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

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在进行产科手术时,为保证产妇能够顺利生产,常常会用到麻醉术来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帮助产妇保存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那么什么是产科手术麻醉?产科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呢?产科常用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产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产科常用的四种麻醉方法展开简要概述。
1.什么是产科手术麻醉?提起产科麻醉,一般是指的产科手术麻醉。
产科手术麻醉一般应用于剖腹产、无痛分娩、无痛人流等手术中。
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产科的手术麻醉不仅要满足消除痛觉等手术要求外,还应该加强对胎儿的保护,确保母婴安全,为产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进行产科麻醉时,应该做到精确用药,尽可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麻醉对产妇的创伤。
2.产科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1)局部浸润性麻醉。
对产科手术来说,局部麻醉一般指的是阴部麻醉,就是在分娩之前将麻醉药物注射到产妇会阴部位。
此类麻醉方法能够达到麻醉会阴部的目的,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阴道和肛门区域的不适感与疼痛感,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生产。
此类方式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也是产科手术中常用的类型。
(2)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也是区域麻醉的一种类型,与阴部麻醉不同的是,硬膜外麻醉能够使产妇的下半身失去感觉。
硬膜外麻醉一般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在应用此类麻醉方法时,会在产妇后背部插入硬膜外针,然后通过硬膜外针穿入导管,利用导管向产妇体内注射适量的麻醉药物,并保留导管,根据麻醉情况可以利用导管随时给药。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产妇出现血压降低的现象,在注射麻醉药物之前,需要通过臂丛静脉向产妇进行补液,以保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
(3)脊髓麻醉。
脊髓麻醉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到产妇的蛛网膜下腔内,受麻醉药物的影响,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脊髓麻醉是阻滞脊神经根最有效的方式,见效较快,且能够有效消除疼痛,但脊髓麻醉的作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所以必须找准麻醉时机,以保证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进度的需求。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在现代医学持续发展下,医疗服务逐渐面临较大挑战。
临床妇产科手术作为常见治疗方法,其主要划分为两种,即妇科手术、产科手术,以麻醉角度分析发现,妇科手术麻醉和普外手术差异较少,与外科手术基本一致。
但对于产科手术来讲,除了需要对孕妇、胎儿身体健康予以关注之外,还应该考虑麻醉方法和药物禁忌,下面对妇产科手术麻醉选择进行具体分析。
1妇科手术麻醉在患者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通常涉及子宫与输卵管等部位,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需要进入腹部或深入盆腔、阴道操作,部分手术还要求患者维持截石位或头低位等体位,除了会对手术操作提出较高要求之外,还会对患者呼吸、循环造成影响,使患者下肢受压处发生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前进行严密准备,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1.1.妇科手术麻醉特点在女性患者手术治疗时,妇科手术属于特有手术方式,使其麻醉方式针对性较强,但在整个手术过程,需要根据手术要求谨慎选择麻醉方式,保证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
总结妇科手术麻醉特点主要包括:(1)妇科手术主要是针对盆腔深处操作,如子宫与其附属结构等,单一持续硬膜外麻醉很难达到预期镇痛效果。
(2)选择妇科手术时,患者体位主要选择头低位、截石位,维持良好体位,会直接影响患者呼吸与血流情况,应该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3)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急诊患者主要表现为中老年人群,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做好麻醉前纠正极其重要。
1.1.妇科手术麻醉选择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来讲,主要是将全麻作为重点,以普外全麻为前提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可以保证麻醉效果。
在非全麻患者治疗时,硬膜外麻醉属于较为常见麻醉方法,但现在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比较有效麻醉方式使用更广泛,通常应用在非全麻手术治疗中,特殊情况选择此种麻醉方式。
在多数妇科手术患者中,全麻是比较有效麻醉方式,具有较高适应性,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1.3 常见手术麻醉方法在常见妇科手术中,子宫与附属组织切除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常应用于子宫颈癌与子宫肌瘤等治疗过程中,以实现子宫部分、全部组织切除处理。
现代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浅析现代产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应用摘要:产科手术中,麻醉不仅要求要起效快和镇痛效果比较好,而且要求产妇肌肉松弛良好以及术中牵拉反应较小等,所以要在使用麻醉前,全面考虑用药和麻醉药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同时要求麻醉方法全面、对产科手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现代产科麻醉手术【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83-02产科手术中,麻醉不仅要求要起效快和镇痛效果比较好,而且要求产妇肌肉松弛良好以及术中牵拉反应较小等,更为重要的是麻醉要几乎对婴儿没有一点影响。
在麻醉前和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妥善的处理,首先要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其次还要满足手术要求。
要在使用麻醉前,全面考虑用药和麻醉药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同时要求麻醉方法全面、对产科手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由于产科手术中麻醉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下面就产科手术的麻醉选择方式及应用进行分别阐述。
1蛛网膜下腔麻醉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医院手术监护设备和穿刺设备的水平不断提高,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产科手术中应用的越来越多。
对于产科手术来说,由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良好,蛛网膜下腔阻滞已经成为当下使用较多的麻醉方法。
但使用同时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增加了发生低血压的可能,在有严重先兆子痫的患者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时低血压发生率比使用硬膜外麻醉时高,但两种麻醉引起的低血压持续时间均较短。
而且麻醉所致低血压都容易纠正。
虽然蛛网膜下腔麻醉常会在手术发生引起头痛,但现在已经改进了穿刺针,这使得头痛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在铅笔尖型的穿刺针被大多数麻醉医师推荐使用,并且使用较小型号的穿刺针(27g)也能使头痛发生率大大降低。
在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常见的问题是低血压,但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局麻药用量和合理使用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等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低血压的发生,这样一来,在剖宫产时蛛网膜下腔麻醉就变得更加安全。
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

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产科手术是指在妇科领域中进行的手术过程,常见的包括剖腹产、阴道分娩等。
麻醉管理与术后监测在产科手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本文将围绕产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术后监测展开讨论。
一、麻醉管理1. 术前评估在产科手术之前,麻醉医生将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这一评估包括许多方面,如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妊娠期间的并发症、过去的麻醉史等。
通过这些评估,麻醉医生能够了解产妇的整体情况,为手术中的麻醉管理提供指导。
2. 麻醉方法选择产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和蛛网腔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通常适用于紧急产科手术或产妇无法耐受蛛网腔阻滞的情况。
蛛网腔阻滞麻醉则是通过局部麻醉将麻药注射至腰椎间隙,达到麻醉效果。
麻醉医生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
3. 麻醉药物使用在麻醉管理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丙泊酚、芬太尼等,而蛛网腔阻滞麻醉常用的是局部麻醉药物,如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
麻醉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产妇的麻醉效果和安全度。
4. 麻醉监测麻醉监测是产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麻醉监测设备,麻醉医生能够实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些监测数据能够提供给麻醉医生有关产妇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麻醉管理措施。
二、术后监测产科手术结束后,正确的术后监测对产妇和胎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术后监测事项。
1. 麻醉恢复监测产妇在手术结束后会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和监测。
麻醉恢复室的护士将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和疼痛评估等。
这一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醉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2. 术后镇痛由于产科手术后可能会伴随一定的疼痛,术后镇痛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术后镇痛方法包括静脉镇痛和椎管内镇痛。
通过给予适度的镇痛药物,可以帮助产妇快速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特殊管理

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特殊管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妇产科手术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手术环境,对麻醉医生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选择、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麻醉选择在妇产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等。
全麻是使用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使其对整个手术过程无知觉和无记忆。
腰麻则是通过给药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下半身麻木。
硬膜外麻醉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使腹部和盆腔麻木。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
例如,在妇产科手术中,对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或有明显疼痛的手术,全麻通常是较好的选择。
而对于一些较短手术时间的手术,可以考虑使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二、注意事项在妇产科手术中,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手术对术者和胎儿的影响,对麻醉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存在的其他疾病,以便进行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制定。
同时,需要与手术医生密切合作,了解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以便在麻醉过程中提供协助。
2. 镇痛效果:妇产科手术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同时,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3. 胎儿保护:对于孕妇的妇产科手术,胎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麻醉医生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在全麻或腰麻的情况下,需要密切观察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的情况。
三、后期管理妇产科手术后的麻醉管理同样需要重视。
在患者苏醒后,麻醉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适。
在术后疼痛管理方面,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程度和患者的疼痛感受,确定合适的镇痛方案。
妇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

妇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摘要:在妇产科中手术类型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保障手术的正常进行,避免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通常需要进行麻醉。
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前用药等方面,对麻醉方法和麻醉药进行严格的筛选,从而保障麻醉方法与麻醉药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而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基础上,保障手术可顺利进行。
关键词: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急症麻醉一、妇产科手术麻醉妇产科在进行手术时需要进行麻醉,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便是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主要应用在妇产科的盆腔、阴部手术中,是一种常规性的麻醉方法。
该方法对患者具有相应的要求,患者的盆底肌群、腹壁应处于彻底松弛的状态,内脏的牵拉反应应处于轻微状态。
其二便是异位妊娠等紧急手术,此类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并且患者的病情急剧具有一定的多边性,应充分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具适用性的麻醉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还应提高对患者各治疗药物间的作用提高重视,避免出现不良作用,出现胎儿抑制,还应做好进行紧急抢救的措施。
其三便是分娩镇痛逐渐增加,选择的麻醉方法应避免对产程产生影响,且避免对宫缩、母婴安全等产生影响,还应对产妇体力消耗方面降低,减少产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其四便是在进行人工流产的手术中应用麻醉,此时应使患者迅速苏醒,避免导致运动神经阻滞现象出现,避免患者出现头晕和呕吐等状况,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尽早走动、活动。
其五便是手术后的镇痛上应用,在手术后使患者保持梧桐状态,可以使患者进行相应的活动,并避免出现肠粘连等情况,从而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二、妇产科择期手术麻醉1.全身麻醉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使用全身麻醉:其一便是妇女的脊柱存在明显性的畸形,对局部麻醉有过敏反应且伴随凝血机制的障碍等,患者当前阶段正应用肝素等具有抗凝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此时应选择全身麻醉。
其二便是患者需要进行的手术耗时较长,且患者的创伤面积相对较大、有较多的出血量,手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此时应选择全身麻醉。
剖宫产麻醉: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比较以及选择

剖宫产麻醉: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比较以及选择在了解剖宫产麻醉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剖宫产。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其手术方式主要是由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还有麻醉学等其他措施组合而成,是经由腹部切开子宫的方式使胎儿娩出的手术。
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剖宫产已经成为了为产妇解决难产问题,或者是产妇在孕期时并发了一些其他的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而且此类手术操作起来比较安全、快捷,能够使产妇在短时间内顺利分娩,是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剖宫产和麻醉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当很多对麻醉知之甚少的准妈妈得知要行剖宫产时,心里难免会忐忑不安,会想要迫切的了解有关剖宫产麻醉的知识。
一般来说,常用的剖宫产麻醉方法主要有全麻和椎管内麻醉,这两种麻醉方法应当如何选择呢?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1.椎管内麻醉(半麻)(1)脊髓麻醉(也称腰麻):就是一种将麻醉药注入到产妇蛛网膜下腔来进行的麻醉方法。
这一麻醉方法的优点是麻醉力度强,镇痛效果优越,见效快,而且也不会留下导管。
当然,这一麻醉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弱点,会让下肢肌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麻醉时间相对较短,一般用于手术较短的病人。
(2)硬脊膜外麻醉(也称硬膜外麻醉):也称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来进行麻醉的方法。
它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醉方法。
也是现目前产科手术大多数采用的方法。
它有弥散性强、穿透性强、毒性小,且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它是在麻醉产妇成功之后,开刀的部位会没有痛觉,而且下肢肌力也不会被完全阻断;相较于脊髓麻醉,硬脊膜外麻醉作用时间较慢,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才会开始有效果;可放置导管,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随时追加麻醉药,方便延长麻醉的时间。
其常用的局麻药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
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除了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但是出于安全,最好是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分析剖腹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目前有许多不同的麻醉方法可供选择,其中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是两种常用的麻醉方式。
在剖腹产手术后,病人需要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以及提高术后康复的舒适度。
对于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硬膜外腔,使局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
其优势在于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避免对母婴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麻醉方式还可以减少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镇痛效果,一些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在手术后24小时内提供有效的镇痛,降低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并且相对于传统的镇痛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针对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分析,试图确定哪种麻醉方式更适合剖腹产手术。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也有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上略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尤其是在术后24小时内,硬膜外麻醉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疼痛缓解,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结果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都是有效的镇痛方式,可以为剖腹产手术后的疼痛提供有效控制。
在具体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术者经验、病人对镇痛效果的要求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未来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并进一步优化镇痛治疗方案,提高病人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摘要】在据今天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剖腹产手术占所有产科手术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是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
剖腹产相对于顺产来说给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产妇来说同样也要面临一定的危险和痛苦。
为了减轻孕妇生产时的痛苦,适当地选择手术麻醉的方法对于孕妇来讲具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以实例来分析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产科;手术;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以来产科手术中asai~ii级,既往无心、肺、脑、肝、肾等器官病变的病人共634例,年龄范围从18岁~40岁,体重在42 kg~78kg之间。
我们将手术中麻醉的方法随机地分为罗哌卡因麻醉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
罗哌卡因的用药量控制在15~25ml的用量,浓度为7.5mg/mi左右。
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5%~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首次麻醉量为13 ml~18 ml。
剖宫产病人按低浓度、小剂量给药。
1.2 方法
患者手术之前注射 - ml试验剂量的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塞罗卡因)依情况开放静脉输液,连续监测bp、ecg、spo2、hp、hr等生命体征,常规面罩吸氧,按照麻醉效果的不同给出特定的评分标准。
根据麻醉后生命体征的不同变化给与打分,血压脉
搏无明显变化或血压下降5分为良、3分~4分为中、<3分为差。
2.结果
为了确保两组显示数据的最终准确性,我们控制了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无明显差异,最后结果显示是:麻醉满意度a组良为95 %,b组良为66 %。
3.分析与讨论
在产科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阻滞已经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被用来作为主要的麻醉方式,它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通过局部麻药扩散到脊神经根附近才能产生麻痹的效果。
所以第一次用药的量会非常大,而且诱导时间长,一般需要10 min~15 min才能起到麻痹的效果。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硬膜外的间隙结缔组织比较多,会影响局部麻药的扩散和传递,麻醉效果欠佳,这是如果在时间上病人等不了的话,就需要辅助镇痛镇静剂或者是直接静脉注射麻醉剂。
但是,在剖腹产的手术中,由于胎儿还在母体,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最好避免使用镇痛(阿片)类镇静类药物,否则会影响胎儿以后的健康。
这对于硬外阻滞麻醉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使用这种方法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所以在医疗卫生界发展的近十余年来,罗哌卡因作为外科手术的首选用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方法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阻滞既有起麻的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更重要的是他为手术中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病人在手术过后也不用担心忍受疼痛的折磨,因为通过硬膜外置管可以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
本文a组采
用罗哌卡因麻醉的病人,平均麻痹起效时间为3 min~5 min,用药量小,阻滞完善、肌松良好,无明显的其他副作用。
同时医生还根据手术时间和病人的不同情况的需要,及时通过硬外导管追加局麻药及术后采用pcea疗法。
这种对腰麻联合硬外阻滞的改良还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头痛的发生率。
对这一方法还存在顾虑的人是因为脊麻所致的低血压和阻断交感神经会对母体及胎儿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正好也说明了采用硬膜外和全身麻醉的方法所产下的新生儿动脉血ph值相对值低的原因。
如果和他们比较的话,罗哌卡因的副作用还小一些,对孕妇及胎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故保持畅通静脉输液,子宫左倾体位,面罩吸氧,同时备用麻黄碱30 mg。
总之,我们认为罗哌卡因麻醉是目前良好的产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取代单纯硬膜外麻醉之趋势。
当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产科手术的麻醉方法上肯定会有新的突破来取代现有的技术,到那个时候就能真正地为病人减轻她们的痛苦,让她们免去手术的害怕不安与恐惧。
参考文献
[1] 王先锋,姜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9,30(11):1335—1336.
[2] 赵秋华,朱俊峰,赵利波,等.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研究,2009,38(10):78-81.
[3] 苏德禹,吴梅兰.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09,2(24):12
[4] 林一雄,郑细妹,林建新,等.瑞芬太尼氧化亚氮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5:5—6.
作者简介:楼淑群,1977.4,女,汉族,浙江省义乌市,本科学历,执业医师,从1995年起从事麻醉医师工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