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学生预防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点蚊香;

3、不在学校内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热得快等违章电器设备;

8、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9、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蚊帐等。

火场逃生方法:

首先,保持镇静,快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快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到天台、阳台处。

其次,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第三,简易防护,不可缺少。最简易方法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四,大火袭来,固守待援。大火袭近时,假如用手摸到房门已感烫手,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可以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第五,发出信号,寻求救援。在逃生无门的情况下,努力争取救援也不失为上策。被困者要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在将要失去知觉前,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着墙壁摸索前进的。

第六,火已烧身,切勿惊跑。火烧身时,千万不可惊跑拍打,因为奔跑和拍打时会形成风势,促旺火势。最佳办法是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翻滚,压灭火苗。

如何报火警

1、报警时应沉着、准确地讲清起火所在地区、街道、房屋门牌号码或单位。述明燃烧物是什么,火势大小。

2、留下报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电话号码。

3、派专人在路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4、要主动向消防队员说明起火情况。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一类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二类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三类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四类指可燃的活泼金属,如钾、钠、镁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沙式铸铁粉末;

五类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1211灭火器(禁止用水)。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简易式灭火器是近几年开发的轻便型灭火器,按充入的灭火剂类型分为1211灭火器(气雾式卤代烷灭火器)、简易式干粉灭火器(轻便式干粉灭火器)、简易式空气泡沫灭火器(轻便式空气泡沫灭火器)三种。简易式灭火器适用于家庭使用,121l灭火器和简易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液化石油气灶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简易式空气泡沫适用于油锅、煤油炉、油灯和蜡烛等引起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进行扑救。

使用简易式灭火器时,手握灭火器简体上部,大拇指按住开启钮,用力按下即能喷射。在灭液化石油气灶或钢瓶角阀等气体燃烧的初起火灾时,只要对准着火处喷射,火焰熄灭后即将灭火器关闭,以备复燃再用;如灭油锅火应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左右晃动、直至扑灭火。灭火后应立即关闭煤气开关,或将油锅移离加热炉,防止复燃。用简易式空气泡沫灭油锅火时,喷出的泡沫应对着锅壁,不能直接冲击油面,防止将油冲出油锅,扩大火势。

清水灭火器中的灭火剂为清水,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还可对一些易溶于水的可燃、易燃液体起稀释作用。

使用清水灭火器时可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干粉灭火器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距离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拔去保险销,压下压把,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另外还可用旋转法,开启干粉灭火棒时,左手握住其中部,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拔掉保险卡,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旋钮,打开贮气瓶,滞时1~4秒,干粉便会喷出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使用时,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大全(学生)

中小学安全教育常识(二) 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先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如何逃生,这就是安全意识。比如,你到一个大商场或影剧院或入住旅馆,都要先看看安全出口在哪里,消防通道在哪里,消防器材在哪里,哪个角落最适合躲避哪种灾难。安全事故随时就隐藏在我们的周围,因此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安全。 (一)、夏季防溺水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没有游泳池,所以学校也没有开设游泳课。有的同学想到河里、池塘里、水库里去游泳,但是不知道这些地方隐藏着许多危险,如:水中的水草、水下的地势、水下的旋涡、水中的石头等,都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危险。因此,我们不要趁放学或星期天的时候,自己或约同学去游泳。1999 年三台县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有100 多人,其中有一多半是被水淹死的。 如果自己不小心落入了水中,首先是不要慌张,不要在水面上乱划,说不定,你掉下去的地方,水的深度只能齐你的腰,要用脚试试水是不是很深,如果很深,要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尽可能地不让水灌入口中,抓住机会向周围的人发出求救声。看见有人落水了,千万不要一走了之,不理不睬,但是也不要贸然跳入水中救人,应该看看周围有无长竹竿或其它较长的物体, 把它放入水中,让落水者得救。如果实在没办法,最好用最快的速度向最近的人发出求救,让大人来想办法。 二)、伏天防中暑 夏天,天气炎热,很有可能中暑。中暑的症状是:头晕、恶心、呕吐,甚至

晕倒。如何避免夏季中暑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要在太阳下玩得太久; 2、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不要过度运动(有的同学很贪玩,上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或午饭后活动量太大,就有可能中暑); 3、不要在高气温下在野外停留较长时间。遇到中暑的情况,应当把中暑的同学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多喝一点盐开水。如果同学已经昏迷,应该及时请大人将同学送到医院抢救。 (三)、用电防触电电,给人们带来光明,但是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因此要注意下面几点: 1、小学生对电的知识还不够了解,一般情况下不要去玩、安装、拆卸电器。 2、看见电线落到地上,千万不要用手去捡,应该远离电线,并派人守护,不要让人靠近,同时通知电工(或大人)进行检修。 3、不要爬到变压器上去玩耍,变压器上都是高压线,即使你不去触摸电线,也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的情况。 4、不要用物体去接触裸露的电线(如:有的同学去取挂在电线上的风筝),虽然物体有导体和绝缘体之分,但是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转化的。 5、遇到别人触电了,一定不要用手去拉,首先应该断开电源,再进行救 人,或用干竹竿、木棒挑开电线。如果你什么也找不到,那 就立即去找大人。 6、电路如果发生短路,会引起火灾,这时千万不要对着着火的物体用水去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及其它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用湿毛巾衣物堵门缝,发求救信号等救援。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级火灾能力;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火场逃生基本知识 第一诀:熟悉环境牢记出口

加油站消防安全基本常识

加油站消防安全基本常识 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为使社会单位达到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水平,确保企业不发生火灾,就要在平时具备检查消除火灾的能力,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发生火灾时为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就要把火灾控制在最小,而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当火灾蔓延、无法控制时,生命安全最重要,及时疏散逃生,切勿贪恋财物,要求我们具备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如何做到以上三个能力,就是要提高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二、怎样报火警? 1、拨打火警电话119,并确认; 2、不要慌张,讲明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起火物质是什么,有无人员被困,讲明报警人和联系电话; 3、到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要求熟练使用干粉灭火器) 1.手提式: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桶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按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即可将初期火灾扑灭。 2.推车式: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将灭火器迅速接到或推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10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放稳,然后拔出保险销,迅速展开喷射软管,拿住喷枪,对准火焰根部,另一人压下按把,喷粉灭火。 3.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将喷嘴直接对准火焰喷射,以便迅速蒸发出

二氧化碳气体,将火熄灭,灭火时,切勿用手触喷射筒,以防冻伤。四、加油站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一)加油区火灾危险性 1.加油机作业频繁,易发生火灾; 2.加油机设备故障,检修不到位,易出现跑冒滴漏油现象,导致火灾发生; 3.工作人员未按规范着防静电工作服,鞋,易产生火灾隐患; 4.直接向非金属容器加油,引发火灾; 5.在加油区使用烟火,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易引发火灾; 6.加油区人员流动大,吸烟,打手机现象多,易引发火灾; 7.车辆未熄火加油,易导致火灾发生; 8.摩托车未推离加油现场启动,易导致火灾发生; 9.有高强闪电或雷击频繁时,未停止加油作业,易导致火灾发生。(二)加油区安全防范措施 1.在加油区明显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2.加油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装、鞋; 3.进站加油车停稳,发动机熄火后,开始加油; 4.不应直接向塑料桶等非金属容器加注汽油; 5.摩托车加油后,应用人力将摩托车推离加油区4.5M后,方可启动; 6.加油站上空有高强闪电或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加油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7.严禁人员在加油娶使用明火,如发现,应立即制止并消除; 8.严禁顾客在站区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加油区域内严禁明火作业,严禁使用明火炉灶和电炉; 9.加油区域内严禁穿钉子鞋的人员进入; 10.不准在加油现场使用手机。 (三)储罐区火灾危险性 1.储存油量大,易发挥,易发生燃烧爆炸; 2.储罐区多为开放性区域,易进入无关人员; 3.电气线路老化,维修不及时,易造成火灾; 4.储油设备故障,易出现跑冒漏油现象,易发生火灾隐患; 5.油罐车熄火后未静置3分钟以上进行作业,易发生火灾; 6.油罐车进行卸油作业时,易造成静电导除不良,引发火灾; 7.油罐车离站时,卸油员未按规程引导驶离现场,易发生安全事故; 8.油罐车离站后,未及时清理卸油现场,易产生火灾隐患。 (四)储罐区安全防范措施

小学生防火安全常识

小学生防火安全常识 一、基本知识 1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屮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 煤气罐等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常识 1 .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 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常识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 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常识 1.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 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 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 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 位。 五、灭火基本常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屮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对轻微的火情紧急应付措施: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是从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常识中提炼概括的,是公民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消防知识。具体包括: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上海市家庭消防安全知识读本 一、疏散逃生常识 1、熟悉环境在平常,临危时刻不惊慌。 2、家中常备三件宝,关键时候不可少。【三件宝:手电筒、口罩(毛巾)、逃生绳(配备手套)】 3、疏散通道要畅通,门窗可设活络档。 4、火灾蔓延速度快,安全撤离不恋财。 5、衣橱床底不可躲,浓烟毒气把命夺。 6、浇头衣物裹身体,打湿毛巾捂口鼻。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姓名:考核日期:部门:职位:得分:一、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代號填進括號內,每題均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全答對才 得分)每題3分。 1.下列哪些物質不屬於助燃劑( B D E) A.空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 氫氣 E.燃油 2.下列那些物質屬於易燃或易爆物品( B C D) A.蒸溜水 B.TCE C.松香水 D.汽油 3.國內火警電話號是(C) A. 112 B. 118 C. 119 D. 111 E.999 4.當你於車間發現火警隱患時,你首先應(C) A.向廠長報告 B.不管何種情況均自已處理 C.向車間主管報告 D. 自己不是消防人員不用管 5.防火的最基本措施是(A) A.消除火種(著火源) B.控制可燃物 C.清除氣化劑(助燃劑) 6..對於易燃易爆物品,應(B) A.均放於危險倉中,且需把危險倉密封,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時,向外蔓延 B.分類及限量的放於通風,排氣的危險倉中 C.可隨意擺放於需用該物品的工作場所附近 7.下列哪些項目中有可能成為著火源( A B C D) A.陽光 B.靜電 C.摩擦熱 D.明火 8.公司每季均進行消防宣傳及防火演習,目的是(D) A.只為了公司財產的安全 B.只為了公司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 C.好玩,世界上那有這麼多的火災 D.對傾情全體員工進行防火教育,及消防知識培訓,防止火災的發生,及假若發生 火警時,如何使全體員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9.當你發現公司內有失火時,你首先應(A) A.發出警報並通知消防負責人 B.向失火進行撲救 C.迅速離開失火之建築物 D.看別人有無行動才決定怎樣做 10.使用滅火器時,應(C) A.順風射向火焰中心 B.逆風射向火焰中心 C.順風射向火焰根部 D.逆風射向火焰根部 11.我們公司內除正常的通道和樓梯外還有( C )條疏散通道,增建了( C )條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消防安全小知识》 小孩子天真烂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熠熠生辉的火光总感到好奇,总喜欢睁大眼睛盯着看。他们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总喜欢在大人面前显示自己,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模仿得惟妙惟肖。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了解防火知识,不懂得安全用火,常常因为好奇和贪玩,致使小火成大灾,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悲剧的发生确实让人心痛,我们必须根据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和孩子常犯的错误,有选择的教会他们一些实用的知识。 一、告诉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否则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二、教会孩子认识一些消防标志,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品等等。 三、教会孩子如何弯腰匍匐前进,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会孩子怎样拨打“119”火警电话,怎样报火警。 五、告诉孩子火灾发生时,哪些地方不能呆,身上着火了怎么办; 六、告诉孩子在无法逃生时应该呆在什么地方,如何让消防队员及时找到他们等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适当的教会他们更多的消防知识。其次,家长必须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做孩子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在孩子眼里,父母是自己心中的偶像,是崇拜的英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因面平时家长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孩子学习的表率,不要把报纸、杂志之类的可燃物放在炉子、加热器、暖气机等近旁;不要把正在烧、烤、煮、蒸的东西置之不理;吸烟的家长不要卧床吸烟,刚吸完的烟蒂不要扔在垃圾桶里;不要在一个插座上使用多个电器设备;在使用完液化气或煤气灶后,要及时关掉阀门;在公共场所不要损坏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方法一:做游戏。玩耍、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一些防火知识融入游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逃生,教孩子怎么样弯腰,怎么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报火警(切记不要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方法二: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背儿歌。随着《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社会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消防少儿科普读物和卡通图画也渐渐在市面上多起来,家长朋友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掌握一些素材,以讲故事和唱儿歌的的形式教给孩子,识字的孩子可直接带他们学习,这样既教会了孩子读书识字,又教会孩子防火知识,一举两得。 方法三:积极调动法。每个孩子都有一种好强的心理,喜欢大人们夸他们乖、聪明,对于一些要记住的知识,比如拨打“119”电话时必须讲清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背得快,记得牢,有时要装作自己输了,调动他们积极性。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其中的几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根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日期:姓名:成绩: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单位的C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A.法人代表 B.常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分管安全的领导 2.人员密集场所应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B,提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A.治安管理员 B.疏散引导员 C.消防安全员 D.消防志愿者 3.以下哪一项不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D?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组织火灾原因调查能力 E.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4.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以下哪一项不是“三懂”内容C? A.懂消防基本常识 B.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C.懂扑救初期火灾 D.懂逃生自救技能 5.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会”。.以下哪一项不是“三会”内容D? A.会查改火灾隐患 B.会组织人员疏散 C.会扑救初期火灾 D.会宣传教育培训 6.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 的,应对其处C。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警告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D.罚款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C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月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A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周 9.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B。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C应当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各类学校 D.消防站 1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2.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3.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A责任制。 A.消防安全 B.政府领导 C.消防监督 D.防火安全

儿童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儿童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 1、基本要求: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

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22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正 式版)

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怎样打火警电话?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 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 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 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 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 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

任。 二、假报火警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以往一些假报火警者都曾分别受到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等处分。 三、要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损失小。因此要注意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四、睡熟时,听到火警该怎么办? 当熟睡时,听到报警信号,许多人都慌张地把门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_489052

1、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 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上风位。 3、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浓度极限。 4、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 5、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底部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6、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 7、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将有电源的开关关掉。 8、我国的《消防法》在1998年9月1日施行,我市消防宣传日是11月9日。 9、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 10、乙炔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 11、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是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气门关掉。 12、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P代表泡沫灭火剂;F代表干粉灭火剂;T代表二氧化碳灭火剂;Y代表1211灭火剂。 13、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电气火灾和金属火灾。 14、扑救火灾一般有四种方法: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化学抑制法(就是采用化学药剂灭火)。 15、电气火灾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比较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16、燃烧的必备条件有三个: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17、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8、在生产、生活中有可能引走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叫火灾隐患。

19、使用中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不能卧放或倒放。 20、身上的衣服着火时应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来就地滚压。 21、发生火灾,电梯不可以作为人员疏散使用。 22、发生火灾,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义务支援灭火。 23、室内发生火灾燃烧产生的烟雾,从室内顶部开始聚积。 2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5、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26、电话报警时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27、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交接班不交代清楚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不清干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28、若所有逃生道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返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法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29、任何单位或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30、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31、消防工作应当做到“三懂”、“三会”、“三能”。“三懂”是指懂得本岗位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防火灭火的基本措施;懂得灭火器的使用。“三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三能”是指能遵守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及时检查安全防护设备。 32、火灾预防工作的重点部位有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发生火灾影响全局的部位、物质集中部位、人员集中部位。 33、所有灭火器必须置于易于取用的地方。 34、为防止发生火灾,在厂内显眼的地方要设有严禁吸烟和明火的标志。 35、防火“六不准”的内容是: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生活、生产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值班人员要尽职尽现,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完整版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 习材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材料 学习要求:各班级要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另外,各班级还要组织开展“学校隐患我发现,家庭隐患我排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学校安全知识教育向学生家庭辐射,通过学生向家长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和能力。 防火要点 小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一: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三: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险物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二、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三、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 四、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五、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六、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七、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 及时灭火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当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火场逃生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内容是什么

为加强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消防意识,提高全民防火、灭火、自我保护能力,根据现阶段我国火灾特点,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办公厅、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等6部门制定了《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要求在全社会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普及活动。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内容: 第一条 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第二条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第三条 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私自未经允许使用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四条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五条 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第六条 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第七条 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八条 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九条 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 第十条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第十一条 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第十二条 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第十三条 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第十四条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第十五条 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第十六条 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第十七条 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第十八条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第十九条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第二十条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拓展阅读 火灾的危害性 1.火灾会造成惨重的直接财产损失 2.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更为严重 3.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文字资料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燃烧具备的条件: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 ?有一定能量的热源 ?火灾的定义: ?着火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二、报警的要求 ?任何的报警应由店上负责人同意实施。 ?发现火情后,应遵循一面报警,一面扑救的原则,火势不大,能确认火势被自己完全扑灭,也可以先行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扑灭后再报告现场负责人。 ?火灾的特点: ?1,突发性2,严重性3,复杂性 三、常见的报警方式和方法: ?1电话报警:先拨号,说出本人的姓名、所在单位、燃烧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的物质、附近的情况,(加油站、加气站、煤气罐充装站等) ?2打碎或按下破玻璃报警器报警(男、女使用区别) ?3消防墙式电话报警 四、电器用具起火后的处理措施: ?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或1211灭火剂灭火,确定线路无电时,才可用水扑救。 ?客人遗留烟头的处理措施: ?把没有熄灭的烟头用水浸湿,然后再倒入垃圾内,不能将未熄灭的烟头直接倒入垃圾内。 五、消防工作的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的原因不放过; ?事故的责任人不放过; ?事故整改措施不放过, ?事故相关人员教育不放过。 ?

六、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灭初起火灾有一定效果。 七、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 八、目前我国研制成的空气泡沫灭火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灭火器具。它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水层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来扑救各种油类和极性溶剂的初起火灾。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夺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表面降温,另一方面液体完全被泡沫覆盖以后,形成一个隔绝层,隔断空气与液面的接触,火就被扑灭了。 九、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如媒尘、铝粉、面粉等。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十、向周围群众报警。 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 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臵,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十一、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隔离灭火法。 (2)窒息灭火法。 (3)冷却灭火法。 (4)抑制灭火法。 十二、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消防安全小常识12条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消防安全小常识12条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消防安全小常识12条 消防安全在生活中也是越来越手重视了,消防手抄报该写什么呢?做消防手抄报也是可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的。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 一、火灾预防原则 严格控制火源; 加强可燃物的管理; 采用耐火建筑; 阻止火焰的蔓延; 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二、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及其它重要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 用火用电情况及其它火源管理情况。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耐火等级和水源道路情况。 火灾隐患整改情况。 消防组织和防火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完好情况。 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

消防安全疏散情况。 三、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一、消防法律法规:1.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2.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首先是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分管领导,应当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对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义务的,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罚,依照《消防法》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三、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根据《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警告或者伍佰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下拘留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建立消防安全巡查台账。 五、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1: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3:组织引导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能力 六、初期火灾现场处置程序:1:拨打:119 2:组织人

中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便于同学们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我们编辑了这本《中学生消防安全常识》。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基本常识、灭火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人员疏散和火场逃生知识、消防知识问答等,并收集了校园火灾案例、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让中学生通过学习这本读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和中学生义务消防队提供了学习、宣传资料。我们期望,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 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同学们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一一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 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一一(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例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 0. 2⑻,乙醚为

安全教育常识——消防安全.doc

安全教育常识——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常识 一、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

1、安全使用炉火 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五、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