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航 天 控 制A e r o s p a c e C o n t r o l O c t .2008

V o l .26,N o .5

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李季苏1

 牟小刚1

 张锦江1

 王晓磊2

 宗 红2

 孙宝祥

2

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 要 本文叙述单轴和三轴气浮台仿真设备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姿控系统单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研究、大型

卫星平台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 G C M G )控制系统三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研究、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

关键词 单轴气浮台;三轴气浮台;卫星控制系统;物理仿真中图分类号:V 448.2;O 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42(2008)05-0064-05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A i r

B e a r i n g T a b l e i nS a t e l l i t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i m u l a t i o n

L I J i s u 1

 M UX i a o g a n g 1

 Z H A N GJ i n j i a n g 1

 W A N GX i a o l e i 2

 Z O N GH o n g 2

 S U NB a o x i a n g

2

1.N a t i o n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p a c e I n t e l l i g e n t C o n t r o l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100190,

C h i n a

2.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10019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i n g l e -a x i s a n d t h r e e -a x i s a i r b e a r i n g t a b l e i ns a t e l l i t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i m u l a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h i g h a c c u r a c y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f o r s p a c e t e l e s c o p e ,t h r e e -a x i s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S G C M G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f o r l a r g e s a t e l l i t e a n d p h y s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t e s t o f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f o r D O N G F A N G H O N G -4s a t e l l i t e .

K e y w o r d s S i n g l e a x i s a i r b e a r i n gt a b l e ;T h r e e a x i s a i r b e a r i n gt a b l e ;S a t e l l i t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P h y s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李季苏(1941-),男,湖南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牟小刚(1969-),男,四川人,高级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卫星控制系统仿真;张锦江(1973-),男,黑龙江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航天器控制、制导与仿真,非线性控制。王晓磊(1972-),男,山东人,高工,研究方向为导航、制导与控制;宗 红(1971-),女,北京人,高工,研究方向为导航、制导与控制;孙宝祥(1944-),男,江苏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空间控制。

气浮台依靠压缩空气在气浮轴承与轴承座之间形成的气膜,使模拟台体浮起,从而实现近似无摩擦的相对运动条件,以模拟卫星在外层空间所受干扰力矩很小的力学环境。作为卫星运动模拟器,如采用球面气浮轴承支持的三轴气浮台,不但能模拟三轴方向所需要的姿态运动,还能模拟卫星三轴姿态耦合动力学。卫星动力学由气浮台来模拟,控制系统采用部分或全部实物部件组成,并置于气浮台上,

组成与卫星控制系统相同的仿真回路,使用星上实际的控制规律和实际的运行软件,完成对气浮台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产生的控制力矩直接作用在气浮台上,如气浮台各轴与对应卫星各轴具有相等的转动惯量,实现转动惯量的1∶1模拟,则执行机构的控制力矩矢量与实际卫星的相同。在进行气浮台缩比模型试验时,气浮台各轴与对应卫星各轴的转动惯量比等于试验时执行机构与实际卫星执行机构控

·

64·

第26卷 第5期李季苏等: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制力矩之比,因此两者的角加速度矢量相一致。另外,卫星姿态敏感器也按要求安装在气浮台上,与地面目标模拟器相配合,得到姿态角测量信号,因此这种物理仿真就相当于对卫星实际物理模型控制的演示试验。

近年来,气浮台仿真有了新的进展,进行了挠性结构卫星控制方法的物理仿真试验研究和卫星动量轮控制系统的单轴气浮台仿真试验,完成了多体卫星复合控制物理仿真试验,进行了大型航天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研究等。本文叙述单轴和三轴气浮台仿真设备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姿控系统单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研究、大型卫星平台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 G C M G)控制系统三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研究、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等。

1 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姿控系统单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研究

为适应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需要,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对大型单轴气浮台进行技术改造。单轴气浮台仿真系统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1)气浮轴承承载:约1500k g;

2)可加载质量:约500k g;

3)转动惯量:100~4000k g·m2(具有1m~

4.9m直径的台面及相应惯量配置环);

4)干扰力矩:小于10-3N·m;

5)冷气喷气模拟装置推力:0.3N,3N;

6)测角范围:±360°,测角分辨率:2.5×10-4 (°);

7)测角速度范围:±1(°)/s;

测角速度精度:5×10-4(°)/s;

8)目标模拟器:地球模拟器,太阳模拟器,星模拟器。

利用该仿真系统先后完成了多种卫星的单通道物理仿真试验。主要进行的工作有:

1)多体卫星复合控制单通道物理仿真试验(2002年);

2)空间太阳望远镜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2004年);

3)高精度高稳定度大型卫星平台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2005年);

4)风云卫星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2005年)。

本文仅叙述利用该单轴气浮台进行的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物理仿真试验研究这个典型的应用。

为验证空间太阳望远镜(S S T)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检验控制精度是否满足高指向精度的要求,以大型单轴气浮台为基本设备,进行了S S T姿态控制系统单通道物理仿真试验。

1.1 物理仿真试验的目的

1)验证S S T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2)按照太阳定向模式的要求定量检验控制系统性能;

3)验证太阳导行望远镜(S G T)、高精度动量轮等部件的性能及接口匹配情况。

1.2 S S T主要动力学参数及姿态控制精度

1)转动惯量:俯仰轴I y=4000k g·m2,偏航轴

I z=3300k g·m2,滚动轴I x=3300k g·m2;

2)干扰力矩:主要为重力梯度力矩,最大幅值为0.0035N·m;

3)挠性附件:对俯仰轴影响最大,基频为0.8H z,二阶频率为2H z;

4)姿态控制精度:指向误差优于6″。

1.3 试验内容

S S T仿真试验针对精太阳定向模式和寻区机动模式进行。试验内容主要是:

1)S G T粗标定:利用单轴气浮台同步感应器测角对S G T的实际零位和测量精度进行标定;

2)精太阳定向模式仿真:姿态控制系统将姿态调整到使太阳光斑在S G T视场中心;

3)寻区机动模式仿真:姿态控制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使S G T视场中心机动到瞄准太阳光斑的任意指定位置。

1.4 仿真系统的组成

仿真系统由大型单轴气浮台和台上技术系统以及S S T姿态控制系统主要测量部件太阳导行望远镜(S G T)、高精度动量轮执行部件和测控计算机等组成。其中,S G T经高精度自准直仪标定,其测量精度优于0.5″。另外,为提高气浮台角位移测量精度,在小角度范围内使用高精度C C D测微计,其精度优于0.2″。

图1为空间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单轴气浮台物理仿真试验系统照片。

1.5 系统仿真试验的成果

·

65

·

航 天 控 制2008

图1 太阳望远镜高精度单轴气浮台物理

仿真试验系统照片

试验表明,S S T控制系统设计是正确的,控制方

案和参与试验的主要部件均能够满足要求,整个系

统性能满足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控制方案对系统

主要部件和敏感器的指标要求正确,控制方案与部

件配合良好。太阳导行望远镜原理样机的精度指标

及数据更新速率满足要求;速率控制动量轮速率稳

定性满足系统要求。力矩控制动量轮和速率控制动

量轮均能够实现S S T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两者在

控制精度、机动时间和姿态稳定度等指标上没有显

著差异。

试验数据见表1。

表1 试验数据

动量轮16′机动时间

(s)

姿态指向精度

(″)

姿态稳定度

(″/s)

速率轮15010.5

力矩轮15010.5

2 大型三轴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拥有用于小型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小型三轴气浮台和用于中、大型卫星控制系统仿真的大型三轴气浮台仿真设备。

其中,大型三轴气浮台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轴承承载:约6000k g;

2)可加载质量:小于1200k g;

3)三轴转动惯量:3000k g·m2~7000k g·m2;

4)干扰力矩:铅垂轴≤0.0025N·m,

水平两轴≤0.01N·m;

5)测角计:测量范围:铅垂轴±360°,

水平两轴±15°;

测量误差:小于1′;

6)测角速度计:测量范围±4(°)/s,

测量精度5×10-4(°)/s;

7)冷气喷气模拟装置推力:6N(三轴);

8)旋转轨道平台:

角速度范围0.00417(°)/s~0.07(°)/s,

测量误差小于0.001(°)/s;

9)3个千斤顶:行程650m m,高度差小于1m m,速度范围6m m/m i n~100m m/m i n;

10)太阳模拟器:口径290m m,0.1太阳常数;

11)地球模拟器:两台,分别用于高、低轨道。

本文叙述以大型三轴气浮台仿真系统进行的大型卫星平台S G C M G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研究及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

2.1 大型卫星平台S G C M G控制系统物理仿真试验研究

2.1.1 应用概述

结合大型卫星平台执行机构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大平台高稳定度控制和快速频繁的大角度机动,保证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S G C M G)研究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动量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在完成S G C M G系统分析和数学仿真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大型三轴气浮台进行S G C M G的物理仿真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大型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不但要求在其正常工作模式时,能够抑制各种干扰力矩的影响,获得较高的姿态稳定度和精度;同时,还要求能够提供较大的控制力矩,以完成适当的姿态机动等。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具有控制效率高、输出力矩大、频率特性和线性度好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用于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物理仿真试验不仅可以验证方案的工程可行性和正确性,还可以为框架角奇异回避问题、失效操纵问题和动量管理优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工程验证基础,对整个大型卫星平台重点突破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姿态大角度快速机动且快速稳定控制技术的分析和论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试验的目的主要有:

(1)从控制系统的角度,考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控制系统方案在解决大角度机动的快速性以及机动结束后的高姿态稳定度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2)从关键执行部件的角度考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为工程化奠定

·

66·

第26卷 第5期李季苏等:气浮台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基础。

大型卫星平台姿态与控制系统技术指标如下:

1)三轴姿态指向精度:±0.1°(3σ);2)三轴姿态测量精度:±0.01°(3σ);3)三轴姿态稳定度:5×10-4

(°)/s (3σ);4)大角度机动范围:±30°;5)响应时间:≤180s 。

大型三轴气浮台的动力学参数及基本组成如下:1)台体加载仿真部件后质量:约5860k g ;

2)台体加载仿真部件后三轴惯量:

J x =7500k g ·m 2

,J y =5000k g ·m 2

,J z =7500k g ·m 2

;

3)仿真控制系统采用4个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的金字塔构型,作为大型卫星平台的执行机构。

控制力矩陀螺参数如下:1)角动量H=95N ·m ·s ;2)最大输出力矩:7N ·m ;

3)最大框架角速度:σm a x =4.5(°)/s 。图2为大型卫星平台S G C M G 控制仿真系统配置照片

图2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大平台物理

仿真试验系统照片

2.1.2 应用成果

利用三轴气浮台进行大型卫星平台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控制系统的物理仿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案设计的正确性,而且直观有效地证明了利用S G C M G 控制系统仿真实现平台高稳定度控制和快速频繁的大角度机动的可行性。

角度为30°的多次快速机动试验结果表明,台体三轴姿态角、姿态角速度均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响应时间小于180s ,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2.2 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试验2.2.1 应用概述

东方红四号卫星公用平台是我国新一代长寿命、高可靠、高性能静止轨道卫星平台。卫星控制分系统首次利用大型三轴气浮台进行了高轨道卫星的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为了满足三轴转动惯量1∶1的要求,对三轴气浮台仿真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改造后的气浮台结构大,质量近6000k g ,成为目前国内之最的特大型三轴气浮台仿真系统。

根据仿真试验要求,物理仿真试验的目的是:1)完成控制系统的极性检查;

2)根据正常工作模式下V 型轮工作方式、L 型轮工作方式物理仿真试验,验证东方红四号卫星正常工作模式控制方案和软件设计的正确性;

3)分析各种故障模式试验结果,验证方案和软件的正确性。

为完成东方红四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对物理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组成要求如下:

(1)物理仿真系统使用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模式的测量和执行部件,组成相同的三轴动量交换、动量耦合物理仿真试验回路,即:

1)2个50N ·m ·s 动量轮V 型安装,-Y 轴方向合成角动量为93.97N ·m ·s ;1个安装在Z 轴方向的L 型轮备份反作用轮的标称角动量为25N ·m ·s ;当一个偏置动量轮失效时,启动反作用轮与剩下的一个偏置动量轮构成+L 型(或-L 型)(±Z 轴方向反作用轮偏置角动量为±17.1N ·m ·s )备份工作模式;

2)测量滚动和俯仰角的红外地球敏感器采用宽扫描方式时扫描幅度为±11°,采用窄扫描方式时

扫描幅度为±5.5°;测量线性范围,俯仰轴:宽扫描时±11°,窄扫描时±5.5°、滚动轴:宽扫描、窄扫描均为±2.5°;

3)太阳敏感器的视场角为α×β=±60°×±60°,其中α为太阳敏感器输出角,β为进光角;

4)各轴的推力器共计14个,其推力为2N~7.4N ,控制力矩应满足推力器故障对策等模式试验条件;(2)三轴气浮台各坐标轴与卫星各轴对应,并具有相同转动惯量:I x =25300k g ·m 2

;I y =4160k g ·m 2

;I z =

23700k g ·m 2

;(3)在气浮台干扰力矩远大于空间太阳光压干扰力矩条件下,保证正常工作模式下姿控系统物理仿真亦能达到功能性试验结果,力争试验时台体在

·

67·

航 天 控 制2008年

小角度范围内干扰力矩尽量小;

(4)台体角运动范围:铅垂轴360°,水平两轴±3°;测角精度:优于0.017°;

(5)台体角速度测量范围:±4(°)/s ;测量精度:优于5×10-4

(°)/s ;

(6)施加远地点点火模式时的干扰力矩:试验中考虑490N 远地点发动机点火时可能产生的X ,Y 轴常值干扰力矩分别为2.0N ·m ,2.0N ·m ,允许误差为±0.5N ·m ;(7)地球模拟器、太阳模拟器满足仿真系统要求。

图3为东方红四号卫星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试验系统照片

图3 东方红四号卫星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系统照片

2.2.2 应用成果

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部件及系统极性设计正确、控制逻辑和控制律正确,软硬件匹配良好;太阳和地球捕获模式、远地点点火模式、位置保持模式、软件故障报警安全模式、硬件故障报警安全模式等模式试验完成了性能验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正常模式的V 型轮工作方式、L 型轮工作方式的物理仿真试验达到了功能验证的目的。大型系统仿真试验为东方红四号卫星控制系统方案进一步增强鲁棒性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为卫星控制分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验证做出了贡献。

3 结束语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单轴气浮台己经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被广泛用于系统仿真研究课题,而且在卫星型号控制系统方案设

计验证中得到很好的仿真控制效果。该物理仿真装置的动力学性能良好,其姿态控制精度达到角秒级。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小型三轴气浮台、大型三轴气浮台亦被应用在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中。其中,在国内首次进行的高轨道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试验,证明大型三轴气浮台仿真系统可以应用于中、高轨道卫星控制系统仿真。但是,由于大型三轴气浮台台体结构变形、不对称气体质量消耗等因素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使台体的不平衡力矩难以调整并稳定到10-4

N ·m 的数量级,因此,对于高轨道卫星控制系统正常模式的V 型轮等工作方式,物理

仿真一般只能完成功能性验证。

参 考 文 献

[1] 李季苏,曾海波.多体卫星复合控制物理仿真试验系

统[J ].航天控制,2003,21(2):27-32.

[2] 李季苏,牟小刚,张锦江.卫星控制系统全物理仿真

[J ].航天控制,2004,22(2):37-41.(上接第59页)

算法后,对其进行了对比仿真,文章的最后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相信随着地磁匹配定位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磁场会在导航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素敏,张万清.地磁场资源在匹配制导中的应用研

究[J ].制导与引信,2004,25(3):20.

[2] 陈绍顺,李彦斌,李云.地形匹配制导技术研究[J ].制

导与引信,2003,24(3):18-22.

[3] X I A O Y i j u n ,D I N GM i n g y u e ,Z H O UC h e n g p i n g .M a t c -h i n gS u i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R e f e r e n c eM a p f o rS c e n e M a t c h i n g B a s e d N a v i g a t i o n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y m p o s i u m o n M u l t i s p e c t r o l I m a g eP r o c e s s i n g ,S P I E V o l .3545:100-103.

[4] 陈岚岚,毕笃眼彦,马时平.H a u s d o r f f 距离在图像匹配

中的应用[J ].现代电子仪器,2002,9(4):68-69.

·

68·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1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4年6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交流异步电机动态仿真 一 设计目的 1.了解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 设计交流异步电机动态结构系统; 3.掌握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二 设计及Matlab 仿真过程 异步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和电流变化过程。仿真电动机参数如下: 1.85, 2.658,0.2941,0.2898,0.2838s r s r m R R L H L H L H =Ω=Ω===, 20.1284Nm s ,2,380,50Hz p N N J n U V f =?===,此外,中间需要计算的参数如下: 21m s r L L L σ=-,r r r L T R =,22 2 s r r m t r R L R L R L +=,10N m TL =?。αβ坐标系状态方程: 其中,状态变量: 输入变量: 电磁转矩: 2p m p s r s L r d ()d n L n i i T t JL J βααωψψβ=--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ααβαψψωψ=--+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ββαβψψωψ=-++22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ααβαα σψωψ+=+-+22 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 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ββαββ σψωψ+=--+[ ] T r r s s X i i αβαβωψψ=[ ] T s s L U u u T αβ=()p m e s s s s r n L T i i L βααβ ψψ=-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及操作简介 3.1 卫星通信系统开通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3.1.1 环境勘察 1)选择停放场所 ★选择较为平坦、坚实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地。确保对卫星信号收发、微波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车辆上方应无遮挡物,以免阻碍天线桅杆正常升起。 ★应尽量避开高大的障碍物(陡坡、高大建筑、高大树木等),确保对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网桥通信的信号收发不形成遮挡。 ★如果采用市电则车辆停放地距最近的有效市电电源应在60M以内,且能打地桩以接地或能接入其他的接地系统。 ★车辆停放地还要考虑整车噪声对居民或环境的影响。 2)选择市电电源 ★车载系统原则上应尽量考虑采用目的现场的有效市电电源。 ★在车载系统到达现场前,应与提供电源的单位或供电部门做好协商。 3)确定传输方式 ★同相关单位协商拟采用的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应遵循方便接入的原则结合停放场所条件综合考虑。若距机房较近,可采用光纤直接连接的方式;否则可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卫星传输方式。 ★采用微波或者无线网桥传输方式时,要预先选定好对端微波架设的位置,以最近的机房和视距传输来综合考虑。原则上在车载系统达到目的现场 前,应架设好对端微波天线,以尽量缩短系统开通的时间。 ★采用卫星传输方式时,应根据使用的卫星经度考虑对应方位无遮挡,且 避免使车头朝向卫星方位停放,以方便卫星天线接收。 ★车载卫星系统通过自动对星需要获取的信息:(1)GPS、(2)电子罗盘、(3)AGC(信标机电压)。

3.1.2 数据准备 确定BTS的相关数据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相关数据,如频点、邻区切换等,必要时,到目的现场测试移动网络的数据,了解频率干扰情况、话务量分配、切换等情况。同时与传输室确认应急车传输的接入基站,并在基站端对通传输电路,同BSC 核对每套应急传输电路所对应小区的关系、核对小区定义的设备数量、设备类型和软件版本等信息,确保BSC的数据定义与应急车安装的硬件完全对应; ★根据现场的网络状况,确定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方向。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车载BTS系统接入PLMN网的BTS的相关数据。 3.1.3 带卫星的小C车规范开通流程 1、停车、拉手刹 2、打地桩、接工作地、保护地 3、放支撑脚、启动联合供电 4、挂CDMA天线、升天线桅杆、接馈线 5、对星、核对工作频率、极化、标定功率、载波上星 6、开基站、数据下载 7、开通测试、网络优化 3.2 卫星系统概述 3.2.1卫星系统业务需求简介 卫星传输作为小型应急通信车三种传输方式(微波传输、光纤传输、卫星传输)之一的传输手段解决从车载BTS到各省BSC的Abis接口的传输,实现1x 语音数据及EVDO数据业务的传输。 3.2.2卫星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设备配置和改装要求,小型应急通信车包括移动通信系统(不同厂商BTS和BSC设备)、传输系统(SDH、PDH、50M无线以太网桥、车载卫星)及天馈线系统(卫星天线、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桅杆等),其中卫星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设备组成: 车载卫星天线、GPS天线、天线控制系统、信标接收机、MODEM、LNB、固态高功放。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卫星三轴姿态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人: 赵振根 02020802班 2008300597

卫星三轴姿态飞轮控制系统设计 一:概述 1.1.坐标系选择与坐标变换 在讨论卫星姿态时,首先要选定空间坐标系,不规定参考坐标系就无从描述卫星的姿态,至少要建立两个坐标系,一个是空间参考坐标系,一个是固连在卫星本体的星体坐标系。在描述三轴稳定对地定向卫星的姿态运动时,一般以轨道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还有星体坐标系。 (1) 轨道坐标系o o o O X Y Z -,原点位于卫星的质心O ,o O X 轴在轨 道平面上与o OZ 轴垂直,与轨道速度方向一致,o OZ 轴指向地心,o O Y 轴垂直于轨道平面并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2) 星体坐标系b b b O X Y Z -,原点位于卫星的质心O ,b O X ,b O Y ,b OZ 固连在星体上,为卫星的三个惯性主轴。其中b O X 为滚动轴, b O Y

为俯仰轴, OZ为偏航轴。 b 1.2 飞轮控制系统在卫星三轴姿态控制中的应用与特点 长寿命,高精度的三轴姿态稳定卫星,在轨道上正常工作时,普遍采用角动量交换装置作为姿态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与喷气推力器三轴姿态稳定系统相比,飞轮三轴姿态稳定系统具有多方面的有点:(1)飞轮可以给出较为精确地连续变化的控制力矩,可以进行线性控制,而喷气推力器只能作为非线性开关控制,因此轮控系统的精度比喷气推力器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而姿态误差速率也比喷气控制小。(2)飞轮所需要的能源是电能可以不断地通过太阳能电池在轨得到补充,因而适用于长寿命工作,喷气推力器需要消耗工质或燃料,在轨无法补充,因而寿命大大受限。(3)轮控系统特别适用于克服周期性扰动。(4)轮控系统能够避免热推力器对光学仪器的污染。 然而,轮控系统在具有以上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飞轮会发生速度饱和。当飞轮朝着一个方向加速或偏转以克服某一方面的非周期性扰动时,飞轮终究要达到其最大允许转速。二是由于转速部件的存在,特别是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受到限制。 1.3 飞轮姿态控制原理 从动力学角度看,卫星姿态运动时卫星角动量作用的结果,飞轮则是通过与卫星间的角动量的交换来实现姿态控制,要使卫星在轨道上保持三轴稳定并对地定向。卫星的角动量H应该不变,且方向与轨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

现代工程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控制系统数字仿真技术 实验时间: 2015/5/3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方案 (6) 1、分别离散法; 6 2、整体离散法; 7 3、欧拉法 9 4、梯形法 10 5、龙格——库塔法 11 五、实验结论 (12) 小结: (14)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多阶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 2、探究多种控制系统数字仿真方法并对之进行 精度比较; 二、实验内容 1、对上面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用分别离散法进 行分析; 2、对上面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用整体离散法进 行分析; 3、对上面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用欧拉法进行分 析; 4、对上面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用梯形法进行分 析; 5、对上面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用龙泽——库塔法进行分 析; 6、对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总计比较,对他们的 控制精度分别进行分析比较; 三、实验原理 1、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整体离散法的求解;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般为 x Ax Bu Y Cx Du ? =+ =+ 有两种控制框图简化形式如下: KI控制器可以用框图表示如下: p K i K1 s 惯性环节表示如下: K T 1 s 1T - 高阶系统(s) (1)n K G T = + 的框图如下 对于上面的框图可以简写传递函数 x Ax Bu Y Cx Du ? =+ =+

根据各环节间的关系可以列写出式子中出现的系数A 、B 、C 和D ,下面进行整体离散法求传递函数的推导 00 ()0 ...*()...()(t)(0)...*(t)(0)(t)(0)()(0)At At At At At t t At t t A AT t AT A At t t At At A At A t x Ax Bu e e x e Ax e Bu d e x dt Bue dt dt e x Bue dt e x x Bue d e x x e e Bue d x x e Bue d t KT x kT x e τ ττ τττττ ? -? -----------=+=+=?=?=+=+?=+==????? ?①①得②③ ③得令()0 (1)(1)[(1)]0 (1)[(1)]0 ...(1)[(1)](0)...*(1)()(1)T (1)()()() ,kT A kT A kT k T A k T A k T AT k T AT A k T kT T T AT At AT At AT Bue d t K T x k T x e Bue d e x k e x k Bue d k t x k e x k e Budt e x k e Bdt u k e ττττττ τ?-+?++-++-+=++=+-+-=+-=+=+=+?Φ=? ? ? ??④ 令⑤ ⑤④得令令0 (1)()(1) T At m m e Bdt x k x k x k Φ=+=Φ?+Φ?+?得 这样,如果知道系数,就可以知道高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 2、 在控制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加一个采样开

控制系统仿真

5.2设222(x,y,z)4y z f x x y z =+++,求函数f 在(0.5,0.5,0.5)附近的最小值。 解: >> fun=inline('x(1)+x(2)^2/(4*x(1))+x(3)^2/x(2)+2/x(3)','x'); >> x0=[0.5,0.5,0.5]; >> [x fval]=fminsearch(fun,x0) x = 0.5000 1.0000 1.0000 fval = 4.0000 → 函数f 在(0.5,0.5,0.5)附近的最小值为:4.0000 6.8求方程组1221x y z x y z x y z ++=??-+=??--=? 的解。 解: >> A=[1 1 1;1 -1 1;2 -1 -1]; >> b=[1;2;1]; >> B=[A,b]; >> rank(A),rank(B) ans = 3 ans = 3 >> X=A\b X = 0.6667 -0.5000 0.8333 → 方程组的解为:0.6667x =,=-0.5000y ,=0.8333z 6.11求函数3()sin t f t e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解: >> syms t; >> ft=exp(-3*t)*sin(t); >> Fs=laplace(ft) Fs = 1/((s + 3)^2 + 1) → 函数3()sin t f t e t -=的拉普拉斯变换为:21(s 3)1 ++

7.1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s)(0.1s 1)(0.001s 1) G s =++ 应用Simulink 仿真系统构建其阶跃响应曲线。 解: 模型仿真图 1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 1 7.7用S 函数创建二阶系统0.20.40.2(t)y y y u =+=,0y y ==,()u t 为单位阶跃信号,使用Simulink 创建和仿真系统的模型。 解: function [sys,x0,str,ts] = sfun1(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3 sys=mdlOutputs(t,x,u); case {1,2,4,9} sys=[]; end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simsizes;

全自动卫星天线定位伺服控制系统概要

全自动卫星天线定位伺服控制系统 本控制系统是专门为4.5M卫星天线设计制作,通过本控制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天线的方位、俯仰和极化的角度调整。由于采用了新型交流伺服控制器,使天线的各角度的控制精度得以大幅提高,在目前国内同类系统中应用技术较为先进。 (一)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方案 采用我公司生产的交流伺服控制器和交流异步电机组成的伺服驱动单元,以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终端等组成控制单元。 系统构成方案如图所示。 (二)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 该系统由室内控制单元和室外伺服驱动单元组成,通过可编程终端显示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交流伺服控制器驱动天线机构上的交流异步电机实现精确的位置、速度控制,以实现天线的方位、俯仰和极化的角度调整。安装在电机上的编码器不仅为交流伺服控制提供反馈信息,而且为室内控制单元提供天线的方位、俯仰信息,经数据处理后用于控制和显示角度。 软件在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系统的软件有交流伺服控制器(3台)的程序、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和可编程终端的程序。这几种程序分别担负着人机界面、数据处理、动作控制以及状态监视等各种作用。与天线方位有关的软件部分对应于天线和本系统安装在北半球。

动作范围:方位90.00°(东)~270.00°(西)[正南为180°] 俯仰 5.00°(俯)~90.00°(仰) 极化±90° 动作方式: ⑴角度操作:设定角度值,运动至设定位置。(对好第一颗星之后) ⑵步进操作:选择步进距(小步距0.01°、中步距0.05°、大步距0.25°)后,单键操作,按1次键,运动1步。 ⑶启停操作:选择电机转速(方位、俯仰和极化的速度分挡不同)后,单键操作,按1次运动、再按1次停止。 换星操作:按序号登录5颗星的方位角、俯仰角数据。设定目标星号后执行换星。非常快捷、方便。若所设定的星号未登录则不执行并提示“无效”。 防护操作:俯仰运动至87.00°使天线朝上,在遇强风时防止机构或基础的损害。 限位保护:设有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方位可设定软极限。设定后限制方位角度范围,防止干涉或碰撞。 控制精度:与电机同轴装有2500线的编码器,作为位置及速度的传感器。天线的方位轴是经减速器后,0.01°间距对应2333个脉冲;俯仰轴是经减速器后,0.01°间距对应约20000个脉冲。交流伺服控制器将编码器的信息是按4倍频(10000脉冲/转)进行数据处理。而且,它的位置控制精度可达±1个脉冲。因此、天线的综合控制精度相当高。 间隙补偿: 每当电机转动改变方向时,减速器和机构等机械部件会有换向间隙。用伺服控制能补偿实测的间隙量。 角度显示:卫星天线的位置数据是以有2位小数的角度值表示。方位角度是3位整数2位小数。4舍5入至小数点后第2位。俯仰角度是2位整数2位小数。4舍5入至小数点后第2位。极化角度不显示。 报警提示:交流伺服控制器监视,异常时有文字提示。限位和原点传感器监视,异常时有文字提示。 使用电源:控制单元AC 220V±10%(单相) 50Hz 100W 伺服驱动单元AC220V±10%(单相) 50Hz 1000Wmax 外型尺寸:室内控制单元 (标准19吋3U) L:300 W:430 H:134(mm) 室外伺服驱动单元 L:250 W:600 H:800(mm) 工作环境温度:室内控制单元0℃~40℃ 室外伺服驱动单元-30℃~40℃(内有温度调节单元) (三)特点 ⑴.与卫星通讯设备一致,本系统采用单相交流220V电源。 ⑵.以对准第一颗卫星时登录的天线方位、俯仰角度为数据,方便、快速地进行对星、换星的操作。基准 ⑶.使用交流伺服控制器,定位控制精度高,重复好。 ⑷.有互锁、限位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 专业:自动化12-1 学号:1230130101 姓名:

一.分析系统性能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名称分析系统性能时间8.29 地点3# 姓名蔡庆刚学号1230130101 班级自动化12-1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熟悉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3. 熟悉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求取。 二.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PC, Matlab 软件平台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MATLAB程序代码; 2. 在MATLAT中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 3.分析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 1.程序截图

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得到响应指标截图如下

2.求取零极点程序截图 得到零极点分布图 3.分析系统稳定性 根据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判别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最简单的方法是求出系统所有极点,并观察是否含有实部大于0的极点,如果有系统不稳定。有零极点分布图可知系统稳定。

二.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软件的操作过程 2. 了解自衡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过程 3. 得出自衡单容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 已知两个单容过程的模型分别为 1 () 0.5 G s s =和5 1 () 51 s G s e s - = + ,试在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三、实验步骤 1.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得出实验原理图。 2. 运行模型后,双击Scope,得到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 1.建立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图,其仿真模型为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银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 真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2. 三种系统结构和原理 (3) 2.1 串级控制系统 (3) 2.2 前馈控制系统 (3) 2.3 解耦控制系统 (4) 3. 建立Simulink模型 (5) 3.1 串级 (5) 3.2 前馈 (5) 3.3 解耦 (7) 4.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思想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设备清单 (16)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姬晓龙银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分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串级、前馈、解耦三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此来深化对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体会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对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建立Simulink模型,学习在工业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参数整定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整定做准备。 关键字:串级;前馈;解耦;建模;Simulink。 0.前言 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大量的参数定制控制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降耗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使工业生产过程对操作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对工艺参数要求更加苛刻,从而对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功能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比单回路系统“复杂”一些的控制系统,如串级控制(双闭环控制)、前馈控制大滞后系统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特殊的多变量控制)、分程与选择控制(非线性切换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多输入多输出解耦控制)等等。从结构上看,这些控制系统由两个以上的回路构成,相比单回路系统要多一个以上的测量变送器或调节器,以便完成复杂的或特殊的控制任务。这类控制系统就称为“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区别于单回路系统这样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 计算机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实际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过程仿真的分析,得到被仿真系统的动态特性。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为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控制、优化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对先进控制策略的一种检验,仿真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一门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控制系统仿真是以控制系统的模型为基础,主要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时,十分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是编制与修改仿真程序。随着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先进过程控制的出现,就需要行的功能强大的仿真平台Math Works公司为MATLAB提供了控制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Simulink,这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的计算与仿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对汽车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对汽车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摘要:PID 控制是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本文分别采用用简单的比例控制法和用PID控制来控制车速,并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MATLAB 仿真;比例控制;PID 控制 1 MATLAB和PID概述 MATLAB是matrix和laboratory两个词的组合,意为矩阵工厂(矩阵实验室)。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2车辆行驶过程车速的数学模型 对行驶在斜坡上的汽车的车速进行动态研究,可以分析车辆的性能,指导车辆的设计。MATLAB软件下的SIMULILNK模块是功能强大的系统建模和动态仿真的软件,为车辆行驶过程车速控制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汽车行驶如图7.4.1所示的斜坡上,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三个力作用于汽车上:发动机的力、空气阻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量下滑力。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 真课程设计 学号:1030620227 姓名:李斌 指导老师:胡开明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 三、题目及要求 (1)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 (二)控制方法训练 (19)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 (23) 四、心得体会 (27) 五、参考文献 (28)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1、 完成给定题目中,要求完成题目的仿真调试,给出仿真程序和图形。 2、 自觉按规定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事要请假。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期间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围坐在一起谈与课程设计无关的空话,若违规,则酌情扣分。 3、 课程设计是考查动手能力的基本平台,要求独立设计操作,指导老师只检查运行结果,原则上不对中途故障进行排查。 4、 加大考查力度,每个时间段均进行考勤,计入考勤分数,按照运行的要求给出操作分数。每个人均要全程参与设计,若有1/3时间不到或没有任何运行结果,视为不合格。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理论分析与设计 2.题目的仿真调试,包括源程序和仿真图形。 3.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三:题目及要求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已知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s s x G s x G +=+= 22132)(,131)(

①在MATLAB中分别用传递函数、零极点、和状态空间法表示; MATLAB代码: num=[1] den=[3 1]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num=[2] den=[3 1 0]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仿真结果: num =2 den =3 1 0 Transfer function: 2 --------- 3 s^2 + s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案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程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实验报告须知 实验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验总结与报告,即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每次实验,都要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结果与理论有较大出入时,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结果,不得用凑数据的方法来向理论靠拢,而要重新进行一次实验,找出引起较大误差的原因,同时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并作如下具体要求: 1.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攀枝花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册,作图要用坐标纸。 2. 报告中的电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 注要准确、完整。 3.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不提倡大段抄书。 4. 计算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5. 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 检查,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6. 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不提倡纯理论的讨论,更不要从其它参考资料 中大量抄录。 7. 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 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8. 实验报告的分数与报告的篇幅无关。 9. 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实验时间、实验台号、指导教师、同组学生等不要漏填。

目录 目录 实验一:MATLAB语言的基本命令实验二:控制系统模型与转换 实验三:Simulink 仿真应用 实验四:控制系统工具箱的使用实验五:磁盘驱动系统综合分析实验六:单级倒立摆控制仿真设计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4697616.html,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的应用 作者:罗卫东 来源:《卷宗》2012年第02期 摘要:仿真软件在PLC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对于PLC系统的新编程序来说实际操作会有很大的风险,PLC的一个错误指令就会造成设备和操作人员不可预计的伤害。在网络上,用户可以安装这种软件,从开放式的资料库中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功能部件。本文就从仿真软件在网络以及PLC设计中的应用方面来进行探索。 关键词:仿真软件;网络应用;PLC设计 仿真软件是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达到网络应用的标准,这是种通过模拟网络流量就可以获取到网络设计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的仿真软件。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都朝着高速大型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重大生产设备的运用使得成本日益增高,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仿真系统可以近乎真实的贴近现场实际,同时因为不需要到现场实际节省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而快速提高了现场的调试效率,降低了用于调试系统的费用和风险。 一、仿真软件的功能 1、控制程序运行 在PLC设计中仿真软件可以仿真其过程映像的输入输出,在仿真窗口改变运行程序的输入变量的ON/OFF状态进行控制程序,观察输出的变量状态能否符合要求、程序运行能否达到正确运行的目标,起到监视程序运行结果的作用。 2、防止程序出错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仿真软件会通过对程序的检测修改定时器、计数器等。也可以通过程序自动运行或手动复位定时器。这样的检测不仅能够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还可以使PLC 设计更加的完美。也可以在PLC设计过程中使用软件来改变它的控制过程,而PLC使用者对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 3、拥有储存记忆功能 仿真软件模拟是针对软元件、缓冲存储器、外设输入/出的读写。它的这项功能既可以存储PLC内的软元件、存储器的缓冲存储器的数据,并可以将这种数据使用到以后的调试工作中。如果用户想要收集相关网络设备中的某些特殊代码时,可以通过层次上的编程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代码。但在网络信息相对复杂的环境下,使用者的程序必须进行现场调试,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使用者直接将程序应用到实际操作系统中进行控制调试的话,会被设备带来一定的未知风险。

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及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及方法,一种卫星单机仿真系统,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与星上软件、动力分系统和能源分系统连接,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模拟卫星单机进行建模,所述卫星单机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将所述卫星单机建模为读数据操作或写数据操作,并按指令设定的算法,做相应的数据处理,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包括可配置单元、编码单元和配置文件,其中:所述可配置单元中的设计参数和产生数据根据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所述编码单元中的指令动作通过代码固定为函数,所述函数发送、接受或处理所述产生数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卫星单机仿真系统,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与星上软件、动力分系统和能源分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模拟卫星单机进行建模,所述卫星单机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将所述卫星单机建模为读数据操作或写数据操作,并按指令设定的算法,做相应的数据处理; 所述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包括可配置单元、编码单元和配置文件,其中: 所述可配置单元中的设计参数和产生数据根据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 所述编码单元中的指令动作通过代码固定为函数,所述函数发送、接受或处理所述产生数

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和陀螺,所述执行器包括飞轮和推力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配置单元包括单机指令与算法模块、单机发送数据包格式模块、单机数据库模块与单机分系统数据包模块,其中: 所述单机指令与算法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文件配置的单机指令与算法的初始化值,形成单机指令与算法; 所述单机发送数据包格式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文件配置的单机发送数据包格式的初始化值,形成单机发送数据包格式; 所述单机数据库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文件配置的单机数据库的初始化值,形成单机数据库; 所述单机分系统数据包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文件配置的单机分系统数据包的初始化值,形成单机分系统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单机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单元包括指令数据接收函数模块、指令数据处理函数模块、单机数据发送函数模块和定时器交互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指令数据接收函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单机指令与算法,以及所述星上软件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单机指令与算法和星上软件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指令数据处理函数模块; 所述指令数据处理函数模块处理所述单机指令与算法和星上软件发送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单机数据发送函数模块; 所述单机数据发送函数模块接收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单机发送数据包格式和所述单机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星上软件;

MATLAB控制系统与仿真

MATLAB控制系统与仿真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院(系):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301班 姓名:吴凯 学号:1306070127 指导教师:杨洁昝宏洋

基于MATLAB的PID恒温控制器 本论文以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PID控制器。PID控制是迄今为止最通用的控制方法,大多数反馈回路用该方法或其较小的变形来控制。PID控制器(亦称调节器)及其改进型因此成为工业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控制器 (至今在全世界过程控制中用的84%仍是纯PID调节器,若改进型包含在内则超过90%)。在PID控制器的设计中,参数整定是最为重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PID参数的整定大多借助于一些先进的软件,例如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MATLAB仿真系统。本设计就是借助此软件主要运用Relay-feedback 法,线上综合法和系统辨识法来研究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个温控系统的PID控制器,并通过MATLAB中的虚拟示波器观察系统完善后在阶跃信号下的输出波形。 关键词:PID参数整定;PID控制器;MATLAB仿真。 Design of PID Controller based on MATLAB Abstract This paper regard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design a pid controller. Pid control is the most common control method up until now; the great majority feedback loop is controlled by this method or its small deformation. Pid controller (claim regulator also) and its second generation so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ontrollers in the industry process control (so far, about 84% of the controller being used is the pure pid controller, it’ll exceed 90% if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cluded). Pid parameter setting is most important in pid controller designing, 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t mostly recurs to some advanced software, for example, mat lab simulation software widely used now. this design is to apply that soft mainly use Relay feedback law and synthetic method on the line to study pid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design a pid controller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observe the output waveform while input step signal through virtual oscilloscope after system completed. Keywords: PID parameter setting ;PID controller;MATLAB simulation。

哈工大 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四基于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

基于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及其功能模块库; (2) 掌握Simulink 的系统建模和仿真方法; (3) 掌握Simulink 仿真数据的输出方法与数据处理; (4) 掌握利用Simulink 进行控制系统的时域仿真分析与综合设计方法; (5) 掌握利用 Simulink 对控制系统的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图2.1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分别求出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信号)(1)(t t r =、斜坡函数信号t t r =)(和抛物线函数信号2/)(2t t r =时,系统输出响应)(t y 及误差信号)(t e 曲线。若要求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满足如下条件:a) 动态过程响应时间s t s 5.2≤;b) 动态过程响应上升时间s t p 1≤;c) 系统最大超调量%10≤p σ。按图1.2所示系统设计PID 调节器参数。 图2.1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图2.2 综合设计控制系统框图 三、实验要求 (1) 采用Simulink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方法,完成仿真实验; (2) 利用Simulink中的Scope模块观察仿真结果,并从中分析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系统阶跃响应过渡过程时间,系统响应上升时间,系统响应振荡次数,系统最大超调量和系统稳态误差); (3) 利用Simulink中Signal Constraint模块对图2.2系统的PID参数进行综合设计,以确定其参数; (4) 对系统综合设计前后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PID参数的改变对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4.1时域仿真分析实验步骤与方法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打开simulink库,找出相应的单元部件模型,并拖至打开的模型窗口中,构造自己需要的仿真模型。根据图2.1 所示的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建立其仿真模型,并对各个单元部件模型的参数进行设定。所做出的仿真电路图如图4.1.1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卫星三轴姿态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 报告人: 赵振根 02020802班 2008300597

卫星三轴姿态飞轮控制系统设计 一:概述 1.1.坐标系选择与坐标变换 在讨论卫星姿态时,首先要选定空间坐标系,不规定参考坐标系就无从描述卫星的姿态,至少要建立两个坐标系,一个是空间参考坐标系,一个是固连在卫星本体的星体坐标系。在描述三轴稳定对地定向卫星的姿态运动时,一般以轨道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还有星体坐标系。 (1) 轨道坐标系o o o O X Y Z -,原点位于卫星的质心O ,o O X 轴在轨 道平面上与o OZ 轴垂直,与轨道速度方向一致,o OZ 轴指向地心,o O Y 轴垂直于轨道平面并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2) 星体坐标系b b b O X Y Z -,原点位于卫星的质心O ,b O X ,b O Y ,b OZ 固连在星体上,为卫星的三个惯性主轴。其中b O X 为滚动轴, b O Y

为俯仰轴, OZ为偏航轴。 b 1.2 飞轮控制系统在卫星三轴姿态控制中的应用与特点 长寿命,高精度的三轴姿态稳定卫星,在轨道上正常工作时,普遍采用角动量交换装置作为姿态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与喷气推力器三轴姿态稳定系统相比,飞轮三轴姿态稳定系统具有多方面的有点:(1)飞轮可以给出较为精确地连续变化的控制力矩,可以进行线性控制,而喷气推力器只能作为非线性开关控制,因此轮控系统的精度比喷气推力器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而姿态误差速率也比喷气控制小。(2)飞轮所需要的能源是电能可以不断地通过太阳能电池在轨得到补充,因而适用于长寿命工作,喷气推力器需要消耗工质或燃料,在轨无法补充,因而寿命大大受限。(3)轮控系统特别适用于克服周期性扰动。(4)轮控系统能够避免热推力器对光学仪器的污染。 然而,轮控系统在具有以上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飞轮会发生速度饱和。当飞轮朝着一个方向加速或偏转以克服某一方面的非周期性扰动时,飞轮终究要达到其最大允许转速。二是由于转速部件的存在,特别是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受到限制。 1.3 飞轮姿态控制原理 从动力学角度看,卫星姿态运动时卫星角动量作用的结果,飞轮则是通过与卫星间的角动量的交换来实现姿态控制,要使卫星在轨道上保持三轴稳定并对地定向。卫星的角动量H应该不变,且方向与轨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4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实验一 交流异步电机动态仿真 一.设计目的 1.了解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 设计交流异步电机动态结构系统; 3.掌握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二.设计原理 异步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和电流变化过程。仿真电动机参数如下: 1.85, 2.658,0.2941,0.2898,0.2838s r s r m R R L H L H L H =Ω=Ω===, 2 0.1284Nm s ,2,380,50Hz p N N J n U V f =?===,此外,中间需要计算的参数如下:2 1m s r L L L σ=-, r r r L T R =,22 2 s r r m t r R L R L R L +=,10N m TL =?。αβ坐标系状态方程: 其中,状态变量: 输入变量: 电磁转矩: 2p m p s r s L r d ()d n L n i i T t JL J βααωψψβ=--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ααβαψψωψ=--+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ββαβψψωψ=-++22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ααβαα σψωψ+=+-+22 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 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ββαββ σψωψ+=--+[ ] T r r s s X i i αβαβωψψ=[ ] T s s L U u u T αβ=() p m e s s s s r n L T i i L βααβ ψ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