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使人 们 加 深对 广告 的认 识 和 理 解 , 而且 能使 歧 义 更好 的使 用 于 书 面 广 告 中 。
[ 关键 词] 歧 义 广告 语 语音歧 义 词 汇歧 义 语 用歧 义


引 言
2 A n t s h d s s/ ndt i e s . ma wa ihe a wowat s . o r

≥ l
课外阅 高 教 l 读; 育 等
浅 析 英语 中 的歧 义现 象在 广告 中的 应用
张孜 婷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山东 青 岛 2 6 5 ) 6 5 5
[ 要] 本篇论 文从语 音词 汇语 用的角度 分析歧 义的形成原 因以及其在广告 中的使用和作用 ,以达到使观众能够更好 的理解 广告的用意。列 摘 举 了三种类型 的歧 义现 象:语 音歧义 ,词汇歧 义和语 用歧 义,并且 用现 实中的广告 实例对每 种现 象进行诠释 本文对 英语 中歧义现 象的剖析 不仅
三 、词 汇 歧 义
当一 个词 或 句 子有 — 个 以上 的 意义 视 为词 汇歧 义 ,词 汇 歧义 主要是 由 于 句子 中的 同— 个 词有 几 种 不 同 的意义 或 理 解 而引 起 的 。主 要是 三叉 词 . 现代英语 包含 了大量 的同音 词 ,因此 同音 词的语音 歧义 现象非 常 普遍 。例 如 , “an 和 “eg ” , 以及 “i s ri” ri n sg ”和 “i ” 。这 两 组 词 h sz e
英语 中随时随地 都存在着歧 义 ,虽然歧 义现象在语 言使 用中有 着 消极 的一 面,但是不 可否认在诸如广告等特殊 的语言环境 中还有其积极 的一 面。由于歧义词 ,尤其是 同形异义 词具有两种甚至多种解 释,故 我 们可将其充分 、恰 当地应用 到广告语言 中去 ,做 到一语双关 。这种双关 风趣 、幽默和俏皮 ,可谓语言上 的巧夺天工 ,无疑会增强广告 的说服 力 和感染 力 ,从 而达 到奇妙 的宣传效果 。

英汉广告中的用词歧义现象研究报告——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英汉广告中的用词歧义现象研究报告——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0 引言
者或 听众 的注 意 力 , 到商 业 目的 , 多广告 中运 用 了歧 义的手 达 许 段, 并且运用 的恰到好 处 , 吸引 了广 大群众 , 同时这些广告 也具有 很强的艺术 性和幽默感 , 失为语言 、 不 文化 中的精 华与典范。本 文
②P w rbl g epo l! o e e n s ot epe o th
Co n Sl n 】 rs 】 e
中国分 类号 : H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 3 — 34 0 10 — 3 2 1 )5 0 0 — 2 1
h i这 两 对 谐 音 词 , 起 来 和 谐 悦 耳 , 起 来 朗 朗 上 口 , 且 风 趣 、 e r 听 读 而 广告 是社会 生活 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 分 ,除 了传 播产 品消息 , 幽默 , 有感召力。 以此宣传其浴场环境优越 , 以为消费者 提供 具 可 广告还是我们 社会文化 的一种主要 交流 工具。为 了更好 的吸引读 宜 人 的休 闲度 假 场 。
c th t t n in o e pe ndbee s o rme ac heat to fp o l,a ay t e mbe . o e , h d e ie e ti as n at e r Asy u s e t ea v r sm n s loa r. t
关键 词 : 汉广告 ; 义; 式 ; 音 ; 义 ; 法 ; 语 ; 值 ; 味 ; 赏 ; 荚 歧 形 谐 语 语 成 价 趣 欣 宣传 ; 费者 消
Ke wo ds En ls a d y r : gih n Chie e d ets me t; m bg iy fr ; o p o i; e ni; r mma ;do ; au ;n ee t a p e it ; n s a v rie ns a iut ;om h mo h nc s ma t g a c r iims v e itr s; p r cae pmp a d ; l  ̄ n a

运用会话理英语广告中歧义现象论文

运用会话理英语广告中歧义现象论文

运用会话理论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歧义现象摘要:歧义就是广告中一种最常用的技巧,它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样可以使广告更加简短、幽默、内涵丰富。

因此广告商们经常运用歧义这种语言现象来使其广告更加引人注目、更加记忆深刻、更加效果显著,以此来达到为企业促销的目的。

本文拟从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出发,对英语广告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剖析。

关键词:广告歧义合作原则1.会话理论1.1 会话理论含义的产生语言学家们认为,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依靠一些原则, 如现实原则、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等原则。

合作原则在语用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年在哈佛大学作讲演时提出来的。

格赖斯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特别是合作原则。

但是, 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有时说话一方可能说谎,或为了出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 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而另一方察觉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 他就要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深一层意义,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 于是也就有了”会话含义”的理论。

1.2 会话含义理论的内容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是由一条总原则和四条次准则组成。

总的交际方针合作原则按具体情况, 目的和方向进行交际。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质的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所说的话要与谈话内容有关联, 不可牛头不对马嘴, 扯东道西。

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井井有条。

1.3 合作原则与广告grice指出,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

为此,人们需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 即合作原则(何, 1997) 。

广告是广告主与读者(或听众)间的交际的载体,是一种特殊交际方式。

英汉广告中的用词歧义现象研究报告_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英汉广告中的用词歧义现象研究报告_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价值工程0引言广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传播产品消息,广告还是我们社会文化的一种主要交流工具。

为了更好的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达到商业目的,许多广告中运用了歧义的手段,并且运用的恰到好处,吸引了广大群众,同时这些广告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幽默感,不失为语言、文化中的精华与典范。

本文将阐述和研究有关英汉广告语中词汇歧义存在的形式及其语用价值。

1英汉广告语中歧义存在的形式“歧义(ambiguity )”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n ambiguous sentence is usually of doubtful meaning because it can be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 or many other ways.”即:歧义是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却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

[1]本文将从英汉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及语用等四个层面展示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1.1谐音歧义谐音歧义由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

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歧义,因为此类歧义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①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译文:给您的孩子更多阳光、更清新的空气。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巧妙地运用了sun 和son ,air 和heir 这两对谐音词,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以此宣传其浴场环境优越,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宜人的休闲度假场。

②Power belongs to the people !译文:电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权力这是一则市民反对当地电力公司增加电费而举行的游行示威的横幅。

Powder 表示两层意思,“力量”和“电力”,这里歧义的运用使简短的标语意义丰富,耐人寻味。

论英语广告蓄意歧义

论英语广告蓄意歧义

第 34 卷 第 1 期2021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4 No.1Jan.2021论英语广告蓄意歧义刘念(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 要:歧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语义模糊的语言现象在任何语言运用中都会出现。

由于英语词汇量丰富,含义众多,语法运用方面也较为灵活,因此,常常会引起误解而产生歧义。

就说话动机和言语效应来说,歧义可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英语广告多使用蓄意的歧义来刺激消费。

由此,从四项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广告歧义的特殊语言现象,探讨蓄意歧义在广告中的巧妙应用及其积极幽默的作用,并分析蓄意歧义违反合作原则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关键词:英语广告;歧义;合作原则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1)01-0117-020 引言句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两个或多个含义的现象是歧义性,这种句子就是歧义性句子[1]。

歧义的存在会使人们在传递语言意思的时候产生语义歧义。

而言语交流中出现的这种语义歧义的现象会影响说话者正确传递信息,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

因此,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研究歧义,并把歧义分析列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如今,分析歧义现象,研究歧义现象的不同含义,并进一步阐释歧义产生的原因,这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分析,以及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广告可以看成是文化的某种具象或者载体,并且被认为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文本之一[2]。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需要告诉消费者商品的真实信息,还要通过传递某种设计过的信息来动员消费者购买广告产品,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购物。

正常情况下,广告的表达应遵循对话合作的原则,使语言尽量以适量、真实、相关、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能够恰到好处地解读出广告透漏的会话意义。

英语广告中的歧义现象及其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英语广告中的歧义现象及其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英语广告中的歧义现象及其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作者:刘淑君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8期[摘要] 歧义就是广告中一种最常用的技巧,它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样可以使广告更加简短、幽默、内涵丰富。

因此广告商们经常运用歧义这种语言现象来使其广告更加引人注目、更加记忆深刻、更加效果显著,以此来达到为企业促销的目的。

本文拟从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出发,对广告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剖析。

[关键词] 广告歧义合作原则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指同一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

巧妙地利用歧义现象,可以实现语言意义的增值,突出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含蓄,表里双关,体现特定的语用价值。

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广告语中的歧义对合作原则的违背及其语用功能。

一、合作原则1967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莱斯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根据格莱斯的理论,谈话中的合作行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次准则即:质量准则、数量准则、行为准则及相关准则。

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守着同一套规则,相互配合,相互理解,以求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

然而在实际交往中,说话者并非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他们经常违背一两条准则。

格赖斯指出并非每个人都总是遵循合作原则与其准则,当说话者故意违背这些准则时,一些隐含意义往往随即产生。

歧义,尤其是语用歧义,都包含着话语意义,是说话者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设计的,其中必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若干准则.二、歧义对合作原则的违背违反“方式准则”是指违反常态,利用冗余或有意利用字面意思和言外之意的错位而使语言产生晦涩和歧义,让受众越过字面意思进而挖掘和推导出广告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例如,一个驾驶学校的广告牌上写着“Learn to drive fast.”。

在这个句子中fast可以修饰‘learn’ 和‘drive’ 这两个词。

广告商本来可以直接把fast 放在learn后来避免歧义。

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Ξ周 红ΞΞ,周振行(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 要: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方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它作为广告文体中经常使用的技巧之一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该文着重从英汉语音、词汇、语法 结构及语用等四个层面展示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关键词:英汉;歧义;广告。

 中图分类号:H 313Abstract :Am biguity is a phenom enon in w h ich one linguistic exp ressi on deno tes tw o o r mo re ideas .A s one of the mo st common rheto rical veh icles used in advertisem ents ,it has attracted a w ide attenti on .T h is paper serves to exp lo re its po sitive app licati on in advertisem 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phono logical am biguity ,lexical am biguity ,gramm atical syntactic am biguity and p ragm atic am biguity .Key words :English Ch inese ;am biguity ;advertisem ents. CLC :H 313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1-3079(2004)01-0102-03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

广告作为一种推销手段,必须具备“推销能力”(selling pow er )、“记忆能力”(m em o ry value ),使人听后或读后产生购物的欲望。

为此,广告文字必须引人注目,具有“注意价值(atten ti on value )”和“可读性”(read -ab ility )。

浅析歧义在英汉广告语中的运用

浅析歧义在英汉广告语中的运用

O S 安 石在 《 义研 究 》 I .石 l9 9 语 中给 出 的定 义 为 :歧 义 “ 现象就 是指有 些看 起来 相 同或听起 来相 同的话语 ,
在 字 面上可 以有不 止一 种解 释 。 这 就是说 , 义是 ” 歧

种 独特 的语言 现象 , 它能使 语 言具有 两 种或 者两
出 的 定 义 为 :A w r,p rs,o etn e w ih “ od hae r snec hc
hs a mo e h n n me nig s a d o e mb g — r t a o e a n i s i t b a i u
得歧 义在 广告语 中起 到极佳 的宣传效应 。
Tsr a e 牌咖啡才是最好的选择; t ②只有品尝家 的选
择 才是 最好 的 。借 用 歧义 , 这则 广告语 不 但宣 传 了 自己的产 品 .同 时还 奉 承 了 欲购 买该 产 品的 消费 者, 赞美 他们 为 品尝家 , 有一举 两得 之妙 。
( )p i yusl ad n tyu g r. 7 S o o re n o o rf ue l f i
第 二 种 理解 体 现 了该 品牌 历 史 悠久 值 得 信 赖 。因
而 ,e r “a”一 词 造 成 的语 音 歧 义效 果 不 仅 吸引 着 顾 客 仔 细品 味广告 的含 义 。 时恰 到好 处地 体 现 了产 同 品 的特性 , 顾客 产生 购买 欲 。 让
() 3 多一 点新 煮 意 这是 一 家名 叫关 心快餐 店 的广告 。 新 煮 意 ” “ 一
穗 接一 穗地 吃着 。在第 一种 理解 中 ,er 的意思 是 “a” “ 耳朵 ”而 “a o er 是一 个 习语 , . ert a” 意思 是 “ 笑得 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应用[论文作者:张孜婷][摘要] 本篇论文从语音词汇语用的角度分析歧义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在广告中的使用和作用,以达到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广告的用意。

列举了三种类型的歧义现象: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用歧义,并且用现实中的广告实例对每种现象进行诠释。

本文对英语中歧义现象的剖析不仅使人们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使歧义更好的使用于书面广告中。

[关键词] 歧义广告语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用歧义一、引言英语中随时随地都存在着歧义,虽然歧义现象在语言使用中有着消极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在诸如广告等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还有其积极的一面。

由于歧义词,尤其是同形异义词具有两种甚至多种解释,故我们可将其充分、恰当地应用到广告语言中去,做到一语双关。

这种双关风趣、幽默和俏皮,可谓语言上的巧夺天工,无疑会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奇妙的宣传效果。

二、语音歧义1.同音异义词现代英语包含了大量的同音词,因此同音词的语音歧义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rain”和“reign”,以及“sighs”和“size”。

这两组词的发音完全一样,但拼写和意思是不同的。

广告制作人将类似这样的词语运用到英语广告中,达到不错的效果。

例如:(1)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这条广告实际上是一条英语习语,中文意思为“结局好,全都好”。

在这条香烟广告里,“end”有两个意思,作动词讲是“结束”的意思,作名词讲是“香烟蒂”的意思。

这条广告灵活运用现成的英语习语,赋予了此习语新的意思,即“烟蒂好,烟就好”,让消费者感觉耳目一新。

(2)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

从字面看,它说明该产品已经接受了广大消费者的考验,但单词“ears”和单词“years”发音是一样的,此条广告可译为“相信我们吧。

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该助听器悠久的历史以及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3)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该广告可译为“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中,制作者巧妙运用了“sun”和“son”,“air”和“heir”这两对同音词。

该广告构思精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相当高的语言艺术,因为它能唤起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让计划带儿孙旅游的消费者为之心动。

2.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同音词组指的是两个不同的词组发相同的音,甚至有的同音词组中的每个单词都发一样的音,但词组的意思相差甚远。

同音词组的现象没同音词的现象普通,但在英语广告中也大量存在。

(1)It always runs fast because it is never two-tyred.这是一条汽车广告,在此条广告中,词组“two-tyred”和“too tired”的发音是一样的。

这个歧义现象突出了该汽车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它有不止两个轮子,另一个是它的耐力很好可以跑很长时间并且保持很快的速度,不仅幽默而且形象。

(2)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这是一条大型百货商场的广告,它的妙处在于短语“a good deal”的运用,一般来说“agood deal”是“很多”的意思,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即“一笔好买卖”。

该广告不仅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颇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能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效果。

3.由于不同的语音停顿和不同的语调导致歧义语音停顿“breathgroup”和语调“intonation”也是英语中产生歧义的重要因素,说话人由于停顿的地方不同或是语调的不同,都会导致歧义的产生。

例如:“Wanted. A man to wash dishes and two waitresses”.这是一则宾馆招聘广告,它包含这样两层含义:1.宾馆需要招3个人—一个洗盘子的男工和两个女服务员;2.宾馆需要一个男工不仅洗盘子而且要洗两个服务员。

一般读者都清楚知道第一种解释更合理,但第二种解释让人忍俊不禁,达到一种喜剧效果。

这个歧义现象是由两种不同的语音停顿和语调形成的:1. A man / to wash dishes and two waitresses. 2. A man to wash dishes / and two waitress.三、词汇歧义当一个词或句子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视为词汇歧义,词汇歧义主要是由于句子中的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意义或理解而引起的。

主要是三种原因造成词汇的歧义: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以及对词形变体的不同理解。

1.一词多义当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并在词典中归属一个词条的,称该词为一词多义。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虽然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语义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多个意义用同一个语音形式来表达就不足为奇了。

(1)Let’s learn English in a sound way.这是一则英语学习磁带的广告,广告制作人巧妙用到了“sound”的两个意思,一个为“完美”,另一个意思为“有声的”。

该广告表达了学英语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听磁带的有声的方式,很好地宣传了此类英语磁带产品。

(2)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这是英国劳埃德银行做的户外广告,该广告巧妙地利用了“branch”这个单词的一词多义来吸引读者眼球。

承接第一句中的“trees”,可将“branch”理解为“树枝”的意思;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广告中的“分行”、“支行”的意思,广告的真正含义是告诉人们到劳埃德银行存款能使自己的钱增值。

2.词义变化每个词语都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随着外在世界的不断变化,词语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其语音、语法、词汇、语义都等都在变化着,而其中词汇的变化发展是最活跃、最显著的,这一点在英语广告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1)Ask for More .(2)I’m More satisfied.上述两则广告都是由摩尔香烟(More)所作的广告,在第一则广告中词语“More”是“更多”的意思,第二则广告中“More”是“更加”的意思,但在这两则广告中,“More”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强调了“摩尔”这个品牌,使该品牌香烟令人满意想要再来一支的形象深入人心。

3.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英语不仅是英国的语言,从17世纪美洲殖民时代起,英语也成了美国的语言。

尽管两国用的都是英语,但由于种族、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不同,两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某些歧异。

例如:NO GAS TODAY.这句话是加油站的一个告示牌,但美国人和英国人对此句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对美国人来说“gas”通常指“汽油”。

在美国,如果加油站暂时没有汽油供应,就拿出这个告示牌表示“今天没有汽油供应”。

而对英国人来说,“gas”通常指“煤气”,而“汽油”应该为“petrol”,所以按英国人的理解,该告示牌的意思为“今天没有煤气供应”。

四、语用歧义语用歧义最早由Leech(1977)Brown & Levinson(1978/1987)提出,后来得到了Thomas 的丰富与发展。

Thomas(1995)认为,语用歧义是指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义的语言现象。

其中结构歧义在广告中非常常见,它比词汇歧义更复杂更不规则。

(1)Coke refreshes like no other can.这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词。

该广告中的“can”既可以看作是情态动词,即“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drink)can(refresh you).”又可以看作是名词“装饮料的易拉罐”,即“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can refresh you).”这两种解读方式都宣传了可口可乐的清爽提神效果。

(2)Let’s get down to earth.这则鞋的广告有两种含义。

一是试穿一下这种鞋,然后在地面上走;另一种是现实点,就买这种产品。

商家用歧义来宣传其商品的物美价廉。

五、结语在当今商业社会中,广告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广告不仅是介绍商品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推销商品的主要手段。

歧义现象在英语中很常见,歧义现象使广告简洁凝练,更具幽默感,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本论文分别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用歧义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歧义现象在广告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1]John I.Saeed.2000. 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Lyons .1995. J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陈顺黎.试析英语语言中由歧义产生的幽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3]会科学版)2006(1)[4]蒋敏.英文广告中的主观歧义[C].东华大学,2003[5]和春芳.英语歧义及其语用功能[C].黑龙江大学,2003[6]姜凯月.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7]黎清群.英语歧义成因探析[C].湖南大学,2002[8]马雪艳.英语歧义的成因探析[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9]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0]熊慧珍.英语语句歧义浅析[J].同济大学学报,1997(2)[11]周晓.广告中歧义的语义学分[J].中山大学学报,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