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参考方案

合集下载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一、前言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是指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气象信息和专业服务的机构或网络平台。

它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风险、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探讨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的建设内容、目标和阶段性的工作计划。

二、建设目标1.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建设一个专业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通过传感器、遥感和地面站等手段,实时采集农业气象数据,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2.优化农业生产决策:建设农业气象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系统,将气象数据与农业生产数据结合,开发出农业生产决策模型,帮助农民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农业生产方案。

3.提供一体化服务:建设农业气象信息平台,包括网站、手机应用和短信服务等,实现农民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和农业生产服务的便利化。

4.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农业气象数据共享和研究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建设内容1.建设气象观测系统a.布设气象观测站点:根据农业气象需求和农作物分布情况,布设一定数量的气象观测站点,包括自动观测站和人工观测站。

b.配备气象观测设备:采购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量等的传感器,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c.数据传输与管理:建立远程数据传输和管理系统,实现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储存,并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2.建设农业气象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系统a.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对观测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气象特征和农业生产关联指标。

b.模型开发: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开发农业生产决策模型,包括作物适宜种植期模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模型等。

c.模型验证与优化:通过与实际农业生产数据的比对和验证,不断优化改进农业生产决策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3.建设农业气象信息平台a.网站建设: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的专业网站,提供气象信息查询、农业决策模型查询、农业新闻和服务等内容。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摘要:该文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中心,指出了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望能够推动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足完善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

在三农建设的过程当中,以上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气象部门更好发挥其服务职能的平台以及载体所在。

加强对于以上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势必能够促进三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该文即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1)主体作用发挥困难:结合现阶段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气象预警服务的供给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失衡问题,西部地区仍然有10%以上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取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这一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响应失效。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个别政府领导对于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从资金上,均无法提供支持。

2)资金筹措难度大: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绝大部分筹措渠道为政府投资,以项目为支撑。

但,对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而言,财力支持相当的有限。

这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农民人均收入常年低于平均水平,政府对于两个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从而制约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建设方式方法上存在滞后性:当前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气象观测技术以及试验方法严重滞后,相关设备不够现代化,信息收集以及分析方法多依赖于人工方式实现,存在严重的数据误差问题。

同时,相关产品的提供不够针对,无法与当期的主导产业开发相契合,导致建设水平无从提升。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与创建细则 附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与创建细则  附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农业气象服务样板,中国气象局将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标准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

为规范创建工作,制定本标准。

一、具有农业气象专业人员示范县应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有2名以上相对固定的专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其中至少1人为农业气象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经过省级及以上气象部门组织的农业气象专业培训并获合格证书。

二、具有农业气象服务方案示范县应具有详实的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服务方案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包括: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分布图、各旬、月、季等时间段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光、温、水历年平均及极端最高、最低气象要素值等气候资源状况,种养业各生育期、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等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农事建议。

三、具有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示范县应具有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农业气象适宜性、农业气象灾害、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候区划和灾害风险区划等农业气象指标库,能满足农业气象服务需要。

四、具有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示范县应具有便捷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

业务服务平台应包括数据管理与查询统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等模块,具备资料收集、指导产品本地化、产品分发、展示等功能。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信息管理、产品分发等自动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五、具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县应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针对主要服务农作物在示范田内至少开展一种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节水、增产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

编制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气象原理、技术方法要点、服务与推广方法、推广效益、适宜推广范围等。

六、具有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1. 示范县应具有至少一块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

昌乐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昌乐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Co un t y we r e pr o p o s e d. Ke y wor ds c o u n t r y s i d e;me t e o r o l o g i c l a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s t a t u s; ;Cha ng l e S ha n d o n g
( C h a n g l e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C h a n g l e S h a n d o n g 2 6 2 4 0 0 ) A b s t r a c t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l a d i s a s t e r h a s b e c o m e a m a j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l a p r o b l e m a f f e c t i n g C h i n a s e c o n o m i c a n d s o c i l a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 h o w e v e r t h e c u r r e n t m e t e o r o l o i g c l a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i s s t i l l n o t p e r f e c t , e s p e c i a l l y r u r a l me t e o r o l o i g c l a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w e a k e r . T h e r e c e n t e x t r e m e w e a t h e r d i s a s t e r s w e r e r e v i e w e d ,s t a t u s a n d p r o b l e m s o f ur r l a m e t e o r o l o i g c a l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c o n s t uc r t i o n i n C h a n g l e C o u n t y w e r e na a l y z e d d e e p l y .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r u r a l m e t e o r o l o i g c a l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s y s t e m c o n s t uc r t i o n i n C h a n g l e

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方案

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方案

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方案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是常见的风险之一。

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等不仅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全局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帮助农民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套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控方案。

一、早期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早期预警是农业气象灾害防控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学的预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

因此,建立与完善早期预警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能力的提升。

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科技力量,提升气象监测设备的精准度和预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以更准确、及时地获取灾害信息。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灾害信息传递与协调机制。

加强各级政府、农业部门以及农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及时将灾害信息传达给到位,确保各方能够迅速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灾后救助与重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灾后救助与重建是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措施。

在灾后阶段,及时提供帮助和恢复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农民的生计和农业生产的恢复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立农业灾后救助和重建的责任主体。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灾后救助与重建工作组织,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资源,统筹安排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

其次,要制定完善的灾后救助和重建政策。

确保资金迅速到位,给予受灾农民适当的补偿和补助,并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尽快恢复与发展。

三、降低灾害风险的措施与方法除了预警和灾后救助之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

首先,要加强农业保险的普及与推广。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保险保障,减轻他们面对灾害时的经济损失。

其次,要推行适应性农业措施,提高农业的适应能力。

包括改进农业耕作方式,采用抗旱、抗洪等适应性农作物品种,提高耐受气象灾害能力。

最后,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防工作。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精确监测农田土壤湿度、降雨量、气温等气象参数,及时调整农事活动,减少灾害风险。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探讨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探讨
全、 科 学高效 、 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 [ 2 ] 张 殿奎 . 大型煤 气化合成 甲醇制丙 烯 ( M T P) 是我 国煤化 工 的发展趋势 [ J ] . 化工技术经济 , 2 0 0 7 , 2 5 ( 1 ) : 2 — 3 .
1 设 立农 村 防灾减 灾专 项 资金
p r o c e s s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i r , wa t e r e n v i r o n me n t , a c o u s t i c e n v i r o n me n t , a n d s o l i d wa s t e i n l f u e n c e , e t c . , a n d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v a io r u s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i mp a c t s , p u t s f o r w a r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22.
农业大学生物化学 与分 子生物学专业( 硕士) , 助理工程师 , 山西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 1 1 号, 0 3 0 0 2 7 .
Di s c u s s i o n o n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I mp a c t o f Me t h a n o l Po l y p r o p y l e n e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为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

农气象服务中心作为农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持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农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个高效、专业、智能的农气象服务中心,为农民、农业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气象信息和服务,提升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2.任务:(1)建立全面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包括气象站、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设施,实时监测和收集农田气象数据。

(2)开发和完善农业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天气灾害,减少农业损失。

(3)建立农气象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实现对农业气象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和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开展农业气象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气象应对能力。

(5)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开展农业气象研究,推动农业气象科技创新。

三、建设内容和方法1.建立全面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1)布设气象观测站,覆盖农业主要产区,实时监测和收集气温、降水量、风速等气象指标。

(2)建设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监测设施,强化对农业气象的监测能力。

(3)引入先进的气象探测和数据采集装备,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开发和完善农业气象预警系统:(1)整合农业气象数据和监测信息,建立农业气象预警模型,实现对天气灾害的预警和预报。

(2)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心,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指导农民和农业企业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3)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3.建立农气象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1)建设农业气象数据库,对农业气象数据进行规范化、集中化的管理。

(2)开发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对农业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3)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气象数据,建立联合分析和预警机制,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的全面利用。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开展了精细化气象服务,加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气象服务能力不足、预警信息传播不及时、气象服务覆盖面不广等。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气象灾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政府主导
政府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负责制定政策、统筹资源、组织协调等工作。
社会参与
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应积极参与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效应。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跨部门协作
气象、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农村气象灾害。
跨部门联动
制定扶持政策
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健全法规体系
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监管机制,对气象监测设施建设、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在技术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滞后,缺乏先进的气象监测和预警设备。
技术应用滞后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前沿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村气象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
精细化服务
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气象条件,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社会化参与
应急队伍建设
该地区建立了专业的应急队伍,负责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参考方案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用途(一)小气候观测
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NL-GPRS-I 托普仪器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
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
数信息。

可以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如《**
省农业气象监测平台》将所有下面县及乡镇监
测点的气象数据全部发送到这个平台上,可轻
松了解监控各点气象信息。

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系统
(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NL-GPRS-A 托普仪器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
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
数信息。

带摄像头,可实时拍摄监测区苗情、
虫情照片。

便携式无线农业气象远程
监测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BNL-GPRS 托普仪器
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可通过网络、
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数信息。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TNHY-11-G 托普仪器可实时采集各项农业气象参数,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园艺等领域,实现对农业生态信息的自动监控,指导农业生产。

(二)生长状况、生长量的测定
植物营养测定仪TYS-4N 托普仪器1台快速无损植物活体检测,可同时测量叶绿素、氮含量、叶片温度和叶片湿度四个参数。

充分反映植物生命体征及生长状况,在农业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叶绿素测定仪TYS-A 托普仪器1台无损植物活体检测,可快速测量叶绿素和叶面温度两个参数,充分反映植物生命体征及生长状况。

叶面积测定仪YMJ-D 托普仪器1台
植物叶片面积大小,是作物生长情况、成熟程
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仪器可以进行野外活体
测定,不损伤植物,可测量叶片的面积、周长、
长度、宽度、长宽比及形状因子。

YMJ-C 托普仪器1台
用于离体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可测单张叶片
的面积,也可以多张叶片同时测量,可分别显
示叶片形状和面积数据。

植物冠层测定仪TOP-1000 托普仪器1台
用于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与光能利
用间的关系。

用于冠层形态及数量的分析。

TOP-1300 托普仪器1台
广泛应用于作物、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测
量分析。

可无损测量叶面积指数、叶片平均倾
角以及冠层结构。

叶片厚度计HY-1 托普仪器1台叶片厚度变化具有周期规律性,其形态变化可以反映植物生长的变化。

果实硬度计GY-4 托普仪器1台测水果的成熟度。

数显型。

GY-3 托普仪器测水果的成熟度。

指针型。

水果糖度计TD-35 托普仪器1台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35%。

TD-45 托普仪器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45%。

PAL-1 进口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45%。

水果酸度测定仪GMK系列进口1台测水果的酸度。

(三)土壤状况观测
土壤墒情监测仪
(全自动土壤水分速测仪)TZS-GPRS 托普仪器1套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土壤水分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精确的依据,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指导农户合理灌溉。

可野外长期进行土壤墒情监测。

可监测土壤墒情(四层)、土壤温度(四层)。

可选配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气象参数。

土壤墒情速测仪
(便携式土壤水分速测仪)TZS-5X-G 托普仪器1套
可测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温度、空气湿
度和露点五个参数,带GPS定位功能。

便携式无线墒情速测仪BWS-100 托普仪器1套主机探头一体式结构,手触摸式彩屏显示、操作。

测量前可进行墒情旱情设置、作物选择、作物生育期设置、时间设置、深度设置等。

土壤养分测定仪TPY-8A 托普仪器1套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面积测量仪TMJ-2011 托普仪器1台测量土地面积。

可记录面积、长度、总价、周长。

随着行进的轨迹可自动生成图形并计算出面积与长度。

4G的SD卡,用户可以通过USB 口把SD卡数据导入到PC机保存。

取土钻TPLQ-I 托普仪器1台土壤取样用,尖头取土更省力,螺旋头土样不易掉,可大大提高对土样的研究效率。

(四)病虫害观测
自动虫情测报灯TPCB-III-C 托普仪器1台应用于监测环境与虫害之间的关系,有诱虫、杀虫、分装等功能。

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蔬菜、茶叶、园林、果园、检疫等领域。

病虫调查统计器TPTJ-4 托普仪器1台外型小巧,便于统计野外虫情,全触屏安卓系统,分类统计病虫和植物病害信息,按需生成excel表。

测报工具箱托普仪器1套是植保工作过程中配备的适用工具,方便协助植保工作者进行野外病虫害的测报工作。

(五)农业气象实验室的建设
人工气候箱RTOP-260Y 托普仪器1台用于种子发芽,植物培养等。

微电脑自动数粒仪SLY-E 托普仪器1台
可对各种颗粒状的物体按用户的设定值进行
自动数粒,主要用于种子的数粒。

带自动称重
功能,全中文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指导操作。

SLY-C 托普仪器
不带自动称重功能。

大小粒种子皆可数粒,数
码管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