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茂铁的绿色合成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标题: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是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二茂铁。

实验步骤包括反应液的制备、反应条件的调整、反应过程的观察以及产物的收集和分离。

最终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鉴定,确认得到了目标产物。

引言:乙酰二茂铁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二茂铁,并通过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

实验部分材料与仪器二茂铁(0.10 g,1.0 mmol)、乙酰氯(0.16 mL,2.2 mmol)、氯化铁(0.17 g,1.0 mmol)、四氯化碳(20 mL)、多项离子混合底物(50 mL)、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实验步骤1. 取一干燥密封玻璃瓶将二茂铁和氯化铁溶于四氯化碳中,摇晃至完全溶解。

2. 测量乙酰氯的体积,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将乙酰氯加入离子混合底物中。

3. 将离子混合底物至于氧化还原反应室中,使用恒温水浴器将反应温度升高至70-80°C。

4. 将乙酰氯溶液滴加至反应物中,观察反应过程。

5. 反应结束,将产物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物洗涤,并浓缩后用乙酸乙酯重结晶。

将所得的产物用乙醇洗涤后于减压下干燥,得到乙酰二茂铁。

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中加入多项离子混合底物,可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2. 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鉴定,测得乙酰二茂铁的特征吸收峰在1700 cm^-1和1450 cm^-1附近,进一步证明得到了目标产物。

结论本实验采用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二茂铁,通过红外光谱鉴定得到目标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多项离子混合底物的引入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式。

《2024年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及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2024年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及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及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篇一摘要本论文以二茂铁配体为基础,开展了二茂铁配体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

此外,本论文还涉及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二茂铁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一、引言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茂铁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可用于构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催化剂和离子识别试剂等。

此外,平面手性二茂铁茚作为手性诱导和识别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备受关注。

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二茂铁配体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性能,以及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

二、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主要采用经典的二茂铁与醛、胺等反应物进行缩合反应的方法。

首先,将二茂铁与醛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二茂铁亚甲基酮。

然后,将亚甲基酮与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二茂铁配体。

在合成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三、离子识别性能研究本部分主要研究二茂铁配体对不同离子的识别性能。

首先,我们考察了二茂铁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发现二茂铁配体对某些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配位作用。

其次,我们研究了二茂铁配体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二茂铁配体对某些特定阴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这些结果为开发新型的离子识别试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主要采用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起始原料和催化剂,通过不对称缩合反应制备出具有平面手性的二茂铁茚。

在合成过程中,我们优化了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此外,我们还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鉴定,确保其符合预期的结构。

五、结论本论文以二茂铁配体为基础,开展了其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同时对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进行了探索。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二茂铁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和离子识别性能,为开发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催化剂和离子识别试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茂铁的合成

二茂铁的合成
5
实验#2 二茂铁及乙酰基二茂铁
环戊二烯钾
四水合氯化亚铁 分子量 198.81
二茂铁
分子量 186.04 熔点 172-1740C
氯化亚铁溶液 在 5mL 的梨形烧瓶中加入 0.35g 磨细的绿色的四水合氯化亚铁和 1.5mL 二 甲亚砜 用红色 14 20 的隔膜盖紧瓶口 在隔膜上插入一个空的注射器针头 然后插入引进氮 气的针头 往瓶中通入氮气约 1min 以置换瓶中的氧气 拔去针头 用力振荡烧瓶促使氯化亚 铁溶解
334
产物可以是单取代产物 2 或是双取代产物 3 在特殊的反的 1 1-二乙酰二茂铁 3
1 本实验由 M D. Gheorghiu 改进 采用 Ac O / H PO 进行酰化 采用微量的化学药品 本实验包括
2
34
以前的教师 教科书以及其他参与过本课程的人员的贡献
12. 氧化铝 Al2O3 常用色谱载体 除大量吸入或摄入外可认为无害
5
13. 二茂铁 [(η -C5H5) 2Fe] 中等毒性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按常规小心处理 避免摄入 吸入以及与皮肤接触 长时间暴露于其中可引起肝部损伤 加热分解释放出辛辣的 具刺激性的烟雾
5
5
14. 乙酰基二茂铁[(η --C5H5)Fe(η -C5H4(COCH3))] 剧毒有机金属化合物 小心处理
避免摄入 吸入以及与皮肤接触 加热分解释放出辛辣的 具刺激性的烟雾
.实验步骤
在以下的实验操作中 学生都应严格按照每一步的药品用量要求进行操作 所给出的每步 制备的产量虽不是最高的 但却是学生完成每步制备应达到的产量 若产量明显偏低 表明学 生实验技术较差 有必要重做该步实验
为了最大效率地利用实验时间 在开始实验前认真研究实验相当重要 在二茂铁的制备中 由于环戊二烯单体不稳定 蒸馏后必须马上使用 二茂铁的整个制备过程约需 4h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酰二茂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方法制备乙酰二茂铁,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

二、实验原理乙酰二茂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茂金属化合物与乙酰化试剂反应,另一种是通过二茂铁与乙酰化试剂反应。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法进行制备。

二茂铁是一种具有双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央是一个铁原子,两侧分别连接着茂基。

乙酰化试剂是一种含有乙酰基的化合物,可以与二茂铁反应生成乙酰二茂铁。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二茂铁、乙酰化试剂、溶剂等。

2. 反应体系组装:将适量的二茂铁和乙酰化试剂加入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反应体系达到理想的浓度。

3. 反应条件控制: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保证反应的进行。

4. 反应结束处理: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乙酰二茂铁。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酰二茂铁。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我们确定了乙酰二茂铁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同时,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我们进一步确认了乙酰二茂铁的分子结构和质量。

乙酰二茂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溶性,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酰二茂铁,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乙酰二茂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了乙酰二茂铁,成功地合成了目标产物。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学习了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仪器对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的技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乙酰二茂铁的认识,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探索乙酰二茂铁的性质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茂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掌握两步法合成二茂铁的实验方法,理解二茂铁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二茂铁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五元环化合物。

其制备方法一般采用两步法,第一步是通过铁冠醚与钠反应得到二茂铁钠,第二步是通过盐酸将其酸化得到二茂铁。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清洗干净,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2.将10.0 g钠粒用手指拿出5个,然后还原分散在无水乙醇中。

3.将10.0 g铁二甲酸根铵溶于50 mL蒸馏水中,滴加6.0 mL10%水合肼溶液,搅拌均匀至铁二甲酸根铵充分溶解。

然后将适量液氨加入溶液,调节PH至10-11。

此时,加入磁力搅拌子。

4.滴加钠乙醇溶液至观察到溶液变为棕色,此时可以停止反应。

5.过滤棕色溶液,沉淀放置至室温下压榨液体垫干。

6.加入10 mL无水乙醇,使沉淀完全颗粒化,然后抽滤并压干。

7.将压榨的样品加入烷基苯(或氯仿)中,进行提纯,得到二茂铁粉末。

用甲苯或丙酮洗涤干净,然后烘干。

8.将得到的二茂铁样品称量,计算收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备了二茂铁,并得到了80.5%的收率。

实验的过程严谨,结论可靠。

实验3,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3,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姓名:课件密码:27137组别: 学号:实验题目:二茂铁及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前言】1、实验目的①本实验选择不同的燃油添加剂;利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燃油在不同添加剂存在下的燃烧热,了解和比较不同汽油添加剂对柴油燃烧效率与速率的影响以及添加剂的节能助燃效应。

②学习和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气体的浓度以及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NO2气体浓度的分析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应用于汽油燃烧后尾气成份的测定。

③通过物理化学实验基本技术---量热技术的使用与气体无机污染物的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学习与应用使学生综合了解汽油添加剂在燃油助燃、消烟节能以及减少汽油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中所起的作用。

关注社会、关注环境。

2、实验意义本实验用自制的二茂铁作为添加剂,利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燃油在是否有添加剂存在下的燃烧热,了解和比较添加二茂铁对柴油燃烧效率和速率的影响以及二茂铁的节能助燃效应。

同时,学习和掌握甲醛法和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SO2和NO2气体的浓度,并应用于柴油燃烧后尾气成分的测定。

3、文献综述与总结3.1 1951 年末,Kealy 和Pauson 利用环戊二烯成功地制备出C10H10Fe。

次年,德国的Ficsher 利用X 光衍射技术发现二茂铁化合物具有异常高的化学稳定性。

1956 年Wilkinson 和Woodward 等通过红外光谱、磁化率以及偶极矩等技术手段确定二茂铁具有夹心结构的金属π配位化合物,证实其具有可靠的金属性能。

这些研究成果是20 世纪金属有机化学的重大发现,Ficsher 和Wilkinson 也因此获得1973 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特别高的稳定性,二茂铁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其合成方法也层出不穷。

20 世纪70年代,德国研发出了电解合成方法,随后又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开辟了合成二茂铁的新天地。

《2024年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2024年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篇一一、引言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一直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作为二茂铁衍生物的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潜在的生物活性,因此其合成方法及性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研究。

二、二茂铁腙的合成二茂铁腙的合成主要通过二茂铁与相应的醛或酮进行缩合反应得到。

在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见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钠、硫酸等。

此外,反应的温度、时间以及溶剂的选择等也会对产物的产率和纯度产生影响。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我们首先将二茂铁与醛或酮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并调整反应条件。

通过薄层色谱法或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和纯化,最终得到二茂铁腙。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催化剂等,来优化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三、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相对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经过多步反应。

首先,我们需要合成出具有平面手性结构的中间体,然后再将其与二茂铁进行反应,最终得到平面手性二茂铁茚。

在具体实验中,我们首先合成出具有平面手性结构的中间体。

这通常需要通过不对称合成或手性诱导等方法实现。

然后,将该中间体与二茂铁进行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溶剂等,来优化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最后,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和表征。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和产率,且符合预期的结构。

此外,我们还对合成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如催化剂、温度、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合成方法和提高产物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方法及其实验结果。

通过研究,我们成功合成了具有较高纯度和产率的产物,并对合成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范文

《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篇一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合成出这两种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验证。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二茂铁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催化、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

近年来,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等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关键步骤。

二、二茂铁腙的合成1. 合成路线二茂铁腙的合成主要通过二茂铁与腙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首先,将二茂铁与相应的腙类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加热反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得到二茂铁腙产物。

2. 关键步骤及影响因素(1)溶剂选择:溶剂对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纯度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选择极性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2)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率的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产率下降。

因此,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产率。

(3)后处理: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如过滤、洗涤、干燥等,以得到纯净的二茂铁腙产物。

三、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1. 合成路线平面手性二茂铁茚的合成主要采用手性诱导法。

首先,将手性诱导剂与二茂铁进行反应,生成具有手性中心的中间体。

然后,该中间体与相应的烯烃进行加成反应,最终得到平面手性二茂铁茚产物。

2. 关键步骤及影响因素(1)手性诱导剂的选型:手性诱导剂的选型对产物的手性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手性诱导效果且易于操作的诱导剂。

(2)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都会影响产物的产率和手性性质。

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的产率和手性性质。

四、产物表征与验证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合成的二茂铁腙和平面手性二茂铁茚进行表征和验证。

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正确的结构和预期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茂铁的绿色合成
试验时间 2014年3月18日课程密码
实验指导老师郑盛润老师实验评分
1.前言
1.1实验目的
①学会通过熔点的测定、红外光谱等手段来分析鉴定二茂铁。

②掌握用微型合成装置合成、提纯二茂铁的操作技术。

③了解一些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案,力求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培养在从事科研与生产活动中的绿色、环保理念。

1.2实验意义
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基铁,学名二环戊二烯基铁,是由两个环戊二烯基阴
离子和一个二价铁阳离子组成的夹心型化合物。

其分子式为(C
5H
5
)
2
Fe,分子量为
186,外观为橙黄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具有类似樟脑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汽油、煤油、柴油、二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

其分子呈极性,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辐射性,溶于浓硫酸中,在沸腾的烧碱溶液和盐酸中不溶解,不分解。

在化学性质上,二茂铁与芳香族化合物相似,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可进行金属化、酰基化、烷基化、磺化、甲酰化以及配合体交换等反应,从而可制备一系列用途广泛的衍生物。

[1]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概括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6]:作燃料的添加剂,将二茂铁加到燃料中可能起到助燃、消烟以及抗震的作用;作催化剂,二茂铁可作为合成氨以及高分子过氧化物分解的催化剂;在生化和分析上的应用,二茂铁可用于银、钒、汞、铅、金等元素的安培滴定法分析中;作塑料、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的添加剂,将二茂铁加到聚乙烯中可以改善聚乙烯电稳定器涂层的效果;此外, 二茂铁还可用于农业、机械等。

如二茂铁作为铁肥料, 能使作物较快生长, 并增加其铁含量。

二茂铁的衍生物可作为杀虫剂。

二茂铁可作润滑油抗负荷添加剂, 耐磨材料的促进剂等。

总之. 二茂铁的用途极为广泛, 开发二茂铁产品, 对燃料、高分子、催化、生化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二茂铁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化学合成法和电解合成法两大类。

[2-3]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主要有环戊二烯钠法、二乙胺法、相转移催化法、二甲基亚砜法等。

电解合成法: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用恒电流法或恒电压法,以铁板和镍板
作电极。

随着各种合成技术的出现,其衍生物也多达数百种,因此其用途越来也越来越广。

2.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法,依下述方程式合成:
8KOH+2C5H6+FeCl2·4H2O==Fe(C5H5)2+2KCl+6KOH·H2O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环戊二烯脱质子步骤。

在本法中,氢氧化钾不仅用作脱质子试剂,还可作为干燥剂脱去原料中的水。

2.2 仪器和药品
①主要仪器
氮气袋、磁力搅拌子、磁力加热搅拌器、真空干燥箱、微型实验装置一套、熔点仪②主要试剂
N2钢瓶、乙二醇二甲醚(C.P.)、二甲基亚砜(DMSO,C.P.)、氢氧化钾(A.R.)、环戊二烯二聚体(工业级)、FeCl2·4H2O(A.R.)、HCl(A.R.)
2.3实验装置图
3.实验步骤
(1)二茂铁的制备
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在25ml三颈烧瓶里放入磁子,一侧与氮气袋相连,另一侧与装有硅油的锥形瓶相连。

现在烧瓶中加入10ml乙二醇二甲醚和4.5g研磨细的KOH粉末,在通入氮气并缓慢搅拌的情况下加入1.3ml环戊二烯。

继续通入氮气,并控制氮气的通入量(硅油中氮气泡一个接一个匀速放出),以赶走烧瓶中的空气,同时将1.5g四水合氯化亚铁在5ml二甲基亚砜,并转入分液漏斗中。

将混合物猛烈搅拌10min后,打开分液漏斗,控制适当的滴加速度使氯化亚铁的DMSO溶液在45min左右加完。

滴加完毕后,关闭分液漏斗,在氮气保护下继续搅拌反应30min。

(2)二茂铁的分离与提纯
将混合液倒入100ml烧杯内,缓慢加入几滴HCl,再加入20ml水,继续搅拌悬浮液15min,然后用玻璃砂漏斗抽滤产物,并用少量水洗涤产物3—4次,收集产物,铺在表面皿上,置于真空干燥器内干燥,称重并计算产率。

(3)产物的熔点测定
用熔点仪测定产物二茂铁的熔点。

4.实验现象与结果
5.结果与讨论
5.1纯度的检验
根据文献可知,其分子式为(C5H5)2Fe,分子量为186,外观为橙黄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具有类似樟脑的气味,熔点173~174℃。

本实验中测得合成的二茂铁产物为土黄色的粉末,熔点为132-158℃,产物的外观和熔点都与文献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可能是:1.产物杂质较多,而造成杂质多的原因应该是在通氮气时,耗完一袋氮气后换氮气袋的过程有漏气现象,使氧气进入了反应体系,有副反应发生等,也有可能产物在洗涤时为洗净。

当然,测定熔点是对固体有机物质纯度检验的一种重要标准,但由于熔点测定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如
升温速度、仪器响应速度、测试样品颗粒大小及用量等。

2.可能与反应的条件有关系,因为该反应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水是因为反应中有KOH,会很快与水反应,而本身KOH又很容易吸潮加上最近天气一直都下雨,比较难控制,3.在加入四水合氯化亚铁溶于二甲基亚砜时,由于一开始溶解得很慢,因为加入的的固体本身比较大块,用了一定的时间去溶解它,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的氧气已经把氯化亚铁氧化掉了,使得该颜色本来为绿色变为了橙色,并且在加入分液漏斗后出现了分层,这些细节方面都对该实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2思考题
1)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获得的产品为橙色针状晶体,晶形良好。

产率约8.60%,产量不高,原因是实验中四水合氯化亚铁部分被氧化,且加入DMSO的速度过快,反应不充分,同时,在洗涤过程中,很多样品黏在烧杯及抽滤漏斗上,使得最终产物产率下降。

测得熔点比标准值为165℃,偏低,说明样品存在一定杂质。

2) 你认为影响二茂铁产率和纯度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答:最关键一步是反应要保持无氧无水,因为四水合氯化亚铁易氧化,DMSO 易水解,最终会造成差率低,产品不纯。

3) 合成二茂铁为什么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答:因为反应物有氯化亚铁,最终所要生成的二茂铁中的铁也是亚铁离子,反应必须在防止氧化的条件下进行,通入N2等惰性气体就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氧化
参考文献
[1]徐兆瑜. 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 杭州化工. 2001, 31(4): 34-38.
[2]崔小明. 二茂铁的合成及应用.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0, 21(6): 21-23.
[3]赵宏升. 二茂铁的合成.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1998, 1(3): 46-47.
[4]吴海霞, 朱晓苓. 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 现代化工. 1993, 4: 34-35.
[5]黄卫, 栗洪道. 二茂铁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广东化工. 1996, 6: 23-25.
[6]金硕. 王翌. 何明威. 二茂铁合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20(1): 6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