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豆杉的愈伤组织诱导

合集下载

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紫杉醇的产生

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紫杉醇的产生

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紫杉醇的产生
孙珺;胡正海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0(030)001
【摘要】研究了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产生.结果表明:在以1/2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在一个较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内,均可诱导发生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素IAA,IBA,NAA及2,4-D和6-BA的组合均可使红豆杉外植体30 d的愈伤组织发生率达60%以上;不同类型的激素组合以及激素的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及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含量有一定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几组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愈伤组织中,均检测出了紫杉醇.紫杉醇的最高含量达500×10-6 mol/L,且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及三尖杉酯碱的含量均高于外植体中的含量.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孙珺;胡正海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336
【相关文献】
1.几种氨基酸前体物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J], 翟雪霞;李友勇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含量 [J], 张艳平;刘同祥
3.红豆杉植物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的检测 [J], 杜亚填;许建宇;卜晓英;于华忠;曹庸
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J], 杜亚填;陈建华;许建宇;曹庸;周朴华
5.南方红豆杉外植体母株来源与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的影响 [J], 陈惠;王文科;卢英梅;白新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激素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

合 和浓 度 对 愈 伤 化 诱 导 及 其 愈 伤 组 织 继 代 增 殖 培 养 的 影响, 为 生产 红 豆 杉 试 管 苗 和 实 现 紫 杉 醇 工 业 化 生 产 提
供 一 定 的技 术 参 考 。
NA A5 . 0 mg / L分 别 进 行 愈 伤 诱 导 试 验 , 基 础 培 养 基 为 B, 5 ( 去掉 C u 抖的 B 5培 养 基 )+ AC O . 5 g / L+ 酪 蛋 白 l g / L +蔗 糖 2 0 g / L +琼脂 8 g / L , 每 个 处 理 接 种 愈 伤 组 织 l 6只 试 管 , 培养 3 0 d观 察 愈 伤 生 长情 况 并 称 其 鲜 重 , 并 计 算 愈 伤 组 织 生 长 值 和 愈 伤 组 织 生 长 指 数 。其 中 , 愈 伤组织生长值 ( mg ) =收 获鲜 重 一接种 鲜重 , 愈 伤 组 织
试 验 以南 方 红 豆 杉 的嫩 茎 为 外 植体 , 探讨 了 不 同 激 素 组
2 . 2 不同激素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细胞继代增殖影响
2 . 2 . 1 探 讨 NAA 对 愈 伤 组 织 继 代 增 殖 的 影 响
在 试 验 基 础 上 ,提 高 NAA 浓 度 ,并 搭 配
KT O . 5 ag r / L, 选 用 NAA3 . 0 mg / L、 NAA4 . 0 mg / L、
由 于 红 豆 杉 生 长 极其 缓 慢 , 种 子 存 在 休 眠 与 后 熟 难
以繁 殖 , 内生 菌种 类 与 数 量 多 , 愈 伤 组 织 易 褐 变 及 生 长 不 稳 定 和 紫杉 醇市 场 需 求 大 、 利 润高 , 因 此 通 过 体 外 植
物 组 织 培养 获 得试 管 苗 运 用 于 观 赏 盆 景 、 工 业 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细 胞 悬 浮 培 养 高 产 紫杉 醇都 有 巨 大 的科 研 、 商 业 前 景 。本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东北红豆杉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之一,其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东北红豆杉资源,开展开放式组培育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培养基配方、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材料选择是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选材料应从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健康的母株中选择。

对于东北红豆杉来说,选择健康、快速生长、具有较高生物量的母株进行开放式组培育苗可以提高育苗成功率和苗木质量。

培养基配方也是影响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养基配方的选择要根据东北红豆杉的生长特性和组织培养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 MS 培养基为基础,适量添加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和营养物质,以促进东北红豆杉的生长和分化。

培养基的 Ph 值和渗透压也需适宜,以保证东北红豆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生长调控是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和氮源浓度的调控可以影响东北红豆杉的生长和分化。

高浓度的蔗糖可以促进东北红豆杉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发育,而较低浓度的氮源可以促进东北红豆杉的茎叶生长。

适当的光照和温度调控也可以促进东北红豆杉的生长和分化。

病虫害防治也是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东北红豆杉在组培苗期间容易受到病菌和虫害的侵袭,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病害方面,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菌剂来处理培养基和器皿,并加强对苗木的消毒处理。

对于虫害方面,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虫剂来防止虫害的侵袭。

注意保持培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也是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 Ⅰ.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 Ⅰ.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Ⅰ.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于世选【期刊名称】《生物技术》【年(卷),期】1994(4)2【摘要】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是天然抗癌药物资源,其树皮中含有一种抗癌药物(TAXAL紫杉酚)引起各国的注意。

由于红豆杉生长缓馒,往往遭到砍伐,远远不能满足抗癌药物研究和医疗药用的需要;加之资源又贫乏,因此确定此项研究。

开展此项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辽宁省及哈尔滨地区采样诱导率哈尔滨居首位,采样时间以五月份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56.5%;叶片不同部位以叶前部和后部为好;叶脉方向对诱导率无明显差导。

诱导愈伤组织中注意及时转移、继代、防止在培养中的褐变。

克服褐变需对愈伤组织选择出组织紧密、褐变速度慢、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抗氧化剂,其效果明显。

目前愈伤组织三颗粒状,已见绿芽点,现转入分化试验。

【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生物技术【作者】于世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相关文献】1.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J], 王森林;胡风庆2.007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物中具有抗多药耐药性的新的紫杉烷类化合物 [J], Dai;J;G;贾晓东(摘)3.用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物生产具生物活性的紫杉烷[英]/Bai J…∥J Nat Prod [J], 祝传宝;孙铁民4.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组织培养研究 [J], 刘铁燕;刘昀;赵彩凤;郑易之5.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Ⅰ.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条件优化 [J], 赵芳;倪良;耿征;刘谦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的分析东北红豆杉是一种珍稀濒危树种,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药用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东北红豆杉资源,开展了开放式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

本文对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选择适宜的母本材料是成功进行组培育苗的基础。

东北红豆杉的母本应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繁殖能力,具备正常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还需要对母树进行基因鉴定,以确保其具有纯正的品种和良好的遗传背景。

组织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是影响组培育苗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组织培养基应包含适宜的植物激素和营养物质,以促进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配比需要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素,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外植体的处理和接种方式对组培育苗的成功率有重要影响。

外植体的来源可以是幼苗、嫩枝、种子等,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去除外界的微生物污染。

接种方式可以采用直接接种或间接接种,具体选择应根据不同外植体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行判断。

苗期管理和移栽技术也是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环节。

苗期管理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保持苗期生长的稳定和健康。

移栽技术则包括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和方法,保证苗木在移植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

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的关键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母本材料、优化组织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合理处理外植体和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优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进行苗期管理和移栽技术的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东北红豆杉组培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东北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初探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初探
伤组 织诱 导试 验 。结 果表 明:最适 宜红 豆 杉愈 伤 组织诱 导 的条 件 为 以 茎段为 外 植体 ,消毒 时间 6mi;s nB+
N A . m /+ T . m /+ A 。 g A 1 g K 0 g G 0 5m / 0 L 2 L 7 L培养基;5o左右培养 ; 2 C 接种后外植体 暗处理 12 — 周效果更佳 , 诱导 率高 , 诱 导 出的愈 伤组 织质量好 。 且
方红豆杉种子因胚后熟引起休眠现象【 通常当年采 1 , 收播种要到第 2 年春天才萌发 , 且萌发率极低 , 几乎
为零 。顶芽和腋芽培养也是获取种苗的另一重要途 径, 长期 以来 , 红豆杉顶芽和腋芽培养技术未取得实 质性进展。 李伯林等[ 3 1 以中国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 、 东 北红豆杉的茎段为外植体 , 分别诱导出愈伤组织 , 并 证明有紫杉醇产生 ; 朱蔚华等[ 对几种红豆杉植物 3 1 也
文 章编号 :0 60 6 ( 0 7 0 .0 90 10 .9 0 2 0 )4o l.4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初探
师春娟, 李平英, 于永明, 董菊兰, 韩云花 , 高淑琴
( 甘肃 省小 陇 山林 业科 学研 究所 , 甘肃 天水 7 12 ) 40 2
摘要 : 1 以 年生红豆杉的茎段、 芽尖及种子作为外植体 , S和 B 培养基添加 2 . 、 A K 以M , D N A、T进行愈 4
Ab ta t C l ee id c d f m o n tm, h o n e d o a u hn n i,alsid cin w r td sr c: al w r n u e r y u gse s o t d se fT x sc ie s c u n u t ee su . i o a s l o id o , 5b s du a d dwi ,一 NAA, . ers l idc td ta o n tm smoe e e t e e n MS B a a me im d e t 24 D, l h KT Th eut n iae h ty u gse wa r f ci v

利用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

利用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

文章标题: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红豆杉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资源,其愈伤组织作为提取紫杉醇的重要来源,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性质、紫杉醇的提取方法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性质1. 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特点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在组织结构、生长特性和代谢活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为紫杉醇的提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2. 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对紫杉醇含量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三、紫杉醇的提取方法1. 传统提取方法介绍传统的红豆杉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新技术的应用介绍目前在红豆杉紫杉醇提取中使用的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4. 紫杉醇的应用研究1.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紫杉醇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从分子水平和整体作用机制上揭示其多功能性。

2. 临床应用和前景展望介绍紫杉醇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展望其在肿瘤治疗、抗癌药物开发方面的前景。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断提升紫杉醇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我们对该过程的原理和应用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这样的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这一研究领域,从而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进展。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和讨论,相信读者对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的研究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和爱好者能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中,共同推动红豆杉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红豆杉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资源,其愈伤组织提取紫杉醇的研究和应用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

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与方法作者:风印翔文章出自:(1)选材与消毒:取当年生的枝条或带顶芽,或去顶芽的腋芽茎段,剪去叶柄,在自来水下冲洗lO rain,用’70%酒精消毒20 rain,再用无菌水冲洗。

然后浸入O.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5 rain,反复用无菌水冲洗4次,每次浸泡3 rain。

消毒后的材料,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用解剖刀把枝条切成10~15 mm小段。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用B,或MS。

1997年中国林科院邱德有利用东北红豆杉叶片愈伤组织开展组培研究,以附加2 mg/L,2.1%~0.1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改良B,培养基上,悬浮培养细胞第3代植板率达20%,并且成本低,大批量生产无性系植株,有望获得突破。

1997年程广有等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人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吲哚丁酸)和6一BA(6一卡基氨基腺嘌呤,对东北红豆杉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发现当IBA浓度大时,茎尖容易形成不定根。

当IBA 质量浓度较小时,愈伤组织的形成与新梢生长情况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见不定根发生。

根据以上经验教训,红豆杉组织培养基以B5为基础,多与2.4一D(1.O一3.01 mg/L)或2.4.D与IAA、NAA、KT、6-BA等外源激素组合使用。

其中6.7一V+2%蔗糖+0.7%琼脂,并分别添加IAAl.0 mg/L+2.4一D 1.0:mg/’L+KT 0.1 mg /L,IAA 1.0mg/L+NAA 0.1 mg/’L和KT 0.1 m g/L。

培养基灭菌前pH调至5.8左右,配置好培养基在高温、高压灭菌后接种。

培养温度20~25℃暗培养。

每天光照12 h,光照强度1 200 k,2~3周后即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红豆杉出愈率89%。

灰白色,随着愈伤组织增大,要及时注意发生褐变,尽量保持较低培养温度,交换培养基转入继代悬浮培养。

(3)抑制愈伤组织褐化。

要在培养基中每升加添0.05—0.1 gVc(抗坏血酸)、0.1 gAC(活性炭)聚乙烯比烙烷酮0.1 g,谷胺酸l/1000 g,肉桂酸15 g和100 mg椰子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 东 北红 豆 杉 新 生 茎 和 幼 嫩 叶 片 , 照 以 下 按
生 物合 成途 径 、 导 、 诱 固定 化 及基 因修饰 等 方 面 的
研究 , 终 在反 应 器 中进 行放 大 生产 , 最 以及 过程 工 程 调控 。
程序 , 诱导 接种 前 进行 表 面 消毒 : 在 自来 水 反复 冲
些。以茎 和叶为外植体 , S为基础培养基 , M 采用 1 0种激素 配 比在 黑 暗条 件下诱 导愈 伤组织 。综合愈 伤 组织诱导率 、 伤组 织 生长 状态 和 愈伤 组织 传 代过 程 中 的褐 化情 况 , , 愈 2 4一D 1 0 m . g・ 和 6一B L A 10m L . g・ 为东北红 豆杉茎 愈伤诱导和传代 的最佳激素配 比。低 温预处理外植体有利于减 轻愈伤组 织
Ab ta t T x l o t ms a d l a e f T x s c s i a a h s b e x r ce n ee mi e sr c : a o f se n e v s o a u u p d t a e n e t t d a d d tr n d. a wh c h wst a o h s msa d l a e o t i r c a o ,w i h o tn fse S a l t ih s o h tb t t n e v sc n an ta e tx l h l t e c n e to tmsi i l e e te h g e h n t a fl a e . T k n s ms a d la e s e p a t .a d t k n MS b s lme i s ih rt a h to v s a e t n e v s a x l n s n a e a a d a a e e me i e i d f o o e c mb n t n a e b e p l d t n u e c l n d r .Ac o d n da,t n k n s o r n o i a i sh v e n a p i i d c al i a k hm o e o i c r ig
瓶。
导愈伤组织的能力和诱导的愈伤组织合成次生代 谢产 物 的能 力均 不 同 。选 择 外 植体 时 应考 虑 到 外
洗 茎 和叶 片 3— ;5% 乙醇浸 泡茎 和 叶片 3 ; 4h 7 0s
取 出茎 和 叶片 , 无 菌水 浸 泡 5~6次 , 去 表 面 用 洗
乙醇 ; 0 1% 升 汞 浸 泡 茎 和 叶 片 , 泡 1 n 用 . 茎 5mi,
植 物细 胞培 养生 产次 生 代谢 产 物 是有 效 利 用 植 物资 源生 产药 物 的潜 在技 术 。但 产 率偏 低 一 直 是制 约该 项 技术 实 现产 业化 的瓶 颈 。要有 效 提 高 次 生代 谢物 的产量 , 要 综合 考 虑 多方 面 的 因素 , 需
到稳 定 生产 的细胞 系 。然后 从 多个 细 胞 系 中筛 选 生 长和 生产 状 况 最 好 的稳 定 的细 胞 系 , 之 进 行 对
( )=5 4 , 速 l L ・mn 检 测 波 长 水 2: 8 流 m i~,
2 7 n 进样 量 1 L 2 m, 0 。
12 2 东 北红 豆杉 愈伤 组织 诱导 ..

30 0棵 短 叶红 豆杉 的树 皮或 1万 多公 斤 枝 叶 。 0
紫 杉醇 供 给 问题 引 起 了 医药 界 的广 泛 关 注 , 源 资
不 足成 为制 约 紫杉 醇临 床应用 的主要 因素 。 目前市 售 的 紫 杉 醇 按 原 料 来 源 不 同 , 般 分 一 为 两类 : 类 是直 接从 红 豆 杉植 物 中提 取 ; 一类 一 另
的褐化情况 , 但却 降低了愈伤组织诱导率 。在愈伤组织及 培养 基中未检测到紫杉醇 。 关键词 : 东北红 豆杉 ; MS培养基 ; 愈伤诱 导
中 图 分 类 号 : 8 3 1 Q 1.1 文 献 标 志码 : A
Ca l I du to f T xu s d t l n c i n o a s Cu pi a a i
剪刀将 其 剪成 1e 长 的小 段 ( ) le 的 小 m 茎 或 m
果_ ] 6 。首 先就 是外 植 体 的选 择 。不 同外 植 体 诱
块( 叶片 ) 以备 接种 用 。接种 时 , , 将剪 好 的茎 和叶 片贴 服接 种 于 固体 培 养基 表 面 , 瓶 培 养 基 表 面 每 均匀排 布 4个 茎段 或 叶 片 , 个 激 素 浓度 接 种 1 每 0
b o i g o a l. h l e u e h al i d ci i .T x l Sn t e e td i e c l n d a rwn n fc l w i r d c st ec l n u t t i e i v y a o o tc e t al a d me i . i d n h i
为半合成紫杉醇 , 即从红豆杉嫩枝条或树叶等可
基金项 目: 连民族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 目(0 9 2 2 。 大 2 0 A 0 ) 作者简介 : 高明波( 9 4一) 女 , 17 , 山东莱 阳人 , 讲师 , 士 , 博 主要从事植物 细胞工程研究 。
第 3期
高明波 , : 等 东北红豆杉 的愈伤组织诱 导
27 5
再生 资 源 中提取 1 0一去 乙酰 巴卡 亭 Ⅲ , 用 提 取 或
紫 杉醇 过程 中的副产 物 如 7一木糖 紫 杉醇 、0一去 l
取 东 北红 豆杉 茎 干粉 2g 叶干粉 5g 置于 5 , , 0
m L离心 管 中 , 入 8倍 体 积分 析 纯 甲醇 ( 体 积 加 含 比为 0 0 . 1% 冰 醋 酸 ) 超 声 提 取 2次 , 次 3 , 每 0 mn i。提取 液 于 40 0r・ i 下 离 心 l i, 0 mn 0r n 合 a 并上 清 ,5 旋 转 蒸 发 , 容 至 2 L色 谱 纯 甲 2% 定 5m 醇 ,.2 m 膜过 滤备 做 H L 。 02 P C
t h al n u tvt o t e c lii d c iiy,c liv g ttv tt a l e e aie sae,a r wnig d g e u i g t e c lis c lu e, nd b o n e r e d rn h a l ub u t r 2.4 一D . 1 0 mg ・L。 a d 6一BA . mg ・L。 a e te b s o mo e c mb n t n t n u e a d 。n 1 0 。 l h e th r n o i ai o i d c n o s b u t r c li r m tms f T.c s d t u c lu e al o se o f upia a.L w tmp r t r p er ame t s o d o le it o e e au e r te t n i g o t al vae
生产细 胞培 养技 术 生 产 紫杉 醇 具有 很 大 潜力 。植 物 细胞 培养 生产 次 生 代谢 产 物 的基 本 方 法 如 图 1 。首 先筛 选 含 有 目标 次生 代 谢 物 的植 j 物及 最好 的基 因型 , 择 合适 的 部 位 作 外 植 体 进 选 行 愈伤 组织 诱导 。在 愈 伤诱 导 过 程 中筛 选合 适 的 生 长培 养 基 , 进行 传 代 培 养 , 经 过 多代 培养 , 再 得
有 时需 将 多 种 方 案 综 合 使 用 才 能 达 到 理 想 的 效
叶片 泡 1 i; 无 菌 水 将 茎 和 叶 片 反 复 浸 泡 洗 0mn 用 涤 8次 , 净 表 面消 毒液 ; 出进 行 过表 面 消毒 并 洗 取 洗涤 过 的茎 和 叶 片 于灭 菌后 的培 养 皿 中 , 无 菌 用
Ke y wor ds: a u upi a a; d a;c l n u t n T x s c s d t MS me i al i d c i i o
植 物是 天 然 化 合 物 的宝 库 , 有 大 量 有 用 的 含 次 生代 谢 物质 , 人 类 药 物 和 工 业 原 料 的 重 要 来 是 源 。已经 有超 过 1 0万种 化 合 物 从 植 物 中 分 离 鉴 定, 并且 以 每 年 大 约 4 千 种 新 化 合 物 的 速 度 增 加 … 。美 国医药 市场 的药 物有 2 5% 来 自植物 J 。 红 豆杉 的提 取 物 紫 杉 醇 ( alae,T I pcixl 蹦0 t @) 具 有独 特 的抗 癌 机理 , 继 阿霉 素 、 铂 以后 国际 是 顺 市 场最 畅 销 的新 型 抗 癌 药 物 , 多 种 癌 症 具 有 良 对 好 疗效 且 副作用 较 小 。紫杉 醇 最初 从 短 叶红 豆 杉
HL P C条件 : g e t 0, y es D l A i n l0 H priO S Cs l 1 l 柱 ( . 4 6mm× 5 m , m) 流 动相 : 乙腈 ) V 2 0m 5 ; ( :
乙酰紫 杉醇 、 三尖 杉 宁碱 等 为 原 料 经 化 学 半 合 成
第 1 3卷 第 3期 2 1 年 5月 01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l n Nain l isUnv ri o r a fDai t ai e iest a o t y
Vo . 3. . 1 1 No 3
M a 01 v2 1
文章 编号 :0 9— 1 X(0 1 0 0 5 0 10 3 5 2 1 )3— 2 6— 4
GAO Mig— o , IX n ti, U h n j n 。 n b 。 L ig— a。 R AN C e g— i g , a
( . o eeo i cec ; . e aoa r f ice i l ni e n S A a C lg f f Si e b K yL brt yo ohm c g er g( E C—ME , l Le n o B aE n i ) D i ao at sU i ri , a a i nn 16 5 hn ) l n ili aa N t n ie n esy D lnLa ig16 0 ,C ia v t i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