定和高效的加工一直是人们努力研究的方向。
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检测及伺服控制技术是制约电火花高效稳定加工的重要因素,因此研制出高精度间隙状态检测系统及适应能力强的伺服控制系统对于保障电火花加工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实验分析了电火花加工中各种间隙状态的特征,研究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各种间隙状态下电压、电流和频率变化规律,以此制定了可将间隙状态区分为开路、火花放电、电弧放电、短路、脉间等五种间隙状态的辨识原则:电压高代表开路状态;电压中、频率高则代表火花放电状态,电压中、频率低则代表电弧放电状态;电压为低、电流高则代表短路状态,电压低、电流低则代表脉间状态。
进而对间隙状态检测系统中各模块进行了设计,重点对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区分模块进行了设计,搭建了可以准确识别五种间隙状态的新型间隙状态检测系统。
对自适应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
通过对晶体管电源模块、间隙平均电压检测模块和基于ARM的间隙状态概率统计模块进行设计,完成了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
将电火花加工间隙简化后建立其数学模型,确定了基于增量式PID的控制算法,并开发了上位机控制平台。
使用Simulink建立了电火花加工间隙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设定不同的PID参数对间隙的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合适的PID参数调节范围。
进行了间隙状态检测的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验证间隙状态检测系统在RC 脉冲电源模式和晶体管电源模式下的准确性,并在各种脉宽的晶体管电源模式下采用间隙状态检测装置进行实验,分析了检测延迟时间和脉宽的关系。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供电电压、峰值电流、材料对电火花放电状态变化的影响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PID参数下加工速度与加工深度的关系,确定不同加工深度下的最优PID,制定了自适应PID伺服控制策略,通过实验证明了自适应PID伺服控制系统相比于无PID调节的控制系统能显著提升加工速度。
电火花间隙放电状态检测方法综述

Absr c : p d s hag tt s d t cin i n e te l mp ra ta p c n t e EDM r c s t a t Ga ic r e sa u ee to s a xr mey i o tn s e ti h p o e s,a d i r n t pe— s fr n e dr c l fe t h c nig sa ii o ma c ie t afc st e ma hi n tb lt y y.Ai n tt eEDM a ic r e sa e d t cin,t i a rc m- mi g a h g p d s ha g tt ee to h sp pe o p e e sv l n y tmaial o cu e h e e r h sau ft e EDM a ic a g t t e e to .Th l s r h n iey a d s se tc l c n l d d t e r s a c t t so h y g p d s h r e sausd tc in e ca — sfc to sa d c a a trsi s o i ai n n h rc e itc f EDM d s h r e g p i ic a g a s,a d t e ta iin l e o n to t o s b s d o t a n h r d to a rc g iin me h d a e n he g p
电火 花 间 隙 放 电 状 态 检 测 方 法 综 述
王 彤 , 张广 志
(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机 械 动力 工程 学 院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8 ) 哈 黑 5 0 0
摘
要 : 隙放 电状 态检 测是 电火花加 工过程 中重要 的 一个环 节 , 间 它的性 能直接 影 响加 工过程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间隙

电火花加工技术
电火花加工的伺服进给系统
什么是伺服进给系统? 执行数控装置的运动命令并且可以进行自 我检测的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间隙
电火花的放电间隙一般在0.1mm~0.01mm之间才能 击穿绝缘介质
自动进给的种类
电液压式 步进电机 宽调速力矩电机 直流伺服电机 交流伺服电机
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
比较环节
设定值
放大环节
执行环节
调节对象
测量环节
常用的信号检测法
平均间隙电压检测法 峰值电压检测法
电火花加工的数控系统
单轴数控系统 多轴数控系统
多轴数控系统数控摇动加工
什么是平动?
利用工作台使工件向外扩张的运动叫做摇 动
摇动加工的作用
可以逐步修光侧面和底面的表面粗糙度到 0.8~0.2um 可以精确控制加工精度到2~5um 可以加工出清棱、清角的侧壁和底边
摇动加工轨迹的类型
六角 半圆柱 半球 四角 圆 三维放射清角 三维放射清底边 任意维面
常用的电火花加工G指令和M指令
G80 M08 M80 M84
M05 M09 M89 M85
电火花加工工作液的作用
1)压缩放电通道,提高放电的能量密度, 提高蚀除效果。 2)加剧放电时的流体动力过程,以利于蚀 除金属的抛出。 3)通过工作液的流动,加速蚀除金属的排 出,以保持放电工作稳定。 4)减少工具电极损耗,加强电极覆盖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一、高频检测法 (4)二、击穿延时法 (5)三、间隙电压(电流)的检测法 (5)四、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 (6)(一)传统识别方法 (6)(二)智能识别方法 (6)结论 (9)参考文献 (9)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摘要现代工业控制已进入到智能控制阶段,为了获得被控对象准确的工作情况并对其进行控制,它要求更先进的检测作为前置支撑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火花间隙放电的状态分类和特征,电火花加工间隙常见检测方法以及检测间隙电压(电流)的常见电路。
对放电状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传统识别方法和智能识别方法(模糊法、神经网络法、模糊神经法、小波分析法等),指出了其优缺点。
对放电间隙检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间隙电压(电流)法;间隙检测;放电状态识别引言实现电火花的加工,必须使工具电极和工件间维持合理的距离,在该距离范围内,既可满足脉冲电压不断的击穿介质,产生火花放电,又可适应在火花通道熄灭后介质消电离(消除电离子影响)及排出蚀除产物的要求。
这段距离称之为“加工间隙”或“放电间隙”。
间隙是否合理,受到脉冲电压、火花通道的能量及介质的介电系数等因素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电火花加工的放电间隙在数微米到数百微米范围内。
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脉冲放电集中在某一区域;在另一段时间内,则应转移到另一区域。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积碳现象,进而避免发生电弧和局部烧伤。
因此,放电间隙是控制的主要对象。
目前在许多机床上采用间隙电压作为反映间隙大小的传感信号,当间隙偏大时,由于短路和短的击穿延时,U 值也小。
无论如何,随着间隙电压的增加,放电间隙也增大。
这样,加工过程中不可连续测量的放电间隙大小就可用连续测量加工间隙电压的方法来获得。
但是,间隙电压与其它控制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大。
因此准确检测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电火花放电状态可分为开路、正常火花放电、过渡电弧放电、稳定电弧放电和短路五种放电状态(如图1),这五种放电状态具有以下特征:(一) 开路。
间隙加工介质没有被击穿。
(二) 正常火花放电。
放电瞬间放电电压波形上有高频杂波分量出现,峰值大,有击穿延时现象。
而在形成火花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波形平直规律性整齐。
(三) 稳定电弧放电(不可恢复烧伤性稳定电弧):在间隙放电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如深孔加工时,稳定电弧形成而烧伤工件,这时工具及工件表面都会形成局部凸包或凹坑。
产生稳定电弧时,其电压波形及电流波形都很平滑,形成烧弧后,如果不擦除黑斑,加工过程不可能自行恢复正常。
(四) 过渡电弧放电。
放电期间放电电压波形上,高频杂波分量几乎没有,击穿延时也不明显,波形无规律。
这种波形可通过伺服控制恢复为正常火花放电,也可因间隙状态变化而自行恢复为正常火花放电。
因此它是作为理论研究提出的,实际加工控制过程中不需要专门测量。
(五) 短路。
电压很低,电流波形光滑。
虽然短路本身不蚀除工件,也不损伤电极,但在短路处造成了一个热点,当短路消除时易引发拉弧。
图1 5种放电波形具体到不同电火花加工研究子领域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分类稍有不同,如高速走丝线切割电火花加工中,电弧出现的情况很少,所以一般把放电状态分成空载、火花放电和短路三种情况。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把五种放电状态合并为空载、火花放电和非正常放电这三种状态等。
可以从五种放电状态的电参数特征,包括间隙电压高低、间隙电流大小,是否有延迟击穿现象、是否有高频分量、间隙电导大小以及检测放电时的声频信号等,来区分这五种放电状态。
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放电参数的设置不同以及放电过程随机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每次放电状态的波形形状不一,放电状态交替出现的时间比例,差别很大,有时在一个脉冲中就出现多种放电状态,所以根据一个采样点或一个脉冲很难确定其加工状态。
因此对极间放电状态的检测,需采用统计方法,以一组脉冲为单位,分析、比较统计数据,从而达到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放电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常用的间隙状态检测方法有平均电压检测、峰值电压检测以及高频检测和击穿延时检测等。
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简单介绍高频检测法和击穿延时检测法,重点介绍间隙电压(电流)法。
一、高频检测法高频检测法是通过间隙电压上高频分量的检测来区分火花放电与电弧放电。
在火花放电时,间隙电压存在着强而稳定的高频分量(频率从几兆到几十兆);而电弧放电时,间隙电压的高频分量很弱,甚至不存在。
因此可将间隙电压上的高频信号进行提取、放大、比较,作为区分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的依据。
这种方法不仅可区分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还可将电弧放电进一步区分为稳定电弧放电或是过渡电弧放电,但难以对单个脉冲的放电状态进行判断,且电路复杂、稳定性较差。
二、击穿延时法击穿延时法是根据火花放电时存在一定的击穿延时时间,而电弧放电时一般没有击穿延时时间而设计的。
尽管它不能区分过渡电弧放电与稳定电弧放电,并且对单个脉冲内出现的放电状态转换不能有效地区分,但其优点是可对单个脉冲的放电状态进行判别,且检测电路为数字电路,抗干扰性及稳定性都很好,与电火花加工机床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也很方便。
三、间隙电压(电流)的检测法检测间隙电压以及(或者)间隙电流,包括峰值电压(电流)或者平均电压(电流),通过测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与特定加工状态下的各种放电状态的电压(电流)的比较,来判断电火花放电状态。
这种方法检测间隙电压(电流)的手段比较简单,一般是将高间隙电压分压,来获得间隙电压的瞬时值,或者积分之后获得电压的平均值。
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引入,常利用光耦进行隔离。
图2为常见的间隙电压法检测电路。
由R1与可变电位计来拾取间隙电压峰值,或者增加电容拾取间隙平均电压,增加稳压二级管提高间隙状态识别率,如图3所示。
其中电阻尺和电容C把经由R1、R2衰减之后的脉冲电压信号转变为直流电压信号,即部分间隙电压的平均值,稳压二极管Z起钳位作用,对间隙状态识别予于改善。
图2 间隙电压检测电路图图3 间隙平均电压检测电路图图2、3所示的电压检测电路简单好用,但是对于短路脉冲或者稳定电弧放电的反应灵敏度比较低,耿春明在此基础上提出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法。
基本思路就是去除脉间阶段零电压对平均电压的影响,其检测基本思想是在拾取间隙信号时剔除脉冲间隔电压波形,结果相当于将一系列脉宽电压波形连接起来,然后滤波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出的电压信号。
这样不仅使检出的平均电压值有了较大的增加,而且消除了间隙平均电压检测中脉冲占空比的影响。
迟关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间隙脉宽电压数字平均检测法的改进方法,利用数字采样开关来测取间隙电压平均值,消除了由于模拟采样开关本身特性以及高频通断引入的干扰。
四、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获取间隙电压(电流)之后,辨识放电状态的方法非常多,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类。
(一)传统识别方法图4 间隙电压比较检测判断电路原理图传统的识别方法是设计电路,制作放电间隙检测模块。
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
根据具体加工条件放电状态的电压高低阈值,将测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与设定的电压(电流)阈值比较,利用计数器统计单位时间内高于高阈值的脉冲个数,低于低阈值的脉冲个数以及位于高低阈值之间的脉冲个数,再通过逻辑判断确定放电状态。
考虑到电火花放电状态的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不采用单次阈值比较结果来决定伺服进给装置的动作,而是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放电状态的比值,来获取放电状态变化的趋势,从而决定伺服进给装置的进退。
设计逻辑电路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块或者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另外,为了提高放电间隙检测模块的柔性,霍孟友等利用单片机来设置电压阈值,希望设计出检测模块能适用于加工条件经常改变的场合。
电火花放电状态的传统识别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电路成熟等优点,但总的来说,受电路本身的局限,一般检测模块灵活性不够,不能随着加工条件的变化作较大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已经逐渐趋向于利用智能技术辨识放电状态,通过将获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采集进计算机之后,设计不同算法以实现对放电状态的辨识。
(二)智能识别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智能方法辨识放电状态。
目前这些算法主要有模糊法、神经网络法、模糊神经法、小波分析法等。
1、电火花间隙放电状态模糊逻辑识别法图5 模糊放电状态识别原理图图5为利用模糊技术进行放电状态识别的原理图。
将测取的间隙电压和电流值作为模糊识别器的输入,识别器中的模糊规则根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编写,模糊规则可以增加和修改,从而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
合理选取模糊识别器的隶属函数是识别技术的关键,Y.S.Tarng等运用了模拟退火算法来选取优化隶属函数,可以不依靠初始状态,可以避开局部最小趋向全局最优,因而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器自学习方法。
模糊技术最大的特征是将专家的控制经验、知识表示成为语言控制规则,然后用这些规则去控制系统。
但是模糊控制的缺点也源于此,控制器模糊规则的设置源于操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受到操作人员水平的局限,同时不具有适应对象持续变化的能力。
2、电火花间隙放电状态神经网络识别法图6为脉冲类型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
该神经网络模型两个输入层节点代表间隙电压、间隙电流2个输入参数;5个输出层节点有代表要识别的五种间隙状态。
通过训练样本建立起的神经网络可以分辨不同工况下间隙的放电状态。
J.Y.kao和H.S.Uu等研究了运用前馈神经网络在线辨识放电状态,E.Pajak和K.Wieczomwski利用单向多层神经网络来区分火花类型。
此外H.S.Liu等采用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的Abductive networks来模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这种网络的自组织性优于神经网络,由样本数据根据预测方差可自动寻优来建立模型,训练的次数少。
Mediliyegedara 等则比较了采用五种不同的激励函数时,前馈BP网络对放电状态的识别效果。
神经网络技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用特定加工条件下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与放电状态之间的关系来训练网络获得权值,训练好的网络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的放电状态,但是当加工条件改变时,识别效果会明显降低,另外,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激励函数的选择也是影响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
图6 电火花放电脉冲状态识别BP网络模型图3、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结合的电火花放电状态识别法图7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神经模糊控制器结构框图罗元丰等将模糊逻辑与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了电火花加工间隙放电状态的检测模型并给出了算法,图7为其设计的神经模糊控制器结构框图,其中模糊推理部分由神经网络来实现。
曹光宇等选择空载率和短路及拉弧率之差及其误差变化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参数,伺服参考电压、抬刀周期和脉冲间歇作为输出参数,模糊推理部分由神经网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