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cba总决赛两大中锋技术统计比较
2000-2001cba总决赛两大中锋技术统计比较

2000-2001cba总决赛两大中锋技术统计比较摘要: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方法,对王治郅、姚明在2000-2001CBA总决赛4场比赛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显示:王治郅在得分能力上、得分手段上要强于姚明,场上技术发挥也较稳定;而姚明则在篮下攻防能力和杀伤力却胜过王治郅,从助攻技术统计上看,姚明更具有成为球队核心型中锋的潜力。
关键词:CBA;中锋;技术统计;比较中图分类号:G8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3)06-0844-02A Comparison of Technical Statistics between the Two Centers in2000-2001CBA FinalsJIN Jia-sheng,ZHANG Xiao-yu(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shui Teachers’College, Lishui 323000, Zhejiang China)Abstrac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various types of techniques of Wang ZhiZhi and YaoMing in the 2000-2001CBAfinalsthrough video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hich shows that Wang is better than Yao in winning points and morestable in the playing, and Yao is superior to Wang in defense and attack under the basket.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ofholding attack, Yao seems to possess potentialities to become a key center on the team.Key words:CBA; Center; technical statistics; comparison2000-2001CBA总决赛4场比赛的结果是:第1场上海队以116∶105获胜;第2、3、4场则是八一队分别以114∶109、131∶122、128∶118取胜,终以3∶1的总比分,第6次荣登CBA总决赛冠军。
?中职篮CBA历届决赛总冠军得分和失分

中职篮CBA历届决赛总冠军得分和失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中职篮(CBA),是由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跨年度主客场制篮球联赛,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其中诞生了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等球星。
中职篮CBA历届决赛总冠军得分和失分1995-1996八一火箭队得2分,失0分1996-1997八一火箭队得2分,失0分1997-1998八一火箭队得3分,失0分1998-1999八一火箭队得3分,失0分1999-2000八一火箭队得3分,失0分2000-2001八一火箭队得3分,失1分2001-2002上海大鲨鱼队得3分,失1分2002-2003八一火箭队得3分,失1分2003-2004广东华南虎队得3分,失1分2004-2005广东华南虎队得3分,失2分2005-2006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1分2006-2007八一火箭队得4分,失1分2007-2008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1分2008-2009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1分2009-2010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1分2010-2011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1分2011-2012北京鸭队得4分,失1分2012-2013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0分2013-2014北京鸭队得4分,失2分2014-2015北京鸭队得4分,失2分2015-2016四川蓝鲸队得4分,失2分2016-2017新疆飞虎队得4分,失0分2017-2018辽宁飞豹队得4分,失0分2018-2019广东华南虎队得4分,失0分2019-2020广东华南虎队得2分,失1分2020-2021广东东莞大益队得2分,失1分2021-2022辽宁本钢队得4分,失0分。
(课件)数据的表示(3)

88 89
两支篮球队4场对抗赛的结果如下(单位: 两支篮球队4场对抗赛的结果如下(单位:分)
球队1 球队1 球队2 球队2
100 80 60 40 20 0 第1场 66 95
第1 场 66 95
第2 场 72 90
90 72
第3 场 88 89
89 88
第4 场 90 80
90 80 球队1 球队2
单位:% 老少比 14.6 20.1 30.4 31.6 32.6
(3)请观察上表,你发现随时间的推移,0~14岁人口比例有什么变化特点? (3)请观察上表,你发现随时间的推移, 请观察上表 14岁人口比例有什么变化特点? 岁人口比例有什么变化特点 从上表“ 14岁人口比例 这一列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岁人口比例” 答:从上表“0~14岁人口比例”这一列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0 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下降 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下降。 我国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下降。 你还能从上表中获取什么信息?该表反映出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4) 你还能从上表中获取什么信息?该表反映出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从上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这一列数据还可以看出,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答:从上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这一列数据还可以看出,随着时间 的推移,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上升。 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上升 的推移,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上升。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学标准,这个比例达到7% 即为老龄社会。 7%,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学标准,这个比例达到7%,即为老龄社会。 2000年 这个比例达到7%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7%, 2000年,这个比例达到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 如果老年人占的比例在增大而少儿占的比例在减少, 如果老年人占的比例在增大而少儿占的比例在减少,那么它的老龄化问 题就必须引起关注了。 题就必须引起关注了。
最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 数据的收集市级优质课赛课课件(强力推荐)

(3)我们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
(4)班上每个学生每月的零花钱。
通过调查,大家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所做的调查,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 问题,离不开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 数据有助于我们做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 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事实。帮助 我们进行科学试验。
2. 数据的收集
如何收集数据呢?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在记录数据时,我们发现有的对象(如推 选班长问题中的单禹泽的名字)出现次数 很多,很频繁,而有的对象(如张洋的名 字)则相对比较少,又不太频繁。 为解决这样问题,今后我们用频数、频率 来表示。
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就叫做频
数(frequency). 你能说出刚才每个对象的频数吗?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精华课件 市级优质课赛课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搜集数据的方法
2、理解频数、频率和实验总次数 3、培养使用数据的习惯
情境导入
1. 数据有用吗
喜欢看球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 评一场球赛的? 解说员常常在比赛间隙对双方的表现评价一 番,比如:领先的队为什么能取得优势,落 后的队输在哪里,教练是否应该改换比赛策 略等等…
下表是总数42票中得票数领先的三位同学的得票情况: 当选人 唱票 记录 得票数 陈梦洁 任旭杰 单禹泽
正正一
11
正
5
正正正正一
21
从上表所得的票数,谁当选班长? 统计得出:单禹泽得票数最高,所以老师宣布 单禹泽当选班长。
想一想
如果没有经过全班同学的投票,老师直接 宣布单禹泽当选,大家是否服气?为什么 ?
明确调查问题 1.选谁做班长---调查对象 2.大家调查八(1)班每位同学---采取民主推荐的调查方法, 3.我们用什么调查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易建联两届CBA联赛中技术数据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易建联 :C A联赛 ;技术数据统计;比较分析 B
中图分类号 :G 4 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0 7 9 4 (0 60 - 1 0 10 — 8 X2 0 )6 0 1 3 l-
易建联是广东宝码仕队主力 中锋 , 现役 国家队男篮队员。 是我国继姚明之后又一技术全面 、 动作灵活 、 发展极具潜力的中锋之一。在今年的篮球职业联赛上 ,他再次以自己出色的表现证 明了 自己的实力。本文 通过对今年和去年 C A联赛前 2 轮比赛情况 , B 6 对易建联前 2 场 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 , 5 发现 易建联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进攻得分能力 、 造犯规能力等方面较去年提高显著 目 前
已成为广东宝码仕队主 要得分队 员之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 究 对 象 .
易建联 ,男,18 年生 , 97 身高 2 2 体重 10 g . m, 1 ,任职广东宝玛仕篮球队主力中锋 ,现役国家队队 1k
员。 12 研 究: 法 . i f - 表l易建联20 20与2 52 6 前2场比 技术数 0 —0 4 5 0 —o 赛季 5 赛的 0 0 据统计比 较
统 计分 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 易建联在 比赛中的得分能力比较分析 .
收 稿 日期 :20 —6:6 0 6 0- 0
作 者简 介 :张作 斌 ( %7 ,男 ,辽 宁省 辽 阳市 ,大学 本科 ,讲 师 ,主要 从 事 体育 教学 与 训 练 。 1 -)
维普资讯
比 中各项技术数据 :上场时间、3分球的投 赛
数中数 、 2分球的投数中数 、罚球投数中数 、 篮板球 、盖帽、助攻 、造成对方犯规、犯规、 失误 、 扣篮 、抢断和快攻等 ( 、 见表 1。 )
2011-2012CBA总决赛北京、广东两队中外球员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

2011-2012CBA总决赛北京、广东两队中外球员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联赛)是中国竞技体育深化改革的一个品牌,它是代表中国职业篮球最高竞技水平的赛事,不仅肩负着向中国国家篮球队培养和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重任,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七年前,中国体育改革的产物——CBA联赛引领潮流,率先举办了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篮球联赛,随后,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方面不断深入改革的大环境下,CBA联赛也在多次的改革赛制和完善规则中寻求探索与发展。
2005年以后,CBA联赛达到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职业化程度更加明显,CBA总决赛的赛制由以往的五场三胜制改为了七场四胜制,同时,外籍球员的不断加入也使CBA联赛的观赏性和精彩程度不断提升。
尤其是2007年到2011年连夺四次总冠军的广东队在2011-2012赛季,受到本赛季倍受关注的球队——北京队的强力冲击,最终在总决赛中以1:4的总比分败北。
成为受关注程度最高、也是话题最多的一届CBA总决赛。
北京队和广东队是本赛季公认的CBA中实力最强的两支队伍,也都是中国国家队选择球员重点考虑的对象。
从CBA赛场到国际篮球的赛场,从中国篮球的竞技水平到世界篮球的先进水平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CBA赛制、全面剖析CBA队伍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升CBA联赛水平,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使中国篮球在国际赛事以及奥运会中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
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的五场比赛为研究样本,将北京金隅男篮(简称为北京队)的国内球员、外籍球员和广东东莞银行男篮(简称为广东队)的国内球员、外籍球员分为四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技术能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北京队的国内球员、外籍球员和广东队的国内球员、外籍球员在篮球技术各个方面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为CBA各参赛队的训练和比赛以及球队选择球员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10—2011赛季CBA总决赛中锋进攻技术比较分析

2010—2011赛季CBA总决赛中锋进攻技术比较分析作者:宋晓伟张秀华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并结合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2010-2011赛季CBA总决赛共2名球员、6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主力中锋队员的身高、体重、出场时间及几项反映球员进攻能力的指标数据,以期为提高我国男篮中锋队员进攻能力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CBA 中锋进攻[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15-02前言在2010年亚运会中我国男子篮球队中锋王治郅在比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带领中国男篮夺得亚运会金牌。
然而王治郅的年龄已经很大,中国的又一个世界级中锋姚明也因为伤病原因和年龄原因宣布退役。
篮球中锋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中国男篮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2010—2011赛季CBA前2名中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身体形态和若干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我国中锋的优势及其不足,希望能对我国优秀中锋的培养提出有效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10—2011赛季CBA联赛总决赛中2支球队的主力中锋进攻技术统计数据。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温州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篮球中锋技术、篮球运动理论方面的资料,了解目前我国CBA篮球联赛发展的现状和动态,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0—2011赛季CBA总决赛6场比赛录像。
对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及统计,并从搜狐体育和CBA官方网站获取相应官方数据。
对每场比赛进行多次观察、统计和记录,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统计法。
对2010—2011赛季CBA联赛季候赛多场比赛两名优秀中外中锋的数据资料,利用EXCEL、SPSS17.0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
经过多次统计、校正、处理和分析确保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周海澜;李斌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年(卷),期】2013(021)011
【摘要】通过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的两支队伍,北京金隅队和广东东莞银行队的主力队员的得失分率、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犯规、抢断、助攻等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出两支球队的胜负因素,为英他球队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周海澜;李斌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贵州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1.19
【相关文献】
1.2015—2016赛季CBA总决赛四川队和辽宁队技术指标统计分析 [J], 庞士博
2.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双方各位置队员技术对比分析 [J], 李念;王冬慧;敬继红
3.2011-2012 CBA总决赛北京、广东队技术统计分析 [J], 陈龙强
4.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技术指标比较研究 [J], 金超
5.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攻防技术特征分析 [J], 王在和;卫琪;韩勤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01cba总决赛两大中锋技术统计比较
摘要: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方法,对王治郅、姚明在2000-2001CBA总决赛4场比赛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显示:王治郅在得分能力上、得分手段上要强于姚明,场上技术发挥也较稳定;而姚明则在篮下攻防能力和杀伤力却胜过王治郅,从助攻技术统计上看,姚明更具有成为球队核心型中锋的潜力。
关键词:CBA;中锋;技术统计;比较
中图分类号:G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3)06-0844-02A Comparison of Technical Statistics between the Two Centers in2000-2001CBA FinalsJIN Jia-sheng,ZHANG Xiao-yu(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shui Teachers’College, Lishui 323000, Zhejiang China)Abstrac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various types of techniques of Wang ZhiZhi and YaoMing in the 2000-2001CBAfinalsthrough video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hich shows that Wang is better than Yao in winning points and morestable in the playing, and Yao is superior to Wang in defense and attack under the basket.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ofholding attack, Yao seems to possess potentialities to become a key center on the team.
Key words:CBA; Center; technical statistics; comparison2000-2001CBA总决赛4场比赛的结果是:第1场上海队以116∶105获胜;第2、3、4场则是八一队分别以114∶109、131∶122、128∶118取胜,终以3∶1的总比分,第6次荣登CBA总决赛冠军。
决赛中代表“中国长城”的王治郅与姚明的巅峰之战,尤为引人关注。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王治郅(简称王):23岁,身高2.12 m,体重110 kg,司职八一男篮中锋;姚明(简称姚):21岁,身高2.23m,体重110 kg,司职上海男篮中锋。
2000-2001CBA总决赛4场比赛,王、姚的各项技术统计和两人间正面对抗的次数与成功率。
1.2研究方法 1.
2.1录像统计将总决赛的现场直播加以录像,根据录像统计研究对象在4场总决赛中各项技术指标:三分球的投数中数、二分球的投数中数、罚球投数中数、篮板球(前场、后场)、盖帽、抢断、助攻、造成对方犯规(简称造犯)、犯规、失误(运失、传失、其他)、上场时间。
技术统计中:删除我国篮球比赛常规统计中的扣篮一项,因为扣篮仅是投篮得分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余与常规统计方法相同。
1.2.2数理统计法对4场比赛中,两大中锋的技术统计结果和比较的所有数据统计均在spss of window8.0上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2.1得分比较从表1看到王的4场比赛总得分为115分,较姚的98分多17分,按得分效率(总得分/上场时间)之比,王高于姚;王的得分占全队的得分比例的24.06%,高于姚的21.54%,说明王较姚得分能力强,对球队得分贡献也大。
从三分球、二分球的得分分布与命中率看:王的得分手段多,除篮下和中距离投篮得分外,还有较强的远投得分能力,远投得分占总得分的26.09%;而姚则/主要集中在篮下进攻得分,姚在4场比赛中,只尝试远投4次,无一命中。
王的罚球命中率也高于姚,说明王的比赛心理和技术发挥均比姚的要稳定。
表14场总决赛两大中锋得分比较n总得分占全三分球二分球罚球得分效率(总分/上场时间)队得分比例/%得分命中率/%得分命中率/%得分命中率/%王4 115 0.65 24.06 30 41.67 72 57.14 13 86.67姚4 98 0.52 21.54 0 0 82 60.29 16 64.00t2.54 0.37 2.76P<0.05 >0.05 <0.052.2篮下攻防比较4场比赛篮板球,姚多出王26次,场均数之比姚则多6.5次,占全队篮板球比例,姚高达72.6%,王为33.33%(表2)。
表明姚是其球队的重要进攻源。
姚的前场篮板球比例也达
45.07%(王则只占23.91%),姚获得直接进攻得分的机会也更多。
前3场比赛篮板球姚、王的场均数之比具高度显著性差异(t=8.81,P<0.01),但因第4场姚的篮板球仅得8个,产生较大的统计标准差,所以4场场均数t值检验,无显著差异。
盖帽次数姚高于王12次数,场均数之比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姚在篮下的最后一关防守具较高效率。
篮下攻防造成对手犯规的次数,姚高出王7次,表明姚的杀伤力超过王。
投稿日期:2002-04-29作者简介:金加升(1962-),男,浙江永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章晓宇(1969-),男,浙江松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表24场总决赛篮下攻防技术统计比较n篮板球盖帽造犯总数-X±s总数-X±s总数-X±s王4 46 11.5±1.80 9 2.25±0.83 11 2.75±0.83姚4 72 18±6.04 21 5.25±1.30 18 4.5±1.12t2.06 3.89 2.51P>0.05 <0.05 <0.052.3抢断、助攻比较姚4场比赛的抢断次数8次,王的抢断次数是10次,场均数分别为2、2.5,两人场均数比较无统计差异。
姚4场比赛的总助攻次数是21次,场均数为5.25次,而王的总助攻次数则仅有5次。
说明姚在球队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不但要强攻、要盖帽、要篮板球,还要能为同伴助攻。
显示姚的配合意识较高,具有成为球队核心型中锋的潜力。
2.4犯规、失误比较从表3看到王与姚的4场比赛犯规次数相差3次,场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失误次数的比较,姚/xxsxlw/高出王,且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姚的基本技术尚不够扎实,场上处理球方面尚欠老练、成熟。
失误次数多,也就相应地抵消了篮板球、抢断球等获取球权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比赛综合能力。
失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运球失误、传球失误、被抢、三秒违例、球回后场等。
2.5正面对抗比较两大中锋正面对抗是两人之间个人竞技能力较量的体现。
4场比赛中,姚面对王主动进攻39次,成功(得分或造成对方犯规)了27次,失败的是12次,成功率达69.23%;王面对姚的主动进攻是30次,成功的有20次,失败的是10次,成功率是66.67%,两人正面进攻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18,P>0.05)。
这是由于姚依靠身高优势进攻成功多集中在篮下进攻,而王则有多点进攻成功的手段。
表34场总决赛犯规、失误统计比较n犯规失误总数-X±s总数-X±s王4 12 3±1.22 6 1.5±1.17姚4 9 2.25±1.79 21 5.25±2.06t0.69 3.15P>0.05 <0.053结论1)王较姚有较强的得分能力,较多的得分手段,为球队贡献的分数多,场上发挥稳定,篮球技术功底扎实。
2)姚较王有较好的篮下攻防能力,有更强的杀伤力,助攻好,更具核心型中锋的发展潜力。
3)王和姚的正面对抗进攻成功率均接近70%,姚进攻成功多集中于篮下,王则具多点进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