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系列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

合集下载

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

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

但是,聚氨酯树脂涂膜耐水性不好,机械 强度不及丙烯酸树脂,这与聚丙烯酸酯在 性质上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若将两者复 合,必能克服各自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 势,使涂膜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精品课件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 有共混交联法、种子乳液聚合法、互穿聚 合物网络法和乳液共聚法。
精品课件
②大豆酸醇树脂粘合剂
这种粘合剂的性能与分子中烷基链的长短 有密切关系,与丙烯酸酯粘合剂相比,如 果烷基链比较长,则印花品的干洗牢度和 给色量较高,但摩擦牢度不如丙烯酸酯粘 合剂;如果烷基链比较短,则耐摩擦牢度 相接近,但手感较硬。
精品课件
③丙烯酸酯改性的小麦蛋白粘合剂 用于涂料印花时,因自身具有增稠作用, 可以减少印花浆中增稠剂的用量,印花品 的耐水洗和干洗牢度都符合要求,只是手 感发硬。
由于有机硅和聚丙烯酸酯在性质上有一定的互补 ,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能克服各自的缺点 ,使乳液及胶膜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精品课件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主要通过物理共混法 、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乳液共聚、核/壳 乳液聚合、互穿网络结构型乳液等途径实现 。
且研究表明,在许多方面通过化学接枝改性 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表现出极佳的 性能,可以克服聚丙烯酸酯粘合剂湿摩擦牢 度低、易吸尘和粘搭的缺点。
利用互穿网络聚合技术,以聚氨酯预聚物为 种子,对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制得双层或三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 ,可以克服聚丙烯酸酯粘合剂延伸性差、湿 摩擦牢度低、易吸尘和粘搭的缺点,并能明 显改善涂料印花织物的柔软性和耐磨性。
精品课件
结束语
涂料印花中的手感与色牢度的平衡问题、 环保问题等都未得到圆满解决,而解决这 些问题的核心是要合成环保型印花粘合剂 ,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聚丙烯酸系列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

聚丙烯酸系列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

聚丙烯酸系列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中商网讯我国合成胶粘剂生产企业比较分散,约有2000多家,并有数百家专门生产通用品种如脲醛树脂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聚丙烯酸树脂胶粘剂等。

脲醛树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脲醛树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行业。

目前,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使用后的甲醛释放量高于国际标准。

聚丙烯酸树脂此类胶粘剂主要用于生产压敏胶粘剂,也用于纺织和建筑领域。

近年来国内企业从国外引进数条压敏胶粘制品生产流水线,推动了国内聚丙烯酸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聚丙烯酸钠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研究开发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其工业产品有白色(或浅黄色)块状或粉末产品;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的产品。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纺织、造纸、水处理、石油化工、农林园艺、生理卫生等领域[1-5]目前研究的聚丙烯酸钠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两种:1. 丙烯酸聚合成聚丙烯酸再中和1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聚丙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百至几千万以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可以用作各种目的和用途。

超低相对分子质量(700以下)的用途还未完全开发出来;相对分子质量低(1000-5000)时,主要起分散作用;相对分子质量中等(104~106)显示有增稠性;相对分子质量高(106~107)的聚丙烯酸钠主要做增稠剂和絮凝剂;超高相对分子质量(107以上)的聚丙烯酸钠不再溶于水,在水中溶胀,生成水凝胶,主要用作吸水剂。

1.1 分散剂聚丙烯酸钠为阴离子型聚合电解质,当其为低分子时,由于低聚物离子不能吸附悬浮粒子,而是被悬浮粒子所吸附,吸附了低聚物离子的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改变了电荷状态,在静电荷作用下,颗粒相互排斥,这样避免了颗粒碰撞而长大沉积,并相应地将颗粒分散在溶液中。

随着工业用水量的日益增多,占工业用水80%以上的冷却水需要循环使用,这已成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一章:引言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LPMA)是一种聚合物材料,由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而成。

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良好的耐候性、优异的粘附力和卓越的化学稳定性。

因此,LPMA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油墨、纺织品和电子材料等领域。

第二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自由基聚合法、辐射聚合法和离子聚合法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合成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第三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性质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抗张强度和耐化学品性能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性质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对LPMA的应用的影响。

第四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应用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在涂料、胶粘剂、油墨、纺织品和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并对LPMA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第五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和性质不断改进。

本章将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结论本文对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方法、性质和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LPM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hnson B.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acrylic Acid Ester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5;43(12):2783-2794.2. Brown C, Davis T, Jones J. Application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acrylic Acid Esters in Coatings.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0;67(2):146-154.3. Smith A, Johnson B.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acrylic Acid Esters: Applications in adhesives.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22(8):981-997.注意事项:由于字数限制和语言处理能力,新型的短时预训练模型可能无法满足6000字的要求。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是一种基于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黏性和胶粘特性。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的主要成分为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

丙烯酸单体是一种含有双键的单体,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线性聚合物。

而交联剂的加入可以使聚合物互相交联,增加聚合物的强度和黏附性。

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的粘接、密封、修复和包装等工艺。

其优点包括固化时间短、粘接强度高、耐化学性能好等。

同时,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可以渗入被粘接物表面的微小凹陷中,形成更好的连接。

总的来说,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胶粘剂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聚丙烯酸酯乳液木材组装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聚丙烯酸酯乳液木材组装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第3期2016年6月No.3June,2016第43卷 第3期Vol.43 No.3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K2012142。

作者简介:董黎明(1978- ),男,河北邯郸人,讲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聚丙烯酸酯乳液木材组装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董黎明,周 俊,黄 菊,宋 明(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摘 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PVA为粘度调节剂,重钙为增强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以该乳液为主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PAPI)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种具有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用,并表现良好的力学性能的木材组装胶粘剂。

常温常压养护48小时后,可得到粘接强度为14.8 MPa。

采用FT-IR、GPC、DSC对聚合物及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单体组成及粘度、填料含量和交联剂含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乳液;木材组装胶粘剂;乳液共聚聚丙烯酸酯(PA)乳液是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为主要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的产物,其易于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工艺简单、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稳定性优良,符合环保要求已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成膜剂和胶粘剂, 以及日用化工、化学电源、功能膜、医用高分子、纳米材料以及水处理等方面[1,2]。

聚丙烯酸酯(PA)乳液在木材胶粘剂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与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配合使用,体现出常温固化,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的优势,同时价格合理,被广泛应用于小断面建筑集成材、家具拼板、门窗、胶合板、装饰板的生产[3-5]。

对木材粘接而言,升温和加压操作有利于胶粘剂对木质表面的渗透和强界面相互作用的形成,有利于粘接性能的提高[6]。

家具的制造过程中,受到条件限制往往只能常温干燥,在某方向施压或无施压的施工条件进行粘接[7,8],这对胶粘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聚丙烯酸酯乳液型胶粘剂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酯乳液型胶粘剂研究进展
[4] 有良好的粘附性, 胶面适中, 但初粘力略低 。
!
!"#
聚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性能
引发剂的影响 随着引发剂量的增加,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聚
[$]
合速率和转化率增加; 剥离强度、 分子量、 稳定性、 内 聚力和耐水性下降; 粘附性能出现极值点。 !"! 乳化剂的影响 阴离子乳化剂用量少, 制得的乳液粒度细, 稳定 性差; 而非离子乳化剂用量大, 制得的乳化剂粒度 大, 稳定性好。乳化剂类型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是 决定丙烯酸酯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乳 化剂的复配体系用量为单体用量的 #% & #’% 。随 乳化剂用量的增加,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 沉 淀率、 耐水性和剥离强度均下降, 而稳定性却提高。 !"$ !"$"# 组分的影响 单体的影响 软单体赋予粘附性能; 硬单体赋予内聚力和强 度。硬单体的加入量应小于单体总量的 (’% , 否则 使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成膜后发脆, 失去粘接性 能。 引入亲水性单体到乳液胶粘剂中, 可使其粘附 力显著增加, 耐水性先略有上升, 后急剧下降。引入
!%
朱继芳等
聚丙烯酸酯乳液型胶粘剂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酯乳液型胶粘剂研究进展
朱继芳 谢春灼 广州 &#"’’&)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摘要: 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容易制备、 性能优良且粘接面广, 符合环保的要求, 本文对聚丙烯酸酯乳 液胶粘剂的合成、 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乳液 胶粘剂
#
#*#
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
单体 合成丙烯酸酯类乳液共聚物胶粘剂的单体一般
为丙烯酸和它的 +# , +% 的丙烯酸烷基酯, 随着烷 基链长的加长, 均聚物逐渐变软, 玻璃化温度降低, 质地柔软, 直到丙烯酸正辛酯后, 由于烷基碳原子的 增加, 出现侧链结晶倾向, 聚合物变脆。 在丙烯酸酯类乳液胶粘剂中, 共聚单体的组成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软单体, 玻璃化温度低, 赋予 胶粘剂粘接特性, 如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 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等; 第二部分为硬单体, 玻璃 化温度高, 赋予胶粘剂内聚力, 如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丙烯腈、 醋酸乙烯、 偏氯乙烯等; 第三部分为 官能团单体, 通过引入带官能团的单体, 赋予胶粘剂

丙烯酸 用途

丙烯酸 用途

丙烯酸用途丙烯酸用途引言: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丙烯酸的主要用途,包括聚丙烯酸盐的合成、树脂制备、纺织行业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一、聚丙烯酸盐的合成:1. 超吸水材料:通过聚合丙烯酸盐可以制备超吸水聚合物,用于婴儿尿布、卫生巾、医用敷料等产品,具有优秀的吸水性能和保持性能。

2. 水凝胶:聚合丙烯酸盐可以用于制备水凝胶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个人护理等领域。

3. 水处理剂:聚合丙烯酸盐具有良好的凝聚和絮凝性能,可以用作水处理剂,用于污水处理、沉淀和悬浮物的去除等。

二、树脂制备:1. 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可以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丙烯酸酯树脂,常用于涂料、粘合剂、油墨、胶粘剂等领域。

2. 聚丙烯酸酯:聚合丙烯酸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物理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和橡胶等领域。

三、纺织行业:丙烯酸在纺织行业中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整理和改性工艺。

1. 涤纶纤维改性:丙烯酸可以与涤纶纤维反应,增强纤维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能,提高纺织品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2. 黏合剂和染料助剂:丙烯酸可以作为纺织品黏合剂的主要成分,用于纺织品的粘合和印花工艺。

四、建筑材料:1. 水性涂料:丙烯酸可以用作水性涂料的稀释剂和改性剂,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附着力。

2. 焊接剂:丙烯酸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接合和修补,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久性。

结论:丙烯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主要用途包括聚丙烯酸盐的合成、树脂制备、纺织行业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众多产品和应用提供了关键性的材料基础。

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应用PPT课件

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应用PPT课件

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
• 水溶液聚合-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
• 反相悬浮聚合-用于合成高分子量吸水性树脂 • 本体聚合-可以反应但难于控制 • 辐射聚合-无助剂适合用于食品卫生用品 • 水向沉淀聚合-能有效降低反应物黏度
各种聚合方法的比较
引发 剂 水溶液聚 合 反向悬浮 聚合 过硫 酸盐 过硫 酸盐 溶剂 水 无 助剂 链转移剂 分子 量 可控 黏度 较小 小 散热 情况 较易 易 是否工 业化 是 是
• 超高分子量(1000万以上)的聚丙烯酸钠不再溶于 水,在水中溶胀,生成水熔胶,主要作吸水剂。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
• 分散剂
• 阻垢剂 • 水泥的减水剂 • 钻井泥浆降失水剂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
• 絮凝剂
• 增稠剂 • 保湿剂 • 吸水树脂
结束语
近些年来,国内研究者对聚丙烯酸钠的 化学、物理性质、反应机理、优化生产等 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国内聚丙烯酸钠的实际 应用还远不及国外, 聚丙烯酸钠在国内的 商品开发有待加强,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2004年低分子量PAA(S)产能
年产量(万吨)
全球
46
亚太(除日本)
7
美国
14.9
全球 亚太(除日本) 美国 欧洲
欧洲
15.6
聚丙烯酸的聚合类型
聚丙烯酸的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 • 自由基聚合机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链转移
• 链自由基有可能的转移方向有: 单体、溶剂、引发剂、大分子、链转移剂
• 链转移对聚合的影响: 对小分子转移降低平均分子量 对大分子转移使聚合物支化
• 化学性质
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羧基,故可与碱、醇、胺发生反 应,还可进行脱水、降解和络合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酸系列胶黏剂的合成与应用中商网讯我国合成胶粘剂生产企业比较分散,约有2000多家,并有数百家专门生产通用品种如脲醛树脂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聚丙烯酸树脂胶粘剂等。

脲醛树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脲醛树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行业。

目前,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使用后的甲醛释放量高于国际标准。

聚丙烯酸树脂此类胶粘剂主要用于生产压敏胶粘剂,也用于纺织和建筑领域。

近年来国内企业从国外引进数条压敏胶粘制品生产流水线,推动了国内聚丙烯酸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聚丙烯酸钠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研究开发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其工业产品有白色(或浅黄色)块状或粉末产品;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的产品。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纺织、造纸、水处理、石油化工、农林园艺、生理卫生等领域[1-5]目前研究的聚丙烯酸钠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两种:1. 丙烯酸聚合成聚丙烯酸再中和1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聚丙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百至几千万以上,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可以用作各种目的和用途。

超低相对分子质量(700以下)的用途还未完全开发出来;相对分子质量低(1000-5000)时,主要起分散作用;相对分子质量中等(104~106)显示有增稠性;相对分子质量高(106~107)的聚丙烯酸钠主要做增稠剂和絮凝剂;超高相对分子质量(107以上)的聚丙烯酸钠不再溶于水,在水中溶胀,生成水凝胶,主要用作吸水剂。

1.1 分散剂聚丙烯酸钠为阴离子型聚合电解质,当其为低分子时,由于低聚物离子不能吸附悬浮粒子,而是被悬浮粒子所吸附,吸附了低聚物离子的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改变了电荷状态,在静电荷作用下,颗粒相互排斥,这样避免了颗粒碰撞而长大沉积,并相应地将颗粒分散在溶液中。

随着工业用水量的日益增多,占工业用水80%以上的冷却水需要循环使用,这已成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冷却水的不断循环,使水中矿物质不断增加引起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和结垢。

因此,需要在循环水中添加阻垢分散剂。

原油在开采及运输过程中,当流速较低时,原油中悬浮的大颗粒粘土在重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沉降并附着堆积在管道的内壁,严重影响采油效率及原油的正常运输。

加入分散剂,可剥离分散粘土颗粒。

在目前众多的水处理剂中,聚丙烯酸钠类的分散性能是最优良的。

阻垢分散用的聚丙烯酸钠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好为2000~5000的范围。

据国外文献[6]报道,目前分散效果较好的粘土分散剂分散效率(浓度为200X10-6)仅为75%左右。

陈振江[7]等人研究合成的聚丙烯酸钠粘土分散剂(浓度为200X10-6)分散效率可高达93%,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陈振兴、李立[8]通过丙烯酸单体的催化聚合反应,制得阻垢分散性能优良的低聚丙烯酸钠,用于氧化铝熟料溶出料浆中进行的沉降及动态阻垢试验,证实低聚物的最佳添加量约为18.5mg/L,此时沉降速度急剧减少,动态阻垢率达47.3%。

尹宝霖[9]等人利用三种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磺酸钠(ASA)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AA-AM-SAS),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对BaS04、Ca3(PO4)2有很强的阻垢性能。

1.2 增稠剂增稠剂是用于提高水性涂料粘度和改善流变性的一种聚合物助剂。

增稠机理是:利用聚合物结构中相当数量的羧基,在遇到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形成羧酸根离子,聚合物表面产生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得共聚物分子主链不断扩张和伸展,由球状分子变成棒状分子,体积随之膨胀成百上千倍,从而占据了连续的相空间,提高了体系中分子运动的阻力,引起粘度的增加和流动状态的改变。

Robert L[10]采用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引发聚合丙烯酸钠单体,当聚合度n达几十万以上时,其水溶液粘度很大,可以用作增稠剂。

在涂料印花生产工艺中,用聚丙烯酸钠作增稠剂可以很好地替代海藻酸钠和天然淀粉[11]。

戚银城、刘宝龙[12]的研究表明对于丁苯或丙烯酸酯类乳胶只要加入极少量聚丙烯酸钠就可以使体系的粘度增大。

且随着聚丙烯酸钠用量的增多,粘度也相应增大。

张轶东[13]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钠)聚合物,将此聚合物直接用于蛋白质溶液或其它生物大分子提取液的浓缩,用该方法浓缩蛋白质具有效率高、浓缩剂用量少的优点,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持酶的活性。

1.3 絮凝剂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线状、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的羧基由于静电相斥作用,使得曲绕的聚合物链伸展,促成具有吸附性的功能团外露到表面上来,由于这些活性点吸附在溶液中悬浮粒子上,形成粒子间的架桥,从而加速了悬浮粒子的沉降。

聚丙烯酸钠是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絮凝剂开始应用于赤泥沉降分离,其对赤泥的沉降速度通常比用淀粉高10倍。

山田、兴一[14]通过研究认为:聚丙烯酸钠的絮凝效果受赤泥的种类影响较大,有些赤泥甚至不能与聚丙烯酸钠形成絮凝物。

在我国聚丙烯酸钠中常用的絮凝剂品种是A-1000#。

赤泥沉降过程中,为了降低絮凝剂与赤泥初聚体“架桥”时的空间效应,江新民[15]将采用NaOH改性处理的A-1000#絮凝剂用于拜耳赤泥分离和烧结法赤泥分离,其效果分别是未处理的A-1000#絮凝剂的3倍和1.88倍。

在氯碱生产中,盐水精制是一关键环节,它要求Ca2+、Mg2+含量低,沉淀速度快。

因此,选用高效、速溶、便利的絮凝剂是关系到盐水澄清效果,保证盐水质量,降低盐水生产成本的关键。

文献[4,12,16,19]合成的聚丙烯酸钠是有效的盐水精制絮凝剂。

黄民生、朱莉[20]采用聚丙烯酸钠作为主要絮凝剂预处理味精浓废水,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预处理过程对COD、SS、SO4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91%和41%。

1.4 洗涤助剂在洗涤剂行业,磷酸盐、硅酸盐与碳酸盐一直是重要的助洗剂,特别是三聚磷酸钠(STPP),其显著特点在于能与水中的Ca2+、Mg2+生成可溶性整合物,从而起到软化硬水的作用,并且有分散、乳化、增溶污垢的能力。

但随着某些地区水体富磷,导致赤化的现象出现,无磷洗涤剂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掀起了代磷助剂开发与应用高潮。

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新的助洗剂——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钠虽然对Ca2+、Mg2+的螯合能力弱,但它具有良好的分散污垢和防止污垢在织物上的再沉积能力以及优于STPP的抗酸能力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低磷及无磷洗衣粉中。

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是影响助洗性能的决定因素,作为洗涤助剂的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平均为5万~8万。

凌爱莲[21]初步考查了聚丙烯酸钠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醇硫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助洗作用,试验证实聚丙烯酸钠的去污力可达到或超过单独使用三聚磷酸钠时的数值,是一种能够部分或完全取代三聚磷酸钠的聚合物洗涤剂。

为了改善丙烯酸均聚物对Ca2+、Mg2+螯合能力弱的缺点,人们开始研究在其分子链上共聚一些其它功能单体。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马来酸和丙烯酸的共聚物[22,23],聚合物分子中含有更多的-COO-Na+,其水溶性及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显著增强。

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具有很好的整合性能和分散性能,应用在洗涤剂中能缓冲pH值,丙烯酸的含量越高,产物的螯合力越低,分散力越高;马来酸酐的含量越高,产物的整合力就越高。

按1:4的比例与4A沸石复配取代三聚磷酸钠制得无磷洗衣粉,其去污指数超过标准粉。

2 结束语近些年来,国内研究者对聚丙烯酸钠的化学、物理性质、反应机理、优化生产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国内聚丙烯酸钠的实际应用还远不及国外,尤其是超低相对分子质量(700以下)的产品的应用还未完全开发。

因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产品,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其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乐观。

1.6聚丙烯酸醋乳液胶粘剂聚丙烯酸醋乳液胶粘剂是我国so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类胶粘剂,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网。

该胶原料来源广泛,容易制备,成本低,基本上无毒无污染,粘结性能及应用范围不逊色于其它胶种,是一种近乎理想的胶粘剂,主要用于建筑、涂料、纺织以及包装等行业。

目前此类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研制高性能和特种功能的产品。

在这方面,我国科研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如:范和平等四在丙烯酸醋乳液中引人酞胺基和环氧基,合成了固化温度低、耐焊性好的水基胶,有望替代目前FPC基材普遍使用的各种溶剂胶;王正平、陈兴娟侧合成了聚氨醋丙烯酸醋胶,可以利用紫外光和可见光进行固化,固化后胶层兼有聚丙烯酸醋和聚氨醋二者的优点,而且在减少污染及节省能源方面有极佳效果;杨琴等阅认为将环氧基团引人丙烯酸醋聚合体系,可提高乳胶的耐站污、耐冲击和耐回粘性等,是无纺布生产中理想的专用胶粘剂,依此合成的环氧改性丙烯酸醋乳胶效果良好;俞晓薇Pl]采用活性乳化剂和耐水性单体与丙烯酸醋一起进行乳液共聚,特别适用于对耐水性有要求的对象的粘接,而张心亚等l32]则合成了有机硅交联的水性单组分丙烯酸醋胶粘剂,显著改善了胶粘剂的耐水性和湿态粘接力,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1 01108770.6 一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2 01134029.0 聚苯胺-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方法3 01128908.2 宽温宽频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复合阻尼橡胶的制备方法4 02146412.X 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的铁电聚丙烯酸酯类液晶及其合成方法5 02158003.0 印刷用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6 02148636.0 高抗冲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接枝氯乙烯乳液树脂的制备方法7 01802984.1 含高度交联聚丙烯酸纤维的纤维制品的染色前预处理方法和染色方法以及经预处理的纤维制品和染色纤维制品8 01127925.7 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盐超强吸水剂的生产方法9 03103452.7 丙烯酸和聚丙烯酸生产工艺中的废物处理方法10 03117892.8 稀土聚丙烯酸金属离子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11 03117780.8 聚丙烯酸酯/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12 03121615.3 制备聚丙烯酸的方法13 01131334.X 多功能聚丙烯酸/盐类长效保水材料的制备方法14 01131335.8 秸秆原纤维接枝聚丙烯酸/盐类农用保水材料15 97104129.6 一种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树脂16 95194284.0 具有改进色数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溶液及其在涂料组合物中的应用17 96114141.7 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酸(盐)超强吸水剂的制备方法18 97100555.9 聚丙烯酸酯类皮革修补剂的制备方法19 86101423 含氟烷基的β-烷氨基丙酸酯盐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产含氟烷基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方面的应用20 86106021 用聚丙烯酸钠加快烧结法赤泥沉降的工艺21 86104141 聚丙烯酸酯类药物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22 88106893.4 使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硫化的无后硫化方法23 89102061.6 用取代脲作阻滞剂的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24 89107260.8 聚丙烯酸盐泥浆稀释剂生产工艺25 91108585.8 抗冲击聚丙烯酸酯/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26 91110581.6 制备环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27 93100706.2 制备多层罩面漆、非水涂料和可自动交联的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方法28 93103332.2 含有作为冲击改性剂的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共混物29 92108549.4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的聚合工艺30 94108281.4 以聚丙烯酸盐和膦酸盐为主成分的分散剂/流化剂组合物31 94117176.0 以尼龙及聚丙烯酸类橡胶为基本组分的热塑性组合物32 95100319.4 医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法33 94116652.X 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34 95113049.8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皮革涂饰剂35 95197048.8 基于聚烯烃-聚丙烯酸酯的热塑料性弹性体36 97118277.9 用于铜电解提纯和铜电解冶金的聚丙烯酸添加剂37 98121931.4 一种丙烯腈、苯乙烯与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38 97196649.4 基于支化的含羟基的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涂料组合物和其在生产多层涂层体系的方法中的用途39 97196650.8 基于含环脂族单体单元的支化的含羟基的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涂料组合物和其在生产多层涂层体系的方法中的用途40 98122224.2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制备聚丙烯酸的方法41 98801040.2 用固体非羟基中和剂中和的聚丙烯酸酯超吸收剂后聚合反应42 00111419.0 一种多元聚丙烯酸酯浆及其制备方法43 98807644.6 聚丙烯酸酯/聚烯烃共混物的制备方法44 00107567.5 离子型聚醚树枝体-线性聚丙烯酸两亲嵌段共聚物/稀土金属离子发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45 00107566.7 离子型聚醚树枝体-线性聚丙烯酸两亲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46 00116230.6 聚丙烯酸多臂星状可加工高吸水性树脂47 00116231.4 聚丙烯酸接枝共聚可加工高吸水性树脂48 98103089.0 嵌花的聚丙烯酸酯板材的制造方法49 98810774.0 聚丙烯酸酯粘接配料50 00117227.1 聚丙烯酸丁酯/磺化聚苯乙烯复合水基微乳液及其制法51 98811741.X 经疏水改性的聚(缩醛-或缩酮-聚醚)、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的流体悬浮液52 00114627.0 多元共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制备和在聚酰亚胺覆铝板上的应用53 01113580.8 一种壳聚糖-聚丙烯酸复合物的纳米微球及其制法和用途54 99809288.6 具有改善生物降解性的聚丙烯酸盐55 99811099.X 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压敏可去除粘合剂、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制品56 01129201.6 自乳化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57 99813550.X 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橡胶、由此获得的冲击性改善剂和掺合物及制法58 99123071.X 交联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59 99806395.9 含有乙酰丙酮酸酯侧基的聚丙烯酸类60 99814998.5 具有含由氟聚合物和聚丙烯酸酯组成的混合物的层的薄膜的制备工艺61 01131112.6 一种聚偏氟乙烯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62 01131115.0 一种氟橡胶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63 01133347.2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64 99811880.X 控释聚丙烯酸颗粒及其制备方法65 00129399.0 用废腈纶制备聚丙烯酸钠的方法66 00131019.4 一种聚丙烯酸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67 00811469.2 由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烷基醚、聚酯或聚丙烯酸酯和二胺反应形成的颜料分散剂68 02113413.8 变性聚丙烯酸钠无磷助剂制备新工艺69 01107318.7 变性聚丙烯酸钠70 01112554.3 制糖蒸发罐防垢剂,聚丙烯酸钠,氨基三甲叉膦酸制造方法71 00814262.9 洗涤用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丙烯酸盐(酯)72 00117434.7 聚丙烯酸/聚砜反渗透复合膜的制造方法73 200710071106.0 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共混/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74 200680010235.2 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在生产吸水树脂的聚合中使用的丙烯酸75 200680011103.1 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的生产方法76 200680012146.1 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基吸水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粒状吸水剂、其制造方法、吸水芯,和使用该粒状吸水剂......77 200710150171.2 大分子印迹磷酸/聚丙烯酸/海藻酸钙多杂化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78 200610156090.9 聚丙烯酸负载辛可宁季铵盐的合成方法79 200710032877.9 聚丙烯酸钠的反相悬浮制备法80 200710300334.0 反相悬浮聚合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81 200810070521.9 一种聚丙烯酸水热合成纳米金的方法82 200710133789.8 氟化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83 200710034218.9 聚丙烯酸钠作为硫化矿石缓结剂应用的方法84 200710193598.0 一种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吸湿树脂的制备方法85 200810020505.9 涂料油墨用氟碳化合物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及生产方法86 200710033010.5 硝酸纤维素-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87 200810032411.3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离聚物乳液的合成方法88 200680030088.5 包含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官能交联剂的涂料组合物89 200410014116.7 聚丙烯酸钠/绢云母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90 200410014117.1 聚丙烯酸钠/高岭土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91 200410060113.7 含氟聚合物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92 03158350.4 低温弹性聚丙烯酸酯防水乳液93 200410012458.5 一种新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材料及其合成工艺94 200410041555.7 单组分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95 200410056821.3 一种硝化棉—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96 02825864.9 包含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类杂混聚合物分散体的含水涂料组合物97 200410080501.1 羧甲基壳聚糖接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98 200310120848.X 一种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自增容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方法99 200410096825.4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在制备止血剂上的应用及止血材料100 200410061305.X 聚丙烯酸系混凝土减水剂及合成工艺101 03809691.9 制造硫化乙烯丙烯酸类和聚丙烯酸酯弹性体的方法102 200510053102.0 漂白的聚丙烯酸交联的纤维素纤维103 200510033476.6 硅酸盐/多官能有机烷氧基硅烷交联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104 03153006.0 聚丙烯酸类成膜组合物105 03153260.8 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制备作为止血剂106 03135455.6 聚丙烯酸酯/无机物Ⅰ/无机物Ⅱ三元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107 02153187.0 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108 03115517.0 聚丙烯酸酯绿色手套及其相关产品的制备109 02113863.X 一种双疏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110 02816438.5 基于不具有官能团的聚丙烯酸酯粘贴剂的透皮治疗体系111 200310116801.6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112 200310116802.0 一种醇酸-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制备方法113 200610037801.0 石墨/聚丙烯酸钾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114 200610037802.5 膨胀蛭石/聚丙烯酸钾-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15 200510024461.3 一种含氟超支化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织物整理剂的应用116 200510043834.1 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表面改性方法117 200510057130.X 聚丙烯酸盐类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118 200510079635.6 包含保护胶体稳定的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食品涂料组合物,其用途和由其制备的涂覆食品119 200410051529.2 宽温域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硅氧烷阻尼胶乳的制备120 200480005279.7 基于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混合分散体的水性涂料介质121 200480006907.3 聚丙烯酸作为碳酸钙的研磨助剂的用途122 200510119478.7 含有基于羟基官能化酯的反应性稀释剂的聚酯—聚丙烯酸酯分散体123 200510125013.2 用基于含内酯基团的化合物的活性稀释剂的聚酯-聚丙烯酸酯分散体124 200510048072.4 磺化聚芳醚砜酮/聚丙烯酸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125 200510024563.5 含有聚丙烯酸钠的阻垢分散剂126 200610080870.X 一种易加工耐寒型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方法127 200510064435.3 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土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28 200610027598.9 含季鏻盐功能性端基聚丙烯酸酯的星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29 200510085932.1 氟共聚物/聚丙烯酸酯共混乳液及其制法和应用130 200610028932.2 聚丙烯酸/聚肽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31 200610086078.5 碳酸钙/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悬浮液及其制法132 200610086079.X 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梳状共聚物及合成方法133 200610020012.6 含有伊利石和粉煤灰的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及制备方法134 200610106795.X 一种发泡型聚丙烯酸镁吸液树脂的制备方法135 200510041581.4 聚丙烯酸丁酯塑料改性剂制备方法136 200510105810.4 一种改性聚丙烯酸高级醇酯的合成方法及其用途137 200610053306.9 聚丙烯酸-聚乙二醇/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138 200610016261.8 压敏胶粘剂用的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139 200610016262.2 压敏胶粘剂用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140 200610116386.8 聚丙烯酸/聚谷氨酸嵌段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141 200510110063.3 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氟改性的聚丙烯酸酯142 200610147418.0 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液晶组合物中的应用143 200610118725.6 一种聚丙烯酸酯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144 200610098170.3 造纸分散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新工艺145 200710019584.7 一种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及其制备方法146 200610102284.0 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共混分离膜和共混树脂的制备工艺147 200610125590.6 聚丙烯酸辛酯-丙烯酰胺规整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148 200610053307.3 聚丙烯酸/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工艺149 200710067788.8 窄分子量分布聚丙烯酸丁酯的制备方法150 200710038746.1 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涂料151 200610056951.6 一种室温交联固化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152 200710091324.0 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153 200710061861.0 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54 200710019668.0 一种交联聚丙烯酸钠与交联羧甲基淀粉复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155 200710041593.6 聚肽-聚丙烯酸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156 200710049449.7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弹性体的制备方法157 200710122820.8 一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158 200610086973.7 一种氟硅改性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159 200710057640.6 大分子印迹聚丙烯酸钙/海藻酸钙杂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160 200710028758.6 一种含硅氧烷基团聚丙烯酸材料及其合成技术161 200710055675.6 具有交联网络结构无皂含氟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162 200710055914.8 聚丙烯酸酯类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及其高阻尼材料163 200710018331.8 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膜的制备工艺164 200810114947.X 一种改性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165 200810093257.0 基于聚丙烯酸酯的聚合物166 200810139654.7 适于药物包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工业化生产的乳液聚合工艺167 200680048645.6 大的二丙烯酸酯和大的聚丙烯酸酯168 200810026410.8 成膜流变型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和合成工艺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169 200810139653.2 适于药物包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Ⅲ工业化生产的乳液聚合工艺170 200810167104.6 氢化丁腈橡胶/聚丙烯酸烷基酯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71 200710044410.6 一种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172 200810013301.2 含氟和/或硅氧烷的杂化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173 200710025965.6 聚丙烯酸酯水基铝箔复合胶174 200810116089.2 聚丙烯酸系列水煤浆添加剂的制备及应用175 200810151095.1 白蛋白基聚丙烯酸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176 200810021752.0 阻燃性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177 200810219084.2 一种利用微波制备聚丙烯酸系陶瓷减水剂及其方法178 200710180866.5 含聚乳酸树脂和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179 200810143886.X 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酸钠的制备方法180 200810143887.4 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制备方法181 200810169501.7 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182 200810051587.3 含氮、磷、钾及蒙脱土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及制法183 200810233975.3 压花革用湿式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184 200910045160.7 一种磁性聚丙烯酸改性碳纳米管药物载体185 200780021815.6 含聚酯链段和聚丙烯酸酯链段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设计方法186 200780023985.8 包含聚丙烯酸衍生物、纤维素醚和崩解剂的亲水性基质制备用于治疗女性生殖道疾病的药物的用途187 200910036938.8 一种高封闭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188 200910036957.0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89 200780026733.0 用于光学应用和涂层应用的含钡聚丙烯酸酯190 200780026816.X 用于光学应用和涂料应用的含铅聚丙烯酸酯191 200780027457.X 用于光学应用和涂布应用的含镧聚丙烯酸酯192 200910010717.3 聚丙烯酸酯木器漆乳液及其合成方法193 200910048391.3 高耐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194 200910021563.8 纳米杂化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195 200910098042.2 一种氟化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196 200810017879.5 聚丙烯酸类大颗粒珠状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197 200780049586.9 用于消光聚丙烯酸酯模制品的模塑组合物198 200910069310.8 温度敏感聚乙烯亚胺-接枝-聚丙烯酸寡乙二醇酯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199 200810038801.1 一种无溶剂聚丙烯酸酯流平剂的制备方法200 200910182031.2 聚丙烯酸包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201 200910041128.1 一种醇溶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