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指南
耳前瘘管摘除术

【编号】9.1.3.2【手术名称】耳前瘘管摘除术【英文名称】excision of the preauricular fistula【别名】耳前瘘管切除术【ICD编码】18.2101【概述】【适应证】耳前瘘管反复感染者,控制急性炎症后摘除;有脓肿形成者,可先行切开引流,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再行瘘管摘除(图9.1.3.2-1)。
【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与体位】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做瘘口周围皮下浸润麻醉;小儿可用基础加局麻或全麻。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手术步骤】1.以钝针头插入瘘管口内注入2%亚甲蓝液,勿使其外溢。
并可加压按摩,使亚甲蓝进入瘘分支或远端(图9.1.3.2-2)。
2.于瘘口周围皮肤做菱形切口(图9.1.3.2-3),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9.1.3.2-4)。
瘘管全部摘除后,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术腔,然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如术腔较深,可放置橡皮引流条。
乙醇纱布覆盖伤口,加压包扎(图9.1.3.2-5)。
如局部皮肤破溃,肉芽组织形成,可用刮匙将其刮除,皮肤缺损不多可将周围皮肤松解后缝合,皮肤缺损较多松解后缝合较困难者,可用凡士林纱布将创面覆盖,待其自行修复或二期植皮。
【术中注意要点】1.皮肤切开后要防止亚甲蓝液溢出,污染周围组织,影响寻找瘘管。
为此,可将瘘管口结扎或钳夹;也可在皮肤切口前将注入瘘管内的亚甲蓝液挤出后再做切口。
2.分离瘘管时要仔细,勿将瘘管撕裂或离断,以免瘘管内容物溢出污染伤口和瘘管残留,造成术后感染和复发。
3.瘘管穿至软骨时应将软骨切除;瘘管摘除后,要进行检查,如可疑有上皮组织残留,应予切除。
4.勿损伤面神经。
【术后处理】1.应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
2.如有引流条,术后第2天抽出。
3.第5天可拆除皮肤缝线。
【主要并发症】术后伤口感染。
若累及耳廓软骨,可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造成耳廓畸形。
【述评】。
耳科病症:先天性耳前瘘管

耳科病症:先天性耳前瘘管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以耳前出现瘘管,时有渗液,甚则引发红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
发病率约1.2%左右。
女性居多,常为单侧,以右侧为多,一般不伴其他畸形。
[病因病理]多因胚胎头三个月,发育异常,形成瘘管。
出生之后,因感染邪毒或湿热内蕴,则致局部红肿疼痛、溢脓,反复不愈。
西医认为,胚胎头三个月为耳部发育阶段,因第一、二腮弓外胚层小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以致出生后遗留耳前瘘管。
瘘管属盲管,或有分支。
因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者,瘘管盲端可深达腭扁桃体、外耳道或耳后沟乳突皮肤下。
管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并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附件,可产生分泌物自管口溢出或招致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1.与生俱来,多在一侧耳轮脚前有一灰色小陷口,平时并无不适,但瘘口内常有灰白色鳞屑状或乳酪状分泌物溢出或挤出。
2.因感染者,可形成耳前局部脓肿,出现红肿热痛、瘘口溢脓。
3.用钝头探针可探查瘘管走向及深度。
[鉴别诊断]因瘘管较深而并发感染者,宜注意与外耳道疖、耳后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相鉴别,鉴别要点是有无耳前瘘管口。
[治疗]本病以外治清除病灶为主,并发急性感染时,可按疮痈内外并治,待好转后再施以外治。
1.脱管疗法:先用探针探明瘘管深度和方向,然后插入脱管锭[275]2~3条至有阻力为止,剪掉外露部分,外敷纱布。
二日后换药1次,一般3~4次后管壁即可完全脱落,再用生肌散[94]撒入疮口,敷凡士林纱布,每日换药1次至愈。
若有多余肉芽时可用硝酸银烧灼。
2.手术:瘘管感染时,先切开排脓,待急性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前先用美蓝注入瘘管使管壁着色,然后在局麻下将瘘管及疤痕切除干净。
先天性耳前瘘管健康教育处方

**市**区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处方
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外耳疾病,平时可无症状,如感染则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溢脓液,重者周围组织肿胀,皮肤可以破溃成多个漏孔。
(一)术前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2、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区备皮。
3、全麻患者禁食禁水6小时。
(二)术后指导
1、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局麻手术后健侧卧位,防止伤口受压。
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用健侧咀嚼。
3、注意伤口处敷料有无渗血,勿自行拆除敷料。
4、防止患儿抓挠伤口,以免造成皮损或感染。
(三)出院指导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伤口完全愈合前禁止游泳、淋浴。
2、定期门诊复查、换药,直到伤口完全愈合。
3、定期修剪指甲,禁止用手搔抓耳前瘘管处。
祝您健康!
地址:**市**区**路文卫巷38号
邮编:334100
电话:- 转9129。
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
【概述】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
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腮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腮弓封闭不全所致。
【诊断依据】
1.诊断要点
(1)感染时疼痛。
(2)耳轮前方见盲孔,平素盲孔区皮肤正常,感染时局部红肿、压痛,或有脓肿。
反复发作
后局部可留下明显瘢痕。
2 .鉴别诊断第1腮裂瘘。
【治疗对策】
1.一般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勿用手经常触按瘘管。
2.病因治疗无感染者,不作处理。
感染者,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3 . 非手术治疗头孢拉定0.5g,每天4次。
4.手术治疗对已形成脓肿先切开引流,在感染消退后,手术切除瘘管。
5.中医中药治疗。
6.其他治疗。
【转诊指征】
反复感染需手术者。
【康复指导】
先天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者应迟早手术治疗;手术时力争1次将瘘管全部切除干净,否则极易复发。
【护理对策】
1.瘘管感染时嘱患者禁止用手搔抓或下水游泳。
2.需手术者,术前1天剃除耳周5~7cm 范围的头发,清洁耳廓,外耳道及该处周围皮肤。
耳前瘘管指南

耳前瘘管指南耳前瘘管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平时除仅感到局部刺痒外,有时轻轻压挤小眼周围常有少许微有些臭味的白色分泌物。
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
一般无症状。
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感痒不适。
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
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
别称耳前瘘管英文名称Preauricular fistula常见发病部位耳朵常见病因先天性畸形目录1. 1病因2. 2症状表现3. 3预防4. 4治疗病因编辑人在出生前的几个月,由于胚胎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引起的耳前瘘管,它的样子长得和鱼有点相像,因为这时候的胚胎头部两侧有像鱼鳃一样的结构,叫鳃裂。
耳前瘘管是第一鳃裂的遗迹。
耳前瘘管可以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朵畸形。
也有少数人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性畸形。
耳前瘘管一般开口于耳前,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甚至可以绕到耳后而造成耳后感染。
症状表现编辑1、耳轮脚前有瘘口,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枝状。
2、感染时,局部红肿、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脓瘘。
3、轻轻挤压瘘管,周围可有少许含有臭味的白色分泌物流出。
预防编辑1、饮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鲜蛋或瘦肉为主,忌海鲜。
2、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炎症容易侵犯。
3、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4、耳痒的时候不要揉,这样容易把细菌揉了进去,导致发炎。
5、在急性感染时,要通过局部热敷或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如果已形成脓肿,则应进行切开引流。
治疗编辑治疗耳前瘘管,主要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瘘管切除术。
手术方案根据术中注射美蓝,瘘管形成分支或树杈状等决定是一次彻底切除,或是分次手术。
先天性耳前瘘管科普讲座

如何诊断先天性耳前瘘管? 实验室检查
若有感染迹象,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 检查。
这有助于确定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观察
对于无症状的耳前瘘管,通常采取观察的方 式,不进行干预。
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如瘘管感染或影响美观,建议进行手术修复 。
手术通常在婴儿期或幼儿期进行,恢复期短 。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发生机制
它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耳部结构未能正常融合 所导致的。
虽然确切的原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因素可能起到 一定作用。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流行病学
该病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20,000到 1/30,000。
在男孩中更为常见,且可能与家族有类似病史有 关。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症状
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伴随其他耳部或面 部畸形。
如何诊断先天性耳前瘘管?
如何诊断先天性耳前瘘管?
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体检确认耳前瘘管的存在,评估其外观 和位置。
有时需要拍摄耳部的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瘘管的内 部结构。
如何诊断先天性耳前瘘管?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和其他相关 病症。
了解病史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遗传因素。
治疗方法 后续护理
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瘘管愈合良好。
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
预防与家长注意事项
预防与家长注意事项 遗传咨询
有家族史的家长可考虑遗传咨询,了解未来孩子 的风险。
遗传咨询可帮助家长做出知情决策。
预防与家长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定期带孩子进行耳部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 题。
早期干预有助于避免并发症。
耳前瘘管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耳前瘦管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一、全麻患者术前须知
1.饮食要求:晚上十二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等到手术室的护士下来接您去做手术。
2 .着装要求:穿病号服,早晨洗漱时把内衣裤脱下来,打完术前针在病房休息等候,等到手术室的护士下来接您去做手术。
3 .备物:准备抽纸巾,牛奶、勺子,女性准备尿盆,男性准备尿壶。
4 .装饰品:摘下随身携带的物品如(耳钉、耳环、金属发夹、项链、手镯、眼镜、隐形眼镜等),女士有指甲油地记得清洗干净
5 .个人卫生要求:注意修剪指甲,男士刮胡子。
二、全麻患者术后须知
1 .卧位要求:健侧卧位或平卧,患耳避免硬物摩擦,减少对局部伤口的刺激。
2 .饮食要求:术后6小时后可进食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粥、粉)
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三、特殊强调
1.出院后局部疼痛、有分泌物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2.术后上厕所不要太用力,便秘者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防止便秘。
四、出院指导
1.遵医嘱按时服药。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 .患耳防止碰撞,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伤口完全愈合前禁止游泳、
淋浴。
4 .定期修剪指甲,禁止用手搔抓耳前痿管处。
5 .疾病恢复期应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
6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7 .定期门诊复查,电话随访。
先天性耳前瘘管护理业务学习PPT

怎样进行有效的护理?
怎样进行有效的护理? 护理步骤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清洁、观察、记 录等。
确保每个护理步骤都遵循无菌原则。
怎样进行有效的护理?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护 理技能。
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
怎样进行有效的护理?
营养支持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其免疫力 和恢复能力。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发病机制
瘘管的形成与胚胎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可能与母亲在妊娠期的某些因素如感染、营养不 良等有关。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在耳前区域发现小孔,部分患者会伴 有耳部感染或分泌物。
有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严重时需进行手术 治疗。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感染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
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护理中遇到的问题。
谢谢观看
定期清洁耳前瘘管区域,防止细菌滋生。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保持伤口干燥。
为什么需要护理? 观察病情
定期检查瘘管的变化,记录任何异常症状。
如有红肿、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 虑和恐惧。
沟通病情,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急性症状
如出现剧烈疼痛、发热等急性症状,应立即就医 。
这些可能是感染的迹象,需要专业治疗。
何时就医?
瘘管变化
如果瘘管的外观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增大或出血 ,应及时就医。
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手术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平时除仅感到局部刺痒外,有时轻轻压挤小眼周围常有少许微有些臭味的白色分泌物。
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
先天性耳前瘘管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
一般无症状。
按压时可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局部感痒不适。
无症状或无感染者可不作处理。
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宜行手术切除。
别称
耳前瘘管
英文名称
Preauricular fistula
常见发病部位
耳朵
常见病因
先天性畸形
目录
1. 1病因
2. 2症状表现
3. 3预防
4. 4治疗
病因
编辑
人在出生前的几个月,由于胚胎发育期形成耳廓的组织发育不全引起的耳前瘘管,它的样子长得和鱼有点相像,因为这时候的胚胎头部两侧有像鱼鳃一样的结构,叫鳃裂。
耳前瘘管是第一鳃裂的遗迹。
耳前瘘管可以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朵畸形。
也有少数人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性畸形。
耳前瘘管一般开口于耳前,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甚至可以绕到耳后而造成耳后感染。
症状表现
编辑
1、耳轮脚前有瘘口,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可呈分枝状。
2、感染时,局部红肿、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脓瘘。
3、轻轻挤压瘘管,周围可有少许含有臭味的白色分泌物流出。
预防
编辑
1、饮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鲜蛋或瘦肉为主,忌海鲜。
2、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炎症容易侵犯。
3、没有感染过的瘘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4、耳痒的时候不要揉,这样容易把细菌揉了进去,导致发炎。
5、在急性感染时,要通过局部热敷或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如果已形成脓肿,则应进行切开引流。
治疗
编辑
治疗耳前瘘管,主要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瘘管切除术。
手术方案根据术中注射美蓝,瘘管形成分支或树杈状等决定是一次彻底切除,或是分次手术。
若患者未能保护好瘘管,发生瘘管感染化脓,还需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等治疗,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手术。
根据耳前瘘管临床表现,通过微波照射人体治疗部位时,能使该处分子随微波场而振动受热,加速血液循环及组织新陈代谢、促进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对抑制细菌增长、消炎、消肿有显着独特的疗效。
微波对生物组织的致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对病变组织具有止血、凝固、灼除、消炎和止痛等疗效,因此,进行微波理疗,能有效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治疗过程中对周围组织无明显损伤,且治疗效果明显。
通常患者进行过微波理疗后,会明显觉得耳部舒适很多,症状也减轻很多,再配合药物等治疗措施,还会提前治愈。