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概述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基本程序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基本程序
环境风险评价是为了评估特定项目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下面是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基本程序:
1. 确定评价范围:首先确定评价的对象,例如一个工业项目或者特定的活动。
2. 收集环境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现场调查、文献研究、实验室分析等方式获取。
3. 识别潜在风险和影响:基于收集到的环境信息,评估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这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系统破坏、资源消耗等方面的风险和影响。
4. 评估风险程度:根据识别出的潜在风险和影响,评估其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通常会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进行评估,例如风险矩阵、生态敏感度评估等。
5.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评估出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计划。
这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监测与管理、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等。
6. 编制评价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和制定的控制措施,编制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报告应包括评估方法、数据来源、评估结果、控制措施建议等内容。
7. 审查和监督:评价报告需要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监督,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部门或专家可以参与评价结果
的审查和监督。
8. 报告使用和更新:评价报告的结果可以用于决策制定、环境许可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评价结果应及时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基本程序,不同项目和活动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摘要为了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不断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工作。
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环境因素评价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发展态势。
本文将介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环境因素评价程序1. 环境因素评价的概念环境因素评价是针对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评估环境因素的质量、数量、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全面了解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其危害程度,判断环境影响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2. 环境因素评价的内容环境因素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资料、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方案等方面。
其中,环境现状评价是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预测是根据环境因素的质、量、分布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对环境影响程度、类型、范围预测的一种预测性评价。
3. 环境因素评价的流程环境因素评价的流程包括:问题分析、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和关键过程的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环境管理预案和监测预案等。
其中,环境风险评价是衡量环境变化对人类、生物和自然资源等的风险,从而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一种评价。
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1. 危险源识别的概念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事故的人、设备、物资、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包括有机污染物、水污染、气体污染、噪声、射线等。
危险源识别则是将这些危险源进行清单化、分类和分级,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和控制。
2.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安全分析和安全检查等。
其中,安全分析是一种逐个排查企业中所有危险源的方法,通过对每个危险源的描述、分类、分级和评价,确定事故的后果和可能的影响区域。
3. 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的可能致害方面进行的评价,并将其量化为风险程度,以便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生态影响评估程序

生态影响评估程序评估步骤生态影响评估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
2. 收集数据:搜集有关项目或活动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信息和相关数据,包括地理、生物、水文和土壤等方面的数据。
3. 进行现场勘察:实地考察项目或活动所在地,了解现场环境的真实情况,收集更详细的数据和情报。
4. 分析评估: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
5. 模拟预测:利用模型或软件工具对评估结果进行模拟和预测,预估项目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6. 提出建议:基于评估结果,提出相关管理和保护建议,以减轻或消除潜在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7. 撰写报告:总结评估过程和结果,将评估报告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或项目决策者。
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生态影响评估程序的实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这些法律法规为生态影响评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确保评估过程的科学、透明和可操作性。
重要性和应用生态影响评估程序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决策者和项目规划者了解项目或活动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潜在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生态影响评估程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农业和林业活动、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等。
通过评估项目在实施前的生态风险和影响,能够更好地引导决策和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总结生态影响评估程序是一种评估和预测项目或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方法。
它通过一系列步骤和分析,帮助决策者了解潜在的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在中国,生态影响评估程序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应用广泛且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损害评估报告什么程序

生态损害评估报告什么程序生态损害评估报告是指对某一项目、工程或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修复措施的报告。
下面是生态损害评估报告的主要程序:1. 初步调查:对所评估的项目、工程或活动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其涉及的区域、范围、规模、性质等基本情况,包括土地利用、水土保持、生态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收集。
2. 现场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在评估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采样、测量、监测等方式,获取地质、水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现场调查是生态损害评估的重要环节,可以直接观察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潜在损害。
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环境背景数据、生态指标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确定评估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潜在损害和影响范围。
4. 影响评价: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对评估对象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潜在生态环境损害的类型和程度、面积、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化或定性化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5. 风险评估:在对生态影响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即对潜在生态损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可能的风险,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减少发生损害的可能性。
6. 防范和修复建议:根据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和修复建议。
防范建议主要包括减少潜在损害的发生概率和程度,如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严格监督等。
修复建议主要包括对发生的损害进行修复和恢复,如植被修复、水土保持措施、生态环境改善等。
7. 报告撰写和审查:根据评估和建议结果,撰写生态损害评估报告。
报告应包括背景介绍、调查和分析结果、评价和风险评估、防范和修复建议等内容。
然后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核和审查,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8. 报告发布和应用:经过审核和审查后,将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发布,并将评估结果和建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相关项目、工程或活动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简介生态风险评价是指识别环境中可能的风险源,确定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暴露途径,定量评价暴露结果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
生态风险评价系统一般包括:风险识别、暴露评价、毒性评价和风险特征描述。
D.1 风险识别由于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不同以及毒性不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故需要选择对环境敏感的元素或化合物作为评价指标。
根据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和相应的毒性值(表D.1),通过计算风险得分可以筛选指标,美国环保局推荐的计算公式为:ij ij ij T C R ⨯=.................................. (D.1)式中:R ij ——化学物质i 在介质j 中的风险得分;C ij ——化学物质i 在介质j 中的浓度(一般选择最大浓度值);T ij ——化学物质i 在介质j 中的毒性数据(斜率系数或者1/RfD )。
表D.1 化学物质的毒性数据值α-HCH β-HCH公式:ij j j j j R R R R R +++=321 ............................. (D.2)式中:R j ——介质j 的总风险得分;R ij ——化学物质i 在介质j 中的风险得分。
通过计算各化学物质得分占各介质总风险得分的比例(R ij /R j ),反映不同化学物质对各介质风险的贡献,为避免低估风险,一般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风险得分之和不低于总风险得分的99%。
D.2 暴露评价暴露反映了人体与污染物的接触。
暴露评价就是对暴露范围、频率、周期和途径的评估。
暴露评价包括识别潜在的暴露途径、评估暴露浓度、确定潜在暴露人口、评估化学物质吸入量。
化学物质吸入量一般用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污染物的质量单位(mg·kg -1·d -1)表示,以此对污染物的影响进行评价。
一般从食物摄入、饮水、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四种途径进行暴露评价(US EPA, 1989a )。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HJ 1111—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1111—2020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co-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General principles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20-03-18发布2020-03-18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方案制定 (3)6 危害识别 (4)7 危害表征 (6)8 暴露评估 (8)9 风险表征 (10)10 报告编制 (11)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推动保障公众健康理念融入生态环境管理,指导和规范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年3月18日批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HJ 1111—2020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生态环境管理过程中,为预防和控制与损害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化学性因素而开展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HJ 839 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HJ 875 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HJ 876 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示踪元素法HJ 877 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环境风险评价PPT课件

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
物
诊断
• 诊断是依据因果关系,从不利事件的后果中分析 产生不利事件的原因.
三、故障树分析法
• 故障树分析法就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 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并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 进行分解.由于图的形状如树枝一样,越分越多,故 得各故障树.这是环境风险分析的有力工具,最常 用于直接经验很少的风险辨识中
• 关于事故风险或事故后果评价,国际上是沿着三 条线发展的:
• 其一称为概率风险评价PRA,Probability Risk Assessment,它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 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康 风险.
• 其二为实时Real-time后果评价,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在事故发生期间给出实时的有害物质的迁移轨迹 及实时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决策,减少 事故的危害.主要象征之一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于1988年10月与美国利物莫国立实验所联 合召开的第一届实时剂量评价国际研讨会.
杂,任一部分的失事都将引发一系列的事故 该项 目是否需要工作人员执行潜在的危险性任务,操 作人员的失误是否将产生不利后果
监测
• 这里的监测是指事故性监测,它不同于研究性监 测和监视性监测.其特定目的是将监测技术用于 建设项目和大型设备中的事故、危险等的识别. 优先监测:
• 1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 • 2已有可靠方法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 • 3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一定阈限的污染
第八章 环境风险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环境风险识别 第三节 环境风险的度量 第四节 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第一节 概 述
• 一、风险的概念 • 二、国内外风险评价概况 • 三、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生态风险评价

问题表述
风险评价的第一步,明确风险评
问题表述 价的目的,对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并制定分析和风险表征的计划。
分析
分析风险的2 个主要方面: 暴露和效应及其相互关系。
风险表征
分析
风险表征 生态风险评价的最后1 个阶
段,分为3步.
主要方法
方法
城镇化过程 中引起的生 态风险评价
采用变量相关方法,从原因到结果或从 结果到原因逐个加以回归分析或定量
▪ 生态风险评价分为展望性评价和追溯性评价
特点
1.风险源和风险 类型不确定
不确定性
动态性
6. 动态变化的
危害性
2.关注灾害性事件
3.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复杂性
内在价值性 5. 健康、安
全 完整
客Tit观le 性in
here
4. 客观存在的
程序
❖USEPA 生态风险评价准则将生态风 险评价过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问题 表述、分析、风险表征(如图1).
优缺点:数据和标准易于获得 成本低、便于操作
低水平、不确定性等
定量方法
❖(2)暴露-反应法
暴露-反应法是依据受体在不同剂量化学污染物 的暴露条件下产生的反应。建立暴露-反应曲线 或模型,再根据暴露-反应曲线或模型, 估计受体 处于某种暴露浓度下产生的效应, 这些效应可 能是物种的死亡率、产量的变化、再生潜力变 化等的一种或数种。
商值法是判定某一浓度化学污染物是否具有潜在 有害影响的半定量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即依据已有 文件或经验数据, 设定需要受到保护的受体的化学 污染物浓度标准, 再将污染物在受体中的实测浓度 与浓度标准进行比较获得商值, 由商值得出/有无 风险的结论。比值>1 说明有风险, 比值越大风险 越大; 比值<1 则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工作研究
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概述
王德宝1,胡
(1.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长春
莹2
130021)
130023;2.吉林省林昌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春
摘要:比较了美国、欧盟以及我国现有的生态风险评价程序。研究发现,我国和欧盟生态风险评价侧重 于新化学品的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或者规划等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风险,在管理体系上尚存在一定的 不足,开发建设活动带来的生态风险也将逐渐显现。因此,在环境管理制度上立法,遏制生态风险已成 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中圈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11月5 13,四川省金属再生行业协会6 家申报商务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试 点企业董事长、经理等8人组成的赴粤学习考察团, 来到广州与广州市物资再生协会进行座谈交流。 在广州市物资再生协会周锦标会长陪同下来到 已获广东省推荐申报商务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 业升级改造”试点企业的广州市金属回收公司进行 考察参观.在广州市金属回收公司员村分公司汽车 拆解现场进行现场交流和对口学习。共同探讨企业 升级改造过程实施的具体做法。学习考察团成员对 广州市金属回收公司拆解流程布局合理规范、待拆 车辆堆叠、拆解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管理系统建设等 方面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四川省金属再生行业协会 这次到访是带着问题来参观考察的,在参观完拆解 现场后,就企业升级改造实施过程关于油污水处理 等3个大的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广州市物资再生协 会及广州市金属回收公司领导在简单介绍协会和公 司的情况后.毫无保留地将升级改造的经验和聘请 专家编制的实施规划向四川的同行们进行了详细介 绍。并就共同关心的实施工作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共 同达到企业升级达标目标。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两协 会领导还就协会间的合作、信息沟通、共同发展进行 广泛的交流。
王德宝等: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概述
。工作研究
于2003年颁布了《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并同 时发布了《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导则中关于 化学品的危害评估包括了人体健康危害评估和生态 环境危害评估两部分内容,其中生态危害评估基本 按照理化特性评价、生态毒理学评估、环境暴露评 估、生态环境危害表征的程序进行。 4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生态风险评价已经有了 一定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f111。从研究方法而 言。对于化学物品的生态风险多采用生态毒理学的 方法。生物和物理生态风险的研究正处于摸索阶段, 还未形成具体的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价的各种指 标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环境化合物的基准值 和参考剂量数据库以及事故风险概率还有待进一步 补充。尽管国内已经开展区域范围的生态风险评价,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但各种评价指标繁杂,没有 统一的指标体系。 此外。我国和欧盟生态风险评价侧重于新化学 品的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或者规划等人类活动带来 的生态风险。在管理体系上,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随 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建设活动带来的生态 风险也将逐渐显现。因此,在环境管理制度上立法, 遏制生态风险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上述评 价框架中,美国环保局《生态风险评价指南》由于其 有较高的概括性而被多数学者采用,是目前国际上
1
生态风险评价概述 生态风险评价是建立在生态学、生态毒理学、数
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门 综合分支学科。一般来说生态风险评价是指确定人 为活动或不利事件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或对生物个 体、种群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的分析 过程[21。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组织或者实验室都开展 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其中主要有美国国家 环保局(USEPA)、欧盟环境署(EEA)、世界卫生组织 (WHO)、国际化学安全计划、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 室(ORNL)、经合组织(OECD)等[3】。 美国的生态风险评价从两个不同层面上发展。 一个是科学研究层面。另一个是与环境管理密切关 联的技术应用层面…。 欧盟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是在新化学品评价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为了避免生态目标受到不可 接受的危害,它对工业活动的生态危害评价法律规 定了一系列基本数据提交的要求。欧盟国家在应用 上集中发展更实用的污染物排放估计方法。针对评 价数据参差不齐的现状,研究开发专业、简便的数据 判断方法。同时,逐步发展亚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在
520—2 530.
10马德毅,王菊英.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潜在生态风险 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5):521—525.
1l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等.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l
869一l 876.
(责任编辑/陈军)
。行业动态
共谋企业升级达标同商协会发展前景
(广
协)
一35—
万 方数据
作者简介:王德宝(1982一),男,山东淄博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科影响评价工作。
一33—
万 方数据
。工作研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第12期
应值.用数值明确表达最大可接受或可忽略的风险 水平。
图2英国的风险评价与管理流程
l垦堕笪堡墨皇壁堂望里竺茎垂竺墨l
图l
美国国家环保局生态风险评价过程
图3荷兰的风险管理框架 尽管在生态风险的评价程序上,欧盟国家有很 多模式.但一般认为生态风险评价步骤主要分为3
广泛采纳的风险评价技术框架,也将为我国生态风 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
l
献
张永春.林玉锁,孙勤芳。等.有害废物生态风险评价[M].北 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jE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0. 3文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收稿日期:2009一lO一23
问题形成 问题表述是确定评价范围和制定计划的过程。
评价者描述目标污染物特性和有风险的生态系统。 进行终点选择和有关评价中假设的提出。这个阶段 包括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风险识别3个步骤及从3 个方面评价终点、概念模型和分析方案。 2.1.2分析 分析是检验风险、暴露和影响它们之间相互关 系和生态系统特性的过程,是生态风险评价的关键 部分。目标是确定和预测组分在暴露条件下对胁迫 因子的生态反应。不确定性的评价贯通于整个分析 阶段,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描述和量化系统中一些已 知的和未知的暴露和影响。不确定性的分析使得评 价更可靠。为收集有效数据或应用精确方法提供了 基础。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可变性参数值的估算及数 量的真实值,包括数量、位置或出现的次数;数据差 异;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等,还包括过程模型结构和经 验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2.1.3风险表征
文章编号:1008-9500(2009)12-0033埘
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对高残留、高生物有效性的 物质予以特别关注。 2国外生态风险评价 2.1美国国家环保局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美国国家环保局于1998年发布了《生态风险评 价指南》,它不仅叙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的一般原理、 方法和程序,而且大大地扩展了生态风险评价的研 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多种化学 品对生物影响的风险评估等。其主体部分将生态风 险评价分为问题形成、分析、风险表征3个阶段,其 评价过程如图l所示【5]。
2.1.1
人类从事物质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时候,不可避 免地要产生废物,这些废物如果不经过适当的无害 化处理或处理、处置方法不恰当,排放到环境当中就 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要对有害废物进行科学 的、有效的管理。必须了解有害废物对生态系统影响 的性质、大小、程度、后果,相应的说明这些影响的来 源、过程和有关的因素。在这些方面,目前通行的做 法是开展风险评价【1)。
ofsubstances(EUSES)[R].Bmssels CommissionoftheEuropean
Communities,2004.
7沈珍瑶,牛军峰,齐瑁,等.长江中游典型段水体污染特 征及生态风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8付在毅,许学工,林辉平.辽河三角洲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学报.2001,21(3):365—373. 9卢宏玮.曾光明,谢更新.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 学报,2003,23(12):2
2004.
4殷浩文.生态风险评价[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 U.S,Envim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Risk 6
Assessment[R].EPA/630,R一951002F,1998.
EuropeanCommunity.TheEuropeanUnionsystemfortheevaluation
风险表征是风险评价的最后一步。是计划编制、 问题阐述以及分析预测或观测到的有害生态效应和 评价终点之间联系的总结。 2.2欧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欧盟关于风险评价的定义【e1是指一个化学污染 物对人群和生态系统产生的潜在危害认定、表征和 定量的过程。按照欧盟要求,对于所有新出现的化合 物都要开展风险评价。在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上,欧 盟对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存在一定的争议。图2和 图3分别显示了英国风险评价、管理框架和荷兰风 险管理框架【"。其中英国的环境风险评价框架要求 即使目前的科学证据不充分,也必须采取行动预防 和减缓潜在危害的行为:荷兰风险评价框架的核心 部分是应用阈值(决策标准)来判断特定的风险水平 是否能够接受。该框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不同的 生命组建水平的风险指标,如死亡率或其他临界响
一34一
步(其中,风险识别和剂量——效应关系评价合并于 影响评价阶段):①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基于物质理
化性质、毒性数据、用途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在这个 阶段。需要根据毒性数据评估无影响浓度水平
(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PNEC);②暴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