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井提升系统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主井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主井提升系统的检修工作,包括检修、保养、维护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
第四条各级领导和检修工人应认真学习和宣传本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第五条在执行本规程时,如果出现新情况或疑问,应立即向上级反映。
第二章工作前准备第六条在进行提升系统检修前,检修工应经过相关安全操作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明。
第七条检修工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得患有严重疾病。
第八条检修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滑鞋等。
第九条检修工应熟悉主井提升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相关操作规程,确保能独立完成检修工作。
第十条检修工应事先检查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测试确认。
第章工作操作第十一条检修工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源,并挂上安全警示牌。
第十二条检修工应按照系统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检修工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超出规定范围。
第十三条在拆卸或更换设备时,必须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稳定安全。
第十四条在进行焊接、切割等高温操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火灾和烫伤。
第十五条检修工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擅自翻越设备或跨越井口,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六条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第四章工作后处理第十七条检修工在完成工作后,必须清理好现场,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整洁。
第十八条检修工应按照要求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良好状态。
第十九条在完成检修工作后,检修工应做好记录和报告,详细描述工作内容、设备状态和问题。
第五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二十条主井提升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十一条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应包括对主井提升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的讲解和演示。
矿井提升系统

二、箕斗装载装置
第五节 提升容器的附属装置
一、防坠装置
第五节 矿井提升系统升级改造
一、提升能力升级 二、电力拖动系统升级
一、提升能力升级
1. 立井提升能力升级 2. 斜井提升能力升级
1. 立井提升能力升级
1.1 提升容器改造
(1) 采用轻型金属提升容器 —— 铝合金提升容器
特点: ※ 铝合金密度为碳素钢的35%左右;罐笼质量能
罐笼是多用途的提升容器,既可以提升煤炭和矸石, 也可以升降人员、运送材料和设备。它主要用于副井运输, 也可以用于小型矿的主井提升。
主要分为立井单绳普通罐笼和立井多绳罐笼。
二、罐笼承接装置
第四节 箕斗及其装载装置
一、箕斗
箕斗是提升矿石的单一容器,仅用于提升煤炭、矿石 或是矸石。根据卸载方式可以分为翻转式、侧卸式和底卸 式。按提升的钢线绳数目分有单绳和多绳箕斗。
二、电力拖动系统的要求 6.要求设置可靠的可调闸控制系统
※ 机电液一体化液压制动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 等减速制动系统(西门子)
二、电力拖动方案
1. 绕线异步电机串电阻提升电控系统
※ 这种方案采用异步电机转子回路串联附加电阻,利用控制器对附 加电阻进行不同组合,改变其大小,达到调速的目的。
※ 根据提升性能要求,电阻组合可分五级,八级,十级等,级数越 多,调速越平滑
※ 属于有级调速 ※ 在加速和低速运行阶段,大部分能力以热能形式消耗,效率低 ※ 受接触器的影响,单机功率<1000kW,双机功率<2000kW ※ 结构简单,维护容易,属于中小型矿井提升控制系统
二、电力拖动方案
2. 双机拖动提升电控系统
※ 将两台同容量或不同容量的电机共同拖动一台提升机 ※ 减少电力拖动系统的转动惯量 ※ 可以根据负荷确定单机投入还是双机投入,提高效率 ※ 合理调节两机的工作状态,可以更加平滑加速(减速) ※ 控制设备多,复杂,维护量大
副井提升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引言刮板输送机、提升机以及带式输送机等均为煤矿生产的关键运输设备,对于上述设备而言其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综采工作面的运输能力,继而影响整个煤矿的生产能力。
经实践应用及调研可知,提升机传统电控系统存在故障率高、线路老化严重、系统能耗较大、维护困难以及维护成本高等缺陷[1],因此,为满足当前煤矿综采工作面高效开采现状,需从根本上提高提升机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本文将从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着手将传统电控系统改进为直流调速系统。
1提升机电控系统的设计要求根据《煤炭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要求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对设备的速度控制曲线满足生产要求。
因此,对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提出如下要求:1)提升机能够根据其实时负载进行电动或者制动状态的控制,即其满足四象限运行的能力;2)要求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平滑调速,并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等级运输,且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提升能力;简单地说,对提升机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主要目的是对提升机速度控制功能进行优化,对其自适应速度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其在实时载荷下正常工作的同时,达到降低能耗、平稳调速的目的,并且改造后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成本可以降低。
在当前多种调速方式优劣势的综合比对下,本文拟采用直流调速系统对传统电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提升机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基于直流调速系统实现提升机速度与电流的双闭环控制,以达到对提升速度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所采用直流调速系统的核心装置为全数字化直流调速装置,该装置可根据现场情况对提升参数进行设定;根据提升参数的采集完成对给定值和反馈的设定,其中可采用模拟量和数字量同时对输入量进行设置;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基于全数字化直流调速装置在实现其与其他调速装置进行通信的要求外,还可与上位机和PLC 控制器等实现通信;基于全数字化直流调速装置可实现对提升机系统运行参数的状态显示、监控以及报警等功能[2]。
针对提升机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需求,本文所选择的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具体系列为DCS 系列,且为实现其四象限调速控制功能,最终所选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系列为DCS600。
第六章矿井提升系统

第六章矿井提升系统3 课时第一节 提升容器提升容器按其结构可分类如下:⎪⎪⎪⎪⎪⎪⎪⎪⎪⎩⎪⎪⎪⎪⎪⎪⎪⎪⎪⎨⎧⎪⎪⎪⎩⎪⎪⎪⎨⎧⎩⎨⎧⎪⎪⎪⎪⎪⎩⎪⎪⎪⎪⎪⎨⎧-⎩⎨⎧-⎪⎩⎪⎨⎧-人车矿车翻转式箕斗后壁卸载式箕斗箕斗斜井吊桶凿井时期翻转罐笼普通罐笼罐笼副井翻转式箕斗侧卸式箕斗底卸式箕斗箕斗主井竖井提升容器 我国煤矿竖井提升,主井普遍采用底卸式箕斗,副井普遍采用普通罐笼,斜井提升采用后壁卸载式箕斗、矿车和人车。
1.箕斗及其装载设备一、竖井箕斗(一)箕斗我国煤矿立井普遍采用固定斗箱底卸式箕斗,其方式有很多种,过去一些矿井普遍采用扇形闸门底卸式箕斗,如今新建矿井多采用平板闸门底卸式箕斗,这种底卸式箕斗如图1-1所示。
箕斗由斗箱4、框架2、衔接装置12及闸门5等组成。
箕斗的导向装置可以采用钢丝绳罐道,也可以采用钢轨或组合罐道。
采用钢丝绳罐道时,除应思索箕斗自身平衡外,还要思索装煤后仍维持平衡,所以在斗箱上部装载口处安设了可调理的溜煤板3,以便调理煤堆顶部中心的位置。
我国运用的立井单绳箕斗为JL 或JL Y 型;多绳箕斗为JDS 、JDSY 和JDG 型。
(二)箕斗装载设备我国过去普遍采用鼓形箕斗装载设备。
这种装载设备的最大缺陷是洒煤量很大,普通到达提煤量的10‰,有的竟高达40‰,且在装载时不能保证箕斗的装载量。
因此新的箕斗装载设备采用预先定量的装载方式,其洒煤量可以大大降低,普通仅为提煤量的1‰,最大不超越3‰。
定量装载方式还能保证提升任务的正常化,有利于完成提升自动化。
目前在新建和改建矿井的设计中已普遍采用定量装载设备。
目前国际外普遍采用的定量装载设备有定量斗箱式和定量保送机式两种。
图1-2所示为立井箕斗定量斗箱装载设备。
图1-3所示为定量保送机装载设备表示图。
图1-l 单绳立井箕斗1—楔形绳环;2 —框架;3 —可调理溜煤板;4—斗箱;5—闸门;6—连杆;7—卸载滚轮;8—套管罐耳(用于绳罐道);9—钢轨罐道罐耳;10—改动弹簧;11—罩子;12—衔接装置图1-2 立井箕斗定量斗箱装载设备1一斗箱;2一控制缸;3一拉杆;4一闸门;5一溜槽;6一压磁测重装置;7一箕斗图1-3定量保送机装载设备表示图1-煤仓;2-保送机;3-活动过度溜槽;4-箕斗;5-中间溜槽;6-负荷传感器;7-煤仓闸门二、斜井箕斗斜井箕斗有后壁卸载式(简称后卸式)及翻转式两种方式。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版1. 介绍主、副井提升系统是矿井运行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的操作,旨在保障检修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检修前准备2.1检修工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2.2检修工必须熟悉主、副井提升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2.3检修工必须了解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2.4检修工必须检查工作场所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5检修工必须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正常和完好;2.6检修工必须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检修操作3.1检修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工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3.2检修工必须确保自己的操作符合安全要求,严禁不慎造成安全事故;3.3检修工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或草率行事;3.4检修工在进行操作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并进行锁定,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3.5检修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严禁随意操作;3.6检修工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使用未经授权的操作方法;3.7检修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检修措施,严禁盲目进行检修;3.8检修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严禁未经许可进行检修。
4. 安全措施4.1检修工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并保持头部清洁;4.2检修工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的可靠性;4.3检修工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网或防护栏杆,确保人身安全;4.4检修工必须定期对安全设备及工具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4.5检修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使用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4.6检修工必须遵守有关的劳动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严禁违反规定。
5. 紧急情况的应对5.1检修工在发生火灾、瓦斯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5.2检修工在紧急情况下必须保持冷静,正确使用逃生设备并指导其他人员进行疏散;5.3检修工在紧急情况下必须保持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突发情况;5.4检修工在紧急情况得到解决后,必须进行事故分析和反思,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

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井主提升系统是煤矿机电运输关键环节,为加强矿井主提升系统的综合管理,确保主提升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矿井担负主要提人、提物任务且滚筒直径在1.2m及以上的提升绞车及其配套装置的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条安全责任划分: 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安全管理责任的原则,各单位明确安全主体责任。
第四条安全体制建立: 矿井和公司必须明确主管矿井主提升系统的负责人,矿井机电主管部门和主管(区)队必须配齐技术管理人员。
第五条按照《**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矿井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对设备的选型、改造、新装、移装后的调试和验收进行规范管理。
设备选型、改造必须公司组织方案论证,所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第六条主提升系统的安装、改造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第七条新安装、移装、大修和重大技术改造后的主提升系统,必须经公司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
第八条新安装、移装及重大技术改造后设备和系统的各项制度及图纸等相关资料均要及时完善修订,做到完整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第九条各矿井应根据提升机设计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能力核定,严禁设备超负荷、超能力生产。
第三章基础管理第十条主提升系统必须做到一台一档,必须具备下列资料,并妥善保管:绞车说明书绞车总装配图提升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制动装置结构图和制动系统图技术测定与探伤报告提升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制动系统图、提升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参数等必须悬挂在绞车房内;在井口要公布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及每罐乘人数量(箕斗载重量)等,严禁超载重和超载重差运行。
第十一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主提升系统的相关制度,并悬挂在绞车房: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图表、干部上岗检查制度、保护装置定期检查试验制度、事故分析追查责任制、要害场所管理制度、防火制度、钢丝绳检查验绳制度、井筒装备检查制度、防坠器检查试验制度等。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确保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措施:
1.安全检修:定期对主副井提升系统进行安全检修,包括对提升设备、卷扬机、电控设备等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系统保护:为主副井提升系统安装安全装置,如断电器、电流保护
器和限位开关等,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职工培训:对操作主副井提升系统的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系统
运行安全性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安全标志:在主副井提升系统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包括禁止
入内标志、紧急停止按钮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通风设施:保证主副井提升系统井口附近的通风设施正常工作,避
免有害气体积聚。
6.应急预案:制定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
报警方式及避难通道等,提供给职工参考。
7.定期检测:定期对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电气
设备、设备结构和控制系统等的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8.环境监测:对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矿井气体
浓度、温度和湿度等,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9.预防维护:定期对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预防性维护,如
加油、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延长设备寿命。
10.保持清洁:定期清洗主副井提升系统,清除积尘和杂物,防止系统故障和事故发生。
总之,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执行并不断优化完善。
在煤矿生产中,不仅仅需要关注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同时也需要重视其他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安全性,以确保矿井生产工作的安全可靠。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一般规定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主、副井提升系统的检修工作,涵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全过程。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检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经过安全知识培训,掌握应急救援知识。
2. 检修人员必须健康状况良好,没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且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章设备操作安全规定一、设备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停机、断电,并拉下控制开关,待设备停稳后方可进行检修。
2. 检查设备周围环境,排除可燃易爆物品,确保工作区域安全。
二、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1. 必须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检修,不得使用带电或破损的工具。
2.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防滑鞋。
3. 检修过程中严禁乱扔工具、杂物等,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4. 检修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归还工具,并恢复设备运行状态。
第三章设备维护保养安全规定一、维护保养前的准备工作1. 维护保养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确认无电流流经设备。
2. 检查维护保养工具是否齐全,确保工具的安全可靠性。
二、维护保养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1. 在进行维护保养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工作时要注意保持机器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设备启动,如拆卸、锁定、停机等。
3. 维修过程中严禁整体拆卸设备,必要时切记标记位置以便重新组装。
4. 维护保养结束,必须将设备零部件按要求安装好,并进行质量检查。
第四章故障排除安全规定一、故障排除前的准备工作1. 切断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2. 确认故障原因,并制定详细的故障排除方案。
二、故障排除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1.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机器稳定,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提升设备和提升系统
1.提升设备
主要由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 天轮、井架(或井塔)及装卸设备等组成。
提升容器按构造不同分为罐笼、箕斗及矿 车等。罐笼可用来升降人员和设备、提升煤 炭和矸石以及下放材料等;箕斗只用于提升 煤炭和矸石。
2.提升系统
目前广泛使用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和多绳摩 擦式提升机,这里主要介绍多绳摩擦提升 系统。
主、副井提升系统
目录
一、提升运输系统概述 二、提升设备和提升系统 三、主井提升系统 四、老副井提升系统 五、新副井提升系统
一、提升运输系统概述
矿井提升运输是采煤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井下各工作面采掘下来的煤或矸石, 由运输设备经井下巷道运到井底车场,然 后再用提升设备提至地面。人员的升降, 材料、设备的运送,也都要通过提升运输 设备来完成。“运输是矿井的动脉,提升 是咽喉”形象的描述了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的工作过程与重要作用。
3、主井提升速度图
交流拖动、双箕斗提升系 统
t0—初加速阶段 (v≤1.5m/s)
t1—主加速阶段 t2—等速阶段(v=12m/s) t3—减速阶段 t4—爬行阶段
(v=0.4~0.5m/s) θ—停车休止阶段
实际提升速度曲线图
(三)、主井提升机的主要组成
矿井提升机作为一个完整的机械-电气机组,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下:
三、主井提升系统
(一)主井功能及技术参数 (二)主井结构、工作原理及提升速度图 (三)主井提升机的主要组成 (四)主井提升机的附属设备 (五)提升机系统结构图 (六)系统电路图及PLC控制 (七)安全保护与维修
(一)、主井功能及技术参数
主要功能:用来提升煤炭和矸石。 电动机采用转子串电阻技术 绞车型号:JKM-3.25*4(Ⅱ) 罐道采用柔性罐道 提升高度:-500m 提升速度12m/s 最大载重12吨,载重差6吨。
PLC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功能 : 主令操作控制 保护监视控制
主令操作控制
对系统进行管理,实现提升机与操作台之 间的指令传递,向提升系统发出相应的指 令,并改变相应电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使 提升机按照预定的力图和速度图安全运行, 运行方式可分为启动、等速运行、减速、 爬行、停车。
(二)主井结构、工作原理及提升速度图
1、基本结构
d=3000mm
d=3250mm
主导轮1安装在提升 井塔上,四根钢丝绳 2等距离的搭载在主 导轮的衬垫上,钢丝 绳两端分别与容器4 相连,平衡尾绳3的 两端分别与容器底部 相连后自由悬挂在井 筒中。
塔式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有导向轮系统
优点:
机房设在井塔顶层,与井塔合成一体,节 省场地;钢丝绳不暴露在露天,不受雨雪 的侵蚀,
1、工作机构 主轴装置和主轴承,作为搭放提升钢丝
绳(主井d=34mm 副井d=32mm),以承受 各种正常载荷(静载荷、动载荷) 以及非 常载荷。
2、机械传动系统 减速器和联轴器,用以减速和传递动力。
3、制动系统
制动器和液压传 动系统,用于机器 停止时,能可靠地 闸住机器。并能在 正常制动和 紧急制 动时,参与控制机 器的速度,能使机 器迅速停车。
5、自动保护系统
自动保护系统具有:过速、过卷、闸瓦磨 损超限、润滑油超压或欠压、制动油超压 或欠压、轴承温升超限、制动油温升超限、 电动机过流或欠压等自动保护的作用。
(四)、主井提升机的附属设备
1、 罐道 提升容器在井筒中升降运行的导向装置称
为罐道 刚性罐道按罐道的材料分:有木质、钢轨、
罐道绳液压张紧装置
罐道绳 d=40.5mm
2、井架装置
选用塔式井架 作用: 承受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全部重量; 固定伸出井筒的罐道和箕斗; 提升机安装在井架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承
力结构的工作状况,水平负荷显著减少; 简化和减轻了井架的结构,从而可增加井
架高度,改善地面工业广场的布局,使地 面运输更合理。
3、装载站
(五)、提升机系统结构图
(六)、系统电路图及PLC控制
主 回 路 电 路 图
异步电动机串电阻启动及调速
利用三个时 间继电器 1KT、2KT、 3KT,依次 将转子绕组 中的三级电 阻1R、2R、 3R自动切除, 从而实现自 动启动到运 转之目的。
PLC控制系统
PLC是控制系统中 关键的一环,其主 要控制电路如图所 示。 当需要开机运行时, 按下起动按钮SB1, 其输出继电器KM1 便吸合,置于电源 与变频器之间的常 开触点闭合,将三 相AC380V动力电 接入变频调速回路 中;
组合型及特种钢罐道四种,通常都是依靠 固定在井壁上的罐道梁支撑,也有利用井 壁打锚杆直接固定的; 柔性罐道通常指使用钢丝绳作罐道。
钢丝绳罐道特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建井工期短、节约钢材和投资。更换罐道 简单,对生产的影响较小;井筒作为通风 时的阻力也比较小。
钢丝绳罐道装置包括:罐道钢丝绳、固定 装置和拉紧装置,以及在井口、井底等进 出车处附设的刚性罐道等。
当减速停车,并实现机械抱闸制动后,可 以将变频器与动力电源脱开,按下停止按 钮SB2,使继电器KM1失电,其常开触点断由动力装置、液压站、 操作台和控制监视系统等组成。
PLC以软件可编程的方式代替了大量的交流 接触器进行控制,克服了转子串电阻调速 系统的控制电路复杂,破损率高等缺点, 提高了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
4、观测和操纵系统
主要包括操纵台、深度指示器及测速发电 机。
1)操纵台控制主电动机的速度变化和换 向及对制动系统进行控制;
2) 测速发电机用于测定机器的实行运行 速度。
3)深度指示器 指示提升容器的 运行位置,在提 升容器接近井口 (或井底)时发 出减速信号,当 机器过卷或超速 时,进行限速和 过卷保护。
缺点:
井塔的重量大,基建时间长,造价高并不 宜用于地震区;使钢丝绳产生了反向弯曲, 直接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2、工作原理
电机带动主导轮转动,通 过衬垫与提升钢丝绳之间 的摩擦力带动容器升降。
导向轮5用于增大钢丝绳 在主导轮上的包围角,缩 小提升中心距。
尾绳两端分别与两个容器 的底部连接,容器处于井 筒中的任何位置时,摩擦 轮两侧的提升绳和尾绳的 重量之和总是相等的,使 之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