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炎预防保健课件

03
少吃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
06
避免饮酒过量,以 免加重肝脏负担
3
肝炎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干扰素、核 苷(酸)类似 物等
保肝药物:如 甘草酸、水飞 蓟素等
免疫调节药物: 如胸腺肽、转 移因子等
抗炎药物:如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等
抗纤维化药物: 如秋水仙碱、 吡非尼酮等
抗肿瘤药物: 如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等
肝炎的种类 和症状
1
肝炎的传播途 径和预防措施
肝炎的治疗方 法和注意事项
肝炎的预防 保健知识
2
3
4
宣传效果
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了解 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
促进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谢谢
02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
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03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 接触肝炎患者、避免接 触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04
接种疫苗:接种乙肝
疫苗,提高免疫力
饮食健康
01
保持均衡饮食,避 免暴饮暴食
04
避免食用生冷、变 质、过期食物
02
多吃蔬菜水果,补 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5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定时定量用餐
测病情变化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睡眠、运动等
4
肝炎预防保健宣 传
宣传途径
0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 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
03
活动宣传:举办肝炎预防保健 讲座、宣传活动等
02
社区宣传:在社区、学校、医 院等场所进行宣传
04
宣传资料:制作肝炎预防保健宣 传册、海报等资料进行宣传
肝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肝炎的预防方 法
肝炎的预防方法
接种疫苗:针对乙型肝炎的疫苗是 预防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提前预防 可避免肝炎的感染。 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源、不共用针头等措施可以减少感 染肝炎的风险。
肝炎的预防方法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乙型 肝炎病毒载量检测,及早发现和治疗肝 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肝炎的治疗和 护理
肝炎的治疗和护理
治疗方式:根据肝炎类型、病 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 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个人护理: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避免酗酒等个人护理措施 可以帮助缓解肝炎症状和促进 康复。
结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语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大家能 够更加了解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保护自 己的肝脏健康。
定义: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 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分类:主要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 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不同类型。
肝炎概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肝炎的症状和 危害
肝炎的症状和危害
症状:肝炎的早期症状包括乏力、食欲 不振和黄疸等,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和 肝癌等并发症。 危害:肝炎会导致肝组织损伤,影响肝 功能,并可能进一步引起其他器官和系 统的疾病。
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肝炎 的发生和传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肝炎健康宣教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肝炎概述 肝炎的症状和危害 肝炎的预防方法 肝炎的治疗和护理 结语
引言
引言
引言:欢迎大家参加肝炎健康宣教 课程,本课程将介绍肝炎的基本知 识和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对肝 炎的认识并保护自己的健康。 目标:了解肝炎的传播途径、症状 和预防措施。
世界肝炎日PPT课件

节日设定目标
世界肝炎日提供机会,让人们重点关注某些具体行动,如: •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控制; • 协调全球对肝炎的应对。
认/识/肝/炎 科/学/预/防
发展历史
2007年10月1日,其主题是“肝炎?现在就检查 (Hepatitis?GetTested!)!”。
发展历史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
不饮生水,接种疫苗。
接种 疫苗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乙肝: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全 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 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第1一 针接 种
出生24小时内
第2 针接
种
出生1个月
第3针 接种
出生6个月
在连续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之后,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 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防治。 最终,决定在2008年5月19日举行世界肝炎日。
发展历史
2010年5月21日,关于“世界肝炎日”的 “WHA63.R18号决议”获得通过,指定每年 的7月28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 日”。
认/识/肝/炎 科/学/预/防
6大误区
1、乙肝病毒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有血液、母婴和性三中传播途径。 2、乙肝病毒携带者没必要看医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首次就诊已是疾病晚期的患者。
6大误区
3、乙肝是不治之症? 能有效治好肝病,而且能够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包括结婚、生育) 4、小三阳“好”,大三阳“不好”? 大、小三阳只反映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
6大误 区
5、得了乙肝等于等了肝癌? 乙肝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恶化,最后成为肝癌。
肝炎科普讲座ppt课件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约占50%以上,其中宫内感染约占4.54%,其余为分娩时的感染; 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 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 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 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6小时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1、6个月注射。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重复注射
因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而传播,如多次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各种介入性穿刺、内镜检查、牙科治疗、手术等。该方式以农村地区较高,医务人员(意外暴露)较高。
医源性传播
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
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
接吻、共餐、共同工作,共餐共宿舍,大量流行病学工作证明无传染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甲型肝炎
目前仍采用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甲肝疫苗的应用是控制和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乙型肝炎
1、您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吗? 2、慢性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3、慢性乙肝可以治疗吗?
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中毒性)
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母婴传播约占50%以上,其中宫内感染约占4.54%,其余为分娩时的感染; 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 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 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 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6小时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1、6个月注射。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重复注射
因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而传播,如多次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各种介入性穿刺、内镜检查、牙科治疗、手术等。该方式以农村地区较高,医务人员(意外暴露)较高。
医源性传播
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
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
接吻、共餐、共同工作,共餐共宿舍,大量流行病学工作证明无传染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甲型肝炎
目前仍采用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甲肝疫苗的应用是控制和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乙型肝炎
1、您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吗? 2、慢性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3、慢性乙肝可以治疗吗?
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中毒性)
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肝脏健康课件PPT

传 播
宫内 传播
出生前已被感染(宫内传播的机率<5%,目前,宫内传播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
途
径
: 母 婴
产程 传播
分娩时被感染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 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 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传
播
。
产后(哺乳 期)传播
病人 HDV携带者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 经食物 经水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接触 经血液
接触 经血液
同甲肝
易感人群
未接种甲肝疫苗 未接种乙肝疫苗
普遍易感 HBV感染者
普遍易感
肝炎概述。
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
肝
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肝病健康宣教
守护您的肝脏健康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腹上区,具有代谢、解毒、 排泄、凝血、免疫等功能,受损易引发肝脏疾病。
目 录
01 我 们 的 肝
02 肝 炎 概 述
03
甲型肝炎及戊型 肝炎传播和预防
04 乙型肝炎传播和预防
05
丙、丁型肝炎 的传播与治疗
06 如何预防肝炎
- 01 -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传播和预防。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
甲 型
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肝
炎
及
只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戊
型
• 饭前饭后要洗手。
•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Hale Waihona Puke 肝炎•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肝炎的护理》ppt课件

健康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肝炎的相关知 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遵医嘱合 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
出血预防
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避免剧 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大便通畅,防 止消化道出血。
THANKS
感谢观看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 肝炎护理的智能化决策支持,提高护理工 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跨学科合作与团队建设
护理研究与创新
加强肝炎护理与其他医疗领域的跨学科合 作,形成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肝炎 患者的整体诊疗水平。
鼓励护理人员开展肝炎护理相关的临床研 究和技术创新,推动肝炎护理领域的持续 发展。
《肝炎的护理》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肝炎概述 • 肝炎患者的护理评估 • 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 • 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 肝炎护理的实践与探索 • 总结与展望
01
肝炎概述
肝炎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 症性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病毒、 酒精、药物等。
类型
护理技巧梳理
通过对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 方面的讲解,我们掌握了肝炎护理的核心技能和操作规范。
案例分析讨论
通过对多个典型肝炎病例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肝炎患者的实际需 求,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肝炎护理的未来展望与发展方向
个性化护理方案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肝炎护理将更 加注重个性化,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专属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肝炎科普宣传课件

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风险
共用针具、未消毒的医疗器械和不安全的性 行为都是高风险因素。
了解传播方式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避免高风险行为和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特别是甲型和乙型肝炎有可用的疫苗。
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肝炎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黄疸和腹 痛。
如何治疗和管理肝炎?
如何治疗和管理肝炎?
药物治疗
根据肝炎类型,医生可能会推荐抗病毒药物或其 他药物治疗。
例如,乙型肝炎常用的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和替诺 福韦。
如何治疗和管理肝炎?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和戒酒,是管理肝炎的重要环节。
避免肝脏进一步受损至关重要。
如何治疗和管理肝炎? 定期随访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肝炎病毒的存在及其 类型。
常见的检查包括肝功能测试和病毒标志物检 测。
如何诊断肝炎?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肝脏 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肝炎的严重程度。
如何诊断肝炎?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可能的感染 来源。
详细的病史有助于准确诊断。
不同类型的肝炎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健康影响。
什么是肝炎?
流行病学
肝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根据WHO的数据,乙型和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 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病毒传播
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某些情况下 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例如,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
世界肝炎日健康宣教课件 PPT

6、肝炎病人平时饮食上应注意些什 么或说应该吃什么合适?
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饮食为宜,绝对 禁酒,避免进食过多辛、酸、辣等强刺激性食物, 适量即可。 伴有血氨高,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者应进食低蛋 白饮食或暂禁食蛋白; 伴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进食易消 化、少渣、少刺激性的的软食,并应少量多餐,一 次别进食太多; 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出血期,应暂禁 食,待出血停止后,从室温的(不能太热)流食、 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同上的软食,并维持下去。
4、乙肝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但 不是遗传病。
因经常听到患者说:他这是遗传的,他家人都是乙肝。虽然有 的患者在一查出来时,一查父母、兄弟姐妹又是都是。但即便是这样 ,这也不是遗传病,是叫家族聚集现象。 因本病具有传染性,在未发病时,家族成员在一起生活,且没 有防范意识,所以就有可能都被传染上了,但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个 体免疫状态不同,发展、结局也不一样,免疫力正常者往往表现为急 性肝炎过程或虽无明显表现,但能最终自行清除病毒,形成抗体。这 就是我们有的人说的,我从来没注射过乙肝疫苗,为什么一查有抗体 的来源,也证明平时还是接触到了一定量的乙肝病毒,然后在自身免 疫作用下形成了保护性抗体。免疫力低下或耐受者往往表现为无任何 不适或迁延不愈的慢性携带状态;免疫反应强烈者,往往感染病毒后 表现为重肝,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有一定的死亡率。 所以说: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只要防治得力,不会代代 相传的。
10、每年都有许多高三的学生或要参军的孩子体检出肝功 不正常,乙肝病毒感染等情况,家长非常着急,孩子也很 忧虑,所以我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一下:
一是要住校等集体生活、学习的孩子,要在住宿前就给孩子化 验一下肝功、乙肝六项,没有异常者,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使 其产生抗体并定期监测。避免因集体生活而染上此病。到高三 学习任务重面临着选择院校专业的压力,又没时间治疗,孩子 压力非常大,弄不好学习、身体两受累。 想参军的孩子也一样,最好提前几个月进行简单检测一下,如 果孩子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赶紧医治,以免到体检时 才发现肝功能异常误了前程;如果提前查出有乙肝等,因此病 也怕劳累,军训都是非常苦的,就不要让孩子去参军了,因劳 累加重病情就得不偿失了。身体健康是第一,工作是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1/3左右的ASC为此途 径感染。 母婴传播包括3个阶段: 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宫内传播的机率<5%,目前, 宫内传播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 产程传播:分娩时被感染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 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 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 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产后(哺乳期)传播:抚养过程中通过哺乳、日常看护、 清洗等等密切生活接触的造成的水平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
一、中国预防及控制乙肝的策略及方法:乙肝疫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明
确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 最有效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乙肝疫苗是唯一
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 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丙型肝炎传播
合成蛋白质
维持生命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 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 酒也可以导致肝炎。
病毒性肝炎
HAV 甲肝病毒
HBV 乙肝病毒
HCV 丙肝病毒
HDV 丁肝病毒
HEV 戊肝病毒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感人群
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甲肝
乙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病人 HBV携带者
粪-口 经食物 经水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未接种甲肝疫苗
未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
丁肝
病人 HCV携带者
病人 HDV携带者
接触 经血液
接触 经血液
普遍易感
HBV感染者
戊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同甲肝
普遍易感
肝炎早期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 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 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 感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 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HBV携带者
以下情况会感染乙肝吗?
无血液暴露的接触 拥抱 工作 一般不会传染 HBV!!
握手
学习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
乙型肝炎疫苗 全程需接种3针, 按照0、1、6个月 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个月及6个月注射 第2及第3针疫苗。
乙肝疫苗延后接种原则
如果第2针或第3针滞后于免疫程 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 第1针和第2针间隔应≥28天。 第2针和第3针的间隔应≥60天。
医源性传播
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 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 或体液等途径,使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 染。 输血(血浆); Ⅷ因子;白蛋白等。 器官或组织移植 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 彻底;某些牙科器械消毒不便; 职业接触;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 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只要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就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乙肝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径之一,在我国人群中约35-40%乙肝表 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人群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 示除母婴传播外,还存在水平传播。
乙型肝炎, 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 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100倍
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 彼此间的传播。其主要通过: 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 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 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HBsAg。 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
传染源:
HCV 感染者,即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 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平均潜伏期为6-9周。
丙型肝炎传播
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应用血制品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 破损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传播、静脉内吸毒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
播与乙型肝炎比较不够明显,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包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通过输入污染 HCV 的血液或血制品,献血或 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均可造成 HCV 传播。输入 含 HCV 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触微量血液传 播。 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8.68%.
丙型肝炎传播
性接触传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极易检测到 HCV-RNA,其配偶HCV感染率高于家庭其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 明HCV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险。 研 究 显 示 : 在 卖 淫 女 中 抗 -HCV 阳 性 率 为 9.83%( 正 常 人 群 为 2.28%)。
括经常受血者、静脉内吸毒者、性乱着、职业献血者、经常接触血液 和血制品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多次受血和静脉内吸毒者是 HCV 感染最危险的因素。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献血(特别是单献血浆)造成一定范围的暴发。 在河北的固安县就曾发生过由于献血或献血浆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丙 型肝炎暴发。
丙型肝炎传播
肝炎健康宣教
目录
我们的肝 认识肝炎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肝炎早期症状 乙型肝炎—严重的进展性疾病,致死率高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 如何预防乙肝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携带者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和化工厂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制造胆汁
解毒
合成凝血因子
储存糖分
丙型肝炎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方式确实存在,但一般认为传播机率远比
乙肝为低,转归相对较好。
丙型肝炎的治疗
一、治疗目标和意义 目前,HCV疫苗仍处在研发阶段,对HCV感 染人群的规范、有效治疗是控制HCV传播的主要 手段。 HCV感染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抑制 或清除HCV,表现为HCVRNA持续阴性、肝脏酶 学指标和肝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减少HCV相关肝 硬化、肝衰竭、肝癌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提 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