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赤泥综述

合集下载

赤泥综合利用

赤泥综合利用

赤泥综合利用一.对赤泥综合利用充分认识赤泥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极细颗粒强碱性固体废物,每生产一吨氧化铝,大约产生赤泥0.8—1.5吨。

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09年生产氧化铝237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产生的赤泥近3000万吨。

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达到2亿吨。

随着我国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和铝土矿品位的逐渐降低,赤泥的年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3.5亿吨。

赤泥大量堆存,既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目前,赤泥综合利用仍属世界性难题, 国际上对赤泥主要采用堆存覆土的处置方式。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工作近年来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开展了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工作,如赤泥提取有价金属,配料生产水泥、建筑用砖、矿山胶结充填胶凝材料、路基固结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化学结合陶瓷(CBC)复合材料、保温耐火材料、环保材料等。

但这些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产业化。

当前赤泥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大量消纳赤泥和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赤泥具有碱性强、比表面积大、各种组分互相包裹、嵌布等特征,使其综合利用难以借鉴其他领域一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尚未形成高效利用和适于大规模推广的技术支撑体系。

(2).缺乏相应标准,产品市场认可度低。

当前,已经开发出的部分赤泥综合利用产品,由于缺少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支撑,如赤泥作建筑材料,只有参照其他同类产品标准,市场认可度低,造成产品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大规模推广。

(3).缺乏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在我国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中,未充分考虑赤泥强碱性造成综合利用难度远大于其他工业废渣的特殊性,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企业利用赤泥的积极性不高。

(4).对赤泥的综合利用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赤泥综合利用是氧化铝企业的非主营业务,处于产业的末端,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采取一堆了之的处置方式。

赤泥的市场情况分析

赤泥的市场情况分析

赤泥的市场情况分析赤泥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极细颗粒强碱性固体废物,每生产一吨氧化铝,大约产生赤泥0.8—1.5吨。

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09年生产氧化铝237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产生的赤泥近3000万吨。

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达到2亿吨,每吨每年要花堆存费约50元。

随着我国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和铝土矿品位的逐渐降低,赤泥的年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3.5亿吨。

赤泥大量堆存,既占用土地,浪费资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赤泥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国铝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对赤泥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视,加强赤泥综合利用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适用技术,建立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和经验交流推广机制,促进赤泥综合利用产业良性循环,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势在必行,力争2015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20%。

贵州赤泥情况分析贵州省由于具有铝土矿资源优势,氧化铝工业正在飞速发展。

赤泥累计堆存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

2011年的排放量将达到250万吨,随着清镇广铝、凯里启亚铝业、中电投务川铝业等氧化铝项目的相继投产,每年将以100万吨赤泥排放量递增,至2014年将达到年排放赤泥约500万吨,至十二末贵州省的赤泥堆存量将达5000万吨。

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贵州省除了宏大铝业和本公司之外,尚没有真正实施赤泥综合利用的单位和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关于《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高赤泥综合利用率和技术水平,减少赤泥堆存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促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按照贵州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整合资源与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关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一家科技研发中心。

贵州将建赤泥墙体材料示范项目,这是一个比较简便易行大量消纳赤泥的项目。

2023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现状及行业研究趋势分析[图]

2023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现状及行业研究趋势分析[图]

2023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现状及行业研究趋势分析[图]1628698共研浅析:2023年赤泥综合利用规模现状,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将成现实[图]标签:赤泥综合利用描述:赤泥是生产氧化铝时排放的强碱性泥浆状废渣。

赤泥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和丰富的硅酸盐,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二次资源,赤泥综合利用前景广阔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物,主要含有氧化铝、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钠和氧化钙等成分。

因赤泥含有大量氧化铁,外观一般呈红褐色,故称之为赤泥。

由于氧化铝生产工艺的不同,赤泥可分为拜耳法赤泥、烧结法赤泥和联合法赤泥。

3种氧化铝的生产工艺相比,拜耳法工艺能耗和生产成本较低,国外大部分的氧化铝生产工艺基本都选用拜耳法。

据统计,每生产1t氧化铝,大约会产生0.7~2t的赤泥,按照1吨氧化铝排放1.5吨赤泥测算,2022年全国赤泥产生量约1.23亿吨。

2016-2022年中国赤泥产生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目前,赤泥综合利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用作吸附材料、用作催化剂、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生产陶瓷、制备新型功能材料、土壤修复和废水净化等。

赤泥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目前我国赤泥的利用率仅为8%左右,与赤泥年产量比较,氧化铝生产大省未来可能将面临巨大赤泥处理压力。

由于赤泥较高的年生产量,展望未来赤泥综合利用工作,应该以赤泥的减量化、高值化、无害化、全组分利用为目标,主要以大量消耗赤泥为主、开发赤泥的高附加值产品为辅的多途径综合开发方式,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随着社会对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必将成为现实。

2016-2022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规模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2024-2030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市场深度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从赤泥综合利用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赤泥综合利用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赤泥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赤泥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赤泥综合利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内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及现状

国内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及现状

国内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及现状
赤泥是一种含铁、铝和钛等多种矿物质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产生于铝
冶炼、钛白粉生产和硝酸生产等工艺过程中。

长期以来,赤泥一直被认为
是一种难以处理的有害废弃物。

但随着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赤泥的综合利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目前,国内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水泥生产技术:将赤泥与其它原材料混合使用,在水泥生产过程中
可替代部分原材料,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效果。

2.红色陶瓷技术:赤泥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铝元素,与陶瓷釉料相结合
可制成颜色鲜艳的红色陶瓷。

3.铝锂材料技术:赤泥中富含铝和锂元素,可作为铝锂材料的原料。

4.碳酸钙生产技术:赤泥经过热解后可得到碳酸钙,可应用于建筑材料、造纸等行业。

5.土壤修复技术:赤泥中含有大量的铁、锰等元素,可作为土壤重金
属污染修复的材料。

目前,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内已逐渐得到应用,但在技术成熟度、
资源回收率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进一步加强技术
研究和推广应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控体系,将有助于实现赤泥资源
的最大化利用。

赤泥综合利用ppt

赤泥综合利用ppt
赤泥的物理性质
赤泥中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利用的可能性。例如,高含量的硅铝酸盐矿物在利用时需要考虑其酸碱性和稳定性。
赤泥的化学性质
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利用的影响
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赤泥利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排放控制。
重金属污染
赤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如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控制,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结论
加强赤泥基础研究,深入了解赤泥的物理、化学和表面性质以及有价组分的分离和提取技术,为赤泥资源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望
针对不同领域的利用需求,研发新型赤泥资源化技术,提高有价组分的回收率和附加值,降低环境影响。
建立健全赤泥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规范,推动赤泥资源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赤泥资源化利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赤泥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赤泥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成本问题
赤泥利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需要考虑其成本效益。
市场问题
赤泥利用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市场前景不好,则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赤泥利用的经济性问题
05
如何解决赤泥问题
赤泥是一种固体废弃物,由铝土矿的选矿产生,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和碱,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来危害。
赤泥的来源和产生
赤泥来源于铝土矿的溶出过程;
铝土矿经过化学溶出后,得到氧化铝溶液,同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即为赤泥;
赤泥的产生量与铝土矿的成分、溶出条件、氧化铝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
赤泥的组成和性质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作者:李靖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2期赤泥是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尾渣,因其含有大量的赤铁矿而成红褐色,外观像泥水,故称之为赤泥。

依据铝土矿品位及采用的生产工艺的不同,赤泥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拜耳法赤泥、烧结法赤泥和联合法赤泥。

不同生产工艺所产生的赤泥的矿物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赤泥综合利用仍属于世界难题,国际上对于赤泥大规模处置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设赤泥堆场,进行长期堆放。

赤泥堆场的建设依据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山区可利用山谷深坑等地形建设;在平原地区可采用在平地上推出深坑建设;在临海地区采用管道直接输入深海中,使其自然沉积于海底等方法。

赤泥的运用现状国外对于赤泥的综合利用虽然研究较早,但运用并不多,而赤泥高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均为地广人稀地区,对赤泥的利用主要还是采用堆存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技术方面。

一是改良堆存方式,用于农业复垦。

澳大利亚储有丰富的优质铝土矿资源,氧化铝产量位长期位居世界第一,直到2015年才被中国超越。

澳大利亚所有氧化铝厂均采用拜耳法生产工艺,产生的赤泥具有很高的碱性,为了防止碱性滤液的渗透,采用大规模的干燥处理作业,强化赤泥脱水和蒸发。

这种处理方法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减少湿法堆存较高的基建投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在这种干堆的赤泥堆上,堆上一定厚度的表土,种上植被进行复垦。

同时,澳大利亚还将赤泥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

赤泥加入量从11%-50%可以使酸性土壤的pH值从4提高到pH值6-7,有效改良土壤。

美国凯撒铝和化学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两种赤泥产品。

一种是填充废料覆盖层,就是采用向拜耳赤泥中加入粘结剂,以助于赤泥的输送和土工技术;另一种是作为吸收剂,吸附液体的能力可和某些工业固体物料竞争。

这两种赤泥制品的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由于赤泥筑坝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氧化铝厂的经济效益。

二是用于提取金属。

挑战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有望成为氧化铝下一个利润风口

挑战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有望成为氧化铝下一个利润风口

赤泥是在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废渣。

赤泥碱性强、盐分高、具有放射性等特点制约了综合利用过程,尚未有经济有效的大规模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致使全球利用率不足10%。

挑战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有望成为氧化铝下一个利润风口。

图片来源:网络一、赤泥的产生与危害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土矿在强碱浸出时,由于矿石中的铁、钛等杂质与大部分的硅不溶解而形成的固体废渣,因多呈红色或褐色而得名。

按照氧化铝生产方法的不同,赤泥可分为3类:拜耳法赤泥、烧结法赤泥和混联法赤泥。

其中拜耳法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其产量占全球氧化铝总产量的90%以上。

赤泥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和农田,污染土壤、水资源和大气,腐蚀建筑物和构筑物表面,甚至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其中有用组分的严重浪费。

对此,如何解决氧化铝赤泥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而且有望扛起氧化铝下一个利润风口的大旗。

二、赤泥规模化利用迎来重大机遇赤泥的产出量,不仅跟生产方法、技术水平有关,还会因矿石品位而异。

按现有工艺和铝土矿组成,每生产1t 氧化铝,将产生1.0~2.5t 赤泥。

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19年中国氧化铝产量约为7247.4万吨,按每生产1吨氧化铝产生1.5吨赤泥计算,赤泥年排放量达到1亿吨左右。

依据《2019-2020年中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等分析,2020年赤泥综合利用量为849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8%,不到一成。

这距离“十三五”时期提出的“到2020年赤泥综合利用率提高到10%”的政策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赤泥产出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挑战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有望成为氧化铝下一个利润风口典型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过程中赤泥的形成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赤泥,限制赤泥的危害,已迫在眉睫。

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工业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形势下,随着法律法规、政策、技术、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当前赤泥综合利用处于突破规模化利用的关键时期。

赤泥中回收稀土金属的综述

赤泥中回收稀土金属的综述

我国各氧化铝厂排出的固体 明确了赤泥中稀土金属的存在状 响。结果表明,在浸出剂浓度均为
8
废物赤泥,因使用的铝土矿产地 况,为从赤泥中提取稀土工艺的 每升 0. 5 摩尔、温度为 25℃、浸出
不同和氧化铝的生产方法不同, 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时间为 24 小时、固液比为 1:50 条
稀土含量也大不相同。贵州铝厂
镧系等稀土金属能从赤泥中溶解 碳酸盐熔融,赤泥熔融→盐酸浸
笔者提出的盐酸酸浸工艺流
出 50% ̄75%。然后,取出溶解液 出→离子交换除 NON-RE →Sc / 程优点在于:①赤泥中的成分按
体,通过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 R E 分离。
一步分离一种的原则,能有效分
换。采用耐强酸阳离子型树脂,然
2. 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工业化 离,充分利用;②每一步工艺都有
—溶解新工艺,回收富集钪、铀、 的关系,而且与氧化铝的生产工 一步的实践证明。
钍。该工艺在硫酸介质中将赤泥 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山西铝厂
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看,赤泥
矿浆与树脂搅拌混合,钪、铀、钍 烧结法工艺的赤泥中平均含有氧 中回收稀土金属在技术上是可行
等被选择性吸附于树脂中,经筛 化钙 46. 80%和二氧化硅 21. 43%, 的。但纵观国内外工艺研究成果,
NON-FERROUS METALS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2005-12
9
后用每升 0. 5 摩尔的硝酸淋洗。在 的展望
现成的工业生产工艺,工业化生
此研究中,作者确定了酸浸过程
从赤泥中直接提取含量只有 产易实现;③钪和 RE 的回收这一
中的固液比、硝酸的浓度、浸出液 0. 000 1%数量级的微量稀土元素, 步的废水处理量大大减少,符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概述目录一、全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二、山西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三、赤泥堆存危害情况及目前综合利用的现状四、赤泥中有价成分的分析与可利用价值五、赤泥开发的认识及实验情况六、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的合作及实践路线七、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已取得研发成果八、开兴赤泥公司赤泥开发的前景及规划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赤泥综合利用项目概述一、全国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氧化铝的地区有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欧洲。

从2005年开始,亚洲成为每年氧化铝产量最高的地区。

2009年,亚洲氧化铝产量占全球氧化铝产量的36.9%。

亚洲氧化铝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最大。

2009年中国氧化铝产量占据亚洲氧化铝总产量77.99%的份额。

氧化铝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统计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广西、山东五个省区、储量为21.1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2.48%。

而我国氧化铝行业的快速增长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5年氧化铝的产量为856万吨,随着氧化铝新增产能陆续投产,2006年氧化铝产量开始大幅上升,年产量为1380万吨。

同比增长61.2%。

2007年到2009年,由于氧化铝项目的集中投产,我国氧化铝产量呈持续增长,2007年氧化铝的产量为1946万吨,同比增长41%。

2008年氧化铝的产量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18%。

截止2009年底,氧化铝的产量已经达到2379万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2400.9万吨,其中10月份氧化铝产量为224万吨。

因此,氧化铝生产行业的发展后劲仍然很大。

据统计:2009年国内生产氧化铝企业的数量上升至40家(包括13家生产氢氧化铝的企业),平均产能规模达到91万吨/年。

产量超过八十万吨的企业已上至18家,合计产量为21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91%。

表 1 2010年部分地区氧化铝产量单位:万吨二、山西氧化铝生产的基本情况山西是我国的铝土矿资源大省,分布广泛并相对集中,储量丰富,全省累计查明资源的储量为102652.23万吨,其中上表资源储量为92352.11万吨,未上表资源储量为10300.12万吨,此外还有预测资源量为55689.27万吨。

探有的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0%以上,居全国之首。

每年外送大量铝土矿至河南和山东。

山西的铝土矿主要集中分布在朔州、保德—河曲、兴县、宁武—原平、五台、阳泉、临县—中阳、孝义—汾阳、交口—汾西、灵石—霍州、沁源、平陆等13个铝土矿集中区,仅吕梁和忻州两市所属的资源储量就占全省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的64%。

矿石类型以一水硬铝石矿为主。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直接影响矿体的开采,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开采条件较好。

山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能源条件,是我国发展铝产业的优势地区,符合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

截止2010年底,山西省在产的氧化铝厂及相关企业13家,产能合计为76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比重是18.8%,产量为358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的11.5%,国内排名为第四名。

表2山西省氧化铝产量调查表山西是我国铝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是国家专项铝规划中鼓励发展的铝基地之一。

三、赤泥堆存危害情况及目前综合利用的现状1、赤泥堆存及危害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的废弃物,因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因此被称为赤泥。

赤泥是一种不溶性残渣,可分为烧结法、拜尔法和联合法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0.8~1.5吨赤泥。

全世界每年产生的赤泥约7000万吨,而我国作为世界第四大氧化铝生产国,每年所产生的赤泥保守估为3000万吨以上,累积堆存量达到2亿吨。

随着我国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和铝土矿品位的逐渐降低,赤泥的年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3.5亿吨。

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进行堆放。

氧化铝厂大都将赤泥输到堆场,筑坝湿法堆存,靠自然沉降分离。

另一种方法是将赤泥干燥脱水后堆存。

赤泥的堆存不但需要一定的基建费用,而且使赤泥中的许多可利用成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二次浪费,严重的阻碍了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堆放过程中除了占用大量土地之外,还由于赤泥中的化学成分入渗到土地易造成土地碱化、地下水污染,人们长期摄取这些物质,必然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赤泥的主要污染物为碱、氟化物、钠及铝等,其含量较高,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5058-85)。

由于赤泥中含有大量的强碱性化学物质,稀释10倍后其ph值仍为11.25-11.50,极高的ph值决定了赤泥对生物和金属、硅质材料的强烈腐蚀性。

高碱度的污水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体ph值升高,以致超过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同时由于ph值的高低常常影响水中化合物的毒性,因此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认为碱含量为30-400mg/L是公共水源的适合范围,而赤泥附液的碱度高达26348mg/L,因此高碱度的赤泥附液进入水体,其污染不言而语,赤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随着铝工业的发展,生产氧化铝排出的赤泥量也日益增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已使赤泥综合利用成为炼铝工业一项急需解决的难题。

2、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的情况赤泥作为生产氧化铝所产生的最大的污染物,大量消化和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

其解决的根本途径是综合利用,而我国目前对赤泥的综合利用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1)利用赤泥生产水泥采用常压氧化钙水化法对赤泥进行深度脱碱过滤,将脱碱后赤泥降温至5℃-55℃再进入水泥生产的贮存配料进行常规的水泥生产。

(山东铝业公司和中国长城铝业公司)(2)、利用赤泥生产砖利用赤泥为主要原料可以生产多种砖。

以烧结法赤泥制备釉面砖为例,其主要工艺过程为:原料→预加工→配料→料浆制备(加稀释剂)→喷雾干燥→压型→干燥→施釉→煅烧→成品。

(山东铝业公司)(3)、赤泥在废水净化中的作用利用赤泥生产分子筛对水体中的Cu2+,Pb2+,Zn2+,Ni2+,Cr6+,Cb2+等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南大学)(4)、利用赤泥作新型墙材以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生产免蒸免烧砖工艺。

赤泥具有水硬特性,含有制砖有效成分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等的成分总量占70%,粉煤灰中制砖有效成分占约80%,是生产免烧砖的理想成分。

把赤泥和粉煤灰混合,加入添加剂,进行轮碾、压制和养护,可制出符合国标的免蒸免烧砖。

这种空心砖质轻、保温、强度高,符合国家建材改革的方向。

(山东铝业公司研究院和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研究所)(5)利用赤泥作充填料以赤泥、粉煤灰和石灰混合制得用于矿山开采的充填料,充填工艺采用主副管道同时输送填充料,主管道输送拌和均匀的赤泥、粉煤灰浆体,副管道输送石灰浆。

压气助吹使两种物料充分混合,喷向工作面。

充填料喷出后,稠度大,无水脱出,半小时后初凝。

充填体强度完全满足采矿要求。

(山东铝业公司与长沙矿山研究院)(6)利用赤泥作铺路材料将赤泥滤饼制粒并放入回转窑中烘干烧结,由此制成的粒料比重大、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用来铺设公路,完全符合沥青路面表层、中层和底层的要求。

若在赤泥中加入速凝剂,可用作寒冷地区的路基材料,防冻性能良好。

施工工艺为赤泥、粉煤灰、石灰、固化剂→搅拌混合→摊铺→整平碾压→成型养护。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与广西平果铝业公司)(7)利用赤泥作硅肥利用赤泥生产硅肥,其工艺是先将赤泥脱水再经120~300℃烘干活化,并进行粉磨至粒径90~150微米,制得硅钙农用肥料。

其作用是通过改变植物的细胞组织,形成硅化细胞,改善作物果实品质。

硅肥具有弱酸溶性,可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

(山东铝业公司)(8)从赤泥中提取有价金属以铝土矿拜耳法赤泥为原料,以煤炭为还原剂进行直接还原炼铁的研究。

该工艺是将拜耳法赤泥和煤混合制团,干燥后进行还原焙烧,最后磁选制取高品位的海绵铁。

磁选尾矿经盐酸处理后,盐酸反萃除杂后用氢氧化钠反萃取,得氢氧化物沉淀,经水反萃后用酒石酸和氨水进行沉淀,将沉淀物进行焙烧得到氧化钪。

(广西冶金研究院)(9)利用赤泥生产免烧保温材料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赤泥在600OC—900OC中成分稳定,碱不结晶也不融化。

利用赤泥粉煤灰作原料,生产新型隔热耐火保温材料。

目前,产品有耐火保温砖、耐火保温浇注料、耐火耐碱浇注料、电解槽用赤泥干式渗料,氧化铝大窑用耐碱复合砖。

其中《耐火保温砖》《耐火保温浇注料》项目于2009年2月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中铝集团晋铝耐材有限公司)综上所述,对赤泥的综合利用,虽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但有的是实验室数据;有的是赤泥利用率很低,不足以大量利用赤泥;还有的就是对赤泥低层次利用,未提取更多的稀土金属。

对赤泥进行有价元素回收并彻底利用,将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举的工作,因此,需要进行赤泥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发,找到一条既能利用赤泥中的有用成分,又能大量利用赤泥的有效途径。

3、国家政策的支持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属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范围,国家为促进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从1994年就制定了详细的优惠政策,(94)财税字第001号文件规定,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以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

财税字〔1995〕44号《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1996】20号《关于继续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2001]19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对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材产品,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的政策;发改环资〔2004〕73号,国税函[2007]第446号文件规定,从氧化铝赤泥中提取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010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10)174号),明确指出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为尾矿综合利用的重点技术,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2010年11月26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印发《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0]401号),对提高赤泥综合利用率和技术水平,减少赤泥堆存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促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