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学的角度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析英语句子结构歧义

2008.02(中旬刊)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歧义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如语音、词、语法结构、习惯用语等。
据此,歧义具体可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指代歧义和话语歧义等不同的种类。
本文所说的结构歧义(syntacticambiguity)是指由于句法结构的原因造成的多义现象。
这种多义结构,就是几个不同的深层结构经过转换形成相同的表层结构,在表层中词语和词序相同,但语义却不相同。
结构歧义(structuralambiguity)也就是语法歧义(grammaticalambiguity),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英语的许多句子结构缺少严谨。
在日常交谈时,我们能够根据说话人的表情、手势、语调等澄清歧义。
但是,在书面语言中无法借助这些附加信息,因而,书面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歧义现象。
例如乔姆斯基(Chomsky)著名的歧义句Theyareflyingplanes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和翻译:1.Certainpeopleareengagedinflyingplanes.某些人正在驾驶飞机。
2.Certainplanesorcertainobjectsareplanesthatfly.某些飞机或某些物体是在飞的飞机。
乔姆斯基另一个著名的歧义句Theshootingofthehunterswasterrible,因为有不同的底层结构,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和翻译:1)Theshootingbythehunterswasterrible.猎人的射击很可怕。
2)Thehuntersgettingshotwasterrible.猎人被杀很可怕。
一、定语修饰不明引起的歧义1.形容词+名词+名词一个形容词修饰两个名词时,它既可修饰第一个名词,也可修饰两个名词,从而导致不同的理解和翻译。
例如:形容词可以修饰前一个名词A,也可以修饰后一个名词B,因而产生歧义。
排除这种歧义的方法有:一是发话人利用意群停顿向受话人明示形容词的辖域。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在语言中的运用

义” 生 的歧 义句 子如 : 产 度 来探 讨—下引起 歧 义 的各种 因素 含义 是 :“ ( 人 ) 婚 ” 这 样 的话 这个 句子 的 意思 是 : rw 与 某 结 , Bo n 先 生 是 为牧 师 , 在教 堂 和May 婚 ; 二个 含 义是 :“ ( 将 r结 第 给 某 人) 证婚 ”, 因此 这句 话 的意思 也可 以是 : 师B o n 生将 在 教 堂 牧 rw 先 为May r]  ̄婚。
作者 简介 : 彭建容 , ,(93 ) 女 18一 重庆人 , 重庆师 范大学外 国语 学院2 O级研 究生 , O9 专业 : 国语言学及 运用语言学, 究方 向: 外 研 现代 英语研 究
—
2 6
2 1 4 01 年 月
Ar ̄2 i≈ pii0 I > 。 “ 汤姆 跳 舞 跳得 不 如希望 的那 样好 ” 。 f)不 定式 短 语 引起 的歧 义 6.
2 1 年4 0 1 月
A r l2 1 p i_ 0 1
第 l期 3
总5 l 2 期
j 爱
英 语 中的 歧 义 现 象 及 其 在 语 言 中的 运 用
彭 建容 ( 庆师 范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重庆 重
4 13 ) 03 1 文章 编号 : 0 8 9 5 2 1 ) 4 0 2 - 2 1 0 — 2 X( 0 1 0 — 0 6 0
一
歧义
双关语
歧 义 的分 类 项 目;( 电脑 、 电视等 电器 的 ) 功能 选择 单 ; 菜单 ” 在 这 种情况 下, 。 歧 义句是在 理 解上 会产生 两种 可能 的句 子, 话 说 , 是可 以 这个句 子 的意 思则发 生了改 变 。 换句 就
、
谈英语语言的歧义现象

歧义。但由于它是对句子进行表层结构分析而忽视句中语义 关系的分析, 因此在处理深层结构歧义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 此后, 转换一生成学派提出了语义分析法和 “ 树形图解法”
2.3在英语使用中, 有些词可以影响其它词的词性, 当这 种情况出现时, 句子往往有多种释义。 例:Vandenberg Reports Open Forum.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在新闻标题中使用带有歧义 的词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是新闻写作中的常见手法。作者往往 故意省略一些不重要的成分, 如一些冠词, 代词等。这种写法 会引起歧义。现在分析一下例句。句中关键词report可以影响
例2;Flyingplane maybe dangerous.
a.飞着的飞机有危险。 b.开飞机是有危险的。
语言使用中,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它是指结构上遵循 语法规则, 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或句, 其意义出现两种或 两种以上释义的语言现象。 在英语语言使用中, 有两种常见歧
义 :词法歧义和句法歧义。 词法歧义一般是由于词的同音异义
例:Tony didn't want to see Jack because he had stolen the
ball .
托尼不愿见到杰克因为他偷了球。
在这个句子中, 人称代词he到底是指代Tonyil 是 Jack就很
难区分了。
ate Constituent A nalysis) , 这种方法能够 有效地消除表层结构
句中的 ying可以 l f 是分词, plane的修饰定语;同时 作为 场ingplane也可以是动名词短语在句中做主语。 2.2句子中指示代词的指示对象不明了时,容易引起误
解。
和一词多义引起; 句法歧义一般是由于句子结构的含混引起 的, 可分为表层结构歧义和深层结构歧义。 表层结构歧义是指 句子中相邻的词或词组,可以根据不同的句法关系进行多种 不同的组合, 表达不同的意义, 而它们的这种组合在语法和语 义上都是恰当的。深层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相邻成分之间存在 着多种潜在的词义关系。由于歧义现象是一种消极的语言因 素, 在交际中会引起误解, 因此应加以排除。许多年来各国语 言学家一直致力于歧义现象的研究,从而探索出不少行之有 效的方法。结构主义学派首创了“ 直接成分分析法” (Immedi-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
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
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
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
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
从语义学角度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摘要: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对歧义的范围、及分类进行了简要概括,探讨了各种消歧手段的运用。
同时文章总结了其应用的正面效应,期望对进一步展开英语歧义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歧义;范围;分类;消歧手段;正面效应一、引言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都具有的普遍特征,因而也是语义学涉及的问题。
语言的表达式与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非对称性,一方面使多种形式可以表达同一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同一形式可对应于不同内容,前者是同义现象,而后者就是歧义现象。
【1】本文首先论述了歧义的范围、分类、及消歧手段,最后对歧义应用的正面效应进行总结,以期对歧义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避免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并在语言使用中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二、歧义的范围在语言界,语言学家对歧义的概念众说不一,但都有共同之处:歧义是有一个以上的意义的语言现象。
歧义是指句子的特征,即一个句子有多个释义,而句子又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其含义。
【2】要研究歧义问题,总会涉及其他的概念,即“模糊”、“笼统”。
这是因为,它们有时难以区别,有时被混为一谈。
为此应当确定歧义的范围。
2.1 模糊(Vagueness)不是歧义语义模糊和歧义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情况。
语义模糊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对一些事情了解不深,或对某些事物理解不清,或出于社交上的需要,要求使用一些较笼统、较概括的言词,从而有意无意地造成语义模糊现象。
在某些场合里,模糊现象是修辞的需要,是社交的需要,是语言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
总的来说,歧义是特殊的,而模糊是普遍的,区分这两种语言的不确定现象对英语学习和使用都有帮助。
【3】2.2 笼统(Generality)不是歧义英语中“someone”可以是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中年等各种各样的人,没有明确的特性,如性别、年龄、国籍、人种等等。
因此,“someone”一词的词义是笼统的。
试析英语句中的歧义性

试析英语句中的歧义性摘要: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多见。
歧义性就是句子中的词或短语没有固定的意思,有两种或多种意思。
歧义英语句中之所以产生歧义,主要是由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等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若干实例入手,主要从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方面对英语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歧义性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一、引言近二三十年中,一些学者们对歧义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某些突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语言学家沈家煊先生的“英语歧义的分类”。
在他的研究成果中,对歧义现象从语法、词类、语义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将歧义性深入细化到英语句子中,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语义学和语用学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用大量的例句来支撑理论,是本次研究的一大特点。
二、歧义的定义歧义是语言的产物,也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可以是一个单词、术语、记号、短语、句子或是交流中的其他形式。
如果一个单词、词组、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就可以称其具有歧义性。
三、引起歧义的原因歧义一般出现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1.语音歧义(1)连音。
连音联系着声调或词汇。
在口语句子表达中,发声应尽量自然流利。
句子当中不经意间的连读也会产生歧义。
如:a.i see a [greiteip];b.i see a grey tape.;c.i see a grate ape.在例子中,音标[greiteip]出现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grate ape and grey tape.虽然在例b和例c中这两个短语有相同的发音,但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
(2)同音异义。
同音异义是词之间发音相同,但拼写和意思不同,如:i/eye,see/sea,dear/deer,tail/tale等。
2.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因词汇意义差异而引起的歧义。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特色,其词本身含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意思。
如果一个单词在句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就说此句具有歧义性。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

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语法分析【摘要】: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
文章拟从语法的角度对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歧义现象的成因,以期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歧义;语法1. 引言词语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同一词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在句子里往往会导致两种以上的意思,这就是歧义。
歧义现象存在于每一自然语言中,探讨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词语和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细致。
发现歧义,了解歧义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正确地遣词造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歧义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是什么引起英语歧义呢?仔细研究,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境。
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是一种潜在歧义。
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而引起的歧义。
句法歧义的现象很多,在下文将作重点探讨,在此不作赘述。
语境歧义现象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
交际双方的职业和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不同,而产生误解;有时一个语句可以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或因指代不明确而两种语境的话题相联系,而造成歧义;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常常影响交际和理解而导致歧义。
3. 句法歧义句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又称为结构歧义,当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解释时,就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这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
下面讨论的是英语句子结构层面上的歧义。
3.1 状语还是定语同一短语,在句子中因其归属(attachment)不清而触发歧义,如:1) She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n the paper.a.在纸上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在语言交流中,常常有人会因为歧义现象而造成误解;也有人因为很好地利用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而妙语连珠。
从句法学的角度按照歧义的类型对歧义举例进行句法分析,以避免误解,更好地发挥歧义的积极作用。
标签:英语歧义句;句法学1 英语歧义的类型在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以及特定的语法结构(structure)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来表达。
因此,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歧义现象。
英语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歧义类型主要有五种:(1)一词多义:I went to the bank. (银行/河岸);(2)词类不同: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名词/动词);(3)层次不同:[beautiful (girl’s dress)]/ [(beautiful girl’s (dress)];(4)语法关系不同: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定语—中心语/述语—宾语);(5)语义关系不同: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the hunters为shooting的施事/受事)。
歧义类型中的一词多义和不同的语义关系属于语义范畴,本文不作详论。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词类不同、层次不同、语法关系不同这三种歧义类型。
2 英语歧义的句法分析2.1 词类不同的歧义类型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叫兼类词。
句子里有兼类词,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这是引起这种类型歧义的主要原因。
例如:(1)They were relieved.本例中relieved 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宽慰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救济”。
因此,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翻译为:①“他们感到宽慰。
”②“他们被救济。
”(2)John was offended.同样,本例中offended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生气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冒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法学的角度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摘要】本文针对英语词汇丰富、同义词众多、句法复杂、表达方式多样等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的现象,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两大类分析英语歧义现象。
【关键词】英语歧义句法学词汇歧义句法歧义歧义(A m b i g u i t y,又有译为“含混”)是指未定义或定义不清楚而没有明确含义的单词、术语(term)、注释或观念。
如果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在意义上有两种或多种理解,从结构上可作两种或多种分析,就是歧义的。
歧义存在于多种语种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而由于英语词汇丰富、同义词众多、句法复杂、表达方式多样等特点,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的现象就更为明显。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涉及许多因素,但简单说来,主要源于两个方面:词汇和句法结构”。
下面主要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词汇歧义就是人们对句子中的某个词或词组产生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歧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在特定的语境中,一个多义词不会引起歧义,但如果一个多义词的几种含义在同一句子中都成立,就会产生歧义。
比如:Jack is running after Mary.T h e C E O t u r n e d o u t a c a p a b l edepartment manager.前一句中的词组“running after”可理解成“追求”(Jack正在追求Mary),也可解释为“追赶、追逐”(J a c k正在追赶Mar y)。
后一句中turn out有“原来是……、撵走、赶出”等多种含义,因此第二句可理解为:CEO原来是一名能干的部门经理,还可理解为:CEO把一名能干的部门经理赶走了。
(二)词类不同引起的歧义。
一个词可以有多种词类,在英语句子中,由于词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随处可见。
像单词back就有四种词性: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用在句中就兼属不同的句式而引起歧义。
比如:In this competition,they noticed his back.句中如果把back看作动词,该句可以理解为:在此次比赛中,他们注意到了他的退步;如果把back看作名词,则可理解为:在此次比赛中,他们看到了他的背影。
再如:T he l it t legirl was offended.其中的offended作形容词时,句子的意思为:小女孩非常生气;但如果offended和was一起理解成被动语态,则句子的意思就改变了,翻译成:小女孩被冒犯了。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三)同形异义词引起的歧义。
T heyfound the new Hope Primary School.句中的found即可看作“建立、成立”的动词原形,也可看作动词find(找到、发现)的过去式,因此,此句可理解为:他们找到了那所希望小学;也可理解为:They havefound the new Hope Primary School.他们成立了那所希望小学。
二、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在日常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于词语的搭配复杂多样,句法灵活多变,导致人们对字面相同的句子根据句法结构的不同可以产生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理解,由此而引出的歧义称之为“句法歧义”。
(一)动词的变化形式相同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的动词有多种变化形式,其中现在分词和动名词的变化形式相同,在句法结构上容易产生歧义。
比如:Drivingcars can be dangerous.句中driving为动名词,driving cars 看成动名词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整个句子可理解为:To drivecars can bedangerous.(驾驶汽车可能有危险);也可把句中的d r iv ing看成是现在分词,修饰cars,driving cars作句子主语,整个句子可理解为:Cars that areDriving can be dangerous.(行驶中的汽车可能有危险)。
(二)及物动词后接双宾语引起歧义。
Brown’s mother found her son a nicefitness trainer.这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fo u n d后面接了双宾语而使句子产生歧义。
该句分两种情况来理解,第一种:Brown’s mother found that her son wasa nice fitness trainer(布朗的母亲发现她儿子是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练);第二种:Brown’s mother found a nice fitnesstrainer for her son(布朗的母亲为她儿子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练)。
(三)非谓语动词歧义。
英语中有些动词即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的不定式主动形式也可以表示被动意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引起歧义。
比如:Peter is too friendly aboy to refuse.句中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在理解上会产生歧义,即可理解为:“皮特为人友善,不会拒绝别人”,也可理解为:“皮特为人友善,不会被别人拒绝。
”(四)指代不清引起的歧义。
在一个英语句子中,代词的指代成分不明确,也会产生歧义。
比如:The manager critisizethe secretary because he is in low spirits.句中原因状语从句中的代词h e 指代不清,即可指代the manager,也可指代thesecretary,因此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由于经理的情绪不好,因此批评了秘书;另一种:经理批评了秘书,是因为秘书情绪低落。
(五)否定含混引起的歧义。
英语否定句由“情态动词或助动词+not+动词原形”构成,但如果否定词not的否定范围不明确,也很容易产生歧义。
比如:Peterdid not attend Mary’s wedding to pleasehis girlfriend.句中的not如果是否定谓语动词attend,就可以这样理解:Peter为了使他女朋友开心,没去参加Mary的婚礼;但如果not是否定后面的不定式,句子就可理解为:Peter不是为了使他女朋友开心,才去参加Mary的婚礼的。
(六)并列结构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一般由and连接两个并列结构,这个并列结构的前面可以有一个分词、形容词或不定式作修饰语,如果这个修饰语限定的对象不明确,也会产生歧义。
比如:Young professors and male teachers aremore needed in our college.句中形容词young可理解为只修饰并列结构中的professors(我们学校更需要年轻的教授和男教师),可也理解为修饰整个并列结构professors and male teachers(我们学校更需要年轻教授的和年轻的男教师)。
(七)状语或状语从句引起的歧义。
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动词,如果状语的位置不同,也会使句子产生歧义,出现不同理解。
比如:The girl watched her parentstalking happily.此句可理解为:女孩看着父母亲在高兴地交谈;或理解为:女孩高兴地看着父母亲在交谈。
英语里的比较状语从句经常会省略一些成分,这样的省略也容易产生歧义。
比如:He knowsJack more than Mary.这是个由than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由于省略了某些成分,难以确定比较对象因而产生歧义。
因此该句我们可以做以下两种理解:He knows Jack more than Mary does.(他比Mary更了解Jack。
)He knows Jack more than he knowsMary.(他了解Jack比了解Mary多。
)(八)定语或定语从句引起的歧义。
定语或定语从句像状语或状语从句一样,如果位置不恰当,修饰层次不明确,句子也会产生歧义,比如:Little Tom likes thenew toy car in his school bag that his motherbought for him yesterday.该句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可以是the new toy car,也可以是his school bag,修饰的对象不同,理解也不一样,从而使句子产生歧义。
同样,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如果修饰层次不明确,也会产生歧义。
比如:Can you see the boybeside the gentleman drinking water该句中的分词短语作定语即可修饰the boy(绅士旁边正在喝水的男孩),也可修饰the gentleman(正在喝水的绅士旁边的男孩),因而引起了理解上的分歧。
(九)词性或句******能不清楚而引起的歧义。
英语句子中由于词性或句******能界定不清而产生的歧义也非常普遍。
比如: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canattend the meeting.句中if引导的从句句******能不清,即可理解成条件状语从句,也可理解成know 后面接的宾语从句,从而引起句子的歧义。
两种理解分别为:Ifyou can attend the meeting,please let meknow.(条件状语从句);Please let meknow whether you can attend the meetingor not.(宾语从句)。
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中的词汇和句法歧义现象十分普遍,涉及各种词类和句法结构,而且不同的歧义都有很强的特异性,不容易发现其中规律,歧义性是语言固有的属性,我们无法避免。
因此,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在多义词的多个含义中选择最恰当的含义,对句子作出符合情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