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说课稿

名著导读说课稿
名著导读说课稿

《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湖南省龙山县召市镇初级中学的吴小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下面我将从教材、现状和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七年级的新编教材分为两大块,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阅读除了课文教学之外就是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虽不属于单元课文教学任务,但仍是教学的重点。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选自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部分。这一课题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名著,产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教学这一课题计划安排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

二、说现状和学情

名著阅读越来越重要,但令人唏嘘的是它并没有引起老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老师在教学中因为教学进度、缺少书本等原因没有真正重视名著阅读课程;农村家庭中大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不愿把钱花在这些“闲书”上;部分学生即使有条件去浏览名著,也不得其法,因此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没有什么兴趣。

特别是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一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名著,缺少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对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提升极其不利。希望通过本堂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走进名著,逐渐营造一种健康、理性的读书风气。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名著,走进名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浅出的解释名著,通过抢答、美文欣赏、积累分享等方式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一致的)

1、了解名著,拉近与名著的距离。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五、说教法和学法

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课的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调查引入法(课前发放问卷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结果引入课题,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自己与名著的距离。)

2、解说法(解释什么是名著,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名著,消除对名著的畏惧心理。)

3、活动体验法(开展名著知识竞答赛、美文赏析好剧观看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名著,感受阅读名著的好处。)

4、情感分享法(通过分享自己读书时有感悟的好句,引起学生的共鸣。)

5、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的重难点更加直观,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中感受名著,通过活动,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完成学生、教师、名著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教学该课我主要确定了两种学习方法:

1、情感体验法(通过好句分享,体会名句写我心表我情,与名著产生共鸣)

2、合作竞争法(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用合作竞争的方式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调查引入(预计用时5分钟)

通过多媒体出示问卷调查统计情况扇形图,学生找到阅读名著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了解名著、对名著没有兴趣所以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少。以此引入课题《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设计意图:用调查结果引入课题既了解了学生阅读名著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在后面课堂中有针对的进行教学,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二)何谓名著(预计用时5分钟)

1、首先学生齐读名著概念: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2、老师例举麻辣与茶来对比低俗小说与名著:麻辣极不干净且有害身体健康,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茶却越品越有味道,喝完不仅口齿留香且有益身心健康,是一件雅事。网络小说(如言情、穿越、仙侠)之类,就像麻辣一样,没有营养且还有害。而名著经典如茶一般,历久弥新、益处众多且涵养性情,有助于我们成长。(学生议论,我不喜欢喝茶。教师此时加以引导,喝茶不是喝是品,品的是涵养,品的是文化<介绍茶文化>,最后举例喝茶就像一个人身穿优雅、美丽大方,而麻辣就像一个人穿的邋里邋遢、畏畏缩缩。)学生形象化的感知名著。

(设计意图:通过书面含义和形象化的比喻让学生深刻又直观的感受到名著其实并没有多么遥不可及、多么高深,从而了解名著、消除对名著的畏惧心理。)

(三)走进名著,拉近距离(预计用时30分钟)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通过三个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了解名著的基础上了解名著的好处,从而真正走进名著,拉近其与名著的距离。)

1、积累知识,开阔视野(预计用时6分钟)

开展名著知识竞答赛找出班级名著小达人并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以作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既表扬了读书的同学又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更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知道会讲故事见识广的人会更受欢迎,而想会讲故事见识广就要多多阅读。从而学生总结出阅读名著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这一好处。)

2、感悟艺术魅力,提高写作能力(预计用时10分钟)

(1)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原文,找到三打的地方,分析鲁达人物形象。

(2)观看对应的影视作品,感受影视中鲁达的形象。通过直观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有了原著细腻生动的刻画,拍出来的影视也更能吸引人,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具体。并通过原文的分析学习到名著中写作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悟艺术魅力,了解到名著阅读的好处,可以提升写作能力。)3、涵养性情,启迪人生(预计用时14分钟)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老师ppt出示自己阅读时有感触的句子(选择学生也熟知的)比如学过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中“说了就做,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自谈感受。然后学生也发表看法。最后老师借《傅雷家书》中一段话做总结:“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积累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分享好句谈感受引起学生谈感受分享好句,以此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鸣,产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预计用时3分钟)

Ppt出示读书名言,学生齐读,再次感受读书的好处。

教师总结: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读经典作品,或许会有隔膜,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造成的。但是跨越隔膜,可以让我们接触人类智慧的精华,大有获益。

(五)名著推荐(预计用时2分钟)

老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罗贯中《三国演义》海明威《老人与海》史铁生《我与地坛》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名人传》罗曼·罗兰《海底两万里》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名著产生兴趣之后有书可读。)

六、说板书设计

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一、何谓名著

二、走进名著

1、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2、感悟艺术魅力,提高写作能力

3、涵养性情,启迪人生

三、名著推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