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PPT

通过X线、CT、MRI等影 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 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 定肿瘤的性质。
骨肿瘤的治疗方案
良性骨肿瘤
对于良性骨肿瘤,如骨囊肿、动 脉瘤样骨囊肿等,可采用刮除植 骨、病灶切除等手术方法进行治
疗。
恶性骨肿瘤
对于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尤因 肉瘤等,需进行广泛或根治性手术 切除,并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 疗方法。
01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肿瘤的形态、大小和
位置,尤其是对软组织成分的显示更为敏感。
02
CT检查可以观察到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敏感性的特点,可以 清晰地显示骨肿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MRI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肿瘤,并能够提供更 多关于肿瘤性质和生长方式的信息。
原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
发病年龄
原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而转移性骨肿瘤则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理学特征
原发性骨肿瘤的组织学特征较为单一, 而转移性骨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则可能
因原发肿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病部位
原发性骨肿瘤多发生在四肢长骨和扁 骨,而转移性骨肿瘤则可能发生在任 何骨骼部位。
如骨肉瘤、尤因肉瘤等,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 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
03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骨肿瘤
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介 于良恶性之间。
骨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01 良性骨肿瘤
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规则,核分裂像少。
02 恶性骨肿瘤
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核分裂像多。
骨肿瘤影像表现PPT课件

05 骨肿瘤影像表现的鉴别诊 断
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生长速度
良性骨肿瘤生长速度通常较慢,而恶性骨 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能出现
明显的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
骨膜反应
良性骨肿瘤的骨膜反应通常比较规则,而 恶性骨肿瘤的骨膜反应不规则,呈侵袭性 生长。
骨质破坏
良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通常比较轻微,而 恶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严重,可出现“溶
核医学检查常用的技术包括骨扫描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核医学检查可以用于骨肿瘤的早期诊 断、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03 良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
骨囊肿的影像表现
骨囊肿的影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囊状骨质缺损,边界清晰,周围可见薄层硬化缘。 骨囊肿内一般无钙化或仅有少量点状钙化。
骨囊肿通常不会侵犯周围软组织,因此周围软组织无异常表现。
骨肉瘤是恶性骨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 种,其影像表现主要包括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
骨膜反应是骨肉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表现为Codman三角或呈“葱皮样” 改变,有时可出现“日光射线”征。
骨质破坏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出现 虫蚀状、筛状或溶骨性缺损,可伴有 病理骨折。
软组织肿块多出现在肿瘤周围,呈囊 状或旋涡状排列,密度不均,可伴有 钙化或坏死。
详细描述
骨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骨骼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最终形成肿瘤。
02 骨肿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骨肿瘤影像学检查 的基础手段,能够显示骨骼的 基本形态和结构。
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肿瘤的存 在,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 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PPT

细胞学检查
对于一些浅在或者表浅的 肿瘤,可以通过细胞学检 查的方式进行诊断,例如 骨髓穿刺等。
生化指标检测
血液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等生化 指标,可以辅助判断肿瘤的性质。例 如,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水 平升高可能提示骨肿瘤的存在。
尿液检测
尿液中的一些代谢产物也可以辅助判 断骨肿瘤的性质。
案例三
总结词
综合分析,多学科协作
详细描述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医生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应注重多学科协作,综合 运用病理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此外,对于可疑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 和复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PART 05
展望与总结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发展
边界模糊
恶性骨肿瘤的边界通常比较模 糊,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存在转移风险
恶性骨肿瘤有可能发生转移, 扩散到其他部位。
治愈率较低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较为复杂, 治愈率较低,容易复发。
良恶性骨肿瘤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良性骨肿瘤
骨囊肿: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表现为局部 骨组织的囊性病变,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疼
痛。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准确的鉴别诊断有 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了解骨肿瘤的良恶性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患者和家属提 供更为准确的病情说明。
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正确的鉴别诊断可以避免对良性骨肿瘤进行不必要的激进治疗,同 时确保恶性骨肿瘤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治疗。
PART 02
骨软骨瘤: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骨肿瘤,通常 在青少年期出现,表现为骨表面的硬结,无痛 感。
骨肿瘤鉴别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 8、软组织:
有软组织肿块几乎恒定表明为侵袭性病变。 良性的软骨母细胞瘤、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 有时也可出现小的软组织肿块,然而大的软组织块 可认为是恶性瘤的重要标志。 大的软组织块,却只有小的骨破坏则表示骨质是继 发受侵犯。 以上内容是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素材,应 全面整体运用,不可以偏概全,不能根据某1、2点 便下判断,只有综合全面分析才可推导出正确结论。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
5、骨基质类型: 骨基质即肿瘤特征性的组织成分(包括类骨、骨、软骨、粘 液和胶原物质等),X线通常只能显示成骨与钙化的软骨。 成骨者,良性表现为有规则性和结构性的骨小梁(骨纹理); 恶性表现为无结构的绒毛、棉团和云絮状高密度影,称为肿 瘤骨,这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 软骨钙化则表现为爆米花、点状、弧状或小环状钙化,根据 此表现可推断为软骨来源肿瘤。囊肿X线表现为无结构的透 亮区(MRI可推断其成分)。 纤维组织、其它细胞成分、无钙化的软骨X线也不能显示。 正常组织对肿瘤组织的破坏可出现修复反应,这种修复硬化 改变是反应骨而不是肿瘤骨,二者意义不同。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
6、破坏类型: 骨破坏不仅是肿瘤细胞直接作用,也有肿瘤增大压迫及正常 破骨细胞破骨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后果。破坏类型可反映肿瘤 生长速度和方式,表现有地图状、虫蚀状和渗透状几种类型。 地图状为均匀一致破坏,边清楚,是慢性生长良性病变典型 表现; 虫蚀状呈小的多发不规则葡萄状; 渗透状为不清楚细的斑点影。 后二者是生长迅速具侵袭浸润性生长特点的恶性征象。骨髓 炎也可出现此征,要注意区别。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旁骨肉瘤
13
14
15
16
17
肿瘤在长轴上的位置
• 骨骺端: 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 干骺端: 骨软骨瘤、单纯性骨囊肿、 骨肉
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 骨干: 尤文氏肉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单纯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内生 性软骨瘤、 骨母细胞瘤、 骨纤维异常增 殖症
18
19
20
膨胀、变薄;以短管状骨最为常见 镜下:主要为透明软骨,其次为软骨退化形
成胶状囊肿和软骨钙化或骨化。根据发生 部位分为内生软骨瘤和外生软骨瘤
76
(四)软骨瘤
影像学表现 内生性:常见于短管状骨,中心性膨胀生长,椭圆
形或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缘正齐,有硬化边,内 部可见钙化,骨皮质膨胀变薄 外生性:少见,表现为骨干皮质旁由外向内的压迹或 缺损,边缘硬化,内部可见钙化点
36
良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 年龄:<30岁 • 嗜酸性肉芽肿 • 软骨母细胞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单发性骨囊肿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巨细胞瘤
37
出现骨膜反应:除外以下病变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内生性软骨瘤 • 巨细胞瘤
38
骨硬化改变可见于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骨样骨瘤 • 巨大骨岛 • 一些溶骨性病变愈合后可出现硬化改变
• 周围软组织变化:良性骨肿瘤周边无软组织肿胀,恶 性骨肿瘤侵入周边软组织,形成肿块
2
骨与软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 发病率:良性骨肿瘤多于恶性骨肿瘤 • 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最多见 • 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最多见 • 年龄:原发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
老年人多是转移瘤
3
骨破坏类型
13
14
15
16
17
肿瘤在长轴上的位置
• 骨骺端: 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 干骺端: 骨软骨瘤、单纯性骨囊肿、 骨肉
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 骨干: 尤文氏肉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单纯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内生 性软骨瘤、 骨母细胞瘤、 骨纤维异常增 殖症
18
19
20
膨胀、变薄;以短管状骨最为常见 镜下:主要为透明软骨,其次为软骨退化形
成胶状囊肿和软骨钙化或骨化。根据发生 部位分为内生软骨瘤和外生软骨瘤
76
(四)软骨瘤
影像学表现 内生性:常见于短管状骨,中心性膨胀生长,椭圆
形或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缘正齐,有硬化边,内 部可见钙化,骨皮质膨胀变薄 外生性:少见,表现为骨干皮质旁由外向内的压迹或 缺损,边缘硬化,内部可见钙化点
36
良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 年龄:<30岁 • 嗜酸性肉芽肿 • 软骨母细胞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单发性骨囊肿 • 动脉瘤样骨囊肿 • 巨细胞瘤
37
出现骨膜反应:除外以下病变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内生性软骨瘤 • 巨细胞瘤
38
骨硬化改变可见于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骨样骨瘤 • 巨大骨岛 • 一些溶骨性病变愈合后可出现硬化改变
• 周围软组织变化:良性骨肿瘤周边无软组织肿胀,恶 性骨肿瘤侵入周边软组织,形成肿块
2
骨与软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 发病率:良性骨肿瘤多于恶性骨肿瘤 • 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最多见 • 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最多见 • 年龄:原发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
老年人多是转移瘤
3
骨破坏类型
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 90%位于长骨干骺端,其它部位有跟骨和盆骨。 • 临床常见缺乏症状或有轻微疼痛,易合并病理性骨折。 • 囊肿的横径一般不超过骺板宽,病变从骺板向骨干方
向扩展,并逐渐变窄,类似截头的圆锥体。 • 骨皮质完整或仅有轻微膨胀,不累及软组织,也无骨
膜反应。 • 囊内有骨片陷落征。 • 如囊肿贴近骺板,提示病变仍在发展;如已离开骺板,
痛。 • 病理:纤维性血管丰富的间质中有大量成骨细胞,细
胞间钙化形成小梁状骨样组织,呈棕色或紫红色,易 出血。直径2~10cm。瘤组织为颗粒或砂粒状,骨皮质 膨胀,外缘骨质硬化。镜下,肿瘤形成阶段不同,表 现也不同。
PPT课件
34
骨母细胞瘤
PPT课件
35
单纯性骨囊肿
• 髓内单房性囊肿,孤立性生长,位中央,囊内充满浆 液,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提示病变已稳定。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动脉瘤性骨囊肿(中间性质)
•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囊性骨病,囊壁为巨细胞性 肉芽组织和反应性编织骨,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好发于20岁以前长骨干骺端,其次是椎骨,大多为孤立性,多位 中心,发病机理可能与血管畸形有关。
• 继发性动脉瘤性骨囊肿继发于各种良性或恶性骨病,约占50%。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血钙、血磷、血浆蛋白、碱性
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尿钙、尿磷、本――周氏蛋白及骨
髓象等。
PPT课件
14
外科GTM分期
G 表示骨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 发生方式及X片表现。
T 表示骨肿瘤侵袭范,以肿瘤囊室和间 室为分界。
M 表示骨肿瘤有无转移。
PPT课件
15
外科GTM分期的意义
向扩展,并逐渐变窄,类似截头的圆锥体。 • 骨皮质完整或仅有轻微膨胀,不累及软组织,也无骨
膜反应。 • 囊内有骨片陷落征。 • 如囊肿贴近骺板,提示病变仍在发展;如已离开骺板,
痛。 • 病理:纤维性血管丰富的间质中有大量成骨细胞,细
胞间钙化形成小梁状骨样组织,呈棕色或紫红色,易 出血。直径2~10cm。瘤组织为颗粒或砂粒状,骨皮质 膨胀,外缘骨质硬化。镜下,肿瘤形成阶段不同,表 现也不同。
PPT课件
34
骨母细胞瘤
PPT课件
35
单纯性骨囊肿
• 髓内单房性囊肿,孤立性生长,位中央,囊内充满浆 液,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
提示病变已稳定。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动脉瘤性骨囊肿(中间性质)
•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囊性骨病,囊壁为巨细胞性 肉芽组织和反应性编织骨,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好发于20岁以前长骨干骺端,其次是椎骨,大多为孤立性,多位 中心,发病机理可能与血管畸形有关。
• 继发性动脉瘤性骨囊肿继发于各种良性或恶性骨病,约占50%。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血钙、血磷、血浆蛋白、碱性
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尿钙、尿磷、本――周氏蛋白及骨
髓象等。
PPT课件
14
外科GTM分期
G 表示骨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分化程度 发生方式及X片表现。
T 表示骨肿瘤侵袭范,以肿瘤囊室和间 室为分界。
M 表示骨肿瘤有无转移。
PPT课件
15
外科GTM分期的意义
骨肿瘤全套PPT课件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进行治疗,如锶-89、钐-153等。
化学治疗
全身化疗
通过静脉注射、口服等途径给予化疗药物,杀死 或抑制肿瘤细胞。
局部化疗
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或附近,提高局 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动脉灌注化疗
通过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供血动脉, 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
优点
对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瘤、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缺点
费用昂贵,辐射剂量较大,检查过程相对复杂。
应用范围
适用于对疑似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及对于已经确诊的 骨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04
实验室检查在骨肿瘤中的应用
血清学检查
碱性磷酸酶(ALP)
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ALP 可明显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
与肿瘤负荷成正相关,可用于评估肿瘤复发和转移。
肿瘤标志物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可用于 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组织学检查
活检
通过穿刺或切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源自 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和类 型。
免疫组化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肿瘤组织中的抗原结 合,进行染色和观察,有助于鉴别肿瘤 的组织起源和分化程度。
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采取合理 的药物治疗和疼痛管理措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与监测
定期对骨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和监 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 等问题,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 由于骨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易与其他骨骼疾病混淆, 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延误治疗时机。
利用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进行治疗,如锶-89、钐-153等。
化学治疗
全身化疗
通过静脉注射、口服等途径给予化疗药物,杀死 或抑制肿瘤细胞。
局部化疗
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或附近,提高局 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动脉灌注化疗
通过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供血动脉, 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
优点
对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瘤、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缺点
费用昂贵,辐射剂量较大,检查过程相对复杂。
应用范围
适用于对疑似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及对于已经确诊的 骨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04
实验室检查在骨肿瘤中的应用
血清学检查
碱性磷酸酶(ALP)
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ALP 可明显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
与肿瘤负荷成正相关,可用于评估肿瘤复发和转移。
肿瘤标志物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可用于 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组织学检查
活检
通过穿刺或切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源自 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和类 型。
免疫组化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肿瘤组织中的抗原结 合,进行染色和观察,有助于鉴别肿瘤 的组织起源和分化程度。
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采取合理 的药物治疗和疼痛管理措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与监测
定期对骨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和监 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 等问题,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 由于骨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易与其他骨骼疾病混淆, 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延误治疗时机。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ppt课件

尤文氏瘤,1-10岁多发生于长骨,10-30 岁多发生于扁骨。
青少年+骨骺病灶=软骨母细胞瘤 青壮年+骨骺病灶=骨巨细胞瘤
17岁
软骨母细胞瘤
按病变数目
良恶性骨肿瘤大多为原发,常单一骨骼受累。 多发性的骨肿瘤有: 良性: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软骨
瘤、巨细胞瘤、血管瘤 恶性:骨髓瘤、转移瘤
2.青年最好发生骨肉瘤、骨软骨瘤、软骨母细 胞瘤。巨细胞瘤多见于成年人,20岁以前 少见,但亦有个别例外。
3、网状细胞肉瘤与尤文氏瘤:早期X线 表现基本相同,很难区分,但其发病年 龄迥异。网状细胞肉瘤多在中年发病 (40岁左右)而尤文氏瘤则大多发病于 青少年。
4、 老年人出现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 变,首先考虑转移瘤和骨髓瘤,其次是 纤维肉瘤,一般较少或不考虑骨肉瘤。
8、 血管造影(较少用):根据肿瘤血管的 出现、畸形、动静脉瘘和肿瘤染色等征象, 对鉴别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四) 组织类型的推断
一般来说,骨肿瘤的组织类型,根据X线特 征,参考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亦及其临 床表现,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做到组织类型 的判断。
按肿瘤发病率
1.骨的原发肿瘤,良性多于恶性,约3:1 2.在良性肿瘤中,骨软骨瘤占首位,次为巨细胞瘤。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常见发病部位
骨
造釉细胞瘤 骨纤维发育异常
干
骨样骨瘤,应力骨折 慢性骨髓炎
干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骺
端
骨软骨瘤
骨肉瘤
骺 骨
关节骨软骨瘤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
尤文肉瘤,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骨
干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肉瘤
干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青少年+骨骺病灶=软骨母细胞瘤 青壮年+骨骺病灶=骨巨细胞瘤
17岁
软骨母细胞瘤
按病变数目
良恶性骨肿瘤大多为原发,常单一骨骼受累。 多发性的骨肿瘤有: 良性: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软骨
瘤、巨细胞瘤、血管瘤 恶性:骨髓瘤、转移瘤
2.青年最好发生骨肉瘤、骨软骨瘤、软骨母细 胞瘤。巨细胞瘤多见于成年人,20岁以前 少见,但亦有个别例外。
3、网状细胞肉瘤与尤文氏瘤:早期X线 表现基本相同,很难区分,但其发病年 龄迥异。网状细胞肉瘤多在中年发病 (40岁左右)而尤文氏瘤则大多发病于 青少年。
4、 老年人出现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 变,首先考虑转移瘤和骨髓瘤,其次是 纤维肉瘤,一般较少或不考虑骨肉瘤。
8、 血管造影(较少用):根据肿瘤血管的 出现、畸形、动静脉瘘和肿瘤染色等征象, 对鉴别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四) 组织类型的推断
一般来说,骨肿瘤的组织类型,根据X线特 征,参考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亦及其临 床表现,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做到组织类型 的判断。
按肿瘤发病率
1.骨的原发肿瘤,良性多于恶性,约3:1 2.在良性肿瘤中,骨软骨瘤占首位,次为巨细胞瘤。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常见发病部位
骨
造釉细胞瘤 骨纤维发育异常
干
骨样骨瘤,应力骨折 慢性骨髓炎
干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骺
端
骨软骨瘤
骨肉瘤
骺 骨
关节骨软骨瘤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
尤文肉瘤,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骨
干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肉瘤
干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