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教学案:原子结构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ba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Xn-含有的中子数为 a+b B.baXn-含有的电子数为 a-n C.X 原子的质量数为 a+b+n
( D)
D.1 个 X 原子的质量约为6.02×b 1023 g
〔对点集训 1〕 (1)(2022·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重水(D2O)是重要的核
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原 AZX子 原子核质 中子 子围绕____原AZ____-子___个Z核__做个每 相高个 对中 相速质 质对子运子 量质_动_带 约不量__一 为带_约_个__为_1_单_电____位_1_____正___电荷
核 __外_Z_电_个子每 相个 对电 质子 量带 约一 为个 一单 个位 质子__负_中__子_电的荷1
确的是
(D)
A.N+ 5 中含有 36 个电子
B.O2 与 O4 属于同分异构体
C.C60 和 12C、14C 互为同位素
D.H2 与 H3 属于同素异形体
微考点 2 原子中各种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与计算
典例 2 (1)(2022·山东淄博高三检测)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A,核 内中子数为 N 的 R2+与 16O 所形成的 W g 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 (×)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
就有多少种原子。
( √)
(5)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
化学变化。
(× )
(6)235 g 核素23952U 发生裂变反应:23952U+10n—裂—变→9308Sr+13564Xe+1010n,
±c
3.一个信息丰富的微粒符号——AZXmn ±中各字母的含义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原子结构 〔人教版〕根底再现 考点一 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的种类中子[(A -Z )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2.将以下核素符号(X)周围5个位置数字的含义填写在方框内 3.微粒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Z )=核电荷数=____________;(2)质量数(A )=________(Z )+________(N );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_。
1.222 86Rn 具有放射性,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2.以下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 .D 3O +B .Li +C .OD -D .OH -考点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性质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_____不同,______相同,化学性质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
4.如下是四位同学学习原子结构知识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 6.有关H 、D 、T 、HD 、H 2、D +、H -这七种微粒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互为同位素 B .是七种氢元素 C .电子数相同 D .HD 和H 2均是单质 7.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16O 、18O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D 和T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A ZX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电子层数由内向外数字表示法 1 2 3 4 5 6 7字母表示法由到离核远近――→由到电子能量――→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__________的电子层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26讲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复习目标] 1.掌握原子结构中微粒数目的关系。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3.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考点一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1.原子结构(1)构成微粒及作用(2)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②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代表的信息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12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13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1(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核素235 92U 14 6C 21H 31H 18 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所有原子核内一定都有中子()3.质量数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5.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一定相同()6.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7.氢的三种核素形成的单质有6种,它们物理性质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答案 1.√ 2.× 3.× 4.× 5.× 6.× 7.√一、微粒中“粒子数”的确定1.月球上的每百吨32He 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 的形式存在。
已知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a g ,一个32He 原子的质量为b g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教案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符号、离子符号、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1.微观探析——从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排布掌握原子的微观结构。
2.模型认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领会原子结构模型。
3.科学探究——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考点一| 原子结构和核素、同位素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核素(原子)符号表示AZ X 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 -Z 的核素,如氘21H 。
(3)微粒中的“各数”间的关系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电性关系⎩⎪⎨⎪⎧ 原子AZ X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 =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阴离子o\al(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 阳离子A Z X n +:核外电子数=Z -n提醒:原子结构中的“不一定”(1)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1H 中没有中子;(2)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3)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4)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Li+为2电子稳定结构;(5)阳离子不一定均有电子,如H+。
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关系及含义(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11H:用字母H表示,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含1个中子。
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含2个中子。
提醒:(1)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或原子)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2)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16 8 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1 6C、11 7N。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

热点强化13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命题既可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也可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综合考查。
原子结构知识主要考查核素、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和未成对电子数)、原子轨道的能量和形状等;元素周期律主要考查金属性、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和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原(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比较等。
元素周期表一般给出片段,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进行考查。
在复习过程中,应针对以下几点进行:(1)原子结构——构造原理(1~3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内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2)元素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位—构—性”——用好元素周期表这一工具,实现分析与推理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题组一文字叙述型1.(2022·江苏模拟)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与Z同主族,且基态X原子中p能级和s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
Y、Z同周期,Y位于第ⅢA族,W最外层有2个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W<YC.第一电离能:I1(Z)<I1(X)D.基态W原子内层原子轨道均已充满电子答案 C解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序数最大且W最外层有2个电子,基态X原子中p能级和s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则X的电子排布式可能为1s22s22p4或1s22s22p63s2,Y、Z同周期,Y位于第ⅢA族,X与Z同主族,则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X为O,Z为S,Y为Al,W为Ca。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r(O)<r(S)<r(Al)<r(Ca),即r(X)<r(Z)<r(Y)<r(W),A错误;W为Ca,Y为Al,金属性:Al<C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B错误;X为O,Z为S,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I1(Z)<I1(X),C正确;W为Ca,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3d轨道未充满电子,D错误。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2. 掌握原子的结构模型,包括量子力学模型和玻尔模型;3. 理解原子的各种性质,如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二、教学重点: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原子的结构模型;3. 原子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正电荷,质量为1;- 中子位于原子核中,不带电,质量为1;- 电子位于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带负电荷,质量极小,约为质子、中子的1/1836。
2. 原子的结构模型- 玻尔模型: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外层轨道运动,各层轨道能量不同,电子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 量子力学模型:根据波动粒子二象性,用波函数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的可能分布情况,电子的位置不确定,只有一定的概率存在于某个区域。
3. 原子的性质- 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是元素的序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 原子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在化学计算中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通过图示、实验等形式展示原子的结构;2.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模型;3. 提问、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加深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结构模型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化学提供基础知识。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3. 独立思考,总结学习体会。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教学内容:1. 原子的发现历程2. 原子结构的组成3. 原子核的组成4.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5. 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 掌握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理解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4. 熟练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组成2. 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3.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1.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2. 原子质量数和电荷数的计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实验器材、教学素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等学习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二、讲解原子结构的组成(10分钟)1. 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2. 讲解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探讨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三、实验操作(15分钟)让学生进行原子结构实验,观察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10分钟)1. 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定义2. 讲解如何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五、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练习,检测他们对原子结构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整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考纲要求】1.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掌握单核微粒的相对质量及所带电荷与基本粒子的关系。
2.理解核素与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了解电子云概念。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 原子的组成:据以上关系填空:决定原子种类的因素是 、决定同位素种类的因素是 、决定原子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因素是 、决定原子所显电性的因素是 。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分别以铝原子和氯离子为例说明)(1)原子结构示意图: 、 ;(2)电子式: 、 ;(3)原子组成表示式(原子符号): 、 。
3.核素与同伴素:(1)核素概念: 。
原子A Z X 原子核 中子N 个=质子Z 个,决定 核外电子 Z 个(2)同位素概念:。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4)同位素特征:1核物理性质:、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在自然界中不同形态下的丰度:。
(5)几种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相对质量: 、2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个。
(2)最外层不超过个(若最外层为K层则不超过个);次外层不超过个(若次外层为L层则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
(3)能量最低原理:即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然后才依次排在、而原子失去电子时总是先失去。
(4)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自身质量和体积:;运动范围:运动速度:;所以固定轨道,能同时测出某时的速度和位置。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状态的方法是:,此法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例题解析】[例1]已知氢元素存在1H、2H、3H三种同位素,氧元素存在16O、17O、18O、三种同位素,则形成的H2共有种,形成的H2O共有种,在形成的水分子中,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水分子有种。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例2]已知X元素能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的三种双原子分子,其分子个数之比为m:n:q,且a>b>c ,则X元素存在种同位素,其质量数分别为;这些同位素原子所占该元素原子总数的百分比依次为。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考题再现】1.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⑴某电中性微粒一般不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符号是______ __。
⑵某微粒的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这种微粒符号是____ ___。
⑶某微粒氧化性甚弱,但得到电子后还原性强,且这种原子有一个单电子,这种微粒符号是_______ _。
⑷某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 ___。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2553I治疗肿瘤。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72B.19 C.53D.125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针对训练】A.基础训练1.以下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是8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是8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42.在10g O D 2中,含有的中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A.1倍 B.3倍 C.5倍 D.7倍3.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A.氯化钠 B.氧化镁 C.氯化钙 D.氧化钙4.已知-2A 、-B 、+C 、+2D 、+3E 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 >B >C >D >E B.B >A >C >D >EC.C >D >E >A >B D.E >D >C >B >A5.X 、Y 、Z 三种元素,已知X 和Y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 和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A.N 、P 、O B.N 、C 、Si C.B 、Mg 、Al D.C 、N 、P6.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2S 、-Cl 、+K B.-Cl 、-Br 、-IC.+Na 、+2Mg 、-F D.-2O 、+2Mg 、-Cl 7.下列反应中,有1mol 电子转移的是( )。
A.11.5g 金属钠在过量氯气中完全燃烧B.0.125mol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完全反应C.标准状况下,5.6L 氯气与钠完全反应D.12g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8.已知-2A 离子中含有x 个中子,A 元素的质量数为m ,则n 克-2A 离子共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单位为摩尔)( )。
A.m x m n )2(+- B.m x m n )(- C.x m x m ⋅+-2 D.mx m n )2(-- B.提高训练9.某原子中的电子由在K 层上运动变为在M 层上运动,将( )。
A.吸收能量 B.释放能量 C.能量不变 D.无法判断10.1996年2月9 日欧洲一科学小组,由Zn 6030和Pb 20882两原子经核聚合,并放出一定数目的中子而制得X 227112原子,则两原子在核聚合过程中放出的中子数目是( )。
A.41 B.115 C.142 D.16211.已知元素X 、Y 的核电荷数分别是x 和y ,它们的离子+m X和-n Y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x —y =m —n B.x —y =m +n C.y —x =m —n D.y —x = m +n12.今有A 、B 两种原子,A 原子的M 层比B 原子的M 层少3个电子,B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 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
则A 、B 分别是( )。
A.He 和B B.C 和Cl C.Na 和Si D.C 和Al13.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的是( )。
A.3NH B.2SO C.HF D.O H 2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越活泼,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B.非金属越活泼,其阴离子在反应中越难失去电子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排布必相同15.X 、Y 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的化学式为3XY ,甲中X 的质量分数为80%,乙中Y 的质量分数为25%,则乙的化学式是( )。
A.Y X 3 B.23Y X C.4XY D.2XY16.19世纪末,人类开始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最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B.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C.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C.能力训练17.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双原子分子是________;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三原子分子是________;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四原子分子是________ ;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五原子分子是________。
18.结构示意图为的微粒,其x 值可能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微粒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
D.奥赛一瞥20.在19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
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被大多数—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 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21.已知一个2SO 分子的质量为n kg ,一个3SO 分子的质量为m kg (假设两种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若以硫原子质量的321作为标准,试计算2SO 的式量为多少?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例题解析】1.[解析]可利用数学上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解答前两问,而由1H 、2H 、3H 与16O 、17O 、18O 构成的H 2O 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24,最小的是18,从18到24共只有7个整数。
[答案] 6 、 18、 72.[解析]根据排列组合规律,两种同位素原子可构成三种双原子分子,而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双原子分子是由两个质量数大的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双原子分子是由两个质量数小的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居中的双原子分子是由一个质量数大的原子与一个质量数小的原子构成。
[答案] 2、 m/2 、 q/2、 (2m+n )/(2m+2n+2q )、 (n+2q )/(2m+2n+2q )[考题再现]1. (1)Ar 、(2)Cl — 、(3)K + 、(4)S 2—2. 19【针对训练】1.BC 2.C 3.BC 4.D 5.D 6.AC 7.D 8.A9.A 10.A 11.B 12.D 13.D 14.CD 15.C 16.B 17.HF ;O H 2;3NH ;4CH18.8,9,10,11,12,13;-2O ,-F ,Ne ,+Na ,+2Mg ,+3Al19.P20.(1)金属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有原子中极小的体积 (2)金属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粒子 (3)金属原子核质量远大于—粒子的质21.m n n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