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合集下载

大兴安岭多布库尔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大兴安岭多布库尔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科耥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技论 坛 l jf
李 宪 臣 ’ 胡 文 岭
大兴安 布 岭多 库尔钼多金 属矿床 地质特征及找矿 远景
( 黑龙江省有 色金属地质勘查七 0六队,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10 2河南会 渠黄金股份有 限公 司, 606 河南 三 门峡 4 2 0 ) 7 0 0
摘 要: 大兴安岭 多布库尔钼 多金属矿床主要产 于燕 山晚期次流纹斑岩 和隐暴 角砾岩 中, 成矿与火山一 次火山活动 密切相关。矿化以细网脉 状 辉钼矿 为主 。 围岩蚀 变具有一定的分 带性。矿床成 因为斑岩型 , 具有形成超大型钼矿床的潜力。 关 键词 : 多金属矿床 ; 钼 地质特征 ; 找矿远景 ; 多布库 尔
低值为 3 Qm 和视极化率峰值在同—个位置 , 2 , 低 银有时可 单独圈出矿体。 2 3围岩蚀 变 特征 阻体也具有 —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属低阻高极化 异常场。异常区岩性主要为燕山晚期流纹斑岩、 流 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 , 其次有绢云母化 、 高岭 绿泥石化 、 绿帘石化 、 碳酸岩化、 萤石化 、 钾 纹质隐爆角砾岩。 出露地层有大网子组和白音高老 土化、 组, 参数测定表明异常由矿体和矿化体引起 , 物探 化。 硅化呈云雾状、 脉状茁备 石中均有发育, 网 岩 生 圣 矿 方向 。 1 矿区地质特征 异常与化探异常基本吻合。 物化探异常范围大致反 与矿化关系密切; 高岭士化呈±状及细脉状分布在 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岩以及流纹斑岩中; 绿泥石 矿区范围约 2 k 7 i ,北东 一南西方向长约 9 映了矿体的赋存位置。 n k。 m 北西 一 南东方向宽约 3k , m 中部有多布库尔 河西矿段视极化率背景场较低, 2 %圈定 化 、 以 5 绿帘石化 、 碳酸岩化呈细脉状分布在变安山岩 萤石化、 绢云母化 、 钾长

差干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差干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2 2 构 造 . 区 内构 造 以 鹿 子 坑 断 裂 为 主 。 鹿 子 坑 断 裂 呈
状、 脉状 构造 。矿 石 中 主要 金属 矿 物 有 沥 青铀 矿 、 钼 硫 矿、 辉钼 矿 、 钼矿 、 兰 赤铁 矿 、 闪锌 矿 、 铅矿 、 方 黄铜矿 , 非 金属 矿物 有 萤 石 、 云母 、 英 、 髓 、 长 石 、 解 石 水 石 玉 钾 方 等。 钼 主要存 在于 灰黑 、 浅黑 色具 金属 光泽 、 度较 小 、 硬
矿 体呈 似层 状 、 镜 状 , 数 团状 。矿 体 长 多在 10 透 少 O ~

()侏罗 系 上 统 菖 蒲 群 火 山 岩 (。 : 上 中 两 组 。 2 J) 分
中组( ) J 下部为紫红色砂砾岩、 } 砾岩 , 上部 为浅绿色花 岗质砂岩和紫红色砂岩 、 细砂岩 、 粉砂岩 。上组 主要 由 流纹质火 山碎屑 岩 和熔 岩组 成 , 钼 、 、 的主要赋 存 是 金 银
囵 囤 z囵 3圈 圃 s圆 e圈 田 8
回 9 1 0回 ”囹 1回 1 2 3圃 1 口 1 4 5园
图 1 平远差干钼矿床 区域 地质 图 1 白垩系上统周 田群 紫红 色砂砾岩 ; 、 、 2 白垩系上统周 田群砂岩 、 砂页岩夹泥灰岩; 、 3 侏罗系上统 菖蒲群上组 晶屑凝灰岩 ; 、 4 侏罗系上统菖蒲群上组熔接凝灰岩 ; 、 罗系上统 菖蒲群 上组含砾 浆屑凝 灰岩等 ; 、 罗系 上统 菖蒲群 中组紫红 色砂砾 5侏 6侏
于鹿 子坑 断裂上 盘 的集块 熔岩 、 流纹岩 中; 对钼 多金属矿 的找 矿前景 进行 了评 价 。
关键 词 : 层 特征 ; 多金 属矿 ; 含矿 钼 鹿子坑 断裂 ; 黑化 ; 找矿 前景

贵州大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

贵州大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

贵州大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贵州大观金矿床位于贵州省除西北部外大部分地区的喀斯特地区中。

该矿床为多期构造-热液作用造矿,主要由破碎带和多期矿化构成。

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如下:1. 地质特征1.1 区域地质特征贵州大观金矿位于喀斯特岩溶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发育,主要为盖层构造、震旦构造和晚古生代构造,其中盖层构造发育最为显著。

矿区处于中生代岩浆活动的中心区域,矿床形成与盖层构造运动和岩浆叠入活动密切相关。

1.2 矿体特征大观金矿床矿体主要由石英脉、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体构成,其中含金石英脉是主要矿体。

1.3 矿化特征矿化类型以高硫化物型为主,主要包括脉状、层状、块状、散在状等多种矿化形式,矿化物以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为主,其中含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斑晶闪锌矿、辉钼矿、方铅矿等,其中含金物质主要以黄铁矿和赤铁矿包裹体中的微量金为主。

2. 控矿规律2.1 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大观金矿床富含金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主要与盖层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2.2 与成矿岩石密切相关大观金矿床的成矿岩浆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花岗岩体,因此成矿岩石与矿床形成密切相关,成矿岩石的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和岩浆作用都是成矿的重要条件。

2.3 矿床形成与改造作用有关大观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造成了矿床的多期形成,其中第三阶段的热液作用对该矿床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多期地质作用造成了矿床内产状、品位和储量的差异,这对于寻找该矿床的高产短矿段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总结所述的大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寻找方向上。

目前,大观金矿区已经有一定的储量,因此,后续的开采进一步寻找深部高品位矿体将是重点,同时,研究该矿床形成的具体机制和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贵州大观金矿床是中国富硫化物型金矿床中属于低品位类型的矿床之一。

经过多年的勘查和开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采掘量和矿石资源量,下面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2023年 7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罗建均1,吴 波2*(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0018;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05)摘 要: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区内金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三个矿集区;矿床类型分为卡林型、红土型和变质碎屑岩中脉型金矿三类,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卡林型金矿;单一矿区多,共(伴)生矿区少;矿石以原生矿为主,卡林型金矿石中高品位矿石选冶技术目前较成熟,低品位较难利用;矿山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但产能主要来源于大中型矿山;区内金矿总体资源保障形势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大找矿力度。

关键词:金矿;资源;矿床类型;利用现状;保障能力;贵州省中图分类号:P611;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3-0079-3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the Overview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Gold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LUO Jian-jun 1, WU bo 2*(1.The 117 Geological Team,Guizhou Bureau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Guiyang 550018,China;2. Guizho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Guiyang 550005,China)Abstract: Guizhou Province is rich in gold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resources in the area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three ore concentration areas; The deposit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arlin type, laterite type and metamorphic clastic rock midvein type gold deposits. The resource reserv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s; There are many single mining areas and few co (associated) mining areas; The ore is mainly primary,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high-grade ore in Carlin type gold ore is currently relatively matur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utilize low-grade ore; Mining enterprises are main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t their production capacity mainly comes from large and medium-sized mines; The overall resource guarantee situation of gold mines in the area is very severe, and furth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the mineral resources.Keywords: Gold mines; Resources; Deposit type; Uti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Support capability; Guizhou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6基金项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科研项目(黔地矿科合〔2021〕08号)。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李国伟;李奕【摘要】介绍了个旧陡岩地区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研究认为陡岩区域浅部矿体主要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同时提出该矿体深部区域有很好的找矿空间及远景。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in -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Douyan district,Gejiu cit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hallow ore bodies in Douyan region are mainly affected by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structure.In addition,it’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huge ore-prospecting space and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deep part of the ore bodies.【期刊名称】《矿业工程》【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质;成矿规律;找矿前景【作者】李国伟;李奕【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云南锡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1.1 区域地质背景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与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区内北东向的五子山复式背斜、贾沙复式向斜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燕山期花岗岩是成矿母岩,酸性岩浆沿五子山复式背斜和贾沙复式向斜轴部的侵入活动为矿床的形成带来了大量的物质,中生代巨厚的碳酸盐地层是最主要的容矿层。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

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

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

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

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

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

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

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

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

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

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

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贵州稀土矿及成矿地质特征

贵州稀土矿及成矿地质特征

贵州稀土矿及成矿地质特征贵州稀土矿及成矿地质特征稀土元素是指20种元素的集合,包括镧系、钇系和铈系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稀土元素在现代科技、国防工业、环保等领域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大国,其中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本文将介绍贵州稀土矿及成矿地质特征。

一、贵州稀土矿产区及分布贵州省境内主要的稀土矿产区有兴义地区、都匀地区和遵义地区三个。

1.兴义地区:分布在安龙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其主要矿产有大口岸矿床、柿木坪矿床、红峰矿床等,主要以中重稀土矿为主。

2.都匀地区:分布在贵州南部,其主要矿产有南郎沟矿床、铜仁坡矿床等,主要以轻稀土矿为主。

3.遵义地区:分布在遵义市、桐梓县等地区,其主要矿产有蓝田矿床、旧县矿床、金钟山矿床等,主要以中重稀土矿为主。

二、贵州稀土成矿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特征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大地构造复杂的带状构造带上,该构造带为典型的克拉通和造山带的过渡区域。

该地区走向明显的断裂裂谷、相对稳定的地堑和相对活泼的火山岩出现在同一区域内,形成了克拉通-隆起山-远震带-岛弧带的组合式地质构造。

在这种复杂地质体制中,兴义、都匀和遵义地区稀土矿床都发育在断裂带及其周围的变质岩体和含有硅质屑石英砂岩中。

2.成岩成矿作用特征贵州稀土矿主要分布于中、新元古界的燕山期、修复期、伸展期和新构造运动期的岩石中。

这些岩石含有除稀土以外丰富的铁、铜、铅、锡、锑、钨等金属元素,表明在地球的历史上,这一地质区曾经历过多次的成岩-成矿作用的作用。

在成岩成矿作用中,贵州稀土矿床主要受到了热液和流体的影响,其中热液成矿占据了主导地位。

热液通过地下水的洗涤作用,将岩石中的稀土、铁、钇等元素和上述其他金属元素溶解出来,并在断裂、岩脉中聚集,形成了丰富的稀土矿床。

3.稀土矿床特征贵州稀土矿床的特点是矿体含量高、品位高、成分稳定。

在燕山期变质岩体中,主要发育中等型和中重型稀土矿床。

这些矿床多分布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和超基性岩体中,主要矿物有磷灰石、方解石、铁钠长石、橙闪石、黑云母等。

贵州省赫章县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贵州省赫章县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探讨
科技・ 糯 ・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贵州省赫章县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特征及 找矿标志探讨 ・
陈欣昕 包 刚 5 0 0 1 6 )
F 断层 : 位 于矿 区中部 ( 矿床北东部) , 斜贯矿区 。 区 内长 1 4 Om, 走向3 4 0 — 3 2 0 。 。 倾向 2 O 一 4 O 。 , 倾 角在 3 0 — 7 5 o , 上盘斜落 , 下盘上 升 , 为 正断层 断距 3 0 — 5 0 m 。 F 加 断层 : 位 于矿区南东 , 呈北东一 南西 向展布 , 长6 6 0 m, 走向 3 0 — 5 O 。 , 倾向3 4 0 — 3 2 0  ̄ , 倾角在 6 0  ̄ , 上盘斜落 , 下盘上升 。 为正断层 。 2 _ 3 岩浆岩 矿 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仅 有小 营盘 附近侵位于上司组中 、 上部的浅
层辉绿岩侵入体 . 呈岩床产状 , 出露 面积 0 . 0 0 3 k n i  ̄ 。风化面呈浅灰色 , 新鲜面灰黑色 , 块状细晶 , 其主要 矿物为板条状 长石( 1 5 — 6 o %) 及柱状 、 板条状辉石( 2 O 一 3 0 % ) , 假象结构 。 岩体多已产生次生蚀变 。 在岩体与 围 1 . 2 构造 岩的内 、 外接触带 中均可见大量 星散状立方 晶形黄铁矿 , 外带之泥 质 该 区北东 向构造 带由榨子厂 断层及 与之大致平行 的北东 向短轴 岩常蚀变为角砾岩且褪色。 褶皱 、 小断层组成 , 横跨于北西向构造带上 。交接 、 复合处常 出现一些 北东 向短轴背 、 向斜及构造盆地 , 强化了这些部位 的应变强度 , 控制 了 3 矿体地质 钼、 铅、 锌等矿产的产 出和分布。 3 . 1 矿体 特 征 1 _ 3 岩浆岩 五里平钼多金 属矿床产于 江子 山背斜 N E翼石炭 系地层上 司组 该 区区域 内岩浆岩发育 . 为广泛分布的晚二叠 纪大陆溢 流相 拉斑 ( c s ) 和摆佐组 ( c 1 b ) 下部 , 地 表及浅部 见 I、 Ⅱ、 Ⅲ三个矿 体 , 呈似层 玄武岩及 同源浅成辉绿岩岩床( 岩墙) 。它们是 由板内离散构造背景非 状、 透镜 状产出 。 倾角 1 5 — 4 5 。 左右 。 造 山环境有关 的帽源基性岩浆喷溢一侵入活动的产物 . 化学成分 表明 I. 矿体 属高铁( 钛) 、 低镁 、 碱性 度偏高的碱钙性拉斑玄武岩系列 。区域上玄武 该矿体产于摆佐 组( c 1 b ) 下部 , 分布于矿 区之南部 , 沿F 1 8 正断层 岩层位稳定 . 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 与 中二叠统茅 口组之 间. 与上 下地 次级裂 隙呈透镜状产 出 , 倾角 4 5  ̄ , 由Z K 4 3 0 2 钻孔工程 所控制 , 分 布 层均呈假整合接触 . 系东吴运动 的产物 。辉绿岩零星出露于儿马冲附 标高 2 0 9 0 — 2 1 2 0 m. 埋深 2 0 — 3 0 m. 矿 体平均 厚度 3 . 2 0 m, 平 均品位 铅 近及 五里平矿床南东小 营盘一 带 . 侵位于石 炭系地层 中. 属 海西期产 2 . 1 4 %、 锌 1 . 1 6 %; 矿石类型为氧化矿石 。 经化验测试未检测 出铝含量。 物佛 天桥详查报告 同位 素年龄值 为 2 . 4 6 — 2 . 8 3 0 亿年) 。 Ⅱ . 矿体 1 . 4 区域矿产 该钼 ( 铅锌 ) 矿体产于上 司组 第四段底部 和第 三段 ( c 。 s , ) 上中部 , 区内主要 矿产 为铅锌 和银( 铜) 矿点。 分布于 F 。 断层次级构造中 , 呈似层状 、 透镜状产 出, 上距 I 矿体 1 5 m。 顶板为上司组第 四段灰色角砾状 硅化灰岩 . 底板为上司组第三段顶部 2 矿 区 地 质 深灰、 灰黑色 、 页岩或灰岩 , 间接底 板为含 白云 质灰岩 。现 有 WL D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黄庆; 王均; 宋振涛; 焦智伟; 周丽芳【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铅锌矿; 矿床地质特征; 围岩蚀变; 成矿前景分析【作者】黄庆; 王均; 宋振涛; 焦智伟; 周丽芳【作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贵州六盘水 553000;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1 区域地质背景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北西部边缘。

属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构造活动相对较强的前陆冲断褶皱带,并呈现了从陆块至造山带大地构造的过渡性质。

矿区位于近南北向小江深大断裂、北东向弥勒一师宗深大断裂和北西向紫云-垭都深大断裂所挟持三角地带的中部的紫云-垭都深大断裂北东侧。

这三条深大断裂具多期活动、构造性质有多次变化的特点,对其周围的沉积过程、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起着主要控制作用,矿区处于紫云亚都深大断裂旁侧的As、Sb、Hg、Pb、Zn、Cu成矿系列部位,具较好的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

2 矿床地质特征2.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见图1):旧司组(C1j)、上司组(C1s)、佐组(C1b)、黄龙组(C2h)及第四系(Q),主要含矿层位有旧司组(C1j),其次为摆佐组(C1b),上司组(C1s)。

各地层描述如下。

(1)旧司组(C1j):出露于矿区南部及首采区范围内断层F3与F18的夹块中。

第一段(C1j1):深灰、灰黑色、灰色中厚层灰岩、泥灰岩、泥岩、含炭质泥岩。

第二段(C1j2):灰色中厚层灰岩,近断层处具碎裂岩化、白云石化。

本段仅在钻孔中见到,受断裂影响厚度不详,在断裂带中见有辉绿岩体侵入,岩体厚25m~57m。

第三段(C1j3):深灰色中厚层泥灰岩为主,夹灰色中厚层细晶灰岩及浅灰色、深灰色泥岩或灰黑色含炭质泥岩。

近顶部常夹1~2层‘溶塌’角砾状灰岩、泥灰岩。

在断裂带及其附近,本段顶部或近顶部之深灰、灰黑色角砾状泥岩、泥灰岩中,常有含黄铁矿之钼铅锌矿体,为矿区的Ⅰ-1号矿体主要产出层位。

在矿区南东端断裂带中,见有辉绿岩体侵入。

图1 五里平矿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黄龙组三段;3.黄龙组二段;4.黄龙组一段;5.摆佐组;6.上司组;7.旧司组三段;8.出露辉绿岩体;9.隐伏辉绿岩体;10.正断层;11.逆断层;12.平移断层;13.地层界线(2)上司组(C1s):出露于矿区南部,以灰绿色钙质泥岩的出现与上覆摆佐组(C1b)分界。

在断裂破碎带、软弱层或裂隙、溶隙中,本组中常有热液型或充填型铅锌矿或钼铅锌矿体产出。

为矿区Ⅲ号矿体的主要产出层位。

(3)摆佐组(C1b):矿区内普遍出露,以大套白云岩的出现与下伏上司组灰岩分界。

岩性上部为浅灰、灰白色(风化面为深灰色)厚层中-粗晶蚀变白云岩,局部夹灰岩;中下部为灰、深灰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细晶白云岩,含大量方解石团块,局部夹燧石白云岩。

下部常夹白云质灰岩、灰岩。

与下伏地层渐变过度。

在断裂破碎带、软弱层或裂隙、溶隙中,本组中常有热液型或充填型铅锌矿或钼铅锌矿体产出。

(4)黄龙组(C2h):矿区内普遍出露,以大套灰岩出现与下伏摆佐组白云岩分界。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亮晶生物屑灰岩、细、粗晶白云岩、燧石条带或结核灰岩,角砾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5)第四纪(Q):主要集中在矿区沟谷地带,为残积层、坡积层和冲积层,其次为表土腐殖层,另有少量人工堆积层。

在区内钼铅锌矿体露头之低洼一侧,常有残坡积型钼铅锌砂矿产出。

2.2 构造矿区位于北西向江子山背斜北东翼,总体上为单斜层,岩层总体为北东东-南西西展布,倾向310°~340°,倾角10°~30°。

有不同方向断层发育,局部地段发育有次级褶曲。

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F3、F8、F9、F18、F42等,其中主要控矿断层为北西向断层F3、F18(见图1)。

(1)F3断层:为区内钼矿的主要控矿和含矿断层,其位于矿区中部,斜贯矿区,长1200m,走向330°~320°,倾向30°~40°,倾角为65°~75°,上盘斜落,下盘上升,为正断层,垂直断距在为80m~110m。

地表可见破碎带宽20m~30m,断层在白岩头处经F8断层挫断后其走向为290°左右,破碎带由白云岩、灰岩、泥岩等角砾(砾径0.5cm~10cm)组成。

通过相关地质工程的揭露,证实F3断层为容矿断层。

(2)F18断层:为区内控矿、含矿断层,其位于矿区中部F3断层以南,作北西向延伸,与F3断层大致平行,其长约600m。

倾向360°~40°,倾角60°~65°。

上盘上升,下盘斜落;为逆断层,垂直断距10m~35m。

于矿区办公室南约50m 地表出露该断层破碎带约40m,带内可见明显的角砾,其角砾成分为:重晶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云岩等,呈次棱角状、泥质铁质等胶结。

通过钻探ZK4201、ZK42-101、等工程的揭露,证实F18断层为容矿断层。

(3)F9断层:为一北东倾向正断层,通过LD1内两处落水洞及其两边地层性质及产状地表延伸所推断的断层。

(4)F8断层:为一走向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正断层,断层向南南西方向切入上司组泥岩地层内尖灭。

(5)F42断层:位于矿区中部(矿床北东部),斜贯矿区,区内长1400m,走向340°~320°,倾向20°~40°,倾角在50°~75°,上盘斜落,下盘上升,为正断层。

2.3 矿床特征区内钼(铅锌)矿主要受F3、F18、F42及F8、F9断层影响控制,并受到岩浆岩体(辉绿岩)的影响。

目前,矿区共划分大的钼(铅锌)矿体3个(见图2),其中Ⅰ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

2.3.1 Ⅰ号钼(铅锌)多金属矿体分布于F3、F8所引起的旧司组(C1j3)顶部层间次级断层构造中,矿体倾向北偏西约10°,倾角15°~30°不等,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具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在走向上延伸约450m。

为矿区内最大矿体。

钼矿体厚度变化较大,其厚度1.2m~57.59m不等,平均厚度13.47m,单工程矿体品位变化较大,由0.032%到1.102%不等,平均品位约0.18%。

铅锌矿体厚度由1.19m~33.16m不等,平均厚度约6.5m,单工程矿体品位Pb+Zn由2.03%~15.78%不等,平均品位约4.5%。

铅锌矿石为混合矿石,钼矿为氧化矿石。

2.3.2 Ⅱ号钼(铅锌)矿体分布于F8断层旁侧,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上司组(C1s)中上部。

厚度普遍较大,Mo矿体平均厚度24.37m,平均品位达到0.258%,主要赋存于层间破碎带内的粘土岩,高岭土化粘土岩、粘土质白云岩、砂状白云岩中,粘土岩内穿插透镜状含钼褐铁矿化铅锌矿。

1.黄龙组二段;2.黄龙组一段;3.摆佐组;4.旧司组三段;5.逆断层;6.地层界线;7.正断层;8.平移断层;9.断层编号;10.断层倾角;11.矿体编号2.3.3 Ⅲ号钼(铅锌)矿体分布于F42正断层次级构造中,呈透镜状产出,倾角28°~32°,顶底板均为上司组(C1s)中部浅灰色厚层粗晶白云岩。

矿体平均厚度1.28 m,平均品位钼0.14%,铅5.45%、锌1.99%。

2.4 围岩蚀变特征围岩蚀要主要有钼铅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白铅矿化、菱锌矿化、水锌矿化、白云岩化、硅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角砾岩化等。

矿石常见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星点状、碎屑粒状或四方板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以角砾状构造、不规则块状、似层状构造为主。

3 成矿前景分析(1)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北西向江子山背斜北东翼上,容矿断层主要为F3、F18,这两条断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较为发育,具有较好的控矿构造及容矿空间。

(2)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系地层,主要含矿层位有旧司组(C1j),其次为摆佐组(C1b),上司组(C1s),具有黔西北地区铅锌聚集的重要成矿结构面之一。

(3)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生物屑灰岩、含炭质泥岩等,具有利的成矿岩性组合。

(4)矿化蚀变现象较好且明显;并且据已发现的Ⅰ号、Ⅱ号、Ⅲ号钼(铅锌)多金属矿体,品位较高且稳定;与矿化相关的蚀变现象多且明显,有钼铅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水锌矿化、菱锌矿化、褐铁矿化、重晶石化、硅化、白云石化、等。

(5)在矿区内开展的激电中梯扫描工作所圈定的激电异常、电阻率异常的分布范围,与已知构造、矿体、矿化蚀变带分布较为吻合,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加强对本矿区深部进行勘探工作,很有希望找到中至大型矿床。

4 结论本文通过对五里平钼多金属矿床地区构造、矿体赋矿层位、形态、矿石矿物的组分、矿化蚀变现象等的分析,认为五里平地区钼铅锌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有形成中至大型矿床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邓克勇,张正荣,金翔霖.贵州省赫章县五里坪钼(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贵州地质,2007(03):179-184.[2]王子勇.黔西北五里坪铅锌(钼)矿床构造控矿规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学报》编辑部,2017:1.[3]焦智伟,汪来,李毅,艾虎,黄庆,王均.激发极化法在黔西北五里平地区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6,32(12):85-88.[4]金中国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3.[5]叶天竺,吕志成,庞振山,等.《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M]地质出版社2014;1-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