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形势 分析与展望

合集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当前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转型,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及其重要,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就如同兵家在打仗中了解了敌方,可以主动快速地适应世界、发展自己。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国家经济的必要前提。

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全球股市也出现分化。

全球货币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使股市出现分化加大现象.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虽然部分地区存在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但趋向缓和仍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

为更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迅猛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略的。

公司跨国化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

各国各大公司再也不能满足只在自己国家发展,纷纷向国外扩张。

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的主力军。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一,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

在经济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让人不得放松警惕,也使得我国乃至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

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其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

形势与政策经济发展形势

形势与政策经济发展形势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关注优化企业组织结 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 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
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关注产业间的协调发 展,促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经济转型升级
03
传统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是调整 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金融风险防范
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 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 控制力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区域协同发展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明显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优势进行
差异化发展。
新兴产业聚集
新兴产业在部分地区聚集发展,带 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开放合作深化
区域内的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促进 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 赢。
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投资环境改善 。
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一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应对策略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挑战二
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福利保障压力增大。
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应对策略
01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机遇一
02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点增多。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 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与衔接 ,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成 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新兴服务业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学海》2000.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732)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处在重大历史性变迁的过程之中。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正在由传统的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二是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前一种转变,学术界称之为社会转型,后一种转变称之为体制转轨。

这两种转变交织在一起,又是在这样一个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里进行,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种种社会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国外的许多议论。

但是,无论是2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还是这20年来中国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困难,都可以从中国正处在这两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说明,这是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视角。

第一,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之中,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从1978年到1999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1978年的G DP为3624亿元,1999年为8205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G DP平均中递增9.5%。

超过了原定翻两番的目标。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

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3.048亿吨,要靠进口粮食维持温饱,到1996年粮食总产超过5亿吨,从此解决了粮食问题。

各种农产品也是逐年增长的。

近几年,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农产品都自给有余,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但由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得更快,所以,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总产值中的相对比重是下降的。

1978年,G DP一产占28.1%,二产占48.2%,三产占23.7%;到1998年,一产占18.4%,二产占48.7%,三产占32.9%。

20年来,中国的工业持续高速发展,1978年-1999年,工业增加值每年递增11.71%。

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

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

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第一篇: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21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主讲人简介:胡乃武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研究生毕业。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经济学分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教代会副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等职务。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所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总编等职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1978年到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大大高于世界3.2%的年平均增长率。

从1997年起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那么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时间就取得其他国家用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那么,21世纪初,比如2010年,2020年乃至于2030年,我们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呢?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明确指出“十五”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要保持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即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2%。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作的预测,2000年到2010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5%;2010年到203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6.5%,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由现在居世界第七位上升到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日;到203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第一篇: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摘要: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这对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因此,正确认识新变化,妥善处理新情况对实现中国平稳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世界经济发展中国机遇挑战世纪初,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不仅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而且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风险。

正确认识和应对世界经济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对中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步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速度加快。

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提供了空前方便的条件,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第二,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新世纪初掀起兼并重组风潮,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加之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的不断发展,使跨国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大加快了资本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络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地全球化。

与此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域界限,呈全球化特性。

第四,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投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移动成为可能。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摘要: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阶段我国经济将面临重大转折,但仍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消费市场容量大、投资需求旺盛、储蓄率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产品供给充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成熟是增长的有利条件。

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人口和就业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技术落后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消除体制性障碍的难度越来越大。

为完成这一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主要有:1.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2.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改善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3.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只能先从缓解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做起,逐步缩小差距;4.不能也不必提出全国同一的城市化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5.国有经济的改革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全面推进体制创新;6.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自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已经提前实现GNP比1980年翻两番的增长目标,而且还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NP翻两番。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978年的6.8倍,每年平均增长9.8%。

今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第9个5年计划预定的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原预计的8%,并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生活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温饱后,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左右,处于低收入国家与下中收入国家的边缘,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名列150名之后。

中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经济三步发展战略,在实现了前两个战略目标,即人民生活先后达到温饱和低水平的小康目标后,将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

2024年经济发展形势发言范文(二篇)

2024年经济发展形势发言范文(二篇)

2024年经济发展形势发言范文在去年,随着上级一系列的经济举措的出台,我省经济形式出现明显好转,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____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

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____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____%),然后连续____个季度保持约____%的增速。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____%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____%,增速同比增加了____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____%,同比增加了____个百分点。

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_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

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____%,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____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____%、____%,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____%。

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____%。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如何看待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题目系别环境艺术系专业景观工程设计班级2010级1班姓名汪雷指导老师罗岚2010年12 月13 日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经济形势;国内外环境;机遇和挑战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

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

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

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

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一)发展需求劲头足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

“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

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