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界面及定位练习
运动追踪技巧 在Blender中合成现实场景和3D元素

运动追踪技巧:在Blender中合成现实场景和3D元素Blend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D建模和动画软件,它的运动追踪功能使得在现实场景中合成3D元素成为可能。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和特效领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Blender中如何使用运动追踪技巧合成现实场景和3D元素。
首先,我们需要一段现实场景的视频素材作为基准。
在Blender的视频编辑界面中,导入你的视频素材,并将其添加到时间轴中。
接下来,点击“跟踪”选项卡,选择“跟踪”模式。
使用鼠标左键在视频素材上选择一个显眼的特征点作为跟踪目标。
使用鼠标中键可以进行视图平移和缩放。
在特征点选择完成后,点击“跟踪”选项卡中的“跟踪”按钮开始运动追踪过程。
Blender将自动检测并跟踪特征点在视频素材中的移动。
请耐心等待追踪过程完成,因为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一旦追踪完成,你将看到特征点的运动轨迹在视频素材上。
通过调整追踪区域的大小和形状来改善追踪的准确性。
你也可以通过编辑运动路径来进一步调整追踪结果。
在追踪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合成3D元素到现实场景中。
点击“合成”选项卡,选择“跟踪场景”。
在3D视图中,导入你的3D模型并放置在视频素材中适当的位置。
接下来,点击“设置相机”按钮,Blender会根据追踪结果自动调整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使得3D元素在现实场景中呈现真实感。
现在,你可以对3D元素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添加纹理、调整光照和阴影,使得3D元素与现实场景更加融合。
你可以使用Blender提供的各种材质、渲染和动画特效功能来实现你的创意。
最后,点击“合成”选项卡中的“渲染”按钮,Blender将在后台渲染你的合成结果。
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取决于你的电脑配置和合成的复杂程度。
一旦渲染完成,你可以在Blender的视频编辑界面中预览和导出合成结果。
你可以选择导出为各种视频格式,以供后续使用或分享。
总结一下,在Blender中使用运动追踪技巧合成现实场景和3D元素是一项复杂而强大的技术。
Vicon动作捕捉系统操作手册--杨帆-2013-2-25

人类工效学实验室·操作手册214-003Vicon 动作捕捉 系统 操作手册C N I S目录目录 (2)1.1 仪器简介 (3)1.2 仪器主要部件 (4)1.2.1 硬件设施 (4)1.2.2硬件的连接 (6)2.1摄像机设置和采集区域选择 (9)2.2标定 (17)2.2.1定位MX cameras ,使用“Aim MX cameras ”选项 .......................................... 17 2.2.2 标定MX cameras ,使用“Calibrate MX cameras ”选项 ................................. 19 2.2.3 设定拍摄区域的原点 ........................................................................................... 23 2.3 数据采集 .................................................................................................................. 25 2.3.1 粘贴标志点及形态学测量 ................................................................................... 25 2.3.1.1 两套方案优缺点比较 ...................................................................................... 26 2.3.1.2 注意事项............................................................................................................ 26 2.3.1.3 操作步骤............................................................................................................ 26 2.3.2动作采集 ......................................................................................................... 31 2.3.2.1 建立新的database ............................................................................................ 31 2.3.2.2 建立静态模型 .................................................................................................... 34 2.3.2.3 采集实验动作 .................................................................................................... 41 3.1 数据的处理 ............................................................................................................. 43 3.2 数据的输出 ............................................................................................................. 50 3.2.1 查看处理后的数据 ............................................................................................. 50 3.2.2 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 51 C N I S1. 仪器的主要介绍其中包括,仪器的基本信息,主要部件组成,硬件的安装和设置(应包括硬件的连线说明等),仪器的应用等。
手功能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手功能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用途:手在人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上肢残疾并伴功能障碍者超过400百万人,绝大部分为手功能障碍。
此外临床因截肢、骨折、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等引发的手部疼痛和瘫痪发生率较高。
手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产品通过三维捕捉技术,镜像患者手功能状态,给予准确的评估,指导患者应用有效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
能大大改善患者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减少社会对这些患者的支出(减少了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社会助残费用,家庭成员误工费用,残疾人用具费等),同时使工作年龄段的患者更多的重返工作岗位,变为生产力,所以既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镜像疗法:镜像视觉反馈作为直接的中枢刺激手段,具有较好刺激靶向性,能特定地激活大脑运动、感觉皮层,达到康复治疗目的。
双侧上肢训练:大脑皮质间抑制的正常化、开发同侧运动通路及神经反馈有关,对于双手协调性运动和单侧运动中患手的表现有较好疗效。
运动想象疗法:通过视觉和听觉回路的主动式想象,以接受认识再接受到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患者的感觉信息回路传输到大脑信号,调节病变受损的神经突触功能,使其活化,并促使再生,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贯穿模拟想象运动。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并允许用户和虚拟对象间进行交互式操作,实现逼真的视觉、触觉等反馈信息,目前将虚拟现实游戏引入脑卒中患者的功能训练。
镜像疗法:镜像视觉反馈作为直接的中枢刺激手段,具有较好刺激靶向性,能特定地激活大脑运动、感觉皮层,达到康复治疗目的。
双侧上肢训练:大脑皮质间抑制的正常化、开发同侧运动通路及神经反馈有关,对于双手协调性运动和单侧运动中患手的表现有较好疗效。
运动想象疗法:通过视觉和听觉回路的主动式想象,以接受认识再接受到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患者的感觉信息回路传输到大脑信号,调节病变受损的神经突触功能,使其活化,并促使再生,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贯穿模拟想象运动。
3D suit说明(中文版)

3D suit 说明(中文版)>> 产品介绍 >>3DSuit 动作捕捉采用17个OSV3惯性传感器,可以对人体主要骨骼部位的运动进行实时测量。
3DSuit 动作捕捉系统可根据反向运动学原理测算出人体关节的位置,并将数据施加到相应的骨骼上。
由于动作捕捉惯性传感器主要依赖无处不在的地球重力和磁场,所以运动捕捉服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正常使用,无需事先作任何准备工作。
物理惯性传感器和连接线的外壳具有温度补偿和防水的特性,适合在水下、雨中、或冷热气候中使用,只要是有生物的地方,运动捕捉服都可以正常使用。
一、可选三种套装样式:1. 系带套装:使用者的每个身体部位单独安装捕捉装置,提高了灵活性,适合不同体型的人士使用。
2. 内置式套装:在运动捕捉服袖子的内部,上下两端均缝制有传感器口袋,传感器口袋中装有传感器,连接线则在外部走线。
3. 全身套装:定制式全身套装的传感器和线缆均为嵌入式。
捕捉服可水洗,使用极其方便,可以快速安装并且开始工作。
二、3DSuit 惯性动作捕捉系统特点:●灵活性:不受光线束缚,您不再需要固定场所的动作捕捉工作室,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操作使用●高性价比:3DSuit动作捕捉是行业内极具性价比的动作捕捉解决方案●携带方便:多部件集成,尺寸小巧,可装在笔记本电脑包大小的手提箱中轻松携带,能够胜任多人动作捕捉需求●功能:3DSuit动作捕捉具有温度补偿性能,可浸在水中使用,广泛适用于多种的工作环境下的动作捕捉解决方案三、3DSuit SDK:●直接打开和监控所有传感器数据●可与用户自己的运动分析应用直接集成●可实现深度动作分析,包括运动速度、加速度监控等●将输出数据与商业游戏引擎集成,适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四、3DSuit动作捕捉包含:标准包装清单:1个系带全身套装,或内置式套装,带有:20个OSv3传感器20条传感器连接线1个无线控制元件1个USB 软件狗2个电池组(可充电)2个传感器线分配器1个3DSuit手提箱可选3DSuit配件:传感器总线扩展器USB转换器五、用户群院校用户3DSui动作捕捉给各大专院校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您能够直接在课堂中使用,不需要事先进行任何安装和设置。
动作捕捉系统

动作捕捉系统不同的动作捕捉系统依照的原理不同,系统组成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讲,动作捕捉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硬件一般包含信号发射与接收传感器、信号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等;软件一般包含系统设置、空间定位定标、运动捕捉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模块。
信号发射传感器通常位于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例如人体的关节处,持续发出的信号由定位传感器接收后,通过传输设备进入数据处理工作站,在软件中进行运动解算得到连贯的三维运动数据,包括运动目标的三维空间坐标、人体关节的6自由度运动参数等,并生成三维骨骼动作数据,可用于驱动骨骼动画,这就是动作捕捉系统普遍的工作流程。
系统分类及简介/动作捕捉系统编辑动作捕捉系统种类较多,一般地按照技术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惯性传感器式、光学式等五大类[1] ,其中光学式根据目标特征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标记点式光学和无标记点式光学两类。
近期市场上出现所谓的热能式动作捕捉系统,本质上属于无标记点式光学动作捕捉范畴,只是光学成像传感器主要工作在近红外或红外波段。
机械式动作捕捉系统机械式动作捕捉系统图册依靠机械装置来跟踪和测量运动轨迹。
典型的系统由多个关节和刚性连杆组成,在可转动的关节中装有角度传感器,可以测得关节转动角度的变化情况。
装置运动时,根据角度传感器所测得的角度变化和连杆的长度,可以得出杆件末端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X-1st是这类产品的代表,其优点是成本低,精度高,采样频率高,但最大的缺点是动作表演不方便,连杆式结构和传感器线缆对表演者动作约束和限制很大,特别是连贯的运动受到阻碍,难以实现真实的动态还原。
声学式系统图册声学式动作捕捉系统一般由发送装置、接收系统和处理系统组成。
发送装置一般是指超声波发生器,接收系统一般由三个以上的超声探头阵列组成。
通过测量声波从一个发送装置到传感器的时间或者相位差,确定到接受传感器的距离,由三个呈三角排列的接收传感器得到的距离信息解算出超声发生器到接收器的位置和方向。
《2024年无人机RLT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搭建与制作》范文

《无人机RLT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搭建与制作》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及其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针对无人机技术进行可靠和高效的训练和测试,仿真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
特别是针对RLT(Remote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远程定位与追踪)等无人机任务,一个真实且复杂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搭建与制作无人机RLT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
二、仿真环境需求分析在搭建仿真环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需求。
对于无人机RLT 任务,我们需要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三维山地仿真环境:1. 真实的地形地貌:包括山体、峡谷、河流等自然地形,以及植被、建筑物等人工设施。
2. 精确的地理信息:包括海拔高度、经纬度等地理信息,以便于无人机进行定位和导航。
3. 动态环境模拟:包括天气变化、光照变化等动态因素,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4. 交互性:无人机能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飞行、定位、追踪等操作,并实时反馈信息。
三、三维山地仿真环境的搭建1. 地形数据获取:通过卫星地图、地形数据集等途径获取地形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建模: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地形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同时,根据需求添加植被、建筑物等人工设施。
3. 动态环境模拟:通过编程或使用物理引擎模拟天气变化、光照变化等动态因素。
4. 交互性实现:使用仿真引擎(如Unity、Unreal Engine等)实现无人机的飞行、定位、追踪等操作,并实时反馈信息。
四、仿真环境的制作与优化1. 视觉效果优化:通过贴图、光照等手段提高仿真环境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逼真。
2. 性能优化:针对仿真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如降低模型面数、优化算法等。
3. 任务设置与测试:根据RLT任务需求,设置相应的任务目标、障碍物等,并对无人机进行测试和验证。
4.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和交互。
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与建模分析在武术中的应用研究

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与建模分析在武术中的应用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3. 研究目的和方法 (5)二、三维动作捕捉技术概述 (7)1. 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基本原理 (8)2. 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常用方法 (9)3. 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10)三、武术动作分析与建模 (11)1. 武术动作特点分析 (12)2. 基于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武术动作建模方法 (13)3. 武术动作模型的有效性和验证 (14)四、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在武术中的具体应用 (16)1. 技术应用于武术训练与评估 (17)2. 技术应用于武术表演与创作 (18)3. 技术应用于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 (19)五、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建模分析在武术中的实证研究 (20)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21)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21)3. 数据分析方法与结果 (22)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24)2. 未来研究展望与建议 (26)七、结论 (27)1. 研究总结 (28)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0)一、内容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作捕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作和技巧的研究与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与建模分析在武术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武术动作的记录、分析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动作捕捉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传统动作捕捉技术和现代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比较,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将对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在武术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动作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应用于武术动作的模型建立和优化。
本文还将探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如如何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和验证,包括对比分析不同武术流派的动作特点、邀请专业武术教练参与实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远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界面及定位练习
一、填空题:
1,软件操作工具栏从左至右的5 个模块,即为一个动作捕捉项目的标准流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新建工程须在_______后才能进行,______的系统无法新建工程。
3,相机参数的调整包括_______和________两项。
4,相机参数进行初步调整后,需要启用________辅助进行进一步参数设置。
5,一般特征点亮度阀值设定在___之间,特征点尺寸阀值设定在____。
6,T型定标杆每个相机采集点数需要在___点以上,总的可重建三维点数____左右。
7,L型定标杆每个相机采集点数达到__左右即可停止采集。
8,系统定标完成以后在文件工具栏中,要_____,动作捕捉的在线捕捉都必须以工程为基础才能操作。
二、问答题:
1,界面操作过程中各种文件类型术语有哪几种,请分别列出和写出后缀名,并作出解释。
2,系统定标分为哪两种定标?请简述定标的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