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习教案

化学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习教案
化学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习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初三授课时间教师课时 2

知识回顾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新物质(分子)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熔点、沸点、硬度、比热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

【小试牛刀】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牛奶变酸

B.食物腐败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

D.火药爆炸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生锈 C.豆磨成豆浆 D.汽油挥发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3.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如2H2+O2 =2H2O;3Fe+2O2=Fe3O4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A+B)

如CaCO3 =CaO+CO2↑; Cu2(OH)2CO3 =2CuO+ CO2↑+ H2O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A+ BC =AC+B)

如:Fe+2HCl=FeCl2+H2↑;Mg+ 2HCl = MgCl2+ H2↑;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反应(AB+CD=AD+CB)

如HCl +KOH=KCl+ H2O ; 2HCl +CaCO3 = CaCl2+CO2↑+ H2O(用于实验室制CO2)

【经典例题】

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铁和盐酸

盐酸和碳酸钙

硝酸银和盐酸

氧化铜和氢气

氧化钙和水

碳酸钙受热分解

针对练习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

D.水在4℃密度最大为1 g/mL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40C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

C.酒精能够燃烧.

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樟脑丸在衣橱中变小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4、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煤气燃烧

C.湿衣凉干 D.菜刀生锈

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Fe2O3+3C 高温4Fe+3CO2↑

B.3Fe+2O2点燃Fe3O4

C.H2CO3 = H22

D.K2CO323↓+2KCl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O2点燃CO2

B.Zn+2HCl = ZnCl+H2↑

高温2Cu+CO2↑ D.CaCO3高温CaO+CO2↑

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NaOH+HCl = NaCl+H2O

B.CO+CuO △Cu+CO2

C.Zn+H2SO4=ZnSO4+H2↑

D.CuO+H244+H2O

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点燃2H2O

B.2KMnO4△K2Mn4+MnO2+O2↑

C.Fe2O3高温2Fe+3CO2

D.CaCO32+CO2↑+H2O

9、在H2SO4、O2 、Fe 、H2O 、Ca(OH)2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方程式:

(1) 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是()

A Zn + 2AgNO3 ==Ag + Zn(NO3)2;

B Cu2O + CO == 2Cu + CO2;

C 2Mg + O2 == 2MgO ;

D Fe2O3 + 6HC l ==2FeC l3 + 3 H2O

11、在同一容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

D 复分解反应。

12、在一个密闭的容

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简述原因。

Mg + H 2SO 4 Cu + H 2SO 4 Hg + HC l Al +HCl

Fe + Hg(NO 3)2

Ag + CuSO 4

14.下列复分解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NaNO3和KCl

B.Na2CO3和HCl

C.BaCl2和H2SO4

D.HNO3和Ca(OH)2

15、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KNO 3 + HCl

KCl + Na 2CO 3

NaOH + K 2SO 4

CaC l 2 + K 2CO 3

强化练习

1、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2、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 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玻璃熔化,黄酒变酸 D.瓷器破碎,滴水成冰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氯化钠和硫酸钾 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C.碳酸钠和氯化钡 D.氯化钠和硝酸钾

5.下列每一组内各物质两两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B.碳酸钙、盐酸、铝

C.氯化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D.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

6.用化学方法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是:SiCl4+2H2高温Si+4HCl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通过下列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4+ Cu B. NaCl+AgNO 3=AgCl ↓+ NaNO 3

2MnO 4 + MnO 2 + O 2↑ D. S + O 2 ===SO 2

9、下列各类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 +O 2

CO 2

B 、2H 2O 2H 2↑+O 2↑

C 、3CO +Fe 2O 32Fe +3CO 2

D 、HCl +AgNO 3=AgCl ↓+HNO 3

11、海藻中含有丰富的NaI ,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时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Na 2O + H 2O = 2NaOH

B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C 、2NA 、+ 2H 2O = 2NaOH + H 2↑

D 、2K 2S 2O 8 = 2K + 2SO 3↑+ O 2↑

E 、Cl 2 + 2NaBr = 2NaCl + Br 2

F 、3CO + Fe 2O 3 = 2Fe + 3CO 2

G 、CuO + CO = Cu + CO 2

H 、NaOH + HNO 3 = NaNO 3 + H 2O

I 、CaO + 2HCl = CaCl 2 + H 2O

J 、CO 2 + Ca(OH)2 = CaCO 3 + H 2O

K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 + 2HCl = CuCl 2 + H 2↑

B 、2Fe + 6HCl = 2FeCl 3 + 3H 2↑

C 、Zn + 2HNO 3 = Zn(NO 3)2 + H 2↑

D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F 、2Fe + 3CuSO 4 = Fe 2(SO 4)3 + 3Cu

1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有多种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 .生成物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15、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 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16、由A 、B 、C 、D 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①2B 2C===B 2↑+C 2↑②A+2BD==AD 2+B 2↑③3A+2C 2===A 3C 4④

A(CB)2+2BD==AD 2+2B 2C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④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课次17课时2课型 (请打 √)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她□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7、3流化床反应过程得计算 教学目得、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2、掌握流化床得工艺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得特点、类型与设计要求。 难点: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7、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流态化现象: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得 操作。 固体颗粒层与流体接触得不同类型: 7.1.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1)当通过床层得流体流量较小时,颗粒受到得升力(浮力与曳力之与) 小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得空 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 2)随着流体流量增加,颗粒受到得曳力也随着增大。若颗粒受到得升 力恰好等于自身重量时,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内 作上下、左右、前后得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得流态化,整 个床层称为流化床。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曳力就是流体对固体得作用力,而阻力就 是固体壁对流体得作用力,两者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关系。表面曳力 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压强 力扣除浮力部分引起。 讲解

3)、流化床类似液体得性状 (a)轻得固体浮起; (b)表面保持水平; (c)固体颗粒从孔中喷出; (d)床面拉平; (e)床层重量除以截面积等于压强 流化床得优点 (1)颗粒流动类似液体,易于处理、控制; (2)固体颗粒迅速混合,整个床层等温; (3) 颗粒可以在两个流化床之间流动、循环,使大量热、质有可能在床层之间传递; (4)宜于大规模操作; (5) 气体与固体之间得热质传递较其它方式高; (6) 流化床与床内构件得给热系数大。 流化床得缺点 (1)气体得流动状态难以描述,偏离平推流,气泡使颗粒发生沟流,接触效率下降; (2)颗粒在床层迅速混合,造成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 (3)脆性颗粒易粉碎被气流带走; (4)颗粒对设备磨损严重; (5)对高温非催化操作,颗粒易于聚集与烧结 流化床得工业应用 ?第一次工业应用: ?1922年Fritz Winkler获德国专利,1926年第一台高13米,截面积12平方米得煤气发生炉开始运转。 ?目前最重要得工业应用: ?SOD(StandardOil Development pany) IV型催化裂化。 散式流态化与聚式流态化P185 (1)散式流态化 随着流体流量得加大,床层内空隙率增大,颗粒之间间距加大,而颗粒在床层中分布均匀,流体基本上以平推流形式通过床层,人们称这种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最新版本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Ba(OH)2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1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 2KCl + 3O2 ↑ 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加热氧化汞:2HgO =加热= 2Hg + O2↑ 7、锻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4题) 评卷人得分 1.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2H2O②H2CO3=H2O+CO2↑ ③H2+CuO Cu+H2O④SO2+2NaOH=Na2SO3+H2O. A. ①是化合反应 B. ②是分解反应 C. ③是置换反应 D. ④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①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H2+CuO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

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 化合反应 B. 置換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解: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镁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就能判断出.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课次17课时2课型 (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她□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7。3流化床反应过程得计算 教学目得、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2。掌握流化床得工艺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得特点、类型与设计要求。 难点: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7、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流态化现象: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得 操作、 固体颗粒层与流体接触得不同类型: 7.1。1流化床得基本概念 1)当通过床层得流体流量较小时,颗粒受到得升力(浮力与曳力之与) 小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得空 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 2)随着流体流量增加,颗粒受到得曳力也随着增大、若颗粒受到得升力 恰好等于自身重量时,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内作 上下、左右、前后得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得流态化,整个 床层称为流化床、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曳力就是流体对固体得作用力,而阻力就 是固体壁对流体得作用力,两者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关系。表面曳力 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得压强 力扣除浮力部分引起。 讲解

3)。流化床类似液体得性状 (a) 轻得固体浮起; (b)表面保持水平; (c)固体颗粒从孔中喷出; (d)床面拉平; (e)床层重量除以截面积等于压强 流化床得优点 (1) 颗粒流动类似液体,易于处理、控制; (2) 固体颗粒迅速混合,整个床层等温; (3) 颗粒可以在两个流化床之间流动、循环,使大量热、质有可能在床层之间传递; (4) 宜于大规模操作; (5) 气体与固体之间得热质传递较其它方式高; (6) 流化床与床内构件得给热系数大。 流化床得缺点 (1)气体得流动状态难以描述,偏离平推流,气泡使颗粒发生沟流,接触效率下降; (2)颗粒在床层迅速混合,造成停留时间分布不均匀; (3)脆性颗粒易粉碎被气流带走; (4)颗粒对设备磨损严重; (5)对高温非催化操作,颗粒易于聚集与烧结 流化床得工业应用 ?第一次工业应用: ?1922年 Fritz Winkler获德国专利,1926年第一台高13米,截面积12平方米得煤气发生炉开始运转。 ?目前最重要得工业应用: ?SOD(Standard Oil Development pany) IV型催化裂化。 散式流态化与聚式流态化P185 (1)散式流态化 随着流体流量得加大,床层内空隙率增大,颗粒之间间距加大,而颗粒在床层中分布均匀,流体基本上以平推流形式通过床层,人们称这种

2015中学考试真题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实用文档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一.选择题 1.(2015?兰州)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2H+O2HO ②HCO=HO+CO↑2322222 Cu+HO ③H+CuO ④SO+2NaOH=NaSO+HO.223222①是化合反应A .B.②是分解反应 ④是复分解反应C..③是置换反应 D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专题: “多化合反应: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变一”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为“一变多”;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 应. 属于化合反应,“多变一”+O①A解:、2H2H的特征,该反应符合,O 解答:222故选项说法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COH、②BO+CO=H2322项说

法正 确.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Cu+H+CuOH、③CO22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SO+2NaOH=NaSO+H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2223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大全. 实用文档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5?河南)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化合反应B置換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 反应类型的判定.考 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专 题: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分 析:解: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解答: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清单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清单? 一、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 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置换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般不使用K、Ca、Na) (3)Fe与排在其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也只能生成亚铁盐。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般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三、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15、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16、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⒘Na2O+CO2==Na2CO3 (二)、分解反应 18、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 + O2↑ 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 2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 O2↑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 + CO2↑ 22、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 CO2↑ 23、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24、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MnO2和△2KCl + 3O2↑ 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三)、置换反应 2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7、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8、镁和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2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30、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 高温2Cu + CO2↑ 31、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 32、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高温4Fe + 3CO2↑ 33、Ca(HCO3)2==== CaCO3 + H2O + CO2↑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点燃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2H 2+O 2 ===H 2 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点燃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3Fe+2O 2====Fe 3 O 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 2O= Ca(OH) 2 其它金属氧化物Na 2O、K 2 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 2+H 2 O= H 2 CO 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 2、 SO 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点燃 5、其它如2CO+ O 2 =====2CO 2 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高温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 3====CaO+CO 2 ↑ 加热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 2 =====CuO + H 2 O 加热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B、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加热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Cu 2(OH) 2 CO 3 =====2CuO+ CO 2 ↑+ H 2 O 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 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 2+H 2 ↑ Mg+ 2HCl = MgCl 2+ H 2 ↑ H 2 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Zn = ZnCl 2+ H 2 ↑H 2 SO 4 + Zn = ZnSO 4 + H 2 ↑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 4===FeSO 4 +Cu 2AgNO 3 + Cu= Cu(NO 3 ) 2 +2 Ag 加热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 2+CuO =====Cu+H 2 O 高温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 2O 3 =====2 Fe+ 3CO 2 ↑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如Fe 2O 3 + 6HCl= 2 FeCl 3 +3H 2 O 3H 2SO 4 + Fe 2 O 3 = Fe 2 (SO 4 ) 3 + 3H 2 O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0730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名称:化学反应工程学时/ 学分:48/3 英文名称: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化学反应工程》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张濂等华东理工大学 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XXXX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大纲审核人:XXXX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运用数学、物理、物化和化工原理知识表达反应工程问题,建立反应器和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 2、能运用反应工程的思维方法,判断反应器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 3、能够针对反应过程的特性,确定反应器选型和操作条件,进行工业反应器的设计优化。 4、能设计并实施与化学反应工程相关的热模或冷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或拟合模型参数,获取有效结论。 5、能应用专业软件模拟和解决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问题,了解模拟计算的原理及其局限性。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介绍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理想化学反应器(支撑课程目标1、2) 1、反应过程的技术指标转化率、收率与选择性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及相互关系, 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活化能的意义,及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级数的意义。 2、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串联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掌握复杂反应系统反应组分的速率、选择性和收率的模型计算方法。 3、等温间歇反应器的计算模型,及反应时间、反应器体积的计算方法。 4、管式平推流反应器的计算模型,平推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空时和空速的概念及其应用。 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能正确地选择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加料方式、原料浓度及温度和温度序列。 第三章: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支撑课程目标 3、4、5) 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定态下全混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定态下串联或并联操作的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方法。 2、循环反应器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返混的概念、起因、返混造成的后果,返混对各种典型反应的利弊及限制返混的措施。 返混与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关系,停留时间分布的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及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3、活塞流和全混流停留时间分布表达式。轴向扩散模型、多釜串联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要求学生:理解流体的微观混合与宏观混合及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会设计实验测定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能根据化学反应的不同类型能正确地选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加料方式、原料浓度及操作温度。 第四章:非均相反应过程的质量传递(支撑课程目标1、2、4) 1、非均相反应过程的拟均相化处理方法,多相反应过程的分析方法。反应本征动力学、颗粒动力学和床层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方法。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51365

初中化学考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2H 2+O 2点燃H 2O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3Fe+2O 2点燃Fe 3O 4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 2O= Ca(OH)2 注:K 2O 、Na 2O 、BaO 、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不能。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O 2+H 2O= H 2CO 3 注:能发生此反应的非金属氧化物有CO 2、SO 2、SO 3 5、其它如2CO+ O 2点燃2CO 2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 如CaCO 3高温CaO+CO 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 如Cu (OH )2 △ CuO + H 2O 注:除KOH 、NaOH 、Ba (OH )2之外,都能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Cu 2(OH )2CO 3 △ 2CuO+CO 2↑+H 2O 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例如:Fe +2HCl=FeCl 2+H 2↑ Mg+ 2HCl = MgCl 2+ H 2↑ H 2SO 4 + Fe = FeSO 4+ H 2↑ 2HCl + Zn = ZnCl 2 + H 2↑ H 2SO 4 + Zn = Z nSO 4+ H 2↑ 注:这里的酸,一般只稀盐酸和稀硫酸。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 例如 :Fe +CuSO 4===FeSO 4+Cu 2AgNO 3 + Cu= Cu(NO 3)2 +2 Ag 注:反应物中的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H 2 +CuO △ Cu+H 2 O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例如:3C +Fe 2O 3 高温2 Fe+ 3CO 2↑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 ==== 盐+水

初三化学_四大基本反应练习题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考变形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 +O 2 CO 2 B. 2H 2O 2 H2↑+O 2↑ C.3CO +Fe 2O 3 2Fe +3CO 2 D, HCl +AgNO 3=AgCl ↓+HNO 3 2.在A +B =C +D 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 和D 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gA 和15gB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D 的总质量为25 g D 、若A 是氧化铜、C 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如下图所示,X 溶液与AgNO 3、Na 2CO 3、Na 2SO 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 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 A 、HNO 3或KNO 3 B 、HCl 或H 2SO 4 C 、BaCl 2或CaCl 2 D 、NaOH 或Ca(OH)2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 2SO 4 Ba(OH)2 KCl B 、Cu(NO 3)2 NaCl KNO 3 C 、Na 2CO 3 KNO 3 NH 4Cl D 、MgSO 4 NaNO 3 KCl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7(化工13)-胡江良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案 课次17课时 2 课型 (请打 √)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7.3流化床反应过程的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流化床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流化床的工艺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类型和设计要求。 难点: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 7.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 流态化现象: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或液体接触而转变成类似流体的操作。 固体颗粒层与流体接触的不同类型: 7.1.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 1)当通过床层的流体流量较小时,颗粒受到的升力(浮力与曳力之和)小于颗粒自身重力时,颗粒在床层内静止不动,流体由颗粒之间的 空隙通过。此时床层称为固定床。讲解

2)随着流体流量增加,颗粒受到的曳力也随着增大。若颗粒受到的升力恰好等于自身重量时,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故颗粒将在床层 内作上下、左右、前后的激烈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固体的流态化,整个床层称为流化床。 曳力(表面曳力、形体曳力)曳力是流体对固体的作用力,而阻力是固体壁对流体的作用力,两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表面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的剪切力引起,形体曳力由作用在颗粒表面上的压强力扣除浮力部分引起。 3).流化床类似液体的性状 (a)轻的固体浮起; (b)表面保持水平; (c)固体颗粒从孔中喷出; (d)床面拉平; (e)床层重量除以截面积等于压强 流化床的优点 (1) 颗粒流动类似液体,易于处理、控制; (2) 固体颗粒迅速混合,整个床层等温; (3) 颗粒可以在两个流化床之间流动、循环,使大量热、质有可能在 床层之间传递; (4) 宜于大规模操作; (5) 气体和固体之间的热质传递较其它方式高; (6) 流化床与床内构件的给热系数大。

最新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现在将它们在课本及习题中的呈现形式归纳如下: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初中常见化合反应主要有: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2H2+O2H2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3Fe+2O2 Fe3O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 H2CO3, 其它金属氧化物Na2O、K2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2+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2、SO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5、其它如2CO+ O2=2CO2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有: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3= CaO+CO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2= CuO + H2O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如B、2NaHCO3 =Na2CO3+CO2↑+H2O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如 Cu2(OH)2CO3 =2CuO+ CO2↑+ H2O 通电 其它如:2H2O ====2H2O+O2↑ MnO2 2KClO3 ====2KCl+O2↑ △ △ 2KMnO4 ==== K2MnO4 +MnO2+O2↑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初中常见反应有: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A →P(1)和A →R(2)两个反应,当降低A 的浓度后,发现反应生成P 的量显著降低,而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A ) A .反应(1)对A 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 B .反应(1) 对A 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 (2) C .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 D .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 2.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2θσ为( B ) A . 1.0 B. 0.25 C .0.50 D .0 3.对一平行—连串反应R A Q P A ?→??→??→?) 3()2()1(,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 2 -r A2 B .-r A1 = -r A2 C .-r A1 < -r A2 D.不能确定何者为大 5. 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1.0=r a uL D ,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N 为 ( B )。 A . 4.5 B. 5.6 C .3.5 D .4.0 6.固体催化剂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反应组分的气体分子主要发生( C)。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反应 C .化学吸附 D .质量传递 7.包括粒内微孔体积在内的全颗粒密度称之为( B ) A .堆(积)密度 B .颗粒密度 C .真密度 D .平均密度 8.在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是一种( C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轴向流反应器 C. 全混流反应器 D. 多釜串联反应器 9.某液相反应,其反应式可写成A+C R+C 这种反应称为(B ) A .均相催化反应 B .自催化反应 C .链锁反应 D.可逆反应 10.高径比不大的气液连续鼓泡搅拌釜,对于其中的气相和液相的流动常可近似看成( B ) A .气、液均为平推流 B .气、液均为全混流 C .气相平推流、液相全混流 D .气相全混流、液相平推流 σ R R σσR σB σA σB σ σB A σ σA S k +?+?→?+?+?+) 此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 222 3.间歇釜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P A → (1) -r A1 =k 1C A a1 S A → (2) -r A2=k 2C A a2 在C A0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降低反应温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活化能E1与E2的相对大小为 E1a2 。 A .al>a2 B .alE2 4.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 98.02=θσ,反应器可视为 全混流反应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1、4 P + 5 O2 2 P2O52、S + O2SO24、3 Fe + 2 O2 Fe3O4 7、 2 H g + O2 2 H g O 9. H2+Cl22HCl 10、2 H2 + O2 2 H2O 13、2 Mg + O2 2 MgO 18、C + O2CO2 19、2 C + O2 2 CO 24、CO + H2O = H2CO3 29、4Al+ 3 O2 2 Al2O3 38. CaO+H2O=Ca(OH)260、C + CO2 2CO 61、2CO + O22CO2 二、分解反应:3、2 H2O2MnO2 2 H2O +O2↑5、2 KClO3 2 KCl +3 O2↑ 6、2KMnO4 K2MnO4+ MnO2+ O2↑8、2 H2O 2 H2↑+ O2↑ 16、CaCO3 CaO + CO2↑ 59、Ca(HCO3)2CaCO3↓+CO2↑+H2O 23、H2CO3=CO2 ↑+ H2O 62、2 H g O 2 H g + O2↑ 三、置换反应:11. Fe + CuSO4FeSO4 + Cu 14、H2 + CuO Cu + H2O 17、Zn + H2SO4ZnSO4 + H2↑20、C + 2 CuO 2 Cu + CO2↑ 21、3 C + 2 Fe2O3 4 Fe + 3 CO2 ↑30、Mg + 2 HCl =Mg Cl2 + H2↑ 31、Zn + 2 HCl =Zn Cl2 + H2↑ 32、Fe + 2 HCl FeCl2 + H2↑ Al2(SO4)3 + 3Cu 34、Cu + 2AgN O3Cu(NO3)2+ 2 Ag 33、2 Al + 3Cu SO 四、复分解反应: CO3+ 2 HCl2NaCl + CO2↑+ H2O 12、Na + 2NaOH Cu(OH)2↓+ Na2SO4 15、CuSO 22、CaCO3+ 2 HCl =CaCl2 + CO2↑+ H2O O 44. Ca(OH)2+H2SO4=CaSO4+2H2O 45、Cu(OH)2+2HNO3=Cu(NO3)2+2H2O 43、NaOH+HCl NaCl+H 36、Fe O3+6HCl2FeCl3+3H2O 37、Fe2O3+3H2SO4Fe2(SO4)3+3H2O 39、 46、Na H CO3+HCl=NaCl+H2O+CO2↑ 47、Na2CO3+Ca(OH)2=2NaOH+CaCO3↓ 48、2NaHCO3Na2CO3+H2O+CO2↑50. NH4Cl+NaOH=NaCl+NH3↑+H2O 51、NaCl+AgNO3=AgCl↓+NaNO3 52、BaCl2+Na2SO4BaSO4↓+2NaCl 53、BaCO3+2HNO3=Ba(NO3)+H2O+CO2↑ 54、CuSO 4+Ba(OH)2Cu(OH)2↓+BaSO4↓ 55、CuO+H 2SO4CuSO4+H2O56、CuO+2HCl CuCl2+H2O 57、Ca(OH)2+2HCl CaCl2+2H2O 58、2NaOH+H2SO4Na2SO4+2H2O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 1.概念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A+B+...=C (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2)反应物不止一种物质。 (3)生成物一定要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3.判断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重于化合反应的概念及反应特点。若要判断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否属化合反应,要以此反应能够发生为前提,然后与化合反应的所有特点相对照,只有同时具有三个反应特点,才能确定为化合反应。否则,不能列入化合反应。 二、分解反应

1.概念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A= B+C+...(化合价可变可不变) (1)反应物是一种物质。(2)生成物不止一种物质。(3)反应物有固定组成,是纯净物。3.判断反应能发生的前提下,看此反应是否具有分解反应的三个特点。 三、置换反应 1.概念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A+BC=AC+B 简记为“一换一”。 (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2)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3.判断 注意: (1)反应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CH4+2O2 CO2+2H2O。 (2)生成物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CO+CuO Cu+CO2。 如:Zn+2HCl=ZnCl2+H2↑ (2)溶液中的置换反应:金属+盐溶液=盐+金属, 如:Fe+CuSO4=FeSO4+Cu (3)干态下的置换反应:初中所学的有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H2△Cu+H2O 2CuO+C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的美丽动图~

初三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练习题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考变形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O 2 CO 2 B. 2H 2 O 2 H2↑+O 2 ↑ C.3CO+Fe 2O 3 2Fe+3CO 2 D, HCl+AgNO 3 =AgCl↓+HNO 3 2.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如下图所示,X溶液与AgNO 3、Na 2 CO 3 、Na 2 SO 4 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 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A、HNO 3或KNO 3 B、HCl或H 2 SO 4 C、BaCl 2 或CaCl 2 D、NaOH 或Ca(OH) 2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 2SO 4 Ba(OH) 2 KCl B、Cu(NO 3 ) 2 NaCl KNO 3 C、Na 2 CO 3 KNO 3 NH 4 Cl D、MgSO 4 NaNO 3 KCl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 (2)当空气受SO 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 2 含量明显降低,该 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 2+O 2 =2CaSO 4 +2CO 2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Li+MnO 2=LiMnO 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①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②生活中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三.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甲+乙→丙+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1)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________ (2)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_________ (3)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_________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 2 ,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四.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 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 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 2 溶液体积 的关系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