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复习-胶囊剂

合集下载

药剂学学习指导第四章 胶囊剂、滴丸和小丸

药剂学学习指导第四章 胶囊剂、滴丸和小丸

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和小丸一、胶囊剂(一)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1.定义: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填充物为:粉末、液体、混悬液、半固体空囊壳:由明胶、甘油、水及其他药用材料。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溶散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相比)(3)油脂类药或难溶性药物溶于适当的油中装入软胶囊中;(4)使药物具有定位,缓控释作用。

不适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水溶液或稀乙醇液的药物;(2)易风化药物;(3)易吸湿药物;(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二)分类分为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三)制备1.硬胶囊剂的制备(1)空囊壳的制备1)囊壳组成:①囊材:动物皮、骨混合明胶(A型等电点pH7~9; B型等电点pH4.7~5.2)②增塑剂:甘油、山梨醇、CMC-Na、HPC等③矫味与着色剂及防腐剂(2)工艺流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拨壳→截割→套合(万级环境、相对湿度35%~45%)(3)质量与规格:0号(0.75ml)、1号(0.55ml)、2号(0.40ml)、3号(0.30ml)、4号(0.25ml)、5号(0.15ml)(4)物料的填充根据填充量选择适宜规格,填充前要充分注意物料流动性,可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性,并根据物料性质选择填充机。

2.软胶囊的制备(1)影响成型因素1)囊壁组成的影响:(与硬胶囊相似)即:明胶为主成分,加入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等。

配比: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2)药物与辅加剂的影响A.不能囊化的液体:含水量为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如醇、酮、酸、胺等影响囊化。

B.O/W乳剂会使囊溶解C.醛类使囊变性D.液态药物的pH为2.5~7.5较适宜,过酸过碱可使明胶水解与变性3)混悬液对胶囊大小的影响介质常用PEG400,植物油加表面活性剂。

基质吸附率:指与1g固体药物制成可包制的混悬液所需液体基质(介质)的克数,即: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 固体重量基质吸附率受固体药物粉末的形态、大小、密度、含水量等影响。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12章胶囊剂药剂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12章胶囊剂药剂

第十二章胶囊剂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A.1号 B.2号 C.3号 D.4号 E.5号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E.60min 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A.西黄芪胶 B.琼脂 C.着色剂 D.明胶E.羧甲基纤维素钠4.硬胶囊壳中不含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崩解剂 E.防腐剂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A.白及胶 B.着色剂 C.甘油 D.琼脂 E.二氧化钛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A.增加可塑性 B.遮光 C.消除泡沫D.增加空心胶囊的光泽 E.防腐7.除另有规定外,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过A.10.0% B.9.0% C.8.0% D.7.0% E.6.0%8.下列有关胶囊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搞药物的稳定性B.能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C.可彻底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胶囊壳可防止容易风化的药物不被风化E.与丸剂、片剂比,在胃内释药速度快9.对硬胶囊中药物处理不当的是A.挥发性成分包合后充填B.流动性差的粉末可制成颗粒后充填C.量大的药材粉碎成细粉后充填D.毒剧药应稀释后充填E.将药物制成微丸后充填10.含油量高的药物适宜制成的剂型是A.胶囊剂 B.溶液剂 C.片剂 D.滴丸剂 E.散剂11.使用较多的空心胶囊是A.0~3号胶囊 B.1~3号胶囊 C.1~4号胶囊D.0~4号胶囊 E.0~5号胶囊12.制备肠溶胶囊剂时,多用包衣法在空心胶囊外涂一层肠溶材料A.CMC B.GAP C.PVA D.CAP E.PEG13.软胶囊囊材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比应为A.1:0.3:1 B.1:0.4:1 C.1:0.6:1 D.1:0.5:1E.1:(0.4~0.6):114.下列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鱼肝油D.O/W型乳剂 E.芒硝15.下列有关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时需要加入黏合剂B.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C.药物的水溶液和稀乙醇溶液均能溶解胶囊壁D.容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脆E.易溶性且有刺激性的药物,在胃中溶解后可因局部浓度过高而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16.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方法是A.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全部崩解B.除另有规定外,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粒的囊壳均不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然后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C.按软胶囊剂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D.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E.同时符合A、B和C的要求17.胶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的量是A.0.5%~2% B.1%~2% C.1%~3% D.2%~3%E.3%~4%18.下列不属于软胶囊的特点的是A.可以充填液体药物B.可以充填W/O型乳剂C.可以充填固体粉末状药物D.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增塑剂E.干燥后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不变19.可用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的是A.毫微胶囊 B.微型胶囊 C.软胶囊 D.硬胶囊E.肠溶胶囊20.下列有关硬胶囊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的型号为1~5号B.可用明胶作用胶囊壳的囊材C.可通过试装来确定囊壳装量D.在囊壳中加入着色剂可便于识别E.在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作增塑剂【B型题】[21~24]A.粉碎成粉末充填 B.制成软胶囊 C.稀释后充填D.制成肠溶胶囊 E.制成微丸后充填21.油性药物宜22.吸湿性小、流动性强的药物干浸膏填充胶囊时宜23.刺激性强的药物填充胶囊时宜24.流动性差的药粉或浸膏粉填充胶囊时宜[25~27]A.12%~15% B.9% C.10% D.5% E.0.5%25.胶囊壳的水分含量为26.硬胶囊内容物水分含量为27.制备软胶囊的药物水分含量不应超过[28~30]A.硬胶囊 B.软胶囊 C.微型胶囊 D.肠溶胶囊E.空心胶囊28.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药物宜制成29.药物颗粒装于空心胶囊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30.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密封于软质囊材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31~34]A.着色剂 B.遮光剂 C.增塑剂 D.矫味剂E.防腐剂31.胶囊的囊材中加入甘油是作为32.胶囊的囊材中加入苯甲酸是作为33.胶囊的囊材中加入二氧化钛是作为34.胶囊的囊材中加入食用色素是作为[35~38]A.0.20ml B.0.27ml C.0.37ml D.0.48ml E.0.67ml 35.0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36.1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37.2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38.3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X型题】39.对胶囊壳的质量要求包括A.水分含量为10%以下B.厚度与均匀度C.重量差异限D.弹性强,手捏胶囊口不易碎E.在37℃的水中,30分钟内溶解40.下列有关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靶向给药系统B.油类或液态药物可以制成软胶囊C.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比其他剂型的生物利用度高E.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41.下列有关空心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空心胶囊时,空气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B.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5%~10%C.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12%~15%D.要求在37℃的水中振摇30分钟全部溶散E.要求在37℃的水中振摇15分钟全部溶散42.根据囊材性质分类的胶囊有A.微型胶囊 B.肠溶胶囊 C.滴丸剂 D.软胶囊剂E.硬胶囊剂43.下列用于制备胶囊剂的方法有A.压制法 B.模制法 C.泛制法 D.滴制法E.塑制法44.易风化的对胶囊壳的损害是A.溶化 B.变软 C.相互粘连 D.变色 E.变脆破裂45.胶囊内药物的形式有A.粉末 B.颗粒 C.液体 D.混悬液 E.微丸46.下列属于胶囊剂特点的是A.比丸剂、片剂崩解慢B.外观光洁、便于服用C.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制剂D.可增加药稳定性E.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47.下列可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橙皮酊 B.药物粉末 C.易风化的药物 D.甘草流浸膏E.鱼肝油48.下列与胶丸制法无关的是A.化学反应法 B.压制法 C.固体分散法 D.热熔法 E.滴制法49.可作为软胶囊内容物的是A.颗粒 B.高浓度的乙醇液 C.粉末 D.W/O型乳剂 E.O /W乳剂50.下列可填充于硬胶囊内的药物是A.O/W型乳剂 B.油类药物 C.药物粉末 D.药物颗粒E.流浸膏51.影响滴制软胶囊质量的因素有A.胶液组分的比例B.胶液的胶冻力及黏度C.药液、胶液及冷却剂的密度D.胶液、药液及冷却剂的温度E.软胶囊剂的干燥温度52.下列属于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水分 B.崩解时限 C.脆碎度 D.装量差异限度E.微生物限度53.挥发油充填胶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先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然后与其他药粉混合均匀B.先用处方中粉性较强的药粉吸收挥发油后充填C.先将挥发油制成微囊后再充填D.先用碳酸钙吸收挥发油后再充填E.直接制备成软胶囊剂54.下列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药物乙醇溶液 B.药物的水溶液 C.药物的油溶液D.易风化的药物 E.刺激性强的药物55.空心胶囊的常用附加剂有A.遮光剂 B.增塑剂 C.增稠剂 D.防腐剂E.稀释剂二、填空题1.制备硬胶囊主要是______选择和______填充。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胶囊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胶囊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胶囊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包糖衣中打光所用的物料是A.滑石粉B.糊精C.胶浆D.CAPE.虫蜡2、片剂辅料中可用作崩解剂的是A.滑石粉B.糊精C.乙基纤维素D.阿拉伯胶E.羧甲基淀粉钠3、片剂制备中目前代替乳糖的混合辅料是A.淀粉、糊精、甘露醇(5:1:1)B.淀粉、糊精、糖粉(5:1:1)C.淀粉、糖粉、糊精(7:2:1)D.淀粉、糊精、糖粉(7:5:1)E.淀粉、糊精、糖粉(7:1:1)4、下列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崩解剂、吸收剂的是A.微晶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C.淀粉D.糊精E.微粉硅胶5、中药片剂制备中含浸膏量大或浸膏黏性太大时宜选用的辅料为A.黏合剂B.润滑剂C.稀释剂D.吸收剂E.崩解剂6、将处方中全部饮片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中药片剂称为A.半浸膏片B.提纯片C.分散片D.全浸膏片E.全粉末片7、片剂成型机制不包括A.固体桥作用B.粒间力作用C.机械力作用D.粘结作用E.粒子的弹性力作用8、适用于中药全浸膏片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是A.挤出制粒法B.湿法混合制粒C.喷雾干燥制粒法D.流化喷雾制粒法E.干法制粒9、穿心莲内酯片属于A.浸膏片B.半浸膏片C.全粉末片D.提纯片E.干法制粒压片10、压片时,冲头和模圈上常有细粉黏着,使片剂表面不光、不平和有凹痕,称为A.脱壳B.裂片C.迭片D.黏冲E.松片11、硬脂酸镁作润滑剂一般用量为A.0.3%~1%B.O.1%~0.3%C.1%~3%D.3%~5%E.5%以上12、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最常用的浓度是A.10%B.20%C.30%D.25%E.40%13、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A.小剂量片剂B.含有浸膏药物的片剂C.含有易溶性成分的片剂D.不易混匀的物料E.含有挥发性药物的片剂14、包糖衣若出现片面裂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温度高干燥速度太快B.片心未干燥C.包糖衣层时最初几层没有层层干燥D.胶液层水分进入到片芯E.有色糖浆用量过少15、乙醇作为润湿剂一般采用的浓度是A.90%以上B.70%~90%C.30%~70%D.20%~60%E.20%以下16、不宜以细粉直接压片的是A.毒性药B.贵重药C.含淀粉较多的药材D.含纤维较多的药材E.受热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材17、当原料中含有较多挥发油的片剂制备时宜选用的辅料为A.稀释剂B.吸收剂C.崩解剂D.黏合剂E.润滑剂18、下列片剂服用无首过作用的是A.控释片B.缓释片C.分散片D.舌下片E.口服泡腾片19、一般制备片剂不必加用的辅料为A.崩解剂B.湿润剂C.黏合剂D.吸收剂E.润滑剂20、既可能引起裂片,也可能引起片重差异超限的是A.颗粒大小悬殊B.颗粒含水量过多C.细粉太多D.颗粒硬度较小E.混合不均匀21、关于全浸膏片制颗粒的方法,可采用的是A.浸膏粉用水湿润后制粒B.浸膏粉加糖浆制粒C.稠浸膏加部分药粉混合制粒D.干浸膏直接粉碎成颗粒E.干浸膏以稀乙醇直接制粒22、用湿制颗粒压片法,薄荷脑最佳的加入工序为A.制粒前加入B.颗粒干燥前加入C.整粒前加入D.整粒后加入,闷数小时E.临压片加入23、《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中药片剂崩解时限,正确的为A.药材原粉片在60min内B.浸膏片在30min内C.口含片在30min内D.半浸膏片在30min内E.糖衣片在60min内24、某批药物需制成片剂100万片,干颗粒重250kg,加入辅料50kg,则每片的重量为A.0.25gB.0.60gC.0.40gD.0.80E.0.3025、中药片剂原料预处理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方便操作利于成型B.去除无效物质减少服用量C.利于包衣工序操作D.选用部分处方药料作赋形剂,可减小辅料量E.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及产品的稳定性26、泡腾片制备时宜选用的润滑剂是A.硼酸B.聚乙二醇C.滑石粉D.微晶纤维素E.硬脂酸镁27、生产某一片重为0.25g的片剂50万片,需多少干颗粒A.125kgB.200kgC.25kgD.500kgE.150kg28、以下不属于压片前干颗粒处理的操作为A.整粒B.加挥发油及挥发性药C.加崩解剂D.加润滑剂E.加稀释剂29、不宜以细粉直接加入压片的是A.含淀粉较多的药材B.贵重药C.毒剧药D.受热时有效成分易破坏的药材E.含纤维较多的药材30、压片时的润滑剂,应在哪个过程加入A.制粒时B.药物粉碎时C.混人黏合剂或湿润剂中D.颗粒整粒后E.颗粒干燥时31、单冲压片机调节药片硬度时应调节A.上压力盘的位置B.下压力盘的高度C.下冲头的深度D.上冲头下降的位置E.上下冲头同时调节32、生产片剂制颗粒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药料中空气量B.增加物料的流动性C.避免粉末分层,保证含量均匀D.避免细粉飞扬E.避免粘冲33、用羧甲基淀粉钠作片剂的崩解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A.膨胀作用B.毛细管作用C.湿润作用D.产气作用E.酶解作用34、下列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A.磷酸氢钙B.干燥淀粉C.滑石粉D.糊精E.葡萄糖35、在片剂制备中硬脂酸镁可作为A.湿润剂B.润滑剂C.吸收剂D.稀释剂E.干燥黏合剂36、在制备含有纤维性强药物的片剂时宜选的黏合剂是A.糖浆B.微晶纤维素C.乙醇D.淀粉浆E.水37、在片剂制备中不起粘合作用的辅料为A.干燥淀粉B.糊精C.预胶化淀粉D.糖粉E.甘露醇38、有关湿颗粒干燥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B.含挥发性或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应控制在100℃以下干燥C.颗粒干燥的程度可以含水量控制,但不同品种差异较大D.含水量过高压片时会产生黏冲现象E.含水量过低则出现顶裂现象39、防止包糖衣片发生花斑处理方法不当的是A.操作中注意控制温度B.操作中多搅拌,勤加少上C.操作中要将衣层吹干后再打光D.色层颜色越深越不宜花片E.有色糖浆混匀后再用40、糖衣片出现露边问题原因不包括A.包衣料用量不当B.包衣粉衣层过厚C.片心形状不好D.包衣锅角度太小E.包衣时干燥吹风过早41、下列不是薄膜衣优点的是A.节省辅料B.生产周期短C.衣层牢固强度好D.对片剂崩解影响小E.外形美观42、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不需要加糖浆的为A.隔离层B.打光C.粉衣层D.糖衣层E.有色糖衣层43、片剂制备有关制粒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挤出制粒法需先制成软材B.制软材用的乙醇随含醇量增加,软材黏性降低C.湿法混合制粒法是用快速搅拌制粒机制粒D.流化喷雾制粒法是将混合制粒、干燥操作一步完成的新技术E.制粒时药料与辅料混合搅拌时间越长,越均匀,产品质量好二、配伍选择题1、A.崩解迟缓B.松片C.裂片D.黏冲E.片重差异超限<1>、压片时颗粒粗细相差悬殊可以引起<2>、压片时颗粒质地过松可以引起<3>、冲模表面粗糙可以引起<4>、压片时黏合剂用量过多可以引起2、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B.丙烯酸树脂Ⅱ号和Ⅲ号混合液C.糖浆D.糖浆和滑石粉E.胶浆和滑石粉<1>、片剂包糖衣中的粉衣层所用的包衣物料是<2>、片剂包薄膜衣应用广泛的包衣物料是<3>、片剂包肠溶衣常用的包衣物料是<4>、片剂包糖衣中的隔离层所用的包衣物料是3、A.包粉衣层B.包隔离层C.打光D.包糖衣层E.片衣着色下列片剂的包衣物料有何主要用途<1>、有色糖浆<2>、明胶浆<3>、滑石粉<4>、白蜡4、A.片重差异大B.花斑C.裂片D.松片E.边角毛缺及粘冲<1>、颗粒过粗、过细在压片时易<2>、颗粒流动性差、粗的相差过大<3>、同样大小的中药片的颗粒比化学药品片的颗粒要细小些,可避免压片时产生<4>、药料中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等成分较多,易引起5、A.脱壳B.花斑C.露边D.片面裂纹E.粘锅<1>、包衣有色糖浆混合不匀可造成<2>、片心不干包衣时易造成<3>、片心边缘太厚易造成<4>、包衣时糖浆与滑石粉用量不当6、A.花片B.崩解超限C.裂片D.粘冲E.片重超限<1>、颗粒太硬<2>、颗粒过干<3>、颗粒油类成分混合不均匀7、A.银翘解毒片B.参茸片C.通塞脉片D.银黄片E.酵母片<1>、上述中药片剂中为全浸膏片的是<2>、上述中药片剂中为半浸膏片的是<3>、上述中药片剂中为提纯片的是<4>、上述中药片剂中为全粉末片的是8、A.乳糖B.乙醇C.羟甲基淀粉钠D.硬脂酸镁E.磷酸氢钙<1>、片剂制备的吸收剂<2>、片剂制备的润湿剂<3>、片剂制备的崩解剂<4>、片剂制备的润滑剂9、A.需整个吞服的片剂B.需嚼碎服用的片剂C.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的片剂D.需含于口腔缓慢溶解的片剂E.需置于颊腔在唾液中缓缓溶解的片剂<1>、含片为<2>、分散片<3>、肠溶衣片为<4>、咀嚼片为10、A.滚转包衣法B.流化包衣法C.压制包衣法D.滴制包衣法E.旋转包衣法<1>、适用于包糖衣、肠溶衣或药物衣,可用于长效多层片的制备,或有配伍禁忌药物的片剂包衣方法是<2>、包衣时间短、速度快,适用于小片和颗粒包衣,尤适用于包薄膜衣的片剂包衣方法是<3>、可用于包糖衣、薄膜衣和肠溶衣等的片剂包衣方法是三、多项选择题1、包衣的目的有A.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防止松片现象C.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D.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E.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2、制备片剂时,属于干法制粒的方法是A.滚转法B.重压法C.流化喷雾制粒D.滚压法E.挤出制粒3、引起裂片的原因有A.压力过大B.压片机转速过快C.黏合剂的用量不足或黏性不够强D.油类成分过多E.药物疏松,弹性过大4、舌下片的特点包括A.一般片大而硬,味道适口B.吸收迅速显效快C.属于黏膜给药方式D.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E.局部给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5、片剂制粒的目的是A.避免产生花斑B.增加流动性C.避免粉末分层D.避免黏冲、拉模E.减少片子松裂6、片剂的赋形剂包括A.稀释剂B.吸收剂C.润湿剂D.黏合剂E.崩解剂7、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有A.整粒B.加挥发性药物C.加崩解剂D.加润滑剂E.加黏合剂8、崩解剂促进崩解的机理有A.产气作用B.吸水膨胀C.酶解作用D.薄层绝缘作用E.毛细管作用9、崩解剂的加入方法有A.与处方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B.与已干燥的颗粒混合后压片C.部分与处方粉料混合在一起制粒,部分加在干燥的颗粒中,混匀压片D.溶解在黏合剂内加入E.制成溶液后喷入10、可能引起片剂压片时黏冲的原因有A.颗粒太潮B.室内湿度过大C.室内温度过高D.润滑剂用量不足E.片剂中浸膏含量过多11、可作为薄膜衣物料的有A.糖浆B.明胶浆C.丙烯酸树脂D.甘油E.虫胶12、制备片剂的方法有A.干颗粒压片法B.湿颗粒压片法C.粉末直接压片法D.滚压法E.重压法13、以下哪些情况需要加入稀释剂A.主药剂量小于0.1gB.含浸膏量较多C.浸膏黏性太大D.含有较多的挥发油E.含有较蠡的液体成分14、某中药片含油较多,应选用哪些赋形剂A.硫酸钙二水物B.硬脂酸镁C.虫胶D.氧化镁E.磷酸氢钙15、中药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A.含纤维较多、黏性较大、质地泡松或坚硬的药材必要时采用高速离心或加乙醇等纯化方法去除杂质.B.含水溶性有效成分必要时采用高速离心或加乙醇等纯化方法去除杂质.C.含淀粉较多的药材一般粉碎成100目左右细粉,用适当方法灭菌后备用.D.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药材宜用双提法.E.含脂溶性有效部位的药材可用适宜浓度的乙醇或其他溶剂以适当的方法提取.16、常见的中药片剂类型有A.提纯片B.全浸膏片C.半浸膏片D.全粉末片E.包衣片17、在粉末直接压片中,能改善粉末的流动性和可压性的方法是A.当主药剂量较小时,可借助选用较大量可压性和流动性较好的辅料来弥补原料药这方面的不足B.若主药剂量较大,而加少量辅料即有良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可以直接压片C.若主药剂量较大,可压性和流动性不好时,可采用重结晶和喷雾干燥法来改变药物的物理性状D.全粉末直接压片时为防止片重差异超限,可在加料斗上加装电磁振荡器等装置E.为防止粉末飞扬和漏粉,宜采用自动密闭加料装置,并可安装吸粉器加以回收18、对干制颗粒压片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制颗粒压片法系指不用润湿剂或液态黏合剂而制成颗粒进行压片的方法B.能提高对湿热敏感的药物产品的质量,且可缩短工时C.不用或仅用少量干燥黏合剂,较湿制颗粒法节省辅料和成本D.于法制粒容易将不同性质的药物匀制成符合供压片特定要求的颗粒E.干法制粒的主要方法有滚压法、直接筛选法、融合法19、薄膜衣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有A.能充分溶解于适当的溶剂或均匀混悬于介质中,易于包衣操作B.必须在要求的pH条件下溶解或崩解C.能形成坚韧连续的薄膜,且光洁,对光线、热、湿度均稳定D.无毒,无不良嗅和昧E.能与色素及其他材料混合使用20、压片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A.松片和粘冲B.崩解时间超限C.裂片D.片重差异超限E.引潮受湿2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在片剂中可作为A.稀释剂B.吸收剂C.黏合剂D.润滑剂E.崩解剂22、下列何种情况下,可以用乙醇作为润湿剂A.凡具有较强黏性的药物B.在遇水受热易引起变质的药物C.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D.颗粒于燥后太硬,压片产生花斑,崩解超时限者E.用大量的淀粉、糊精和糖粉作辅料者23、需进行溶出度测定的片剂有A.含难溶性药物的片剂B.含久贮后溶解度降低药物的片剂C.含与其他成分容易相互作用药物的片剂D.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片剂E.肠溶衣片24、可做片剂肠溶衣的物料有A.明胶B.阿拉伯胶C.虫胶D.纤维醋法酯E.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25、片剂薄膜衣与糖衣相比,优越处在于A.节省辅料B.美观C.对片剂崩解影响小D.衣层牢固,强度好E.操作简化,生产周期短26、可能引起片剂压片时粘冲的原因有A.颗粒太潮B.润滑剂用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C.室内湿度过大D.室内温度过高E.片剂中浸膏含量过多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川蜡(虫蜡)作为糖衣片打光剂,用前应精制处理。

初级中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章节试题:胶囊剂

初级中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章节试题:胶囊剂

初级中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章节试题中药药剂学胶囊剂一、A11、对硬胶囊论述正确的是A、胶囊剂的规格为数字越大,容积越大B、囊材中含有明胶、甘油、二氧化钛、食用色素等C、充填的药物一定是颗粒D、充填好的现胶囊不用除粉或打光E、硬胶囊充填时不必考虑药料性质2、容积为0.67ml的硬胶囊是A、00号B、0号C、1号D、2号E、3号3、软胶囊的制备方法A、塑制法B、泛制法C、分解法D、压制法E、热熔法4、下列哪项不是胶囊剂的特点A、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B、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C、易溶性的药物不宜应用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E、适用于各种固体药物5、宜制成硬胶囊的为A、药物的水溶液B、刺激性较强的药物C、易风化的药物D、易溶性的药物E、含油量高的药物6、容积为0.48ml的硬胶囊是A、00号B、0号C、1号D、2号E、3号7、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A、90分钟B、120分钟C、30分钟D、45分钟E、60分钟8、制备空胶囊壳时一般要加甘油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二者的作用为B、防腐C、增塑D、芳香矫味E、着色9、制备空胶囊壳时一般要加琼脂,琼脂的作用为A、增加胶液的凝结力B、防腐C、增塑D、芳香矫味E、着色10、相对于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的特殊检查为A、水分B、装量差异C、外观D、卫生学E、崩解时限11、制备硬胶囊壳时,不需要加入的附加剂是A、增塑剂B、助悬剂C、防腐剂D、增稠剂E、遮光剂12、剂量小的药物或细料药物填充硬胶囊时,一般要过B、4号筛C、5号筛D、6号筛E、8号筛13、制备空胶囊壳时一般要加琼脂,琼脂的作用为A、着色B、增稠C、防腐D、增塑E、芳香矫味二、B1、A.增塑剂B.增稠剂C.着色剂D.避光剂E.芳香矫味剂<1> 、甘油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2> 、琼脂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3> 、乙基香草醛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0、A.明胶、阿拉伯胶B.甘油、山梨醇C.尼泊金类D.二氧化钛E.水溶性染料<1> 、软胶囊的增塑剂常用<2> 、软胶囊的附加剂常用0、A.滴丸B.胶囊剂C.片剂D.蜜丸E.水丸<1> 、内容物可以是液体药物的是<2> 、可以用滴制法、压制法制备的是。

中药药剂学第十四章 胶囊剂

中药药剂学第十四章 胶囊剂

一、填空题1、胶囊剂的制备工艺过程总体上可分空心胶囊的选择、 、封口、抛光、包装等。

2、空胶囊是以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加入 的目的是增加胶囊的韧性和弹性,加入 ,可防止胶囊的腐败。

3、软胶囊填充固体药物时常用的分散介质为植物油或 。

4、软胶囊剂制备方法概括起来,可为 和 两种。

二、判断题1、在明胶囊壳表面包肠溶衣料可制成肠溶胶囊剂。

( )2、填充小剂量的药粉,尤其麻醉、毒性药物,应先用适量的稀释剂(如乳糖、淀粉)稀释一定的倍数,混匀后填充。

( )3、胶囊剂将药物与外界隔开,因此,胶囊剂质量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不大,保存时对包装材料的密封性要求不高。

( )4、胶囊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有: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水分等。

( )三、单项选择题1、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壳( )A 变脆破裂B 溶化C 变软D 相互粘连E 变色2、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 )A 颠茄流浸膏B 三七粉C 陈皮酊D 水合氯醛3、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A o/w乳剂B 芒硝C 鱼肝油D 药物稀醇溶液4、硬较囊的内容物,除另有规定外,水分不得超过( )。

A 3.0%B 5.0% C9.0% D 15.0%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

B 生物利用度较丸、片剂高。

C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 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 药物不能定时、定位释放。

2、下列关于硬胶囊壳的错误的叙述是( )A 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

B 制囊壳时胶液中应加入抑菌剂。

C 囊壳含水量高于15%时囊壳太软。

D 加入二氧化钛使囊壳易于识别。

E 囊壳编号数值越大,其容量越大。

3、下列哪些情况不宜作为胶囊剂( )A 易风化或易潮解的药物。

B 含油量高的药物。

C 易溶性药物。

D 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E 具有不适苦味或臭味的药物。

五、简答题1、简述胶囊剂的含义及分类。

2、简述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

六、论述题1、剂型改革时,常将原有的生药丸剂改成胶囊剂,试论述其理由。

中药药剂学:第十四章 胶囊剂

中药药剂学:第十四章 胶囊剂
第十四章 胶囊剂
capsules
1
第一节 概述
一、胶囊剂的含义与分类
1. 含义: 将中药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 胶囊或密封于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2. 材质: ➢ 空胶囊一般均以明胶为原料制成。 ➢ 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
子材料,改变胶囊剂的溶解度或产生肠溶性。 3. 历史演进: ➢ 很久以前,以食物包裹药物。 ➢ 19世纪中叶,法、英两国发明使用软胶囊剂和硬胶囊剂; ➢ 现代,自动胶囊填充机促进了胶囊的工业生产;
10
3.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
规格:000,00,0,1,2,3,4,5号,共八种. 最常用:0—3号.
由于药物的比重不同,细度,剂量不同,所占体积不同, 要选用 适宜大小的空胶囊, 根据经验试装来定,或参考空胶囊号码装量关系表。
11
(二)药物的填充
1.空胶囊的选择 按药物剂量所占容积选最小的空胶囊。 2.药物的处理 硬胶囊中的药物要求是混合均匀的细粉或颗粒。 药物处理原则: (1)中药剂量小、细料药,粉碎,过6号筛,混匀后填充。 (2)剂量大,部分药材粉成细粉,余药经提取浓缩成稠膏,
30
(四)崩解时限
软胶囊剂在1小时内崩解; 硬胶囊剂在30分钟内崩解; 肠溶胶囊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不崩解,
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全部崩解。 凡规定溶出度试验的胶囊剂可不再检查崩解时限。
(五)定性与定量 (六)卫生标准
胶囊剂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
31 含生药原粉者,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0个/克.霉菌数<100/克
二.包装
常用玻璃瓶,塑料瓶,铝塑水泡式包装。 易吸潮变质的胶囊剂可在瓶内装入一小袋硅胶作
吸湿剂。 胶囊剂应贮藏在阴凉干燥处。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 -颗粒剂 胶囊剂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 -颗粒剂 胶囊剂

第十章、颗粒剂学习要点:1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熟悉各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A型题]1.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很关键,其判断方法为()A手捏成团,重按即散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手捏成团,重按不散D手捏成团,轻按不散E手捏成团,按之不散2.糖粉与糊精是颗粒剂制备中常用的辅料,其与稠膏比例一般为()A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2B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3C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D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2E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13.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粘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措施解决A加药材细粉B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C加适量粘合剂D加大投料量E拧紧过筛用筛网4.一般()制粒方法多用于无糖型及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A挤出制粒法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干法制粒E包衣锅滚转制粒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以()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A 40%B 50%C 60%D 70%E 80%6.混悬性颗粒剂的药料处理原则错误的是()A热敏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B糖粘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D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E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7.泡腾性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A酒石酸与碳酸钠B枸橼酸与碳酸钠C枸橼酸与碳酸氢钠D酒石酸与碳酸氢钠E A+C8.关于水溶性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含水量在3.0%以内B具有一定硬度C 无吸潮、结块现象D颗粒大小均匀,色泽一致E辅料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稠膏量的5倍9.颗粒剂对粒度的要求正确的是()A越细越好,无粒度限定B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C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D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 E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10.关于颗粒剂溶化性的要求错误的是()A可溶性颗粒剂用热水冲服时应能全部溶化B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允许有轻微浑浊C混悬性颗粒剂要混悬均匀D混悬性颗粒剂不允许有焦屑异物E泡腾性颗粒剂在加水后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11.我国药典对颗粒剂装量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取10袋(或瓶),精密称定总重并求得平均值B超出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或瓶)C不得有2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D标示装量1.0以上至1.5g,装量差异限度为8%E标示装量1.5以上至6g,装量差异限度为7%[B型题](1~3题)A 软材太干B软材过多C软材过少D软材过粘E软材过软1.制粒时软材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是因为()2.制粒时软材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是因为()3.制粒时软材易粘附或压出的颗粒成条状,是因为()(4~7题)A水溶性颗粒剂B酒溶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混悬性颗粒剂E可溶性颗粒剂4.以药材细粉作为辅料可用作()的制备5.采用水提醇沉工艺一般用作()的制备6.以枸橼酸作为辅料可用作()的制备7.用酒冲服饮用的是()[X型题]1.关于颗粒剂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B200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颗粒剂29种C是在干糖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质量稳定E吸收、奏效快2.水溶性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精制方法是()A水提醇沉法B超滤法C大孔吸附树脂法D高速离心法E絮凝沉淀法3.可用于颗粒剂制粒的方法有()A挤出制粒法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干法制粒E包衣锅滚转制粒4.颗粒剂制备中湿颗粒干燥的注意事项为()A湿颗粒要及时干燥B湿颗粒的干燥温度要迅速上升C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为宜D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E含水量控制在2%以内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采用()方法制备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气蒸馏法6.关于酒溶性颗粒剂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时用一定量的饮用白酒溶解B可替代药酒服用C可酌加冰糖D可酌加适量着色剂E为节约药材可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充当辅料7.关于泡腾性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泡腾性颗粒剂之所以有泡腾性是因为加入了有机酸及弱碱B泡腾性颗粒剂有速溶性C加入的有机酸有矫味作用D应注意控制干燥颗粒的水分E应将有机酸与弱碱分别与干浸膏粉制粒再混合答案[A型题]1.B注解:制软材是挤出法制粒中最关键的一步,判断标准为“手捏成团,轻按即散”或“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第11章 胶囊剂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第11章 胶囊剂

第十一章胶囊剂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胶囊剂的制备。

重点内容有不宜制成胶囊的药物、空胶囊的辅料、软胶囊的制法、崩解时限的要求。

一、概述【考点1】含义与分类胶囊剂系指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药剂。

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溶胶囊剂。

主要供口服应用,也有用于其他部位,如直肠、阴道等。

【考点2】胶囊剂的特点1.外观光洁,美观,且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便于服用;2.与片剂、丸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生物利用度高;3.药物被装于胶囊中,与光线、空气和湿气隔离,稳定性增加;4.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和释药方式的制剂。

★不易制成胶囊剂的药物: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液;刺激性较强、易溶性、易风化、吸湿性的药物。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考点1】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药物的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考点2】空胶囊制备的原料与辅料1、原料:主要原料是明胶。

有A和B型明胶、皮明胶、骨明胶。

2、辅料:增塑剂。

甘油、竣甲基纤维素钠可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可塑性;增稠剂。

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遮光剂。

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的氧化;着色剂。

柠檬黄、胭脂红可增加美观,便于识别;防腐剂。

尼泊金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胶囊的过程中发生霉变;芳香性矫味剂。

乙基香草醛,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增光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光泽。

【考点3]空胶囊制备工艺流程溶胶一蘸胶一干燥一拔壳一截割一整理6个工序。

【考点4】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用规格由大到小分为Oo0、00、0、1、2、3、4、5号共8种。

药典中对其规定了崩解时限、干燥失重、重金属限量、松紧度、脆碎度的质量要求。

选用:一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定选用胶囊的号码。

规格越大,容积越小。

常用0-3号胶囊。

【考点5】药物的处理及填充剂量小的药物可直接粉碎为细粉应用;剂量大的药物可部分或全部提取制成稠膏或干浸膏;麻醉药、毒剧药应稀释后填充;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或方中其他药物细粉吸收后再填充,或包合后再填充;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酌加适量稀释剂,混匀后填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囊剂
1、填空题
1.软胶囊亦称--,分为2种情况,所谓无缝软胶囊是用---制备的,而有缝软胶囊是用--制备的。

[答案] 胶丸;滴制法;压制法
2.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壳---,而易潮解药物可使胶囊壳---,故不宜将此类药物制成胶囊。

[答案] 变软;变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O/W乳剂芒硝鱼肝油
药物稀醇溶液
药物水溶液
2.硬胶囊剂与散剂在质检中不同点为()。

药物水分含量不超过9.0% 装量差异检查
卫生学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药物的粉末细度3.滴制法制备软胶囊的丸粒大小取决于()。

基质吸附率滴头大小滴头温度
以上均有
4.下列()可以制成胶囊剂。

氯化钾颠茄酊亚油酸
以上都可以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硬胶囊壳错误的是()。

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制囊壳时胶液中应加抑菌剂
囊壳含水量高于15%时囊壳变软加入二氧化钛便于识别
囊壳编号数值越大,其容量越大
[答案]de
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为()。

药物的稀乙醇溶液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易潮解的药物包衣的颗粒剂
含油量高而不宜制成丸、片剂的药物
[答案]abc
3.牡荆油微囊的制法中,正确的为()。

滴制法
复凝聚法
用明胶制成初乳用明胶与桃胶包囊
用甲醛固化
[答案]bce
4.有关硬胶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硬胶囊的号码越小,装量越多
胶囊的囊材中可以加入食用色素
麻醉、剧毒药物填充时,为防止最后者含量不足,应比实际需要量多准备几份
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胶囊剂除口服外,无其他给药途径
[答案]cde
5.下列()不能制成胶囊剂。

KCl 丹参乙醇提液紫
草油维生素E烟酸酯刺五加水提液
[答案]abe
6.胶囊剂操作环境中,理想的操作条件应包括()温度20~30℃
温度20℃以下温度30~40℃
相对湿度30~45% 相对湿度40~60%
[答案]ad
7.软胶囊丸粒大小可取决于()。

有效治疗量模具大小滴头大小基质吸附率
制备方法
[答案]ad
8.影响软胶囊填充混悬液的基质吸附率大小的因素包括()。

固体颗粒大小药物剂量大小药物颗粒的密度
药物颗粒的形状软胶囊的制备量
[答案]acd
四、名词解释
1.硬胶囊剂:
[答案] 将药物填装于用明胶为主料制成的两节筒状物囊壳中而成的制剂叫硬胶囊剂。

五、改错题
1.胶囊剂的特点是生物利用度高,尤其是药物水溶液滴成的胶丸,生物利用度更高。

[答案] 胶囊剂的特点是生物利用度高,但不能用药物的水溶液做内容物。

2.硬胶囊壳的型号与其容积成正比,即号越大容积越大。

[答案] 硬胶囊壳的型号与其容积成反比,即号越大容积越小。

六、简答题
1.哪些药物不能制成胶囊剂?
[答案] (1)水溶液和稀醇溶液能使胶囊软化和溶化,所以不能制成胶囊剂。

(2)易溶性药物,或小剂量有刺激激性的药物,由于胶囊壳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而不宜制成胶囊剂。

(3)风化药物可使胶壳变软,潮解药物可使胶壳变脆,不宜制成胶囊剂。

(4)强酸性药物可导致囊壳水解,强碱性药物能使囊壳变性影响崩解,不宜制成胶囊剂。

2、硬胶囊制备包括哪几个过程?
[答案] (1)药物处理,应按散剂的要求制成优良的散剂或颗粒剂做为填充物。

(2)囊壳大小的的选择,按剂量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囊壳,一般常用0号或1号胶囊壳。

(3)药物的填装,可采用手工和机械两种填充方式,加入的稀释剂和装量多少必须经过严格计算,操作环境条件应符合生产要求。

(4)封口,在两节联结处,用胶液或超声波处理粘合。

(5)囊外清洁与磨光。

(6)包装。

3.软胶囊中药物与附加剂填充有哪些要求?
[答案] (1)混悬液中填充成分的要求是药物至少过80目筛;分散媒选择植物油或PEG4000等,既有一定的粘度,又不能与壳壁发生反应。

(2)为防止混悬微粒的沉降应加入适当的助悬剂,油性基质用蜡的混合物,非油性基质一般用高分子量的PEG。

(3)在选择基质时应考虑是否影响药物的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