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特效中药处方

合集下载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治疗干咳是中医领域中的一项常见治疗,中医理论认为干咳多由肺燥、肺热、肺阴虚等原因引起。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干咳的处方,但请注意,实际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1. 清肺润燥汤- 药材:桑白皮15克,地骨皮10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贝母10克,甘草5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2. 养阴清肺汤- 药材:生地黄15克,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3. 桑菊饮- 药材: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薄荷5克,甘草5克。

- 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温服。

4. 百合固金汤- 药材: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麦冬15克,贝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5. 银翘散- 药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6. 二冬膏- 药材:天冬15克,麦冬15克,蜂蜜适量。

- 用法:将天冬、麦冬煎煮后,加入蜂蜜调匀,制成膏剂,每日服用。

7. 润肺止咳散- 药材: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5克。

- 用法:将药材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用温水送服。

8. 养肺汤- 药材: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麦冬15克,川贝母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在使用这些处方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和病情的差异,以及药材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此外,干咳的原因复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咳嗽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咳嗽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咳血方 1〔组成〕木棉花 14 朵,冰糖适量。

〔用法〕同炖服。

方 2〔组成〕鲜木槿花 30g,冰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 3〔组成〕瓦韦叶适量。

〔用法〕刷去孢子囊群,水煎服。

方 4〔组成〕中华秋海棠 15g,旱莲草 15g,藕节 15g,百合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日本蛇根草 15g,一点红 15g,旱莲草 15g,荠菜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6〔组成〕毛茎紫金牛 30g,大蓟根 15g,紫珠草 15g,藕片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旱莲草 15g,石仙桃 30g,大蓟根 15g,白木槿花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8〔组成〕绶草 15g,百合 15g,大蓟根 15g,天冬 10g,赤地利10g。

〔用法〕水煎服。

方 9〔组成〕紫茉莉(白花)120g,冬蜜适量。

〔用法〕紫茉莉洗净,捣烂取汁,调冬蜜服。

方 10〔组成〕紫背天葵 9g,旱莲草 15g,紫珠草 15g,藕片 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肺热咳血。

方 11〔组成〕薯莨 9g,藕节 9g,白茅根 6g。

〔用法〕水煎服。

方 12〔组成〕糯米团 30~60g,鲜橄榄 12 枚,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 13〔组成〕蟛蜞菊 30g,百合 10g,侧柏叶 15g,紫珠草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4〔组成〕吊竹梅 30g,大蓟根 15g,龙芽草 15g,侧柏叶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伏石蕨 120g、猪肺 12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肺热咳血。

方 16〔组成〕鲜阴地蕨 30g,鲜凤尾草 30g。

〔用法〕水煎,调冰糖服。

方 17〔组成〕麦斛 30g,侧柏叶 15g,紫珠草 15g,白茶花 9g。

〔用法〕水煎服。

方 18〔组成〕杜虹花根 15g,藕片 15g,百合 10g,白及 10g。

〔用法〕水煮服。

方 19〔组成〕花叶开唇兰 15g,白茶花 15g,白石榴花 15g,珠草 15g。

治疗咳嗽的民间奇效方,止咳效果快!

治疗咳嗽的民间奇效方,止咳效果快!

治疗咳嗽的民间奇效方,止咳效果快!千金名方中医知识,名医典籍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一般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常见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

1.枇杷叶汁【原料】枇杷叶适量。

【制作法】将枇杷叶洗净,用开水冲泡。

【用法】每次3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清肺止咳。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不止。

2.玉米须陈皮剂【原料】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

【制作法】将玉米须与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即可。

【用法】直接饮用。

【功效】止咳化痰。

有助缓解咳嗽引起的不适3.百合枇杷茶【原料】鲜百合、枇杷、莲藕各30克,红糖适量。

【制作法】将莲藕洗净切片;枇杷去核,与百合、藕片同煎取汁,调入适量红糖。

【制作法】代茶频饮。

【功效】润肺止咳。

此茶饮适合肺热咳嗽。

4.川贝苹果汤【原料】苹果1个,川贝母末10克,蜂蜜适量。

【制作法】将苹果平切盖,挖出苹果心,放入川贝母末、蜂蜜,将盖盖好,用牙签固定,隔水炖2个小时取出即可。

【用法】不拘数量,随时饮用。

【功效】滋阴润燥,化痰止咳。

适用于咳嗽不止。

5.鱼腥草杏桔茶【原料】鱼腥草30克,桔梗10克,苦杏仁9克。

【制作法】将以上3味药材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适用于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等。

6.清热解毒鱼腥草茶【组成】鱼腥草32g,冰糖适量。

【主治】咳嗽,热毒壅肺型。

症见髙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脉数者。

【用法】先将鱼腥草煎汤后,溶入冰糖令溶即得,代茶饮。

说明】鱼腥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尿。

因此对热毒壅肺而致之高热疼,咳嗽烦渴症,疗效甚著7.清热止咳枇杷叶茶【组成】鲜枇杷叶30g,淡竹叶15g。

【主治】咳嗽,肺热型。

症见肺热咳嗽,咽燥不适,声音嘶哑。

【用法】将鲜枇杷叶刷去绒毛,与淡竹叶同洗净,切细。

放入保温瓶中,用水冲泡,盖闷15分钟,饮用前可酌加白砂糖或冰糖,代茶频饮。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小处方:中医健康教育》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由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

在中医中,咳嗽被分为寒咳、热咳、燥咳和虚咳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咳嗽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小处方,帮助你缓解咳嗽。

1.寒咳
中药:橘红、陈皮、百合
食疗:吃姜糖水或蜂蜜水,多喝热水
穴位按摩:涌泉穴、中脘穴
2.热咳
中药:玄参、银花
食疗:多喝芦根汤、梨汤
穴位按摩:太冲穴、合谷穴
3.燥咳
中药:沙参、麦冬
食疗:多喝水,吃梨汤或冰糖炖雪梨
穴位按摩:太空穴、太冲穴
4.虚咳
中药:党参、麦冬
食疗: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汤、猪肚汤
穴位按摩:大包穴、太冲穴
无论你是哪一种咳嗽,都需要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另外,这些小处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咳嗽持续时间长或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小处方对你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康复!。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症状。

川贝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誉为中药界的“神草”。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川贝的中药止咳良方,供读者参考。

1. 川贝蛤蚧汤川贝蛤蚧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蛤蚧10克- 淡竹叶10克- 甘草5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3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3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2. 川贝石膏姜汤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石膏30克- 干姜10克- 麦冬10克- 核桃仁10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4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2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3. 雪梨川贝炖梨雪梨川贝炖梨是一种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雪梨1个- 川贝砂1克- 冰糖适量制作步骤:1. 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留下一个小口,使内部可以加入药物。

2. 将川贝砂放入雪梨内,加入适量冰糖封口。

3. 放入蒸锅中蒸熟,一般需要约30分钟至40分钟。

4. 取出雪梨,将炖汁倒入碗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川贝中药止咳良方,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中医或中药师的意见。

同时,使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总结:- 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 川贝蛤蚧汤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 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 雪梨川贝炖梨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 在使用中药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草药煎剂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偏方草药煎剂,并提供了相应的配方,供患者参考。

1. 桔梗薏苡仁煎剂配方:桔梗10克,薏苡仁10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玉竹10克,甘草6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慢性咳嗽。

2. 杏仁桑白皮煎剂配方:杏仁10克,槟榔10克,桑白皮10克。

煎服方法:将杏仁、槟榔、桑白皮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慢性咳嗽。

3. 老鸭加味茯苓煎剂配方:老鸭1只(去毛和内脏),茯苓20克,莲子20克,猪肺1副,薏苡仁10克,陈皮10克,生姜适量。

煎服方法:将草药洗净放入煲中,加水煎煮至鸭肉变烂,去掉上面的浮沫后添加适量的生姜,继续煮沸5分钟即可食用。

该方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咳嗽痰多的症状。

4. 麻黄桑叶煎剂配方:麻黄1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紫菀10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咳嗽、咳痰黏稠的症状。

5. 没药半夏煎剂配方:没药10克,半夏10克,玄参10克,苍术10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阵发性咳嗽、痰白黏稠的症状。

总结:中医偏方草药煎剂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缓解慢性咳嗽的治疗方法。

但使用草药煎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草药煎剂。

第二,严格按照配方和用药方法进行煎煮。

第三,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以上所提供的草药煎剂只是一些常用的方剂,对于慢性咳嗽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帮助。

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草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使用草药煎剂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一)咳嗽草药单方:1.鲜萝卜500克,洗净,带皮切丝,绞汁内服。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喉痒咽干。

2.佛耳草五钱,水煎服。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不发热。

3.枇杷叶(去毛)一两,老桑叶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每日分两次服。

用于治疗喉痒咳嗽较剧,痰多黏稠。

(二)祛痰及镇咳药:1.氯化铵(10%):口服每次5至10毫升,每日三次;或用片剂,每次0.5至1克,每日三次。

用于咳嗽、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尿毒症患者禁用。

2.复方甘草合剂: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用于一般咳嗽,若咯痰不畅,可加入氯化铵。

3.咳必清:口服每次12.5至25毫克,每日三次。

用于剧烈咳嗽,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效果更佳,多痰及心力衰竭病人禁用。

4.磷酸可待因:口服每次15毫克,每日三次。

一般情况下不宜应用;若咳嗽剧烈,影响呼吸、饮食及睡眠,而且痰液不多者,可暂时使用;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者应禁用。

5.敌咳: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可使痰液变稀,用于一般咳嗽。

(三)中医辨证施治:1.燥火咳嗽:干咳,口唇咽喉干燥,舌边尖色红,宜清燥润肺。

桑叶三钱,杏仁三钱,枇杷叶三钱(去毛),麦冬三钱,北沙参三钱,水煎服,每日分上、下午服,2.风热咳嗽:咯痰不爽快或干咳,口干,咽喉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宜清热化痰。

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连翘三钱,薄荷一钱(后下),芦根一两(去节),水煎服。

3.风寒咳嗽:头痛、鼻塞或流清涕,咳嗽痰稀,怕冷或有发热,舌苔薄白,宜疏散风寒。

杏仁三钱,紫苏三钱,前胡三钱,制半夏三钱,桔梗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分上、下午服。

4.痰湿咳嗽:咳嗽痰吐白沫,喉中漉漉作声,甚至气急不能平卧,宜化痰平喘。

炙麻黄一钱半,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焦白术三钱,川朴二钱,云茯苓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中成药:1.宁嗽露:每次15毫升,每日三至四次。

2.半夏露:每次二食匙,每日服三至四次。

咳嗽中药治疗验方

咳嗽中药治疗验方

咳嗽中药治疗验方
咳嗽中药治疗验方
【方名】咳嗽方。

【处方组成】五味子5克细辛3克陈皮9克杏仁9克法半夏6克射干9克薄荷9克桔梗9克枳壳9克瓜蒌壳9克沙参9克黄芩6克甘草3克桑白皮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早午晚饭后各温服1次。

【适用人群】阳了之后的咳嗽;普通感冒发烧后遗留的咳嗽。

【方剂解析】五味子、细辛:温散风寒,敛肺止咳;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健脾益肺;杏仁、枳壳、桔梗、射干: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瓜蒌壳: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消痈散结;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疏肝理气,解毒透疹;沙参:化痰止咳,滋阴生津,清肺养胃;生甘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全方;桑白皮、黄芩:清肺降火,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注意事项】本方仅供参考,若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四诊合参,辨证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直接用本方,如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2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3兼喘,合三拗汤;4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5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5脾胃虚弱,合五位异功散。

贝母瓜蒌散
药物组成: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

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桂枝
【功能】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止嗽散
药物:桔梗(炒) 荆芥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调肺下气,止嗽化痰。

适应症:诸般咳嗽,不论新久。

五位异功散
[组成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大枣。

[主治效能] 小儿病后衰弱,元气未足,食欲不振。

金沸草散(除痰之剂)
总结:伤风欬嗽编号:007组成:旋覆花、前胡、细辛、荆芥、赤茯苓、半夏、炙甘草主治: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加减:(1)如满闷,加枳壳、桔梗。

(2)有热加柴胡、黄芩。

(3)头痛加川芎。

归经:手太阴药。

方义:(1)痰涎内结,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气。

(2)半夏燥痰而散逆。

(3)风热上壅,荆芥辛轻发汗而散风。

(4)甘草发散而和中。

(5)茯苓行水。

(6)细辛温经。

(7)盖痰必挟火而兼湿,故下气利湿而证自平。

(8)茯苓用赤者,入血分而泻丙丁也。

又附方:局方加麻黄、赤芍,无赤茯、细辛。

煎服法:加姜、枣煎。

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组成】前胡90克荆芥120克半夏30克(净洗,姜汁浸) 赤芍药60克细辛30克甘草(炙)30克旋复花90克【用法】上药捣罗为末。

每服6克,水300毫升,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180毫升,
去滓热服,未知再服。

【主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时发寒热。

金沸草散-博济方
【来源】《博济方》卷一。

【组成】荆芥穗120克旋复花90克前胡90克半夏30克(洗净,姜汁浸) 赤芍药30克麻黄(去节)90克甘草30克【用法】上药七味同为细末。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人生姜、大枣,同煎至90毫升,热服。

如汗出,并三服。

有寒气则出汗,如风盛则解利。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目昏痛,颈项强急,肢体烦疼,胸膈满闷,咳嗽喘满,痰涎不利,涕唾稠粘。

金沸草散-普济方
【组成】荆芥穗1两,麻黄(去节)5钱,北柴胡5钱,旋覆花5钱,半夏(汤泡)2钱半,赤芍药2钱半,甘草2钱半。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七。

【主治】伤风,鼻塞流涕,痰壅热嗽。

【用法】上锉。

加生姜、桑白皮煎,食后服。

金沸草散-《便览》卷二。

【组成】旋覆花(去梗)1两,荆芥穗4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不去皮尖)1两,甘草(生)1两,赤芍1两,半夏(姜制)1两。

【来源】《便览》卷二。

【主治】感冒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时行寒疫,壮热恶风,或头痛身痛。

【用法】上药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祖传治疗荨麻疹的特效方
防风20g荆芥20g透骨草20g艾叶15g
双花15g白藓皮15g苦参15g蛇床子15g
地肤子15g当归25g黄芪30g甘草10g
注:有过敏者,可加,地龙8克、羌蚕6克、蝉衣10克
非那雄胺片:保列治,缩小前列腺,
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改善前列腺小便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